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芭拉帕尔文头像:求之不得 得之不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9:05:41
   求之不得     得之不求  

                                                                                                                       

 

 生命的过程是一个无法预测的过程,

人生的所求也未必有满意的结果,

始终相信人生的追求是渐进和变化的,

人生的目标,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标准,

“得之不求”是最自然的结果,也是自我安慰的最好的词语。


    “求之不得”是多数人生活中经常的结果,也是人生苦闷的源头,

可是没有这样的心理体验,没有酸、甜、苦、辣的经历,

没有人会得到心理的平衡,也不会有人生奋发的希望。

真实的生活中弱者不只众人所关注的,

同情也只是在一时之间,

人类社会的前进就在于强者的不满足,

带动着弱者被动地跟着前行。
     

 

\ \

    个体的自己往往是不能操控自己的命运的,但适度的改变自己的生活是可以的,一个人最重要就是不能有绝望的思想,而要有顽强改变命运的坚持,耐住寂寞,耐住孤独,耐住世态的炎凉,特别要耐住生活圈子中的冷眼和压力,坚持着的生命总有希望的收获,不论收获的大小是多少,也可以带来人生的一种安慰、一种满足。
    很喜欢八十年代那种变革,知识成为人人的一种渴求,一种对人性回归的思考成为主流,“读书热”成为哪个时代最好的特征,成为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从那有理想主义的时代过来的人,生命中就会有理想主义的色彩,也会有一种执着追求的力量。
当三十年的变革过去,当经济成为发展主流的时候,理想主义在褪色,现实主义在增强,其实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人们多数时间考虑的是实用与实利,少了些长远的思考,其实也是一种社会发展的思想缺陷。

   

 

    自然做着自己喜欢的事,生命中应该具备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任何一种收获都不是凭空而来的,生活与工作中遇到压力和挑战是经常的,有句谶语说得好“何须着意求佳果,自有奇逢应早春”,人生的追求应该就这样,尽管“求之不得”,也要求着,就会有“得之不求”的情况发生,这样的人生就不会有太多的不平与抱怨。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人不能没有心,心其实就是一种做人的准则,有人说:“人生无求品自高”,要达到无求的人是不会有的,人生是有求的,有求“品”就在修养的过程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王国维先生将这两句列为人生或者说读书的第二境界,实际讲的就是无果的时候耐住寂寞的艰难,但不这样,终不会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最高境界。
    很喜欢“求之不得,得之不求”这两句话,“求之不得”是常态,“得之不求”是特例,但“无求”就肯定没有得,这就是人追求的一种社会规律,任何人都不可能逾越。人到不惑,生命释然,别人又怎么能宽慰自己,惟自我感知的理念才符合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