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对男人笑什么意思:古圣先贤的读书经验与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2:36:00
   古圣先贤的读书经验与方法  

 

 

  书是什么?辞书曰:书,装订成册的著作。

 

  不错,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书是秦王赢政案前的那一排竹简,是汉武帝一统天下后飞笔疾书的那一卷玉帛,是唐宗宋祖对月长吟的那一纸词章。

 

  这书没有锋刃,却演绎着孙子兵法的剑戟铿锵,杀声阵阵;没有声音,却讲述着神州大地的万马奔腾,旌旗猎猎。这书好似无形,读来却觉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好似无味,读来却觉苦、辣、酸、甜、咸,五味俱全。

 

  书是历史的见证人,是文明的传播者。书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文化的赋形、知识的宝库和智慧的结晶。

 

  中华文明五千年,有唯愿长醉不愿醒的人,有梅妻鹤子过一生的人,更有那些可以少衣食、但不可无书读的人。

 

  历代无数的先哲们,即便是身居陋巷、箪食瓢饮、凿壁偷光、囊萤映雪,也始终不改读书的追求。他们在长期的阅读学习中总结出不少行之有效的阅读经验和方法,流传至今,很值得我们后人去鉴赏、去学习。

 

  《梁书·简文帝》曰“读书十行俱下。”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一目十行”。宋代作家刘克庄有诗曰:“五更三点结漏,一目十行读书。”一眼看十行字,过目不忘,出口成章的才子毕竟是凤毛麟角,普通人一般是很难做到的,但是以此来形容读书人的快捷和灵敏,倒也无妨。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各种书籍报刊、网络媒体浩如烟海,的确应该具备“一目十行”的阅读本事。

 

  当然,如果读书真正读到了专注、精细和情深的时候,就必须反其道而行之,培养“十行一目”的阅读精神了。东汉思想家王充提倡“用心专一”的读书法,他认为读书要读到入迷成癖的境界,方能学之“精至”。清代学者陆世仪就是运用“十行一目”的读书法,取得了学业和事业上的成功。

 

  古代学者对于书籍,有“四别”之分:“目治之书(只看一遍即可),口治之书(不仅要看而且要背),必治之书(不仅要背而且要认真思考研究),手治之书(不仅看、背而且要摘其要而写下来)”。清初教育家唐彪提出书有“五类”,即:“有当读之书,有当看之书,有当熟读之书,有当再三细读之书,有当备以资考之书。”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对书的区分是,有的书能够了解大意就行了,有的书则要反复诵读,不断玩味,读通为止。清末名家梁启超则把每天要读的书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的书,粗略地读;一类是有价值的书,细致地读;对于格言还要反复地精读。

 

  西汉时的司马迁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求学理念,唐朝的杜甫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写作体会,清代的左宗棠有“读破万卷,神交古人”的读书经验。这是因为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读万卷书,可以知古通今,治愚启智,明理乐心,接受古圣先贤的间接经验;还因为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行万里路,可以壮志知情,修身进德,创造世界,结识五湖四海的伟大人物。

 

  古人讲究读百家之书,还要熟读百遍。宋代朱熹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苏东坡也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学自如”。唐朝的韩愈就是靠着“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而成为“文起八代之衰”的文坛领袖。他自幼苦读,日记千言,日积月累,其收获可想而知。

 

  三国时期的教育家董遇,常常教导他的学生要善于利用“三余”时间来读书。所谓“三余”就是:“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宋代欧阳修对崇敬他的人深有感慨地说:“余平生所做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虽然语有夸张,不足为训,但形象地说明了抓紧一切时间读书是何等重要。

 

  宋代朱熹提倡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近代胡适又加了一个“手到”。边看、边诵、边写、边想,才能读得进,记得住,用得上。鲁迅先生在以上“四到”的基础上,又补充了“脑到”,归结为“五用”。特别强调,不仅要用“心”记,更要用“脑”思索,善于发现规律,提出问题,勇于创造。这种“眼、口、手、心、脑”五到的提法更为全面、完整,诚为读书的要诀。

 

  古人要求读书人要“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只有反复思考方可有得。古人认为如果不好好读书,就会成为愚人、荡人、贼人、绞人、乱人、狂人,总之是不好的人。孔子曾经对****们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宋代苏轼有“一意求之”的读书法。即阅读经典著作,每读一遍,只围绕一个中心,侧重一项内容,抓住一条线索,解决一个问题。比如他读《汉书》时,第一遍学习“治世之道”,第二遍学习“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数遍之后,他对《汉书》多方面的内容便熟识了。清代郑板桥能诗善画,他对读书方法有许多独到见解。他说“善读书者曰攻,曰扫”,“攻则直透重围”,只有层层剥进,才能抓住要领,一通百通,故曰“扫则了无一物”。他还提倡“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三问,问一人不得,不妨问数十人”,这样才会使“疑窦释然,精理迸露”。宋代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均有研究。他特别强调“循序而渐进”的方法,“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平彼,如是循序渐进,则意志理明,而无疏易凌躐之患矣。”

 

  宋代欧阳修发明了“计字日诵”读书法,即统计应读的总字数,再分配为每天的页数,作为当日读书的进度。他说:“虽书卷浩繁,第能加日积之功,何患不至?”表明熟读背诵古文的重要。每日定量计字,细水长流,积少成多,则是欧阳修实践过并且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明代末年散文家张溥的读书方法比较奇特,他开始读书时先抄一遍,再读一遍,然后把书稿烧掉。再抄再读再焚再抄,反复七遍,直到烂熟于心,融会贯通。他因苦读而成名,所以他给自己的书斋取名为“七焚斋”,也叫“七录斋”,勉励自己勤写勤思。明末清初文学家叶奕绳,生性迟钝,记忆力差,读过的书如过眼云烟,读后即忘。但他没有因为自己的天资愚钝而消沉,而是采取“笨鸟先飞”的办法弥补先天不足。每读一本书后,就将喜欢的篇章和段落抄录下来,认真诵读十遍,然后贴在墙上。劳作之余,休息之时,再读上三五遍,直至读得滚瓜烂熟为止。等到四周墙壁贴满之后,将过去所贴的取下收藏,把新抄的贴上去,这样随摘随补,一年下来,可以积累三千多段精彩的文字。丰富的积累使他下笔如神,最终成为擅长戏曲创作的著名文学家。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在毕家教书三十年不愿离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毕家的书多,可供他抄读。他以借书读、抄书读为幸。

 

  从以上先哲们的读书经验和方法看,读书之乐趣,不仅在于著者之智慧,在于笔墨之劲健,更在于丰厚的底蕴,在于灵性的点拨。智慧的显现,情韵的播撒,精魂的锋芒,都在不言中了。

 

  书是穿越古今时空隧道,延续、伸展、铺就的一条通往未来的阳光大道。好书,雅致中见生气;妙书,轻松间出风情;奇书,奔突之际现神采。

 

  但愿我们能够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触摸历史的沧桑和厚重,循着古圣先贤踏过的足迹,款款走进智慧的芳圃,采撷思想的精华,守着晶莹剔透的心灵,获得真诚与沉静的思索,畅然会有一种不受名缰利锁束缚的自由和自在。

 

  此时,吟诵明代于谦的诗句:“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的确让人感慨万千。我想,读书如果读到了这个份上,真正读出了悠然、超然、淡然的好心致,那还怕品味不出书魂、书香和书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