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水管工:作曲家郑律成:一支笔写出中朝两国军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1:39:51
【核心提示】“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这首昂扬的战歌,在抗日战争时期诞生,很快就唱遍中华大地,解放战争时期由《八路军进行曲》改称《解放军进行曲》,1988年又由中央军委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从上世纪30年代一直唱到了今天,我国从小学生到老年人,几乎都唱过至少听过这首令人奋发的歌曲,她鼓舞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特别是人民军队。然而这首歌的曲作者,却不是出生在中国,而是一位朝鲜同志,他就是来自朝鲜南方全罗南道光洲的郑律成。1933年才十多岁的他,就告别了被日本占领的故乡来到中国,又于1937年辗转来到延安,从此将他的全部才华、热情以至生命,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和我们的军队一起前进,从而成为一位杰出的人民音乐家,在共和国和解放军的光辉史册上,已镌刻着他的英名。

今年10月1日,解放军三军将再次接受人民的检阅。千军万马洪流滚滚整装行进的时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将永远伴随中国军队的威武步伐。

今年,是世界上人数最多的中国军队的军歌诞生70周年。这首豪情激荡的进行曲,曾激励中国军民横扫倭寇、痛歼侵略者,一扫鸦片战争以来的屈辱,赢得民族独立,迎来和平建设、改革开放的时代。

军歌诞生70周年之际,郑律成纪念馆在音乐之城哈尔滨落成。馆藏的丰富文物和翔实记载,为世人全面认识军歌的曲作者—人民音乐家郑律成提供了大量资料。

一支笔写出中朝两国军歌

郑律成一生谋求中朝人民的民族解放。其动荡旅程贯通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反右”运动和“文革”动乱,其人生轨迹与现当代诸多声名显赫的人物的活动交织,其遭逢际遇穿插了多次重大事件,不谛一部微缩了时代风云的传奇故事。

                                 郑律成、丁雪松和女儿郑小提合影

郑律成,1914年8月27日出生在朝鲜全罗南道光州珠月里。因朝鲜半岛已于1910年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朝鲜民族解放运动中心转移到中国,郑律成的3个哥哥都参加了朝鲜和中国民族独立运动。大哥郑孝龙、二哥郑仁济都因日本人通缉来到中国,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大哥被日本当局长期监禁病故。二哥来华后进云南讲武堂与朱德同期学习,后加入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军任中校参谋,参加北伐。郑家于中于朝两国,均堪称满门忠烈。

1933年5月,郑律成跟随三哥郑义恩来到南京,进入朝鲜革命军事政治干部学校学习。其姐夫朴键雄任该校教育主任,毕业于黄埔军校四期,参加过广州起义。

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犯上海不久,郑律成在南京结识刚刚完成《民族交响乐》和《救国军歌》的冼星海,冼星海邀约郑律成到上海。9月,郑律成来到上海参加战地服务团,创作歌曲《战斗妇女歌》、《发动游击战》。中共老党员杜慧君带郑律成到上海八路军办事处,潘汉年为其开具了去延安的介绍信,又带郑律成到南京见到“七君子”之一李公朴,李拿出30块银元给郑律成作路费。在南京,他们偶遇八路军总部高级参议宣侠父,宣又为郑律成给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的林伯渠写了介绍信。

1937年10月郑律成背着小提琴、曼陀铃和一本《世界名曲集》到延安进入陕北公学,毕业后又在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1938年春的一次演出,郑律成和歌唱家唐荣枚为中央首长演唱他刚刚创作的《歌唱延安》,毛泽东等异常兴奋,不久中宣部将此歌改名为《延安颂》。不久,毛泽东听说一批刚从苏联来的朝鲜同志分配到359旅,嘱咐旅长王震:“鲁艺有个年轻的很有才华的作曲家,叫郑律成,可以找他和新来的朝鲜同志讲讲话嘛!”王震于是安排郑律成和新来的朝鲜同志见面,并到朱德总司令处会餐。朱德听说郑喜欢打猎,送给郑一支步枪。

1939年郑律成加入中国共产党,创作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前身——《八路军进行曲》。1941年与抗大女兵队长丁雪松结婚,丁雪松后来成为中国第一任驻外女大使。1942年,郑奉命深入晋东南抗日根据地,任朝鲜义勇队负责人、朝鲜革命军政学校教育长。1943年秋,郑律成参加八路军武工队,在山西河北交界的元氏、赞皇一带亲自组织参与铲除敌特、营救战友。那段经历为郑律成所珍视,创作了“敌后武工队”的剧本。

1945年日本投降。遵照八路军总部关于朝鲜同志随部队进军东北迎接朝鲜解放的命令,郑律成随大军徒步北上。丁雪松携幼女同行,于12月到达平壤,两人组织关系转到朝鲜劳动党。离开延安时,谢觉哉赋诗《送丁雪松同志出征》,多年后谢老夫人王定国录此诗书赠丁雪松(原件现由郑律成纪念馆收藏)。

1946年郑律成从朝鲜劳动党黄海道委(相当于中共的省委)宣传部长任上,调任朝鲜保安队(朝鲜人民军前身)俱乐部长(相当于解放军总政文化部长),创建朝鲜人民军协奏团(相当于解放军总政歌舞团)并兼任该团第一任团长。这期间,金日成多次接见协奏团成员,郑律成创作了大量歌颂朝鲜军民解放斗争的歌曲,包括《朝鲜人民军进行曲》,这使他成为一支笔写出中朝两国军歌的曲作者。

1988年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命令,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1950年9月,周恩来亲笔专函致金日成,商议因时任新华社平壤分社社长的丁雪松任满回国,郑律成加入中国国籍一同回国的事情。金日成此前已向中国同志表示:“中国共产党给我们培养了这么多干部,现在你们要一个郑律成,不成问题。”9月中旬,美军实施仁川登陆,平壤眼看失守。10月10日中国大使馆接到朝鲜外务省通知撤退。郑律成被中国大使馆派来的汽车连夜送出平壤。郑律成到北京后,被分配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当时是综合艺术团体,后改为专业话剧院),又由朝鲜劳动党党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旋即,郑律成于12月参加志愿军创作组返回朝鲜,再次和金日成等见面,并和刘白羽、欧阳山尊等人共同创作了《志愿军十赞》等一大批作品。次年1月上旬,志愿军一度进攻至37度线以南,郑律成随军进入汉城。在汉城,18年前送郑律成到南京参加革命的三哥郑义恩得以和郑律成夫妇相见。3个月后美韩军队重占汉城,郑义恩因朝鲜劳动党员身份暴露,被李承晚当局长期监禁,后病故。

沉浮坎坷沧海横流

阴谋假革命之名得逞,内斗以正当面目盛行,这是今人皆知的史实。郑律成和所有真心革命者一样,难逃来自“革命”内部的残酷斗争。

1939年郑律成刚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组织部门就作出不再吸收朝鲜人入党,已经入党的也停止党籍的决定,中组部长直接对郑律成表示,郑虽因创作《延安颂》等出色表现得以留在党内,但要接受审查。延安中国女子大学(前身为抗大女兵队)副校长柯庆施找丁雪松谈话,劝丁不要同郑律成结婚。丁对郑表示:“相信我,我会等你。”和郑律成交往3年后,1941年丁雪松找到主管组织工作的陈云请示可否与郑结婚,陈云表示:“你们自己决定,组织上不予干涉。”1942年出发去晋东南敌后根据地,郑律成临行对丁雪松说:“我就是死也死在前方!”被审查被怀疑的悲愤抑郁心情溢于言表。

1949年年初,丁雪松的组织关系从朝鲜劳动党转回中国共产党,朝鲜人民军(总)政委金一找到郑律成,表示出和当年延安时柯庆施一样的态度,明确说:“你爱人是中国人,你在人民军里工作不合适。”于是,这位抗日时期的朝鲜义勇队骨干、《朝鲜人民军进行曲》作者、连年获朝鲜政府奖励的“总政文化部长”兼“总政歌舞团长”,被削去军籍。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郑律成几次要求上前线均不被准许。敌机轰炸声中,郑律成只能以谱写《共和国旗帜迎风飘扬》、《朝鲜人民游击队战歌》等歌曲来参加保卫祖国的战争。

在政治运动频仍的中国,郑律成必然屡遭磨难。1959年,在河北怀来农村“落户”体验生活的郑律成,深感农民疾苦,对“三面红旗”产生怀疑。他曾说,“大炼钢铁”糟蹋木材,炼出来的是废铁;人民公社吃饭不要钱为时过早,并心口如一地在学习会上发表类似看法。他还私下表示,彭德怀在庐山会议提意见的内容是对的,彭上书按组织原则来说也是符合党章的。于是,在“反右倾”运动中,郑律成被当做重点对象大会小会批了4个月,被定性为“严重右倾”、“反党”,责令下放改造自行退党。郑律成拒绝在结论上签字,“我没错。我这是坚持原则!”

1966年“文革”厄运降临。“四人帮”明确说郑律成“不是我们的人”。“四人帮”在文化部门的爪牙于会咏在一次会议上说:“郑律成在延安时期就应当批判,《延安颂》完全是小资产阶级情调。”“郑律成为毛主席诗词谱曲,用了外国歌剧《茶花女》的节奏,是有意与革命样板戏唱对台戏。”而郑律成也明确表示:“我不为他们歌功颂德,我绝不为他们写一个音符!”郑律成成了“大鲨鱼”、“大特务”,被挂上“黑帮”的牌子批斗、殴打、关押,强迫劳动。他对红卫兵高喊“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乱抓滥斗表示反感,“那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斗争土豪劣绅的口号,怎么能运用到我们已经取得了政权的今天?”并天真地认为,我们既然取得了政权,就应当按照宪法和法律办事,不能随便批斗人随便拘捕人。好在郑律成加入中国国籍后再未担任行政职务,“文革”后期对他的管制逐渐松懈。“文革”后期“反击右倾翻案风”斗争日趋白热化,但是郑律成明确表示:“我就是不批邓!”

在那场覆盖全国的长期灾难中,郑律成常常带上朝鲜泡菜和自己捞的鱼,去安慰横遭迫害的老朋友。他约王震、廖承志垂钓,登门看望胡耀邦。曾多次与老友相约想去看望朱德、邓小平。陈毅逝世后,得知陈毅生前曾想听钢琴弹奏,又害怕给郑律成召来麻烦未允夫人张茜来找他,郑律成大为悲伤,四处找来陈毅尚未发表的《赣南游击词》、《梅岭三章》等词章,谱曲寄托哀思。

出生在歌舞之乡朝鲜半岛,郑律成浸洇着俚歌民谣长大。到南京后,郑律成每周都赶到上海跟著名外籍教授克利诺娃学习声乐。克利诺娃认定郑律成如能到意大利深造即可成为“东方的卡卢索(20世纪名扬西方乐坛的意大利歌唱家)”。一次演唱会上,郑律成被克利诺娃指定登台担任男高音领唱,大获成功。

1936年,南京进步青年成立救亡组织“五月文艺社”,郑律成在该社成立之日自弹曼陀铃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并为社歌《五月之歌》谱曲。在中国,从这第一首歌的创作开始,郑律成一生作曲凡400多首,作曲家的身份日益夺目,逐渐超过了他男高音歌手的名声。

郑律成毕生广泛背诵东西方大量曲谱。直到晚年,听一遍穆索尔斯基一首变化多端的歌曲,仍可当即复诵,一个音符不差。1951年至1952年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在欧洲逗留的9个月中,他所有零花钱都用来买音乐会和西洋歌剧门票和唱片、歌本、曲谱,完全忘记了留一点钱给家人买礼物。1956年,郑律成毫不自矜乐坛已有的声望,仍每周奔走京津之间,到天津中央音乐学院向苏联专家学习作曲、和声和配器。许多年来,他规定自己每天数小时弹钢琴、数小时作曲、数小时视唱练耳,完成后在本子上一排排方格打“×”做记录。

乐人最贵是激情。决定郑律成人生追求的,更是他与生俱来的赤子情怀。1938年一个春天的傍晚,郑律成站在延安北门外鲁艺的山坡上,看到战友成群结队走向山间原野,歌声嘹亮此起彼伏,他被深深触动。他恳请同伴莫耶:“给我写个歌词吧!”于是,展示抗日红都军民风貌的《延安颂》诞生,迅疾传遍中国、东南亚。在世界各地为中国抗战募捐场合,《义勇军进行曲》和《延安颂》是必唱的两首歌。在1939年与公木合作的套曲《八路军大合唱》中,郑律成在节奏工整的《八路军进行曲》的开始部分,加上了冲锋号般的“向前!向前!向前——!”这一神来之笔,呐喊出一往无前的气势,令数百万大军七十年传唱不竭。《八路军进行曲》在解放战争时期改名为《解放军进行曲》,1988年7月25日党中央批准将《解放军进行曲》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民间音乐是郑律成重要的创作源泉。他醉心陕北酸曲,喜爱苏州评弹,收集贵州民歌。他同船工顺岷江漂流,学习川江号子,创作无伴奏合唱《江上的歌声》;深入云南采风,写出歌剧《望夫云》;在伊春与林场工人踏雪原巡山林,创作《大兴安岭组曲》、《兴安岭上雪花飘》。他体验海军生活则上舰出航,体验空军生活竟要求乘歼击机做下滑倒转俯冲等战术动作。惟其如此,他反映各军兵种生活的大量歌曲,节奏精准生动,各具特色,绝无雷同。不仅民生国运的每一时代,必有郑律成的大量歌曲相伴而生,他还广泛涉及国际题材,《战斗吧,印度支那人民》、《前进,阿拉伯兄弟》等礼赞和平友谊的作品有数十首(部)之多。他所作的儿童歌曲《我们多么幸福》等轻快活泼的旋律传唱至今。

1976年10月“四人帮”覆没,郑律成重燃激情,准备写作歌颂周恩来的组歌,计划为纪念建军50周年写一部多乐章交响合唱《万岁!光荣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12月7日,因突发脑溢血,人民音乐家郑律成溘然倒下,创作宏愿戛然而止。几乎所有“文革”后幸存的文化界老同志前来送行,胡耀邦亲致悼词。郑律成作品演唱会上,吕骥领唱《延安颂》,李焕之指挥,瞿维钢琴伴奏;严良堃指挥演出郑律成生前创作却被“四人帮”封杀的合唱组歌《长征路上》。著名的老战士合唱团从此形成。

上世纪90年代,金日成指定朝鲜人民军最优秀的作家吴惠英来中国收集郑律成生平资料,用时3年由朝鲜二八艺术电影制片厂拍摄完成大型彩色故事片《音乐家郑律成》,该片在朝鲜各地迄今久映不衰。1996年,丁雪松和女儿郑小提应邀访问汉城,出席韩国国立国乐院举办的“郑律成作品发表会”。韩国文化体育部长向丁雪松、郑小提赠送银盘。因丁雪松将当年郑律成保存的朝鲜古典宫廷乐谱赠给韩国,银盘上刻词称丁、郑“对增进大韩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间的相互理解和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