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剧游泳池里撤掉泳衣:要素主义课程流派述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3:44:32

要素主义课程流派述评

20070508

一、背景

¡20世纪初期美国因经济萧条而面临种种社会问题,美国社会便“向教育要说法”,而要素主义正是在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中建立起来的。

¡30年代以杜威为代表的儿童中心主义课程观在美国教育界占据主体地位。儿童中心课程观的某些极端做法忽视了知识的逻辑结构,忽视了教育的社会价值,教育(课程)的经验化倾向甚嚣尘上。

¡这种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主导的学校教育成为要素主义者们的靶子。因此可以说,要素主义是在对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批判与反思中建立起来的,虽然要素主义者哈威克(William H. Howick)说“无意于对进步主义宣战”。

二、发展脉络

¡1935年,

¡1938年,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委员会成立,美国亚特兰大

¡巴格莱(W. C. Bagley)《要素主义的纲领》

¡《学校与社会》杂志

¡巴格莱辞世(1946)与要素主义势微

¡“卫星风暴”与要素主义复兴

¡1956年,以贝斯特(A. E. Bester)为首的基础教育协会成立

¡20世纪60年代,康南特(J.B. Conant)、里科弗(H.G. Richover)的课程改革方案

三、代表人物与主要观点

巴格莱(W. C. Bagley)《要素主义的纲领》

主要观点

¡关于课程目的

强调教育(课程)的社会功能,认为学校应该保持和发扬人类社会最优秀的传统,应该促进人类智力的发展。

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传授社会遗产中最为宝贵的要素,去挖掘人类智慧的力量,把蕴藏在“儿童身上的智力和道德资源”开发出来。

社会中心教育思潮的具体体现之一。

 

¡关于课程内容

批评实用主义教育及其活动课程放宽学业标准、削弱基础知识、夸大浅薄的东西、放弃严格的学科界限、日益加重社会研究科目等做法是造成美国学校教育格外软弱无力的原因。

把“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课程的核心。如,小学课程体现读写算的基本技能,中学课程应包括历史、数学、自然、科学、语言、文学等学科,同时强调把拉丁文、代数、集合等对心智训练具有特殊价值的科目置于重要地位。即,智力学科应处于学校课程的核心地位。

 

 

¡关于课程组织

强调恢复学术性强的分科课程体系,强调学习的系统性,提出严格按照逻辑系统,按年代顺序和因果关系编排课程、编写教材。

“要素主义者的要素之一,就是当指导既是为个人福利所必需,又是民主集团的福利和进步所必需的时候,承认未成年的初学者有权得到这种指导。成年人对未成年人所负的教导和管束的责任,对于延长人类的未成熟期和必需的依赖期具有生物学的意义。人类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年才认识到这个责任。完全确实,人类在认识到这个责任之前,依然处于野蛮状态。”(巴格莱)

对要素主义课程流派主要观点的总结

¡关于课程目的与课程内容

把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规定为课程,并系统地传承下去。教育和课程的目的就在于传递文化遗产,促进人类智力发展。

¡关于课程体系与训练方法

肯定分科体系的优越性,强调心智训练科目的价值。严格选择科层内容,配备严格训练方法和考试制度,重视英才教育。

¡关于教师与学生

教师是教育体系的中心,学生的自由与兴趣应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努力和责任齐头并进。

四、对要素主义课程流派的评价

¡要素主义是在特殊历史时期萌发、并针对进步主义教育弊端提出的,有其历史进步性。

¡但其工具主义哲学指导思想则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如对教育的社会价值(工具性)的过度强调,而导致了忽视“被教育者”发展的极端做法;

对教师权威的过分强调、忽视学生兴趣与动机的做法;

强调分科设置课程,造成学科间知识割裂;

强调精英教育,对其他学生群体的忽视,则体现了“不民主”,这一教育现实是对其”维护美国民主反抗欧洲霸权”口号的极大讽刺。

¡要素主义与永恒主义都是对教育传统主义或保守主义辩护,都把历史经验看作对现实问题最可靠的指导。都认为学校应该是作为人类文化的保卫者而存在的,因而坚决反对把学校办成社会化的机构,尤其轻视职业训练。这也是造后人众多诟病原因所在。

五、在当代课程改革中的体现

¡课程哲学层面

“轻视知识”之争;儿童文化之争;

¡课程体系层面

分科与综合之争

¡课程实践层面

知识的逻辑性与好教与否;训练与发展之争;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