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女生生日礼物实用:“民生新闻”栏目,评论与新闻紧密结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8:19:54
1994年4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开创了“用事实说话”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形式,各省、市电视台纷纷摹仿,几乎形成了“焦点访谈”类节目等同于电视新闻评论的思维定势。现在,这种格局被打破了,随着省、市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的发展,电视新闻评论出现了向两极发展的走势。  与省、市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相伴生,  新闻评论与新闻的结合更加紧密,形式更为短小、灵活。主要通过主持人对新闻的点评表达媒体的观点,出现了一句话评论。  以2002年初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创办“南京零距离”为代表,湖南电视台的“都市—  在“民生新闻”栏目基础上,一种“短小、灵活、轻松、幽默”的电视新闻评论方式发展起来,贴近生活,走进民间,老百姓喜闻乐见是它取之不尽的养料。  1.以夹叙夹议为特点,点评与新闻水乳交融。以“南京零距离”为例,主持人孟非对社会新闻的点评受到观众的欢迎,成为栏目抓收视率的亮点。2003年6月15日的“南京零距离”报道了一条新闻:一位大学教师对工商银行多收贷款利息不满,交涉无果,一怒之下到该行开了一百张一元的存折以报复银行。新闻之后,主持人说:“大凡事出有因,我们要在这个‘因’上下工夫。”一句话表明了媒体的态度,站在维护群众利益的立场上,但对该储户的报复行为显然是不赞成的。主持人对新闻的点评有时糅合在串联词里,在不经意间发出,但对观众、对社会风化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以切中时弊为利器,点评不避锋芒。这些栏目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对社会丑恶现象口诛笔伐。“南京零距离”一个最受欢迎的板块“孟非读报”,是以主持人冠名的电视新闻评论小栏目。主持人每天从南京地区的地方报纸上挑选三条新闻,观众要看的就是孟非的观点——常常是冷静犀利而不失轻松幽默的一、两句点评。而南京电视台“直播南京”的主持人东升以对丑恶现象深恶痛绝而闻名,常常在节目中为弱势群体仗义执言。  3.以现场直播为手段,主持人即兴点评,时效性极强。“民生新闻”以“短、平、快”著称,为追求时效,这类栏目最大限度地压缩节目制作  江苏台城市频道继“南京零距离”之后开办的“绝对现场”,在全国第一次把电视新闻直播栏目化。每天把新闻转播车开到现场,主持人在新闻发生的时空现场评论,与此同时,观众通过卫星播出系统看到节目,把新闻和评论的时效性都发挥到极致。  论坛类评论,从“评事”走向“论理”  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央视论坛”为标志,电视新闻评论浓缩事实报道,将新闻作为背景、由头,从“评事”走向“论理”,通过嘉宾的声音表达媒体的观点。以演播室谈话为主要形式,节目  1.淡化事实报道,突出电视评论,从“一事一议”到“一理一议”,思辨性更强。“焦点访谈”等早期的新闻评论节目“用事实说话”,一事一议,就事论事。到“新闻调查”栏目,虽然仍以报道新闻事实为主,但在层层深入的调查过程中贯穿了主持人的一步步分析、思考,成为电视新闻评论从“论事”到“论理”的过渡。而以“央视论坛”为标志,新闻事实淡化为背景、由头,每次以一个或多个大家熟知的新闻事件为例,举事论理,重在表达一个观点。主持人循循善诱,而以嘉宾的论述体现媒体的政治倾向。电视新闻评论栏目走向成熟。  2.高扬舆论监督的大旗,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党中央注重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相一致,国家级新闻媒体的监督力度在新闻评论节目中得到了最好体现。2004年8月10日的“央视论坛”节目“查办渎职侵权要有新说法”,以王怀忠渎职受贿案、重庆彩虹桥垮塌事件、广西南丹透水事件等新闻事实为背景,通过两位嘉宾之口,指出当前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经济和金融管理部门是渎职侵权案件高发区域,这样的公开讨论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  3.透过现象说本质,在深入分析上做文章。与“用事实说话”的新闻评论节目和“民生新闻”中主持人“短、平、快”的点评不同,“央视论坛”等栏目不追求新闻时效,选用的新闻事件都是其他媒体早已报道过而且观众已经熟知的,但他们观察的角度、开掘的深度、分析的力度往往是其他媒体无法达到的。比如众多媒体报道过的西安宝马彩票案,“央视论坛”在经过一系列准备后做了一档节目《失去公正的公证》。节目列举了西安宝马彩票案、湖南彩球事件和假学历公证三条新闻,邀请司法部司法研究所的教授等权威嘉宾,从公证行使的是国家公权说起,提出公证员的选拔机制、公证机构是否应该参与市场竞争、公证员的法律责任等关键问题,采用剥笋法层层分析得出结论。  电视新闻评论 两极发展符合时代需要  电视新闻评论由于与时事政治、社会生活紧密关联,而打上强烈的时代烙印。从十年前“焦点访谈”一枝独秀到今天向“民生新闻”和“央视论坛”两极发展,中国的电视新闻评论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  1.电视新闻评论的两极走向符合党中央对舆论监督的具体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新闻舆论监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舆论监督作为党内监督的一种正式形式在《党内监督条例》中推出,成为一项制度。近日,《望》周刊刊出了“实施舆论监督的十条主流意见”①,其中第七条特别指出:“中央媒体的批评性报道要有所侧重,有所选择。不能把所有问题都拿到中央媒体去曝光,对于重要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事件,可由中央媒体进行报道,而一般性的可在地方媒体进行报道。”电视新闻评论的两极走向完全符合党中央对地方媒体与中央媒体在舆论监督中所作的分工。可以预见,在中央强化舆论监督的大环境下,“民生新闻”与“央视论坛”等都会在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过程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2.电视新闻评论的两极走向适应电视频道专业化的发展趋势。目前,电视传媒面临着来自市场与技术的双重挑战。一方面,电视台不再是吃“皇粮”的事业单位,它要靠收视率和广告收入养活自己;另一方面,数字化技术使电视从“大众传播”走向“分众传播”,必须走频道专业化之路。各地的“民生新闻”栏目已经得到市场的认可;而“央视论坛”“今日关注”等中央台栏目也在全国赢得了稳定的收视群体。目标观众群错位和市场细分是数字电视时代电视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民生新闻”和“央视论坛”等政论节目顺应这个潮流,在中国不同层次的社会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电视新闻评论的这种两极走势必将对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作者单位:江苏广播电视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