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用英语怎么说:第272讲肖瑞峰:诗品与人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5:43:04

第272讲肖瑞峰:诗品与人品

www.zjol.com.cn  2011年12月14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我们经常说两句话,“文如其人”,“言为心声”,我今天要讲的内容就由这两句话引开来的。

  中国古代传统诗人的习惯是将诗品与人品相联系的,人品决定诗品,诗品出于人品,因而总是强调“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才有第一等真诗”。

  如果对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历程做一个全面的考察,“文如其人”确实比较普遍,这是一种史实。但我要向大家揭示的另一史实是,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也不难找到“言非心声”的例证,在一些诗人那里,诗品和人品其实是割裂的,背离的,永远无法契合。

  如果坚持认为“诗品醇者,人品必正”,显然是一种罔顾文学史实的想当然的误判。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在冬日,博导肖瑞峰和我们谈诗品和人品

为人为文有时不统一

但文如其人应该坚守

  古时候的文人,讲究“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和朋友喝点酒,谈谈诗,甚至连夜跋涉一百余里去见一个朋友,到了门口兴尽而返……这样的事情,这样的风度,今天的人读来依然会悠然神往。浙江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浙大博士生导师肖瑞峰教授,也在一个冬日,和浙江人文大讲堂的听众们,有了一次关于诗,关于诗人,关于诗品和人品的交流。

何谓“诗品”

  提及“诗品”,熟悉中国文学史的朋友,很容易联想到梁代钟嵘和唐代司空图的两部同名著作。

  梁代文学批评家钟嵘所著的《诗品》,原名《诗评》,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的自觉的文学批评著作”。

  唐代文学家司空图所著的《诗品》,采用四言十二句韵语,形象地描述了二十四种诗的风格:雄浑、冲淡、纤秾、沉著、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

  司空图采用了形象鲜明的词来评说诗。

  比如纤秾: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窈窕深谷,时见美人。碧桃满树,风日水滨。柳阴路曲,流莺比邻。

  比如典雅:玉壶买春,赏雨茆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今天我们讨论的“诗品”,有别于钟嵘、司空图的指称,指的是诗的品质、品格和品位;与此相应,所谓“人品”,指的是人的品行、品性、品德。人们常常将诗品与人品相提并论。二者之间确实有密切联系,却不能等同,也无法对应。它们呈现出的是若即若离、错综复杂的双边关系。

文如其人:诗品与人品的统一

  李白,是“文如其人”的典型代表。他志存高远,充满自信,不畏挫折;同时又胸无城府,率真任性。为人如此,为诗亦如此。

  唐代诗人无不渴望跻身政治舞台,施展政治抱负,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他们鄙视纯粹意义上的书生,而把写诗作文,当作一种业余爱好。杨炯在《从军行》里说: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王维在《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说: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李白也是如此,他把自己比作大鹏鸟,说“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唐朝已开始实行科举考试,但李白根本不屑参加,他是一个敢于对当时的“高考制度”说不的人。那要如何登上政治舞台?李白效法古代的纵横家苏秦、张仪,试图采用游说王侯的方式,一举成名,平步青云。

  李白是怎样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的?

  他首先到京城去求见宰相。一个平头小百姓要见宰相实在不是容易的事,而李白居然见到了。

  他自制了一个名片,名片上冠以“海上钓鳌客”的头衔,气魄很大。宰相果然召见了他,问李白,去海上钓鱼以什么为线,以什么为钩。李白说“以虹霓为线,明月为钩。”宰相又问,以什么为饵?李白说“以天下无义丈夫为饵”。宰相一方面惊叹于他的气魄,又觉得他大言欺人,所以没有擢用他。

  那时唐朝皇帝为了表现自己贤明,经常请一些隐士到朝中做官。于是,出现了很多盛世假隐士。李白别的路没走通,就和另外五位朋友到山里去隐居。后来果然被唐玄宗召见,他写下《南陵别儿童入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代很多人内心想当官,但真正要去当官的时候,还要做作一番,装出愁眉苦脸的样子,即使要笑也是偷偷在心里笑。而李白却是仰天大笑,还口出狂言说:像我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永远是草头百姓?确实率真到了极点。

  李白希望在政治上大展宏图,但他不懂得封建官场的潜规则,最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第二年他写了《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不愿意低下自己高傲的头颅,所以被朝廷赶出来了。

  李白曾把自己比作谢安,说“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其实他俩是两个完全不同风格的人。

  “淝水之战”大家都知道,前秦苻坚率领80万军队攻打东晋,几万东晋子弟兵居然战胜了强敌。

  前方在打仗,谢安运筹帷幄,安然和宾客下棋。下棋中途,一个秘书模样的人在谢安耳边说了一句话,别人见谢安面无表情,以为说的是无关紧要的事。下完棋后,谢安才不动声色地说,小儿辈已破贼。

  这个胜利的捷报非同小可,一般的人肯定把棋盘一推,大呼拿酒来……但谢安极力不让自己的喜悦之情外露。这就是所谓“雅量”。而李白显然不是这样的人,他的七情六欲都写在面上。

言非心声:诗品与人品的背离

  非常令人遗撼的是,在中国诗歌史上,“言非心声”的情况并不罕见。相当一部分诗人,诗品与人品其实是割裂的,背离的,永远无法契合的。

  元好问曾有一首《论诗绝句》写过这样的情况,“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识安仁拜路尘?”

  安仁指的是西晋诗人潘岳,后世称他为潘安,是少有的美男子代表。他有一篇作品叫《闲居赋》,把自己描述成对功名充满蔑视之人。但现实是,权贵贾谧手下有二十四个谄友,排在首位的就是潘安。读了他的《闲居赋》,怎么能够相信他跪倒在路边,要对贾谧叩头礼拜呢?

  钱钟书这个名字大家都知道,他在《谈艺录》中提到,“言为心声”这句话实在靠不住。他举了一个具体的例子就是元微之,也就是元稹,《莺莺传》作者,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元稹在《诲侄等书》中说:“吾生长京城,朋从不少。然而未尝识倡优之门,不曾于喧哗纵观,汝知之乎?”意思是说,我长期在京城生活,朋友不少,但是娱乐场所从来不去,这些情况你们一定要知道。言词正气,好像真的可以为他的子侄做表率。

  但在《长庆集》中,如《元和五年罚俸西归至陕府思怆曩游五十韵》、《寄吴士矩五十韵》等作品,皆是追忆自己少年时如何酗酒狎妓。他教训子女是一副面孔,轮到自己却是另外一副面目。

  元稹悼念亡妻的《遣悲怀三首》写得感人至深,其中一首:“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意思是,来世和你再成夫妻怕是空话,悼念你,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今生不再娶妻,一个人过一辈子。但事实是,言犹在耳,他不仅再娶,而且纳妾,“言非心声”在他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

  杭州是南宋的都城,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畏敌如虎,丧权辱国,但是读他的诗《题金山》,却是豪气万丈:“屹然天立镇中流,弹压东南二百州。狂虏来临须破胆,何劳平地战貔貅。”俨然以御敌英雄自命。这可归因于人格的二重性:内心深处未必无意御敌,却因懦弱自私,故而终不敢御敌。

倡导诗品与人品的统一

  考察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流程,尽管“言非心声”的现象并不罕见,也许永远无法杜绝,但我们仍然倡导坚守“文如其人”的传统,倡导诗品与人品的统一,鄙弃诗品与人品相背离的非正常行为。

  惟其如此,我们有理由强调:欲醇诗品,先正人品。只有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才能真正提升诗的品质、品格和品位,达到诗品与人品的完美融合。

  在这方面,前人的论述很多很多,要正诗品,就要像孟子说的养吾浩然之气。


 

来源:  作者: 王玲瑛  编辑: 童丽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