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眼睛 zayin:這小子,讓川普讚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04:01

這小子,讓川普讚嘆!

       什麼樣的年輕人,會讓川普讚嘆推薦?… 8歲時的卡麥隆說:「川普先生,請拭目以待,因為我打算成為第二個唐納.川普。」 13年後,川普說:「卡麥隆.強森在他8歲時寫了一封信給我。當時我沒有回信給他,但是我在他造訪紐約時,給了他一個驚喜。十三年後,換成他給我驚喜 ---他寫了一本很棒的書!」....

 

0-1 【前言導讀】創業家的人生

~ 卡麥隆?強森 /作者


我在九歲時,成立了我的第一家公司:資金是五○美元,工具是一部家用電腦,地點是家裡的房間,負責營運的則是毛頭小子一個。到了十九歲時,我已經創辦了十二家獲利的公司,而且最新成立的一項事業,還獲得了一筆非常豐厚的創投資金,金額高達一千萬美元。不過,我後來回絕了這麼慷慨的資助條件,因為如果我收下那筆鉅款,隨之而來加諸在我身上的許多限制,可能會讓我無法接受。創投公司的人一定會想掌控全局,教我怎麼經營公司,而且他們付給我的薪水,肯定比我從十二歲起靠自己賺的錢來得少。

一千萬美元確實很豐厚,而且說不定,有了這筆資金和專業的支援,我的事業會進展得比現在更快。然而,我卻不認為這對我來說是一樁好生意。我毫不後悔做下那個決定,而且從不回頭看。因為我知道,這並不是錯過一次就不會再有的抉擇。我已經學會創業所需的技能,未來我還會有更多機會,去創立更成功的事業。只要我具備這些技能,就永遠不必受制於任何特定的公司。雖然我大可以接受別人給的一千萬資金,但我寧可用自己賺來的錢投資。

我真的很幸運。在高中畢業之前,就已經賺進人生的第一個百萬美元,而且在二十歲時就能自己買房子。如今我二十一歲,所擁有的存款和投資,足以讓我今天就退休……如果我想退休的話。不過,退休當然是我最不想做的事,因為我實在太喜歡我現在的生活了。我不是說賺錢不重要,但是坦白說,我並不是為了錢而工作。我之所以不斷創業,是因為我熱愛創業。

我向來就酷愛開創新事業。創業的每一段過程,都讓我覺得樂趣橫生,從構思新概念或翻轉舊概念,乃至於想出完美捕捉公司本質的名稱、組織團隊、創設新公司,以及看著公司由起步到茁壯等等。十二年來,每一次的創業對我來說都是獨特的經驗,而我每一次都非常享受整個過程。

這些愉快的經驗,就是我想在本書中與讀者分享的。如何創立成功的事業、創業的體驗,以及讓我懷抱熱忱的原因——希望你也能感同身受。

開創自己的事業,是讓你得以自主營造成功體驗的絕佳途徑,也是為自己打穩經濟基礎的絕佳方式。不過,創業的好處不止於此,它還能讓你發揮創造力、挑戰自我,並且讓個人的能力和經驗提升到新的層次。創業也能讓你對他人的生活有所貢獻,並因此感到滿足。或許更重要的是,創業是關乎自由,亦即能自主安排時間、用自己的方法做事、嘗試新觀念,以及測試自身的才能。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事物能取代這份自由給我的悸動。

人生,該由自己來決定

創業,不只是一種工作生涯的類型,它還是一種生活方式,而且報酬非常高。我很幸運,能在年紀很小的時候就學會創業,讓我得以這麼早就創立第一家公司。我出生在一個白手起家商人的家庭,從小就耳濡目染,感受著創業所帶來的獨特滿足感。

我成長於維吉尼亞州,景色宜人的藍脊山脈西南方山腳下的南羅諾克郊區。我們有很多親戚都住在附近的四條街上,包括我的姑姑、叔伯、堂兄弟姊妹、祖父母、曾祖父母等。可以說,我的家族成員幾乎都是創業家。

一九三八年,我的曾祖父亨利.強森一世創立了他的汽車經銷事業「魔幻福特城」(Magic City Ford)。當時正值十九、二十世紀之交,羅諾克市因為匯聚了多條鐵路幹線,使得工作機會暴增,就在短短兩年間,人口從六百人激增至五千人,因而獲得「魔幻城」(Magic City)的別名。

亨利一世所創辦的事業,最終由兒子亨利二世(也就是我的祖父)所接管。到了一九七二年,亨利二世的兒子比爾(也就是我父親),從洗車窗開始,一路由基層往上爬,並且在亨利二世退休之後,接手經營公司。

至於我的外公修.瓊斯,經營的是食品批發配銷事業,名為「羅諾克餐廳服務」。外公在我母親安十三歲時就過世了,遺留下來的事業由外婆妲特接管。母親在高中畢業後,本來要接著念大學,但是很快就休學,好回家經營公司。母親還滿有生意頭腦的,她在八○年代初期把家族事業賣給「美國食品服務」(U.S. Food Service)時,公司的年營收高達三千萬美元。

我一直都清楚感受到,我的父母十分熱愛他們的工作,也很喜歡創立屬於他們自己、能讓他們引以為傲的事業。談論彼此的事業,是他們每天的話題,而那在我心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的父母不會為工作心生挫折,也不會把滿身的壓力帶回家。他們樂在工作,總是很想跟對方分享一天之中發生的一切,也很想與我分享。

對他們來說,讓我加入他們討論公司日常營運的對話,是很稀鬆平常的,因為他們的父母也是這樣做的。在我母親年幼時,外公外婆會在辦公室裡準備一張兒童吊床,讓我母親可以在需要時小睡片刻。母親平常不是在學校,就是待在她父母的辦公室裡寫作業、看書或睡覺。有時我忍不住好奇,究竟有多少商場上的對話,是母親在熟睡時,被她的腦子給吸收進去的。

我父母有時也會帶著我一起出差。母親向來認為,旅行是很寶貴的機會教育,而學習適應不同的風俗習慣和人際互動,就跟學校教育一樣重要。由於父親事業的需要,父母經常出差,而即使當時我的年紀還小,卻經常跟著他們出席會議。那時的我根本聽不懂大人在談些什麼,卻藉此感受到事業經營者的生活和生意經,而我非常喜愛這一切。

身為創業家,我從父母那兒學到最重要的一件事,或許就是父親以前經常說的一句話:「如果你熱愛自己的工作,你就一輩子都不必工作了。」

創業思維,就在生活裡

有些人從來沒想過要創立自己的事業。他們擔心創業很困難,或是風險太高,而成功的機會很渺茫。千萬不要相信這些。開創自己的事業是很辛苦,但絕對不是深奧難懂的學問。我在創立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之前,並沒受過正規的商業訓練,也幾乎沒錢。雖然我的父母都有創業經驗,但是他們從未資助我,也從未幫我經營公司。說真的,要創立成功的事業,比較需要具備常識和正確的態度,而不是任何特殊訓練或天生的才能。

至於創業的風險?身為創業家的一部分工作就是,學會只承擔自己承擔得起的風險。創立一家成功的公司,並不需要去貸款,或是搞得負債累累。我自己從來不曾為了創業而向銀行或父母借貸。創業是絕對有風險的,但你可以適度冒險,無須賠上全部。你可以憑著一項小生意,就賺取大筆利潤,然後善用這筆利潤來創立另一項事業,並且在累積知識和經驗的同時,一步步打好經濟的基礎。我創立的十二家公司,從來不曾賠過一毛錢。這不只是我運氣好,而是我一直審慎撙節開銷,運用常識,而且從來不冒無謂的風險。

在「網際網路泡沫愈吹愈大」的那幾年,有無數的創業家任由事業的成長和獲利預測,超出自己可掌控的範圍。他們忘了事業的核心和生活現實面,因此在網路泡沫破滅之時,有成千上萬人幾乎是一夜之間賠掉了所有資金——有的甚至虧損多達數百萬美元之譜。有太多人在那幾年裡損失慘重,於是自此之後,人們就對網際網路敬而遠之。當時,賠錢的不只是投入網路事業的人。還有數百萬任職於傳統產業的工作者,不是把錢投資在新興網路公司的股票,就是拿退休金(即美國 401(k) 退休帳戶)大舉買進科技基金,而這些人也全都賠了錢。整個美國都因為網路公司的土崩瓦解而虧損連連,於是接下來的幾年,人們對網際網路總是心懷恐懼。

在那段時期,我的運氣算是很不錯。我有好幾家公司都搭上了網際網路的成長熱潮,也都得以避開令人措手不及的崩盤,不至於蒙受嚴重的後果。事實上,我所創辦的一項事業:CertificateSwap.com,還曾經被《創業家》(Entrepreneur)雜誌選為新一代網路事業的成功典範。

雖然我成功開創了許多網路事業,但這本書不只是在討論網路創業的方法。我在書中所分享的成功祕訣,適用於任何一種事業的開拓、擴展和管理。網際網路大起大落的那幾年,我之所以不像其他人一樣陷入困境,就是因為我遵循著這些基本的原則。

我的成功,有一大部分可歸功於我在傳統企業店頭的工作經驗,包括暑假時在我姑姑的家具店打工,以及在我父親的「魔幻福特城」擔任業務總經理,統領一百四十名員工。事實上,結合網路和實體世界的優勢——網路的威力和無遠弗屆,加上傳統企業耐受時間試煉的經驗與教訓——正是今日成功創業的重要關鍵。

網際網路的榮景並未終結,一點也不。其實我認為網路才正要開始蓬勃發展。相較於以往,無論是透過手機、PDA或內建無線網卡的筆記電腦,上網都變得更簡便和廉價了。(早在六年前,我十五歲時,就在日本用過這些科技產品了。目前美國在消費性電子產品這個領域還落後日本一大截——想到這麼偉大的科技還沒普及到我們的生活中,就教人吃驚。)

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能隨心所欲,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連線上網。

暢銷書作家、同時也是知名經濟學家、兩度擔任美國總統經濟顧問的皮澤爾(Paul Zane Pilzer),在二○○五年出版的《下一個千萬富翁》一書中寫道:
現在有許多人對網際網路的未來抱持悲觀或宿命論的看法。「噢,網路商機……來來去去的,一點也不像過去人們宣稱的那樣遍地黃金。」這樣的說法,真是再偏離事實也不過了!事實是,網際網路是個新興的超級成長型產業,連起步都還談不上。展望未來,網際網路將會脫離桌上的電腦和螢幕,轉進行動電話,並且深入生活各層面。

我完全贊成皮澤爾的看法。科技將會持續演進,而且只會使商業變得更簡易、完善和有效率。現今網路上的商機,就和十年前一樣多——不,我要更正:現今的機會更多了。

無論你現在幾歲,都來得及

本書的真正主角不是我,而是你。我在這裡分享我的故事,是為了讓你擷取可用的觀念和想法,藉以建立你自己的成功事業,開創一個由你自己作主的人生。

其實,任何年齡的人都能開創成功的事業,無論你現在是九歲、十九歲或九十歲。你不需要雄厚的資金、昂貴的學費,或是專精的知識,只需要對你自己和你的想法有信心,願意承擔相當的風險,並且依循每一位成功創業家遲早都要學會的基本原則。

這些祕訣很簡單,但並不表示它們俯拾即是。我將分享我的自學過程,盡力向讀者說明這些祕訣。在本書結尾處還增列了附錄,簡短說明創業的訣竅和方法,並且提供一些很棒的網路參考資料,讓你可以用來學習更多規畫、開展和經營事業的根本原則。

我無意以大師或大企業家自居。我只是一個非常快樂的連續創業家,累積了一些有趣又珍貴的經驗,而我知道,這些經驗能幫你贏得屬於自己的勝利。

對我來說,真正的成功是幸福美滿、過著充實又富裕的生活,有真誠的友誼相伴,而且全然享受自己所做的事。真正的成功,是以創新、創意和符合倫理道德的方式,帶動經濟成長,並且為他人創造成長、工作和機會。真正的成功,是讓世界變得比你來到這個世界時還要更好。當你致力於讓世界變得更美好,你會是非常開心的。

藉由本書,我想告訴你一個達成上述目標、甚至做得更好的方法:創業家的生活。

【作者簡介】
卡麥隆.強森Cameron Johnson
他在21歲之前,便已創立、經營並出售了12家成功的公司。他成功創業的故事,不但廣受《時代》《新聞週刊》《商業週刊》及《美國今日報》等媒體報導,還曾受邀參加NBC的「今日」和ABC的「早安美國」等電視節目。
強森在年僅15歲時,便已受邀出任日本「未來研究所公司」的諮詢顧問。他以日文出版的自傳《15歲的執行長》(15-Year-Old CEO),一推出即躋身暢銷排行榜之列。有多家《財星》500大美國企業曾聘他為顧問,而首屈一指的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也曾邀請他到校演講。
強森創立的每一家公司都很成功,即使在網路熱潮退燒之際,他依然屢創佳績。他在大學一年級時創立的線上禮券交換公司CertificateSwap.com一鳴驚人,還因此獲得1000萬美元的創投資金。他現在居住於維吉尼亞州布萊克斯堡。

卡麥隆的帶種世代新思維
◎剛創業的人,往往會誤以為創業的目的就是賺錢。
◎千萬不要讓任何人說服你,獲勝真的不重要:勝利真的很重要,也應該很重要。然而致勝的最大關鍵在於:當你「沒有」贏的時候,你不能讓失敗阻擋你前進的路。
◎創業的目的,在於得到自在生活和自己作主的自由,而非變成事業的奴隸。
◎增加利潤的一個做法是提振業績。還有另一個方法,而且效果同樣顯著:縮減支出。
◎無論是尋求建議、募集資金、建立客群或打知名度,千萬不要低估人脈和社群的價值。
◎好生意的藝術:一隻眼睛緊盯著永恆不變的核心原則,另一隻眼睛留意不斷變遷的商業環境。
◎身為創業家,要學會只承擔自己承擔得起的風險。
◎願意每天學習新事物,是成功人士最重要的一項特質。
◎「做好準備和付諸行動」,是引爆機會炸彈的火花。
◎我從父母那兒學到最重要的一件事,或許就是父親過去經常說的一句話:「如果你熱愛自己的工作,就一輩子都不必工作了。」

約翰.大衛.曼恩John David Mann
商管書作家,《網絡時代》(Networking Times)雙月刊總編輯。曾協助約翰.福格(John Milton Fogg)編撰暢銷書《贏得一生尊榮與自在》。該書主題為多層次傳銷,銷售逾百萬冊,並已有八種語言版本。

 

0-2 【推薦序】完成自己來到這世界的目的

~大衛.巴哈(David Bach)/FinishRich.com創辦人暨執行長
《紐約時報》冠軍暢銷書《自動千萬富翁》《起步晚,照樣致富》作者

二○○五年秋天,我受邀參加一場創業家研討會,擔任專題的講者。我在後台等待出場時,主持人走了過來,向我介紹他身邊的一位年輕人。這位年輕人伸出手來,說道:「嗨,我是卡麥隆.強森。我讀過您的幾本書,很高興見到您!」我愣了一下才發現,原來這位年輕人並不是湊巧經過後台---他也是講者。

我們聊了一會兒,談到年輕人的理財觀念,都認為這是個亟待關注的問題,要讓年輕人盡早開始儲蓄,並且擺脫信用卡債。然後他提起自己的創業經歷,那真是令我印象深刻。他也提到正在寫一本書,如今看來,他確實寫了一本好書。

其實,光是卡麥隆的創業故事,就已經夠精采了,但他並不以此為滿足:他透過這本書,引介了十九項成功原則,提供給有志開創事業的年輕人。這些原則,不只是適用於年輕人的良好建議,對任何年齡層的創業家來說,也都是絕佳的參考。理由很簡單,雖然卡麥隆還那麼年輕,他的原則卻都是累積多年經驗歸納而成的。

卡麥隆的成就,不只是他在青少年時期就已創立了十二家公司,而是他所創立的每一項事業都非常成功。要讓一項事業起步是一回事,但要在事業起飛之後,還能持續一段時間,並且安全著陸,又是另一回事。不信,去問問那些曾在九○年代末期參與網路事業的人吧!當時順利起飛的公司多不勝數,後來卻幾乎都失速墜毀。卡麥隆在網際網路蓬勃發展的那幾年,磨練了經驗,而且沒有被名利沖昏頭,也不曾喪失常識判斷的能力,這足以證明他的成熟,讓他的洞見更具說服力。

卡麥隆確實掌握到成功創業的原則。難能可貴的是,在書中他將這些原則說明得非常清楚,讓讀者能輕易理解。

隨著當前興起的創業熱潮,再加以網路上有那麼多容易使用且廉價的服務,讓人們隨時都可以取得經營事業的相關資訊,這可以說是前所未見的創業良機。如果說儲蓄是在替未來作準備,那麼趁年輕時培養自己的創業精神,可以讓你具備競爭的優勢。我在主講的投資研討會中,看到許多年輕人都有心掌握自己的人生。我的聽眾裡頭,有三分之一都是在二十五歲以下。我還曾遇過一個十五歲的女孩,帶著她十二歲的弟弟來參加研討會。誠如卡麥隆的故事所示,讓自己成為一位創業家,是確保自己坐穩人生駕駛座的絕佳方式,而這件事永遠不嫌早。

我的工作重心,是在助人擺脫金錢的羈絆,忠於自己的價值觀和目標,過著充實的人生。而卡麥隆在《這小子,讓川普讚嘆!》這本書裡所要傳達的訊息則是,鼓勵人們掌握自己的工作生涯,找到令自己真正感到滿足和快樂的工作。我相信,我們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有一個獨特的理由,都是為了完成一件與眾不同的事。然而,我們當中的大多數人之所以沒能這麼做,都是因為我們過於忙碌在金錢中打滾。開創事業,是一個找到自己真正志趣、打造未來豐厚報酬的好方法。如果你也有創業的夢想,那麼卡麥隆.強森的故事,將會讓你得到許多激勵自我的中肯建議。

 

0-3 【內容試讀】第1章:勇往直前


我一直都相信,人要勇於追求生命中所渴望的事物。許多人往往猶豫遲疑、優柔寡斷或設想過多,這樣的人都稱不上是創業家。成為成功創業家的其中一個關鍵,就是願意勇往直前,義無反顧地追求自己的夢想。

人們在提出自己的想法之後,很自然會擔心旁人的反應,擔心自己的構想會被推翻、被認為風險太高、是異想天開,甚至被告知成功的機會渺茫。然而,你的想法其實不干旁人的事,因為這是「你自己」的事。身為創業家,有很大一部分就是要勇於冒險,並且體認到,你的成就高低,最終將取決於你自己、你的願景和你的熱情。

要成為創業家,必須學會將反對的聲音變成肯定的力量,學會將反對意見視為挑戰而非挫敗。

要成為創業家,有待學習的事情很多,而絕大部分都是可以在過程中學習的。只不過,有一件事是一開始就必須知道的:如果想成功,你必須勇往直前,追求你想要的東西。

事實上,當你勇於追尋夢想,那些最傑出的企業界人士也會因此更敬重你。 這是我在念完小學三年級的那個暑假,所得到的一個畢生難忘的經驗。

想要什麼,說出來

一九九二年底,我過完八歲生日之後,看了電影《小鬼當家2:紐約迷途記》。這部電影的大部分場景,都是在知名的廣場飯店(Plaza Hotel)所拍攝的。飯店位於紐約市五十九街和第五大道的路口。當時,房地產大亨川普才剛買下這個地標沒幾年,並且重新翻修(斥資約五千萬美元,不包含逾四億美元的購買價)。他本人還在電影中客串演出。

我從來沒去過曼哈頓,但是看過電影後,我就知道我一定得去一趟。於是,我爸爸和我交換條件:「只要你這學期每一科成績都拿A,我就帶你去紐約。」

我真的做到了。三年級下學期,我得到了全A的好成績。學期一結束,我跟爸爸說:「我準備好要去紐約了!順便問一下,到時候我們可以住在廣場飯店嗎?」

我爸爸答應了,而且也規畫好我們的旅遊行程。不過,我爸媽不知道的是,我在確定要去紐約之後,寫了一封信給川普:

親愛的川普先生: 嗨!你不認識我,我的名字叫做卡麥隆.強森,我住在維吉尼亞州羅諾克市。我和家人下個月要去紐約玩,我們會住在廣場飯店。不知道到時候,我是不是可以參觀拍攝《小鬼當家2》的那間套房?我真的非常、非常想親眼看看。
—— 卡麥隆.強森

我沒有收到川普先生的回信。不過畢竟他是個大忙人。

終於等到那一天了:我們飛抵紐約,搭計程車到廣場飯店。在櫃檯,辦理入住登記手續的女士得彎下身來才能看到我。
她問我:「你是卡麥隆.強森嗎?」 「是的,我就是,」我回答。

我爸媽當時簡直目瞪口呆——為什麼櫃檯的女士是對著我、而不是對著他們說話?!

「好,」那位女士接著說,「川普先生為你準備了幾份禮物……」接著,她給了我好幾樣東西,包括一部Talkboy錄音機,那正是主角麥考利.克金在電影裡使用的同一款產品。我很感動,不過她話還沒說完呢!

「川普先生還為你安排了一位購物專員,會在明天早上FAO Schwarz玩具專賣店(距離廣場飯店不遠,也是該電影的場景)開門營業之前,陪你進行一趟私人採購之旅(我想,當時我媽的嘴應該是驚訝到合不攏了)。當然啦,你一定也很想參觀拍攝電影的那間套房。事實上,川普先生已經將你的房間升等,也就是說,你將會住在電影中的那間套房。」

彷彿這一切還不夠美好似的,當我們走進套房,看到房裡擺滿了甜點、幾件印著「我愛紐約」字樣的T恤,還有各式各樣的紀念品。而禮物旁邊,有一張川普先生署名的短箋:

希望你來這裡玩得愉快。期許你有更大的成就。
—— 唐納.川普

隔天,我們吃過早餐,完成了FAO Schwarz的驚奇採購之旅後,回到房間,看見房裡的電話閃著燈號。我們有一則留言:是川普先生打來的。他想確定一切都順利:我們有沒有在FAO Schwarz見到那位採購專員?那個人有沒有盡責地招待我們?還有我是不是買到了所有我需要的東西?

川普先生還留了一張他親筆簽名的名片給我。那時候的我當然沒有名片,不過我在FAO Schwarz拿到了一些小卡片,於是我就在其中一張卡片上簽名,並寫下幾句話:

川普先生: 謝謝你送我的Talkboy錄音機、套房,以及所有的禮物。請拭目以待,因為我打算成為第二個唐納.川普。
—— 卡麥隆.強森

在廣場飯店的這段經歷,讓我學到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是何等重要。我們一家沒有任何理由獲得這麼好的待遇。我們既不是飯店的貴賓,與川普本人或他的飯店也沒有任何關係,但為什麼我們後來能住進那間套房,而我又得以在採購專員的陪伴下,到玩具專賣店進行私人採購之旅呢?

一切都是因為,我寫信給川普,並且提出了我的請求。

當然,這也要感謝川普先生的慷慨和風度,他就是知道怎樣把人照顧得服服貼貼。然而,要是我沒有先冒險一試,寫信給他,那麼就算川普先生人再好,也與我們無關。我猜想,當他收到我的信時,應該也覺得印象深刻。有一句與銷售有關的俗話是這樣說的:你說的話或許是全世界最動聽的,不過你還是得開口求人買東西。

像我這樣得到川普先生回應的事例,雖然並不常發生,但還是有可能辦得到。當你愈是勇往直前,讓你的熱情為你指引方向,然後大步前進,你就愈有可能得到你想要的東西。其實,與其說成功是要尋求機會,不如說是要去開創機會。開創機會的其中一個方法,就是不要害怕開口要求。

推銷你自己

許多人把「開口求人買東西」視為勇往直前過程中最令人畏懼的一環。然而,開口賣東西確實是創業家工作的本質,即使你並不認為自己是在「賣東西」。如果你是在為自己拚事業,那麼無論你的頭銜為何,無論你如何定義自己的角色,你都是在從事銷售。當你讓自己成為品牌的一部分,現身在公司的廣告裡,或是對媒體發言,與自己的人脈網絡連結,以找尋門路、資源或顧客,或是設法找尋潛在的事業夥伴或策略聯盟——在你著手建立事業的每一步,你都是在推銷你自己。

我是在九歲那一年,創立了我的第一家公司,不過在此之前,我已經累積了多年好玩的銷售經驗。

如同我在前言中提及的,我父親在維吉尼亞州羅諾克市經營一家福特汽車的經銷商,而那是他祖父所創辦的。在我五歲時,一九九○年五月號的《經銷商世界》(DealerWorld)刊登了一篇我們家族事業的採訪報導,文中附了一張有我祖父、我父親和我在內的照片。雖然採訪的對象是我父親和祖父,文章末尾卻也提到了我:就在比爾.強森談論他的「家族事業」同時,他那生性活潑的五歲兒子卡麥隆,正在辦公室四處奔跑,向員工兜售他的汽車畫作,每張畫一塊錢。 隔年,我的創業家人生開始變得更有系統。

我的曾祖父母在維吉尼亞州貝德福市有一座農場,離我家大約二十英里。每年夏天,農場裡總會有多餘的番茄和玉米,讓我帶回羅諾克市的家裡。

有一天,我問媽媽,可不可以把一些番茄拿去賣給街坊鄰居。媽媽說她覺得應該可以。於是,我就把番茄裝到我的紅色小貨車,在附近沿街兜售。就在我家那條街的半路上,我去到一位鄰居家。我把車子停在鄰居家的門口,走上前去,伸手敲門。有一位女士來應門。

「妳好,」我說,「妳想買番茄嗎?」
「嗯,我可能需要,」她說,「番茄怎麼賣啊?」
「一顆一塊錢。」
她說:「一顆番茄一塊錢,可真貴啊!」

我回答說:「嗯,太太,我的番茄會是妳吃過最美味的番茄。」
「真是這樣的嗎?」她說。

我回答說:「是的。」就在她想著該怎麼接話時,我又說:「妳先生喜歡吃番茄嗎?」
「他當然喜歡,」她回答。
「既然這樣,」我說,「那妳就應該買兩顆。」

那位女士果真買了兩顆番茄。她給了我兩塊錢,我給了她兩顆番茄,然後我就離開她家,繼續上路。

「挨家挨戶」兜售應該是最困難的銷售法。即使是全世界最頂尖的銷售員,一想到要挨家挨戶兜售,也會心生畏懼。然而當時的我根本不知道要害怕。事實上,我純粹就是覺得挨家挨戶向鄰居兜售番茄,簡直是太好玩了。

當然,並非所有我造訪的鄰居都買了我的番茄。我被拒絕的次數,至少跟說「好」的次數一樣多。但是,這並不會讓我覺得困擾——事實上,比起人們答應向我買番茄,可以說我還更喜歡聽到人們的婉拒。我把人們的回絕視為一項挑戰,是銷售過程的一部分——甚至是具有樂趣的一部分。當顧客跟我說「不」或「不,謝謝你」時,我知道這根本不是銷售的終點。當顧客說「不」時,其實才是銷售的真正起點。

我知道我們的番茄很好吃,所以每當有人跟我說「不」,我是真的很想知道他們不買的理由。當他們說「不」時,我不會把這個當成他們的答案,我會追問他們為什麼不買。有時候,在回答的過程中,他們會改變心意。有時候,他們還是會堅持不買。無論他們最後買或不買,我都覺得很好玩。


樂趣百分百

那年夏天,我看到附近有些孩子搭起了賣檸檬汁的小攤子。我注意到,他們通常坐在攤位上好幾個小時,但賣掉的檸檬汁卻非常少。我當時心想,一定有更好的做法,可以讓人們停下來買檸檬汁。於是,我在對街搭起我自己的檸檬汁攤位,而且除了檸檬汁,我也賣餅乾點心、巧克力蛋糕和鬆糕。還有,我的檸檬汁價格比較便宜——是附近最低的。

我的攤子開張第一天,東西很快就賣光了,而且後來的每一天也都是銷售一空。最後,其他孩子只得收掉他們的攤子,來當我的顧客。

當然,賣檸檬汁的生意,只限於夏天的幾個月,而我認為,要是能一整年都設法賺一點零用錢,那就太好了,所以到了秋天,我決定辦一場庭院拍賣會。

沒想到,拍賣會舉行的那一天,天公不作美,下起雨來了。不過,我可不願讓那場雨破壞了我的計畫。於是我把所有物品都搬到家裡的地下室,改在地下室舉行拍賣。結果,拍賣會不但如期舉行,而且非常順利,後來還成為我的例行活動,藉此出清我的舊玩具、絨毛娃娃、舊唱片,還有任何我可能不再想要的東西。我把這類拍賣會稱為「雨天拍賣」,而且在往後的三年,都持續舉辦類似的拍賣活動。

我的拍賣事業很快就從只賣我自己的舊東西,擴大到為我的朋友賣東西,從中抽取佣金。而這也讓我聯想到,我可以在拍賣時加賣一些我從市集或遊樂場贏來的新玩具。有一座遊樂場裡,有好多部每次投幣二十五美分的夾娃娃機,我發現其中有一部機器很容易就能夾到娃娃。那年夏天,我光從那部機器,就吊到大約一百隻絨毛娃娃,之後再以三至五美元的價格賣出。由於每隻絨毛娃娃只投資了二十五美分,我覺得投資報酬率實在很不錯。

我賺了不少錢,也從中得到很多樂趣。當時的我並不是從投資報酬率的角度看事情,不過也確實學習到做生意的基本原則。

起步階段的三個原則

那麼年輕就創業,讓我有一種天真的勇氣。我的信心就來自我所知不多。隨著年紀漸長,見識到更廣大的商業世界,有時我也像很多人一樣,必須克服疑慮,設法維持自己的信心,但是,嘗試新點子,然後看著它們生根茁壯,那股興奮之情會讓一切努力都值得。

我很幸運,在很小的時候,就學會成功創業家必須知道的關鍵原則:首先,你必須相信自己。

其實,成功並不是很困難,比較需要的是常識,而非艱深的學問。不過,在起步的時候必須先找到讓自己大膽前進的勇氣。

相信自己,可以讓你在遭受拒絕和懷疑時,激發出信心和韌性。相信自己,將會驅策你盡力將事情做到最好,無論你做的是什麼。

長期下來,我已經學會相信自己的直覺,而這點非常重要。你大可以向別人學習各式各樣的東西,但你終究必須仰仗自己的直覺。你的事業最重要的基礎,就是你自己。

無論你是挨家挨戶兜售,還是透過電話、資訊式廣告或網站銷售,銷售的管道或地點根本無關緊要,因為這些方法全都有效。最重要的是,你必須懂得推銷你自己。人們購買你的產品和服務,不只是因為他們喜歡或想要你的產品和服務,也是因為他們喜歡你。如果人們不喜歡你,那麼他們究竟有多喜愛你的產品,往往就不太重要了,因為他們根本不會買。

如果你滿懷信心地勇往直前,你會發現,無論人們是否想要你所販售的東西,他們多半都會很敬重你,並且會給你良好的回應。 相信自己之後,自然就會導向第二個原則:你必須相信你所販售的東西。

有時人們會把銷售視為一門窮追猛打、狡詐甚或耍手段的藝術。事實上,情況恰恰相反。最頂尖的業務員都是把心力集中在發問和傾聽,而非追著人們賣東西。

我不相信高壓銷售會有用。唯有當所販售的東西沒人要,或是索價高於產品的價值,人們才會用到高壓手段。有說服力和施加壓力是兩回事。我在銷售時是有說服力的,因為我真心對我所販售的產品和服務,以及我的產品和服務能為顧客創造的價值有信心。我的感覺是,如果我讓顧客沒能買到我的產品,反倒是對他們服務不周到。

最棒的銷售人員,都會致力於提供顧客想要的東西,因此他們願意在推銷商品時,盡可能嚴謹、耐心和投入。他們不會輕易放棄,因為他們相信自己所做的事。 我對我所銷售的所有東西有信心,所以我很容易就能提出讓顧客願意購買的理由。我真的認為,如果他們不買我的服務或產品,他們可就錯了。當我告訴那位女士,「嗯,太太,我的番茄會是妳嘗過最好吃的番茄。」我並不是在說假話。那些番茄是真的很好吃。

對於人們為什麼會「不想」買我銷售的東西,我總是真心地想知道原因何在。如果你對自己銷售的產品或服務不夠熱情,怎麼可能懷著真誠的信心去接近人群?你自己要能對自己所銷售的東西,以及它們所能為人們的生活創造的價值引以為傲,這樣你就會馬上變成更好的創業家。

相信自己,也將導向第三個成功原則:當你尊重自己,自然就會心懷敬意地對待他人。我在廣場飯店得到川普體貼入微的招待,就是這個原則的絕佳範例。

沒錯,川普是行銷大師,從不會錯過任何一個可以提升自己知名度的機會。不過,他讓一個八歲大的小男孩和他的父母留下深刻的印象,能有什麼好處呢?他一定沒想到,我會在十三年後寫下這本書。對我而言,無論在當時或現在,情況都很清楚,他其實就是一位紳士,懷著敬意對待我。
川普的言行強勢而好競爭,乃是眾所周知之事,但是不要因此蒙蔽你的判斷力。他深知每一位真正成功的企業家所知道的事:懷著崇高的敬意對待他人,是在商場上成功最重要的一個祕訣。無論你碰到什麼人,只要你始終懷著敬意對待他們,你會發現,人們也會接受你和你的產品、服務及觀點,而你心中的恐懼和疑慮,將會開始消退。

然後,對於勇往直前和從事銷售,你將不再遲疑。

 

0-4 【內容試讀】第2章:從小規模起步


當人們閱讀我的自傳,看到「我父母在我九歲時買了一部電腦給我」,我猜他們可能會以為我爸媽是讓我變成電腦高手的推手。其實,情況正好相反。在我得到第一部電腦時,我的朋友多半都已經擁有電腦了,而我爸媽可是極力為了「不要」寵壞我,而刻意遲遲不買電腦給我。因此,當我在一九九三年耶誕節得到一部全新的康柏電腦(Compaq,已於二○○一年為惠普公司所購併)和印表機時,我覺得自己有好多進度要追趕。

我把電腦設定好之後,就全然沉溺在其中,一整天都沒離開螢幕,連午餐和晚餐都沒吃。電腦隨附Print Shop Deluxe軟體(當時很普遍的一種桌上出版套裝軟體),我花了一整天的時間學習怎麼使用它。

當天晚上十一點,我媽走進我的房間,對我說:「卡麥隆,該上床睡覺囉!」

我抬頭看她,然後對她說:「媽,我跟妳說,我開了一家公司。」

她說:「你開了什麼?!」

此時我的房間,看起來就像一家遭受龍捲風肆虐的紙廠。各種尺寸和色彩的紙張散落四處。我已經著手設計出各式各樣的賀卡和信紙(這只是套裝軟體的基本選項),而布滿房間的紙張,就是我列印出來的樣品。此外,我還編輯了一份完整的型錄。我已經準備好要開始銷售產品,並且展開新的生活。

我找到了一件我有熱情的工作,而我正在追求我那份熱情。
我媽站在我的房門口,搖了搖頭,然後說:「卡麥隆,現在已經十一點了。我想你該上床睡覺了。這件事我們明天早上再討論。」

隔天,我把我前一天晚上所設計和列印的東西拿給媽媽看,她很驚訝,然後要我為她列印一些她舉辦節日派對要寄的卡片和邀請函。我替媽媽填了一份訂單,順便列印一張發票給她。我的第一家公司,就此正式起跑和營運。

我開始接受親朋好友和鄰居的訂單,產品包括卡片、名片、信紙、標示牌,以及任何一種我想像得到可以用桌上型電腦設計和列印出的東西。很快的,我就有兩百種以上的卡片樣式供人選擇,認真地從事起這項好玩的事業。

我所面臨的第一個商業決策,就是為我的公司取一個名字,而我知道,這並不是一個輕鬆簡單的決定。事實上,在我創立的所有事業中,找到合適的公司名稱,一直都是讓我費盡思量的事。公司名稱可以透露很多與你有關的訊息,而潛在顧客對公司最重要的第一印象,通常就取決於公司的名稱。

我去找我爸,告訴他我得想出一個好名字。他能幫我什麼忙呢?我們一起為我的公司想名字,嘗試了不同的字句,設法要想出一個好記、或許還能押韻的名稱。父親要我說明我的公司主要在做些什麼。於是,我就向他展示我所設計的各式卡片:賀卡,以及表達悲傷與哀悼之意的慰問卡。結果,我們倆一起想出了一個超棒的名字:歡笑與淚水印刷公司(Cheers & Tears Printing Co.)。

我能想像,自己坐在一間大辦公室裡,接聽響個不停的電話,然後說:「歡笑與淚水印刷公司。您需要什麼樣的服務呢?」彷彿我正置身於賀軒(Hallmark,全球知名的卡片及禮品公司)這類大公司的客服中心。

說到「從小規模起步」,我的公司實在是小到不能再小了。不過,我已經開始構築遠大的夢想。雖然「歡笑與淚水」是一家很小的公司,但是我從中學會了許多日後可以應用在其他事業的知識和技能。

人際關係是絕佳起點

為了販售我的產品,我找上了鄰居和親戚。我和他們早已經建立起關係,而我知道他們比較有可能購買我的產品。當然,當時的我還沒有資金或能力去買廣告。我必須仰賴人際銷售和口碑宣傳,而這兩者都相當有效。我很確信,在這些親朋好友當中,有些人一開始是因為人情的關係,而覺得一定要跟我買東西。但事實是,我的產品真的很受歡迎,於是開始風行起來。

這個經驗讓我學到創業精神的重要一課:無論是尋求建議、募集創業基金、建立顧客基礎或是打知名度,千萬不要低估人際網絡和當地社群的價值。雖然許多人對這類網絡和人脈關係感到遲疑,但這正是所有傑出創業家最與眾不同的一項特質:他們總是不斷拓展自己的人際網絡,持續保持連繫。

網絡真的非常重要。如同我後來學到的,在我造訪日本期間,我觀察到日本人非常珍視人際網絡,而且已經針對交換名片這個動作,建立起一套藝術般的儀式。基於兩個原因,我打從小時候起就有自己的名片了。第一個原因是,我的公司就是在列印和販售名片。(如果我不用自家的產品,那不是很奇怪嗎?)另一個原因則是,我想呈現專業形象。我很早就學會遞出自己的名片,並且蒐集別人的名片。多年來,我一直保持著這個習慣,這為我建立起不少的人脈,以及無比珍貴的網絡。

每次與人會面,事後我總會寫信向對方致謝。我通常是透過電子郵件,因此只會花很少的時間。不過,我發現人們都會記得。寫感謝函這個簡單的動作,有時就足以引發交流,促成一段有助益的關係。我會把我遇到的每個人都加入我的名單中,這份名單會和我的行動電話簿同步更新,因此無論我人在哪裡,總能找到我需要的連絡資料。

這是所有創業家都要掌握的基本原則:你不只是在建立一家公司,也是在拓展一個由潛在顧客所組成的社群,無論那是你家附近的社群、網路社群,還是一個遍布全球的社群。你必須能找到你的核心社群,並且從中得到滋養,不斷成長茁壯。

免費宣傳建立好口碑

從創辦歡笑與淚水公司的經驗中,我學到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口碑的廣告效力。事實上,我所有的廣告都是透過口耳相傳,而光是好口碑,就足以創造很不錯的銷售量。滿意的顧客一定會跟其他人分享這個經驗。

時至今日,即使我的名片變得比較大,也更為講究,但通常我在開創事業之初,還是會盡可能擬定一個預算近乎零的計畫,因為我早已見識到好口碑帶來好業績,這種無與倫比的驚人力量。免費宣傳,是建立絕佳口碑最好的一種方式。關於這點,又是歡笑與淚水公司讓我學會的另一課了。

一九九五年二月,當歡笑與淚水公司成立大約一年,一份名為《兒童世界日報》(Kids World Journal)的校園刊物,在頭版刊登了一則關於我的報導,標題為〈十歲創業家,將樂趣化為現金〉。一想到有好幾千個小朋友(包括羅諾克市全體四、五年級的小朋友在內)都會看到那篇報導,實在是令人興奮不已。不過,真正令我大感振奮的,是在一年之後,《羅諾克時報》(Roanoke Times)的一位記者連絡上我,想寫我的故事。

在真正的報紙上刊出我的故事!這對一個才十一歲大的孩子而言,簡直是想像中最酷的事情了。

在刊登出來的報導文章中,附上了我的電話。結果,整個羅諾克市的人都開始打電話來向我訂購卡片和信紙。為了應付所有來電,我們在我的房間裡裝設了另一條電話線。我很快就接起電話——一如我在兩年前所想像的情景——說道:「歡笑與淚水印刷公司,有什麼可以為您服務的嗎?」

免費的宣傳還不止於此。就在《羅諾克時報》的報導刊出後不久,我們接到CBS電視台在本地分公司的來電,想為我的公司做一小段報導。在我的www.cameronjohnson.com網站上可以看到那段報導的影像檔。影片中,可以看到我一邊談著我的公司,一邊帶領攝影小組成員走上我家樓梯。

一次的曝光,似乎會帶來另一次的曝光,然後再帶來又一次的曝光機會。我在創業初期就學會口碑宣傳的這一課,這是我永難忘懷的經驗。看到自己公司的故事,刊登在真的報紙上,感覺當然很興奮。然而,那不只是興奮而已,也很有實際效果。免費宣傳是最好的廣告。既然你可以讓記者寫一則關於你的故事,不需任何成本,就可以刊登在地鐵報紙上,為什麼還要支付一萬或一萬五千美元,在同一份報紙上刊登全版廣告呢?而且,這種宣傳不只是免費曝光,也是在建立自己的信譽。人們通常不會相信廣告,但他們會相信新聞報導。

自此之後,這些經驗就一直是我最關鍵的促銷哲學。我總是試圖利用免費宣傳來推銷我的每一項事業。

如果你想成立一家價值一千萬或五千萬美元的公司,你不必花費幾十萬、甚至好幾百萬美元打廣告、做宣傳,甚至連這些錢的十分之一都不用花。透過免費宣傳,你將可以達到同樣的廣告效果。免費宣傳就是對於你的產品或服務的一種「認證」,無論你從事什麼類型的事業,都適用這個方法。能為你提供免費宣傳的管道,不一定是《紐約時報》或《時人》(People)雜誌這種主流媒體。即使是網路電子報,只發送給你的產品所鎖定的數百位顧客,也是可行的。

在成立歡笑與淚水公司時,我別無選擇,連花大錢打廣告的念頭都不可能有。免費宣傳是我當時唯一能做的——而我現在才體悟到,當時沒錢是何等幸運的事。如果當時有人給了我一百萬美元,我大概已經把錢燒光了。創業家經常會碰到這種情況。他們想盡辦法才籌到一筆貸款或投資基金,但馬上就會說,「嘿,來搞個二十萬美元的廣告宣傳活動吧!花二十萬美元找一間辦公室吧!花兩百萬美元,在美式足球超級盃的中場時段登個廣告吧……」


現金流的重要性

我從歡笑與淚水公司學會的另一個重要經驗就是:能賺到一些零用錢固然很快樂,但是能把賺到的「現金流」(cash flow),用來讓事業更進一步發展,則是更快樂的事。當公司因為見報,業績開始快速成長時,我便把這筆天外飛來的收入,投資在電腦和印表機的升級上。不久之後,我再次更新設備,並且持續這樣做,定期將大部分獲利轉投資在拓展事業,尤其是用來升級設備。

這就是「從小規模起步」這套哲學的一個優點。如果你創立事業的目標,是建立穩固的事業,而非一夜致富,那麼你就會有耐心將獲利轉投資在自己的事業上。

過於貪圖快速的成長,是創業家所犯下最大、最常見的一個錯誤。要打造一個穩固的事業,就不能只是滿腦子想著你可以從中獲取多少利潤,尤其在創業之初更是不能如此。我所構思的商業概念,一直都能用非常少的現金就付諸實踐,而且通常都可以用還算快的速度開始獲利。但是,我會謹慎地把絕大部分的利潤用來進一步擴展事業。成長在一個不斷敦促我們追求立即滿足的文化裡,我知道要做到這一點,是需要一些紀律的。但是請相信我,到頭來這一切都會是值得的。

創立歡笑與淚水公司時,我當然沒有擬定任何大膽冒進的擴張計畫。但是,那整個經驗裡最好的部分,並不是公司規模變得有多大,而是公司規模在創業之初是多麼的小。在我往後幾年所創立的每一項事業,從小規模起步一直都是我最大的優勢。當你是從小規模著手創業,你就會用正確的方式做事,因為你別無選擇,非得如此。

從創立歡笑與淚水公司至今,我從來不曾對外求助於任何金主。除了媽媽在我第一次開戶時,給了我五十美元之外,我父母從來沒提供我任何資金。我也不曾貸款。而這正是許多人在創立事業時出差錯的地方:他們自覺必須馬上就闖出大事業,並且試圖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實現他們新事業的理想與抱負,結果導致他們欠下了日後難以償還的貸款。這會對一項還在掙扎求存的事業,加諸難以負荷、甚至是致命的重擔。

當你手上沒有充裕的資金,你將不得不謹慎行事。對一家公司來說,再沒有比嚴格的自我檢視更重要的事情了。從小規模出發,會強迫你從早期犯下的錯誤中學得教訓。你必須留心注意每一筆開銷,而且每一筆錢都要花得有道理。

我用十二年的時間打造如今所擁有的一切。這些年來我一直處在不斷建立和重建公司的過程中,雖然各家公司的業務性質不盡相同。就在我寫下這些文字時,我才剛創立了另一家新的公司。雖然是一家全新的公司,但背後有我長達十二年的連續成長為支撐,以及十二年來都是從小規模做起的多項成功事業為後盾。我總是把每一家公司賺來的錢——無論是先前存下來的營業收入、賣掉公司所賺得的錢,還是兩者,拿去挹注一家規模更大的公司。

相較於有人說,「嘿,我想成立一家公司。我打算辭掉白天的工作,拿房子去抵押,貸款十萬美元。」我所指的,則是完全兩回事。適度冒一點險固然是好事,但千萬不要拿你正在住的房子去冒險,用來資助你的新創事業,因為這樣一來,你的賭注就太高了。這會迫使你馬上就想嘗試任何事情,讓自己處在極大的壓力之下,結果不但會喪失成效,也使你無法專注於必須全神貫注的事情上。這種情況很常發生。讓自己背負龐大的壓力,對一家創立不久的公司來說,是非常致命的。

有些小公司注定會變成大公司。請先確保你的營運模式是可以延伸擴展的,如此一來,你以後才能將小公司的規模擴大,或是賣掉公司,轉而投注於其他事業。但是,切記要從小規模起步,給自己時間成長。戴爾電腦就是這樣蛻變為一家大公司的。微軟也是。回想微軟當年是如何開展事業,再看看它一路走來所締造的成就。

誠如麥可.戴爾和比爾.蓋茲給我們的啟示,從小規模起步,不見得你到最後就無法獲利豐厚,而這也正是我即將從下一家公司所得到的啟示。


科技造就全新契機

我常在想,我出生在一九八四年,可真是一個有趣的巧合。就在這一年,蘋果電腦(已於二○○七年初更名為蘋果公司)推出的麥金塔(Macintosh)電腦系統,不但有圖形介面和滑鼠,讓操作更簡便,也引介了「桌面」(desktop)這個比喻(指電腦螢幕上的工作平台)。麥金塔電腦使用了「桌面出版」(desktop publishing)這個概念。要不是這個概念,根本就不會有歡笑與淚水印刷公司。

一九九四年,當麥金塔電腦和我都十歲的時候,一般大眾才剛開始透過Mosaic和網景(Netscape)等網路瀏覽器來接觸網路。當時的科技將印刷出版和專業品質的圖像帶進人們家中,而再過十年之後,全新的商務和企業概念,也被帶進人們的家用電腦桌面上。

就在我的印刷事業不斷成長之際,網際網路也在蓬勃發展,而很快的,我就透過網站來銷售產品了。家用電腦一直是我的生產工具,隨後也成為我管理事業的工具,從採購到促銷,乃至於銷售到配銷通路等。

順道一提,我並不算非常懂電腦,在撰寫程式及網頁設計上也沒有過人的技術。一點也不。我曾經自學基本的HTML語法,對電腦略知一二,但是對於電腦操作運用的技術,我從來沒有比一般人更拿手。

科技這種東西,總是持續在進展和提升,如果你沒能隨時跟上步伐,技術很快就會過時。我一開始就很清楚,與其自己去專精於這些技術,倒不如雇用專家來幫我,這樣會更有生產力。借助專家之力,讓我得以專注於事業本身,而經營事業正是我的專長。


網路拍賣的先鋒

一九九五年九月,就在我十一歲生日的前夕,一位名叫皮耶.歐米迪亞(Pierre Omidyar)的電腦程式設計師,出於個人業餘的嗜好,成立了一個小型的線上拍賣網站,好讓喜歡蒐集小飾品和稀奇古怪玩意兒的人,能與其他蒐藏家交換。歐米迪亞本來想把網站名稱登記為EchoBay.com(這是依據他自己的顧問公司「回聲灣科技集團」〔Echo Bay Technology Group〕而命名),但是這個網址已經有人註冊了。於是,歐米迪亞把網址縮短為eBay.com,當時的他自然沒料到,這個名稱後來會變得家喻戶曉。

一年後,eBay正式開放讓所有的網路使用者販賣任何東西——我因此賣掉了我妹妹克萊兒所蒐藏的豆豆布偶(Beanie Baby,亦稱「豆豆公仔」,是一種以豆豆填充的布偶)。

當時的我才十一歲,克萊兒五歲。我用一百美元買下她蒐藏的所有豆豆布偶,然後在eBay以一千美元賣出。克萊兒高興極了,我也覺得開心不已。我就像著了迷似的,發現網路上有著龐大的商機。這些廉價的小小填充玩偶,掀起了一波熱潮,就像八○年代初期的椰菜娃娃(Cabbage Patch Kids)一樣,人人都想擁有豆豆布偶。由於一直供不應求,許多人願意出高價收購最搶手的豆豆布偶。

我是在偶然間發現了這個絕佳的商機,而我不想錯過。不過,我碰到了一個問題:我們手上的豆豆布偶已經賣光了。克萊兒已經沒有其他豆豆布偶了。

我做了一點研究,調查網路上的豆豆布偶供應商,很快就找到好幾個批發管道。我想試試看向這些玩具製造商提出申請,成為他們下游的零售商。

令人驚訝的是,當我請製造商提供零售商申請表時,我發現他們根本不問申請者的年齡,只需填寫姓名和信用卡卡號即可。當時適逢威士卡(Visa)首度推出支票卡(check card),而我可以利用我父母為我開立的支票帳戶,申請威士支票卡(這在第三章會有更詳細的說明)。我從來沒有為此跟任何人通過電話,也沒有人聽過我的聲音。由於他們從沒聽過我的聲音,所以也就從來沒發現他們是在和一個十二歲的小鬼頭做生意。

我很清楚記得,自己在填寫第一筆訂單時的情景。那時是網路發展的初期,絕大多數公司都還沒有架設網站,所以我必須填好書面表格,郵寄給製造商。

我的第一筆訂單,訂購了兩千個豆豆布偶,將以優比速(UPS)送貨到家。在我把訂單投進郵筒寄出時,心裡想的是,在貨品送達當天,我最好能自己趕在優比速貨車到達之前回到家。那時我媽媽還不知道我已經成功投入豆豆布偶的拍賣事業,所以如果我人在學校時,訂購的貨品送抵家門,真不知道她會怎麼想。

果然,幾天之後,我放學回家時發現家裡堆滿了箱子。我從來沒想過兩千個豆豆布偶究竟會占據多大的空間。結果是,屋子裡到處都是箱子。我媽媽早已到家,很納悶究竟是發生了什麼事。我一開始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解釋,只好若無其事地丟出一句話,彷彿那是世界上再尋常不過的事情。

「哦,太好了,貨送到了。」
媽媽看著我,然後說:「什麼送到了?!」

「豆豆布偶,」我說。媽媽只是盯著我瞧。她以為我買這些布偶是為了蒐藏。

我立刻將所有箱子搬到地下室,而這個地方就是我未來一整年的營運中心。我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成為五家豆豆布偶製造商的業務代表,成為豆豆布偶網路零售事業的要角。在我訂購的兩千個豆豆布偶中,有部分是在eBay拍賣出去,但絕大部分都是透過我自己的網站賣掉的。我把為卡片印刷事業架設的網站當成拍賣平台,也把歡笑與淚水這個名字用在豆豆布偶這項新事業上。我曾想過要取個新名字,並架設新網站,但當時是網路發展的初始階段,而我在網路上已經占有一席之地,也有了信譽,何不就把新事業建立在我原有的基礎上呢?

不久,我每天都有四十筆訂單要處理。我在第一個月內,就把最初訂購的兩千個豆豆布偶全數賣光,於是緊接著又訂購了好幾千個。豆豆布偶的批發價是每個二.五美元,零售價則是五至二十美元,甚至五十美元或更高。等到我一天要處理四十筆訂單時,家中地下室的庫存量已經多達五千個。

我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商業世界。如果我要在住家當地做生意,就得持有監理處核發的駕照,人們才會接受我的威士支票卡。但是在網路世界裡,情況就不同了。

要是當時我的任何一位顧客或供應商,想透過電話跟我談生意,他們就會發覺我甚至連青春期都還沒到。但是沒人知道這一點。我的字跡工整,能寫出通情達禮的電子郵件,而且還知道如何提供好的顧客服務。我找到了一個真正公平的競技場,讓我得以恣意追求夢想,在商業世界裡馳騁。我的電腦,成為我接觸這個世界的窗口。


使命必達玩真的

每天晚上做完功課之後,我就會上網查看白天進來的訂單。上床睡覺之前,我會把隔天要寄出的所有貨品都裝箱完畢。我想在每天公司打烊之前,確保所有的貨物都會在顧客下訂單的隔天就寄出。我包裝商品的方式也很專業,會貼上用電腦列印的特製標籤。

我每天還是很早就起床,到學校去上學。放學回家後,我媽媽會開車載我,讓我把裝在黑色塑膠袋裡的美國郵政快遞包裹送到郵局去。到了郵局,我會排隊等待寄件,一步步地接近服務窗口。在我身邊堆放的貨品,就好像一座小小的黑色塑膠山。

記得有一天,我爸媽出城去參加一場福特汽車的經銷商會議。當天我正好有三筆非常特殊的訂單要寄出。我到了學校時,才突然想到沒有人能載我去郵局,而那天正好是週五,也就是說,如果我沒能在當天把顧客訂的貨送出,就得等到下週一。

不可以這樣——這是我無法接受的事情。

當天下午,我三點半左右回到家,收拾好要寄送的包裹,裝到背包裡,騎上腳踏車,用我最快的速度朝郵局奔馳而去。一抵達郵局的白色大樓,我把腳踏車往樹叢裡一丟,就衝進去,「啪」的一聲把背包甩到櫃檯上,氣喘吁吁地問道:「還來得及寄件嗎?」彷彿我正在把郵局服務人員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包裹,交付到他們手中一樣。

結果,櫃檯後的那位男士回答:「來得及,你趕上了……你還有足足一小時可以寄件。」原來那時才快要四點。

我也開始大量販售豆豆布偶了。一次訂的貨愈多,拿到的折扣就愈高。我喜歡盡可能一次訂購愈多愈好,因為我向來不喜歡比別人支付更高的價錢。(如同我喜歡向顧客收取最低的價格,我也喜歡支付最低的價錢。)貨品總是裝在一個大塑膠袋裡,一次送來兩打,所以我也開始用一箱兩打的方式販售。人們購買豆豆布偶,不外是用在學校募款或充當生日派對禮物。為了經營豆豆布偶的批發事業,我付費申請了www.beaniewholesale.com這個網域名稱。

為了更進一步擴展事業,我開始在網路上四處收購,向個別網友購買精緻獨特的豆豆布偶,有時候還得付出很高的價錢——但通常又以更高的價錢轉賣出去。有些比較少在市面上流通的豆豆布偶,蒐藏家甚至願意出到一千美元或更高的價錢。在一九九七年當時,如果你瀏覽www.cheersandtears.com這個網站,你就能找到最稀有珍貴的豆豆布偶。

到了一九九七年中,歡笑與淚水公司已經躍居為網路上第二大豆豆布偶零售商。在這項事業的高峰期,我一個月就可以做到多達一萬五千美元的業績。連雇用十五或二十名員工的玩具公司都趕不上我,而我可是一家不折不扣的一人公司——除非你要把我經常仰賴媽媽載我到郵局寄件的這件事情也算在內。

那一年,靠著豆豆布偶的業績,我淨賺了五萬美元。
對於一家從小規模起家的公司而言,這算是不錯了。

我所能提供的最重要建議之一就是,試著想一些在起步階段只需要最少現金投資和最少廣告支出的點子,尤其是在創辦自己的第一項事業之時。

找到一項營運成本很低、但能博得好口碑的事業,你就能在創業之路上取得先機。

 

0-5 【內容試讀】第7章:你就是品牌


我先前提過,無論你的公司賣的是什麼樣的產品或服務,你的首要之務就是把自己推銷出去。不管你的公司在創立之初規模是多麼小,後來又擴展到多麼大,這個原則適用於公司的每一個發展階段。

過去幾年,「建立品牌」的話題已經有很多人討論過,有些公司甚至不惜斥資求教於品牌專家。不過,關於品牌,我認為有一個凌駕一切的基本法則,可以用幾個字就說明清楚:
你就是自己的品牌。

根本上,你必須提供給顧客的,是你對品質和誠信的堅定承諾,你對顧客服務和卓越顧客體驗的熱忱投入,以及你對於把事情做對,並且設法做得更好的熱情。無論公司成長到多麼大的規模,它永遠都是你個人的延伸。

曾經,企業執行長都是在辦公室裡埋頭苦幹,然後把社會大眾對公司的觀感交給紐約麥迪遜大道上的廣告專家去處理。後來,克萊斯勒的艾科卡(Lee Iacocca)、溫蒂漢堡的創辦人湯馬斯(Dave Thomas)和波爾杜農場肉品加工公司(Perdue Farms)的波爾杜(Frank Perdue)等創業家,開始親自將公司的訊息直接傳遞給消費者。他們證明了,當企業的主事者與顧客直接建立連結,其成效是何其可觀。

我很早就從我所景仰的良師身上學得這個原則,尤其是川普和戴爾。川普應該算是最知名的個人品牌大師,他建立的所有事業,幾乎都會冠上他的名字。而戴爾、賈伯斯(蘋果公司創辦人)和布蘭森(Richard Branson,維珍集團創辦人)等知名企業負責人,也都和川普一樣,善於化身為他們自己的品牌。

不過,我倒是在一個最不可能的地方,領會了「個人就是品牌」這個原則:日本東京市中心。


成名伊始

先前提到我在一九九九年中申請「年度資訊科技青少年創業家大獎」時,我說過這個過程「啟動了往後一連串的事件,對我的未來造成了深遠的影響」。實際上,參與角逐該獎項,就像引燃了導火線,而到了二○○○年初,那一連串事件就像一串炸藥般引爆開來。

時間拉回一九九九年秋天,也就是SurfingPrizes開始受到全國關注之前的幾個月,已經有不少全國性的媒體報導我和「年度資訊科技青少年創業家大獎」。其中,有一篇報導被引介到日本,翻譯成日文,並且刊登在《日經商業週刊》上,而日本創業家鶴谷武親(Takechika Tsurutani)讀完報導之後,對我充滿了興趣。

鶴谷武親喜歡大家只稱他Taka,他是東京「未來研究所公司」(Future Institute Corp.)的執行長,該公司的宗旨就是教導青少年和中學生使用網際網路。「未來研究所」也是「未來小子」(FutureKids)的母公司,後者是專門為日本兒童提供電腦課程的學校。Taka在一九九八年秋天剛創辦「未來小子」電腦學校,並且正在集思廣益,設法宣傳公司和教導青年學子使用網路的訊息。

儘管日本是科技先進的國家,而我們往往認為一切與電子有關的事物,日本都是領導先驅,但是在那時候,至少在網際網路這方面,日本卻是比美國落後的。在一九九九年,日本人的學校或家中是幾乎沒有電腦或網路連線的,因此,絕大多數青少年根本就不會操作電腦或使用網際網路——至少在未能參與Taka的未來小子課程的情況下,他們是不太可能掌握電腦及網路相關技能的。

以電動玩具和行動電話等電子產品來說,日本小孩領先美國小孩的幅度可說有好幾光年。但令人驚訝的是,在網路和電腦方面,情況卻是恰恰相反。

日本學校之所以缺乏電腦相關技術,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電話費率過於昂貴,抑制了網路的發展。在日本,即使只是撥打室內電話,家戶和企業都要被收取每分鐘○.一美元的費率。因此,在學校建置網路撥接系統的成本,勢將相當高昂。

第二,則要歸因於關係緊密的日本家庭文化。家庭是日本人生活的核心,孩子通常在二十九歲生日過後才會離開家。在此之前,父母會一直扶助孩子,而孩子為了回報,也會尊重和順從父母。很少聽過有哪個小孩會在父母不允許的情況下,對電腦或網路產生興趣。

Taka清楚看見日本在電腦和網路這個關鍵領域是何等落後,因此有一個遠大的願景:他想在二○○五年左右,看見每一個日本小孩都會操作電腦,而且接觸網際網路。

當Taka在《日經商業週刊》讀到有關我和「年度資訊科技青少年創業家大獎」的報導,他馬上決定要聘請這個年輕的美國小孩,擔任他公司的董事會成員和發言人。基本上,他是要我擔任向日本青少年宣揚網際網路的大使。

他寄了一封電子郵件給我,內文是: 我們想邀請你成為本公司的董事,並且蒞臨日本,協助我們推展日本青少年學習使用電腦和網際網路的任務。我們想請你來日本一週,而由於你還未成年,所以陪同你前來日本的任何一位成年人,我們也將支付其一切費用。

我覺得這實在太酷了,於是就把這封電子郵件轉寄給我爸。他那時候才剛學會使用電子郵件。他已經會使用「回覆」或「轉寄」這兩個基本功能,所以就點選「回覆」,寫道:
好。要是我親眼看到兩張飛往日本的機票,我就相信這件事。

看到我爸寫的回信,我心想他講到一個重點。畢竟,來信的人可是住在大老遠的地方。他所說的事,很可能永遠不會發生。

然而,兩個星期後,兩張飛往日本的頭等艙機票,果真出現在我爸媽家裡。對方還安排了一趟為期十天的參訪行程,期間我們將住在一家高級飯店。我們成行了。

我和爸爸壓根不知道接下來會遇到什麼事,然而,無論我們原本的猜測是什麼,都不會是這趟首度日本之行最後實際發生的所有事。當然,我一句日語也不會說,對於日本這個國家和文化的了解也非常之少。我不太清楚Taka為什麼想邀請我去日本,也不知道他期待我去日本做些什麼。事實上,我對於「未來小子」真的所知不多。

但是,我確實知道一件事:這是一個我從沒想過要放棄的機會。我媽常說,旅行是最好的教育,而我相信,接受新的體驗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今日的商業世界,能夠對世界上其他角落正在發生什麼事有所認識,更是重要。商業,正以光速般全球化——在這個年代,要將一家小公司的觸角延伸到海外市場,就像在美國境內跨越州際一樣簡單。

越洋的邀約

我們在早上七、八點左右離開羅諾克,先飛到亞特蘭大市,然後再連續飛了十四個小時才抵達東京。由於時差的緣故,我們是在翌日中午時分到達,但感覺上好像已經飛了好幾天。我和爸爸都累壞了,很希望能立刻住進飯店。我們實在太需要好好休息一下,所以心裡想的是,在和Taka會面之前,應該至少有幾個小時可以休息一下。

我們簡直是大錯特錯。

我們一下飛機,就看見到處都是媒體——大概有二、三十位記者在現場守候,成排的麥克風遞上前來,相機的鎂光燈閃個不停,電視台攝影機都轉向我們,一群人以飛快的速度嘰嘰喳喳說著日語。現場簡直亂成一團。一開始,我和爸爸都以為一定有名人和我們搭同班飛機。我們伸長脖子,四處張望,回頭看究竟是誰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我們在飛機上並沒有見到任何名人,至少沒有我們認得出的名人,而由於我們坐的是頭等艙,照理說如果有任何知名人士,我們應該會在飛機上看到。

我回頭看那一大群記者,其中有一個還算會講英語的人問我:「你是從維吉尼亞州來的嗎?」我回答是。結果,突然之間,所有人都開始大叫:「卡米隆!卡米隆!卡米隆!」(Kamelon!) 原來那個名人就是我!

他們在找的那個人,所有麥克風、鎂光燈和電視攝影機來到這裡的理由,就是「我」。我們事前並不知道,鶴谷先生已經砸了大錢,在日本所有的媒體宣傳這次的參訪活動。而讓我和爸爸大為驚訝的是,當時,全日本除了「卡米隆!卡米隆!卡米隆!」之外,沒有其他更大的新聞了。

突然間,一個看來很幹練的年輕人出現在我身旁,操著一口流利的英語,急促的說道:「強森先生!請跟我來——跟著我走就是了!」這人正是Taka。

他快步前行,我們暈頭轉向地跟在後頭,直接穿越成群的記者和電視攝影機。我們這才發現,我們是走在一條行人輸送帶上,大批記者則緊跟在輸送帶兩旁,企圖從側邊包抄我們,而且是扛著笨重的錄影設備倒著跑,這樣才能一邊跟上我們的步伐,一邊拍攝畫面以及向我提出問題。我實在不知道,人類怎麼可能在拿著那麼重的設備的情況下,還能倒著跑而不會摔倒,但他們就是辦得到。

有個人對著我大聲喊叫:「卡米隆!你打算和日本青少年分享些什麼?」
正當我和爸爸繼續跟在Taka後面奔走時,我回答說:「嗯,我來這裡是想分享我自己的經驗,然後希望他們也可以創立自己的事業。」要是你能聽見現場突然爆出的嘈雜聲,你一定會以為我是到日本來宣布我即將獨自搭乘熱氣球前往火星。

如我先前所說,日本人的民情和美國非常不同。當孩子長大成人,從學校畢業之後,他們通常會回到老家,和父母住在一起,直到快三十歲時才會離家獨立。日本青少年要是沒有父母的允許,根本不可能創立自己的事業。說到一個年輕創業家創立自己的事業這種事,這些人從來沒聽過。這不只是因為Taka運用了高明的行銷技巧,而是對日本人而言,這樣的事情是真的極具新聞價值。

Taka和一組日本機場警衛人員護送我們穿越機場,繞過了所有海關和安檢,把我們直接帶往停在路旁的一部豪華轎車。我們擠進這部加長型禮車,用力關上車門,我爸爸這才說:「呼!終於沒事了!我們去飯店吧。」

這時,坐在前座的Taka回過身來說道:「好的,但我們得先去一場記者會。」

關於我們即將前往的「一場記者會」,事後證明並非一場,而是一場接著一場,緊接著又是另外一場。我們當時並不知道會這樣,而且是一直到當天晚上十一點半才進飯店房間。

在第一場記者會上,我得宣布我即將出任他們的發言人。不過,我那時候連他們公司是在做什麼的,都還不甚清楚。此外,這趟飛行讓我精疲力盡。(雖然對他們而言,當時才中午,但對我們美國而言卻是深夜了。)而且我之前從來沒出席過任何一場類似的媒體活動,更不用說成為所有注意力的焦點。

在美國,我曾經上過報,也接受過幾次錄音採訪。來到日本,我卻是上遍了所有電視台和廣播電台,而且通常是現場節目。這是一場十足的媒體狂熱。他們告訴我,我比歌手瑪麗亞.凱莉還紅,她前一天才上過同一個節目。事實上,他們還告訴我,我在這裡的新聞性,比任何一個美國人都要高。這實在很荒謬。突然間,我好像被當成搖滾巨星一般。

我們抵達記者會現場,發現那裡的攝影機就和在機場的一樣多。事實上,我們竟然成為所有當地午間新聞現場直播的特別報導。十五歲的我,來自美國的卡麥隆.強森,此刻正出現在全日本的現場直播電視新聞裡。

我沒時間緊張,甚至也沒時間去體驗文化上的衝擊。我經歷了一場媒體衝擊——而我還滿樂在其中的。

幸好有Taka在一旁負責翻譯,而每當媒體問到有關「未來小子」的問題時,他就會用日語回答,然後告訴我(用英語)他剛才說了什麼。我讀過Taka的簡歷,也瀏覽過他們網站的英文版,但是我對他們公司的認識非常粗淺,所以我也是跟著現場的記者一起學。

記者會一結束,我們旋即又在東京的不同地點,召開另外三場記者會。而事情不是這樣就結束了。他們已經安排我在當天晚上發表一場演說!

要在這樣的狀態下演講,實在是很痛苦的一件事,因為我感覺好像已經一個星期沒睡覺了。所幸,我每隔三十秒鐘就必須暫停,讓翻譯人員把我說的內容轉成日文,然後有人會提問題,而我們就再等待翻譯人員將問題翻譯成英文,這樣一來一往,我就有幾分鐘的時間去思考每一個問題。此外,既然現場除了翻譯人員之外,根本沒人知道我在說什麼,所以我告訴自己,場面不太可能被我弄得太糟。應該不會吧?

當Taka終於把我們送到飯店房間,離開前對我們道了晚安,然後加上一句:「我明天早上八點半來接你們。」我們已經完全累垮了。翌日一整天,我在所有的訪談過程中,從頭到尾都在打呵欠。行程實在是太緊湊了。


意想不到的狂熱

從我們抵達日本的那一刻起,我就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而在我們停留日本期間,這樣的情況沒有一刻是鬆懈的。我們每天接受十至十五次採訪,媒體來來去去,絡繹不絕。這樣的行程雖然讓人有點受不了,但是也很好玩。

我在多場網路座談會上發表演說,其中有幾場的聽眾人數都是五百人或更多。我在東京「數位好萊塢」(Digital Hollywood)學院的畢業班上演講,真是有趣極了。這簡直是一次旋風式的造訪。當我們坐在車上,每次看著交通號誌變換時,我都會說:「爸,在這裡過馬路的人,要比在伍德貝瑞校園多很多!」等著穿越街道的行人大概有六、七百人,而他們全都可以透過媒體報導認出我來。

有時候,交通狀況實在太糟,以至於我們在結束一場訪談,趕往下一個訪問竟然得花上一個小時的車程。Taka都是坐在前座,讓我和爸爸坐在後座。Taka會隨身帶著一部體積很小的筆記型電腦,附有一張行動數據卡(cellular modem card)。還記得嗎,這時候是西元二○○○年,我從來沒見過這樣的東西。我問:「嘿,我可以接收我的電子郵件嗎?」於是他伸手到後座,將他的筆記型電腦遞給我。我驚訝得說不出話來。我認為這是我所見過最神奇的東西了。他的行動電話也比美國有的款式酷炫兩倍,而體積卻小一半:薄得像紙,輕得出奇。我見識到日本在消費性科技產品這方面,確實是走在時代的尖端——這個國家是所有最紅火新玩意兒的發源地。他們總是走在我們前面。

Taka竟然還買了一支手機給我,好讓我們在分開時能隨時連絡彼此,這樣他的員工如果需要我接受媒體訪問時,也可以找得到我。這支手機只能在日本使用(日本人有獨特的行動電話通訊協定,到了其他國家就無法使用),所以當我們第二次到日本時,我又帶來了這支手機。直到現在,我都還留著這支手機。

我很快就注意到,日本的物價真是高得嚇人。我們住的飯店,房價一晚要七九五美元。只有吐司麵包和柳橙汁的早餐,要價一百美元。我還記得,一杯柳橙汁要十二美元。(我必須補充一點,我幾天前才發現在華盛頓特區的Westin飯店,一杯柳橙汁要價五美元,或許美國的物價也開始急起直追了。)

我開始思考Taka邀請我們來日本的成本。我和爸爸的頭等艙機票,每人大約要一萬美元,而且我們總共造訪了日本兩次。加上早餐和客房服務,住宿費用一天就超過一千美元,而我們總共待了將近三十天。用餐的時候,我們也都是去非常高級的餐廳,我記得有一餐我瞥見帳單是一千五百美元,但是一同用餐的只有Taka、我和我爸。而且,無論是我們到日本之前,還是我們停留在日本的期間,Taka一定已經花費了大筆的宣傳費用。

但是,你知道嗎?我敢打賭,他所獲得的報酬,鐵定是他所有開銷的至少十倍。最能為人帶來信譽的莫過於媒體了——我造訪日本時的媒體曝光,為Taka帶來的好處,是他花再多錢都買不到的。

日本各地的「未來小子」都由Taka掌控。我認為,他那時大約擁有二十七家連鎖補習班,讓孩子們付費上電腦課。他的目標是把整套計畫引進日本的學校體系,而邀請我到日本,則是為他的學習科技確立價值的絕佳方法。他會說,「看看這個孩子——看看刻正發生在美國的一切。我們落後了——我們必須迎頭趕上,超越美國!」這就是他把我帶來日本背後的整套策略,而這樣的安排真是高明極了。


十天的參訪行程進入尾聲,離開日本的日子終於到了,我們前往東京成田國際機場準備返國。向Taka道別之後,總算只剩下我和爸爸兩個人,在候機室等待登機。我們看著彼此,然後說道:「太好了!要恢復正常生活了!」

突然間,我抬起頭,注意到一個只比我大幾歲的女孩,站在我們旁邊,很有禮貌地等著要跟我們說話。她拿出一支奇異筆,嘴裡說的話聽來像:「請泥見名?」(Sine, priest?) 在日本待了十天,我已經頗能聽懂他們的英語,不過,要搞懂她究竟在說什麼,還是讓我困惑了一下。

我起先不知道她在說什麼,然後突然間就會意過來了——她說的是「請你簽名?」當然,這是最後一個要求我簽名的人。我找尋著可以簽名的東西。女孩的父親站在一旁笑容滿面,對於女兒能夠遇到我,感到非常驕傲。我看了看那位父親,目光再回到女孩身上。除了奇異筆,她手上還握著她的手提包。

她要我在她的手提包上簽名。
那可是一只Prada的名牌包。

於是,我用一支奇異筆,在她價值六百美元的Prada手提包上,簽下「卡麥隆.強森」。歡迎來到怪異的名流世界。

即使在六個月後,我們再度造訪日本時,雖然不再像上回一樣遭到媒體緊追不捨,但所到之處還是被許多人認出來。每當我們走在街上,就會聽到有個聲音喊道:「哦,那是卡米隆先生。」突然間,我又在幫人們簽名了。

事實上,此行最終比上一回為我營造了更多公開曝光的機會——因為我這次到訪是為了宣傳一本關於我的事業和我個人的書。

在我第一次到訪日本期間,有位日本作家跟我接洽,提議為我寫一本個人傳記——用日文。「我會負責寫作,」他解釋說:「但是我們會用你的名義出版。」他們已經草擬了所有合約,而在我聽來,這還滿令人興奮的。執筆的是一位暢銷商管書作家,我想,我們應該不會出什麼錯才是。

我和這位先生用兩天的時間,不斷接受他的訪談,每天連續進行長達十二小時之久。幾個月後,我的自傳就出版了,總計一八五頁——全用日文寫成——書名為《十五歲的執行長》。不久之後,Taka又寄來兩張頭等艙機票,邀請我們重返日本這個「日昇之國」。二○○○年八月,就在我們第一次造訪日本的半年之後,我和爸爸又回到日本,展開一趟巡迴六座城市的新書宣傳之旅。

我們第一次到日本時,前後為期約十天。第二次,我們待了將近兩倍長的時間。雖然我們抵達時並沒有受到媒體的包圍,但是二度造訪卻讓我見識到身為名人的另一個面向:當我坐在日本書店裡,有多達兩、三百人排隊等著,我為他們買的《十五歲執行長》簽名。這本書頗受好評,獲得所有日本媒體的介紹,而且登上日本商業類暢銷書排行榜第四名。


文化衝擊

我在成長過程中,從父親的汽車經銷,以及隨同父母出差的經驗中,學會了許多經營事業的技巧。然而,在日本的種種體驗則是讓我大開眼界,見識到大規模、先進事業的全新境界,也帶領我接觸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文化,包括一套截然不同的商業價值觀。

在這個過程中,最有趣的一個經驗就是認識了Taka的一個朋友。他非常聰明、有成就,也是我曾發表演說的東京「數位好萊塢」學院的負責人。這位仁兄很有錢,開的是Land Rover的豪華休旅車Range Rover。在日本,開這樣的車子就像開法拉利跑車一樣,因為當地根本沒有人有休旅車。

記得有一晚,他先是帶我們到一家貴得離譜的餐廳用晚餐,餐後又帶我們參觀他的辦公室。我很驚訝,看到有些員工竟然還在辦公室工作。Taka的朋友說,如果他們沒能在白天完成工作,大概就會留下來加班到晚上十點或十一點。甚至有員工整晚都待在辦公室,睡在一張沙發椅上,好在隔天一早就立刻接續前晚未完成的工作。在向我們說明他們的工作文化時,他們並不認為這樣的現象是教人吃驚或漫無節制的。相反的,這是很正常的。

我想起我媽,小時候躺在她父母辦公室一角的帆布床上小睡片刻。我媽媽和日本人豈不相似。 這次的參觀經驗,鮮活地呈現出日本人對工作是何等投入。雖然他們或許認真過頭了,但是他們獻身於追求卓越的那種廣度和深度,還是非常驚人的。

別誤會我的意思:我並不是說當個工作狂,或是排除其他一切而只專注於工作,是一件偉大或值得讚揚的事。儘管我父母曾經有段時期擔心我是否過著「正常」的生活,他們最終還是了解到,根本沒什麼好擔心的。(我總是說,「他們只不過是經歷了一個階段。」)我總會騰出時間交朋友、踢足球和陪家人,而且我會一直這樣做下去——我希望你也是如此。變成工作的奴隸,一點也不高尚或令人欽佩。

在造訪日本的見聞中,最令我讚佩的,並不是他們的工時有多長,而是他們對工作的熱情和投入。雖然他們聲稱要向我們學習的地方很多,我也相信真是如此,不過我也從他們身上學到一些珍貴的東西。

他們對工作的投入,也延伸到市場研究上。日本人對於盡可能了解顧客的一切,抱持著高度的熱情。任天堂之所以能開發出許多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電動玩具,其主要的一個策略,就是持續不斷、費盡心思地鑽研顧客的興趣和喜好。而這份關注顧客需求的熱情,在任天堂的主要競爭對手——世嘉(Sega)也可以看見。

鶴谷武親先生介紹我認識的另一位企業家正是世嘉的執行長大川功先生(Isao Okawa,已於二○○一年三月過世)。當時世嘉剛推出第一部結合電玩遊戲與網路連線的遊戲機:Dreamcast,讓遊戲玩家無論身處世界的哪個角落,都能即時在網路上相互溝通,甚至連線對打。

我造訪世嘉公司總部,並且和大川先生見面。他問我:「如果我給你幾部我們新款的Dreamcast遊戲機樣品,你可以把你的朋友喜歡或不喜歡什麼,回報給我知道嗎?」我當然同意這麼做,而不消說,在我回到美國不久後,一部拖車便出現在伍德貝瑞的校園裡,運來了一百部全新的Dreamcast遊戲機,以及數百套遊戲。我簡直嚇昏了。以一部兩百美元(零售價)計算,這部拖車送來的可是價值兩萬美元的全新Dreamcast遊戲機,以及相當於三、四萬美元的遊戲軟體和周邊設備。

大川先生問我能不能把這一百部遊戲機分成兩批,其中五十部送給學生,另外五十部送給他們的父母,讓親子之間能透過遊戲機彼此連繫。他不但想知道學生的反應,也想知道父母是否覺得遊戲機實用。我很確信父母的參與感不會太高,於是說服他只把遊戲機分送給學生,因為只有學生才會花時間和精力試用這項產品。

幾個月後,我和世嘉討論遊戲機的試用結果,並且提供他們各式各樣的意見反應、批評和建議,而該公司也多所採納。在此同時,Dreamcast正陷於虧損。他們的策略是賠本出售遊戲機,然後透過消費者購買的遊戲軟體和配件來回本。然而,真正讓他們達到損益兩平的,大概就只是其中三套遊戲軟體。於是,我建議他們乾脆徹底放棄遊戲機,專心為其他遊戲機製造商的電玩系統開發遊戲軟體。最終,他們確實這麼做了,Dreamcast是他們最後一款電玩系統。


準備成為公眾人物

以我在日本學到的經驗,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在這個現代化、媒體掛帥的世界,成為一位公眾人物,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是成功創業家不可或缺的要素,而這也呼應了本章一開始所論及的個人品牌議題。

成為公眾人物與否,當然得因人而異。有些人天生就比較能自在地處於聚光燈下,有些人則生性害羞,或純粹就是比較低調、注重隱私。而顯然也並非每位成功的企業家都會變成全國知名的人物,或經歷過我在日本體驗到的媒體狂熱。但是,即使只是地方上的小公司,如果想打造成功的事業,就要能夠在你的社群中成為公眾人物。

在相當程度上,你就是自己的品牌。你可能會認為人們是購買你的產品或服務,但他們終究所購買的,其實是你本人。

這也意味著,如果你想創立成功的事業,你遲早會需要對公開發言這件事,變得更自在一點。 我聽過一個統計數字,指出美國人把公開演說列為他們最害怕的事,連對死亡的恐懼,都只排在第五名而已。如果事實真是如此,我就要給美國人一個建議:出國去吧,到一個沒人聽懂你在說什麼的國家,練習你的第一場演說。

我在日本的經驗,大概是學習公開演說的最好方法,因為我演說的對象是一群根本聽不我在講什麼的人。更重要的是,他們全都是我根本不認識的人,所以我不必擔心他們事後對我議論紛紛。

不過,二○○○年九月,在我結束日本的新書宣傳之旅,剛回到美國之際,我第一次有機會發表一場重要的演說——聽眾都是講英語的人,而地點就在我的家鄉維吉尼亞州羅諾克市。

舉辦「年度資訊科技青少年創業家大獎」的「青少年成就組織」,贊助了一場年度活動,活動中將宣布把某位重要的商業領袖,正式列入「西南維吉尼亞州商業名人堂」。這一年,他們打算將兩位社區偶像引介進名人堂:創業家伊莉莎白.鮑絲(Elizabeth Bowles,她同時也是首位被提名登入名人堂的女性),以及維吉尼亞理工學院校長保羅.托格森(Paul Torgerson)博士。猜猜看,他們想邀請誰擔任第十一屆年度名人堂盛會的主要講者?

十五歲的執行長。

老實說,我對這場演說還滿緊張的。出席亞特蘭大市麗池酒店的頒獎典禮是一回事——那是一場令人興奮的活動,而接受表揚的三位決選者當然是舞台的焦點——但是我們並沒有被要求發表感言。

至於在日本出席的那麼多記者會和公開露臉……怎麼說呢,那是一種超現實的體驗,而我確實是眾所矚目的焦點,或許也是我這一生截至目前為止最受關注的時刻了。但是,就像我說過的,我在日本是對著一群不會講英語的聽眾發表演說,所以我得以仰賴翻譯人員(通常就是Taka)。再說,我在日本可是被吹捧為名人,所以在場的每個人事先都已受到提點,無論我說什麼,他們都要表現出大受感動或印象深刻的樣子。在這種情況下,要把場面搞砸恐怕是很難。

但是這一次的演說呢?在羅諾克市對著一群商業人士發表專題演講?我可以想像出把這件事搞砸的畫面。

我曾當過好幾年的童子軍,如今這句著名的童軍格言又回到我的腦海:「做好充分準備。」對於公開演說,我所學會唯一一件最重要的事,大概就是做好準備——而且是萬全的準備。不管是演說或現身媒體,再怎麼練習都不嫌多。

為了這場名人堂的演說,我打了一份講稿——用的是雙倍行距,因為這樣比較容易讀,尤其是在很緊張的時候——並且我反覆地練習朗誦。我大聲朗誦了數十次之多。

我父母也給我指導。其實我爸從來不曾發表過「演說」,但是他確實曾經多次面對過一大群人,因此還是可以給我一些很棒的提點。我的演講其中一個重點,是打算談到某件事的三個主要差異(我現在已經忘了我究竟是要強調哪個重點了),我爸說:「卡麥隆,當你說到這個部分時,可以搭配手勢。用你的手指確切比出那三個差異點。」這真是一個好建議,我也這麼做了。我知道這會讓我輕鬆自然一點,因為我原本在講話時,就會有很多手勢。

我還記得,我父母給我最有幫助的建議是,「把頭抬起來——眼睛看著聽眾。」我爸說,「只要盯著每一桌的其中一個人,沒有人會知道你究竟在看誰,所以每個人都會覺得演講者很像是在看著他們。」

爸爸說得對極了。如今,我非常喜歡和在場的不同人士目光交會的感覺。即使你正在傳達先前已經說過的相同訊息,即使你正在朗讀一模一樣的筆記,每一場演說都會成為一次獨特的經驗——因為每一次,你都是在和不同的群體互動。你會得到不同的反應和答覆,並得到不同的問題。

從那次演說之後的多年以來,我已經學會許多有效發表演說的實用技巧。例如,當你剛站到講台上,在開始說話之前,先調整麥克風的角度。一旦你開始演說,最好雙腳站穩貼地,身體不要倚靠著講台或變換姿勢,因為這會改變你的聲調,而聽眾會注意到這點,並且覺得不自在。重要的是,即使有許多業餘講者都會這麼做,但是千萬不要用閒話家常來當作開場白,彷彿你正在「暖場」一般。最好在一開場時,就傳遞出一個清晰、堅定的論點——讓你的聽眾知道你完全掌握住演講的主題。這會讓他們放鬆,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正在聽取一位專家的意見。

不過,關於演說,我所學會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做你自己。緊張無傷大雅,而如果你真的很緊張,試圖掩飾也是毫無意義的。一方面,這麼做從來就沒什麼用——只會弄巧成拙,讓你的緊張更加明顯。另一方面,你的聽眾知道,如果他們和你異地而處,他們也會緊張。如果你有寶貴的訊息要告訴他們,他們就會容許你緩緩道來。鎖定在你要傳達的訊息上,以及你想要帶給聽眾的價值,心裡不要老想著自己看起來如何,或是你在聽眾眼中的形象——如果你是誠心地在傳達訊息,其他一切就不重要了。真誠就是演說的最大幫助,人們可以察覺得到,而且會給予回應。

在我抵達活動現場時,雖然十分緊張,但是我知道我已經盡可能做足準備了。我已經盡力做好我該做的事,然後,除了發表演說,其他一切都不必操心。就像你在做任何事一樣:盡全力表現,然後坦然面對一切。我走近講台,覺得這比我之前有過的曝光經驗,有過之而無不及。這真是讓人神經緊繃——但同時也讓人感到振奮。

我發表了演說。當演講結束,我得到聽眾的起立鼓掌。

當然,這群人很可能是對我特別寬容,因為當時的我只是一個十五歲的孩子。但是,我認為他們的掌聲是發自內心的,而我所有的準備工作都是值得的。感覺像是我忠實地呈現了自己,並且在演說中表達了我想傳遞的訊息。

如今,我經常到處演說,而且次數愈多,我就愈愛演說。並不是我陶醉於受人矚目的感覺——而是我喜歡擁有這樣一個平台,可以分享我想與人共享的事物。身為創業家,這個比較屬於公眾的部分,其實跟最初促使我投入創業的原因是密切相關的:我熱愛銷售。與聽眾分享我在生活中和商場上體驗和學習到的一切,就如同告訴鄰居我有最美味的番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