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47回概括200字:奇妙“空”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4:40:09

奇妙“空”观  


    有位年轻小姐名怀特,她能行走得比光还快。她以相对性的方式,在当天刚刚出发,却已在前晚到达。
    人生,抓到的“名闻”也是因缘假合,捕获的“利养”也是因缘假合“色欲”更是电石火花,“权位”更是短暂的雷鸣。
    一时的纠结,却常被凡夫们误以为抵达了永久。
    时间轮不到我们抓紧的。它耿直忠实,铁脸无私,是石英振动的频律,是宇宙心脏无限的跳动,坚定不变地往前。金钱美女也留它不住。


    物质诸象的空性


    某位热衷研究外星人和超自然现象的老年朋友对我说:

    科学家研究万物,最后,竟然发现无一物有实在点。

    想想也是很对:

    绿叶并非它本身就是绿,而是它吸收了各色光波,却唯独坚拒了绿色光波,所以它自身不实在是某一颜色。

    它的本质竟然是空空如也之色。

    而其他事物的颜色,也都只是反射之色,而绝非其本来面目。

    石头并非坚实的,它在极显微镜下,有很多空隙;而非空隙处的原素,若再用显微镜去看,也同样满是空隙。

    若一直用无限的显微镜追寻下去,就证明是无限的空隙,无限的不实,彻彻底底的唯空。

    由此科学证明,任何看上去实在的物质,都只是由一些互相依存、相对影响才能显出其存在的东西,都是暂时的构合(正是佛家所说的“因缘假合”)。

    最细的原素本身,若再分析观察下去,仍然是无一真实存在,无一实在点。

    所以世上万物,看上去实在的东西,都只是由于眼睛的聚焦密度和接收光波的能力,而相对确立的。

    这样,哪一种看见才是真实的?

    答案是,只有相对的真,并无实在的真。或,现象无实在的真,唯空性是“真”。


    心识诸缘的空性


    现在再分析心,凡人之心似乎也像石头,像实物。

    这是无始以来,妄念累积,叠念成垢,变为精神里的结石,成就了顽固不化。

    如此看来,似乎真有喜怒哀乐、贪嗔痴慢疑等等思想“实情”。

    但若设问,既有“爱”,又有“烦恼”,就请拿出来看看吧!

    然而,人们却拿不出来。明明是感觉“实有”,却怎么也拿不出来!

    心识是个什么东西?

    它既没有色彩明暗、长短方圆,冷暖干湿,也没有屈伸行住,唯在念念相续不断间,看似存在,感觉恒有。

    可见,实在也只是一种因缘假合,就如识念之力的幻设或虚拟,是认识和经验的投射,是知觉和分别的反映,等等。

    那所谓的“实有”,只是在这等座标和参照下,才得以暂时存在的家伙;若以本体的空性座标和视点来看,它们就如是一系列的精神幻物,子虚乌有。

    婚姻是:为着共同的感情和利益,睡到一起来,活到一块儿了。

    一旦感情和利益的花园招风灌雨,备受摧害,牢不可破的盟誓乌合,就不可避免会解构或者朽散。

    所以也是因缘假合,若用高倍放大镜去看,也不存有“实在点”:

    感情在则婚姻在,若感情变迁了,就算名存也实亡。随后回复为陌路人,甚至作弄成怨家仇家。

    欠缺天然的血缘因素,散时即连亲戚关系也不是;除非生有小孩,小孩是将两个原本属于陌生的人,连带出间接的血缘关系。一旦小孩等因素有变,则仍不免完全终结。

    人生,抓到的“名闻”也是因缘假合,捕获的“利养”也是因缘假合,“色欲”更是电石火花,“权位”更是短暂的雷鸣。

    一时的纠结,却常被凡夫们误以为抵达了永久。

    假如你现在执着金钱,为其苦闷,就请试想:

    如果有很多金钱,跟缺少金钱,除了外在的不同,若是内心的苦乐深浅相同,那么,两者在精神的受用上,就是相等的。

    有时侯,多财者比少财者还更不快乐呢。

    所以钱财也是空,若现在“感觉”不空,那只是内心分别意识底下的一种暂时呈现,是一时显化为“有”的假合存在。

    有无常如劫匪。

    匪问:你要财?还是要命?守财奴答:宁死爱财。

    但智者说:命没了,财何用?有命在,财还可以再去挣。

    道理同上:心若空,财亦无;若无心,财就非实有。

    心连带出万有,万有牵系着心;彼此之间,有即有离,也有若即若离。

    由此,可以看得很剔透:

    财色万有,乃是假借“有心”才得以存在的。心识若能不思,止念,痴爱就不在,烦恼就非有,钱财也不实存。

    若得心空苦便无,有何生死有何拘!

    一朝脱下胎州袄,作个逍遥大丈夫!(《性命圭旨》〈涵养本原救护命宝〉)

    你若能控制自己暂时“失忆”(断念无念),则相思苦何在?失恋苦何在?受辱苦何在?求不得苦何在?国仇家恨何在?

    古云:我思故我在。我想:我不思我何在?

    我若中止了思想,就什么都“不存在”了。别人思是别人觉受的“存在”,与我无关。

当别人也不思,全宇宙生命意识都不思时,万有就从各个方面都“不存在”了。


    时间本无


    谁明白什么是真自然?

    于是,我实践无心休闲,在“美美满满”的一个下午里,保持专注,轻安自在,滑不溜湫,没有粘着。

    只要心田清净,便是“天不拘兮地不羁”,阴司的行政长官阎老先生在忙他的事,我在闲自己的乐,各不相干。

    人怕半夜鬼叫门,就是做了亏心事,才忧虑阎老的手下会突然上门,来法办自己的事。

    此时,我似在“浪费”时间,并无抓紧时间干什么。

    时间是可以抓紧的么?

    抓紧,莫非就是伸出五指之爪,把看不见摸不着却能造作感受得到的时间,用尽吃奶之力扼死、系死在这一刻,为小我所用?!

    抓紧了的,其实只是自己的心。

    时间轮不到我们抓紧的。它耿直忠实,铁脸无私,是石英振动的频律,是宇宙心脏无限的跳动,坚定不变地往前。金钱美女也留它不住。

    我只想放松,人生大多没有放松过,至死不休。

    任时间来或不来,任它溜冰而去。恍如混沌,无前无后。

    看日东而西堕,看人黑头而变白,就指点说:这是时间。

    凡人的时间观念,常带有人为造就的紧张。

    有科学家说:“时间只有对于一个具明确分界的个体或系统才是有意义的,才是存在的,才是能为我们所认识的”。

    著名的相对论和大量的实验相互符合。它证实,时间和空间是非常复杂地相互纠缠一起。人们不能单独使空间弯曲而不涉及时间。这样,时间就竟然有了形态(空间)。

    以佛家的观点来看,时空其实都只是相对的假合。

    实相上,可以说没有时间。与心物一样,也是空性。

    时间仿佛只是空间,前段空间、中段空间和后段空间。

    唯是一种分段。分段的空间,就是时间。

    老子不在了,在前段的空间就可以找到他,或可帮他牵牛,聊天聊地。

    广被推崇为继爱因斯坦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其著作《时间简史》,轰动世界,被称为全球科学里程碑,发行量过千万册。其中,就引用了一首有关时间的打油诗:

    有位年轻小姐名怀特,

    她能行走得比光还快。

    她以相对性的方式,

    在当天刚刚出发,

    却已在前晚到达。


    空间亦空


    我感悟,空间也是“没有”的。那也许只是内心的一种容纳度、宽阔感。人们心造而至眼觉的或宽或窄的度限感,是为空间的概念。

    科学家已经开始怀疑,宇宙可能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大,星系之外的星系,可能只是这个星系的再次反映,是光线光波形成的如镜子或玻璃般的反射场所形成的。由于不断的重复反射,所以才让人看到宇宙似乎是无穷的。

    所以单凭眼睛所见,并不一定就是真。

    我在暗室中,观看四面玻璃罩内的一点烛光,就欣赏到它出现的重叠的多重火头,奇妙有趣。

    《长阿含经》说:“佛告诸比丘:如一日月,周行四天下,光明所照。如是千世界。千世界中,有千日月,千须弥山王……”。

    这就是说,一世界有四大天下(四大洲)和一日月,那么一小千世界就有四千个大天下和一千个日月。“一小千世界”的内容就是“一世界”的内容的一千倍。

    “诸比丘,如此小千世界,犹如周罗”。(《起世因本经》卷一)“周罗”是指古印度时的发髻,一圈又一圈,一卷又一卷。

    一千个世界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

    三“大千世界”名为一化佛世界,这样,即由如十方恒河沙数的世界组成为一个“佛世界”,由如恒河沙数的“佛世界”组成为一个“佛世界海”,由如恒河沙数的“佛世界海”组成为一个“佛世界种”,由十方无量的“佛世界种”组成为一个“报佛世界”。(以上引自龙树菩萨《智度论》)

    宇宙之大,真是令人头晕目眩。

    一佛说法,如月倒映千江月,千万化身在千万世界中同时在说法。

    阿弥陀佛在“光中化佛无数亿”。

    人可以分心,佛可以分身;心可以重复,世界可以重复;事物可以复制,星系空间的“复制”也就不足为奇了。

    前面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正在讲故事,讲的是:前面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正在讲故事,讲的是:前面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正在……

    复制也好,化身也好,倒映也好,反射也好,总之就是在变化中重复,重重叠叠,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无中生有,一亦归无。

    如此,科学(数字游戏)就是哲学(理据本体),科学必然印证哲学(佛学)。

    佛学就是真理之全部。其他宗教的正信部分,都可以在佛学中找到。

    “佛光普照”就是包容了“信我者得救”,事实上,就是比之涵盖面更广。

    大能容小,小不容大,所以小对于大,时有人为排斥的现象。

    有的挂着佛法旗号的所谓佛法,已被参差不齐的人为因素,变异成了“小器鬼”。

    带着片面的受污染的偏见,又或者由粗陋领悟而非真正开悟所带来的浅见谬见:

    有的过于入世,有的错误注解,有的好斗排他,有的纸上谈兵、不重实修,等等。

    佛学的空间(哲学)跟物象的空间(科学)一样,无边无际。


    科学可以证实:心物之宏观,无穷无尽,看不到边;心物之微观,亦是无穷无尽,看不到界。

    视界的相对分别,才使人“人为”地区分出事物空间之宏与微、大与小!

    实质上,大小并无绝对的区别。

    以望远镜、显微镜去观测,大小物象都看不到尽头。

    如此,甲等于丙,乙等于丙,甲即等于乙。既同是无限,实质也就是空间相等。唯其表现形态,在肉眼视觉之下,才有了某个角度相对的不同。

    但如果,肉眼视觉具有望远镜、显微镜的功能,则又当别论了。

    物象大小的“区别”,只是意识配合视觉而作出的划分罢。

    依佛法之理,一切唯“心”(妙有空性)造,即是点出了万有的根由。依照此理,可以更直接地透解宇宙万象之迷。

    心可以引发现象,现象也可以牵动心(原理是因心物同源,一体两面)。

    心有多宽广,宇宙就有多大。

    念念无限,空间如何会有限?!

    心没有边界,宇宙怎么会有尽头?!

    我们看到的,全是我们(宇宙大意识)共同演义的心和心所变现的无限现象罢。

    凡人的家国,是宇宙小意识们的“有为”变现;宇宙的时空,是宇宙大意识或大智性的“无为”变现。

    见得窄、拥有少,是因为心小;见得广、拥有多,是因为心大。

    请吃透这件事:时空一如,心物一如。假设分别,一时所用。不过如此,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