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四大名砚:六百年历史的石头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1:55:12

六百年历史的石头村

    “村间小路铺的是清一色数百斤重的青石板;住过几十代人的屋子,找不到一块砖头,全部采用大小不等的青石错缝垒砌,墙基以五层大块条石堆砌;散落在草丛中的石雕上,花鸟走兽栩栩如生”。当我看到上述文字时,立刻与古老、奇特、深山等字眼联系在一起,而且也认为此村一定是藏在深山密林中。急不可待地查地图,结果大跌眼镜。居然就在离我家七、八公里的地方,感叹,成天蜗居楼房里,对外面世界了解太少。因此决定骑自行车前往探访。

    沿途经过许多工地,科技园建设如火如荼,保障房建设也正抓紧进行。穿过宁芜铁路、南京绕城公路,京沪高速铁路,再从南京绕越公路桥下穿过,眼前村庄就是石头村--窦村。







眼前是一片水泥楼房,传统的石头房子在哪里呢?


村中都是水泥地,青石板的路也不见踪影。
询问村民还有没有青石板路,回答说,没有了,全铺上水泥路了。看看眼前的景色,似乎是白跑一趟。我返回村口,几个老者坐小店闲聊,我问起石头房子和青石板的事,他们说来了不少人,看看都很失望,没有看头。正说着,我看旁边草丛中的几块石头不一般。


历经数百年花纹清晰可见。





村里人告诉我,这是一个古戏台,以前常请戏班在此演戏,也在此放电影。
其中一位老人告诉我,小时候他们天天在此玩耍,台子很高,人小爬不上去,还要先站在凳子上,才能上得去。戏台很有名,据老人说他还看见许世友司令在此看过戏。文革期间破四旧将戏台毁了。


精美图案


戏台边的雕刻。


戏台一角


戏台前立的碑显示1984年该戏台确定为县文物。
关于窦村的情况,媒体曾多次报道过。
南京晨报 2006年8月4日《石头文化亟待保护 南京城东有个石头村》)窦村村口有个戏台遗址,荒草丛中可见一块块雕龙画凤的条石,这里曾是村中最热闹的地方。窦村戏台建于清代。戏台由村里的能工巧匠选料搭建,面南朝北,呈凸字形。舞台长度就有5.4米,后台长度11.8米,上下三层,台前有两根大石柱子,分别雕有“犀牛望月”和“刘海戏金蟾”图案。石匠们经常请来城里的戏班子唱大戏。到了“文化大革命”,这个戏台子屡遭造反派破坏。
    另一报道说:村口立了一块的碑,上刻窦村古戏台,为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古戏台被立为江宁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立的一块碑。戏台建于明朝,戏台很高,柱子描龙绣凤,石壁上的飞凤、翠柏、孙猴儿捣蜂窝、张果老倒骑毛驴等石雕依然清晰,栩栩如生。一九五九年,北京建设十大建筑,程天全等五名窦村石匠曾进京献艺。他们还负责明孝陵神道石地面、石台阶、棂星门、金水桥石栏板、享殿四周须弥座的修整,及三层须弥座上的栏板、望柱的复原。工程所需青石都由窦村石匠在龙潭、青龙山中挑选。南京城内,夫子庙牌坊、中山陵石阶、栖霞山佛龛、莫愁湖抱月楼一百零八将石雕,也都出自窦村石匠之手。
   

    (扬子晚报 2009年06月24日《南京青龙山下窦村全村2000余人无一姓窦》)村口处立了一块醒目的碑,上刻“窦村古戏台”,从碑文中得知,这是1984年11月古戏台被立为“江宁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专门立的一块碑。撩开杂草,戏台精美的石雕依然清晰如初:孙猴子捣蜂窝、张果老倒骑毛驴、苍翠的松柏、飞舞的凤凰……栩栩如生,叹为观止。

  村口老人们说,这座戏台建于明朝,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乖乖,以前可漂亮了,前面是戏台,后面是化妆室。戏台很高,小时候想上去玩,脚下还要垫几块石头。戏台里面的紫红色大柱子,根根描龙绣凤,石壁上刻满了神仙、花草、龙凤等等。过去这个戏台请的都是名角大戏,以京剧为主。每年阴历十月初三起,都要连唱三天大戏,每家都有亲戚朋友过来看。”

  (南京晨报 2010年4月15日《去窦村看千年石屋》)刚进窦村大门口,一个面积20多平方米的残缺“古”戏台就矗立在村北头。“很可惜,这个戏台有大几百年了,最开始有现在好几个大,都是‘破四旧’的时候给敲了。你想想,当时演戏,全村居民都能坐在台下看。”在赵主任的指引下,记者绕过排水渠攀上了路边的古戏台。虽然古戏台已经不见当初模样,残垣断壁间,厚实的纯石头底座仍然雕刻着龙凤呈祥、鸳鸯戏水等图案。尤其是角落里的一处,撩开杂草,精美的石雕清晰如初:孙猴子捣蜂窝、张果老倒骑毛驴、苍翠的松柏、飞舞的凤凰……栩栩如生,叹为观止。



    窦村石刻技艺始于明朝初年。明定都南京后,朱元璋从全国各地调集手艺精湛的石匠到京都建筑。南京东郊窦村因东南临近青龙山,盛产青石、白帆石等石料,且境内有运粮河与秦淮河相通,取材方便,交通便利,而成为营建都城的石匠汇集、定居地。丰富的石材、手艺精湛的石匠,为石刻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原料和必要的加工技艺,使得石刻技艺在窦村一带传承不息,流传至今。
   
窦村石刻技艺主要体现在建筑石构件加工、雕刻方面。明初,窦村的石匠主要担负修建城墙、明故宫、明孝陵等工程的石作部分。随着技艺的发展、生活的需要,出现石桌、石椅等实用石制品和石书、石象棋等陈设、赏玩用石制品,石刻题材、功用日益多样化。在长期的创作、生产实践中,窦村的艺人总结经验,不断改进,使石刻技艺融采、切、凿、砌于一体,形成包括选材、打荒、打细、打磨在内的一套完整的工艺制作流程,其手法也灵活多变,制品中阴刻、阳刻、浮雕、透雕具备。
   
明清时期是窦村石刻技艺的鼎盛时期,南京城内外都可见窦村石匠的杰作。光绪年间,窦村艺人修建的窦村古戏台最能代表窦村石刻水平,现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民国以后,窦村的石刻技艺得到很好地传承、发扬。据《江宁县志》记载,南京城内三山桥、长干桥、中和桥、五贵桥、珍珠桥、七瓮桥上的水兽、新浮桥上的龙头以及莫愁湖抱月楼墙基上的武松打虎狮子楼等连环画,均出自窦村工匠之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成天权、王民涛、张长松、潘安保、潘孝顺等5名石刻艺人被南京市政府指定参加了北京人民大会堂建设。
   
近年来,由于在传统建筑遗产的保护中重建筑,轻工艺,加之现代技术的发展,石料加工越来越重视机械化操作,轻视石工传统,且石刻属于艰苦行业,从业者日益减少,石刻技艺的传承日渐式微。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窦村石刻这一传统技艺。
    2007
年,窦村石刻技艺被南京市人民政府列入首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石匠手艺失传了,谁来保护文物


  “要不是手里还有修复明孝陵、城墙这些活,估计现在我也不会再搞石刻了。”前日,江宁区东山街道窦村的千年石文化在经报道后引起了不少市民的关注。记者了解到,随着最后一代石匠逐步离开该行业,延续数百年的手艺面临失传。

  明朝修城石匠高手齐聚南京

  作为数百年石匠的聚集地,窦村是个“靠山吃山”的典型,该村不仅三面环山,而且南京青石主产地青龙山就在其旁边。在窦村西北方,运粮河与秦淮河相连,在古代无重型运输机械的情况下,这种设计显然是为了方便石材开采、运输。

  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赵辰教授介绍,窦村的石工传统开始于明朝初年,当时窦村是全国各地石匠会聚的一个村子,高手云集。由于明朝宫城建造工程巨大、耗时长,不少石匠干脆在窦村安居下来。

  下坎、上坎、漫头凸、叶轮、洋砂(满天星)、剁斧……一幅标注不少名称的古物修缮草图就挂在窦村石匠方先生家中。墙的另一边,还有几幅中山陵、秦淮照壁立面的素描。据介绍,方先生是窦村目前为数不多还在从事石头雕刻的工匠。

  在方先生家中,记者还看到一盘汉白玉雕砌的象棋,这是方先生太爷爷雕的,如今已经成了传家宝。更为精美的是村民陈先生家收藏的石书,连封面共有10页,内有荷花、美女、古词等,页页图文并茂。

  没活干全村只剩十多位石匠

  作为主修明孝陵申遗古物修复的村民张先生,其一家四代都是做石匠的,这以前在窦村十分常见,但如今已很少见了。

  张先生告诉记者,现在除了一些古物修缮工程,需要石刻石雕的工程越来越少,如果揽不到活,别说传承手艺,连喂饱肚子都不容易。“现在很多过去用石刻石雕的地方都用水泥代替,在加上机械加工,过去半年一年的活一个星期不到都能给做了。快是快了,但却少了点生命力。”

  记者了解到,在南京的不少石头艺术中都有张先生家族的身影。像无梁殿的石刻张先生的爷爷曾参与过,北京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则留下了张先生父亲的心血。如今,明孝陵的石构件、中山陵的石阶、莫愁湖的抱月楼一百零八将石雕等都有张先生的贡献……

  窦村所在的东山街道剑南社区赵主任表示,原来村里家家都是石匠,现在估计最多也就十来户。由于没有市场,原来的工匠们除了极少数仍在坚持做,其他的不是改行就是外出打工。

  专家呼吁

  保护石匠手艺,要不然文物就没人保护了

  对于窦村石头文化面临的遭遇,赵辰教授十分痛心。“因为这些工艺同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同时,像明孝陵一些石件的修复,虽然磨坯等环节用上了电动工具,但像雕刻缠枝纹或波浪纹等工艺还是要靠纯手工,电动工具取代不了。”

  据介绍,像中山陵、明孝陵、夫子庙、明城墙等南京知名景点都有着诸多的石头建筑工艺,这些传统建筑在保护时又多采用“修旧如旧”的办法来保持特有的建造风貌。一旦工匠的手艺失传,这些文物也就失去了最有效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