nba2konline雷阿伦:高校重开大学语文的意义何在?——一个在校大学生的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0:25:58
高校重开大学语文的意义何在?——一个在校大学生的思考

发表日期:2009年3月28日   出处:山财新闻网 2007-06-01      已经有123位读者读过此文

    近来,教育部要求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目前已经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等多家学校响应号召,把语文课列为必修必选课。     
       
    在大学继续开设语文课!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不禁要问,作为母语,可谓天天学,天天用,我们真的有必要花费如此漫长的时间来学习吗?当然,教育部有自己的理由:长期以来,外语在高校学习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而语文的学习却被大多数学生所忽视,很多大学生连毕业论文都无法顺利完成,错字连篇、语句不通似乎都成为极为普遍的问题。于是,加强母语教育便显得犹为迫切,但教育部的一纸公文究竟能起到多大作用,却值得深思。
       
    如果仅为提高母语的使用水平,减少错别字,那么,对于一名在校大学生来说,一本字典已足够,何必小题大做,要求高校学生必修语文课;如果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汉语水平,乃至提高全民的人文素养,又岂是单单开设大学语文课就能解决的?更何况,我们在大学之前已用长达十二年的时间学习语文,成果竟是如此不堪,又怎能指望通过四年的本科学习就改变现状呢?
       
    重新审视自己学习语文的历程,似乎最有价值的就是小学三年级之前认字、学习查字典的阶段,以后便是对一篇篇名作的肢解,而后机械的分析——中心思想,写作技巧,表达的中心思想,等等。再用学到的“分析法”去应付考试,赚得分数。中学阶段尤甚,似乎每一个语文老师都会讲所谓的解题技巧,作为学生,我们当然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但也忍不住问一句,语文真的有技巧可言吗?在这样的教育下,我们究竟学到了什么。这让我想起那个古老的“授之以渔”的故事。教育,应求得“渔”而非“鱼”,这个道理谁都懂,但错误仍在继续。十二年的语文学习,我们或许对各种词义辨析,修改病句等做地轻车熟路,却没有兴趣也没有时间认真地品玩一本名著。不读书,不爱书,又何谈人文素养?

    《最后一课》中,小弗朗士对母语的热爱让我们感动,试问,有多少中国人真诚的挚爱着自己的母语。应试教育下,长期的为分数而机械地学习语文的枯燥经历已在每个学生心中扎根,对于汉语,这门原本美丽精妙的语言,我们对它,不是热爱而是更多的畏惧。
       
    或者,教学所能做的仅仅有两件事:首先,教会我们如何认字,此外,便是让我们爱上自己的母语。提高人文素养,说来很简单,只需读书,读书,再读书。试问,有限的课堂,有限的时间,究竟能给我们们提供多少阅读的时间和机会。,更何况,已有许多报道指出,1990年以来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出版热潮,催生了数十种大学语文教材,其中绝大多数要么按照文学史的线索,依次精选中国古代、现代、当代文学作品和外国翻译作品;要么依体裁分类,以诗歌、散文、小说几大块构成。活脱脱一副可憎的专业教材嘴脸。更严重的是,教材内容与中学语文课本还有相当程度的重复(有的比例高达70%以上),被戏称为“高四语文”。这样的课本,再加上许多大学教师照本宣科的授课方式,似乎不仅不能达到培养人文素养的目的,相反,还会吞噬许多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可谓适得其反。
       
    有人说,重开大学语文只是抛砖引玉,引起学生对国语的重视,那么,应该说在此之前,抛出的砖已经够多了。因此,我们更倾向于把语文纳入基础教育中,并真正授之以“渔”,而非作为大学的必修课。学习语文应该是一种习惯,一种文化,它源自全民对提高自身素质的渴求。语文应存在于国人心中,而不是仅仅存在于课堂上。
       
    此外,且不必把把语文和英语拿来做比,讨论孰重孰轻的问题,二者同为语言,同样重要,但其中也有着本质的区别,汉语是国语,是说话、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一种人文素养,我们从小就在学,且时时刻刻都在学。而英语是世界当今世界沟通的重要工具,学习之,更重要的是要融入世界,不被世界所淘汰,由于没有语言环境,采用课堂教学的模式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毕竟是外语,相对陌生,学生投入较多的时间学习本也无可厚非,把国语水平的下降归结为对英语的过度重视显然不够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