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电视栏目作文:优秀教师的十个关键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6:33:55

优秀教师的十个关键词

当下,教育上的急功近利现象为数不少,相当一部分教师迫于种种压力,只关注分数,关注升学率,专注于研究每一年中考的试题变化,而研究本学科存在的现实问题、前沿性问题的教师越来越少,真正具备独立的教育科研能力的教师可谓凤毛麟角。由这样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被深埋在题海之中,厌学都大有人在,逃学者也屡见不鲜。对教师来说,这其中当然有一些迫不得已的苦衷,但如果我们的教育最终使学生不再热爱学习,最终丧失了对知识的热望,那就是教育最大的、最不能原谅的失败。我们要用目标去激励学生,用活力去感染学生,用激情去感动学生,用美德去感化学生,用创新去吸引学生,用智慧去启迪学生,用文化去丰富学生,用良知去引导学生,让学生获得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需要感动,感动自己,感动学生,感动家长。不能感动学生的教师不是好教师,不能感动家长的学校不是好学校。

一、关爱

教师任何一句不经意的话,甚至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足以使一颗脆弱、娇嫩的心受到伤害。而一个人在中小学时代受到的心灵伤害,往往需要花费极大的力气才能得以弥补,有时甚至会伴随孩子的一生,成为他终都不能摆脱的阴影。教育只要擦掉孩子心灵上的灰尘即可,不要给他留下痛苦的回忆。

教师应对学生充满关爱,对教育充满挚爱,对祖国充满热爱。教师爱是一种教育品格,一种教育精神,一种教育德性。教育中没有了关爱、挚爱、热爱,便没有了教育激情,没有了教育的感动力。一个有良好教师德性的教师,应该是充满爱心的人,是一位敢爱敢恨的人,是一个怀大爱之心的人。教师德性中的爱,表现为教师关爱学生,爱护学生,关心学生。一个缺少爱心的教师不可能有好的教师德性。

西方有句谚语这样说:因为上帝不能到每一个家庭里去,所以创造了母亲。也可以这样说:因为上帝不能到每一个课堂里去,所以创造了老师。老师应该是母亲的化身,是上帝的化身。

二、微笑

教师的微笑拥有着无穷的教育魅力。教师微笑着面对学生,能给学生一种宽松的师生交往人际环境,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理解、关心、宽容和激励。教师的微笑是腼腆学生的兴奋剂,使他们得到大胆的鼓励,敢于去表达自己;教师的微笑是外向好动学生的镇静剂,使他们得到及时的提醒,意识到自己的言行需要控制和自律。教学工作中教师的微笑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活跃学生思维,活跃学生的情绪;德育工作中教师的微笑是对不良行为的理解和宽容,引起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觉醒,是对良好行为的鼓励和赞许,激励学生不断努力和进取。教师的微笑和严厉同样重要,但二者相比,微笑更平和、温和,更可亲、可爱。严厉的教师令学生敬畏,微笑的教师令学生喜爱,善于在严厉中不时渗透会意微笑的教师,则令学生敬爱。

只有心中装着学生的教师才会有甜美的、会心的、善意的微笑,只有真正尊重学生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潜能,教师的微笑才会起到作用。校长每天清晨微笑着站在学校大门口、教师站在教室门口迎接她可爱的同事和孩子们的情景,总是令人感动,无法用语言去赞美。

如果我们用微笑去赞美同行,用微笑去化解误会冲突,用微笑去谋求合作合力,用微笑去交流思想灵感,我们就会体验到教育的巨大幸福,就会少许多焦虑、困惑和无助,就会多许多理解、支持和帮助。

 

三、语言

苏丹梦见自己所有牙齿都掉了。一觉醒来,他请来一位智者为他解梦。

智者说:“陛下,您很不幸,每掉一颗牙齿,就意味着你会失去一个亲人。”

苏丹大怒:“你这个大胆狂徒,竟敢胡说八道,给我滚出去。”

随后,他令人重打这位智者100大板。

苏丹下令找来另一位智者,并向他讲述了自己的梦。认真听完后,这位智者对苏丹说:“高贵的陛下,你真幸福呀!这个吉祥的梦,意味着您会比您的亲人长寿。”

苏丹大喜,令人奖赏这位智者100个金币。

这位智者走出宫殿时,一位礼宾很不理解地对他说:“真是不可想象,您对梦的解释其实同第一位是一样的,为什么他受到的是惩罚,而您得到的却是奖赏呢?”

第二位智者语重心长地说:“很简单,一切都是由表达方式决定的。”

语言是最重要的教育工具,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语言是教师手中的武器,一个人的语言修养是其精神修养的一面镜子。从一个人的语言修养,可以基本推断出这个人的精神世界究竟如何。所以,听一个人说话,读一个人的文章,我们就可以对这个人得出一个大概的评价。听有的人说话,如坐春风;读有的人的文章,如饮甘醴。这是其高度的精神修养的外显。每一个教师,不论执教哪一门学科,都应该高度重视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面前展现出高度的精神修养,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进而赢得学生对自己所教这门学科的热爱。

优美的语言是给学生的最美的教育享受。抑扬顿挫是教师语言的节奏美,诙谐幽默是教师语言的机智美,声情并茂是教师语言的情感美,逻辑严密是教师语言的理性美,启迪心灵是教师语言的道德美。语气平和说明了教师的稳重,语气温和表现了教师的耐心,语气坚定反映了教师的信念。语句连贯表明了教师对内容的熟练,语句清晰反映出教师对内容的准确,语句完整体现了教师思维的缜密,语句优美彰显出教师扎实的功力。

教师的语言是实现伟大的教育功能的基本途径。用生动的语言去讲述内容,能激起学生的兴趣;用准确的语言去讲解知识,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用理性的合逻辑的充满激情的语言去讲演主题,能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心灵。讲授中语句的停顿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语言的渲染可调动学生的情绪;明显的疑问语气好像在告诉学生“要动脑筋想一想”,有意识地放慢语速意思是说“这里是重点千万别错过”。寓情于理和寓理于情的语言,能够解开学生的千千心结;有条有理和层次分明的语言,能消除学生的重重疑惑。用语言去发蒙,用语言去启智;用语言去激励,用语言去引悟;用语言去赞美,用语言去督促。

语言是有对象性、情景性的。数学的语言突出严谨而简洁,文学的语言注重想象且领悟。体育教师的语言铿锵有力,折射出精气神的豪迈和健康的体魄,艺术教师的语言婉转动人,有如余音绕梁和美的享受。

教师的语言是技术更是艺术,曼妙、细腻、惟美、豪迈;教师的语言是知识更是思想,深邃、练达、智慧、仁爱;教师的语言是功力更是品位,情趣、意境、修炼、魅力。

四、思想

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从鲜活的教育生活中来,从教育实践中来,从教育反思与研究中来,从教育良知与教育责任中来,从教育梦想与教育追求中来的!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不会照本宣科,不会按部就班,不会人云亦云,不会仅仅成为“传声筒”,不会仅仅教给学生“一碗水”,不会替教参编写者教书而忘却了自己才是真正的教育者。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一定是学生喜爱的教师,是有魅力的教师,是有精神感召力的教师,是教学优质的教师,是有教育理想和信念的教师,也只有他们才能领略到教育的快乐、幸福,才能彰显教育的文化力、感召力、思想力!

要想成为一位有思想的教师,就要去读书,去研究,去反思,去总结,去提炼,去合作,去破除对权威的迷信,去找回梦想和理想、唤醒信念和信心,成为你自己!

五、习惯

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习惯性的动作;同样道理,任何一个想法,重复21天,或者重复验证21次,就会变成习惯性想法。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别人或者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一定变成了你的信念。

教师的习惯有好坏之分、优劣之别。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有的老师往往习惯于把学生叫到办公室谈话或直接找学生家长;当学生的试卷上出错时候,有的老师习惯于要求学生将错题订正并再做几遍;当拿到一本新教材新课文的时候,有的老师习惯于找课文中的知识点并照搬“教参”;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老师习惯于面无表情,习惯于不苟言笑,习惯于讲讲讲练练练,习惯于仅仅关注结果而不顾过程,习惯于仅仅布置书面作业;在家长会上,有的老师习惯于数落学生的缺点,习惯于只谈学习成绩,习惯于危言耸听,习惯于要求家长给学生施压;在处理与同事的关系上,习惯于对同事横挑鼻子竖挑眼;在处理与学生的关系上,有的老师习惯于批评,习惯于罚站;当一种教育改革来临的时候,习惯于墨守成规,习惯于以不变应万变;面对教育的困境,习惯于远离与逃避、事不关己与高高挂起…………这无疑是教师的坏习惯。

有的教师习惯于欣赏与赞美学生,习惯于尊重与关怀学生,习惯于帮助与激励学生;有的教师习惯于与同事相互理解与支持,习惯于与同事交流与合作,习惯于与同事研究与探究;有的教师习惯于拓展教材,习惯于引导学生在知识接受的基础上尽可能开展探究、体验、交往、实践等学习活动;有的教师习惯于多读书、勤思考、善积累、重反思……这无疑是教师的好习惯。

六、阅读

我国思想家张潮曾经说过:“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教师的阅读,要读出教育的知识,读出教育的思想,读出教育人生的感悟,读出教师的个性,读出一个大写的“人”。教师的阅读需要时刻关照“教育”,关照“学生”,关照“教育场景”。教师的阅读如果不关照“教育场景”中的人,是难以达至“玩月”境界的。

时下的教育中,教师们疲于应付繁琐的教育教学事务,有心读书的教师在逐步减少,有阅读计划的教师也在减少。即使是读书,也仅仅是读考试之书,读教参之书,读应景之书,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学校没有成为“书香校园”,相反成为“考试地域”,太悲凉了!要真正想成为有思想的教师,那就去读书!要真正想体味书籍的价值,一定要买书!要真正想给好朋友一份忠告,最好去送书!学校真正想造就名师,千万要去丰富藏书!

七、写作

一名优秀教师,要学会表达自己,而写作则是一种表达自己的最佳方式。只有真切体会到写作价值的教师,才会对写作充满感激。他们乐于表达,沉醉于阅读、思索和写作,他们的笔尖总流淌着思想的声音,字里行间或充满激情地渴盼卓越的教育,或对教育无奈的感伤与哀惋,或对问题的理性沉思与追问。写作对一名优秀教师的成长非常重要。

写作即观察。教师的写作,要从观察教育开始,观察教育活动中的人和事,观察教育场景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行为方式、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方式,尤其是要观察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行为方式。

写作即思考。写作是人的思考的书面语言表达过程。大凡写作,都是思考的过程,是思考过程与结果的文字再现。如果你对生活有所思、有所想,才会产生表达的欲望或冲动。。

写作即教育生活体验的表达。只要做个有心人,抱着一个积极开放的心态,体悟教育生活,反思专业生活领域的问题,研究变革中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把握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就有东西可写。从根本上说,教师的写作就是教育生活体验的表达。

写作即重写。写作不仅仅是为了表达过去的、现有的想法、观念,或行动、事件,而更是为了提高认识,重建观念,反思行为,改善实践,指向未来,实现创新。重写,就是指对现有的经验进行总结,对现有的观念加以更新,对当下的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加以创新。

我们也许不可能每天都处于感动的状态之中,但我们可以每天都处在发现感动的状态之中。细心审视我们的专业生活,处在思考的状态之中,我们便能获得无尽的感动和被感动。烂笔头胜过好记性,写作是需要积累的。积累丰富的素材,积累生动的经验,积累点滴感悟,积小成为大成。从此意义上说,写作的快乐不仅仅在于所表达的结果,更在于获得感动和感悟的过程。

八、反思

为了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必须学会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缺乏思考的教学毫无特色、脱离实际。我们往往从失败和不足中吸取的经验比成功时多得多。事情出了问题,或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时,我们往往会责怪他人,而一位优秀的教师一定要主动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和日常活动安排,并在自我剖析后做出调整。

再优秀的教师,再成功的教学,也难掩瑕疵,所以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自我反思。教师在每节课后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有哪些优点,这些优点因何而优,有何效果,今后的教学可以怎样发扬这些优点。但最重要的是对教育失误的反思,要反思教学中有哪些不足,为什么不足,应该如何改进。只要坚持这样的反思,你才能开拓无数的教育探索之路,才能积淀无比深厚的教育智慧。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必备的一种能力,通过反思,不断觉醒自己的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思维方式,改善教育行为方式,凝练教育教学艺术。

一是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即理想和信念,理论和观念。教师的任何教育行为都应该建立一定的理念基础之上。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也就是要结合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回答自己是怎样看待学生,如何设计和分解教学目标,怎样处理知识与能力、知识与品德等方面关系,甚至要思考自己与课程的关系等问题。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反思,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理念的掌握和思想的形成,不仅仅是通过培训、告诉而获得的,更主要的是通过反思逐步建构起来的。

二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理念的形式,观点是理念的内容,思维方式是支配行动的重要因素,我们怎样思维,就会怎样行动。在处理教育问题的思维方式上,我们往往容易在不知不觉中犯思维单一性、封闭性等方面的错误。

九、情绪

美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学家戴尔·卡耐基认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是靠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靠人际关系,处事技巧。所以他的哲学思想就是如何宽厚待人,如何培养人的自信心以及如何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其核心理念是自控情绪,乐观向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谁若能自我控制情绪,谁就具有特别的智慧,而这种智慧的获得不是生来俱有的,而是由后天的培养而获得的,所以情商的训练已为发达国家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教学生决策的能力、情感的管理、压力的处理、同情心、沟通能力、冲突的解决等。

教师应该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远离虚情假意,养成平和、阳光的心境。教师也许改变不了教育的整体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改变不了教育的残酷现实,但可以改变自己的情感和态度;你改变不了学生的过去,但可以改变学生的现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样样顺利,但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用好今天。

有的教师只要看见学生犯错误就气不打一处来,就控制不住自己,要发脾气,要训斥学生,甚至走向极端。要知道,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是一种等待的艺术。教育需要等待,需要耐心,需要平和、平实,甚至需要温和、温情。

十、宽容

缺少宽容态度的教师,总是看不到学生的成绩和进步,即使意识到了学生的成绩和进步,马上就会要求学生要虚心不要骄傲,甚至会找出学生的一大堆问题甚至缺点,来打压学生刚刚获得的一丁点成就体验,还美其名曰“严格要求学生”。缺少宽容态度的教师总是恨铁不成钢,抱怨这些学生怎么那么难教,怎么如此没有悟性,在潜意识里认为这些学生没有希望了,不可教也,当他面对学习困难生的时候,极易采取放弃的态度,让其自生自灭。

“严师出高徒”几乎成为中国基础教育的一种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这个“严”可能不应该排斥教师对学生的宽容和理解,“严师”应该是严格而不严厉。而教师对学生的“宽容”也绝不是等同于教师对学生缺点或错误的一味“纵容”,对学生的宽容并不是教师对待学生的软弱无能,而是对学生的一种理解,是对学生能够克服困难,改正错误,提高学业成就的信任。

教师的宽容不仅仅是针对学生,还涉及对待教师同伴,对待学校领导,对待学生家长。宽容的教师,往往是自信的教师,宽容的教师往往是具有亲和力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