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大会 英文:教育者,带领学生一起修行的人——《大学》的修养次第对当代教育工作者的启示(网友来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7:38:11
一、《大学》的修养次第

(一)原文片断: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二)翻译臆解:

(伟)大学(养)的道(理),首先在(通过修养)明白(光)明德(性),然后才能深入民间做亲民的工作,达到极其圆满的至善境界。(修养的程序如下:)第一重要的是随时保持知(觉)性,止(息)妄念,然后才能内心平定,外在身体、行为有恰当定位(知道什么该做和不该做),得到(心定身平)的效果后,才能有真正宁静(遇变而宠辱不惊,处事而无私无悔)的境界,于是心身都会时常处在“轻(轻快)安(安适)”、清新的状态中,思虑的慧力自然增长,这就是得到明悟“明德”的修养效果了。(通过修养)明白(光)明德(性)和其他的事物一样,有本有末,有开始和结果,如能知道修养过程的先后程序,就算找到了入道之门,定会逐渐进步,最终悟道得道。

古代那些追求明白光明德性又有志于天下太平的人,首先考虑的是让自己所在的国家得到治理;要治理好国家,应先维持家庭家族的平安;要家和,应先修身;而修身,首在保持心正无私;要心正无私,必须诚意;要诚意,须先返察自己这个“能知”之性的本根;致知必须去除物欲的贪执、周遍(广泛了解)万事万物的理性。

去除物欲的贪执、能周遍(广泛了解)万事万物的理性就能返察自己这个“能知” 之性的本根,这样自能意诚,意诚自然心正,心正自然身修,身修自然家齐,家齐然后国家就能得到治理,国家得到治理后自然天下就太平了。

从天子到普通百姓,修养上全都以修身为本(修身为“内明”与“外用”之间的重大关键)。其身不修(本乱),而事功成(末治)的情况是不存在的。忽略了修身这一关键环节(其所厚者薄),花较多的精力在其它的方面(而其所薄者厚),(能够成功)这是从来没有的。这就叫知性的根本,这也是知性最极致的道理。

(三)拈提阐说:

从《大学》中摘出的这段文字,在原文中居于总述的地位。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先提出大人之学,伟大的学养之道首在随时随地保持本性的光明德性(善),这样才有资格深入民间做亲民的工作,最终达到至善的境界。接着提出了“止、定、静、安、虑、得”程序井然的身心修养方式。“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归纳古人自我修养成功而有志于天下的人的经验,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思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强调从天子到普通百姓,修养最极致最根本的道理都是以修身为基础,修身成功了,事业功勋的建立就容易了。反过来,不修身而想完成事业功勋,因本末倒置,就没有成功的可能。

观察现实人生,汲汲于成败,戚戚于得失者如过江之鲫。注重德行修养,先充实自己,再求外有建树的人,实在不多。于是,利益之前,不择手段,即便是以教化人心为事业的知识分子,文凭造假,论文抄袭等学术腐化现象也见怪不怪,用《大学》这面镜子一照,岂不是本末倒置的毛病不言自明吗?然后以如此境界而求能有益于教育教化,纵学生不知为师者之所行,老师就算有身教、有言教也未必能诚其意而正其心,要想教育成功不是和缘木而求鱼、刻舟而求剑同样的不可能吗?

要改进我们中国当前的教育,得首先改变我们对于教育的观念,改变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几千年来,中国一直没有形成非常强大的宗教势力,社会道德体系的维护力量非常弱,经历了文革,中国的知识阶层饱受打击之后,更加势利、缺乏责任感。改革开放是国家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但对于一个整体上缺乏信仰的民族而言,又让教育面临的社会人心状况变得更加复杂。煤老板赚了再多的钱,可以用来买车、养二奶,但是不愿意多花钱改善煤矿的安全状况,不愿意为工人多发一分钱。中央政府三令五申安全第一,严防矿难事故,但利益吞噬了良心,也赶走了对严重后果的恐惧,灾难仍旧不断发生。经济条件差的阶层,再不像古时迷信今生受苦是前生种因,安于现世而期来世得福,为了一只金戒指,可以剁下别人手指。只要确信法律等强制力量无法约束到自己,相当一部分人会坑蒙拐骗而无惭愧之感,维持人伦秩序的力量之源主要来自于国家机器的强制力,人们心里的道德、信仰、情感等内在力量普遍无法激活。这样一个时代条件下,我们的教育应有一种宗教家的圣者情怀,从事教育的人员要像宗教修行一样建立起对内心世界的观照,外在行为才堪为世范,教育的工作不再是授知应考,而应该是带领学生一起修行!

二、教育者的修行

(一)第一层次:自我修行“明明德”

什么是修行?修行就是修正错误的心理念头和外在行为。

“自我修行”,看起来是只管自己,是较低的要求,其实这是做人做事的根基,是一切事业功勋的基础。如果自己都没有照应好,如何去照应他人?正人先正己,作为教育工作者,事事都与教育有联系,教育无小事,自我修行到位,学生看我们做老师的,真是楷模,衷心敬佩。如果人格修养真到高层次,或许真有不教而善的成果。所以,自我修行“明明德”,既是教育者自我修养的起步,也是教育者感化人心的最高境界,一切事功建立的道理应该也蕴蓄其中吧!

教育者自我修行包括哪些内容呢?

以《大学》的道理来讲,通过“修身”而“明明德”,就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随时保持知(觉)性,止(息)妄念,然后才能内心平定,外在身体、行为有恰当定位(知道什么该做和不该做),得到(心定身平)的效果后,才能有真正宁静(遇变而宠辱不惊,处事而无私无悔)的境界,于是心身都会时常处在“轻(轻快)安(安适)”、清新的状态中,思虑的慧力自然增长,这就是得到明悟“明德”的修养效果了。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直认为身与心的修养是辩证统一的。心理影响生理,生理制约心理,身心相互作用,无法分开。现代心理学虽然知道身心相互作用的道理,却没有象我们传统文化那样把二者融合,形成一套以“止、定、静、安、虑、得”为内容的益身养心的方法。如果讲得具体些,就是每天花一些时间,安排自己静坐(站易疲劳,躺易入睡,坐姿不必固定,以舒适放松为主),消除身体的疲倦,让纷乱的念头静止下来,然后思考自己一天的心理行为,如曾子所说,“吾日三省吾身”,日久功深,对自己随时随地的起心动念都能清楚善恶。再进一步,息止恶心(不是强制不起恶念,是观久而自息),只起善念。最后则心中善恶俱空,无所执著,随心所欲而无不善。做了好事,在自己看来,只是义所当为,做了本分内的事,到此地步,才真为人师,世之风范!

(二)第二层次:立己立人要“亲民”

能够完成自我修养,止息己恶的人,他的人生境界自然会影响人群,改易社会风气。作为教育者,人格的力量也会自然地影响学生的成长。但是这种影响的力量需要长期潜移默化才能看到效果,况且修养的目的本就应该是利己利人,立己立人,离开他人修养自我,事实上太过自私也太过消极。社会道德体系若走向崩溃,谁是受害者?每个人都将是受害者,包括你自己!即使是你今天过得很好,殊不知花无百日红,明天、后天,你还会这样?你是富人,强盗土匪横行,随时有可能被绑架、抢劫,这样的日子过得下去吗?你是穷人,你要一直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和不公平?正因为这样,所以《大学》开篇就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应该就是这个道理。“明明德”就是自觉,勤修自我身心,“亲民”就是觉他,把修养身心、培德固本而再求增长技能、建立事业功勋的道理向人们广为传播,外在行为上,自然相互帮助扶持,形成人与人之间和谐睦厚的关系,目的是要“止于至善”,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有人说,我修养不够,要自己修养完全成功后再来助人,这就如有人溺水呼救,岸上的人不利用身边的救人条件帮助溺水者,而是告诉他自己先去学习游泳,学会了再来救溺水者一样,不亦晚乎?

作为教育者,职业身份已经界定了教书育人是我们的工作职责,体会上述道理,会使我们进一步明白我们工作的神圣性。教育者能净化自己,堪为学生之师范,然后引导学生发挥本性中的善性,养淳厚道德,鼓励学生立远大志向,以“明明德”为基础,求学问之进步,就是自觉觉他,立己立人!这样的教育者,不但是经师,也是人师!

(三)第三层次:忘我无私止“至善”

“学问深时意气平”,修养达到“至善”也当复归于平易,无所得无所证,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内无私我,外用身心。一切作为,纯善无邪,义所当为,自然而为,只视作完成了分内之事。全心服务于人群却没有我在为别人服务的观念。在自己而言,丝毫没有勉强的因素,在他人看来,这个人无论顺境逆境,总是坦然而住,无论多么困难寂寞的工作,总是满怀热情;常体察国家民族现状多艰,总是尽心去爱、去付出!在个人职分上十分朴素、认真地学习和工作,忘我无私、毁誉不计、任劳任怨、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地坚持奉献!

上述之境界,谓之“至善”!



《大学》由始以来即为“大人”之学,主张以长期的心性锻炼使个人道德修养 “止于至善”,然后齐家、治国、平天下,成就一番事业。虽然其陈义至高,却又确实而清晰地列也了由浅入深、由脚下起步攀登而达于极致的修养次第。认真研读《大学》等古文化的经典著作,对我们当前的教育是应该有所启迪的吧!

细察当前教育,即便是文史哲类的人文学科,也都如自然科学研究课目一般,重视知识传授和学理增广,却忽视心性修养的指导。虽有心理咨询室逐渐开辟以补其缺,不过是亡羊补牢。因为心理咨询有限的调理方式对轻度的情绪失衡或有作用,如果精神心理已经有了偏差甚至是严重的精神失控,则只能徒呼奈何!纯粹为升学而追求高分的教育,或者单纯追求知识增加、技能增长的功利式教育,其弊已非鲜见!国家著名的高等学府中,精英荟萃,却普遍出现精神苦恼的心理状态,学生人格分裂者不乏其人!实在是时代要求我们重拾传统文化中精华的内容,古为今用,服务于今天的教育。我们搞教育的修养有成,能真正捧着一颗“心”来,用“心”——用爱心、责任心、恒心、慧心、宽容心……做好育人工作,岂非是国家和民族之大幸乎?

重庆市巴南区全善学校 冯友余

作者邮箱: fengyouyu666@163.com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带领者是谁? 大学非日语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同日语专业学生一起考试吗 修行者论坛的最新地址? 你好,大家对现在的大学教育有什么意见与希望,一起聊吧? 大学教育的意义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职能是什么?如带领.教育.服务青年的职能,还有什么? 请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职能是什么?如带领.教育.服务青年的职能,还有什么?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职能是什么?如带领.教育.服务青年的职能,还有什么职能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职能是什么?如带领.教育.服务青年的职能,还有什么智能啊? 我想问一下,修行的人都是一种怎样的感觉?舒服吗?怎么修行的? 问题学生的教育方式 大学教育评估学生社团能做什么活动 大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关于大学教育的问题 因为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所以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是教育的客体.这句话对吗? 大学中如何带领社团(计算机协会) 谁有气功修炼秘籍??????还有修行的人通过修行丹田真的可以产生气吗????? 从小学到大学,老师教育学生要做好人。大学毕业后,发现社会上坏人不少,能不能说这种教育是失败的? 麻省理工大学的学生 燕山大学的学生!! 大学的本科教育有用吗?为什么那么多人考研? 求一篇关于教育学生保护公物的教育论文 传奇世界修行修行之路的内容是什么? 为什么修行的人能化出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