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李雅门事件:论语文有效教学的核心所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0:38:53

论语文有效教学的核心所在

【摘 要】:衡量课堂教学活动的质量关键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效益,而学生学习活动的效益的高低在于课堂效益的高低。笔者认为:“提高课堂效益”是语文有效教学的核心所在。“提高课堂效益”首应该确定“有效的课时目标”,引领教学的全过程;第二,制定“有效的教学设计”,有效地实现课时目标;第三,构建“有效的师生关系”,有效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最后,进行“有效的反思”, 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提高课堂效益   语文   有效教学   核心所在

张文质老师在“生命化教育”中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理想:“从关注每一位学生开始,从尊重每一位学生开始,从善待每一位学生开始,从满足每一个学生的要求开始,从激发每一位学生的情感开始,从培养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开始,从期待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开始。”可是,笔者从教语文教学已十年有余,却惊讶地发现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令人不解和担忧的地方。我们很多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并没有真正领悟到有效教学的核心所在。

(1)“强调课堂教学气氛”,缺乏课堂教学的目的性。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就是学生思维是否活跃,学生是否真正“动”起来和在“真”动中获得教学的最大效益[1]。有些课在教师的特意安排下“快乐”地表扬鼓励、交流合作、汇报表演、听说读写等,很难看见学生静静地思考了,学生成了“掌中木偶”,一无所获;

(2)“强调学生主体地位”,降低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的课教师把学生自主等同于放任自由,教师把问题抛出之后,让学生自行探讨、自行交流、自行解决,看似自主,实质无主。学生真正能自行解决的问题其实太少了。过份地让学生自主,是放任自由,是无目的的教学,不是真正的有效教学,而是无效教学;

(3)“强调小组合作讨论”,忽视课堂教学的效益。很多老师乐于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但是缺乏有效的计划和管理。各组成员在合作的目标和任务的分工上往往不明确,最后往往只是少数人的合作。大部分的学生根本没有参与到合作当中,只是充当无聊的看客,等着抄答案而已。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而不仅仅是培养部分高材生;

(4)“强调学生升学成绩”,失去课堂教学的人文性。很多老师经常这样抱怨,为什么初一时学生在课堂上那么活跃,而初二初三时却那么低调。初二初三时的课堂平淡,气愤压抑沉闷,单调枯燥。课堂上只有严肃的单一对话,只有单调的文本剖析,学生个性得不到张扬,思维得不到开放。机械化的学习,让学生对学习早已失去了兴趣。等等。

以上种种的现象,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很多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并没有真正领悟到有效教学的核心所在。现有的考试机制、家长的期望、学生的前途、学校的功利思想长期以来影响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接受学习,缺乏创新精神;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生搬照抄,没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缺乏人文精神;教师单纯地追求形式上的变化,过度使用现代教学手段,最基础的知识却被遗忘,缺乏教学的有效性。如此,这样的教学能说是有效教学吗?

衡量课堂教学活动的质量关键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效益,而学生学习活动的效益的高低在于课堂效益的高低。一部《阿凡达》(史上票房最高的电影)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卡梅隆12年磨一剑,旨在打造全新的电影,征服全球影迷的心。他的心愿得以实现,在于自己有明确的目标并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否也能征服学生的心,取得高效的结果,是我们每个从教者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笔者认为:“提高课堂效益”是语文有效教学的核心所在。

提高课堂效益,首先应该确定“有效的课时目标”,引领教学的全过程;第二,制定“有效的教学设计”,有效地实现课时目标;第三,构建“有效的师生关系”,有效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最后,进行“有效的反思”, 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确定“有效的课时目标”

目前有些语文课看似热闹,一会儿多媒体,一会儿小组讨论,一会儿表演,学生却不能从语文课堂中真正学到什么。还有一种现象,有些教师觉得书本上的课文多教一篇少教一篇(特别是一些自读课或中考不考的篇目和知识点)也没有多大的关系;有些学生也觉得多上一节语文课和少上一节语文课也没有多少区别。笔者认为这是教学行为的失败。而从教学的有效性来看,是否也与语文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有联系呢?究其原因,教师课前没有对课时目标进行有效的设计。

语文课程的设计是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和实际水平来安排的,每一篇课文都有它的亮点和课时目标。新课改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教学过程是学生逐步形成认知和认知发展的过程,是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从人格尚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4]。从小学到大学阶段都有安排其课程,每一阶段都有其教学重点。如此说来,有哪一节课哪一篇文章是不重要的呢?

古人云:“文以载道,文道合一。”可长期以来,中小学语文教学受到“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影响,许多教师仅仅把教学书本内容视为教学的全部,忽视教材的示范性和交流作用,将教学目标定为读懂每一篇课文。把语文教学拆成了时代背景,作者小传,生字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程式化的纯知识传授,缺乏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与培养[3]

有效的课时目标应该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为出发点,结合语文课程的阶段目标,制定让学生容易掌握,乐于学习,有助于学生发展的目标。笔者认为制定有效的课时目标可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入手:从《课标》的角度解读文本,理清重难点,合理安排课时;从作者的写作意图解读文本,了解写作背景,洞悉写作目的,理清写作思路,深入品位作品的价值;从单元的设置解读文本,理顺编排意图,对比各单元的异同,分析独特之处;从备课者的教法解读文本,领会价值内涵,体会文本的魅力;从学生的学习水平解读文本,旁征博引,让预设更充分[5]。同样,学生的学也是从文本开始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走进文本去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欣赏文本的内涵,吸取文本的精髓并学以致用。

只有教师与教材的用心对话,才会有学生与课文的真实对话,才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和延伸,形成富有个性化教学设计,为教学取得源头活水。很多老师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时,仅仅将“分析鲁提辖的言行来学习他在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中疾恶如仇、扶弱抗恶、见义勇为、伸张正义、粗中有细等性格特点”来作为该文的课时目标,却不知讨论鲁提辖的言行的“对与错”、分析本文所揭示的“善与恶”、研究古今律法的“异与同”也同样的可以作为本文的课时目标,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会有更为重要的作用。

当然,一篇文章可教的东西很多,一堂课也不可能面面具到,什么都教,而且我们所教的学生年年都在变化,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完全不一样。笔者建议,单凭一个教师的自我研究和解读是不够的。最好的方式是通过备课组成员的共同探讨,发挥集体的智慧来确定课时目标,这样做会更全面、更符合学生实际情况。

二、制定“有效的教学设计”

《迷恋人的成长》一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对课后的某道习题找出了三种解决方法。但当他把用作讲解的时间留给学生的时候,在二十分钟不到的时间里,孩子们居然找到了七种答案,其中有的甚至是老师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从未想到过的!

多么值得反思的一个事例:在一次又一次的“教答不教问”的课堂中,我真的不敢想象:有多少孩子的思考被无情的偷走,有多少生命的潜能被残酷的埋藏?没有了自我的发现,没有了得到赏识的机会,除了生存需求外,作为一个生命,他们还有多少层次需求得到了满足?我们的课堂之所以无效,很大的原因在于我们并没有好好地静下来想想每一堂该怎么上。令人担忧的是,笔者见到和了解到很多老师上课根本就没有写教案(特别是一些老教师,倚老卖老,永远只有一种教学方式),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教学行为。还有一种特别的怪现象,我们很多的老师只有在上公开课的时候,才会静下来想想如何才能将课上得更精彩一点,如何让听课的老师和领导看到自己“高水平”的教学。反之,为什么我们的课总不能像公开课那样精彩?

余文森教授指出:“我们期待这样的教学:见解深刻、独具慧眼、旁征博引、循循善诱、充满智慧、精益求精。或许,这就是我们应该矢志追求语文有效教学的原因所在。”

有效的教学设计是建立在有效的课时目标的基础之上的。有效教学的方式方法很多,我们常用的有小组合作讨论、课本剧、分角色朗读、辩论赛、小组竞赛、多媒体课件演示(声色并茂)、演讲朗诵、对比阅读、生生互问互答等等,但这些方式方法并一定适应每一篇课文,老师应该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学生的有效教学方式。有效的教学设计应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轻松有趣的开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和开始的五分钟,或朗读、或讲故事、或表演、或听音乐、或视频展示,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积极的情感、饱满的状态进入新课学习。

第二、结合文本、创设情境、设疑引学。教师预设好各种有趣的、富有启发意义的问题情境,用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究地学习。新课程的语文教学应在自主、合作、探究等新的教学方式下进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大多数学生所适应,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第三、必要的总结、合理的评价。有头有尾,才是完整的课堂。必要的总结,加深和强调本课的重难点;合理的评价,奖惩有度,尊重学生,让学生明白得失和努力的方向;

第四、适当的作业。有效的作业能很好的反馈课堂的效果,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应该设计难易适中、容易操作、有针对性、有开拓性的练习。

教《范进中举》一文时,如果让学生观赏影片(或短片)是否会比单纯的文字分析会更直观一点;如果让学生试着表演文中的情节是否会比简单的分角色朗读更生动一点;如果将《范进中举》与《孔乙己》进行对比阅读是否会比单纯的分析《范进中举》更深入一点;如果让学生试着从范进身上找出自己的人生方向是否会比简单的人物分析更有意义一点。

同样是“环保与人性”题材的影片,《阿凡达》用全新的3D技术拍摄,让全球影迷体会到了全新的电影,征服了全球影迷的心。我们的语文教学方式方法是否也能创新,开创让学生喜欢,乐于接受,学有成效的教学体系是否值得每一位语文工作者深深思考?

三、构建“有效的师生关系”

曾经和笔者搭班的A老师是一位责任心很强、工作很勤奋的老师,但我们班的学生基本上不大喜欢上她的课。她的课课堂纪律总是特别差,学生吵课、睡觉、做其它事情的人很多。为了让课好上一点,她采取的方法是:不是打就是骂。好多的学生在课后跟我说:什么时候换A老师啊?A老师在课后也常跟我说:你们班的学生怎么这么难教?身为班主任的我也很痛苦:一来学生成绩很差,二来学生对该学科慢慢地失去了兴趣。

这位A老师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失败的老师,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她没处理好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作为老师的我们总是打着“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的旗号,总是以一种成人的高姿态来面对着自己的学生,凡事要求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去改变自己的行为来达到“好学生”的标准,很少去聆听他们心里最真实的想法。在鲜活的生命面前,在纯洁的心灵面前,在渴望得到爱、鼓励、信任的、渴求的目光面前,我们很多老师都应该感到自惭形秽!

有效教学过程是一个内在价值关怀的过程,通过师生互动,相互理解、尊重、帮助,使教学过程体现出和谐、平等、自由的氛围,透出人情之美、人性之美、人格之美[3]。

其实,对于一个人来说,会做人比会读书更重要;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师亦友!学生往往先喜欢老师,才喜欢老师的课。老师们不应放弃每一个学生,要以良好的心态接纳他们,给他们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也许,上课时,我们的老师可以不必那么在乎对与错,可以给学生多一点鼓励和帮助,少一点批评和责备;也许,下课后,我们的老师可以不必那么急着回家,可以留在教室里和学生们聊聊上课情况,反馈一下课堂效果;也许,放学后,我们的老师可以不必在乎午睡,可以去班上和学生们玩玩游戏,下下象棋,增进师生之间感情;也许,回家后,我们的老师可以不必那么在乎自己,可以给学生写写短信,聊聊QQ,帮学生们解忧或分享快乐。我们也许可以在学生生日时精心准备一份下礼物,在学生生病时、难过时、失落时、成功时送上一份关心、安慰、帮助、鼓励、祝福。正如《迷恋人的成长》书中所言;“我们应该时时将自己置于生命的原野,用真情去催发生命,为生命中的平凡而欢欣鼓舞,让生命中的习以为常感动自己,用自己的率真、坦诚、热情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

四、进行“有效的反思”

有这样一个经典的例子,被许多人引用过:一位老师在教学一篇课文时,提问:雪化了后,变成了什么?学生回答,有的说变成了冰;有的说变成了水……老师一一肯定。而当一位学生回答说:雪化了,变成了春天。于是老师予以了否定。……

这位老师的一句否定,立即招来谴责之声,有的说,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被老师扼杀了,有的说学生回答中的诗意被老师消解了,有的说,学生积极性被打击了……这个例子充分地告诉我们进行“有效的反思”是多么的必要。

进行有效教学的反思是为师的一种责任和良心。我们的教学是动态的,需要我们不断改进我们的教学方式,才能不断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益,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很多时刻,笔者常常对自己说:我今天认真备课了吗?我上的课学生听得懂吗?我的学生觉得学习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吗?我布置的作业学生能完成吗?我今天关心学生了吗?我真正了解学生了吗?我的学生喜欢我的课吗?我的课对学生成长有用吗?……

有效教学的反思实质上就是关于“我是如何实现教学的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我怎样做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等一系列问题的反思。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反思的有效性:

首先,交流中反思。有目的地听其他老师的课(特别是名师的课),在听课中对比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择优去弊,不断优化自己课堂。加强同组、同学科、跨学科教师之间的对话交流,在听课、评课的同伴互助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表真实的见解,广泛讨论,进行信息的交换、经验的共享。

其次,总结中反思。虚心接受学生和家长的意见是一件高尚的事。首先应听听学生和家长对教学的反馈,它是检验教学有效的最好途径。老师可采取日随笔、周反思,把上过的课进行反思,对教学问题进行实践、研究、反思、总结,对教育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共享。学习中反思。老师们还应乐于写教学论文,让写教学论文成为一种提高自我的方式。

最后,学习中反思。有针对性的学习是最好的反思。与其闭门造车,不如虚心求学。老师们应该不耻下问,方能提高自己。老师们再忙也不能忘了阅读。阅读才能不断提高自我,才能找出自身的不足。让阅读成为反思的一种习惯。要想孩子好好学习,教师要天天向上!

俗话说得好: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如何上好这几十分钟的课,让每个有生命的孩子都能得到成长的机会和空间,这是每位语文老师矢志追求语文有效教学的真正动力和目标。让我们为每个学生开展精彩的课堂!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9年第5期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2]、上海市浦东新区祝桥高级中学>金波>《关于有效教学的两点困惑》。

[3]、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价值关怀——论语文有效教学的核心所在》

[4]、鸦滩中心学校>语文课题研究组>《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5]青青芳草园博客>蓝月亮>追求真实、有效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