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外移民老板:谈谈领导者心理注意的侧重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0:54:01
【作者:朱兵】

各级各类领导者的领导心理,是具体领导者的大脑对领导权力所辖范围客观事物(即建设、发展、管理、效率、质量、稳定等具体职责任务)的反映。在这个反映的过程中,直接影响着不同领导者的领导水平和差异以及领导效果的一个重要的领导心理现象——心理注意,在领导者的领导心理活动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是领导者的领导动机、行为及其效果的一个重要内在动因。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哪个地方、部门或单位的领导者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社会信息,有时甚至有点让人目不暇接、透不过气。由于身体机理的局限,领导者无法对扑面而来的大量社会信息毫无取舍地一概进行吸纳和注意。因此,领导者的心理注意,是具体领导者的领导心理活动不由自主地对一定客观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即同一注意状态下的两个方面)。所谓指向,是指在某一时间内,具体领导者的领导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朝向一定的事物对象,以保证其领导知觉的精确性和完整性;所谓集中,是指领导者的领导心理活动停留在一定事物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以保证其心理注意的清晰、完善和深刻。这种指向和集中的生成因素主要有六:1、客观事物的刺激;2、具体人的主观意识;3、对注意物的理解程度;4、对注意物的直接和间接兴趣;5、内外刺激的干扰;6、个人意志力。
例如,同样是面对中央提出的反腐倡廉、加大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力度的一系列法规制度信息,不同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对其产生反应,出现不同的注意:廉洁奉公的干部,尤其注意的是中央的规定要求,更加严格自律和坚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志决心;一些“毛病”不太重的干部,会对党内法规的惩处内容倍加注意,内心深受触动、终日忐忑不安、腐败之心产生动摇、不良行为开始有所收敛;而已经腐败且仗势自己有“背景”和“靠山”的人,则会加倍注意自己头上的那把“伞”的动向,并不真正把《条例》法规当回事,有的甚至仍然我行我素、快速奔向自毁。
由此可见,领导者心理注意的主要意义在于:1、它是领导者从事具体领导实践活动的必须工具;2、它是领导者掌握不同领导和社会知识的必要条件;3、它是领导者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的基础及具体真实反映。而领导者有目的、有意识的心理注意指向的特点在于:
1、是领导者某一时间内产生的对诸多客观事物中的一定事物对象的倾向性反映;2、领导者的这种反映并不是无由而发,而是其不由自主地表现出的对某种事物对象潜在有强烈兴趣的事先心理活动准备;3、这种心理注意指向的最终结果是归于心理注意的集中——即心理活动停留在一定对象上的强度和紧张度,集中时的心理活动会离开一切无关事物,并且抑制其他多余的活动,以保证心理指向的精确性和完整性。比如,上述三种不同心理注意状况证明:不同心理注意的集中,必然会导致的不同行为结果。
那么,对于在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本质要求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坚定不移地与中央保持一致、决心身体力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领导目标的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来说,面对日新月异、扑面而来的大量社会信息,心理注意的侧重点究竟应该放在哪里呢?笔者认为,归结起来,新世纪领导干部的心理注意,基础应向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进行侧重。
一、主观方面注意,应在加强“情商”修养问题上侧重
所谓情商(eq),是“情感智商(情绪智力)”的简称。它是当代心理科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其研究和考察的对象,主要包括个体社会人的能力两个主要方面——把握自己的能力、感知他人的能力。有专家预言,21世纪的领导力量,不仅仅是来自对现代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更重要的是来自掌握了现代知识的领导者的“情商”(eq)状况。
经过汉化并结合中国社会实际,笔者认为,领导者的“情商(eq)”修养,主要包括以下8种心理能力:
1、直觉自知能力。所谓“直觉”,是指在未作任何深入的分析研究的情况下,仅据现象和直接感觉而产生的对事物的印象。虽然只是“凭印象”,却是自身长期的实践经历的总结,实质也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结果。所谓“自知”,是指冷静、全面、不受外界干扰地客观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一个有独立思想的领导者,并非就一定会是一个具有自知能力的领导者。而只有具有了良好正确的自我意识的领导者,才可能是一个具有“自知”能力的人。
2、理解平衡能力。所谓理解,是指真实意义上的明白、了解、懂。包括对自己、对社会、对环境、对外人等诸多方面。理论起来,要具备理解能力,包括两个基本条件:首先,要善于理解人(包括自己)——凡是人云亦云、先入为主、心存偏见或习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人或事的人,都不可能是真正能够善解人意的人。其次,善于理解客观事物——凡是一知半解、不求甚解、只注重表面现象的人,都不是真实意义上具有理解能力的人。在现实社会中诸多良好的领导实践案例里已经有了不少反映:一些领导者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心理特征,之所以能够显出与另一些领导者之间的区别,一是执政责任这个客观事物对其大脑进行刺激所产生作用的强度,较其他人强;二是其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突出反映出一种舍己为公、不怕困难、不辞辛劳的状态;三是其神经活动类型属于那种在神经活动过程中的兴奋和抑制发展处于一种均衡状态的人。这种兴奋和抑制发展的“均衡”,就是我们所说的“平衡”。
3、控制冲动能力。所谓“冲动”,是指个体人的感情受到外界事物的强烈刺激,使语言、行为出现非理智现象的一种心理反映。感情受到外界事物的刺激,是领导者的领导工作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必然现象;尤其是责任重、压力大、困难多的领导者,其遭遇外界施与的强烈刺激更是在所难免。分析认为,对于现代社会的一般领导者来说,容易使之失去理智的一般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受到强烈刺激(例如外界施与的嫉妒、攻击、委屈、讥讽、以至尊严遭到践踏、人格受到侮辱等),二是遭遇困难、挫折、失败等巨大压力时,三是自己的领导实践活动为上司、下级甚至家人所不理解的情况下,四是出于人的本能有时顾及虚假的“面子”,五是当自己的领导思路和行为受到顽固守旧之人的坚决阻碍的时候等。“冲动”的方式大致也有这样几种:一种是直接“冲动”,在语言或行为上明显失控,采取过激言辞或行动;一种是间接“冲动”,崇尚“冷战”、萎靡不振、消极对抗。我们说,“百折不挠”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是新世纪合格领导者良好自我意识的基本发展趋向,道理就是如此。
4、自我激励能力。所谓“自我激励”,是指振奋精神,自我进行激发鼓励。一般说来,现实社会领导者的境遇不外乎有三:佳境——条件优越、“高人一等”、倍受推崇;顺境——条件一般、“饱食终日”、无甚烦恼;逆境——遭遇失败、面对挫折、内心受伤。倘若不加强自我激励能力的修养,在这三种境遇下的领导者,都容易迷失自我,缺少前进动力,放弃领导责任。因此,领导者的“自我激励能力”也有三种主要反映:在佳境中,要防止因自以为是、沾沾自喜、得意忘形而走向错误;在顺境中,要防止因无所用心、不思进取、混天过日而遭遇失败;在逆境中,要防止因悲观愤懑、浮躁冲动、消极颓废而丧失人格。
5、承受挫折能力。所谓挫折,是指领导者在进行领导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遭遇困难和阻碍或是失利和失败之后的一种情绪感受。所谓“承受挫折能力”,实际就是指领导者对自我的情感、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有心理学家说,“所有成功的故事都伴随着一些失败的故事,两者唯一的不同在于,那些最终成功的人们能在每次失败之后都重新站起来。”这就映证了“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那句俗话。科学研究认为,由人的心理形成规律所决定,当成功到来的时候,人的心理承受力呈现出正向发展趋势;而当挫折到来的时候,人的心理承受力呈现出负向发展趋势。因此,作为现代社会领导者的心理,承受成功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其承受能力体现也不会太充分;而承受挫折,才真正是对领导者心理承受能力的考验。挫折程度越深,考验就越大,其能力强弱的反映也就越明显。
6、揣摩他人内心情感能力。所谓“揣摩”,指的是对自身以外的事物(包括人和事)的推测、估量、估计、判断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它虽然是一种心理推测,但绝对不是瞎猜、不是臆断,而是必须以良好心态为基础、以实践经验积累为依据、以认真分析思考为前提。没有客观的揣摩,就没有客观的领导者。也就是说,倘若没有揣摩这种能力,其他领导能力便无从谈起。尤其是现实社会中少数惟我独尊、心态不好、自以为是的领导者,在实际领导工作中总是会产生揣摩他人内心情感(或是事物发展规律)的思维错位状况,要么片面地否定他人、要么错误地估计形势,导致主观臆断、牵强附会、不尽情理、强加于人的动机行为,其结果往往都会是适得其反的。
7、人际沟通能力。所谓“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动态的、发展的联系过程。它一般体现在领导者与自身以外的人进行交流时的语言、态度及其方式上。它能够比较清楚地反映出一个领导者的内在修养水平和文明道德水准状况。研究认为,领导者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应当具备这样几个特征:一是人际交往深刻有益,所注意沟通对象及过程是高层次、高质量、积极有益的,能够“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二是不论地位高低、身份贵贱,沟通双方在交流过程中的始终处于平等状态,没有阿谀奉承、吹牛拍马、居高临下、不由分说、盛气凌人、甚至以势欺人的表现;三是沟通交流时的语言和态度体现出真实、信任、诚意、谦和、不带偏见或成见,没有自命不凡、夸大其词、言过其实、圆滑虚伪、不讲诚信、甚至讥讽贬低;四是交往系出于工作或心理的需要,而非出于相互利用甚至贪占他人利益的需要等等。需要强调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人际沟通能力”,显然与现实生活中某些人崇尚的那种“勾兑关系”、“依傍钱款或权款”等不正之风,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8、人际关系调整能力。所谓“人际关系调整”,是指领导者为适应领导工作需要而对人际关系所做的妥善协调、调配或整顿的过程。面对不同利益群体的复杂、多样、而且多变的人际关系进行正确而有效的协调和调整的能力,实质也就是妥善处理各式各样的矛盾、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领导过程,实际就是协调过程;领导责任,实际就是协调责任;领导能力,实际就是协调能力。而具备人际关系调整能力的主要交件是:健康心理是前提、公道正派是基础、责任意识是保证、道德诚信是支撑、廉洁奉公是关键、科学方法是手段。
二、客观方面注意,应在保持人格魅力均衡问题上侧重
所谓积极领导者人格魅力影响面的均衡,指的是无论在什么地方或什么时候,即使是最孚众望的领导者,也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人格魅力影响面;积极的领导者人格魅力,必须是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前提下始终保持对其影响面的相对均衡(即以上下基本一致为主要表现),才能充分发挥出应有的巨大影响作用。
积极领导者人格魅力影响面的均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质的方面均衡。指的是积极领导者人格魅力影响首先作用于那些品质优、素质好、能力强、作风硬的下属,使之成为忠实且优质地“链接”领导者人格魅力与其影响面之间紧密联系的重要“中间环节”。如果在领导者人格魅力与其影响面之间起“链接”作用的“中间环节”实现了优质化、高效化、科学化,那么,领导者人格魅力影响面在质的方面也就实现了均衡。
二是量的方面均衡。指的是积极领导者的人格魅力,或者是通过直接作用、或者是通过间接作用(即依靠优质“中间环节”作用),能够最终形成对绝大多数下属和人民群众的强大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倘若领导者人格魅力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切实形成了对广大被领导者及其民众的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那么,领导者人格魅力的影响面在量的方面,也就实现了均衡——直接作用或间接作用于广大民众的影响力的真实性、稳定性、持久性,是量的均衡的关键。
三是作用“链”的稳固。所谓“稳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由于领导者毕竟只是人的个体,因而其人格魅力的影响面要有效作用于所有的被领导者及其广大人民群众,以形成对全体被领导者及其广大人民群众的强大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就有一个领导者人格魅力与所有的被领导者及其广大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中间环节”如何作用的问题。这一紧密联系和形成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的过程,我们称之为领导者人格魅力与其影响面之间的“链”。“中间环节”状况,是领导者人格魅力“链”能否稳固、能否最终形成对全体被领导者及其广大人民群众的强大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至关重要的“链接”点。
与之相反,消极领导者人格魅力影响面,始终是处于一种有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本质要求的倾斜状态,不可能均衡,也不存在均衡。这种倾斜,指的是消极领导者人格魅力的影响范围,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真正涵盖(或是完全涵盖)那些品质优、素质好、能力强、作风硬的“中间环节”,只能是自觉不自觉、情愿不情愿地向那些低质化、营私化、变异化的“链接”点倾斜,使之造成“魅力链”的中断,最终导致丧失领导威信的结果。
这种“魅力链”的断裂,一般表现为四种情况:
a,领导者本人的利益目标真实地与被领导者及其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目标一致,但是与在领导者人格魅力与其影响面之间起“链接”作用的“中间环节”的利益目标不一致,被“中间环节”阳奉阴违地加以抵制,导致领导者人格魅力影响面的作用“链”遭遇阻碍、出现断裂,无法正确地作用于影响面,因此无法真正形成对全体被领导者及其广大人民群众的强大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
b, 领导者本人的利益目标与被领导者及其广大人民群众(包括在领导者人格魅力与其影响面之间起“链接”作用的“中间环节”)的利益目标相悖,导致领导者人格魅力影响面的作用“链”彻底断裂,不可能形成对全体被领导者及其广大人民群众的强大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
c, 领导者本人的利益目标与在领导者人格魅力与其影响面之间起“链接”作用的“中间环节”的利益目标一致,但是与多数被领导者及其广大群众的利益目标相悖,遭遇到影响面大多数人的一致反对和抵制,导致作用“链”出现断裂,无法有效地作用于影响面,因此也无法形成对全体被领导者及其广大人民群众的强大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
d, 领导者本人的利益目标与在领导者人格魅力与其影响面之间起“链接”作用的“中间环节”和全体被领导者及其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目标相一致,但是由于所选用的起“链接”作用的“中间环节”素质差、能力弱、水平低,无法起到良好完整的“链接”作用,因此,作用显得力不从心、软弱无力,大大降低了领导者人格魅力影响的作用程度及作用范围,使影响面对领导者人格魅力产生出误解、怀疑、歪曲、甚至抵触等反效用,导致领导者人格魅力影响面作用“链”出现断裂,也无法准确地作用于影响面,因此也无法有效地形成对全体被领导者及其广大人民群众的强大的强大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
笔者向来认为,凡是在选人用人问题上有意无意地搞不正之风,其实都是一种庸人自扰、作茧自缚的表现。道理就是如此。
综上所述,具体领导者在主观方面的自觉加强“情商”修养和客观方面的精心维护人格魅力的均衡侧重心理注意,不仅是领导者其他心理注意的重要基础,也是其其他多种素质能力的重要基础。倘若这个基础打好了、打牢了,必然会使其对任何客观事物的注意及其领导行为和结果趋向良好与正确。
文章来源: 学说连线  本网发布时间:08-10-31 15: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