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番里番一对一无码:历史上的今天(5月20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3:37:20

历史上5月20日这一天发生了哪些大事?

 

历史时段:1506~2010

 

更新时间:2014-5-20 

 

世界计量日

每年的5月20日是世界计量日。为了向全世界宣传计量对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重要性,1999年,第21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把每年的5月20日确定为“世界计量日”。 

襄樊市法办的以“健康饮食”为主题的健康知识讲座

(2009年5月20日,在襄樊市米公小学,同学们被“秀色可餐”的蔬菜、水果模型吸引。当日,湖北省襄樊市第一人民医院营养师走进襄樊市米公小学课堂,举行以“健康饮食”为主题的健康知识讲座,向学生宣传普及营养科学与食品卫生知识。)

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1989年5月20日,全国启动了“中国学生营养日”活动,同年成立的中国学生营养促进会,确定每年5月20日为中国学生营养日。其目的在于广泛、深入宣传学生时期营养的重要性,大力普及营养知识。 

一位母亲在通乳师的指导下给宝宝喂奶

每年的5月20日是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1990年5月10日卫生部决定,将每年的5月20日作为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广泛开展宣传、咨询活动,以强化人们母乳喂养意识,从而更好地实行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 

西班牙巴塞罗那市的哥伦布纪念碑

1506年5月20日,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逝世。(有关哥伦布的内容还可参见10月12日附录。)

 

巴尔扎克纪念像

(由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于1891年至1898年创作的作品《巴尔扎克纪念像》,高3米。)

1799年5月20日,巴尔扎克诞生。巴尔扎克是法国著名作家,生于法国中部的图尔城。他一生创作了《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农民》《贝姨》等90余部小说。1850年巴尔扎克在巴黎逝世,终年51岁。 

第二届奥运会宣传画

1900年5月20日10月28日,第二届奥运会在法国巴黎举行。第一届奥运会胜利举行后,希腊官员想把雅典作为奥运会永久会址,因违反关于每届奥运会在不同国家举行的规定,遭到反对;由于法国人顾拜旦对恢复现代奥运会作出了重大贡献,故国际奥委会将本届会址定在法国巴黎。参加比赛的有来自22个国家的1330名运动员。东道主法国队夺得26金、36银,成绩最好。美国队成绩次之。比赛项目为60个小项。 

 

曹诒孙

1905年5月20日,蚕体病理学家,我国家蚕病害防治研究的奠基人曹诒孙出生在江苏省蚕桑重点产区的吴江县震泽镇。曹诒孙首创配制“防僵粉”用于防治僵病,发现石灰浆对消除病毒具有特效并推广应用于养蚕生产,应用并研究“灭蚕蝇”药物防治多化性蚕蛆蝇病等,有效地控制了蚕病的发生和蔓延。他对家蚕脓病环境诱发机制的创见,纠正了前人的学说,发展了蚕病理论。 

 

史都华

1908年5月20日,影星詹姆斯·史都华出生于美国。他从1935年初登银幕不久,即主演了《浮生若梦》、《后窗》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影片。他是位多戏路的演员,一生演了70部影片,除了喜剧片、战争片、传记片外,还拍有许多悬念片、西部片等。主要作品有《费城故事》等。 

湘鄂西红军和苏区创建人周逸群

1931年5月20日,湘鄂西红军和苏区创建人周逸群在湖南岳阳遭国民党军伏击,英勇牺牲,时年35岁。周逸群1924年入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创建领导了中国工农红军第6军,兼政委,后任红2军团政委。 

 

南京学生们在中山路与警察抢夺水龙头

1947年5月20日,南京、上海、苏州、杭州地区16所大专院校学生6000人在南京组成请愿团,提出挽救教育危机等五项要求,举行示威游行。游行队伍向正在举行“国民参政会”的“国民大学堂”迸发时,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破木棍、铁棍、皮鞭打伤的学生有100多人,重伤19人,20多人被捕。史称南京“5.20”血案。

 

 

彭德怀副总司令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

1949年5月20日,由彭德怀等指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占领并解放西安。 

黄志千

1965年5月20日,中国飞机设计师黄志千在赴西欧考察时,途经开罗上空因飞机失事不幸罹难,年仅51岁。黄志千是建国初期航空工业建厂计划的草拟工作的参加者,并负责修建福建省建瓯机场。负责抗美援朝作战飞机МИГ-9和МИГ-15的修理工作。成功地设计了歼教-1型喷气式教练机。随后,他又参与组织领导了初教-6型初级教练机和强-5型强击机的总体方案设计,组织领导了我国第一个飞机设计研究所的创建工作,并为“歼-8”型高空高速歼击机的研制成功奠定了技术基础。 

毛泽东发表反美声明

1970年5月20日,毛泽东发表《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声明。

马思聪在为朝鲜友人演奏

1987年5月20日,著名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马思聪逝世,享年75岁。马思聪历任广州音乐学院院长,重庆中华交响乐团、台湾交响乐团指挥,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协副主席,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主要作品有:《思乡曲》《山村之歌》《祖国大合唱》《第二交响乐》《西藏音诗》等。

 

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

1992年5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北京举行隆重的仪式,颁发首届“五个一工程”的组织工作奖和入选作品奖。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等一大批作品,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2002年5月20日,中国与东帝汶民主共和国建交。东帝汶位于东南亚努沙登加拉群岛东端。首都帝力。 

展品之老匾

2005年5月20日,一个让世人全面了解中华著名老字号企业发展历程、展现其百年辉煌的全聚德展览馆开馆,这在京城乃至全国餐饮行业堪属首创。

三峡大坝全景

2006年5月20日,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三斗坪的三峡大坝建成。三峡大坝是中国大型水利工程三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坝全长2309米,高185米,混凝土浇筑总量超过1600万立方米,刷新了巴西伊泰普水电站1257万立方米的记录,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大坝。 

 

名为“人造儿”的人造细菌内核

2010年5月20日,美国科学家宣布世界首例人造生命———完全由人造基因控制的单细胞细菌诞生,并将它命名为“人造儿”。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实验表明,新的生命体可以在实验室里“被创造”,而不是一定要通过“进化”来完成。(以新华网李晓建资料为基础整理编辑)

附录1:

世界计量日

1875年5月20日,17个工业国家的高级外交官相聚在巴黎法国外交部的一间会议室,签署了《米制公约》,同意使用十进制的米制计量单位,以简化国家间的贸易、结算及计量,勾划了未来世界计量的方向和框架。与此同时,成立了国际计量局(BIPM),负责保持米、千克单位以及现今国际单位制(SI)最重要的计量单位;还成立若干委员会和工作小组,有的存在至今,成为世界计量学界的最高技术权威。现今,已有包括我国的48个国家签署了这一公约,包括了所有主要工业国家,计量单位制已由米制发展为现今的国际单位制并被各国普遍接受。

2000年5月20日,在纪念世界《米制公约》签署125周年之际,国际计量大会(CIPM)的官员和出席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URSI)在澳大利亚召开的精密电磁计量学术会议(CPEM)的计量学家在悉尼天文台集会,建议每年的5月20日为“世界计量日”(World Metrology Day),后由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第21届大会批准确认,规定2001年5月20日为第一个“世界计量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地都会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以宣传计量工作。“世界计量日”的确定,使人类对计量的认识跃上一个新的高度,也使计量对社会的影响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附录2:

中国学生营养日

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是现今中小学生营养不均衡的主要原因。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儿童营养不良问题相对集中在西部和经济还不发达的贫困农村,在城市,青少年身体状况反映的多是因营养不均衡造成的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如身体过胖、细高个增多等。值得一提的是,中学生学业负担重、学生和家长缺乏合理的营养知识,不重视饮食的搭配结构,造成了一些青少年偏食严重,如片面追求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加上运动量不足,长期下去,就会使青少年肥胖症发生率升高。青少年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则会为成年后罹患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肝胆疾病等慢性病埋下“定时炸弹”。

1989年成立的中国学生营养促进会在营养学家于若木的主持下,结合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制定了1991年至2000年10年学生营养工作计划。这一计划命名为“护苗系统工程”,其中确定每年5月20日为中国学生营养日。其目的在于广泛、深入宣传学生时期营养的重要性,大力普及营养知识,倡导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对于普及营养知识、预防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发生。2001年5月,教育部、卫生部以(卫疾控发【2001】120号)文联合颁布文件将“中国学生营养日”法定下来。

“全国学生营养日”历年主题

1991、1992年是:“营养、健康、好学、向上”;

1993年是:“营养主要来自日常膳食”;

1994年是:“营养贵在全面、均衡、适量”;

1995年是:“营养给你健康、智慧和力量”;

1996年是:“大家来学营养知识,人人学会自我保健”;

1997、1998年是:“营养给你健康、智慧和力量”;

1999年是:“建设护苗系统工程,托起明天的太阳”;

2000年是:“营养午餐配合素质教育,为国育英才”;

2001年是:“喝牛奶,保健康”;

2002年是:“保证食品安全,促进学生营养餐发展”。

2003年是:“营养、食品安全与健康”。

2004年是:“营养 食品安全与健康”。

2005年是:“均衡营养、适量运动”。

2006年是:“均衡营养、适量运动”——“防慢性病,从青少年抓起。”

2007年是:“均衡营养、适量运动”——“营养、健康,和谐同行”

2008年是:“均衡营养、适量运动”——“营养、食品安全与健康”

2009年是:“食品安全营养、孩子健康成长”——“远离肥胖与慢性病”

2010年是:“全面、均衡、适量”——“远离肥胖与慢性病”

2011年是:“全面、均衡、适量——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

2012年是:“改善农村学生营养,托起祖国未来”

2013年是:“均衡营养,成长更健康”

2014年是:“健康餐盘3:2:1”

附录3:

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

儿童问题是当代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挑战之一。儿童的天性是纯洁、脆弱和需要依靠的;他们充满着生机,代表着未来;应该在快乐、和平、学习的和谐气氛中长大成人。但是,由于战争、贫困和经济危机,使得当代世界的许多儿童至今还面临着生存的危险,其生存状况恶劣和身心健康的损害程度令人发指。

为此,1990年召开的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向全世界发出了紧急呼吁:让每个儿童有更好的未来!通过了《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和《执行九十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1991年3月,李鹏总理代表中国政府签署了这两个文件,并对国际社会作出了庄严的承诺。1992年2月,国务院制定和颁发了《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显示了中国政府重视和关怀儿童事业的严肃态度。

1990年5月10日,卫生部在北京举行了母乳喂养新闻发布会,确定每年5月20日为“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这是由国家卫生部为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而设立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献给所有哺乳母亲与她们孩子的节日。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母乳喂养”的观念,让母亲和宝宝建立更紧密的关系!母乳含有婴儿头6个月需要的“所有营养”,而且容易消化。母乳干净且没有细菌感染,所以不会使婴儿生病……“母乳最好”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除特殊情况外,产妇在住院期间,95%以上的妈妈自愿对宝宝进行母乳喂养。”现在世界卫生组织提倡母乳喂养24个月。产妇应在生产后30分钟内早开奶,早吸吮,这是提高母乳喂养率的关键。母乳喂养是最经济、最安全、最营养的,对新生儿成长发育也最有益。

历年主题

2000 年主题:母乳喂养:你的权利

2001 年主题:资讯时代的母乳喂养

2002 年主题:健康的妈妈和健康的宝宝

2003 年主题:母乳喂养——幸福的源泉

2004 年主题:健康的妈妈和健康的宝宝

2005 年主题:母乳喂养和家庭食物 ——关爱与健康

2006年主题:守则观察:保护母乳喂养的25年

2007年主题:母乳哺喂——第一个小时拯救100万个婴儿

2008年主题:支持母乳喂养,获得人生第一块金牌

2009年主题:紧急状态下的母乳喂养

2010年主题:母乳不可替代

2011年主题:母乳喂养好处多

2012年主题:母乳喂养让宝宝更健康!

2013年主题:母乳哺育不必孤单

2014年主题:

附录4:

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 

 

哥伦布和随行者登上新大陆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1451年生于热那亚织布工家庭。1476年逃至葡萄牙。相信地圆说,认为自欧洲一直向西航行可达东方,曾向葡王建议开辟赴印度和中国之路。1485年移居西班牙。1492年西国王授命其携致中国皇帝的国书,率船横渡大西洋,抵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此后1493、1498、1502年又3次西行,驶抵小安的列斯群岛、牙买加岛、特立尼达岛以及中南美的加勒比海沿岸。他误认已驶至印度,将当地居民称为“印第安人”(意“印度的居民”)。1504年返回西班牙。晚年贫病交加,1506年5月20日卒于西班牙巴利亚多利德。

对哥伦布的历史评价 

哥伦布美洲航线

2006年5月20日是哥伦布逝世五百周年纪念日。在世界历史上,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一直是以伟大的航海家身份受人景仰;在西班牙历史上,哥伦布也向来被视为殖民帝国的先锋而接受膜拜。但是,在拉丁美洲的历史上,哥伦布却一直被认为是面目丑陋的殖民者。

迄今为止,有关哥伦布出生和死亡的地点及日期、他的个人经历和他所代表的历史意义,仍然处于史学家的争议之中。西班牙隆重纪念哥伦布逝世500周年,传说中的“哥伦布逝世地”亦即西班牙巴利亚多利德市在20日当天为新建的哥伦布纪念馆开张剪彩。这个纪念馆设在哥伦布的大儿子1509年买下的一处住宅里,依托这个老建筑,新建了一栋以船头为造型的新建筑,作为纪念馆的主体。整个纪念馆面积2098平方米,其中1500多平方米用于各类与哥伦布有关的主题展览。其中最主要的“千面哥伦布”展览更像是一个百家争鸣的论坛,将对世人至今仍存有疑问的哥伦布身世、哥伦布死亡地、他对人类发展究竟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等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各种各样的历史考证、不同历史学家的观点,全部呈现在公众面前,由后人评判。“哥伦布航海图展”用图示介绍了哥伦布是如何将西班牙海域与新大陆联系在一起的。此外,“有关哥伦布的反思”展也引人注目。纪念馆的其余空间,则完全提供给有兴趣研究哥伦布的人,图书、史料一应俱全。巴利亚多利德市市长对纪念馆的开张颇感自豪。他认为,这座纪念馆是“全体市民承认哥伦布所做出贡献”的标志。在西班牙的另一座城市塞维利亚,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似乎也为凑兴似的在这一天公布说,一直在西班牙和多米尼加两国间存在争议的哥伦布尸骨埋藏地又有新发现:最新的DNA鉴定表明,在塞维利亚发现的被疑为哥伦布与其兄弟的尸骨,确实是哥伦布的遗骨。这无疑是对哥伦布逝世500周年的一份特别献礼。但到目前为止,一直坚称拥有哥伦布尸骨的多米尼加共和国,拒绝对这个最新研究成果表态,甚至拒绝将其所拥有的哥伦布尸骨交出再做鉴定。拉美国家冷淡处理把哥伦布在西班牙和拉美国家的境遇比作火与冰是再恰当不过了。在中美的哥斯达黎加,数年前花重金在俄罗斯找名家定制、经过长途小心运输抵达的哥伦布巨大铜像,竟然因为“过高、没有合适的地点放置”,而被抛弃在一座不知名的花园里长达8年。在海风的吹拂和盐粒的侵蚀下,这座塑像几乎已经面目全非。20日当天在其他拉美国家,也鲜有纪念哥伦布的活动和报道。其实,两年前纪念“哥伦布发现新大陆512周年”时拉美各国上演的反对纪念哥伦布的浪潮,就已经预示了哥伦布今天遭到的冷遇:2004年10月12日,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中心广场上一座已经矗立了百年之久、出自名家之手的哥伦布雕塑,被一群号称当地“土著”的人推倒;墨西哥的部分土著在政府门前一边咒骂着哥伦布,一边要求政府禁止在神圣的太阳月亮金字塔边修建美国人的沃尔玛超市。而已经鲜有土著的阿根廷,竟然成了那年“反对庆祝”活动的中心,当地土著来到首都,呼吁政府关注土著的生存状况,要求归还曾经属于他们的土地。看来,要对哥伦布的功过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仅靠时间还难以做出定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哥伦布首航航船

附录5:

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左)和演员

巴尔扎克1799年5月20日生于法国中部的图尔城。15岁随父母迁居巴黎。17岁入法科学校就读,课余曾先后在律师事务所和公证人事务所当差,同时旁听巴黎大学的文学讲座,获文学学士衔。20岁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以笔名发表过许多不成功的剧本和小说。为维持生计,1825~1828年期间先后从事出版业和印刷业,皆告失败,负债累累。经过探索和磨炼,巴尔扎克走上现实主义文学创作道路。182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最后一个舒昂党人》,初步奠定了在文学界的地位。1831年发表的长篇小说《驴皮记》为他赢得声誉,成为法国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他早有把自己的作品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设想。1841年他在但丁《神曲》的启示下,正式把自己作品的总名定为《人间喜剧》并在《“人间喜剧”前言》中宣称要做社会历史的“书记”;认为社会环境陶冶人,因此应着力于“人物和他们的思想的物质表现”;要求作家具有“透视力”和“想象力”;注重对地理环境和人物形体的确切描写。从1829~1849年,巴尔扎克为《人间喜剧》写出了91部作品,包括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和随笔等,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三个部分。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1833)、《高老头》(1834)、《幻灭》(1837~1843)、《农民》(1845)、《贝姨》(1846)等。

恩格斯指出:通过《人间喜剧》,巴尔扎克“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他的作品“是对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一曲无尽的挽歌”,“他看到了他心爱的贵族们灭亡的必然性”。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故居 巴尔扎克的书房 

毕加索画的巴尔扎克像

巴尔扎克最后的手迹

附录6:

1900年巴黎奥运会 

“橡皮人”雷·尤里

第二届奥运会于1900年5月20日至10月28日在法国巴黎举行,历时5个多月堪称是一次“马拉松”式的运动会。运动会与世界博览会同时举行,组委会将比赛项目按博览会工业类别分在16个区域进行,此次运动会实际上成了博览会招揽观众的体育表演。有21个国家1330名运动员参赛;其中有11名女运动员。突破了古代奥运会和现代第一届奥运会不许女子参加的禁令。由于本届奥运会受世界博览会的冲击,组织者也不予重视,会后没有正式总结,以致本届比赛情况,只能见诸当时报刊的记载。 

1900年奥运会纪念章 

阿·克伦莱茨四夺金牌

现代奥运会上第一位获得奖牌的黑人选手乔治·波格 

拨河比赛现场

附录7:

现代蚕业科学家曹诒孙

曹诒孙(1905~1993),蚕体病理学家,我国家蚕病害防治研究的奠基人。他首创配制“防僵粉”用于防治僵病,发现石灰浆对消除病毒具有特效并推广应用于养蚕生产,应用并研究“灭蚕蝇”药物防治多化性蚕蛆蝇病等,有效地控制了蚕病的发生和蔓延。他对家蚕脓病环境诱发机制的创见,纠正了前人的学说,发展了蚕病理论。

曹诒孙,1905年5月20日出生在江苏省蚕桑重点产区的吴江县震泽镇。震泽四周是“七里丝”产地,蚕丝业十分发达。18世纪前,世界主要养蚕国家都沿用中国传统养蚕技术。产业革命以后,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大力兴办蚕业教育和研究机构,在遗传育种、蚕病、科学养蚕和机械缫丝各方面均有重大进展。鸦片战争冲破了中国的自然经济,英、法、美、德、日资本家相继在上海开办机械缫丝厂。土法生产的“七里丝”质量不及厂丝,对外滞销,价格下跌。农村养蚕则由于蚕种质量低劣,蚕病蔓延,直接影响到蚕农收益。日本在19世纪中叶明治维新时代,曾把发展蚕业和鼓励丝绸出口作为富国强兵的国策,重视科学养蚕制丝,出口生丝已超过我国,占世界首位,而我国墨守成规,技术落后保守,导致生产不振,蚕丝业面临衰落危机。当时还在小学读书的曹诒孙,受到亲友和老师的影响,萌发出学习蚕桑先进生产技术,振兴家乡蚕丝事业的愿望。16岁高中毕业即考入江苏省第二农校(今苏州农校),1925年毕业后,获得庚子赔款学费补助考入日本国立鹿儿岛高等农林学校(现鹿儿岛大学前身)蚕科学习。留学期间,常得悉家乡蚕农因蚕病蔓延而歉收;又读到孙中山先生1894年《上李鸿章书》中有“今年拟有法国之行,从游其国之蚕桑名家,考究蚕桑新法,医治蚕病,并拟顺道往游环球各邦,观其农事”等语,激发了曹诒孙攻读蚕病防治,报效祖国的决心。1928年毕业后,他立即赴东京考入东京高等蚕丝学校,跟随立岩亨先生专门研究蚕体病理学。在此期间,淮阴农校唐荃荪先生屡屡来函促曹归国任该校蚕科主任,共同为开发蚕桑培养人才。曹诒孙遂于1930年回国赴淮阴任教。当时淮阴一带蚕农栽植的是野桑,饲养的是土种蚕,产茧量很低,质量也差。曹诒孙在任教期间,利用教余和假日走访学生家庭,宣传发展蚕桑生产是利国利民的好事,鼓励农家推广湖桑,劝养改良蚕种,还亲自传授科学养蚕技术和防病知识,为发展淮阴地方蚕桑生产不辞辛苦地奔波。如今淮阴蚕桑生产已很兴盛,曹诒孙在30年代播下的技术种子起了先行作用。

由于曹诒孙对我国蚕业科研和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曾被推选担任江苏省五届政协委员;中国蚕学会一、二届常务理事;江苏省蚕桑学会一、二届副理事长,三、四届名誉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顾问等职。

1993年9月21日下午3时45分中国现代蚕业科学家、著名的蚕病专家、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研究员曹诒孙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镇江逝世,享年89岁。

附录8:

影星詹姆斯·史都华

1908年5月20日影星詹姆斯·史都华出生于美国。他的一生有无数值得人们敬仰和怀念的高尚品格,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演员生涯中,他是正派、诚实的普通人的化身,是“好莱坞明星最完美的楷模。”二战期间,他是好莱坞第一位入伍的名演员。由于战功显赫,艾森豪威尔元帅亲自授予他空军准将军衔,他是好莱坞所有参战人员中唯一荣获将军军衔的电影明星。他从1935年初登银幕不久,即主演了《浮生若梦》、《后窗》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影片。他是位多戏路的演员,一生演了70部影片,除了喜剧片、战争片、传记片外,还拍有许多悬念片、西部片等。他无论与哪位演员配戏都努力学其长处。他平易近人,正直善良,深受人们衷心爱戴。1985年,他被授予奥斯卡特别奖,以表彰“他50年来令人难忘的表演和银幕上下一贯崇高的理想。”

主要作品:费城故事(THE PHILADELPHIA STORY)(1940)第十三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史密斯先生走入华盛顿(MR.SMITHGOESTOWASHINGTON)(1939)第十二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IT"SAWONDERFULLIFE)(1946)第十九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哈维(HARVEY)(1950)第二十三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安妮·弗兰克的日记(ANATOMYOFMURDER)(1959)第三十二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后窗》剧照 

《费城的故事》1940

附录9:

周逸群烈士

周逸群,字立凤,1898年7月23日出生于贵州省铜仁城关。1919年赴日本留学。曾参加反对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爱国活动。1923年回国,在上海参加创办《贵州青年》旬刊,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1924年10月入黄埔军校第2期学习,积极从事青年军人运动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在国民革命军贺龙部任师、军政治部主任。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南下后任起义军第20军3师师长,率部参加瑞金、会昌等战斗。曾介绍贺龙加入中国共产党。

周逸群1924年10月入黄埔军校。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代战争中.在贺龙部队中先后任师、军政治部主任。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任第二十军第三师师长。

1928年1月,与贺龙赴湘西北地区开展武装斗争,参与领导鄂中鄂西地区年关暴动和桑植起义。先后任中共湘西北特委书记、鄂西特委书记。1929年春,任鄂西游击总队总队长。1930年2月领导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6军,兼政治委员。7月率第6军与第4军在公安县会师组成第2军团,任军团政治委员、中共前委书记,与贺龙领导创建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苏区。9月,调任中共湘鄂西特委代理书记兼湘鄂西苏维埃联县政府主席。在第2军团主力南征、国民党军重兵“围剿”的极端困难情况下,领导组建江左、江右军两个指挥部和独立团,实行全民皆兵,相继取得第一、第二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保卫了洪湖苏区,壮大了红军和地方武装力量。1931年5月20日,在湖南岳阳贾家凉亭附近遭国民党军伏击,英勇牺牲,时年35岁。

周逸群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洪湖、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和红二军团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说:“只要我一天活着,我就一天不停止党的工作。”“我们共产党员,要像铁一样硬,钢一样强。” 

周逸群烈士故居 

 

周逸群故居坐落在铜仁城区共同路18号,占地总面积为1160平方米,初建于清末。房屋皆木质结构,呈四合大院。1876年,周逸群的祖父周贵渠始建后楼两幢,左楼上下各三间,上三间为周逸群结婚时住房;右楼上三间为书房,楼下两间仓库,另一间为客室,面积46平方米。周逸群的父亲周自本建正房三间,面积为109平方米,正房前为石板铺墁院坝,两旁辟有花圃。后周逸群的亲属又建临街店铺三间,面积为246平方米。整个帮居院落错落有致,洁净清爽、古朴幽雅,周逸群的童年、青少年埋藏皆在这里度过。

1982年2月22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明确规定周逸群故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年,中共铜仁县委、县人民政府、县人大县政协组织人务搜集整理烈士生前革命活动资料,对故居进行维修,并在院内种植花草。

1984年7月9日,徐向前元帅用正楷题写的“周逸群烈士故居”黑底金字匾额安放在临街的店屋上。进入烈士故居大门,过道上有一木质屏风,屏风上装裱着肖克将军1984年8月1日的题词:“发扬周逸群烈士的奋斗精神,开创梵净山老区的崭新面貌。”正房檐下悬挂着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廖汉生1984年8月1日楷书题写的“周逸群烈士故居陈列室”红底白字的匾额。正房的中间设烈士半身塑像一尊。塑像后上方有众亲友赠送的木质巨匾,文曰:“克迪前光”。正房右间为第一展室:展出周逸群烈士的生平简介和各个时期的业绩,包括青少年时期,东渡日本,创办《贵州青年》,黄埔时期,北伐时期,南昌起义,开辟湘鄂西苏区。正房左间为第二展室,由两部分组成:洪湖赤子,人民的怀念。

1988年3月,铜仁市人民政府在市中心的河滨公园内建立了周逸群烈士塑像。塑像基座正前方刻有聂荣臻元帅于1987年9月5日题写的“周逸群烈士“5个大字。塑像旁树立镌刻着《周逸群塑像说明》的石碑。烈士塑像为半身汉白玉石塑像,高2米,灰绿岩基座高1.7米,由贵州省城市雕塑工作室设计。是年4月4日清明节,市人民政府举行了周逸群烈士塑像落成典礼,从此以后瞻仰者络绎不绝。

附录10:

南京“五·二○”血案

1947年5月20日,南京、上海、苏州、杭州地区16所大专院校学生6000人在南京组成请愿团,提出挽救教育危机等五项要求,举行示威游行。游行队伍向正在举行“国民参政会”的“国民大学堂”迸发时,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破木棍、铁棍、皮鞭打伤的学生有100多人,重伤19人,20多人被捕。

同日,天津南开大学、北洋大学等院校的学生举行反饥饿反内战大游行,在示威中受重伤7人,轻伤46人;北平示威游行学生决议北京大学红楼广场为“民主广场”。此前于本月4日,上海各校学生与市民举行反内战、反饥饿示威大游行,遭国民党政府军警镇压,同一天,南京中央大学教授会发表宣言,提出调增教育经费及薪金。13日,学生罢课支持教授会,井要求提高学生伙食费标准。北平、天津、济南等城市师生相继举行罢课、罢教,要求增加公费、革新校政和调整教师待遇。18日,国民党政府颁布《维持社会秩序临时办法》,严禁10人以上的请愿、罢课和示威。这次反内战、反饥饿、反暴行的学生运动遍及18个大中城市。

22日,九三学社联合北京大学教授王铁崖、沈从文、周作人、俞平伯等31人发表宣言,说这几天学潮蔓延全国各地,而政府当局业已决定断然处置办法,使我们深深忧虑此后的发展将更险恶,而至无法收拾。目前各地青年学生之反内战、反饥饿,以及要求教育改革的运动,纯是由于不满政治现状和在困难环境中感觉苦恼的必然现象。唯有改变现实,才能平息他们的不满。推诱与压制则结果适得其反。 

北平一学生把标语写在身上

北平学生游行队伍走过天安门广场 

天津学生反饥饿、反内战游行

附录11:

第一野战军占领并解放西安

1949年5月20日,由彭德怀等指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占领并解放西安。 

 西安解放历程示意图 

第一野战军跨过泾河进军西安 

第一野战军占领三桥火车站,铁路工人用火车运送解放军赶赴西安城区 

第一野战军进攻西安北门 

 

第一野战军炮兵部队进入市区 

第一野战军进入西安城区 

第一野战军招待西安群众 

西安人民欢庆解放 

附录12:

中国飞机设计师黄志千

黄志千(1914.1.23~1965.5.20) ,1914年1月24日出生于江苏省淮阴县。1919年入小学读书,1926年高小毕业后考取袁江中学就读,后因家庭生活困难,辍学在家自学。1944年7月于镇江师范毕业后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1947年毕业后,抗日战争爆发,他怀着抗日救国的志愿参加了南京国民政府空军,在航空机械学校受训。

1948年4月结业后,他辗转于云南垒允、昆明,缅甸八莫,四川新津等飞机制造厂,负责并参加了霍克-Ⅲ、И-15、И-16等飞机的修理及机场的服务工作。1944年10月,他赴美国康维尔飞机制造公司任雇员,参加了B-24轰炸机的设计、制造和240型“空中行宫”双发运输机的应力分析工作。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他进入密歇根大学航空研究院攻读力学。1946年9月,南京国民政府与英国格洛斯特飞机制造公司签订了合作设计喷气式战斗机的协议,黄志千等一行遂转赴英国参加设计工作。在此期间他认真研究了英国的“流星”型先进战斗机和EI44型喷气式战斗机的技术资料,直接参加了机身后段的结构设计。通过这次设计工作使他受益匪浅,为他后来设计歼击机提供了技术借鉴和宝贵的实践经验。

1949年4月,黄志千乘船离英,途经孟买、新加坡、香港,并经朝鲜仁川,于6月回到天津。归国后,黄志千在华东军区航空工程研究室立即投身于建国初期航空工业建厂计划的草拟工作,并负责修建福建省建瓯机场。1951年7月,他调任沈阳飞机制造厂设计科代理科长,负责抗美援朝作战飞机МИГ-9和МИГ-15的修理工作。

1954年9月,黄志千担任航空工业局第一技术科设计组组长,协助科长组织、领导和管理各飞机制造厂的设计工作,并为修理Лa-9飞机配制机翼进行静力试验作技术指导。1956年初,他参加了我国科学技术十二年发展规划的制定。同年8月,我国在沈阳组建第一个飞机设计研究室,黄志千被任命为该室的副主任设计师。他与其他设计师领导共同领导了设计室的创建工作,并成功地设计了歼教-1型喷气式教练机。随后,他又参与组织领导了初教-6型初级教练机和强-5型强击机的总体方案设计。

1961年8月,航空研究院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成立,黄志千被任命为总设计师。他同其他领导人一起,组织领导了我国第一个飞机设计研究所的创建工作,并为“歼-8”型高空高速歼击机的研制成功奠定了技术基础。

沈阳飞机设计室成立后的第一个任务是高亚音速喷气式教练机“歼教-1”型飞机的设计。他提出该机的性能应与世界同类飞机相当,材料应立足于国内;最大飞行速度为700~800公里/小时,航程约1000公里;飞机升限大于12公里,机体为全金属结构,前三点式起落架;两侧进气,双座,梯形下单翼的总体气动布局。实践证明,由他负责审查的主要结构图纸和气动、强度分析报告,经静、动力试验和试飞验证,计算分析数据和试验数据基本一致。歼教-1型飞机从1956年11月开始设计,到1958年7月前飞上天,只用了1年9个月的时间。其研制周期比日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同时代教练机的研制周期都短。

1965年5月20日,黄志千赴西欧考察,途经开罗上空因飞机失事不幸罹难,被中央军委追认为烈士。享年51岁。 

 

英国“流星”战斗机 

 

MIG-15(后)是朝鲜战争的主要战斗机

 

歼教1飞机线条流畅风格明快 

歼7原型机 

歼8是我国第一种真正的高空高速战斗机

附录13:

毛泽东发表反美声明

1970年5月20日,毛泽东发表《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声明。

4月30日,7万名美军和南越军人从越南南部侵入柬埔寨。5月1日、2日,美军恢复对越南民主共和国的广平、义安两省的轰炸,进一步扩大了侵略印度支那的战争。4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谴责美国政府的侵略罪行。

5月20日,毛泽东在其声明中说:“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正出现一个反对美帝国主义斗争的高潮。”“我热烈支持柬埔寨国家元首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反对美帝及其走狗的斗争精神。”“中国人民坚决支持印度支那三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反对美帝及其走狗的革命斗争。”“无数事实证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弱国能打败强国,小国能打败大国。小国人民只要敢于起来斗争,敢于拿起武器,掌握自己国家的命运,就一定能够战胜大国的侵略。这是一条历史规律。”

21日上午,北京召开了50万人参加的支持世界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斗争大会。毛泽东出席了大会,西哈努克亲王也应邀出席了大会。

附录14:

音乐家马思聪 

1987年5月20日,中国著名音乐家马思聪先生因患心脏病在费城逝世,终年75岁。

马思聪先生患心脏病多年。10多天前检查心脏时,发现左心室已全坏,右心房也不好。医生认为,马思聪随时有致命的危险,并建议动手术,但不幸手术无效,与世长辞。

1988年5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徐迟撰写的文章《马思聪》。文章写到:

马思聪先生曾经不是用音符,而是用文字,写下了一首《童年追想曲》。他写他母亲。记得他3岁在外祖母家里听留声机,便能跟上唱片一起唱。7岁时他堂嫂在风琴上弹中国曲调,他听后就学会了弹出来。只是他手细,不能弹8度音,他用3度音代替,还比8度音更合乎和声呢。10岁弹月琴,音乐记忆力特别好,他能背出许多首很长很长的粤曲。

根据他晚年写成的《简历》得知,他从20岁起便开展了一系列创业性的音乐活动。1930年他创立了第一个完全由我国器乐家组成的交响乐管弦乐团,他自任指挥。1931年他创办了广州音乐院,任院长。1932年他受聘于南京中央大学音乐系,直至5年后抗战爆发。1937年他转到广州中山大学执教。以后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战时的流亡生涯,他挟着小提琴,流浪在中国大地上,开了不知多少音乐会。1939年他经香港、河内到云南的澄江,时中山大学迁校。于是,1940年来到陪都重庆,他创办一个国家级的中华交响乐团,任指挥,兼任协奏曲的小提琴独奏家,他在重庆指挥独奏过几十个场次,蜚声于大后方的中外爱乐者之间。1941年他飞到香港,用他的琴声和他自己创作的浓郁民族风格的乐曲,征服了香港热情的中外听众。这年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经历了香港的炮火,1942年又开始流亡。经他家乡海丰,辗转到了桂林,又回到粤北砰石的中山大学。1944年奔波于桂林、柳州、贵阳、昆明。1945年到重庆、成都,又到贵阳任贵州省艺术馆馆长。1946年飞到上海,建立了上海音乐家协会,又转台北,任台湾交响乐团指挥。然后又回广州,到中山大学执教,兼广东省立艺专音乐系主任。1949年他到了北京。在第一届全国文代大会上,他当选为全国文联副主席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随后作为文艺界的新政协代表,他参加了那历史性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第一次会议。时他任教于燕京大学音乐系。1951年他被委任为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多年以来,到这时,他已经谱写出很多重要的作品,开创了丰富多采的一代民族乐风。

继他的第一号作品《宋词七首》之后,他写了三重奏和《第一小提琴钢琴奏鸣曲》。然后,是那么多的浓郁民族风味的美丽而健康的小提琴曲。如《摇篮曲》(第四号作品),是他自己演出过最多场次的,非常受欢迎的一首,作于1935年。第六号作品作于1937年,名叫《第一小提琴回旋曲》,也是他经常演奏的保留节目,显出了他拥有最美丽的民歌资源,随手便可展出最好的旋律。也是这一年他完成了他最重要作品之一的《绥远组曲》现改名为《蒙古组曲》(作品第七号),内分三章:一、史诗;二、思乡曲;三、塞外舞曲。这是使他享盛誉的杰出作品。《史诗》奏出了抗战的激情主题。在离乱生活中的《思乡曲》唤起了广大听众的联想。《塞外舞曲》气魄雄健,所受赞赏仅次于《思乡曲》而已。这个组曲有小提琴谱及乐队总谱,流传最广。

在开国前的第一创作阶段,他一共写了22个作品。

在五、六十年代的第二阶段里,他共创作了22号作品。

在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的第三个创作阶段里,他写了17号作品。

他一生一共写了61号作品。

马思聪的全部作品是真诚的,是他的感情的结晶,心血的凝聚,爱国的证件,历史的纪录,珍贵的遗物,价值连城的国宝,壮丽的精神财富,汉民族文明的一座高峰。这些作品中必有一些将传至千秋万代,这些不朽的作品也就是他永生的灵魂了。

我总有一种感觉,他并没有离开我们,我们拥有他的唱片、录音匣子和一些乐谱,就像他还在,永远在,在远方。

附录15:

首个五个一工程奖颁发

1992年5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北京举行隆重的仪式,颁发首届“五个一工程”的组织工作奖和入选作品奖。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1991年3月,中宣部、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发出了《关于当前繁荣文艺创作的意见》。这个文件指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党委宣传部门和政府文化部门、广播影视部门,要像抓重点工程建设那样,集中力量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文化艺术产品的生产。”文件要求,在“1991年内,要拿出质量上乘的一本好书、一台好戏、一部优秀影片或电视剧、一篇或几篇有创见有说服力的理论文章”。这就是“五个一工程”。1995年起,将一首好歌和一部好的广播剧列入评选范围,“五个一工程”的名称不变。

1992年5月20号,中宣部举行了“五个一工程”的颁奖仪式。以“五个一工程”命名的文化建设工程,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起来了。到2000年,中宣部先后进行了七届颁奖活动。(一组获奖作品的画面)1994年,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一大批“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的面世,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体现了党中央提出的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把江总书记的号召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其中,电视剧《补天裂》、《一年又一年》,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歌曲《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青藏高原》等一大批作品,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五个一工程”中文艺作品的评选,贯彻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对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附录16:

东帝汶民主共和国正式成立

当地时间2002年5月20日零点(北京时间19日23时),联合国对东帝汶两年半的管理正式结束。随着联合国旗帜徐徐降下,东帝汶国旗慢慢升起,本世纪第一个新生国家——东帝汶民主共和国正式诞生了……

1642年,葡萄牙殖民者入侵帝汶岛。与此同时,荷兰殖民者也占领了帝汶岛周围的各大群岛。1859年,葡荷达成“瓜分帝汶岛”的条约,帝汶岛东部划归葡萄牙统治,西部归荷兰。

1975年,葡萄牙殖民者从东帝汶撤出。同年12月,印尼军队占领东帝汶。

1976年,印尼单方面将东帝汶划入印尼版图,将其视作它的第27个省。在印尼统治期间,约有20万东帝汶人丧生于印尼的军事镇压和饥荒。

1978年,澳大利亚承认印尼对东帝汶的统治,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承认印尼对东帝汶统治的国家。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大都不承认印尼对东帝汶的统治。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使陷入内外交困的印尼前总统苏哈托被迫下台。1999年1月,新总统哈比比突然改变对东帝汶的政策,宣布如果东帝汶不愿接受自治,可以允许东帝汶独立。哈比比此举引起了印尼国内新一轮的流血冲突。

1999年8月30日,在联合国的监督下,东帝汶举行全民公决,45万名东帝汶人参加了投票,其中78.5%的人反对将东帝汶作为印尼的一个自治省,认为应当结束印尼长达23年的军事统治。由于公民表决引发冲突,当年10月,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东帝汶。

2002年4月14日,古斯芒当选为东帝汶首任总统。

2002年5月20日,东帝汶独立建国。

附录17

全聚德展览馆开馆 

展品之群雕

“登长城、听京剧、吃全聚德烤鸭”,已成为中外宾客来北京的一种时尚。然而,在享受全聚德烤鸭美味的同时,又有多少人知道全聚德百余年的历史呢?

2005年5月20日,一个让世人全面了解中华著名老字号企业发展历程、展现其百年辉煌的全聚德展览馆开馆,这在京城乃至全国餐饮行业堪属首创。

全聚德是中华著名老字号餐饮企业,创建于1864年(清同治三年),经过141年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形成了以全聚德烤鸭为代表,集全鸭席及400多道风味菜肴于一体的全聚德菜系。全聚德以其精美的烤鸭和特色的菜品享誉海内外,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精粹。

经过近一年精心筹备、业已建成的全聚德展览馆坐落在全聚德和平门烤鸭店南侧集团总部办公楼三层,面积近400平方米。创建全聚德展览馆的目的是:回顾烤鸭变迁历史,浓缩老字号发展轨迹,诠释全聚德文化内涵,展现全聚德百年辉煌。整个展览贯穿着全聚德“全而无缺,聚而不散,仁德至上”的经营理念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传承着渊远流长、耐人寻味的中华饮食文化。 

展品之老墙

附录18:

世界首例“人造生命”在美国诞生 

 

美国生物学家克雷格文特尔制造生命的过程

美国科学家制造出完全由人造基因控制的单细胞细菌

2010年5月20日,美国科学家宣布世界首例人造生命———完全由人造基因控制的单细胞细菌诞生,并将它命名为“人造儿”。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实验表明,新的生命体可以在实验室里“被创造”,而不是一定要通过“进化”来完成。

“一个新时代到来”

这项研究由美国基因遗传学顶尖科学家克莱格·凡特主持,历时10多年,耗资超过4000万美元。研究团队共有20多位科学家。

名为“人造儿”的人造细菌内核是移植于实验室、完全人工合成的基因组。凡特博士表示这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科学家们首先选取一种名为丝状支原体的细菌,对其基因组进行解码并复制,产生人造的合成基因组。然后,将人造基因组移植入另一种称为山羊支原体的细菌,通过分裂和增生,细菌内部的细胞逐渐为人造基因所控制,最终成为一种全新的生命。在培养皿中,合成细菌的分裂等行为就像天然细菌一样。

科学家们在“人造儿”DNA上写入4个“水印序列”,使其有别于同类的天然细菌,以及在这种生物的后代中识别它的“祖先”。

“当带着水印的细胞活了过来,我们欣喜若狂,它是一个活生生的生物了,成为了我们地球上各种生命的一部分。”凡特博士说。

应用前景广阔

尽管这种技术目前仍处于实验阶段,但研究人员相信其运用前景广阔。

研究小组计划,先合成出可供生命存在的最小数量的基因,然后通过向其中弥补其他基因,制造一系列新的微生物,比如可生产生物燃料的细菌、有用的药品、可以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的细菌或是制造合成疫苗所需的蛋白质。

人造生命原理图示

1、科学家选取一种名为丝状支原体的细菌,将它的染色体解码。然后利用化学方法一点一点地重新排列DNA。

2、将重组的DNA碎片放入酵母液中,令其慢慢地重新聚合。

3、 将人造DNA放入另外一个受体细菌中。通过生长和分离,受体细菌产生两个细胞,一个带有人造DNA,另外一个带有天然DNA。

4、培养皿中的抗生素将带有天然DNA的细胞杀死,只留下人造细胞不断增生。

5、几个小时之内,受体细菌内原有DNA的所有痕迹全部消失,人造细胞不断繁殖。新的生命诞生了。

反对者称“打开潘多拉魔盒”

“创造生命”再次激起了古老的争论:人类是否可以扮演上帝的角色?

英国牛津大学的伦理学教授朱利安·萨乌莱斯库认为:“凡特推开了人类历史上最重要、最基础的那扇大门——窥视生命的本质。他直接扮演了上帝的角色——创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新生命。”

一个名为“人类基因学警告”的团体负责人戴维·金说:“凡特的研究无异于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反对者认为,人造的有机体如果扩散到自然界,引发生物基因变化,有可能造成环境灾难,它们还有可能被用来制造生物武器。

附录19:

东帝汶民主共和国 

东帝汶地图 

东帝汶国旗  

 

东帝汶国徽 

 

东帝汶首都  帝力

东帝汶货币 通用美元

 

东帝汶硬币(与美元等值) 

  

东帝汶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