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港华燃气:使命的召唤——郑成功及其事业 / 醉罢君山 / 第27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3:36:12
使命的召唤——郑成功及其事业共48页 
作者:醉罢君山 提交日期:2009-02-20 09:26  
  (使命的召唤-91)
  
  郑成功给他的弟弟郑渡写了一封信,以表心迹:
  “兄弟隔别数载,聚首几日,忽然被挟而去,天也!命也!弟之多方劝谏,继以痛哭,可谓无所不至矣。而兄之坚贞自持,不特利害不能以动其心,即斧刃加吾颈,亦不能移吾志。何则?决之已早而筹之已熟矣。今兄之心绪,尽在父亲复禀中,弟闻之亦可以了然矣。大抵清朝若信兄言,则为清人;若不信兄言,则为明臣而已。他何言哉!……总其立心,只用胁之一字而已。若用胁,则当用之干戈,不当用之叶(成格)、阿(山)为也。况兄岂可胁之人哉?且四府地方粮饷,仅足以养一万之兵,外此数十万之众,何处取给?将何安插?即使不逼之以剃发,尚且不能,况且迫之者乎?又况其画饼者乎?夫虎豹生于深山,百物惧焉;一入槛阱之中,摇尾而乞怜者,自知其不足以制之也。夫凤凰翱翔于千仞之上,悠悠乎宇宙之间,任其纵横而所之者,超超然脱乎世俗之外者也。兄名闻华夷久矣,用兵老矣,岂有舍凤凰而就虎豹者哉?惟吾弟善事父母,厥尽孝道,从此之后,勿以兄为念。噫,汉有子瑜而有孔明,楚有伍尚而有子胥,兄弟之间,各行其志,各尽其职焉。”
  在写给父亲的信中,郑成功写道:
  “和议非本心也”,“不意海澄公之命突至,儿不得已,按兵以示信。继而四府之命又至,儿不得已接诏以示信。至于请益地方,原为安插数十万兵将,固图善后至计;何以曰:‘词语多乖,征求无厌’?又不意地方无加增,而四府竟为画饼,欲效前赚吾父故智,不出儿平日所料。遽然剃发,三军为之冲冠!……在清朝总以剃发为是,在儿总以不削发为是。……大丈夫作事,磊磊落落,毫无暧昧。清朝若能信儿言,则为清人,屈于吾父为孝;若不能信儿言,则为明臣,尽于吾君为忠”。二使“在泉月余,目睹脱巾情形,未曾与儿商榷,徒以剃发二字相逼挟。儿一剃发,即令诺将剃发乎?即令数十万兵皆剃发乎?即令千百万百姓俱剃发乎?一旦突然尽落其形,能保其不激变乎?叶、阿二位不为始终之图,代国家虚心相商,而徒躁气相加。……使臣如此行动,朝廷可知也,能令人无危乎?能令人无惧乎?况儿名闻四海,若使苟且作事,不特不见重于清朝,亦贻笑于天下后世矣。大抵清朝外以礼貌待吾父,内实以奇货居吾父。此番之敕书与叶、阿之举动,明明欲借父以挟子。一挟则无所不挟,儿岂可挟之人乎?且吾父往见贝勒之时,已入彀中。其得全至今者,大幸也。万一父一不幸,天也!命也!儿只有缟素复仇,以结忠孝之局耳!
  在两封信中,郑成功皆有类似的话:“清朝若信兄言,则为清人”、“清朝若能信儿言,则为清人”,后世有些历史学者以此认为郑成功其实重视自己的势力甚于抗清,此论甚谬,无论是写给弟弟还是父亲的信,不过都是写给清廷看的,无非是想把和谈破裂的原因归咎于清廷一方,以此来保护家人不受清廷的报复。同时他表现出其性格桀骜难驯的一面,“夫虎豹生于深山,百物惧焉;一入槛阱之中,摇尾而乞怜者,自知其不足以制之也。夫凤凰翱翔于千仞之上,悠悠乎宇宙之间,任其纵横而所之者,超超然脱乎世俗之外者也。”这是何等的胸襟与境界,“儿岂可挟之人乎?”“万一父一不幸,天也!命也!儿只有缟素复仇,以结忠孝之局耳!”无怪乎后世名臣、台湾巡抚刘铭传盛赞其:“复父书词严义正,千秋大节,享俎豆于舜日尧天。”
  
  
  清廷在招抚郑成功失败的同时,招抚郑鸿逵也宣告失败。
  郑鸿逵也给郑芝龙写了一封信,他不象郑成功那样的文字语气上锋芒毕露,但仍然显示出绝不降清的骨气。郑鸿逵在信中回顾马得功偷袭厦门岛以及他私下放走马得功的事情,“自放马得功之后,择地白沙,粗建茅屋,所有大小战舰,尽为渔商,与地方相安者,已三载矣。……弟受本朝朝宠遇,官居上爵,义无悖旧恩而贪新荣,……爵禄一节,弟断不敢受,亦不能受!……若退处白沙,而地方仍复相激,则弟惟有扬帆远避,虽涉险波涛,亦所甘心。”
 
作者:醉罢君山 提交日期:2009-02-21 10:43  
  (使命的召唤-92)
  
  郑鸿逵因协助马得功逃离厦门岛,致使与郑成功反目成仇,他从顾全大局出发,离开厦门岛,抵达白沙,在这里修筑起一座半月城。后来郑鸿逵得了痿痹之症,大约就是中风吧,手足都残废,他便将手下主要将领及军队与战船一并交给郑成功,自己在白沙的战船都改造成渔船,用来在海上捕鱼,因为他曾协助清军渡海逃离厦门岛,所在清军也没有进攻他的地盘。这位也曾经叱咤风云的郑军元老饱受伤病的折磨,但他仍然不屈不挠地拒绝了清军的利诱与威逼。
  
  在第二次议和前后,郑成功又通过议和的时机,大肆征收饷粮。
  虽然郑成功确实利用与清军休战的空隙,大大充实自己的粮饷,但是这种强行征收的手段,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由于郑成功不断地扩充自己军队的数量,这些军队需要耗费大量的粮饷,而郑成功能征饷之地,也不过是东南数府,僧多粥少,在各地的征收力度非常之大,往往超过当地百姓的负担。更为严重的是,郑成功的一些部将乘机捞取私利,援剿前镇的指挥官黄大振便涉嫌“拷饷太酷”而被郑成功赐死,但他并不是惟一受到处分的高级将领。
  在黄大振被赐死后,郑成功接到举报,被委任为督饷都督的黄恺在收征饷银过程中,名目种种,强行摊派,横行霸道,多征少报,个人私吞十余万的数额。郑成功一听勃然大怒,当即派人逮捕黄恺,经过调查,发现情况属实,马上下令将黄恺斩首示众。黄恺在征饷时写的告示书中,又有“清廷赐地”四字,以表明征饷的合法性,郑成功一看也怒不可遏,下令将写这份告示书的掌案与户房二人也处死。黄恺所私吞的十余万的军饷也被充公。
  从六月开始,郑成功又派甘辉、林胜等人前往长乐征饷,福建巡抚佟国器叫苦不迭,派人驰书一封向郑成功求情,郑成功置之不理,佟国器只得眼睁睁看郑军在自己眼皮底下公然征派助饷。到了七月,清军虽然没有放弃议和,但是仍然加强福建清军的力量,一部分清军兵马经栖霞关进入福建,郑成功加紧征饷的实施,各提督总镇再度大规模在漳州、泉州、福州、兴化一带征饷。
  到了九月底,郑清谈判完全破裂,所以有一些地方就拒绝上交助饷,在福建南部的诏安溪南寨,由于拒交粮饷,郑军前提督黄廷率军荡平溪南寨。
  
  对于清廷而言,抚局已经全然失败,所以准备全力以武力剿灭郑成功,这一年(1654年)的年底,清政府任命济度为定远大将军,率军由北京出发,准备南下福建,一举消灭郑成功部。
  郑成功在1653-1654年一年多的时间里与清廷谈判,这件事也遭致后人的一些非议,有人认为他的这种作法,根本就眼中没有永历朝廷的存在,不可称之为忠臣。其实所谓的南明政权,到了这个时候,已经只是一个空壳罢了,永历帝只是孙可望摆布的对象,根本无兵无权,美国学者司徒琳在《南明史:1644—1662》一书中说得好,此时“明朝所代表的,毋宁只是一种精神——坚持抵抗外来势力侵略与控制的精神。”同时对郑成功与清廷的议和有着极为精采的评论:“一旦看清了事实,他(郑成功)就兴致勃勃地投入了这场纵横捭阖,作生平最狡诈的表演,……郑成功在议和过程终了时,比开始时力量更强,而清朝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实际上却成了输家。在此还应当注意的是,若是郑氏地盘内有明廷存在,他就不可能放手去做,这样的议和也就不会进行下去。”同时郑成功还迫使清政府释放了被俘的郑军海军高级将领林察。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郑成功以自己的诡异莫测,赢得了一场不流血战争的巨大胜利。其实这样说还显不够准确,因为即便在郑成功与清廷谈判之时,郑成功仍然果敢地向清廷发起军事上的挑战,这就是三入长江之役。
   
作者:潜灵 回复日期:2009-02-20 20:00:56 
    好久没来顶贴了,今天多说说。
    君山兄说“郑成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英雄之一”。此言不假,但是君山兄怎么评价戚继光?
    
    当年戚继光接手江南防务的时候,出了个大笑话,72个倭寇大摇大摆朝当时军事重镇南京进发,南京守卫派遣了士兵对72个倭寇围剿。经过一下午的撕杀,结果中国军人伤亡1000多人,而72个倭寇竟然连一个受伤的都没有。官军跑进南京,关起了城门,任凭倭寇的耻笑而不敢出战了!而此时的南京以及周边的城镇里竟然拥有25万官兵!
      可戚继光组建了3000人的军队以后,让倭寇吃尽苦头,曾经创造出杀敌1000人,而自己没有一个受伤的好战绩。同样是中国人,怎么就差别这么大呢?
    
    如果有可能,恳请君山兄写写戚继光。当然,还有洪门。
  ------------------
  谢谢潜灵君。以后写什么题材,还得看资料的收集情况,对先秦、明、清、民国都兴趣很大,虽然计划蛮多,精力不济也。
  
 
作者:醉罢君山 提交日期:2009-02-22 09:52  
  (使命的召唤-93)
  
  三、三入长江之役
  
  在郑清和谈之前,即1653年初,原鲁监国帐下大将张名振向郑成功提出北上浙江、南京,郑成功同意,于是由张名振担任总指挥,张煌言为监军。张煌言即著名的张苍水,他本是个文人,但是国家的巨变使他投笔从戎,成为鲁监国政权下一名有勇有谋的将领。无论是张名振或张煌言,虽然迫于时局,投靠郑成功,但他们都以鲁监国的部下自居,保持相对的独立性,郑成功并不在意这一点,他将两百多艘战船、两万多人的军队交给张名振,以示对原鲁监国政权将领的信任,这些军队有一部分是原鲁政权的军队,同时也包括一部分郑军将士,郑军重要将领陈辉、黄兴、沈奇、林顺、蓝衍、施举等一同出发,均受张名振的节制。
  北伐舰队沿着海岸线向北航行,进入浙江。张名振北上的目的之一,是招揽旧部,掀起清统区的抗战高潮,并且伺机威胁南京。
  当水师行经浙江舟山群岛时,张名振与张煌言远眺舟山群岛,悲从心生,当年舟山一役,是鲁监国政权的一次惨败,包括张名振、张煌言的许多家人都死于这次战事,痛心疾首啊。张名振与张煌言站立船头,设案置酒,遥祭在舟山之役中的死难诸公。
  师过舟山后,张名振率海军攻击金塘山,金塘山的守将是以前鲁政权的叛将金允彦。张名振的海军占领金塘山后,生擒金允彦,并以凌迟酷刑处死。首战的胜利与处决叛徒,令张名振麾下自来鲁政权的将士欢欣鼓舞,真是大快人心,一时士气高涨。
  
  张名振的率军北上,确实对浙东抗清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
  坚强的浙东人民没有放弃抵抗清军的努力。平原将军姚志倬、诚意伯刘孔昭与他的儿子刘永锡率众来投奔张名振,姚志倬是原鲁监国系下的将领,在浙江抗清失败后,他仍然坚持抗战,多次组织义军抗清,但均以失败告终,但他仍然保有少量的军队,东藏西躲,以逃避清军的搜捕,终于盼来张名振的北伐军。同时,潜伏在浙东各地的抗清力量,以及张名振与鲁王的旧部,也纷纷前来,张名振的力量迅速扩大。
  清军在海上战斗远不是张名振的浙东水师与陈辉的郑家水师的对手,张名振身经百战,是东南抗清的一员悍将,在招集旧部之后,声势大振,于是攻崇明、入吴淞,掠夺清军的船只六百余艘。之后入长江,直抵金山,江淮响应,清军水师莫敢争锋。
  张名振兵入长江,并非为了攻城略地,更多是为了造声势,给长江沿线抗清力量予坚持的信心,同时也向清政府展示自己的实力。
  
  张名振的浙东与长江沿线的胜利,令郑军海军将领与他的矛盾日益加大。一封封恶语中伤张名振的信被送到厦门岛的郑成功处。具体告了什么状,我们不太清楚,但是张名振与郑军将领的矛盾由来已久。
  虽然张名振是随同鲁监国一同前往投奔郑成功,但他一般不被认为是象陈辉、甘辉那么纯粹的郑军将领,他更应该称为“南明将领”,他效忠南明,而不是效忠郑成功。自从张名振到达厦门岛后,他与郑军将领的关系就一直不好,这也许出于郑军将领对他的不服气,但更可能的原因是他是个颇为桀骜的人,他对大明的赤诚忠心,使他在面对这群半海盗的乌合之众时,可能难免流露出一种优越感。
  另外一个可能使他担忧的原因,是郑成功正在同清廷接触,这对于背上刻着“赤心报国”的张名振来说,这是难以接受的事。郑军将领把种种牢骚与不满汇报给了郑成功,这位国姓爷命令张名振返回厦门岛。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18569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