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最老的演员:浅谈传统文化在构建金融企业文化中的影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7:56:33

浅谈传统文化在构建金融企业文化中的影响

2005/11/24 15:14:14

    金融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所系,金融业能否健康稳定发展决定了国民经济能否稳定。对于中国的金融业而言,进入廿一世纪之后面临着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巨大挑战和机遇,国内金融业目前同国外同行相比依然很弱小,缺乏科学的管理和适应市场的现代企业制度;如何提高管理水平成为中国金融业提高竞争能力的核心问题;建立一种先进的企业文化是国外跨国金融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将企业管理提升到文化的高度是管理学在廿世纪的重大发展和突破,从许多跨国公司成功经验来看,这种将管理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对于企业管理的确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而国内的很多金融企业业已注意到了构筑企业文化对于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重要作用,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不少的经验和成果,但是从整体上看,中国金融企业文化的建立和发展仍旧处于摸索和探索阶段,管理和文化的结合还不是很自然和谐,如何通过文化的方式达到提高管理企业水平尚且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现实,客观的说,到目前为止中国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最大的受益者;在享受全球化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伴随着全球化,跨国公司在管理上逐渐形成了本土化的趋势,所谓本土化就是跨国公司在不同国家的分支机构在企业管理上更依靠本地员工,在企业文化的建立上更加贴近当地的文化,看看每年春节可口可乐的广告,看看肯德基近几年在中国的产品策略,我们就很清楚的懂得了经济全球化与企业文化本土化、多元化是一种非常辨证的关系。同时由于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中国文化成为了各跨国企业所无法回避的文化元素,中国文化成也成为了它们在华发展开拓业务所不可逾越的重要环节,不仅对于国外企业如此,国内企业在建立企业文化的时候也同样要面对传统文化对自身的影响。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  “每一家公司现在都必须分析其文化,这不仅会加强本身的竞争地位,虽然这已经是充分的理由,而且还因为我们国家未来的财富要由公司文化来决定”这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对企业文化作用的一段论述,当然这同样适用于我们的金融企业。那么企业文化的核心又是什么呢?应当是价值观,所谓价值观就是企业全体员工所共同认可并遵守的价值取向和信念,金融企业一方面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又面临着巨大的经营风险,尤其像证券公司、银行这样的金融企业都有着为数众多的分支机构,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甚至全球,如何让各个分支机构统一于企业的整体目标而又有充分的灵活性就成为了金融企业管理者所面临的两难选择,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出路,如果企业所有成员遵守共同的价值观,并以此为最高工作准则,那么就可以达到提高效益减少风险的目的。价值观的建立和确定是要经过常时间的磨合,这其中传统文化对企业确立价值观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传统文化对金融企业文化的消极影响经过长达五千年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无疑是世界各种文明中体系最为纷繁复杂、内容最为博大精深的一种文明,更为关键的是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传承的文明;经过了五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更加趋于客观和理性,不可否认在千年的传承过程中,传统文化沉淀夹杂了一些消极因素,而这些消极成分直到今天还对我们产生着影响。金融企业在构建科学的企业文化过程中首先要趋利避害对传统文化加以利用。只有对落后的不合时宜的文化成分加以剔除,对那些能够激发企业员工进取心的文化成分加以利用才能构建起一种与时俱进的先进的企业文化。
概括来说,传统文化对建立现代的企业文化消极因素有以下几点:
1. 传统文化中保守心理与现代社会创造需求的矛盾。中国传统文化中本身是充满开拓和创造、永不服输的文化内涵,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愚公移山这些中国古代经典神话传说都对先人的那种积极进取,不畏艰难险阻的开创精神作了做好的诠释,《易经》更是开篇便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但是由宋至清,后世学者对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儒学做了多次的修正,理学逐渐成为了中央集权所推崇的官方哲学,这种思想推崇克己复礼、存天理灭人欲,鼓励人们更加安于现状,随遇而安,这种文化作为主流文化在近千年的历史中逐渐培养了中国人安稳、求和保守的心理。社会主流尊崇与世无争、无事便是福的人生哲学,形成了中国人循古复礼的性格趋向。而现代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处处竞争的效率社会,它要求每个社会成员最大限度的发挥聪明才智,所谓人尽其材。金融业被称为是人才密集、资金密集、知识密集和科技密集型企业,但是归根结底金融业是人才为核心的服务企业,每位从业人员如果是抱着得过且过、安稳度日的价值取向,那么企业是永远不会发展,永远不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而世界金融业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没有创新、保守、没有积极向上价值观的企业文化是一种落后的文化,持有这种企业文化的金融企业被淘汰将是很快的。
2. 传统的中庸信条与竞争原则的不适应。传统文化中对于中庸之道是极力倡导和尊崇的,如果说作为一种个人的人生哲学中庸之道还有其合理性的一面,那么在企业文化的构建过程中,中庸之道无疑是先进的企业文化的一大障碍,因为所谓中庸之道就是提倡执两用中,宣扬过犹不及,排斥冒尖;而现代企业管理中都把标新立异、敢为人先作为企业在竞争中的法宝,对于金融业而言只有做到敢于创新,想人所不敢想,为人所不敢为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在市场竞争中没有中庸而言,即便在竞争中暂时取得领先的地位,企业也决不能不能抱着适可而止、中庸守成的态度去对待竞争;现代金融业是极其注重创新的行业,在它的企业文化中应当鼓励员工集思广益,提倡敢为人先的企业理念,金融企业内部也要营造一种鼓励员工之间竞争、鼓励员工出人头地的文化氛围。
3. 传统封闭与现代开放的矛盾。中华文明曾经是一相当开放的文明,它汲取了当时各种文明有益的成分,但是清朝乾嘉以后,传统文化和世界各种文明的交流日益减少,中华文明处于一种孤芳自赏、故步自封的状态;经过清末民初的西风渐进,以至现代的改革开放,传统文化才逐渐重新开始和世界文明沟通。对于金融业来说,开创之初都必然有一股冲劲,但是一旦取得了一些成绩,在行业中有了一定地位之后变容易孳生骄傲、自我陶醉的心态;现代金融业的竞争就像一部永远不可能停止运转的机器,当你停下脚步沾沾自喜的时候也就是你开始落后于竞争对手的时候,所以在金融业的企业文化中始终要提倡一种危机感,不能将自己和外界隔离开来,对于别人的长处即便它是落后于自己的对手也要积极学习,永远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小富即安的心态对于处于竞争漩涡中的企业而言无异于慢性毒药。
企业文化的建立是不可能脱离社会背景的,中国金融企业要想在竞争中有所作为必须对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加以屏蔽,也就是说在企业内部的企业文化构建时对内应当营造一种鼓励竞争、提倡创新的文化氛围,对外应当树立开放、积极进、取敢为人先的企业形象。
传统文化在金融企业文化构建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不可否认传统文化中的确有着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消极方面,但是我们更应当充分认识到,作为一延续千年而不断的古老文明所以能够依然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必然有着它合理和科学的一面,灿烂的中华文明在是先人留给我们后人的巨大精神财富,从中我们可以吸取丰富的精神营养,传统文化仲的精粹对于今天金融企业建立科学的企业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更多地对传统文化中积极向上的一面加以弘扬光大。
传统文化中虽然有着重农抑商的明显倾向,而且金融业作为一个现代企业形态在中国的建立不过百年的历史,没有现成的企业文化可以利用,但是中国千年的商业历史中,前人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自觉的融入了很多传统文化的有益成分,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杭州胡庆余堂的“童叟无欺、货不二价”、例如徽商的积极捐资助学、晋商的诚信守义等等,都是成功的范例。归纳起来,传统文化中对于金融业企业文化构建起到积极意义的重要因素有:
1. 注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强调与人为善。传统文化的典籍当中充满了对和谐的渴望和追求,中华传统文化是非常注重伦理和人情的文化;孔子侧重社会中各个成员之间的和谐:父子、夫妻、兄弟、君臣的和谐,老庄侧重于人和自然的和谐;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这是儒家经典中对和谐的最好描述。在企业文化中业应当强调和谐,所谓和谐并不能片面的理解成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和事老状态。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或许这更能让我们全面认识和的概念,传统文化倡导社会的和谐是希望达到各种人都能和谐共处的局面。对于今天的金融企业来讲,员工的性格不同、处事方法不同,要想让他们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量来为企业服务,就必须让他们有一个心情舒畅的企业环境,如果一个企业中每个人互不服气、缺乏团队协作精神。甚至拉帮结派,那企业的经营肯定是一团糟。金融企业作为一个人才密集型的现代企业,员工受教育程度比其他行业要高,也必然容易产生文人相轻的状况,如何营造团结、互相协作的工作氛围就成为了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和谐在金融行业中更多的体现在同事自己的分工协作上,体现在上下级的沟通上,要让每一个人都学会尊重别人和别人的劳动成果,要让企业中每位员工的意见想法都能够有发表的平台。另外,历代商家都把和气生财作为自己的经营之道,这四个字在今天仍旧具有现实意义,和不仅体现在企业内部要寻找和谐,使企业处处充满人情的关爱,同时作为服务业的金融企业更要以这四个字为标准来尽心尽力的为客户服务。
    内部稳定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前提条件,而和谐则是保证企业稳定的重要文化因素。
2. 注重树立诚信仁爱的公众形象,强调仁义。仁、义、礼、智、信是儒家经典以至后来所有传统文化所共同推崇的为人操守,可以说,中国人早在几千年前就把诚信、仁义作为自己的做人准则,不仅如此,历代的商贾也把诚信仁义作为自己的经商准则,这是与今天现代社会所倡导的诚信经商是不谋而合的,现代经济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契约经济,经济活动的所有参与者都必须对自己的承诺负责,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企业,诚信已经成为了立身之本。一诺千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等等都是古人对诚信的高度概括和总结,直到今天仍旧是我们所遵循的商业准则。古人将关公作为中国古代的商业保护神就是缘于关公在大众心目中的守信仁义形象;以同仁堂为原型的电视连续剧《大宅门》里面曾经有白景琦当众烧毁十几万大洋劣药的细节,如果不是前人对诚信二字有着深刻的理解是不会有此举动的,同样是这部片子里面多次出现了药店里面的一幅中堂:修和无人见,存心有天知,这些都说明了前辈商人们很早就自觉严格遵守诚信这一现代商业社会中所共同遵守的从业准则。同样,传统文化宣扬仁爱,仁是儒家典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者爱人等等都是在倡导人们要心怀关爱他人之心。历史上的徽商对家乡的教育事业是极其重视的,目前我们能看到的皖南民居中的祠堂都是由徽商集资修建,这些祠堂同时也是族中子弟颂经修学的场所,并且徽商对于科举中取得名次的学生都有明确的奖励条款,而过去的商家设粥场、帮困送药更是不胜枚举,这些活动在我们今天都可以归结为慈善活动。对于一个现代金融企业来说,信用无疑是生命线,无法想象一个有信用缺失的金融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同时,金融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员绝对不能在公众面前有为富不仁的企业形象,回报社会、关注慈善事业都能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3. 注重学习和培养人才,强调自律和自省。传统文化中虽然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极端论调,但是读书学习却是中国传统中最为优秀品质之一,历朝历代对于读书和选拔优秀人才都是极端重视的,从古代科举制度中对会试、乡试、殿试的隆重安排上便可见一斑;同时,传统文化中对于人自身的自律自省也是放在个人修养的首要位置,吾常日三省吾身已经古代读书人的常识,同时在生活中以圣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天然的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所谓天下兴旺,匹夫有责,所谓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其志也。我们知道,金融业是一个知识更新速度快同时随时面临高风险的行业,员工对新知识的学习和对职业道德的遵守都显得十分重要,在建立企业文化时候,必须把不断学习掌握最新的行业动向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为了把风险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必须加强对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从许多已发生的案例来看,员工的道德风险是很容易转变成为企业的经营风险,一个人搞垮一家公司的例子举不胜举,比如巴林银行、比如世通、比如安然等等不一而足。学习和自省自律有着明显的因果关系,金融企业文化中必须建立起鼓励员工积极学习,同时加强自省自律的制度。
中国金融企业文化的建立和推广始终离不开中国的历史背景、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企业不可能起到扭转文化的作用,但是在企业这个小环境中是有能力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我们所面对的每一位员工都是受到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影响的人,在他们身上既有传统文化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或多或少有着消极的一面,企业的责任就是弘扬那些能够积极向上的文化,而摒弃那些已经不适应现代金融企业发展需求的、落后的负面的消极的文化。也唯有如此,中国的金融企业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