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性格特点是什么:跟着楚辞识香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3:24:33

跟着楚辞识香草 

九轩百目鬼   发表于   2011-12-08 17:37:17 看着自然控北方分舵舵主那个谁的《读<诗经>,识植物》,看得我食指大动啊~所以我也来砌栋楼吧~
诗经所提植物以华北地区黄河流域为主,那身为南方分舵成员(自封),我就选提及植物大多分布于华中、特别是长江中游地区的《楚辞》吧!
由于我的专业和植物、生物没有半毛钱关系,所以,肯定会有很多不足之处的啦。那个~如果拍,请轻拍~

木兰
楼主前些日子在看《步步惊心》,其中有这样一段描写,由于四阿哥吴奇隆偏爱木兰花,所以刘诗诗就以木兰花上凝结的露水为其烹茶,取“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典故,这一句正是出自于《楚辞·离骚》。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楚辞·离骚》
由于《楚辞》当中涉及的植物,多用以寄寓言志,所以可以简单分为香草(木)和恶草(木)两大类。木兰自然也不例外。木兰,正是由于其“花香如兰似杜”所以得名。
在植物学中,木兰是既是科名又是属名还是种名。木兰科下的木兰属、木莲属和含笑花属,均花型优美、气味馥郁,但比较麻烦的是古人对木兰的描述并未涉及具体种类,不过我们依然可以从别处探究。
古代多有“兰舟”一说,南朝梁任昉《述异记》曾记载:“木兰洲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七里洲中有鲁班刻木兰为舟,舟至今在洲中。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木兰”既然可以作为舟船,肯定是一种高大的乔木。所以我们可以大概推断,古代所说的木兰,可能是现今的玉兰。

玉兰,Magnolia denudata Desr. 落叶乔木,高可达15m,树冠卵形或近球形,幼枝及芽均有毛。叶互生,倒卵状至长椭圆形,长10~15cm,先端突尖而短钝,基部广楔形或近圆形,幼时被面有柔毛。花大,径12~15cm,纯白色,芳香,花瓣9片。聚合果圆筒形,长8~12cm,蓇葖果木质,9~10月成熟。广泛分布于华中、华北、华东各省。
虽然很多人也认为《楚辞》中的“木兰”与现今人们所称的木兰,即紫玉兰为同种。李时珍《本草》中也说:“木兰枝叶俱疏,其花内白外紫。深山生者尤大,可以为舟。”看起来的确更像是在形容紫玉兰,但紫玉兰为小乔木,树高仅3~5m,若用作建造宫殿和舟船,似乎有些欠妥。

—————————————————我是分割线——————————————
辛夷
好吧,既然说到紫玉兰,我们第二个就来说紫玉兰吧~
之所以把紫玉兰排除在“木兰”的备选名单之外,是因为在《楚辞》中,紫玉兰有另一个十分小清新的称呼:辛夷。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九歌·山鬼》
(话说《山鬼》这一篇中各种植物啊!我们慢慢来~慢慢来~)
辛夷其实是中药名,指的是紫玉兰、望春玉兰、武当玉兰等的花蕾,由于其形似荑而味辛,故而名“辛夷”,但在指代植物时,却常专指紫玉兰。

紫玉兰,Magnolia liliiflora Desr.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5m,芽卵形,有灰褐色细毛。单叶互生,椭圆形至倒卵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正面深绿色,幼嫩时生有短柔毛,背面灰绿色。早春开花,花被片9~12枚,其中内两轮花瓣6~9枚,肉质,长倒卵圆形,外面紫色或紫红,内面白色或粉红,外轮3,萼片状。聚合蓇葖果圆柱形,长7~10cm,深紫褐色或褐色,成熟蓇葖近球形,顶端具短喙。主要产于长江流域。

—————————————我是另一根分割线————————————
接着说上面的《九歌·山鬼》,这是一篇祭祀山鬼的祭歌,山鬼即山神,通篇以独白的方式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多情的女神,在山中采芝草,与情人约定相见,但情人却没有如约前来,思念让她饱尝忧愁。
让我来看看女神的穿戴如何~被薜荔兮带女萝,被石兰兮带杜衡。一下子就出现了四种植物。我们来慢慢分析。

薜荔(bili)
我承认我刚刚看到这个词的时候,我很文盲地念成了“pili”,还想不愧是女神啊,连装扮都穿的那么犀利。后搜索之,女神穿的,竟然是我们这边俗称的“鬼馒头”!
薜荔 Ficus pumila Linn. 是桑科榕属攀缘藤本植物。以不定根吸附石壁或树干。幼枝及非结果枝上生不定根,叶小而薄,纸质,卵状心形;结果枝上无不定根,叶革质,卵状椭圆形。薜荔的果与无花果相似,为隐头花序,呈圆锥球状,雄花及虫瘿花生于同一花序中。成熟种子含溶于水的果胶,易形成半透明状或浅黄色的凝胶。

在我的家乡,很多古城墙上都长有薜荔,由于《本草纲目》记载薜荔有固精消肿,散毒止血的作用,曾有一次经电视台科普后,城墙上的薜荔被人大肆采摘,很多长到小碗粗细的古藤被人砍下整片撕拉下带走,真是让我等自然控无限痛心啊!
另外,吃货在这边插一句,薜荔的亚种爱玉子 Ficus pumila var. awkeotsang,就是台湾名小吃爱玉冰的原料哦~

女萝
女萝一般指代的有松萝或是菟丝,但菟丝子一般生长在路旁河边,且多寄生于草本双子叶植物如豆科、蓼科植物上,偏好阳光充足的开阔环境,这与《山鬼》诗篇中描述的山林环境并不相同。所以此篇中的女萝,应该是指松萝,而且松萝的生长环境与薜荔相仿,也更符合“被薜荔兮带女萝”的情境。
松萝其实是一种地衣,虽然传统意义上地衣被看作是特殊的低等植物,但实际上地衣是藻类与真菌组成的共生生物,藻类与真菌相互协作,藻类产生有机物使地衣在纯无机环境中生存,真菌则保护藻类防止其变干,并将获得的矿物质提供给藻类。常见的地衣有山珍之一的石耳以及大家初中时就很熟悉但很少见过真容的——石蕊。

松萝,Usnea diffracta Vain.为丝状地衣,淡灰绿色或黄绿色,体长15~40cm,主枝基部直径0.8~1.5mm,有二叉状分枝,至先端渐细,较粗的枝表面有明显的环状裂纹。子囊果盘状,褐色。松萝分布于中国、日本及朝鲜半岛。
由于松萝对生长环境要求极为苛刻,所以有松萝存在的地方,标志着此地生态环境非常优良。


石兰
对于楚辞中石兰的解释,基本都能达成一致,认为是石斛。不过石斛是兰科下一个大属,包含近1200种兰科植物,其中有大名鼎鼎的“救命仙草”铁皮石斛,市面上的各种“洋兰”,也多是是各种石斛的杂交品种,详细可见《中国“洋兰”,土鳖变海龟》一文。
而《楚辞》中的“石兰”,从分布在华中的情况来看,有很大的可能是金钗石斛。
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多年生着生草本,高可达50cm,茎丛生,上部回折,稍扁,基本窄而圆,具槽纹,多节;叶近革质,稍抱茎,长圆形;总状花序,生于茎上部节上,花被片白色带浅紫色,先端紫红色;唇瓣卵圆形,唇盘上面有1深紫斑块,两侧有紫色条纹。分布于湖北、两广,西南各地及台湾。

铁皮石斛,所谓九大仙草之首哦!


杜衡
我的这个帖子顶着“识香草”之名,写了半天的香木、食物和地衣,终于迎来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香草了。(望天)
《红楼梦》中,宝姐姐由于住衡芜苑,故大观园结诗社时被称为“蘅芜君”,“蘅芜”指代的就是“杜衡”和“芜菁”。
杜衡,Asarum forbesii Maxim,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20cm,地下茎横走;叶基生,宽心形至肾状心形,长与宽均3—8厘米,先端圆钝,基部心形,表面白斑;叶柄长7~15cm;花单生,无花瓣,管钟状或壶形,内面暗紫色,有方格状明显脉纹;蒴果肉质,具多数黑褐色种子。分布于华中、华南各省。

杜衡全株具香味,且有驱虫之效,故常作为香囊的主要香料或是用于代替樟脑,由于其叶形似马蹄,所以又叫做马蹄香。
值得一提的是,杜衡还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凤蝶的唯一食物。


—————————————我还是分割线————————————

江离
现在是百目鬼同学的高级定制时间,既然comein同学和漠南同学都提到了江离,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江离。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 夕揽洲之宿莽。
              ——《楚辞·离骚》
这四句节选自《离骚》的开篇,屈原先生诉说自己的生平家世,所以各种溢美之词啊~
江离,古又称蘼芜,什么!不知道?那川芎?还不知道?那它的在中药名你肯定听过——川穹。
川芎是典型的伞形花科植物,这一类的植物通常具有比较特殊的香气。常见的有芹菜、胡萝卜、蛇床和...好吧!香菜!!(谁跟我说它好吃我跟谁急!)容我吐一下槽:虽然江离被誉为香草,我也没有闻过它的味道,但是它的味道如果真的介于香菜和蛇床之间的话,拿它做香料熏衣服你还是饶了我吧...据说曹操曹丞相就甚爱川芎。不过川芎之所以为人所喜爱,还是由于它的另一层含义,由于它簇生的伞状花序花多且繁,所以有妇女佩戴有希望多子的意味。
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多年生草本,高40~70cm;根茎结节状拳形团块。茎丛生,表面有纵沟;2~3回羽状复叶,小叶3~5对,卵状三角形,羽状全裂;叶柄基部呈鞘状抱茎;复伞形花序顶生,总苞片3~6,伞幅7~20,花白色。

(川芎没有什么小清新的图片,拿张图谱凑个数吧~)
川芎分布于四川、云南,但药效最好的还是产自四川的。(看名字就知道啦~)

———————————分割线神马的————————————
惊女采薇, 鹿何祐?
北至回水, 萃何喜?
兄有噬犬, 弟何欲?
易之以百两,卒无禄。
         ——《楚辞·天问》
其实关于“薇”这种植物,大家记得最多的还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史记卷六十一 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陷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天问》中其实取的也是这个典故。
不知道为什么,小时候看了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我一直以为“薇”是蕨类的一种,结果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啊!薇,其实是野豌豆啊!所以赵薇小姐,通俗地来说可以叫做赵豌豆么...(你够了!)
话说小时候零食缺乏,所以,成熟的野豌豆当然不能错过。不过野豌豆是在是太小了!要采好久才能凑够一把!所以你的“薇”其实是“微”的意思吧!
中国野豌豆种类众多,有些花色艳丽且花数较多,也作为观赏植物或是牧草。当然由于豆科的固氮作用,也有用来作为绿肥的。但《诗经》中的“薇”明显是用作菜蔬的。所以很可能是生于华北、西北等地的小巢菜(Vicia hirsuta(Linn.) Gray)或是大巢菜(V.sativa L.)。
薇,大巢菜,Vicia sativa L.,豆科,为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茎有棱,细而柔软,呈攀援状;偶数羽状复叶,椭圆形或披针形,小叶6~10对,呈矩形或倒卵圆形;蝶形花1~2朵,紫红、粉红或白色,花梗极短或无;结荚果,含种子5~12粒,种子扁圆或钝圆;广泛分布于各省1000至2000米的林下、河滩及灌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