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型男唯美西装照:中纪委五招抓贪官-《精品阅读》 -《精品阅读》杂志-强国博客-人民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2:13:13
  中纪委五招抓贪官 刷新               标签: [ 原创 2009-11-11 11:20:13] 作者:《精品阅读》       此日记引用地址:http://blog.people.com.cn/blog/trackback.do?wlog_id=1257909640011501

文:白菊梅 张建魁 邢婷

 

    2009年9月18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发表公报,提出“坚决反对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必须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对那些位高权重、不可一世的贪官来说,“中纪委”是他们最恐惧的3个字。从2003年到2008年,各级纪委共审结违犯党纪政纪案件85.2万件,处分88.1万人,其中,地厅级以上干部2386人(不含军队),县处级干部29905人,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有24718人。原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原国土资源部部长田凤山,原黑龙江省政协主席韩桂芝,原安徽省副省长王怀忠,原山东省委副书记杜世成,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一大批党内身居高位的腐败分子,被中纪委依法处理。仅2009年上半年,就有原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益、原公安部部长助理郑少东、原吉林省人大副主任米凤君、原浙江省纪委书记王华元、原广东省政协主席陈绍基、原深圳市市长许宗衡6名省部级高官(含副省部级,下同)相继“落马”。

 

  中纪委是如何抓贪官的?本文讲述了中纪委肃贪的幕后故事。

 

  绝招一:追查案中案 挖出幕后人

 

  从一个案子中发现线索,从而查出另一个案子,挖出幕后大贪官,是中纪委的一大绝招。

 

  2006年12月底的一个下午,国家药监局机关大楼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氛。该局的司处级干部接到通知,参加一个重要会议。他们走进会议室时发现,主席台上端坐着中纪委的官员。近一年来,国家药监局的多名司处级干部被中纪委相继查处。这次,会是谁呢?

 

  中纪委的官员宣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在查办国家药监局司处级干部的违纪违法问题时,发现了前任局长郑筱萸的违纪线索,经党中央和中纪委决定,对郑筱萸进行立案审查。

 

  中纪委副书记、秘书长干以胜这样总结侦破郑筱萸案的经验:“我们高度重视在查办案件中发现的线索,特别是有关涉案人员交代的线索,对有关线索进行深挖细查,对‘案中案’抓住不放。”

 

  绝招二:空降专案组 啃下硬骨头

 

  1999年,远华案被列为中央直接抓的大案。中纪委牵头成立专案领导小组。中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何勇任组长。全国的纪检、监察、海关、公安、检察、法院、税务等相关部门的精兵强将陆续进驻厦门,全面查处此案,办案人员最多时达到1100多人。

 

  经过一年多的深入调查,专案组查清:1996年以来,以赖昌星为首的走私犯罪团伙,共走私进口成品油、汽车、香烟、化工原料、西药材料、电子机械等货物价值高达530亿元,偷逃税款300亿元,是建国以来查处的最大走私案。

 

  这期间,共有600多人被审查,300多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另有近200名党政机关和行政执法部门的干部受到党纪、政纪处分,近150名党政干部被追究刑事责任,其中包括原公安部副部长李纪周等省部级干部3人、厅局级干部26人、县处级干部85人。

 

  类似这样牵涉面极广的“惊天大案”,地方纪检和司法部门基本是无力查处的。这就需要中纪委直接“空降”专案组。

 

  绝招三:“双规”击溃贪官心理防线

 

  在中国官场,流行这样一种说法:“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中纪委找谈话。”

 

  因为,这个“谈话”的意思已经不仅仅是了解情况,而是延伸成“双规”了。中纪委的“双规”制度令所有的问题官员闻风丧胆。

 

  著名反腐专家、中纪委研究中心前主任李永忠认为,“双规”的巨大威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来自纪检机关对一些基本证据的掌握。被调查对象都明白,凡是被“双规”的,纪检监察机关都掌握了相当部分的证据。

 

  二是来自被调查对象权力的暂停行使。被调查对象在受到“双规”后,一些知情者、受害者,不再受被调查对象权力的威慑,从而敢于大胆向组织揭发控告;同时,一些其他涉案人员也失去了被调查对象这把“保护伞”的庇护,从而失去抵抗能力。

 

  三是来自被调查者和调查者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双规”期间,被调查对象失去与外界的联系,不能及时了解自己的问题中,哪些已东窗事发,哪些已后院起火,哪些已铁板钉钉。信息的不对称,使被调查人处于一种必然的劣势地位。具有丰富办案经验的人员就会利用这种优势,从证据上、政治上、心理上等多方面精心设计审讯方案,从中查找被“双规”人员的弱点和破绽,予以突破。

 

  绝招四:异地羁押切断腐败关系网

 

  2000年10月8日上午,中纪委某会议室内,“马向东案”(马向东,原辽宁省沈阳市常务副市长,后因贪污罪、受贿罪被判处死刑)的办案人员,正在向中纪委领导汇报案情。此前,他们已在沈阳连续工作15个月,其间屡屡遭到一张庞大关系网的“狙击”。

 

  听完汇报,中纪委的领导们当即拍板:马上立案查处编织这张关系网的最大黑手——马向东的妻子、沈阳医学院副院长兼第二附属医院院长章亚非;为了切断马向东的关系网,粉碎一些人“翻案”的企图,必须对马向东实行异地羁押。

 

  这是中纪委历史上第一次对被“双规”人员实行异地羁押。

 

马向东被押送江苏后,失去了章亚非组织的庞大关系网,立即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心理防线迅速崩溃,开始交代问题。

 

  绝招五:派遣巡视组揪出“狐狸尾巴”

 

  2006年,原中纪委常委祁培文任中纪委、中组部第二巡视组组长。就是他,率领巡视组在天津“巡视”时,发现了原天津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李宝金贪污受贿和挪用公款等问题。

 

  第二巡视组起初和时任天津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李宝金的谈话中只履行程序,并没有太多的针对性。但祁培文发现,李宝金跟巡视组谈话时,极力吹嘘自己在天津怎么能干,为国家做了多少事情,为群众做了多少好事,“讲得活灵活现”。最后,也许是想和巡视组套近乎,李宝金说:“来天津你们想办什么事儿就找我,市长办不了的事儿我都可以办。”正是这句话,引起了祁培文的警觉:“这个检察长有这么大的权力,市长办不了的事儿他都能办?再者,他能办的这些事又都是些什么事呢?”一连串的问号出现在巡视组成员的讨论话题中。

 

  随后,巡视组找到一位对李宝金很熟悉的企业老板了解情况。这位老板说了一句非常耐人寻味的话:“李宝金的确是什么事都能办。他找谁办事谁都得给他办。因为你不给他办,他就办你。”巡视组终于明白了:原来,李宝金是利用自己手中查案的职权,让人家给他办事,你要是不给他办,他就想办法抓你的小辫子,查你整你。

 

  中纪委从1996年初启动巡视工作,到2003年和中组部正式成立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再到今年7月中央颁发《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巡视工作逐渐走上制度化。

 

  目前,中央巡视组已经由原来的5个(地方组)发展到11个,其中增加了1个金融巡视组、3个国有企业巡视组和2个国家机关巡视组。近年来,一些高级领导干部如陈良宇、侯伍杰、徐国健、杜世成、何闽旭等人腐败案的部分线索,就是巡视组在巡视中发现的。(摘自《环球人物》2009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