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迪食文化广场便利店:佛缘正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1:59:18
[转] 【佛缘正见】 2011.12.13阅读(129)

学者与行者

诚心向佛之人,可分为佛学者和佛行者,以及这两种的交叠。然,证佛果者,非行者不能达。

真证果的修行者,一真法界无尽藏,无边妙用信手拈来。
未证果的佛学者,倘若轻开山门,难免误导信众。

是故,学与行两者须并重,不可偏废。

顿悟顿证与学行

若以顿悟顿证而否定学与行,则大谬矣。
若不勇猛精进,不能提升境界,则如同宇宙飞船可以探月球,汽车再快也只能在地球上跑。

当机一刻,必然是顿悟顿超。

见、定、行

正见、正定、正行,通达正果的必经之路。

正见与正定[ 注1 ]相合,是行者抱住了佛脚;正见、正定、正行三合,则是活佛诞生。

迷信与正信

无学无行而谓信,迷信而已。
步步行证,因证生信,方为正信。

修与无修

既然“无修”亦被称作“无修之修”,并相应具体微妙的善巧,那么“修”就可以肯定下来了。
如同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态,“‘修’得正果”此言非虚。

修理既明,则行者尽可以放舍其投机取巧之念头。
戒绝贡高我慢之心,踏踏实实,勤勤恳恳,方能脚根点地。

宗派意义

条条大路通罗马,宗派的主要意义就在于此。另外,还有定位的意义。
定位意义:你已经在欧洲了,那么,你不需要返回中国,再从中国去罗马。

宗派并非树立门户,是此非彼,实乃方便法门。
未到罗马之前,觉得条条道路皆相隔;走通一条路,立足罗马看各条道路,则条条道路皆相通。
未通一途(至少实现两门互通)就引某宗文字而驳他宗[
注2 ],其实是自己未参透的表现。

循指望月

一部《 楞严经 》,破妄显真,藏性无藏。
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持戒我慢

五十阴魔 ” 之扰,悉因迷失真我,幻生假我,滋长我慢,陷入魔难。
持戒我慢,消尽我形我相我见;功至纯净,妄尽真露。

真空、妙有、幻有

舍却万般我[ 注3 ],始契真实空。
如实则道来,妙有觉幻有。

虚空与法身

虚空是喻示法身的名相。

  • 未见法身时,不可直认虚空为法身[ 注4 ]。
  • 见法身之时,法身即是虚空,虚空即是法身。

从虚空来,回虚空去,其实无去来。
龙门清远 逝前说:“难道世可以辞吗?辞了以后到哪里去?”

谁的实相?

生命的实相!生命本源的实相!

流类是生命的形式,佛性是生命的本源。

本源妙有,实相无相。所以: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十方三世诸佛属于“示现”,九法界众生每时每刻也都在“示现”——百草头,西来意。

平等无别

佛性亘古不易,人人本具,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可谓众生平等,生佛无别。

“心”

  • 心,有肉团心、意识心、心佛不二之心;又有假心、真心、真假心皆不可得的心。
    佛教一直探究至阿赖耶识和庵摩罗识,但此识已非彼识,与第六七识有着巨大差别。
  • 心佛不二之心已不是惯常意义上的“心”,《楞严经》对此表述为“见”。
    心佛不二之心彻底超脱了文字束缚,不将其唤作“心”而命名为其它也是完全可以的。
  • 佛法采用“心”来演绎理论,是为了便于“学行者”在当机一刻脱离名相的束缚。

唯物与唯心

心与物是在同一层面并立的两项概念,由主体的差异而演绎出各自独立的完整理论。

【佛缘正见】不赞同由于对素朴唯物主义的批判进而将彻底的唯物主义也简单否定的作法。
佛教的《唯识学》可以“识化”,唯物主义为什么就不可以把一切都予以“物化”?

彻底的唯物主义与彻底的唯心主义,其实契合佛理的特定阶段,唯心唯物之间也是相通的。

  1. 唯物的大方向是“肯定”,唯心的大方向则是“否定”,实质并不矛盾。
  2. 彻底的唯物主义把“心思”也作为“物”来推究、考察,其合理性是显而易见的。
  3. 彻底的唯心主义连“意识和潜意识之心”也予以否定,则与彻底的唯物主义相通。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缺陷则在于:

  1. 唯物与唯心都停留于“心”与“物”的相对概念,可以无限逼近圆满但永远不达圆满。
  2. 唯物和唯心都非究竟,都没有捅破窗户纸;佛教历代祖师都教人“回头是岸”。
    试捅之:物化至极,最后不能被物化的是什么?唯心至极也仍然否定不了的是什么?
  3. 唯物和唯心都试图对理论根基和理论起点“简单化的归一”;
    佛教祖师则根据行证体验而采用“真空妙有”来表述。
  4. 即使不作“简单化的归一”,以哲学的思维习惯,则会归结到纯粹抽象化的“理体”;
    【佛缘正见】以禅定体验,超越“相对”而返归具有生命特征的“无相‘活体’”。
  5. 对于悟性不高和难以进入甚深禅定的学行者,唯心主义容易导致“玄化”和“迷信”。

“佛学”与“佛”

  • 佛学不是唯心一元论,不是心物二元论,更不是多元论。——超越“元论”而“如来”。
  • 佛就是佛,既非心也非物,说似何物皆不对;何况“佛是活的”。——离言绝虑。

无情无义与有情有义

  • 无情则无义:倘若世界只有无情之“土木金石”(不与有情相对),则失却一切意义。
  • 有情而有义:相对于“有情”,才有“无情、有情”之“单独和交互的‘义用’”。

通晓此义,即可知《宝莲灯》神话其实是“宇佛于道”:明合道教,暗透佛义,用心良苦。

古人云: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世的分类法

  • 常见的是二分法:器世和情世。
  • “大清钦赐云南法界寺讲经广陵沙门溥畹”则讲到了三分法:器世、情世、真觉世。

【佛缘正见】对世的分类

  • 【佛缘正见】不赞同“世的三分法”。
    有情与真觉,犹如烦恼与菩提(烦恼菩提同根同源并同质,烦恼即菩提但非菩提)。
    如同经过众多行者数千年的体证,庵摩罗识不应作为第九识,而应看作阿赖耶识的净分。

  • 【佛缘正见】认为:“世的三分法”可以完善“世的二分法”。
    【佛缘正见】赞同寂光真境、真如自性、清净法身与器世、情世、真觉世的对应。
    寂光真境与器世的对应较难理解,可看作真如自性的“物理特性”(当然,并非实物)。
    真如自性则是那蠢动如如(动而无动、静而无静)的情灵(又谓“金矿”)。
    清净法身才是万里无云、水清现月、明心见性、直心道场的正觉。

  • 【佛缘正见】同时强调:寂光真境、真如自性、清净法身都是指有情生命之本源。

    “大清钦赐云南法界寺讲经广陵沙门溥畹”则将此“三而一”引用“合相”来阐述:
    盖此一合相,若在器世,则名寂光真境;
                若在情世,名曰真如自性、佛性本体;
                若在真觉世,则名清净法身。

涅磐、活寂、正定

  • 涅磐寂静,很容易被理解为“死寂”。
  • 有情之源,无始已来,未曾生未曾灭,与大千同寿,遍大千之宏微。 ——活寂、正定。
    所以,大千坏,法身也坏。

修心、修行、修心行

修行,实修“心之行”(或谓“心行”):透“心”、入“地”、皈依“我佛”。

学佛修行的真正意义

体证“活寂”,即生证佛。

名相成就

众生容易被名相所缚;去除名相,实际是教人去除对于名相的执著。
若是一切无成,既堕“顽空”,也属“下慢”和“卑劣慢”。

“高僧”、“大成就”是不是名相?
无居无住而已,并非教人无成。——无为而无不为。

名相虽幻,可显通透[ 注5 ];无执而成,斯为圣人。

 

附录

[附1] 佛觉

[附2] 楞严咒 (Flash版)

[附3] 推荐阅读:

  • 《禅门公案586题》:无说无传,会者自通。

  • 《坛经》讲座          慧明法师开示录

  • 义理型佛教与功德型佛教

 

友情链接,功德无量!

站名

佛缘正见

域名

BuddhaWise.Com

Logo
(88*31)

Logo
(180*60)

 

注释

[注1]正定

正定无出入,又名楞严大定;有出入的禅定只是助行。

[注2]正与邪

当前的佛教界存在一些门派争论,【佛缘正见】对此归结了一下,主要有以下两类:

  1. 宗派义理
  2. 师承源流

【佛缘正见】建议学人:尽量不要介入到那些争论之中。理由如下:

  1. 未能实现至少两门义理的互通,表明自己尚未走通任何一条道路,则不具置评的资格。
  2. 如果实现了两门以上义理的互通,则至少达到了初步的明心见性,不应再被争议所惑。
  3. 真心学佛修行之人,应该集中精力于义理参悟和修行实践,不要被那些枝叶阻了进程。
  4. 目前争论非常激烈的门派,在“传授佛法”时几乎都采用了“收费”的商业化运作,
    或者正在试图筹集金额庞大的款项,其争论的目的恐不单纯是为了“义理”的正邪。
  5. 参与争论的骨干人员大多采用断章取义、只破不立的手法,暴露了其自身的“不了义”。
  6. 如果单以师承源流来评定“法之正邪”,则所有无师自通的“独觉”都将被荒谬的邪化。
  7. 释迦佛曾宣示“依法不依人”,依此正义即可戳破那些妄图导向“依人不依法”的争论。
    争论之中吹捧的高人无论怎么标榜自己师承源流的正统,都难逃“五十步笑百步”之嫌。

【佛缘正见】呼吁:

  1. 佛教界应该旗帜鲜明的反对“借法敛财”,并坚持以“香火、捐赠、商贸”作为财源。
  2. 某邪人以正法敛财,另一伙邪人则“以邪法斥正法”寻觅敛财之机,初机学佛者应明辨。
  3. 正法被邪人作为敛财的工具并陷入邪人之间的争议,不应该因此把“正法”也一同否定。

达摩祖师《破相论》: “了义”为 正,“不了义”为邪。

[注3]“我”

“我”有四种:(一)凡夫遍计我;(二)外道神我;(三)二乘假我;(四)法身真我。

[注4]法身

借用计算机软件术语“对象实例化” :
虚空只是法身之喻,不可实例化;一旦实例化,虚空就不再是真空,也就不是法身了。

文殊师利菩萨说: 虚空仍是虚妄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

  • 生于大觉中的虚空,是实例化的虚空、有生灭的虚空。
  • 文殊师利菩萨在此所讲的“大觉”,才是真正的虚空法身。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摘录:

  • 常人谓法身遍虚空处,虚空中含容法身,不知法身即虚空,虚空即法身也。若定言有虚空,虚空不是法身;若定言有法身,法身不是虚空;但莫作虚空解,虚空即法身;莫作法身解,法身即虚空;虚空与法身无异相,佛与众生无异相,生死与涅槃无异相,烦恼与菩提无异相,离一切相即是佛。
  • 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忘境犹易,忘心至难;人不敢忘心,恐落空无捞摸处,不知空本无空,唯一真法界耳。
  • 此灵觉性,无始已来,与虚空同寿,未曾生未曾灭,未曾有未曾无,未曾秽未曾净,未曾喧未曾寂,未曾少未曾老,无方所无内外,无数量无形相,无色象无音声,不可觅不可求,不可以智慧识,不可以言语取,不可以境物会,不可以功用到,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含灵,同此大涅槃性。
  • 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
    一念离真,皆为妄想;不可以心更求于心,不可以佛更求于佛,不可以法更求于法,故学道人直下无心,默契而已,拟心即差,以心传心。
    ——此为正见。

[注5]名相虽幻,可显通透

“名相虽幻,可显通透”与“禅宗‘不立文字,非不用文字’”相通,义更宽泛、更活泼。

 

网站历史

  • 2003年9月18日(燃灯佛圣诞),【佛缘正见】正式开通。

延伸探讨

入世法的重要意义

厌世的学行者难免把佛陀的教诲当成避世的灵药,佛教也因此背负了消极的形象。
却不知,修“出世法”可得“入世法”。辩证的说,“出世法”又是“入世法”。

若是修“出世法”而不得“入世法”,“出世法”也必定没有真正通透。

神是如何产生的?

佛教理论其实也是无神论,但是如果学佛修行不彻底则容易堕入迷信,神也就产生了。
另外,不究竟的宗教理论更会直接造神。

禅宗参到最后“佛来斩佛”(因为“所见皆妄”),“神”就更不用说了。

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 佛教所说的神也是凡界的众生

佛教不是宗教

佛教依法不依教,并没有严密的组织体系,是佛教与其他各大宗教的显著区别。

从佛陀建立僧团教体却不依的角度而言,佛教不是宗教。——佛教的“教”是教育的意思。

如果否定印心的方式转而以组织来传灯,禅宗六祖就不会是慧能,而是更受朝廷青睐的神秀。
五祖与朝廷在六祖人选的不一致,体现的仅仅是“佛教对于传承者佛义通透性的极致追求”。

大乘佛教

金刚经六祖口诀 》序云:

  • 此一卷经,众生性中本有。
  • 若悟本心,始知此经不在文字。
  • 若能明了自性,方信一切诸佛,从此经出。

经在众生性中,非在文字。

  • 此义正是大乘佛教“失传经论还能重现于世”的根本(理论依据、行证表述、宇宙信息)。
  • 性中有经,也是“众生皆堪作佛”的物质基础(注意:引用哲学概念表述,并非实物)。
  • 了达此义,即明自性,不见大小(乘)。

众生性中又何止有经?还有瀑流般的习染。烦恼、菩提皆在其中。性之所致,一口吞尽西江水。


论坛中的【佛缘正见】

法华论坛 | 论组3288-47 | 死寂不是佛境

(下方绿色文字引自【佛缘正见】,西风胖马在 法华论坛 略有修改)    原文      返回

死寂不是佛境

师兄说道:“涅槃是和人(的“心”)相关的东西。”到底什么是佛法中谈到的“心”?

心,有肉团心、意识心、心佛不二之心;又有假心、真心、真假心皆不可得的心。
佛教一直探究至阿赖耶识和庵摩罗识,但此识已非彼识,与第六七识有着巨大差别。
心佛不二之心已不是惯常意义上的“心”,《楞严经》对此表述为“见”。

佛法非心非物。

佛法采用“心”来演绎理论,是为了便于我们在当机一刻,脱离名相的束缚。
心佛不二之心超脱了文字束缚,不将其唤作“心”而命名为其它也是完全可以的。

心与物是在同一层面并立的两项概念,由主体的差异,演绎出相对的唯心、唯物论。佛学不是唯心的一元论,也不是心物二元论,更不是多元论。——超越“元论”即“如来”。
佛就是佛,说似何物皆不对。何况“佛是活的”。——离言绝虚。
涅磐寂静,很容易被理解为“死寂”。寂灭、死寂,差一字,谬千里。让脚根不稳的行者反而不识“真佛”--自性真如。

六祖《坛经》开示: 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共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那么,如何区别外道(非正见)眼中的佛法?

六祖再宣:外道所说不生不灭者,将灭止生,以生显灭,灭犹不灭,生说不生。我说不生不灭者,本自无生,今亦不灭,所以不同外道。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

循此思路可知:体证‘活寂’,即生证佛,非有非无,自性真如。

以上文字,参考《愣严经》、《坛经》及【佛缘正见】。

古道西风胖马,断肠人在天涯。

发布于:2005.9.6 11:45:33 修改于:2005.9.6 11:48:25
西风胖马 2005.9.6 11:45:33 来自:天涯

完全正确

说“死寂不是佛境”,完全正确,深合吾意。

“涅槃”可以得到“死寂”一般的“无”,然“涅槃”本身为非无(因为其与活人之“心”相联系),所以那“死寂”一般的“无”其实在本质上并非为“死寂”之“无”。此不就是“活寂”吗?

“涅槃”是转换一切的地方:把什么放进去,就变成了什么。说其非心非无,其就是非心非无。说其非有非无,其就是非有非无。说其不生不灭,其就是不生不灭。如此等等。最忌说这样又非要那样。之所以容易犯忌,在于还未清净。

然而“涅槃”也不是“心”,除非你把“心”放进去。如果什么都不放进去,则“涅槃”就是“涅槃”,除此之外什么都不是。

独尊慈悲

朴道 2005.9.6 13:37:09 来自:阿根廷

 

法华论坛 | 论组3798 | 佛缘*正见

佛缘*正见

何为“正见”?

分别缘起禄胜法门经二十页云:复言:世尊!云何正见?世尊告曰:所谓现观前方便慧,正现观慧,及与现观后所得慧;超越所知方便圣教诸邪解行。

二解 如八支圣道中说。

三解 瑜伽六十二卷十页云:此中若世间慧,若出世慧,总略为一,说名正见。

四解 瑜伽八十三卷六页云:又正见者:能善通达真实法故。

五解 瑜伽八十四卷二页云:又能了知四圣谛故;名为正见。

六解 显扬二卷十四页云:一、正见。谓于见道中得遍觉支时,见清净,及于修道中,安立后得遍觉支,见清净,总合此二,名为正见。

七解 法蕴足论五卷十二页云:云何正见?谓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于集思惟集,于灭思惟灭,于道思惟道,无漏作意相应所有于法简择,极简择,最极简择,解了,等了,近了,机黠,通达,审察,聪睿,觉,明,慧,行,毗钵舍那;是名正见。

八解 大毗婆沙论九十七卷十八页云:云何正见?答:尽无生智所不摄,意识相应善慧。此有二种。一、有漏。二、无漏。有漏者:即世俗正见。如前广说。无漏者:谓无漏忍及学八智,无学正见。

九解 品类足论八卷一页云:正见云何?谓圣弟子等、于苦思惟苦,于集思惟集,于灭思惟灭,于道思惟道,无漏作意相应,于法简择,极简择,最极简择,解了,等了,遍了,近了,机黠,通达,审察,聪睿,觉,明,慧,行,毗般舍那;是名正见。

----佛教词典

 

“悟”佛缘正见

慈悲上德,行解世间,山高路陡,云开见月。

无相活体,契佛心宗,智衍法流,无演之演。

一真法性,无尽眼藏,真实平等,德智一相。

智性坚凝,有如金刚,佛性明珠,皎如朗月。

正见明灯,以简摄义,法界洪流,无始之源。

空净本性,光明自照,水波一如,镜影不二。

本因即是,何需别证,本就具有,何必外求。

无虚无忘,如实之说。无证无求,如实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