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mi糯米6s手机官网:关于几种微生物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12:59:49
昨天,我们学年生物学正式开始一轮复习,三个模块,每个模块大约28-30课时,六周时间。总计计划四个半月时间完成。选修三又需要序一个半月时间。
高二放假讲完第五章,10年末争取讲完必修三。
遇到一个酵母菌结构的问题——是否含中心体。
查阅并选摘如下:
http://bfbear.bokee.com/
一、酵母菌
经电子显微镜观察,得知酵母菌的细胞核由双层单位膜--核膜包围,核膜上具有大量的40-70纳米的核孔,因此,它的透性比细胞中的任何膜都大。核内有可见的染色体,其数目因种而异,如汉逊酵母菌只有4条,而有的却达17条之多。染色体呈线状,由DNA与组蛋白质固结合而成,每条染色体上都有一个着丝点。核内还有一个或几个核仁,它是合成核糖体的场所。在核膜外具中心体(由蛋白质亚基组成的一些细丝结构),中心体可能在酵母菌细胞出芽繁殖和有丝分过程中起作用。真核微生物DNA的含量比原核微生物的高10倍左右。
繁殖方式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无性繁殖又分芽殖、芽殖和裂殖,有的甚至可形成厚垣孢和节孢子。有性繁殖方式是产生子囊孢子。凡具有性繁殖产生子囊孢子的酵母称为真酵母。尚未发现有性繁殖方式的酵母称为假酵母。
(一)无性繁殖
1.芽殖生芽繁殖是酵母菌进行无性繁殖的主要方式。成熟的酵母菌细胞,先长出一个不芽,芽细胞长到一定程度,脱离母细胞继续生长,尔后出芽又形成新个体。如此循环往复。一个成熟的酵母菌通过出芽繁殖可平均产生24个子细胞。芽殖发生在细胞壁的预定点上,这个点可由细胞脱落年遗留的芽痕(bud scar)来识别。每个酵母细胞有数个至多个芽痕,只有在芽痕的位置上才能进行芽殖。
酵母菌出芽的方式因种不同,形成的子细胞形状也随之而异
(1)多边出芽即在母细胞的各个方向出芽。形成的子细胞为圆形、椭圆形或柱状,多数酵母菌以此方式繁殖。
(2)两端出芽 芽细胞产生于母细胞的两端。细胞通常呈柠檬状。
(3)三边出芽即在母细胞的三边产生芽细胞。细胞通常呈三角形。这种情况很少。
2.芽裂母细胞总在一端出芽,并在芽基处形成隔膜,子细胞呈瓶状。这种在出芽的同时又产生横隔膜的情况称为芽裂或半裂殖。有的甚至两端芽殖中均产生横隔膜,此称两端芽裂。这种方式很少出现。
3.裂殖少数种类的酵母菌与细胞一样,借细胞横分裂而繁殖。如裂殖酵母属,圆形或卵圆形细胞,长到一定大小后,细胞进一小增大或伸长,核分裂,然后在细胞中产生一隔膜,将两个细胞分开,末端变圆。两个新细胞形成后又长大而重复些循环在快速生长中,细胞可以没有形成隔膜而核分裂,或者形成隔膜而子细胞暂时分不开,类似于菌丝,但最后仍会分开。
梗孢酵母属中的酵母菌,往往在母细胞上生出一个或几个小梗,梗的顶端再生一细胞,成熟后可在小梗上断裂或暂不断裂再继续生一小梗。
有的酵母菌可产生掷孢子。有的酵母如的白假丝酵母可形成厚垣孢子的节孢子。
在这些无性繁殖方式中,只简单介绍一下酵母菌的出芽过程。首先,邻近细胞核的中心体产生一个小的突起,同时细胞表而向外突出,出现小芽;然后,母细胞部分核物质、染色体、细胞质进入芽内;芽逐渐增大;最后,芽细胞从母细胞得到一套完整的核结构、线粒体、核糖体等而与母细胞分离,成为独立生活的细胞。
当环境条件适宜而生长繁迅速时,酵母菌出芽形成的子细胞尚未与母细胞分开,又长出新芽,于是形成了成串的细胞,犹如假丝状,故称假丝酵母。热带假丝酵母、解脂假丝酵母等均以此方式繁殖。有的酵母菌在液体培养基中或缺氧情况下,也可形成像藕一样的节及可分枝的假丝。
(二)有性繁殖
酵母菌以形成子囊孢子进行有性繁殖。当酵母发育到一定阶段,两个性别不同的细胞(单倍体核)接近,各伸出一个小的突起而相接触,使两个细胞结合起来。然后,接触处细胞壁溶解,两个细胞的细胞通过所形成的融合和管首进行质配,两个单倍体的核也移至融管道中发生核配形成二倍体核的接合子。接合子可在融合管道的垂直方向形成芽细胞,然后二倍体核移入芽细胞内。此二倍体芽细胞可以从融合管道上脱离下来,再开始二倍体营养细胞可以进行多代的营养繁殖,因而酵母菌的单倍体、双倍体细胞都可对独立存在。在合适的条件下,接合子经减数分裂,双倍体核分裂为4-8个单合体核,其外包以细胞逐渐形成子囊孢子,包含在由酵母细胞壁演变来的子囊(即原来的二体细胞)中。子囊孢子又萌发生长成单倍体营养细胞。子囊孢子的数目的形状的酵母菌的鉴定的依据。
酵母菌的生活史,或分为三种类型。
——略
二、霉菌的形态结构
霉菌菌丝细胞均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核糖体以及内含物质组成。幼龄时,细胞质充满整个细胞,老龄的细胞则出现大的液泡,其中含有多种贮藏物质,如肝糖、脂肪滴及异染颗粒等。
细胞壁厚约100-250纳米。主要由多糖组成(约80-90%)。除少数水生低等霉菌的细胞壁中含维维素外,大部分霉菌细胞壁由几丁质组成。几丁质是由数百个N-乙酰葡萄糖胺分子,以β-1,4葡萄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多聚糖。它与纤维素结构很相似,只是每个葡萄糖上的第二个碳原子和乙酰氨相连,而纤维素的每个葡萄糖上的第二个碳原子却与羟基相连。
几丁质和纤维素分别构成了高等和低等霉菌细胞壁的网状结构--微纤丝(microfibril),包埋于一种基质之中。实验证明,根据细胞壁组分的不同,可将霉菌分为许多类别,这些类别与常规的分类学指标有密切关系。因此在真菌分类中,细胞壁组分分析是重要的鉴定依据之一。
三、衣原体
衣原体(Chlamydia)是介于立克次氏体与病毒之间,能通过细菌滤器,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一类原核微生物。在宿主细胞内发育繁殖具有独特周期。过去误认为"大病毒",经现代技术研究归于立克次氏体类群中,分类学上监定为衣原体目、衣原体科、衣原体属。
衣原体细胞比立克次氏体稍小,但形态相似,球形或椭圆形,直径0.2-0.3微米。马基维罗染色法染色,衣原体呈红色,而姬姆萨染色呈紫色,在光学显微镜下刚刚可见,革兰氏染色阴性。
衣原体不需媒介直接的侵入鸟类、哺乳动物的人类。如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引起鹦鹉热病,有时可传至人体。砂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是人类砂眼的病原体,甚至引起结膜炎、角膜炎、角膜血管翳等临床症状,成这致主盲的重要原因。另有性病淋巴肉芽肿,由性病淋巴肉牙肿衣原体引起,是一种接触感染的性病,通过性交进行传染是最普遍的途径。
四、支原体
支原体(Mycoplasma)一作枝原体,又称类菌质体,是介于细菌与立克次氏体之间的原核微生物。属膜体纲,与裂殖菌纲并列。1898年发现,1976年才被确定分类地位。
支原体最早从患胸膜肺炎的牛体中分离得到,当时命名为胸膜肺炎微生物。以后从患接触性泌乳缺乏症的羊体以及猪、狗、鼠、禽炎和人体中均分离到了这一类菌。它们虽来自不同宿主,但在形态、生理方面大体相似,故统称为类胸膜肺炎微生物(简称PPLO)。
革兰氏染色阴性,不易着色,常以姬姆萨染色法染色,细胞呈淡紫色,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
支原体的生长不受能抑制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环丝氨酸等的影响,但对干扰蛋白质合成的土霉素、四环素等很敏感。对溶菌酶也无反应。
根据以上特性,以及无细胞壁、细胞柔软而扭曲等特征,便可设计出一种分离支原体的有效方法。
支原体分离物大多为腐生菌或无害的共生菌,极少数是致病菌。传染性牛胸膜肺炎病便由蕈状支原体引起。现在研究较多的是引起绵羊、山羊缺乳症的无乳支原体。关节炎支原体、溶神经支原体。分别引起鼠关节炎的鼠旋转病等。支原体一般不使人致病,至今确认的只有肺炎支原体能引起人的非典型性肺炎。
五、立克次氏体
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在许多方面又类似于细菌,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原核微生物类群,现归属于细菌。美国医生Howard Taylor Ricketts首先提出了立克阍氏体存在的证据,他在研究斑疹伤寒势的病源时,不幸感染,死于墨西哥城。为了表示纪念,1916年,人们将斑疹伤寒等这类病原体命名为立克次氏体。
立克次氏体的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
细胞结构也与细菌相似。具细胞壁和细胞膜,在电子显微镜下可看到核质区、颗粒状细胞质,有的还具核糖体;含RNA和DNA两种类型核酸,DNA双链,GC含量因种不同而变动于29-33%之间;细胞壁中含胞壁酸、二氨基庚二酸;此外细胞中还有蛋白质、中性脂肪、磷脂、多糖以及某些酶类。
立克次氏体为专性活细胞寄生物,除五日热(战壕热)立克次氏体外,均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它入侵宿主细胞是一个主动过程,要求宿主都是活的,并在代谢上处于活跃状态。它主要在细胞质内以袭殖方式繁殖,直至充满整个细胞,最后,宿主细胞裂解,将新的立克次氏释放到周围液体中去。
六、细菌细胞壁与革兰氏染色反应
关于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结构和组成的区别对革兰氏染色反应有何关系,尚待研究。现在大多认为,在染色过程中,细胞内形成了深紫色晶紫-碘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可被酒精从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内浸出,而阳性菌则较困难。这是由于阳性细菌细胞壁较厚,尤其是肽聚糖含量较高,网格结构紧密,含脂量又低,当它被酒精脱色时,引起了细胞壁肽聚糖层网状结构的孔么缩小以至关闭,从而阻止了不溶性结晶紫-碘复合物的逸出,故菌体呈深紫色;可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肽聚糖层较薄,含量较少,而脂抽提出来,故革兰氏阴性细菌菌体呈复染液的红色。此外还有其他的解释。但很多观点都涉及到细胞壁的结构与组成,结晶紫-碘复合物与细胞壁、细胞膜的关系。研究者发现,细胞内的核酸和核蛋白、脂类、磷酸盐复体如多元醇磷酸盐、或多糖和核酸,这些物质都能保留结晶紫-碘复合物在细胞内不至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