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肉叉烧包雷迅观看:六祖坛经讲记(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14:14:49

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

人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人何以会有愚智不同?我们必须要知道,一切众生心性智慧无不平等。既然平等,为何还有差别?这里的差别,就是众生对于平等的事理迷的浅深不同;迷得深显得愚痴,迷得浅,显得有智慧。智者是破迷开悟之人。

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与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

智者为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闻法之后彻底觉悟,与智人无别。这几句话意思是说:迷了则是凡夫,悟了就是佛;凡夫闻佛说法,悟了以后与佛无二。

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

这几句说得非常重要,同时可以建立我们的信心。生佛原来不二,众生就是不悟的佛,佛就是觉悟的众生。所以,只要一念觉悟,众生原本是佛。由此可知,一切万法尽在自心。所以,大师教我们要从自心中去顿见真如本性。,就是真实,显示它决定不是虚妄的;,是永远没有改变,这是如。真如是一切法常如其性,所谓性如其相,相如其性,性相不二,是名一如,亦名真如。《大乘止观》云:此心即自性清净心,又称作真如、佛性、法身,《楞严经》称如来藏,《华严经》称一真法界,又称为法性。总而言之,这是一桩事而有种种不同的名词。佛说出这么多名词,无非教我们不执著而已;只要我们不执著,才能证得真如本性。

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

这句经文含的意思非常丰富。佛法讲,有真我假我。几时我们达到真假不二,才是见性的境界。自性清净就是自性清净心,这是我们本有的真心。自性清净是指离一切虚妄染著,这个心才是我们的本元自性清净真心。假如你认得自心,见性了,这就是成佛,禅宗所谓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我们必须晓得:真心没有相,不来不去。生的时候,性亦不来;死的时候,性亦不去。所谓湛然圆寂,心境一如。但能如是直下顿了,不为三世所拘系,这就是出世之人。这几句话可能不太容易懂,我用比喻来给诸位解释。何以说这个性不来不去?在现今科学昌明的时代,我们讨论这个问题要比过去方便得多。譬如,我们看电影或者看电视,电影、电视的画面,我们也看到有一些人有来有去、有生有灭。那个来去生灭诸位很容易觉察得到,那是妄相,而萤幕决定不随妄相来去生灭。我们的真如本性就像萤幕一样,一切妄相就如萤幕里的现象一样。诸位要特别记住,妄相不离开萤幕,萤幕也不离开妄相,相虽然动,萤幕不动,相有往来,萤幕是不来亦不去。诸位从这个比喻细心的去体会,你就能悟出这个道理。

见性,就是成佛。由此可知,若不知自心是真佛,不知自性是真法,而心外去求佛、求法,认为心外有佛、性外有法,你果然如是执著,你想求佛道,纵经尘劫亦不能成就。即使你把《大藏经》念得很熟,再修种种苦行,如蒸沙作饭,只是自己徒劳而无功。所以,佛一再教诫我们,只要我们认识自心,恒沙法门、无量妙义,不求而得。佛说: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又说: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这话是千真万确。可是,由于我们无始劫以来迷失了事实的真相,现在说真的,我们反而不懂,说假的,好像我们立刻就懂了,这就是我们的习气太深。所以,我们应当要明了,离了真心以外,无佛可成。过去诸佛、现在诸佛乃至于未来修行人,总而言之,一定要记住一个原则;修道的人切不可以向心外去求。心性到无染无著时,本来自性圆满成就。所以佛经常说:但离妄缘,即如如佛。这是见性成佛的意思。

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净名经》即《维摩诘经》。豁然就是豁然大悟,本心就是真如本性。这是说明顿悟、顿见本性的意思。以下是大师说明自己得道传法的因缘。

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

这几句话,我们能看到六祖大师是一闻便悟。我们闻经多年,何以不悟?原因就在一闻,而我们是多闻,多闻就不悟,一闻就开悟。可见字是关键所在。一闻,就是一心闻也,一心就是无分别心;也就是以闻性闻法,则一闻才能开悟。所以古德常说:识得一,万事毕。

此处特别提醒同修们,我们拿佛法四大纲领来说,即信解行证。在信的方面,我们要信一心。自性清净心,这是一心。一才清净,二就不清净,何况更多?信一心就是信自己本来是佛。在解的方面,我们要解一理一理,就是实相般若之理。一切大乘经皆以实相为体,读诵大乘,若非一心,则不见实相,是未入门也;读经见得实相,才是入大乘法门。在行的方面,我们要行一门。我们究竟选哪个法门好?我们从一切大乘经典中去观察,佛一再提示我们,行门中最殊胜的无过于念佛法门。念佛法门能包括所有的法门,所谓是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无边的法门,这一个念佛全都包尽了;如果不相信,诸位可以细细的去研读《华严经》。在证的方面,我们要证一果,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这是我们从信解行证上来说,都要著重,自己才能成就,才能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

我们要将这个教法流行,令学者也能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这就是讲兴道场。兴道场,也要专一,换句话说,道场要一定,譬如六祖大师,他老人家一生就是在曹溪南华寺,并没有离开南华一步。法门也要一定,不能时时变更;若能坚守原则,永无变更,假以时日,无不成者。现今在台湾,台中莲社李老师讲经说法,教化一方,三十年如一日,老人家就是我们的典型导师,他教导我们: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我们若懂得这个道理,坚守这个原则,在一个道场,修一个法门,能有十年、二十年,没有不成就的。这种成就才能影响佛教,才能兴教,才能真正谈上利益一切众生。

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

若不悟,须请教大善知识,求教于解最上乘法者,请他来指示我们正路。但要知道,善知识与自己一定要有缘分;没有缘分,纵然遇到也得不到利益。有缘分才能接受他的化导,才能依教奉行,能明心见性。六祖说: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华严经.出现品》云: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德相。若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导,才能见性。若自悟,决定不可以向心外去求。

若一向执谓须要他善知识望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如果我们还要一向执著,以为须要善知识帮助我们,教我们得到解脱,这个观念是错误的,决定没有这个道理。为什么?我们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是起了邪迷、妄念颠倒,心外的善知识,如诸佛菩萨、祖师大德们,虽有种种善巧方便教导我们,还是不能够挽救我们邪迷颠倒。若能起真正般若观照,在一刹那之间,妄念即可统统灭掉。若认识自性(即见性),一悟就到佛地,就是如来地。

从这几句话来看,首先我们要知道,我们的真心是遍一切,真心的般若智慧是无物不照、无理不通,这是真正般若智慧观照。所以,除非你不会用观照般若,假如你会用观照般若,经上讲的这些话是真实不虚,确实能在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认识自性,就入佛地。首先我们要问,何谓?禅家讲,见性是佛。性在哪里?这个问题,一切大乘经无不讨论,不但讨论而且是中心的议题,所谓六根门头放光动地者是。普照禅师《修心诀》云:在胎曰身,处世曰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舌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俱该恒沙世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者唤作精魂。认识的、明白的,晓得这是佛性,这是自己;不认识的、不明了的,称它作精魂,俗话称为灵魂。可见,觉悟的人,灵魂是佛性;迷了的时候,佛性称为灵魂。由此可知,见性就是见到自己真正的本人,所谓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而本来面目确实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六根门头放光动地。悟了即至佛地,这话一点都没说错。

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

这是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就是在日用之处,要时时提得起智慧观照,这句是关键之所在。只要能提得起观照功夫,内明彻,外也明彻。何谓明彻?内不见烦恼,外不见尘相,内外一如,这是识自本心。认识本心,就晓得自己本来是解脱,并没有人束缚。这话说得很容易,要如何才能识自本心、识心达本?慧海禅师说:若自了了知心不住一切处,即名了了见本心,亦名了了见性。只个不住一切处心者,即是佛心,亦名解脱心、菩提心、无生心,这是佛经讲的证无生法忍。用功,就得在一切处无心。无心是无假不真。何谓?于一切境界上生心动念,这是假。譬如说,在境界中生起欢喜心、生起嗔恚心,这是妄心。我们根与尘接触,怎么会生妄心?离了妄,即是真。真心是什么?内外境界一切明了,但是在境缘上自己不生爱憎,所谓但无憎爱心,即是二性空。二性可以解释为相对的,相对空,换句话说,就是超越相对,超越相对才是真正证得绝对,自然就解脱了。

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

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谓无念?六祖说得很清楚,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意思是说,心里面清净,顺境没有贪爱的念头,逆境亦无嗔恚的念头,境界清清楚楚,心地清清净净,这是无念。它的作用可以遍一切处,一切处的范围非常广大,尽虚空遍法界;虽然遍一切处,绝不执著一切处。祖师说:但净本心,本心是真心,真心是主宰;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使就是你用它;清净心是主人,六识、六根、六尘都是作用。所以,宾主要分清楚,要能辨别,不可以颠倒,这就是佛菩萨。

古人常用明镜来比喻真心,镜中虽然没有形像,但是它能照现一切形像。学道之人,心要像一面镜子一样。这是告诉我们:镜子照外面的境界相,它是清净的、是无染的;学道之人,心也应该无染,妄念不生,人我心灭,毕竟清净。因为心清净,才能生无量智慧,才能真正做到来去自由、通用没有障碍,这就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顿悟入道要门论》云:顿悟法门,无念为宗,妄心不起为旨。清净为体,智慧为用。所谓无念,是讲无邪念,不是无正念。何谓邪念?邪念是迷,邪念是不觉。正念是悟,正念是正觉。古德告诉我们:念有、念无都是邪念;有无都不念,这是正念。念善、念恶,这是邪念;善恶统统都离开,清净心现前,这是正念。乃至苦乐、生灭、取舍、怨亲、憎爱,总而言之,心中有这些念头都不好,这都是邪念。心里面清净,一切念都没有,这是正念。正念也叫做唯念菩提,菩提就是觉;念念觉而不迷,这就是正念。正念,也可以说是在一切境界里不起心动念,这就是无念。得无念时,自然解脱,这就是无念行

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祖师怕我们发生误会,特别告诫我们: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这是一般人弄错,以为这是无念,无念就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想,这是无想定,这还是邪念。甚至于小乘阿罗汉、辟支佛,他们的境界还是邪念,为什么?《楞严经》云,小乘人的境界是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可见,他是不是无念?他不是。他内守幽闲;换句话说,他还有幽闲一念。有这一念就是邪念,就是迷,就是不觉,因此小乘人不能见性。他何以不能见性?诸位想想这个道理,自然就明白。他是被法束缚,即名边见。大乘法中处处提示中道,中道亦不能执著,古德常讲两边不立,中道不存,为的是怕我们执著,怕我们在这些法相名词中起分别、起执著,那就错了!

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这三句是显示无念的功德利益不可思议!我们学佛,尤其是中国禅宗所提倡的顿悟法门,其殊胜处亦在此三句经文见到。我们真正悟无念,就万法尽通;不但是佛法通,出世间法通,世间一切诸法无不通达。我们现在就是因为有知、有念,就不能尽通万法,正是古德所谓有知有见,有所不见。几时我们达到无知无见,无所不见,就万法尽通。这是把修学的纲领和盘托出了。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十方诸佛的境界,几时我们能见到?只要我们彻悟无念,诸佛的境界原自现前。悟无念法者,自己就证到如来地,就证到佛地。可见无念为宗,这句话没有说错;妄心不起为旨,妄心不起就是无念,可见宗旨没有两样。能不违背这个宗旨,清净心自然现前,清净心所生的作用就是智慧,就是般若正知。

善知识。后代得吾法者。将此顿教法门。于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故。终身而不退者。定入圣位。

这是说明,传道一定要传给见解相同、行门相同;换句话说,解行都相同,而且又能发大心来受持大法者。这样的人,学佛的态度,事奉老师就如同事奉佛一样,终身不退,这样的人必定能证入圣位,一定会有成就,这是可以预期的。我们从这几句话来看,一个人能不能有成就,能不能有最高的成就,就看他与这几句经文相应不相应。如果相应,我们就可以肯定下个断语:他一定成就。

然须传授从上以来默传分付。不得匿其正法。若不同见同行。在别法中。不得传付。损彼前人。究竟无益。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百劫千生断佛种性。

默传,就是指祖祖相传的以心传心,见性成佛。宗门的传授是在言语之外,所以叫默传。不得匿其正法,决定不可以吝法。若不同见同行,在别法中,不得传付,损彼前人,究竟无益。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百劫千生断佛种性。这几句话说得尤其是好。他见解不同、行门不同,在别法中,就是指不是学禅宗、不是学实相般若,就不能传给他。为什么?传给他,他得不到利益;因为他的解行与正解正行是相违背,他不但不能接受,而且还要毁谤这个法门。毁谤正法,将来所遭的果报是百劫千生断佛种性,这个果报太严重,太可怕了!祖师在大梵寺所讲的长行文,到此地讲完。下面是偈颂:

善知识。吾有一无相颂。各须诵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记吾言。亦无有益。听吾颂曰。

这几句话是偈颂的前引。六祖大师说:我有一首无相颂。《坛经》中所有偈颂,都称作无相颂。特别是此处十五首六十句,是《六祖坛经》的精华。我们要想研究《坛经》,应当先将这十五首颂文念熟,然后细心去研讨,这样你就晓得中国禅宗的旨趣。从此之后学佛,无论你修学哪一个法门,尤其是禅宗,自然不会落于空谈。于学佛过程中,则不易受他人的欺骗,更不会自欺。可见这十五首颂文相当重要,是我们学佛的原理原则。大师这几句话嘱咐得非常好,教我们必须要记诵、要取法。无论在家修行或者出家修行,只要依照这十五首颂的原理原则去修行,必定有成就。若是不能自修,仅仅把这六十句颂文背得很熟,还是无有益处。

颂有十五首,大致分为五个段落。第一个段落是讲佛教教学的宗旨,这一段只有一首颂。第二首是独立的一段,说明佛法理论的依据。第三首以下到十三首,共有十一首颂,这一长段是讲修学的方法。第四段是一首,是讲果证。末后第十五首颂,是结劝。颂文体系、组织以及义理,非常精严,有条不紊,不但便于读诵,也是行门重要的原理原则。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

这四句,我们乍看起来似乎是很容易懂,实际上所含的意思是既深且广。说通及心通这一个字不但包括言说,同时也包括佛法所有的教学,用字来代表。是通达无碍,《华严经》讲的四无碍辩才,这是通的意思。心通就是宗通,心通与说通就是所谓宗门与教下,但是宗门与教下是一不是二。过去有人说,心通的人一定达到说通,而说通之人未必能做到心通。这个说法也不无道理,但是如果我们深入一层观察,就知道心通与说通有密切的关系;若心不通,说通是绝对做不到。由此可知,要想做到说通,一定要心通。如何才能做到通达无碍?下面一句比喻为我们点出来了。如日处虚空,像太阳一样,在虚空之中,意思是教我们要做到一法不立,才能做到通达。做不到,换句话说,纵然是以研学而通达三藏经论,或者通达世出世间法,自己并没有真正证得这个境界,也不过是道听途说而已,不能做到字;通,简单来说就是一定要亲证。心通者,证悟实相;说通者,解悟佛说。此地的,是指证悟之说才是说通,决定不是解悟之说。这个意思,从以下的句子我们能看得出来。

这十五首颂,《法宝坛经无相颂讲话》解释得相当清楚,也举出禅宗许多公案来证实,并且得到当代禅宗大德虚云老和尚的印证。书中举出禅宗嘉山和尚公案,公案的内容是说明一个人,他亲证的境界到什么程度?所谓上无片瓦,下无立锥,这两句话就是如日处虚空的意思,到这样的地步才可以说是亲证实相。证得实相之后,实相是体,演说是用。体是根本,说是末,本能摄末,所以心通的人自然就说通。说通的人,由说通而证得心通,这也是一种非常巧妙的方法。因为常常演说就是长时期的薰习,薰习时间长了,自然就能证悟。所以说,由说通至心通,这是菩萨的教法;由心通至说通,是如来的教法,我们应当从这里来观察。这是说明是一不是二。前面两句是说明佛教教法的原则,一定要做到通达无碍。

下面这两句是说明佛祖立教的宗旨。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是唯独。是承传,辗转授受。是讲亲证。是指众生本具的心性,在唯识称作阿赖耶识。佛法,尤其是大乘佛法,它的宗旨就是传授见性之法。这个字是包罗万象,佛经里将这个字举作一切事物、一切理论、一切程序,乃至于虚空法界的总代名词。在这里,特别是指一切法里面的修行方法,尤其是指见性的方法。末后这一句,显示出佛法出世是普度一切众生。邪宗,简单的说,凡是不以见性法为教学宗旨的,都是邪宗。在佛法中,未了心外无佛、心外无法的一切宗派,也是邪宗。佛法是无诤之法,但是有些时候我们也看到佛法里有一些争论,这是为了普度众生、破邪显正不得已的一种方法,决不是佛法喜欢争论。

初祖达摩祖师的老师般若多罗尊者,当年在他的本国教化众生,那时有两位法师,一位名叫佛大先,一位名叫佛大胜,都曾经与祖师同学于婆陀罗,修学小乘禅观。后来,佛大先遇到般若多罗,于是舍小向大,与祖师同门并化,被当时的世人称为门下二甘露门。而佛大胜却又分他的门徒成为六宗,所谓有相宗、无相宗、定慧宗、戒行宗、无得宗、寂静宗。祖师看到他这种分法,非常感叹的说:这位法师已经是落在迹象里面,何况再分而支离破碎(这是说佛大胜的六宗)。祖师就说:我如果不为他辨别,这些人必然是永远被这些邪知邪见所缠缚而不能超越。于是他就发大慈悲心到彼师门徒之处,一一与他们辩论,破他们的知见,使他们能破迷开悟,再回到正知正见。然后他才从海路来到中国,这就是中国初祖达摩祖师。

禅宗所谓佛佛唯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性就是体,见性法才是真正如来家业。初祖分破六宗,已经给我们留下很好的榜样,所以说出世破邪宗。佛门之外的邪宗,我们容易认识,而佛门以内的邪宗,我们不容易发觉,这是特别要注意到。凡是不以明心见性或者一心不乱为宗旨,皆是邪宗。

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

这首偈是说明佛教的教理。是指见性之法,也可以说是一切法。一切法以及见性法,实在是说不上顿超与渐进。问题在哪里?迷与悟。有人很快就破迷开悟,有些人很慢才能觉悟,什么原因?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佛在《法华经》讲: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所以,法确实是一,本无顿渐,只因众生迷悟千差,所以见道有早晚,这才建立顿渐的假名。见性门是指东山法门。这个法门唯论见性法,不论禅定解脱,也是六祖大师所谓本来无一物。不放下的,就是愚人,放下什么?佛门常说一切放下,或者说放下万缘,念佛法门常教导我们放下身心世界。身是正报,世界是依报,正报与依报都是属于色法;心法是指八识与五十一心所。换句话说,不但外面的色法要放下,内里面的心法也要放下。放下就见性,放下就是见性门。由此可知,放不下的就是愚人。放不下,就永远被摒弃在见性门外,所以说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

这首偈是行法的总说。是说法,也是指宗门对来机所说的话。如果把这个意思展开来讲,就包括佛法所谓八万四千法门,这表示多,法门无量;但是它的原理是一个,所以说合理还归一是契合,契合到真理是一。《华严经》讲的一真法界,《般若经》讲的一实相,《维摩经》讲的不二法门,净土宗讲的一心不乱,这都是讲到,还是勉强的一个名称,古德说:本自无二,一亦不立;这桩事情就是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是言说思量所能达到。既然这种原本不可说,而勉强说之为,我们对也就不能执著,执著就归不了。在禅宗里,祖师大德为逗当机,有所谓即心即佛,非心非佛狗子无佛性,狗子有佛性。从这些公案来看,我们可以体会到,诸佛如来、历代祖师所说之言词,句句都是活活泼泼,教我们契入一实相,决定没有一个死方法来教导人。

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这两句讲的是真性自用。烦恼,一般来讲所谓七情五欲。在佛法里说得更为清楚,如《百法》讲的六种根本烦恼、二十种随烦恼;换句话说,世出世间所说的烦恼,总不离贪嗔痴。从根本上说,贪嗔痴外,再加傲慢、疑惑、邪见(或称恶见)。在烦恼之中,修道之人应常转烦恼为般若智慧,此是修行见性的原则,亦是契合一真理体的修为,在般若里称作观照般若。所以,怕的是我们提不起观照般若,就为烦恼所转。若能在烦恼之中提起观照,这是生慧日。这句经文里,我们要特别注意字,要时常提起观照的功夫,古人所谓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

前面两句是邪正的定义,教我们认识什么是邪、什么是正。就是烦恼生起,妄念起来时就是邪来,妄念去除就是正来。妄念如何去除?觉;念起即觉,觉之即悟。换句话说,念起是邪来,觉了是正来。但是,这样的邪正是相对而生,是二不是一。二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所以,后半偈教导我们: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邪与正都要离开;换言之,邪正不二,邪正一如。若是我们要去邪存正,正还是邪,所以必须要做到两边不立,中道不存,这时清净心才能现前。清净心就是真如本性;换句话说,祖祖相传就是传见性法,见性法就是一颗清净心。假如我们疏忽清净心,不晓得在清净心上用功夫,我们在菩提大道就走入歧途。清净心是一定要证得的,但是清净心也是最不容易证得。为什么?《楞严经》云:知见立知,是无明本。我们在一切境界中才存分别,就已经落到生灭门,就成了知见立知。

《坛经.参请机缘品》,有僧举卧轮禅师偈云: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这首偈在我们看来,这个境界相当不错,正如神秀大师的偈颂: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是一样的意思。可是六祖大师听了之后,就知道这个境界依旧未明心地。若照此方法来修行,则是增长葛藤、增加系缚。所以,他从反面对症下药,说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这首偈的用意,就是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祖师这首偈是针对卧轮来作的,若不是卧轮的境界,这是决定用不得的。为什么?你起心动念就又错了。可见,我们不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就是在修学过程里,也不能起心动念,当然更不可以有所执著;佛法是破执著之法,一有执著就错了。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

菩提是印度话,中国意思是,觉是觉悟。此处所说的境界,有事有理。从理上讲,由断烦恼障而证得一切智,这是通于三乘(声闻、缘觉、菩萨)的菩提。从事上讲,由断所知障而证得一切种智,了知一切诸法,这是如来的菩提。如来菩提通于此二者,故称大菩提。

菩提本自性,如来的大觉本是自性中具足。六祖说: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明白指出自性就是第八识。六祖当时三更入室,听受五祖讲《金刚经》,说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祖师于言下大彻大悟,顺口说出: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也证明一切众生与十方如来的自性没有两样。迷了菩提自性是凡夫,悟了菩提自性是佛,佛与凡夫只不过是迷悟不同而已。在此祖师说,第一句是自觉,本来觉;第二句是转本觉为不觉,正是《起信论》所谓一念不觉一念是什么?就是起心。起心即是妄,我们在一切法中起心动念,就是妄想,就是无明。

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此偈前两句是从本觉而迷成了不觉,后两句是本觉在不觉之中。只要我们能正,是什么意思?是邪正俱不用,这就是正。你用邪,当然错了,你用正,还是错了;必须要邪正都不用,这才是佛所说的正法,三障就能离开了。三障是烦恼障、业障、报障。这三障说出轮回的现象。烦恼是起惑,就是迷惑;业障是由迷而造作种种善恶业;有了业,业遇缘一定有果报,就成报障。这就是惑、业、苦所造成的三界六道轮回的现象。这一句中,祖师教导我们超越轮回的原理,就在一个字;字简单的说,就是真心在一切境界里,永远是一念不生、两边不著。诸位要晓得,起心动念是妄心,不是真心。这桩事情,我们在《楞严经》读得很多。楞严会上佛教导我们舍识用根,根就是正,因为根确实是在一切境界中不生分别、不起执著。由此可知,生分别、起执著的是妄识,不是真心;也就是不是清净心,那是在妄识之中,在妄缘之中。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

这首偈是教导我们自觉法。修道是修什么道?就是修见性之道、修成佛之道。修见性成佛道者,于世间一切事业皆不相妨碍,正是《华严经》所说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但是,修行人须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应。常自见就是自觉,怕的是见不到自己过失。,并不是说我们造罪过、做错事情,这种过我们容易觉察,凡夫都晓得,不是大修行人事情。此地,是指用邪、用正。用邪不必说,我们一般人都知道是过,用正也是过,这就很不容易懂。前面说邪正俱不用,我们执著在正,分别在正,这就有很大的过失。

永嘉大师《证道歌》说: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纵遇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这句话我们听起来很不容易懂,也没有法子肯定它。为什么?遇到利刀来伤害,或者遇到毒药,我们想想:我们起不起分别,动不动心?一生分别、一起执著就错了。这是讲的世间法。再讲出世间法,譬如戒律,小乘戒如比丘戒、比丘尼戒,大乘戒如菩萨戒,我们若是执著于戒相,错了,不执著于戒相,也错了。为什么?不守戒是犯过失,存心持戒亦不是正。邪正俱不用,是持而无持,无持而持;运用于念佛上,是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要见到这个境界,与道才能相应,就是相当的意思。这个境界非常微细,必须时常警觉自己,于一切法中,尤其是于大乘法门,无论自修、弘扬,我们有没有执著、有没有分别、有没有起心动念;若有执著、分别、起心动念,即是自己过。能见到自己的过,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明我们对于环境的觉悟。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自然环境以及人事环境。这里所著重的是人事环境。色类是说各色各类的有情众生,佛法一般讲胎、卵、湿、化自有道就是他自己;本来自有真性,真性是一切众生所同具的。真性是清净平等,这是道的意思。道,不妨碍道,所以说各不相妨恼。只要我们不起分别执著,即能见到一切万物同此真常本性。

悟道之人,如古大德所说,彼以毒来,我以慈受,这两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简单,必须要真正通达诸法实相,才能做得到。在行持方面,看起来并不难懂,我们举最简单的例子:凡是冤家对头存一种毒害之心来对我,而我能以慈悲爱护之心来对他,这是古人所说的以德报怨,这是很高的修养。没有自性,也不是真实,而真诚才是真实。佛法讲,称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在此境界中必定是怨亲平等,这是佛法所提倡,这是道。离怨亲平等、真常自性的道,再去找道,六祖说终身不见道。诸佛所证得的理体是究竟圆满,本无增减,亦无生灭,处处皆圆,所以,万类之中哪个不是佛?本源之性,也就是此处讲的,何曾有过分别?可惜的是,众生背觉合尘,迷头认影,离开心内之道,妄求心外之道,当然是无有是处。

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波波是奔波不停。此地并不是指我们一个人在一生中劳碌奔波,文字中含有深义,是说我们的心,心到处攀缘永远得不到休息,如此度过一生,一直到老死,必定会懊悔,这一生空过了。换句话说,若要一生不空过,就要修定,心能在境界中做主宰。大经云:若能转境,则同如来,如此才能见到真道。真道是真常之道,佛法称为诸法实相,亦称为真如本性。要想见到真道,大师告诉我们行正即是道行正二字是关键所在;邪正不二,邪正俱不用。所谓不思善、不思恶,屏息诸缘,不生一念,根尘不偶,一切皆舍,舍相亦无,如此才是正行;正行与道相应,正行才能真正见道。

离道别觅道,是邪见之人。三祖教导我们:不用求真,唯须息见。意思是说,把我们的妄想、分别、执著止住;止住之后,心才能定得下来,心才能静下来,直到根境相偶时候,不起分别,不起妄念,一切任运自然。行者能真正通达这个道理,不违背这个道理,表现在日常生活行为之中,这就是行正。正就是道,除了之外,更无别道。

自若无道心。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自若无道心,闇行不见道道心就是觉心。没有觉心,人必定是迷惑颠倒。心迷倒,行必然不正。闇行就是迷惑颠倒之行,这是修道之人、求道之人,所以不能见道的根本原因。这是修学佛法希望在这一生中有所证悟者,不可不知的关键所在。道心,简单的说,无一切妄心,这就是道心。道心就是真心,行正之心亦是道心。行正之人,心无所住,心无所住即是心心在道;心心在道,则举足下足,无非是道。闇行之人,心住于法,于是眼被法障碍,盲修瞎炼,无由见道。《金刚经》云: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即无所见。与此地意思相同。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这是说明菩萨如何住于道心、如何行正行。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六祖这两句,实在是真正提醒我们。《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修道之人,若还常见世间种种过失,可见其妄心并未消除;换言之,能所没有舍离。果然能所亡了,所见世间众生见同不见;能所双忘,当处是道。古人所谓十字街头不见有一人在,功夫到此程度,即是虚空粉碎,大地平沉,这个时候,世间与出世间是一不是二。所以,我们若想知道自己所修之道,是真或是假?只须问自己,对待别人过失是见或不见,即能考验。果然确实不见一切众生过失,自己则有相当好的境界。若自己还见一切众生常犯过失,则不是众生有过失,而是自己的烦恼心所与境界相应,所以,是自己的过失,而不是众生的过失。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

这首偈是说明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的义趣。如果我还在批评别人过失,便是起心分别,我相未忘。他人之过失,与我本来没有关系,起心分别即生嗔恚,烦恼种子渗入识田,转变为自家之过失,这是不智的行持,所以叫做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就是错了,自己错了。佛门教导我们要修怨亲平等观。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只著重在个人的自修。

真正修道之人,一定先要求解。求解的目的,是将宇宙人生一切真相确实的了解,不能含糊笼统。了解得愈真切,我们的分别、执著、妄心才真正能放下,所谓是歇即菩提,才能歇下。否则,在环境中总免不了起心动念。起心动念之所以不能顿歇,皆由无始劫中的烦恼习气。老同修都晓得,烦恼易断,习气难除。习气不除,障碍明心见性。这十五首的偈颂,诸位要将它念熟,最好能背诵,常常提起觉照的功夫。一遇到境界,心里才动心,自己就能觉察到。觉察什么?他非我不非,把自己的分别、执著、妄想、是非顿息。要求自己的心像明镜一样,古人所谓胡来现胡,汉来现汉,胡是外国人,外国人照镜子,镜子现外国人的相,中国人照镜子,镜子现中国人的相;随缘现相,没有执著,没有分别,这就叫真心用事。庄子说: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我们若是动了是非嗔恶之心,或者出言批评他人而与人结怨,这个错误就太大了。不但眼前我们与人结怨,而且识心中还种下恶报的种子,这才是真正的过失。所以说我非自有过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这两句就是教导我们如何断除是非之心、妄想之心,破除烦恼习气。是排除的意思。却非心是排除非议他人的念头。修行人须如如不动,不理他人是非好恶。老子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我们的心,永远像止水一样,自能打破烦恼。宝志公说:烦恼因心故有,无心烦恼何居,不劳分别取相,自然须臾得道。又说:如我身空诸法空,千品万类悉皆同。外境皆空,哪有是非人我?这样才是破除烦恼极妙方法。云门祖师说:你立不见立,行不见行,四大五蕴不可得,何处见有山河大地来?是你每日把钵盂盛饭,唤什么作饭?何处更有一粒米来?到这田地,爱憎好恶都与自己真性毫无交涉,这时才真正是天下太平,更无一事。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这两句是说得大自在,显示参学之事已经圆满,所谓饥来吃饭困来眠的大休大歇境界。

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

这首偈是说自己修学圆满之后,若有机缘,一定要从事于度化众生的事业。教化众生之目的,是令众生断疑、破惑、生信、见性。他人在迷,你想教导他趣向觉悟之道;他人步入邪途,你想化他归正路,这是诸佛菩萨出世的本怀,也是诸菩萨修因的正行。可是,自己方面必须具有方便的智慧,才能起化他的作用。何谓方便?所谓方便,就是通于权巧的智慧。权巧乃是一种利益别人的手段方法。照这个意思来说,大小乘一切的佛教都可称为方便。是方法,便是便用,便用契于一切众生根机的方法;还有一说,是方正之理,便是巧妙之言辞,所谓四无碍之辩才;用方正之理与无碍的辩才利益一切众生。说真实的,究竟之旨归为真实;假设、暂用的,这是方便,又称为善巧、善权。这就是说明,必须用这些方法,才能入真实之门,才能入一真法界,才能证得一心不乱。在宗门里来讲,祖师开示说法的方便,在本经六祖为门人法海等举出动用三十六对,这不过是一个例子而已。如实说,达到了说通心通,真正是一言难尽。凡是祖师开导后人的,都是大纲一类而已。我们从纲领中,能体会到这个义趣,悟入这个境界,然后才能受用无穷。不过,这样的启示,须是见性的善知识才能理解,才会运用。若无见性,只是学他人的方法,皆是死板而不灵活。

要想令人破迷开悟,当然不是容易事情。六祖在此告诉我们,要想叫别人断疑生信,自己一定要自性现。可见,自性现的标准相当之高,也是相当的必要。因为,以自他一如的精纯心印力用,才能截断当机的现业流识,这样才能叫他言下大悟。这是宗门知识直指人心的妙密作用,往往不是教下所能做得到。宗门著重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不注重文字名句,这也是我们应当要了解。

佛法在现今,已经流入到学说与理论,这样实在是丧失佛法本来面目。无论大小乘佛法,其目的是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离苦得乐是果,而破迷开悟才是它真正的作用。如果要说到理论、说到学问,不但不能开悟,反而增长迷惑,这就违背佛法的根本精神。佛法的根本精神,是指导我们人生心行、行为,不是一种空谈的理论。说到这一点,《坛经》确实做到了,它的文字简洁,确实具足对一切修道人的心行,做一个最高原则性的指导方针,这也是为一切修学人所喜爱的一本典籍。可见得见性之后才具足无量的方便,决不是以知解来接引众生,所以他才能令众生得到究竟真实的利益,破迷开悟、离苦得乐。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这首偈是教导我们生信、悟解。佛法是指佛祖相传顿教之法。世间有迁流的意思,有界限的意思。世间与世界是相同的意思。佛法讲世间,一般讲两种世间:一种是有情世间,另外一种是器世间。佛法就在世间里面,不需要离开世间去求取正觉。儒家说: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也。如果离开世间做人的本分,去寻觅菩提觉道,就好比向兔子头上去找角一样的傻。兔没有角,就好比离开世间,决定没有菩提一样。古德也常用金与器来比喻,所谓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们若舍器去求金,就与求兔角是一样愚痴。

世间一切诸法,佛在《法华经》为我们作如是之解,所谓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如是,能见到这十大要领,你就能见到百界千如。见到百界千如,才是真正的世间觉,成就一相三昧、一行三昧。十如是,天台大师把它分作三句读。以来说,第一句如是相,第二句是是相如,第三句是相如是。一个字有三种读法,十个字合起来就三十种读法,从这个读法里面,我们就能悟入一切法的真实相。我们修学果然能依照十如是用心,时节因缘成熟,头头是道,遇缘触著,当下豁然大悟。这种境界,在古代依照这种方法修行见性的人很多。

由此可知,佛法最重要的是在自己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提得起观照的功夫,功夫得力了,世间法与出世间法是一不是二,所谓是一法如,一切法如。到出世间与世间是一如不二,然后才能证得烦恼与菩提不二,生死与涅槃不二。可见,迷就叫世间,觉就叫净土,随其心净即佛土净,迷悟在心,不在境界。所以,境界确实是;换句话说,有所不如,有所不是,都是迷心的错误妄见。古人说: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定慧,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如是之法,我们要是能稍稍体会得,与佛又有什么不相同呢?所以,只要我们在一切境界中不起贪嗔妄念,离开一切善恶的妄想,行住坐卧,触目遇缘,与佛之妙用也没有什么不相同的。古人说: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我们要是把一切心息掉,妄情从哪里起来?妄情不起,起作用的就是真心。所谓但息妄缘,即如如佛,这就是常住真心,这就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这首偈是讲到证果的方法。正见是不二之见,不起心分别;换句话说,反过来都叫做邪见。三祖《信心铭》云:一心不生,万法无咎。正见迥然现前,身虽然在缠,心已经出世。试问:心不住相,还叫什么作世间?如果起心分别,必定被境界风苦乐所缠,这就叫世间。但是,邪与正,这是相对建立的名称。正能治邪,如同病去药除,邪被正所治,邪去掉了,正也不存在,所谓病去药除。所以,邪与正都要离开,这是讲邪正双遣。但是,在现前这个阶段,我们要觉悟,我们邪还没有去掉,所以要用正。等到邪没有了,正才不要。如果说,邪还没有去掉,先把正去掉,那个麻烦就大了,必定堕落。一定到邪念不生,正法也不要了,这个时候是邪正双遣,所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菩提本性宛然现前。

诸位要记住:佛是无求人,我们求就错了;法是无求理,你要求也错了。如果你执著「我都不求,你还是同于有求;你要是著无为之相,还等于有为。《金刚经》云: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又云: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这是般若经非常重要的句子,我们一定要牢牢的记住。在一切境缘中训练自己,一定要在境界里八风不动,然后才能超越,才能真正离开邪正两边,见得菩提自性。

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这首偈是六祖对我们的结勉,说明以上的偈颂是顿教,一定要悟,不可以迷。悟了,就很快成就;迷了,是不能成功的。

师复曰。今于大梵寺说此顿教。普愿法界众生言下见性成佛。时韦史君与官僚道俗闻师所说。无不省悟。一时作礼。皆叹善哉。何期岭南有佛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