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天津附中招聘:要学会用心和孩子“打交道”——谈儿童移情能力的形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2:34:07

美国《纽约时报》日前发表简·布罗迪文章,就儿童移情能力的形成做了分析,给我们传递的主要信息就是要我们学会用心和孩子“打交道”。
我的孙子蔡森今年上一年级,班里组织出去玩的时候,一位同学晕车了,吐的到处都是。见到此种情形,很多孩子都厌恶地躲开了,只有蔡森凑了过去,抚养那个小男孩的肩膀,关心地问道:“你没事吧?”
蔡森在他人遇到困难时勇敢地站出来并给予关心的做法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这让我这个当奶奶的深感自豪。移情——这种能够在他人角度看问题、体谅他人情感的能力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没有移情,人就成了不为他人着想、自私自利的冷血动物。缺乏移情会催生反社会行为,甚至是残酷的谋杀和绝情的自杀。
移情能力似乎是与生俱来的,这种现象绝不仅恨于人类,在其他物种中我们也能见到。例如一只成年大象会奋力营救一只陷在沼泽中不能自拔的小犀牛而不顾被犀牛妈妈攻击的危险。
大多数儿童生来就有或多或少的移情能力,这取决于大脑中的神经元连接情况。某些精神疾病会令移情能力产生部分缺失或完全丧失,例如有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的患儿关注的焦点会集中在内心世界而忽视外界事物。
对于正常的儿童来说,成长环境也会影响移情能力。健康的成长环境有助于儿童移情能力的提高,而消极的环境而可能打压这种天生的情感能力。自信心对于移情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能让孩子自我感觉良好的东西往往也能帮助他们有效地体察到他人的感觉。
对此,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南希·艾森伯格表示赞同,她说:“儿童与家长或是看护人之间需要形成一种积极、关爱的氛围。这样他们才能逐渐形成关心他人的品质。”
孩子需要在大人的帮助下正确认识自己的感情,并能够有效地进行表达。学会正确认识自己的感情,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例如,当孩子总是不会摆弄玩具小汽车而恼羞成怒地把它扔开的时候,家长应该告诉他:“因为玩具小汽车是开不了的,所以你觉得很烦,你不高兴是因为你不会玩它。”
看护人能够帮助年幼的孩子理解他人的感受,例如当孩子因为玩具坏了或是玩具被其他孩子抢走了而哭闹的时候,看护人要帮助孩子正确理解自己的情绪。
俄勒冈大学心理学家玛乔丽·泰勒说,当孩子对做出善意的举动时,看护人也应对这种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应告诉孩子“你这么做很好”,或“你是个知道关心别人的好孩子”,这样有助于使移情在孩子的性格中扎根、成长。
【点灯心语】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怨天忧人。
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好斗逞强。
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畏手畏脚。
怜悯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自怨自艾。
嘲讽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消极退缩。
妒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勾心斗角。
羞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心怀内疚。
容忍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极富耐性。
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充满自信。
赞美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存感恩。
嘉许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爱人爱己。
接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胸怀宽广。
认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掌握目标。
分享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慷慨大方。
诚实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维护正义真理。
安定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信任自己、信任他人。
友善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对世界多一分关怀。
祥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有平和的心境。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