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之夜惊魂 在线:世界石油价格体系简介兼谈其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6:32:23

世界石油价格体系简介

                                      

一、国际石油贸易中几种价格的含义

1、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官方价格

20世纪60年代OPEC(欧佩克)为了与西方跨国公司降低“标价”的行为作斗争,在60年代后期特别是70年代初以来,在历次部长级会议都公布标准原油价格,这种标准原油价格是以沙特API度为34的轻油为基准,而公布的价格就是当时统一的官价。

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非OPEC产油量的增长,在1986年底,石油输出国组织看到“官价”已不起多大作用,又改成以世界上7种原油的平均价格(7种原油一揽子价格),来决定该组织成员国各自的原油价格,7种原油的平均价即是参考价,然后按原油的质量和运费价进行调整。

2、非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官方价格

这是非欧佩克成员的产油国自己制定的油价体系,它一般参照欧佩克油价体系,结合本国实际情况而上下浮动。

3、现货市场价格

世界上较大的石油现货市场有美国的纽约、英国的伦敦、荷兰的鹿特丹和亚洲的新加坡。70年代以前,这些市场仅仅是作为由各大石油公司相互调剂余缺和交换油品的手段,石油现货交易量只占世界总石油贸易量的5%以下,现货价格一般只反映长期合同超产的销售价格。因此,这个阶段的石油现货市场称为剩余市场(Residual Market)。1973年石油危机后,随着现货交易量及其在世界石油市场中所占比例逐浙增加,石油现货市场由单纯的剩余市场演变为反映原油的生产、炼制成本、利润的边际市场(Marginal Market),现货价格也逐渐成为石油公司、石油消费国政府制定石油政策的重要依据。为了摆脱死板的定价束缚,一些长期贸易合同开始与现货市场价格挂起钩来。这种长期合同与现货市场价格挂钩的做法,一般采用两种挂钩方式,一种是指按周、按月或按季度通过谈判商定价格的形式,另一种是以计算现货价格平均数(按月、双周、周)来确定合同油价。

石油现货市场有两种价格,一种是实际现货交易价格,另一种是一些机构通过对市场的研究和跟踪而对一些市场价格水平所做的估价。

4、期货交易价格

买卖双方通过在石油期货市场上的公开竞价,对未来时间的“石油标准合约”在价格、数量和交货地点上,优先取得认同而成效的油价为石油期货价。期货市场为方便交易者或扩大流量,有时也按规则出台“结算价”。石油期货的结算价,一般都是相对一段时间内的加权平均价。在研究问题时,也常把“结算价”当成该时段的期货价格。

从近几年的原油价格波动情况看,期货市场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发挥了价格发现功能,期货价格已成为国家原油价格变化的预先指标。石油期货交易所的公开竞价交易方式形成了市场对未来供需关系的信号,交易所向世界各地实时公布交易行情,石油贸易商可以随时得到价格资料,这些因素都促使石油期货价格成为石油商场的基准价。据普氏、阿各斯等世界权威石油价格指数管理机构介绍,在确定原油和油品价格水平时,石油期货交易所前一交易日的结算价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5、以货易货价格

欧佩克成员国在出口其生产的原油时,必须遵守成员国之间共同商定的官方价格,但由于各国国情不同,有些急需资金的成员国为了补充物资,需要多采石油,但是又要遵守欧佩克的产量配额。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有些国家就采用以货易货方式交换其想要的物资。采用这种方式时,采用的原油价格虽然是按照欧佩克官方价格计算,但由于所换物资的价格高于一般市场价,所以实际上以货易货的油价往往低于官方价格,因而这是在市场疲软情况下一种更加隐蔽的价格折扣方法和交易手段。

以货易货最基本的形式是用石油换取专门规定的货物或服务,此外还有以油抵债、以油换油、回购交易等多种形式。回购交易是卖方将销售石油所得收入的一部分用来购买进口期石油的国家的货物。这种交易较为灵活,石油出口国可以从石油进口国所提供的多种货物和服务项目中进行选择,挑选其愿意接受的货物或服务,作为销售石油的全部或部分收入。

6、净回值价格

净回值价格,又称为倒算净价格(Net Back Pricing),一般来说净回值是以消费市场上成品油的现货价乘以各自的收率为基数,扣除运费、炼油厂的加工费及炼油商的利润后,计算出的原油离岸价。这种定价体系的实质是把价格下降风险全部转移到原油销售一边,从而保证了炼油商的利益,因而适合于原油市场相对过剩的情况。1985年沙特阿拉伯就是在当时原油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下,采取这种油价体系来争夺失去的市场份额的。

7、价格指数

信息已成为一种战略资源,许多著名的资讯机构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即时采集世界各地石油成交价格,从而形成对于某种油品的权威报价。目前广泛采用的报价系统和价格指数有,普氏报价Platt's、阿各斯报价Petroleum Argus、路透社报价Reuters Energy、美联社Telerate、亚洲石油价格指数APPI、印尼原油价格指数ICP、远东石油价格指数FEOP、瑞木RIM。原油现货市场的报价大多采用离岸价FOB,有些油种采用到岸价CIF。



二、国际原油及成品油商场作价机制

1、国际原油价格体系

随着世界原油市场的发展和演变,现在许多原油长期贸易合同均采用公式计算法,即选用一种或几种参照原油的价格为基础,再加升贴水,其基本公式为:

P=A+D

其中:P为原油结算价格

A为基准价

D为升贴水

其中参照价格并为是某种原油某个具体时间的具体成交价,而是与成交前后一段时间的现货价格、期货价格、或某报价机构的报价相联系而计算出来的价格。有些原油使用某个报价体系中对该种原油的报价,经公式处理后作为基准价;有些原油由于没有报价等原因则要挂靠其它原油的报价。

石油定价参照的油种叫基准油。不同贸易地区所选基准油不同。出口到欧洲或从欧洲出口,基本是选布伦特油(Brent);北美主要选西得克萨斯中质油(WTI);中东出口欧洲参照布伦特油、出口北美参照西得克萨斯中质油、出口远东参照阿曼和迪拜原油;中东和亚太地区经常氢“基准油”和“价格指数”相结合定价,并都很重视升贴水/

(1)欧洲原油

在欧洲,北海布伦特油市场发展比较早而且比较完善,布伦特原油既有现货市场,又有期货市场。该地区市场发育比较成熟,英国北海轻质原油Brent已经成为该地区原油交易和向该地区出口原油的基准油,即交易原油基本上都参照布伦特原油定价。主要包括的地区有:西北欧、北海、地中海、非洲以及部分中东国家如也门等。其主要交易方式为IPE交易所交易,价格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成交非常活跃;此外。其他衍生品在场外交易。

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可分为两种:即期布伦特现货价(Dated Brent)和远期布伦特现货价(15daygrent)。前者为指定时间范围内指定船货的价格;后者为指定交货月份,但具体交易时间未确定的船货价格,其具体交易时间需则卖方至少提前15天通知买方。

(2)北美原油

与欧洲原油市场一样,美国和加拿大原油市场也已比较成熟。其主要交易方式为NYMEX交易所交易,价格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成交非常活跃;此外,还有场外交易。在该地区交易或向该地区出口的部分原油定价主要参照美国西得克萨斯中音基原油WTI(West Texas Intermedium),如厄瓜多尔出口美国东部和墨西哥湾的原油、沙特阿拉伯向美国出口的阿拉伯轻油、阿拉伯中油、阿拉伯重油和贝里超轻油。

(3)中东原油

中东地区原油主要出口北美、西欧和远东地区。其定价中参照的基准原油一般取决于其原油的出口市场。中东产油国出口油定价方式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其基准油挂钩的定价方式。另一类是出口国自己公布价格指数,石油界称为“官方销售价格指数”(“官价”,OSP)。阿曼石油矿产部公布的原油价格指数为MPM,卡塔尔国家石油公司公布的价格指数为QGPC(包括卡塔尔陆上和海上原油价格),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为ADNOC价格指数(包括上查昆油、下查昆油、穆尔班油、乌姆合夫油),这些价格指数每月公布一次,均为追溯性价格。QGPC和ADNOC价格指数基本参考MPM指数来确定。官价指数是1986年欧佩克放弃固定价格之后才出现的,目前亚洲市场的许多石油现货交易与OSP价格挂钩。从OSP的定价机制可以看出,以上三种价格指数受所在国政府的影响较大,包括政府对市场趋势的判断和相应采取的对策。

参照基准油定价的中东国家也区分不同市场。一般来说,对于出口北美地区的原油,则参照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油定价,对于出口欧洲的原油则参照北海布伦特原油定价,对于出口远东地区的原油则参照阿曼和迪拜原油的价格定价。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国家在参照原油的选择上,所有市场只用一种参照原油,但对不同市场则选用不同的升贴水。科威特对出口上述三种市场的原油,其参照定价原油都为阿拉伯中质油,但其对阿拉伯中质油的升贴水则不同。

(4)亚太原油

在亚洲地区除普氏、阿格斯石油报价外,亚洲石油价格指数(APPI)、印尼原油价格指数(ICP),OSP指数以及近两年才发展起来的远东石油价格指数(FEOP)对各国原油定价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原油长期销售合同中定价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种以印尼某种原油的印尼原油价格指数或亚洲石油价格指数为基础,加上或减去词汇价;另一种以马来西亚塔皮斯原油的亚洲石油价格指数为基础,加上或减去调整价。如越南的白虎油,其计价公式为印尼米纳斯原油和亚洲原油价格指数加上或减去调整价。澳大利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出口原油,其计价公式由以马来西亚塔皮斯原油的亚洲石油价格指数为基础。我国大庆出口原油的计价则以印尼米纳斯原油和辛塔原油的印尼原油价格指数和亚洲石油价格指数的平均值为基础。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出口原油既参考亚洲石油价格指数,也参考OSP价格指数。

亚洲石油价格指数(APPI)

亚洲石油价格指数1985年4月开始报油品价格指数,1986年1月份开始报原油价格指数。该价格指数每周公布一次,报价基地为香港,报价系统由贸易公司SeapacServices进行管理和维护,数据处理由会计公司KPMGPeatMarwick在香港的办公室负责。指数公布时间为每周四的中午12:00时。参与原油价格评估的成员目前约有30个,但其具体身份不详。各成员需要在每周的星期四之前将其对该周原油价格水平的估价提交指数数据处理公司。

有的原油结算价的作价公式同时包括APPI和ICP两种指数所报的价格,如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塔皮斯原油的作价。

远东石油价格指数的报价时间为早上5:45--8:00,在这段时间内,该指数的“石油报价组”将有关原油和油品价格通过计算机网络转给路透社新加坡公司处理,指数价格为报价的简单平均。该价格的协调和管理机构是新加坡的一家咨询公司--“石油贸易色情”(Oil TradeAssociate)。

应该注意的是,原油价格构成和水平与交货方式相关。按照国际惯例,如按FOB价格交货,则由买方负担交割点之后的运费和其他相关费用。按C+F或CIF价交货,则由卖方支付到达指点定交割点之前的运费及其他相关费用。在贸易双方确定原油定价公式时,交货方式是主要考虑因素。

2、国际成品油价格体系

相对来说,国际成品油市场的发展历史较原油市场短,作价方式的国际化程度相对较低。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三大成品油市场,即欧洲的荷兰鹿特丹、美国的纽约以及亚洲的新加坡市场,各地区的成品油国际贸易都主要以该地区的市场价格为基准作价。此外,最近发展起来的日本东京市场对远东市场的贸易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下面主要以新加坡为例作简要说明。新加坡成品油市场有专门的权威报价机构Platt's,每天公布一次,节假日除外。随着新加坡成品油现货和期货市场交易的日益活跃,远东地区基本上所有国家成品油定价都主要参考新加坡成品油市场的价格。


三、我国原油及成品油作价方法

1、我国原油作价方法

我国自1998年起,原油的作价机构开始与国际市场接轨,目前绝大部分原油的作价是与印尼的部分原油联动,少部分原油与马来西亚的Tapis联动,每月以相当于官价的形式调整一次,应该说我国原油的作价方式已基本上与国际惯用的方法十分接近。

目前国内原油主要是国家计委按照国际同品质原油前一阶段的离岸均价来对国内原油价格进行相应调整。

2、我国成品油作价方法

成品油方面,2000年起,国内油价开始与新加坡、纽约、鹿特丹三地市场价挂钩,当国际油价上下波动幅度在5%-8%的范围内时保持油价不变,超过这一范围时由国家发改委调整零售中准价。

通常情况下,成品油进品价的税费如下:

进口到岸价=

[(离岸价格+贴水)×吨桶比×汇率×(1+关税率)+燃油消费税] ×(1+增值税率)+港务费

其中:

汇率:约8.28人民币元/美元

吨桶比:根据油的密度而有不同

进口关税:汽油5%,柴油6%,燃料油6%

燃油消费税:汽油277.6元/吨,柴油117.6元/吨

增值税:17%

港务费:根据港务部门具体规定


==========================

虚拟资本与石油危机

 

而与1999年的国际油价低谷相比,每桶石油的价格则已上涨了百分之好几百。国际油价如脱缰野马,涨势如虹,已经严重影响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消费者的正常生活。人们不禁要问,国际油价上涨何处才会是一站呢?

纵观近年来的国际油价上涨,有两个十分奇怪的特点:

第一个是并非全部由供需方面的原因引起。石油是天然资源,本来就是用一桶,少一桶,随着对石油需求的增长和开采量的增加,总有会用完的那一天,如果用这个道理说明目前的油价上涨,那么油价早就该涨到天价了,为什么今天才开始涨呢?据国际有关能源机构数据,到目前为止,世界已探明的石油的储量仍高达1?19万亿桶,按目前的开采速度,还可供开采40年,而据有关数据,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也仅占世界石油理论储量的24%,随着今后的勘探力度加大,仍会有新的可采储量被发现。既然如此,用在长期内才会出现的石油短缺来说明在目前阶段国际油价就开始狂涨,显然没有道理。

在上世纪70年代,由于OPEC的限产提价行动,国际油价曾经历了两次大幅度上涨,按通货膨胀指数调整,每桶原油曾涨到相当于今天的90美元,但那是因产油国组织的垄断行为引起的。而今天则不同,OPEC不仅没有故意限产提价,还在不断增产,力图稳住石油价格,而据国际能源机构的分析,自1999年以来到目前,世界石油供需是基本平衡的,甚至是略有剩余,因此用石油供应在短期内短缺来说明油价上涨,也是站不住脚的。

上世纪90年代国际新经济发展势头迅猛,石油消费在全球GDP中的比重从80年代的平均7%,下降到90年代的平均1?5%,显著压低了对未来石油消费的预期,引起油价下跌和对开发世界新石油资源的投资不足。据有关研究,90年代对石油开采和生产的投资年均为2100亿美元,大约比正常需要少了15%,累计少投入了3千多亿美元,有人也用这个情况来说明目前的油价上涨。但是近年来由于油价上涨以来,已经开始刺激了对石油产业的投资,而仅OPEC在今年由于涨价收入,就净增利润近1500亿美元,净利润总额则接近3500亿美元,从全球看,2004年对石油产业的资金投入已经增加了10%。因此投资不足来说明油价上涨,也是理由不足。 

从需求方面看,虽说目前世界石油净进口国已经从30年前只有美国一家,增加到现在的60多个国家,对比30年前,石油的需求的确增加很多,但需求只是在长期内缓慢增长,近年来中国和印度等国的需求增加是比较快,但也在世界石油供给能力的范围之内。特别是今年以来,美、日、欧的经济增长都在减速,而中国的石油进口上半年只增长了3?9%,比去年大幅度下降了30个百分点,说明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对石油的需求正在趋缓,可国际石油价格却一路狂飙,这种情况显然很不正常。 

如果并非由于石油资源与生产不足以及需求出现爆发性增长,而油价却涨涨不休,能不使人感到奇怪吗? 

第二个奇怪的现象是,近年以来由于世界经济增长减速,已经引起世界资源市场的许多产品价格回落,例如美国煤炭价格年初至6月份已经跌去15%;国际CRU钢材指数上半年跌幅超过了10%;铝价下跌14%;其他如PVC、粮食中的大米小麦大豆等价格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铜、锌、金、银等商品价格虽然没有出现大幅度下降,但也牛市不再,出现了上下宽幅震荡的走势,唯有石油逆全球初级产品市场的行情大势一路上涨,突显出世界石油价格曲线变化的诡异。 

如果石油价格上涨并非市场供求因素所致,则必须探究油价上涨的其他因素,这个因素就是国际虚拟资本的运动。 

对当代国际资本运动的研究,必须分成两类,一类是产业资本,一类就是虚拟资本。在传统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的主体是产业资本,虽然也有股票、债权、基金等虚拟资本,但这类虚拟资本只是产业资本的附属品,因为虚拟资本的利润来源,只能是对产业资本利润的分割。但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二战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制解体后,货币的创造与物质生产再无直接联系,使货币形态的虚拟资本得以疯狂发展。在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后,国际虚拟资本的规模已经远远大于产业资本,去年全球的商品贸易额只有不到7万亿美元,但是当年货币交易额已经超过700万亿美元,说明在国际资本运动中,与物质产品生产有关的货币交易活动,只是全球货币运动规模的1%,或者说,在当代虚拟资本的运动规模已经是产业资本的100倍。 

虚拟资本运动的主要领域和牟利场所,原本是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而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资本市场。2000年4月以后,美国的“新经济”泡沫和传统资本市场泡沫相继破裂,巨大的国际资本先是涌入美国和世界发达国家的房地产市场,并且制造出前所未有的房地产泡沫。近年来美、欧的房地产泡沫已经膨胀到崩溃的边缘,国际资本又去炒欧元。最近法、荷公投失败,又出现了伦敦爆炸事件,使欧元蒙上了阴影,国际资本就开始涌入期货市场炒石油。实际上,在美国高科技股和传统资本市场泡沫破裂后,已经有不少国际资本开始进入期货市场炒石油,是国际油价自2000年以来不断上涨的重要原因。但是国际石油期货市场太小,在每桶石油30美元的时候,年交易额只有4、5千亿美元,而国际资本则高达六、七十万亿美元左右,所以在美国股市泡沫破裂后,国际资本主要是游离在房地产市场和欧元货币市场之间,进入期货市场的只是一小部分。但是今年以来变化很大,由于房地产市场所累积的泡沫越来越大,炒欧元又缺乏好题材,已经有更多的投机资金开始涉足石油期货市场。据有关报道,摩根?斯坦利、美林、高盛等这些长期以来从事国际证券投资的大型投行公司,目前已经是国际石油期货的大炒家,而正是在世界投行排行第二的高盛,自去年以来就不断发出关于油价将超过每桶100美元的预测,故意制造出一个个有关石油危机的恐慌信息。也有消息报道,在油价超过60美元后,使国际投机资金的信心大增,已经有更多的投资基金与对冲基金涌入了石油期货市场。美国福布斯杂志最近报道说,目前几乎北美的所有对冲基金都进入了石油期货市场,而已经进入到这个市场的资金总额则高达8万亿美元。有人形象的比喻说,这就象“大象的脚踩进了洗脚盆”,盆子里的水,很快就溢了出来。 

此外,国际油价飚升的背后,恐怕还有美国的战略利益和操纵。美国经济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无法扭转持续扩大的贸易赤字,为此必须保持吸引足够巨大的国际资本流入美国,以弥补贸易逆差。自90年代以来,美国先是靠股市,后是靠房地产的繁荣吸引外资流入,可是如今股市泡沫已破,房地产又处于高危状态,吸引国际资本流入只能寻找其他途径。可以很清楚地看出,美国目前的种种经济调控手段,都是为吸引外资流入和实施的。例如,用拉高利率,制造出与日、欧不断扩大的利差来吸引国际资本流入;对美国海外公司汇回国内的利润,巴所得税税率从35%减少到5?5%;已经对敢于唱衰美元,开始大幅度投资外汇和国外股市的美国“股神”巴菲特进行打击,挑他下属公司的毛病,等等。国际油价也是制造国际资本向美国流动的重要机制,因为油价是以美元计算的,油价越高,流入美国的国际资本就会越多。按每年石油的国际贸易量为23亿吨计算,在每桶30美元的时候,流入美国的国际资本不低于5千亿美元,涨到每桶70美元,流入美国的资金就可以增加近7千亿美元,总量会超过1?1万亿美元,如果到了每桶100美元,流入美国的资金还可以再增加5千亿美元。所以,美国是国际油价上涨的最大利益获得者,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国际石油期货交易的60%在欧洲,但是北美地区的石油投机活动却最剧烈的原因。 

如果国际油价疯狂上涨的背后,主要是因为国际虚拟资本开始变换了方向,以及大国为了自身利益需要进行恶意操纵,则需要注意以后的几个发展与变化趋势。 

首先,由于国际石油期货市场太小,庞大的国际资本在美国股市、世界房地产市场和欧元市场相继失去投资价值后,可能会以更大的规模来炒石油期货,从而使国际油价继续上升。因此,目前的国际油价上涨势头今后会继续延续,而且可能更猛烈。高盛所说的上涨到100美元可能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反映了国他们的真实打算和国际虚拟资本运动在未来的真实方向。 

其次,还是因为国际石油期货市场太小和庞大的国际虚拟资本缺乏出路,今后可能不仅会继续冲击石油期货,还可能冲击到诸如金属、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等期货市场,从而也拉高其他世界初级产品价格。 

第三,国外有学者曾判断,由于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处于高危状态,而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虚假繁荣,又是拉动美国经济与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也相应创造了世界经济的繁荣与增长,因此如果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世界经济也将进入衰退,并由此推导出油价的回落,应该是在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后出现。但是,如果看到美国房地产抵押证券市场已经吸纳了4?6万亿美元的巨量资本,而在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结束后这些资本也缺乏出路,则在美国资本泡沫的最后破裂后,国际虚拟资本对商品期货市场的冲击会更剧烈。 

是泡沫总会破,石油泡沫也是如此,泡沫被吹破的时候,才是石油价格下降的时候。日本的资本市场泡沫持续了4年,美国股市泡沫持续了5年多,房地产泡沫从2000年以来也持续了5年,到目前还没有破,如此看,石油泡沫如果从2003年的每桶平均30美元开始算,可能还会上涨2~3年,若按比70年代净通胀指数调整的每桶石油价格90美元还高出50%计算,则油价就可能涨到每桶130美元上下,也即是说,对于目前的每桶70美元的国际油价来说,还可能再上涨一倍。这个水平是否能打住也很难说,因为股市和房地产的市场盘子比石油和其他商品期货市场要大得多,缺乏投机空间的国际庞大虚拟资本如果规模涌入商品期货市场,则期货市场的泡沫会被吹得更大。当然如果美国或欧洲与日本的股市与房地产市场出现新的繁荣,国际资本也会调头而行,从商品期货市场退出而转投其他资本市场,但是目前的大势是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崩溃在即,并会引发主要国家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崩溃,而炒作油价的背景则是有中国和印度这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健康发展,所以,至少在未来5年内,国际资本都会因缺乏好的炒作对象而不得不大吹特吹国际油价这个泡沫。 

国际油价的变化还可以看出当代世界经济运行的一些新特点。传统经济学理论说明,产品价格是由供求决定的,当出现供应短缺时价格会上升,从而引起社会资源向短缺产业流入,使投资增长、产出增加。但是从当代的油价变动趋势看,是由供求决定的吗?如果价格是被虚拟资本拉高的,则价格上升对于调整供求关系就已经没有意义,因为油价上涨的好处并非为生产者所有,而是被投机资本拿走了,这样油价涨得再高,对生产增长的意义也不大。例如自2000年油价上涨以来,油价已经累积上涨了700%,但去年世界对石油生产的投资只增长了10%。由于产油国组织已经看到,世界并非是真的缺油,增产的积极性并不高,因为他们担心出现真正的产能过剩。而对石油消费国和消费者来说,过高的油价则迫使他们对产业发展和消费行为都必须作出相应调整,或者是减少消费,或者是寻找替代能源。总之,虚拟资本的投机行为,通过扭曲价格而扭曲了实物产品真实的供求关系,对生产和消费的作用都是破坏性的。 

再放宽眼界看一看,在当代的世界经济运行中,决定汇率和利率的因素也还是传统理论中说的那个样子吗?美国在过去长达10年的时间里创造了“强势美元”,可美国的贸易逆差却连年扩大,从2002年以来,欧元对美元已经升值了50%,可欧元区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却扩大了90%,传统的由贸易差额来决定货币汇率的理论已经崩溃了。这是因为,虚拟资本所进行的货币交易在当代已经是实物贸易额的100倍,所以贸易差额对汇率的影响已经微乎其微,是国际资本的流动方向在决定汇率变化趋势。 

利率也是如此。在传统资本主义经济中,利率被作为调节国家宏观经济景气的杠杆,主要是用来调节就业与通胀之间的平衡。但是看看今天的美国,从去年6月到现在,美联储已经进行了十次加息,到今年二季度,美国的核心物价指数只有1?6%,而一季度还为1?9%,说明通胀率在走低。美国去年的GDP增长率为4?4%,今年一季度为3?8%,二季度已经下降到3?3%,是节节走低,到8月份,商业活动指数已经下跌到50%以下,比7月份下降了14点以上,按说美联储的加息行为已经过度了,但8月30日刚刚公布的美联储会议纪要,仍表示要继续加息,格林斯潘甚至公开宣称,美联储已不应以通胀率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美联储的做法,明显表现出加息的目的并不是针对经济景气,而是为了吸引国际资本流入,因为美国巨大的“双赤字”问题需要由国际资本流入来弥补,但在目前形势下,通过制造股市与房地产泡沫已经难有大的作为,只能靠加息来吸引国际资本了。 

因此,研究当代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期货等问题,都不能离开国际虚拟资本运动这个大背景,否则就看不透,也看不远。我们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当代国际虚拟资本运动的规律,并且应该学会虚拟资本的游戏,以便因势利导,保证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