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lder fields出现在哪:简单的参悟方法(学佛秘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12 06:19:44

简单的参悟方法
 

    学佛有很多方法,参禅、念佛、观想等各个流派,无论选择那条路径,都会有一个逐步开悟的过程,通过内心的积累,在条件成熟时顿悟,啊、原来是这么回事!
    我们生活在道中,众生是佛,却不能随时运用道的理论,原因很简单,我没有我们站在我的立场去分析,道本身无我,所以不得要领。道无我见、不分别、不执著,即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离一切相,既名诸佛。所有一切有形、无形、有想、无想的事物均是道的体现,只要有体现就的事物就会有时限,原因在于有因,有因既有果,佛学、道学的目的是种一个大因,收一个大果。只有总控制因果的标准或叫做力,无所不在,无有生命限制,它的特点是与万物皆有缘、平等、无我见、无执、无大、无小、无方位、无内外………….
    讲到学佛,学什么?佛学将果位,既然讲果位,自然有因,俗话讲: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要看我们怎么去行,所有的言行都受心、思维的支配,调整我们的心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要种福田。
    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会有一个过程,逐步的调整自己的思维认识。比如念佛,开始为自己念,接着为冤亲债主念,后来为众生念,没有了我但又念。
    有人要问如果按照道的标准不是就没了我吗?调心就是把自己调死吗?学佛就是要修舍、修忍,只有舍了我、忍了私才能融入佛道,生出大我。学佛要学到无有成佛想,自有成佛路,不必自我瞎操心、胡乱想,我们的毛病是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学佛应该以佛道的标准来调整,做到我是自然人,我与众生平等,我既是道,道既是我,众生皆是佛,众生皆是我,以至无众生。换个角度,无内无外,无大小,无所不及,无所不是我……,此时心中无我但有天地的德性,德性决定一个人的言行,心中的大爱自然得以体现,此时必然是一个大人。
    很多人说学佛很难,看经书看不懂,修行就好像是登天简直不可能。念佛、观想、功法等都符合佛理,是逐步调整的过程,只要能投入会有收获,不磨不成佛,经过磨练才能有切实感悟,佛祖说每个人随身都有十二部大经书,真实不虚。把这些经书开发出来显得尤为重要,参禅要得法,念佛要有恒心,功法快些很多人说是外道、确实容易走火入魔。
    绕了个弯子开始正题,我们想一想,我们最平常的是呼吸,最不执着的是呼吸,最离不开的是呼吸,最不受重视的是呼吸,最无我的是呼吸,但呼吸不准确应改为吸呼,无有吸哪有呼,所以应改为吸呼,吸呼既是道法、既是世界、佛祖说于一毛端看世界,即是此理。所以唸吸呼,即可得到佛法、真经。
    开始用鼻子念“吸呼”,后可该用嘴念,要自然念,不执、不急,只是一个念头即可,念对了好,念错了好,不分别。对有对的道理,错有错的道理,法无对错,要有的只是一个“信”字,全部都是道理,自然会得到道理,真实不虚,随着认识逐步靠近佛理,念的字会发生变化,纯属自然,不可大惊小怪,要谢就谢佛菩萨护佑。行此方法及其简单,与参禅、念佛等可相互作用,亦可单独行此方法,效果无异。
    行此方法不受时间、地点、环境限制,因为行此方法与佛理、道法、自然很容易协调,所以容易开发出人体潜在功能,如:功法,特异功能等,所以有主意事项。
    一、不追求,学佛本身是种追求,决不可过分追求,出现任何情况都不许特别看重。
    二、不高兴,都是自然得到的,有些因收获高兴过头就是精神病。
    三、不害怕,有些感应吓破了胆,不知是自然道法现象,当防止走火入魔。
    有缘,看到此文是缘分,请自取体悟吧! 

何谓参禅悟道

    参何禅?悟何道?这是禅宗专有名词,禅与道有别。禅(梵语dhyana),又作禅那,驮衍那,持阿那。意译作静虑、思惟修习、弃恶、功德丛林(以禅为因,能生智慧、神通、四无量等功德)。寂静审虑之意,指将心专注于某一对象,极寂静以详密思惟之定慧均等之状态。
  禅有大乘、小乘、外道(梵语tirthaka)、凡夫所共修,然其目的及思惟对象则各异。禅及其他诸定,泛称禅定。禅之类别颇广,但不外乎有三种:一、世间禅。二、出世间禅。三、出世间上上禅。
  道(梵语marga)者其性质亦类分广泛,譬如迷界有六道,通称六道法界,属三界内的世间法而言;悟界有四圣道,通称四圣法界,属出三界外的出世间法而言。
  道者,音译作末伽。即至目的地之通路,或指踏行之道。
  俱舍论卷二十五云:道即通往涅槃之路,为求涅槃果之所依。
  准此,道乃意谓达成佛教终极目的之修行法则。广义而言,亦指趣向果之通路。
  大智度论云:有人天、声闻、缘觉、菩萨等四种道,人天以十善(梵语dasakusala-karmani)、布施为道,而求人天之福乐;二乘以三十七道品(梵语bodhi-paksika)、而求涅槃;菩萨以三十七道品,六度波罗蜜为道,而求佛果。
  禅与道已略知一二,那么,参禅悟道是何意呢?这是禅宗欲令人人参悟佛性,以达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为宗的庄严术语。禅就是佛心,佛心是圣心,圣心是不生不灭之涅槃妙性。
  六祖坛经云: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善知识!外离相为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参禅就是参自性不动之法身涅槃性,六祖惠能大师云:但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即是此意,禅之性质类别多得枚不胜举,但不外乎自性佛之禅定为首,无量禅定三昧不出自性,自性能生无量禅定三昧是也!是故,应以见性为本,见性后而起修,就能掌控心之动态与静态状况,故先见性为要,禅定也就可摄受得之自在受用了。
  简而言之,参禅也是为了见性,因为无量禅定三昧总不离性之体用故。悟道者,悟何道?道即是心,悟心即是悟道,禅宗将道比喻心之本体、佛性、如来藏(梵语tathagata-garbha)、妙觉、自性、真如、法身、涅槃等等,也就是说,道即是心,心即是道,离心无道,离道无心,心道不二是也;换句话说,见性即是悟道,悟道即是见性明心是也。
  六祖坛经云: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
  六祖坛经云:今生若遇顿教门,忽遇自性见世尊。若欲修行觅作佛,不知何处拟求真?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
  自古至今,历代祖师,开悟圣僧,乃至诸多在家居士,参禅悟道,见性者无边无数,难以计算,他们早已转凡入圣,不受生死束缚,轮回所困,自在无碍之法身(梵语dharma-kaya)大千矣!那么,独一无二之法门便是—参禅悟道,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为大前题,法门之首是也!
  开悟圣僧云:佛佛佛佛没模样,一颗圆光含万象,无体之体即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梵语dharmata bhuta-tathata),非色非空非不空,不动不静不来往,无异无同无有无,难取难舍难指望,内外圆明到处通。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妄物,若知无佛复无心,始是真如法身佛。
  开悟圣僧云:佛是自心作得,因何离此心外觅佛,前佛后佛只言其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众生不觉不知自心是佛,若知自心是佛,不应心外觅佛,佛不度佛,将心觅佛不识佛,亦不得将佛礼佛,不得将心念佛(梵语buddhanusmrti);若欲觅佛,须是见性,见性即是佛。(如本法师著《佛学问答》)


学佛秘诀

    “系念”是学佛的秘诀。

    念佛的秘诀是“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

    学佛的秘诀是“于一切法当中无心”。

    修行的秘诀“诚、敬”,内真诚,外尊敬。

    读经的秘诀是“专精”。

    要通达世出世间一切法、通达一切经,用什么方法?一经,秘诀。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秘诀。

    精勤修学是成就的秘诀。

    精进是断烦恼、开智慧的秘诀。  

    世出世间要想成就,秘诀就在好学。

    修行证果的秘诀是“看得破、放得下”。

    学道的目的在三昧、在定慧,所以就不能杂、不能多,这是秘诀。

    一部经、一句佛号,其他统统都放下,一心专注,三年不说话,秘诀。

    一定要以真诚心待人,他误会、毁谤,随他怎么都好,我们决定不改初心,秘诀。

    了凡先生能接受功过格,一生当中奉行而不厌倦,这是他改造命运成功的秘诀。

    我们常常都在谈论学佛的问题,但为什么要学佛?学佛的根本意趣究竟何在?
    这一问题却有许多人不甚明了。学佛并不是无意义、无目的,而是要想获得一种高尚、圆满的成果。学佛而能够深刻理解到学佛的根本意趣,进而感到非学佛不可,有这种坚强的信念,才能真正地走向学佛之路,而不在佛门边缘歇脚,或者走入歧途。本文撷录印顺导师《妙云集》中关于学佛的一些论述,期与学佛者共勉!

一、学佛对生命的认识
  人从最初出生开始以至老死为止,匆匆数十年,终日浑浑噩噩,究竟生从何来?死往何去?谁也不能答覆这一问题。所以只能说糊涂的来又糊涂的去,人生就在这糊涂中过去。有个比喻,很形象地说明这糊涂的人生:某处有两座耸峻的高山,山下是一条很深长的溪流,两山的中间有一条狭长的小桥连结着,人就在这条桥上前进。向前山远眺去,是云雾弥漫,一片糊涂;向后山远瞩去,又是烟雾沉沉;向下看去,深邃莫测。有的人走上三两步,就掉下深渊;有些人走了一半路程,也不幸掉下去。就是走近对面山边,也还是难以幸免落入茫茫的深渊。掉下去究竟去向何处,谁也不知道。这正是茫茫人生的最好写照。有道是:“茫茫生死事难知,碌碌终生何所得?”面对现实人生的迷惘与苦迫,人们不禁要问:人生究竟所为何事?有何意义?然而,这一问题,唯有佛法才能完满地解答,也唯有佛法才是解决人生问题的根本方案。
  生而又死,死而又生,生死死生的无限延续,构成三世流转的生命之流。死了,决不就是毁灭;同样的,未生以前,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前一生命的结束——死亡,即是后一生命的开始。如秤的一头低下去,另一头便高起来;生命也正是如此。三世相续的生命流,不是不变的永恒,而是不息变化、继往开来的。现有的生命,有时极快乐,有时极痛苦;有时极聪敏,有时极愚痴;有时寿命短促,有时寿长多少劫。这种种的差别,只是前生所积集的业因不同。过去的业力,影响到现在,而现在的思想、行为、对人对己的一切活动,都留下新的业力(与过去未尽的业力),等此生结束时,又重新开始一新生命。一生又一生,看上去是中断的,但却并不从此完结。就如今晚睡觉,一夜过去,明早再起来一样。所以,佛教的三世业感说,实能诠释人生的真相。穷通、夭寿、成败、得失、苦乐、智愚等一切的境遇,都是由于过去或现生的业力所成。然而,业力是可以改进的,从现在向着善的方面去做,前途自然充满了无限的光明。
  三世业感说的生命观,成立于无常无我的缘起论上,所以,无论是落于地狱、饿鬼、畜生,轮回而不知出路,但终究是要在自己身心的改善中,完成解脱。学佛就是要从现实生命中止恶向善,再进一步,修学出世法——戒、定、慧,对于不彻底的、充满缺陷的生命,作一番彻底的改造,彻底地解除苦痛,把三世流转的生命,净化而成为究竟圆满的生命。

二、学佛的根本意趣
  生命的三世流转,一般人都感到难以信受,虽然在古今中外的典籍中有不少的记载,证明生前死后的事实,但他们还是会认为传说的不可信。对于这些人,连佛也无可奈何。从前,有人问起前生后生,怀疑三世。佛为他说:例如那边山顶,有一大树,枝叶扶疏,如肯登山,就能看见;如向这边看,向山下望,不依从指示的路径去探求,怎么会见到呢?所以一向向外驰求的世人,不受指导,不习禅定,不得净智,凭他眼见耳闻的知识,否定三世流转的生命事实,正如聋子否定声音一样。我们学佛,首先要信受这三世流转的生命事实。有了生命无限延续的信念,自能树立光明的人生观,充满活力,而努力于新生命的创造。人生,从孩童到老年,无时无刻不在演变中,虽然是不断地变化,后后不同前前,但永远相续着,还有它个体的连续性。更进一步地说,今生一期旧的生命结束,新的生命又跟着而来。所以,今生若不能做一个好人,不能积集功德,来生所得的果报,也就不堪设想了。换句话说,要想后生比今生更好、更聪明、更幸福,今生就得好好地做人。这前后相续、生灭无常义,可以使我们努力朝向上向善的目标做去。有人说:我不想学佛、成佛,只要做一个好人就够了。这话乍听起来,觉得很有道理,若再仔细地推敲,就不免会有些问题。为什么呢?若只想做一个好人,内心就满足而不能自我强化、努力向上,结果每每是仅得其下。正如有些人,能合理地获得钱财和地位,但是往往会利用这些,做出种种害人利己的勾当。这都是由于缺乏了人生向上的精神,更没有确定向上目标所致。学佛,就是要我们向上、向善、向好的方向努力,一步步地进达那至善的最高峰——成佛。

三、学佛的方法及次第
  学佛的因缘不一,有从信仰而来,有从慈悲而来,有从智慧而来。然而,在学佛的完整过程(信解行证)中,信,实在是学佛的第一要着。声闻乘中说:“信为能入,戒为能度。”菩萨乘中说:“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又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功德。”“我法甚深妙,无信云何解?”所以,我们想学佛,想依佛法而得真实利益,就必须对三宝生起深刻的净信,否则就与佛法无分而漂流于佛门之外。三宝,是佛法的总纲,归敬三宝,是进入佛门的初基。三宝的功德,真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但如不能归向三宝,就不能得到,无缘受用,正像不能进入公园的大门,就不能领略林园花木的幽胜一样。所以发心学佛,首先要归依三宝,以三宝为崇高理想的目标,自己不断地修学,加以佛菩萨慈悲愿力的摄受,使我们身心融化于三宝中,福慧一天天地增长,一天天接近那崇高的目标。
  归依,有依托救济的意思。如人落在大海中,随波逐浪,四顾茫茫。在这生死边缘,见到草束浮沤,也会伸手攀援;听到风响鸟鸣,也会大声呼救,求救的心情恳切万分,可说唯有此求生的念头。那时如有船只经过,即应投托该船而得到救济。归依三宝,即在生死大海中的有情,信受佛法僧三宝,依止三宝而得到度脱。佛法僧三宝是没有染污的,具足功德的,所以是真正的归依处。求受归依的,应该如落海者的求生一样,恳切忏悔,生恭敬心、清净心。归依的心情是内在的,但也要有形式的归依。所以学者必须在归依本师前,长跪合掌,依师长教诲,自誓说:“从今日,我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杂阿含经》卷一、三○经)凡发愿受持归依的,哪怕是生死关头,也不能中途变悔。就是说笑,也不可说我不信三宝,或者说我不是三宝****。经上说:佛如医师,法如方药,僧伽如看护病者的护士。为了解脱世间的老病、死病、贪嗔痴病,非归依三宝不可。
  归依了三宝,应该以至诚心来修供养。对于佛像(佛塔)、经典、僧众,即使是不大庄严,不大清净,也不可轻慢,要一律生尊敬心。供养佛,如礼拜、赞叹、右绕,及供奉香、华、伎乐、灯明、幢、幡、宝盖等庄严具;供养法,如书写、印刻,或者庄严经典,以香华等来供养;供养僧,是衣服、饮食、坐卧具、医药、日用杂物,但必须是佛法所认为是清净的、僧众可以用的,切勿供养不如法的物品。至于最上的供养,没有比依从如来的教法、听从僧众的指导而切实可行的了!
    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思维,法随法行,是佛法常说的修学次第。归依三宝之后,必须要亲近善知识。由亲近善士、听闻正法,而得闻所成慧,即能于三宝、四谛、缘起、圣道等佛法确信不移,而引发趣向的欲求。从多闻正法,深入地去思维观察,才能更深刻地悟解佛法,而得思所成慧。由思维观察,对佛法有了深刻的认识,能照着佛法去修学,一一见于实行,而做到三业清净,即得修所成慧。从此可知,闻思修是修学佛法的初步,是任何修学佛法所必经的。然从师而起三慧的修学程序,可能发生流弊,所以释尊又说四依: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作为修学的依准。佛法以正觉的解脱为目标,而这必依闻、思、修三而达到;闻慧又要依贤师良友。这三慧的修学,有必然的次第,有应依的标准。这对于正法的修学者,是应该怎样的重视释尊的指示啊!

四、学佛的三大要素
  信愿、慈悲、智慧,是学佛的三大心要,或者说是统摄一切学佛法门的三大纲要。一切法门的学修,都依此而圆成。如古大德所言:“失之则八万法藏若冥夜游,得之则十二部经如对白日。”
  信愿,就是信愿菩提心。由于见到世间的恶劣,见到众生的苦恼,而深信有究竟圆满的佛果可证;也惟有修证成佛,才能净化世间,拯救一切众生。于是发广大愿,愿尽未来际,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然而成佛度生的大信心、大志愿,主要从大悲中来。所以经上说:“大悲为根本”、“大悲为上首”、“菩萨但从大悲生,不从余善生。”又说:“诸佛世尊,以大悲而为体故。”论上说:“佛心者,大慈悲是。”离了慈悲,就没有菩萨,也没有佛。所以慈悲是佛法的根本、佛菩萨的心髓,没有慈悲,也就没有佛法,佛法是从慈悲而发挥出来的。
  慈是与乐,即以世出世间的种种善利,利益一切众生,使一切众生同得快乐、幸福。悲是拔苦,即减轻或根除众生的痛苦。对这苦痛重重的世间而言,显然拔苦更为它所急需。如一块荒芜的园地,必先将那不良的荆棘杂草除去,然后播下好种,才有用处。众生的烦恼病太多,若不设法去其病根,一切快乐的施予,都不会受用。就像一个少年,习气不好,专交坏朋友,每天闲荡胡闹,搞到倾家荡产、衣食无着、为非作恶,你若想救他,单给他金钱资具,使他图得一时的舒适,是不够彻底的,甚至可能弄得更糟。因为根本问题还没有解决——他的性格、习惯,还未改过来;也就是说,他的苦根还没有断除。这般给他好处,于他不会有什么实利。所以,大悲实在是拔济众生苦难、解除众生生死的根本。
  智慧是贯穿信愿与慈悲的纽带。离开了智慧,信愿就会变成一种狂热的、充满愚痴与邪见的追求;慈悲就会成为一种祸害。所以说:“有信无智增长愚痴”,又说“慈悲成祸害”。所以,初学必须以信愿启发智慧,而后更以智慧助长信心,两者相关相成,互摄并进,最后到达信智一如,即是真实智慧的成就。慈悲依于智慧而流露出对一切众生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智慧亦依于慈悲而彰显出它的无碍大用,从而达于悲智交融的平等法界,契于无常无我之寂灭法性。因此修学佛法,必须三者相摄相成,完备地修持,始能臻于圆满的境地。

结说
  上来所谈的几个问题,只是印顺导师著作中关于学佛的部分内容,也许对初学佛的,或是学佛已经很久的有些益处。总之,学佛就是要对这生命的三世流转有个明确的认识:生命是一期一期的不断开展,生死未尽,会无限地延续下去。因此,若想得到生命的超越、痛苦的解除,就必须得从学佛开步走。 

参话头

1. 禅学--直觉真理的方法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一个社会人的最高境界是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即人格的提升与世功的双重圆满,并提出了做事先做人,做人先修心的圆满之路。所以,自上古以来,中国无论儒、释、道三家还是其它百家之学者均以修身正心为本。内心得道,是世功得道的前提和保障,也是个人建立无漏之业的根本基础。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修身正心方法很多,到了唐宋之时,儒、释、道三学逐渐合流,产生了禅学的修行方法。成为人认知能力训练与道德情操训练的最完善的方法论。也就是个人的内圣之法。自大唐以至明清,有成就的政治家、商人都有其禅师。现在,西方人逐渐在兴起企业家咨询师的制度与中国政治家向禅师学习如出一辙。
  禅学是从佛学中升华出来的,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与中国儒、道之学融合的精华。它实际上是一门人类认识自心,发现自性进而探索宇宙与人生真理的科学。我们说禅学是一门科学,绝不是用科学来粉饰宗教,正是禅学从传统佛教中超越出来,还其科学的本来面目。正象西方人把科学和哲学从神学中分离出来一样(传统的佛学已经被宗教化和神教化了)。
  禅学作为认知科学的基本假设首先设定人与自然是不二的。人不但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且人本身具足一切宇宙与自然的真理。在禅学的基本假设中,没有主观与客观,唯心与唯物的断然分离,并以中道来标明自己的认知体系。但是,禅学也认为,做为个体的人,从无始以来,由于承袭了心造作的业力和历史文化的积淀,因而产生了无明,蒙蔽了原本的认知能力。这个过程,也就是当代人类所谓的进化过程。
  人类越是进化,人类原来的认知能力就越是相对地丢失,或被掩盖起来。因而产生了无明与烦恼。人在现代认知过程中,不断地在延伸感官的认识力,即在眼、耳、鼻、舌、身、意上不断用工具延伸其功能,以探索自然的真理。而禅学恰好相反,是通过特殊的修行,使人的认识能力不断地返祖归元,回复认识天然本能直觉真理。
  禅学并不否认认知工具的延伸,它仍然是印证真理的有效途径,也是人们普遍接受真理的方便之门。但是,禅学认为认知工具的加强与感官能力的延伸,并不能保证认识真理的正确性与可靠性。人类面对自然与社会都是通过感官来认识对象,从感性到经验,从知性到理性。而这一切都并不究竟可靠,即便是被西方人推崇的理性,仍然是不可靠的,科学学说的发展史是在不断否定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前进的,这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那么为什么人的理性也不究竟呢 禅学认为,由于人承袭了遗传、社会文化、学习、经验、阅历等等,使人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分别心和识,或叫作主观性。这些认识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的潜在意识;二是有意识的常识经验;三是身体内形成的各种反映和反射,如抵抗病毒的记忆与识别等。
  瑞士的科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他们首先测试了人对外界信息接受和不接受的心理反映。然后,他们制作了一个人的面具,面具有两面,一面是凸出的正常人的脸,一面是凹进去的非正常的脸。他们把脸放在被测试人的眼前,测试者接受正常或经验意义上的凸出一面的脸,而排斥凹进去的非正常的脸。然后,他们给其中一个受测试者注射了适量的毒品--玛啡因;另一个放在一个黑盒子里,并进行不规则的旋转。中国道家也采用过类似的方法,他们用这两种方式打破了人的认知系统。结果,在受测试者进入了混沌态,即暂时遗忘了经验的时候,他们不但接受凸出的脸,而且也接受凹入的脸。更加意外的是受测试者出现了奇特的心理反应。他们感到了一个清澄宁静的高速流变的世界,并且找不到了自身的存在。
  瑞士科学家得出了一个结论:在每一个人的意识中,都存在着一个信息过滤系统,这个系统的形成是由人的遗传,生活环境,学习以及生活经验决定的,在人的认知过程中,这个信息过滤系统起到了一个屏蔽作用,它筛选外界的信息进入人的大脑--认识器官。它使符合于这个信息过滤系统要求的信息进入,而排斥不符合要求的信息,这也是产生人类认知差别的原因。也就是因为这个信息过滤系统的存在使人产生了偏见。偏知与成见产生了人的烦恼。
  当然,这个过滤系统是人类进化的产物,它的存在使人避免了许多的危险。比如该系统对宇宙中不利于人生存的各种波也有屏蔽作用。人类之所以只能感受到某一频率的声音或色彩,而不能感受其他种宇宙射线或场的存在,也是这个信息过滤系统的作用,它被禅学比喻为心镜上的尘埃。禅学的目的,正是要用特定的方法和训练,使人善用这个信息过滤系统,直感宇宙与人生的实相。当然,打破不是消极意义上的,在自然与社会的生活中,人类同样需要拥有这个系统的能力。而禅学训练的目的,是使人在认知中建立自觉、自由,打破、重建并善用这个系统的能力,打破的那个瞬间,禅学叫作开悟。
  人的自心或脑叫作人的知见力,就象是一个院子,它开有六个门径,即:眼、耳、鼻、舌、身、意。而这个院子本身是在宇宙之中的,院墙就是人的所知障或心碍。即:偏见、偏知和成见。每一个门径上,都有把守的士兵,士兵与门就成了那个信息过滤系统,它们以好恶、善恶、是非、成败等标准决定着外部信息的进入和取舍。所以,无论门廊修得多远,无论士兵多么忠于职守,人的自心还是不能知见院外世界的全貌,这也就是理性的局限性的根源。禅学目的就是要打破院墙,撤去士兵,洞见宇宙真实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才能直觉地证知宇宙与人生的真理,真实地感受自我与宇宙的一体,而真理也能直接地作用于人的自心,或者说真理与人的自心合一,感受到真理的完美和力量,产生慈、悲、喜、舍的道德良知的真实体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我与他、我与物的一切界线--分别心,就在直觉体验的基础上打破了。
  所以,禅学的基本假设是:人与宇宙是不二的:由于人的身、口、意妄作的业力,使人产生了无明,蒙蔽了人的知见力,洞见不到宇宙的实相;人可以通过禅学的修炼,产生无漏的智慧,直觉宇宙的真理,这就是禅学的实证的过程。
  一个人必须首先正信禅学的真实性,才会按禅师的指导去真修实证,如果持怀疑态度,那么就很难进入修证的过程,因此,起信是修证前的理论准备。但是禅学的修证过程绝不只是一个理论过程,而是首先要放下思惟与成见的过程,正如老子所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无为。"它是证明自己的无知、偏见和偏知的过程,是内心放下所知障走向智慧的过程。
  有了必要的准备,便进入实证的过程中,禅学叫作参话头。参话头就是调动内在的力量,把认知的院墙推倒,或打破信息过滤系统,当然,还要辅以禅师的棒喝!这是外在的力量,只有当内在的力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禅师的棒喝才会产生作用,内外合力冲破这个系统,从而由知识的层面过渡到智慧的境界。
  参话头分为三个过程,首先禅师给你一个不容许有答案的问题,让你去集中心念于一点,真实的用心去集中、凝神于这个问题的疑问,当问题消失只剩下那个疑问之时,便进入第二步--起参的状态,也就是疑情的产生,这个疑情就是破坏信息过滤系统的原动力,疑情不是思想,不是思考,也不是分析与推理,而是一个急切的焦虑的疑问,就如同小孩走失要找到孩子,钱包丢失要找回钱包的那种感觉。当这个疑情在心中高速地转动时,人的感觉之门便封闭了,那个院子的大门就关闭了,士兵也休息了,而内心就如困兽一样、翻江倒海一般激烈地振荡起来,这时在大脑皮层的特定功能区域产生并保持了一个极强烈的兴奋灶,而皮层的其它功能区域,则被极强烈的抑制,外界的一切不再反映了,忘记了自我与妄念。这时进入了第三步--破参。有经验的禅师这时能发现一个人是否进入了疑情状态,其表情会有相应的反映,禅师会用竹板或棒子在你跟前大敲一下,产生强烈的声响;也可能在你耳边大喝一声,这时,内外之力沟通,通过神经传导通路在大脑的听觉中枢又产生一个强的兴奋灶,在其神经冲动的激发下与参话头所产生的兴奋灶形成环路,并进而以正反馈调节的方式把放电扩散至整个大脑皮层。由于神经细胞在兴奋后的一个较短时间内,它不论再受到一个多么强大的刺激,都不能再产生兴奋,因而产生"空"和"定"的生理机制,人便进入开悟的状态。那时,人就会直感到佛陀所说的三法印状态,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同时,发起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悲喜交集的感觉从心底油然生起。有的人会大笑,有的人会痛哭,有的人会激动流泪。那时人的一切知见都归零了,全都放下了。他会感觉到宇宙的清澄与明朗,感到世界的无边际与可爱。
  这种开悟的状态,因人的定力而持续的长短不同。即使是离出了短暂开悟态,人的生活态度也会发生本质的变化。他会发起无限的爱心,同时,他的认识进入了相对的无障碍的状态,他不再固执己见,而能自觉地发起宽容与牺牲的精神。
  当人开悟之后,人便可进入自觉状态,会把觉悟当作生活的一个习惯,一切都自动化了,这便是一个真正的觉者--佛--他明白了一切,对宇宙与人生有了正确的看法。
  禅学的方法论更能多、快、好、省地帮助人们去开悟,就如生育学产生之前,人类已经会生孩子了,而生育学的创立更有益于人类优生优育。特别是近代的一些科学家,如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等,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不过他们的开悟是在没有禅师的情况下借外力破参的,而是有一个偶然的外缘,如洗澡时水溢出了浴盆,苹果落在脑袋上,马车夫的鞭子声等。当然主要的还是他的内心有了不解的话头儿,并起了大疑情。
  人做事最大的障碍是自己,自己的最大障碍是自己的偏见、无知与我执产生的急功近利的浮躁。它们使你见不到真理的存在和作用,不能透过假象了解事情的实相,因而发现不了因缘和机缘,使决策与行为建立在错误的判断之上。而当你进入智慧与觉悟的状态时,真理会激荡你的心去做事,激情、智慧与力量会交汇在一起,使你进入真正挥洒自如的境界,外王只是时间问题。
  开悟并不是不学习了,并不是一下子就全知、全觉。开悟之后,人们还要学习,开悟是彻底的消除了学习的障碍,那时人就可以把心时时归零,把心时时变成白纸,接受一切都没有障碍,那时,你不但可以一目十行地读书,并能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意思,而且你在生活中可以感通当下的事物。正如孔子所说:"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如果把"易"字换成"禅"字,也是恰当的。
  科学是被实证的假说。人们从公理出发,建立一个专门的认知体系,即公理、定理、推论等,然后用实践加以证明,如果其推论得到证实即取得思想与实际的一致性,我们就说这个假说具有科学性。科学具有可实证性、简单性和可重复性,而禅学也同样具有以上性质,开悟的可实证性、参话头的简单性、在不同人身上的可重复性。它不是信仰,不是迷信,不是宗教,而是一个完全可实证的、简单的、可重复的学说,不过它与传统的自然科学以至于思维的科学--哲学不同的是它不是通过外在的实证性实现的,也不是通过逻辑的实证性而实现的,它是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内心的真修实证来实现的,而且是非逻辑的、非线性的过程。人心与人身就是禅学的实验室,禅堂就是禅学的实验设备与实验环境,禅师的指导就是实验的手段。
  当然,正如自然科学的试验不是每次都能成功一样,禅学修证也不一定每次每个人都能开悟。但从每次开悟者之间的相互沟通与印证中,我们完全可以知道禅悟的真实性。(漫博)

2.一个学禅者的体验
    禅是什么?
  学习了你才知道。禅门有句名言:"不立文字。"毛泽东主席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听人家说来的,从书上看来的,永远不是禅。所以,学禅重在习。它首先是个实践问题,最终是个实证问题。
  为什么要学习禅?
  现在信息爆炸,知识百出,网络遍地,要学的太多,已经学不过来。但因为无论你学什么,干什么,你对自己,对人生,对生活和世界总有一些排遣不掉的疑虑与困惑,所以你要学习禅。
  禅在哪儿?在哪儿学?
  禅就在你的心中,就在你的身边,禅是整个的你,也是整个的世界。只要方法得当,只要真心精进,只要你能用片刻真正无牵无挂的心去学习与体证,你就自然会发现。
  学了禅,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吗?
  不,学习禅只是帮助你改变最根本的心态、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并给你的生命"充电"、"聚能"。但世间的具体事,还得用世间的具体方法、途径去做。
  禅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
  禅超越于人们通常观念中的任何消极与积极。但在改善人生观、改造世界观这个根本问题上,它无疑是唯一真正积极的,而且是一种最大的积极。学习禅,首先就是学习怎样做人,怎样生活,怎样工作。养命、调心、修身、齐家、振业、治国、平天下,禅告诉了你最根本的生活方法和生命之道。
  禅就是打坐吗?
  打坐只是学习禅所必须的基础。开发脑能就象常人要活着就得吃饭,但活着绝不只是为了吃饭。所谓"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所谓雷霆风雨掌中握、乱云飞渡仍从容;所谓谈笑风生情不动、喜笑怒骂心自安;以至情爱拿得起放得下,死去活来也不怕……统统都是禅。只是你把打坐时最好的感悟贯穿于你的整个生活,你的双脚就落在了坚实的大地上,你的心就飞向了辽阔无际的天空,你的人生就拥有了无畏无碍的自由。 (心舟)


梦寐之启示--小沙弥的修行之路

    宁静的古刹,本是远离尘世诸多喧嚣,亭前的草园在春风中泛出一片片轻轻柔柔的碧波,只见长老盘坐于草园之中,巍然庄严不动,静静的享受着这份宁静,仿佛他们本来就是一体的,清风依旧徐徐拂过屋顶,轻轻的,似乎连风都不忍打破这份宁静庄严。“师傅,师傅”远处传来了一个轻亮的呐喊声,这个声音丝毫没有影响深禅大定中的长老,仿佛这一切他都早已知道一般。
    山门“呀”的一声打开了,是的,正是小沙弥回来了,长老微微睁开双目,和蔼的问道:回来了吗?
     小沙弥答道:是的,师傅,门外有一个施主,他有一点事想问您,我知道师傅在禅中,就没敢让他进来,师傅啥时见他呢。
    长老:让他进来。
    不一会,小和尚陪者一个年轻的男子进来,那年轻人见长老便立刻合十做礼,道:师傅在上,弟子有礼了,晚学有一烦恼缠身,久不能得脱离,望师傅慈悲,愿闻开解。
    长老道:但说无妨。
    年轻人道:前些日我因罪酒耽误了时辰,夜半三更独自回家,因抗不住疲倦交加,恍惚中不觉已于旷野中宿过,待至天明醒来,发觉自己是于野坟场中露宿,不觉大惊,自觉酒后或难免无理,多有得罪,乃连日置办香烛纸钱以谢众鬼神,办已,心亦常不定,夜中多有梦寐惊闹,日中少思饮食,日渐憔悴,久而成病,不得解脱。久闻长老大名,法力广大,道德远扬,望师傅慈悲方便,令我往后不再有诸多梦恼。
    长老:善哉!此乃小事,不必介怀,你今回去,斋戒七日,日行一善以忏悔,我当为你做一法事,而当得无妨,只有一言,你今缔听,酒者,乱性之物,古今因此物而丧生命名利者不可计量,智者当远之。
    年轻人应偌,欢喜而去,小和尚便道:师傅,法事当须何许法器物件,弟子去办。
    长老:你以为当以何物而行法事?
    小和尚:我以前也作过噩梦,那些东东是很讨厌,他们既然害人就念降魔咒收了。
    长老:罪过!罪过!须知凡是皆有因果,真相难分而须细分,我等佛门弟子,处处慈悲为怀,不论人与非人,皆一视平等无二,眼见尚未必是真,何况是听闻而已。
    小和尚:师傅看不见那位施主都被他们折磨成什么样了吗?还不是真的吗?
    长老:事有因果,因果本空,何为作者,何为受者,我说本来二者皆无。
    小和尚:弟子早就知道这个理了,只是,凡人不解,是以仍有作者及受者,是苦就应当救,不是吗?
    长老:理本无误,然我等即欲救护于人,是以何缘,你且思量。
    小沙弥:非是源于有求着,而是缘于苦已生出,诸法诸方便皆缘于众生苦难。
    长老:善哉!菩萨行诸方便利益众生,当善查其因缘,众生平等以待,来人本非是被鬼神所害,心生万法,梦寐本皆是虚幻,是以,来人是自伤,而非他伤,我今教他斋戒行善,是先令其心安光明,而再许诺为其做诸法事,只缘那施主深信于我,见我即允,当无挂心。以此因缘,是我能为其做救护之故也。
    小和尚:如师傅所说,我想佛门就无降魔之法了。
    长老:你以为何是降魔?
    小和尚:赶走就行了,我即受戒律,自然也不能用佛法来下毒手了。不是吗?
    长老:罪过!佛门本来没有下毒手的佛法,众生平等,你的慈悲心还在分别善恶之人非人吗,你既然说你也作过噩梦,说说都梦了些什么呢。
    小和尚:没什么,他们突然出现,把我吓坏了。
    长老:谁吓着你了,本是你心不得恒静,一者,鬼神未必本有害你之意,你却妄行猜测,以其狰狞之相而妄归为恶类,菩提失却无余,此时有何能力伏魔。我且问你,于睡卧时,有蚊虫于你耳边翁翁相扰,你却做何感受?
    小和尚:不敢说了。我会慢慢学会清净对待的。就算它咬我,我也不会嗔心杀害它们了。
    长老:善哉!二者,众生平等,虽为恶类,心有善恶之别,但其苦难无异,皆不得解脱,无以能依靠。想我昔日年幼,常与一师兄争论佛法,以至水火不容,我常将其喻为魔王转生,为坏我佛法而来,然有一日,我两去放生时偶然相遇,我见其为善业时相好庄严无比,直与佛无有分别,往日之怨恨顿时消失无余,转生钦敬,他见我亦如是想,方知不能以众生有情人非人一时的功业以为善恶之定论,今日害我者,未必他日不是救我者,今日为不善业,未必他日不能成佛。不论现实所见,梦中所见皆不可做诸分别。从而杂念恐惧不起。善者当慎重之,以免他日忏悔。
    小和尚:如是,佛门度法即伏魔之法。师傅常说,见善当喜,闻恶但悲,而离诸分别,以我来看,梦中所做,善必有功,恶当有业,和现实中一样,梦中道场亦真道场,因梦中之人本不觉是虚幻,而做真实,否则不必为梦而生喜乐惊恐。然,如师傅所言,我等及广大众生虽常听此间道理,但于梦中亦当被扰,失清净而伤精神心志,缘何如此呢,云何修行。云何护持呢。云何不退呢。请师傅开导。
    长老:善哉!你今发大悲心而为己及众生今做此问,我虽智慧浅薄,亦必尽力而为开解,且缔听,善思维之,云何而惧怕鬼神,一,多行不善业,心失光明之故,二者,世人喜美而厌丑故,三者,因不知不了解故。四者:梦中恍惚,如迷如失,心难得安而易被外物动转故。
    长老:云何修行,云何护持。云何不退。一者,凡事当以清净对待,清静一退,妄想杂念便生,常念诸法空性,常念慈悲舍我,须知,不念本来皆空,是无智慧。不舍我身心诸贪欲则终不得出离幻我。难得无为真我,有我则有我之诸多无名烦恼,菩提便退。终不得自度,而更是多行不善业,心失光明。
    长老:二者,世人乐取其相而生喜恶。此是不得平等心,若言有不惧丑者,且愿常亲敬关爱者,彼此非恩人即亲人,不论生前为人身后做鬼皆得不惧。若能常以众生有情非有情人非人等做亲友想,不论美丑相好狰狞皆视之如生身父母之相,则不复喜美而厌丑,菩萨心得不退。
    长老又道:三者,世人皆得所知碍,缘其所知而自然喜亲近或缘其所不知而心生远离恐怖,是心境不定,喜美恶丑,爱净厌垢,不知万物本空,而随波啄流。如我佛门中人,念净土者,一现恶趋便生恐怖,心急如焚,菩提尽失,须知佛身广大遍满法界,其究竟者如虚空。须知,尚有无量众生正受无边苦海,无以为依,怎可舍却。当视一切地一切界一切境如自己家,如佛地,如净土。不生往来之欲望杂念,是为大定。
    长老又道:四者,常思自过,常念忏悔,净念一动,便即念佛,须知,菩提清静退时即是妄想杂念生时。常善护之,以成习惯,久则必能在苦时或痛时或烦恼生时当下不退正念,而得不怕无常来扰,若修净土者更当重之,须知梦中自心尚如是迷漫而难思念佛,何敢言命终之时必能不忘念佛。是以,生活中遇诸境当常护正念,勿失清净慈悲,久久成习惯而能得念佛正念不退。
    长老又道:五者,精进不懈怠,须知怠慢懒惰之人于现实中一切事尚难能得成功,更何况于这等难行之大乘佛法中得诸功德正果了。佛门当以智慧为舟,精进为帆,而能度苦海达彼岸,切记!切记!
    小和尚:感恩师尊,弟子一刻亦誓不敢忘。
    语毕,长老漫漫合上双目,依旧清净庄严。面容中隐隐洋溢着慈祥的微笑。小和尚望着蓝天,静静的守护在师傅的身旁,任由时光流逝,日出日落,仿佛一切都与这一老一少无关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