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少妻电视剧:中国革命的转折----遵义会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22:16:00

中国革命的转折----遵义会议 

 

 

 

  中国革命的转折----遵义会议

 

  人们到贵州参加红色旅游,一到遵义,最想去的地方就是遵义会议会址,最想了解的就是遵义会议在红军长征途中以至在中国革命中的丰功伟绩。

 

  遵义会议的会址在红军街上,门楼高悬毛泽东题写的门匾“遵义会议会址”,这里原是贵州军阀柏辉章的公馆,开会的房间是那栋小洋楼的2层一间只有27平方米的普通房间。如今按照开会时的样子布置,中间是一长桌,围着桌子有20张高矮不一的椅子。

 

  遵义会议的全称是: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召开的时间是1935年1月7日红军攻下遵义城并休整了7天后的1月15日至17日,共开了3天会。因为是战时,所以三天中白天处理军务,晚上开会。

 

  据当时参加会议的领导回忆,参加遵义会议的有20位中央领导,他们是政治局委员:秦邦宪(博古)、张闻天、周恩来、朱德、陈云、毛泽东;候补委员:王稼祥、刘少奇、邓发、何克全(凯丰);红军总部和各军团主要负责人: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中央秘书长:邓小平;共产国际驻中国的军事顾问李德及担任翻译工作的伍修权列席了会议。

 

  遵义会议之前,红军处于危难之中。敌人第五次围剿根据地,采用堡垒政策,博古、李德不懂军事瞎指挥,要红军以堡垒对堡垒,拼了一年消耗,根据地越来越小,一个又一个苏区落到了敌人的手里,最后不得不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损失了6万之众,最惨重的广昌战役就牺牲了4000红军指战员,受伤的达到2万人,使红军遭到巨大的打击,只能仓促地撤出苏区,另谋出路。在不得已进行的“长征”----战略转移一开始,还是博古和李德在瞎指挥,实行逃跑主义,继续使红军遭到重大损失。特别是为了与贺龙的红五军团会合,不顾强敌当前,勇突敌人的第四道防线,强行湘江战役,使红军由渡江前的8万6千人,锐减到不足4万,受到重创。

 

  遵义会议之前,毛泽东受到党内机会主义分子的排斥打击,只保留政治局委员和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主席的职务,没有实权,甚至不给他发言权,他只是跟着红军队伍走。

 

  湘西战役,红军受到巨大的挫折,在最艰难的时候,中央接受了毛泽东的正确意见,从湘西进入贵州。在贵州黎平召开了紧急会议,毛泽东开始说话了。他提出红军不要再向湘西去碰敌人的硬钉子,应该转向黔北敌人势力较为薄弱的地方去寻求生存。其后不久,猴场会议上,中央肯定了毛泽东的主张,改变了原计划,抢渡乌江,打了胜仗,并攻下了黔北最大的城市遵义。中央领导和红军上下,都认识到博古、李德的领导是错误的,毛泽东的路线是正确的,他应该回到党和红军的领导岗位,应该由他指挥红军。

 

  从湘西到遵义的一路上,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一直在一起走,一路上毛泽东给他们两人讲了许多道理,通过红军实战的历程,他们两人觉悟到党的领导出现了路线性的错误,致使红军丢掉了根据地,在节节败退中受到巨大损失。如果不改变现状红军将面临灭亡的危险。到遵义后,时机成熟了,王稼祥向中央提出召开会议,张闻天支持,周恩来同意,于是遵义会议应时而开了。

 

  遵义会议的第一个讲话的是秦邦宪,他作了关于反对敌人第五次“围剿”的总结报告;第二个讲话的是周恩来,他作副报告,指出了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第三个讲话的是张闻天,他根据会前和毛泽东、王稼祥协商后写的提纲,向会议作了批判“左”倾军事路线的发言,系统全面地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中博古、李德在战略战术上的错误及其经验教训;然后。毛泽东作了重要发言,他的发言约1个小时,基本上讲军事,也讲了一些哲学上的问题,使参加会议的大多数人明白了为什么反围剿失败、为什么离开了根据地、为什么一路上屡遭挫折,也使大多数人看到了红军的前途、革命的希望。与会的大多数人都非常兴奋,王稼祥、朱德、周恩来、聂荣臻、刘伯承、彭德怀……先后发言,批评博古、李德,支持毛泽东。除了博古、李德和凯丰,其他人都站到了毛泽东一边。

 

  在会议的最后一天,作出了两项重要决定。第一项重要决定,就是改变原定的红军向湘西去的决定,改向北渡长江前往人多粮丰的成都西南或西北建立根据地。第二项重要决定是人事变动,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指挥权,决定仍由中央军委主要负责人朱德、周恩来指挥军事,周恩来为党内委托的对于军事下最后决心的负责人;毛泽东当选为中央常委,进入党的领导。会议指定张闻天起草会议决议,由常委审定后下发各支部。会议最后形成的决议即中共中央《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它充分地肯定了毛泽东等指挥红军多次反“围剿”胜利的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并明确指出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战略路线错误。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从而在党和红军最危难的时候,又展现了一个新局面。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朱德总司令为此曾赋诗一首:

 

  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

 

  左右高低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

 

  朱总司令的诗句最形象地告诉人们,遵义会议的重要作用。有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就如群龙得首。红军从此摆脱困境走向光明。当时,只有3万人的红军队伍,面对从四面八方扑向遵义的40多万敌军,真是危在旦夕。毛泽东运兵真如神,他以高超的运动战指挥红军不断改变行军方向,四渡赤水转战于黔北,迷惑了敌人,连敌军大部队的军事行动也被他所调动,从而使红军冲出敌人的重重包围,北方抗日,实现了“天空无限任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