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街旺风味炸洋芋配料: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自学能力培养途径浅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8:29:03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自学能力培养途径浅谈

内容摘要:儿童自学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这些都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随着“留守儿童问题”的突显,针对“留守儿童”学习热情不高、意志薄弱、方法不科学、观念淡薄、心理出现障碍等发展现状,关注“留守儿童”势在必行,寻求“留守儿童”自学能力培养途径,促进“留守儿童”发展、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更是我们广大农村教师应该了解的现状、必须思考的问题、亟待解决的难题。

【关键词】:自学能力;留守儿童问题;途径;促进发展

城乡二元体制下的衍生物——“留守儿童”,是一个大家并不陌生的概念,“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一群体,特殊在缺少对农村居民的人文关怀。具体表现为:留守子女家庭抚养者不是年老体弱就是文化水平低,往往导致对儿童过分溺爱、疏于管理;畸形的爱加上管理的失控,使孩子不但在学习和生活上缺乏热情和信心,心理不够健全,而且影响到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促进学生成长,形成社会、学校、家庭通力协作的合力,实施高效的教育策略,定会创收事半功倍的效益。

一、以活动唤醒童心。

冰心之所以伟大,在于她倾其全力讴歌母爱与童真,她能成为著名的儿童文学家,其成就在于唤醒了孩子的童心。我们当冒效颦之嫌,开展行之有效的活动,对冷漠、郁闷、对学习不感兴趣的“留守儿童”给予应有的关怀与帮助。

1、趣在课堂。由于“留守儿童”在课堂中的冷淡,对学习表现出的无趣。更需要我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运用趣味浓厚的课堂教学设计,以及教师幽默诙谐的教学语言,指导学生学习,与此同时,教师要给予这一特殊群体以人文关怀,用一缕缕阳光般的温暖让受了创伤的心灵得以预热和慰藉。在学生心灵深处搞一项阳光工程,会慢慢温润“留守儿童”心花,使其灿烂绽放。

2、乐在课堂。学习之余,其他一切活动也都要依赖于兴趣。教师要倡导“留守儿童”“在合作中学习,交往中做人”。指导“留守儿童”与同伴交往,增强学习兴趣;邀请“留守儿童”与老师联欢,找回久违的亲情;启发“留守儿童”与亲人通话,鼓起生活的勇气。

二、拿成功树立信心。

“留守儿童”大多数对学习生活缺乏热情,进取性、自觉性不强,有厌学倾向,因而他们最难在方方面面取得成功。这就需要我们恰到好处地开展训练,好钢用在刀刃上,方法不多精为要。

1、鼓励学生寻求多种思路,解决问题。我们应该经常鼓励学生由一点想开去,结果学生会越学越活,思路越来越开阔,常常能收到举一而返三、触类而旁通的效果。

2、掌握一种方法,获得一次成功。成功是一种能让我们得到足够愉悦的体验,哪怕只有一次成功,也许会改变人的一生。要想获得成功,方法至关重要。“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恨之”就说明了这一点。对于总觉自己愚笨,没有信心的“留守儿童”,这是使其树立自信的上方宝剑。

三、凭愿望下定决心。

“留守儿童”有时很好教育,关键在于是否找准了教育契合点。我曾在好几个毕业班,都连用几课时的时间讲外出务工的艰辛,孩子听后无一不潸然泪下,我想这就是契机。对于“留守儿童”,如果让其明白人活着本不只是为了自我,要时时刻刻想着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要不负父母的厚望。立下“为了自己的将来,为了分担父母的艰辛,好好学习”的愿望,学生的厌学将会慢慢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为自己、为父母”这一情感动因,会让学生下定学习的决心。

四、靠执著拥有恒心。

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少关怀,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任性、自卑、孤独等不良心理常伴左右。他们由于娇惯变得我行我素,他们由于迁就变得自以为是,他们由于任性变得孤注一掷。办事武断、性格孤僻为“留守儿童”最显性的特征。

“学之道,贵以专”,只要努力以活动唤醒兴趣,奋力拿成功树立信心,全力凭愿望下定决心,就会化武断为果断、化孤僻为合群、化任性为恒心。“教是为了不教(叶圣陶语),这样便会水到渠成,“持之以恒”的精神得来全不费工夫。以此作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