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坐瑜伽球有什么用:最惨悲剧!A股面临灭顶之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9:06:26

最惨悲剧!A股面临灭顶之灾

2011年12月07日  

外资做空中国五大步骤亮相

唱多做空中资股。国际力量正从几个步骤做空中国,其中国际投行的步骤是唱多、做空、看空中资股。

热钱外流。中国10月份外汇占款余额为25.49万亿元人民币,环比下降248.92亿元,这是自2007年12月以来出现的首次月度下降。对于此次外汇占款环比下降的原因,除去贸易顺差下降以外,更多专家认为来自热钱流出。

施压人民币升值再唱空。美国总统奥巴马在11月中时强调人民币还应再升值20%30%。但随后高盛却向其客户建议暂时结束看涨人民币。11月份人民币大约贬值0.4%。

中国主权债务评级被威胁。评级机构惠誉日前也表示,中国银行业信贷风险其实被低估,或影响中国主权评级。

外资抛售房地产。近来,美国黑石、友邦、中德安联等外资频繁抛售中国房地产。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将中国房地产业展望由之前的“稳定”调整为“负面”。

高盛唱多做空 国际投行联手做空中国端倪已现

一方面发布看多报告,一方面大手笔减持

历史总是惊人的巧合。去年11月份,国际投行高盛一份唱空A股的报告引发了沪指162点的暴跌还让人记忆犹新。近日,高盛又大笔减持工商银行,引发外资做空风潮,导致沪指11月16日、17日连续暴跌,几乎中断A股反弹行情。

唱多做空是国际投行在中国股市惯用的伎俩。不过这一次,国外权威机构和大投行的做法更加赤裸裸。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看空中国金融体系报告,美国银行则公然食言,二度减持建设银行股份,高盛则在推出唱多银行股报告之后第三次减持工行股份。

尽管高盛自身以及市场分析人士多认为此举乃出于自身应对欧债危机、弥补自身流动性的需求,但是《中国经营报》记者从高盛内部人士处获悉,看空银行股前景,认为估值到位,也是减持的重要原因。

做空中国,可能刚刚开始。

高盛带头做空

11月15日,IMF发布了该组织对中国金融部门的首次正式评估报告——“金融部门评估计划”(FSAP)报告,指出中国金融部门近期面临几大风险:快速的信贷扩张导致贷款质量恶化;影子银行和表外活动导致银行脱媒(金融非中介化)现象加剧;房价下跌;全球经济形势不明朗。

次日(即11月16日),在银行股的带头下,A股应声下跌。建设银行跌1.86%,工行跌0.93%,而在此前的10日,也就是高盛减持消息曝光的当日,该行股价暴跌2.75%,中行、农行也有近2%的跌幅。当日上证综指暴跌62点,最多时跌去72点,跌幅达到2.48%,A股来之不易的反弹几乎就此夭折。

“国际投行联手做空A股在历史上并不罕见,甚至可以说是连续发生。”一位市场人士指出,外资做空A股的原因很多,可能是真的看空,也可能是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布局做空谋利,也不排除为了在更低位置把股票买回去。“高盛往往扮演做空排头兵的角色,去年11月份高盛总部就曾发出一份建议客户卖出中国股票的报告,并引发A股恐慌式暴跌160余点。”

一年之后,高盛故伎重演。只不过,这次玩弄中国银行股的手法更加纯熟。10月底,高盛一改唱空论调开始加入唱多大军,在连续发布两份报告后,11月初高盛在一份客户报告中建议做多中国股票。

但是11月10日,高盛计划在场外减持工行H股的文件曝光。高盛拟以最低4.88港元的价格出售24亿工行H股,套现120港元。14日联交所文件显示,高盛最终出售17.52亿股工行H股,套现85.49亿港元。据统计,高盛已累计减持工行股票三次,套现超过52亿美元,加上尚未出售的股权价值,高盛在工行投资上回报超300%。

在10月底的报告中,高盛称看好中国概念股,其中工行H股正是其最为看好的股票之一。高盛在报告中预测,工行H股潜在升幅将达50%。而就在近一个月内,工行H股涨幅超过了30%,而高盛也由此多赚了将近3亿美元。但是10日当日,工行股价暴跌8.67%,投资者损失惨重。

“一方面发布看多报告,一方面大手笔减持。”一位基金经理指出,高盛尽管可以声称研究和自营是分开的,但是其中用意昭然若揭。

2006年,高盛以25.8亿美元作为战略投资者入股工行,取得其7%股权。而从2009年6月、2010年10月以及2011年 11月的三次减持套现来看,高盛套现金额共计52.6亿美元,已净赚26.8亿美元。

工行行长杨凯生曾对此做出回应,称高盛减持是出于自身资产配置的需要,工行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经营能力没有问题。但是本报记者从高盛内部人士处获悉,此次减持和高盛看空银行股关系密切。

“虽然三季度亏损,但高盛目前流动性仍然很充足,资本充足率也完全没有问题,满足《巴塞尔协议》的要求。”该内部人士透露,从2006年至今,高盛认为在工行的投资汇报已经够高,需要及时兑现。

高盛集团三季度报显示,其全球核心超额流动性为1640亿美元,和二季度持平;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3.8%,一级普通资本充足率为12.1%,较二季度有所下降。

紧随高盛,11月14日晚间美国银行官网发布公告,将以私人交易方式出售104亿股建行股份,涉资6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19.66亿元)。交易完成后,美国银行持有的建行股份将降至1%。此时距美国银行承诺继续保持战略投资者身份(持股比例不低于5%)之后不足三个月,变脸速度之快令人震惊。

“减持是因为自身的不健康。美国银行需要补充资本金,如果在美国融资和充实资本金,代价太高,而现在卖出建行是盈利。”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区全球市场业务主席李晶认为,美国银行通过减持来充斥资本金,属于内部需要。

上海财经大学MBA学院院长戴国强则认为,外资行的资金撤出是迟早要进行的。“作为欧美银行,其商业原则是影响其操作的主要依据。出于应对风险的目的,可能会及早进行资金补充。”

银行股不妙?

尽管高盛和美国银行都声称减持乃是出于自身需要,并非看空中国银行股乃至经济前景,但是IMF的上述报告提出的中国银行业值得警惕的观点,显然有其减持背书的意味。

该报告认为,中国金融部门近期面临几大风险:快速的信贷扩张导致贷款质量恶化;影子银行和表外活动导致银行脱媒现象加剧;房价下跌;全球经济形势不明朗。并警告说,如果几个风险同时发生,银行体系可能受到“严重影响”。

“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这些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有多高。”华侨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炜宁指出,之前市场提到的都是单一事项,IMF考虑的是三个方面的风险同时爆发,中国的金融业是否能够承受。

“中资行盈利情况很好,每个季度都能获得盈利新高。”李晶认为,只要对中国经济长期看好,即使短期内银行股不会有上扬,但是中长期的价值还是有的。

看空中国股市,似乎成为国外的一种潮流。就连一向看好中国股市的罗杰斯也于近日公开表示,现阶段不会投资中国股市,因为当前全球经济复苏放缓,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也受到影响,同时,中国面临着通胀、房地产泡沫等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他预计未来两年中国股市将持续低迷。

“尽管银行有国家撑腰,倒闭的概率几乎为零,但是对于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调控的担心始终是悬在银行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某公募基金投资总监指出,银行和中国经济的牵扯太深,二者荣损与共。“某种程度上而言,做空银行股就是做空中国。”

更加令市场忧心的是,高盛和美国银行对于工行和建行的连番减持只是外资趁机做空中国的开始。

三季度的财报统计显示,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占流通股本比例最多的前十位中,银行股占据半数席位。其中荷兰商业银行持有北京银行流通股份高达16.07%,占QFII持股比例榜首位,华夏银行被三家QFII持有,兴业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则分别被一家QFII持有。

外资做空中国端倪已现。根据上市公司三季报公布十大流通股东对A股的持有情况看,遭到QFII抛弃或者减持的公司明显多于增持和新进的公司,数量上也呈现出明显净减持的态势。

根据有关机构统计,QFII三季度仅新进A股38只,且多数买入股数占流通A股比例都较小,而二季度A股十大流通股东中仍有QFII身影,但三季度末QFII消失的个股达到了65家,其中10家QFII中期仍持有超千万流通A股公司在三季度尽数遭到了抛售。

比如瑞士银行三季度抛售了农业银行A股25740.92万股和中信证券5095.84万股,减持了万科1124.47万股。强生控股则同时遭遇瑞士银行、挪威中央银行、荷兰安智银行和东方汇理银行的减持。

由西南证券首席策略研究员张刚所做的一项统计显示,QFII三季度投资股票的市值为540.84亿元,较二季度的648.56亿元减少107.72亿元,若剔除因限售股解禁的兴业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华夏银行等,QFII三季度持股市值189.58亿元,较二季度减少75.09亿元,减幅达到28.37%。

“外资本轮减持银行股,可能是战略性做空。”上海一位机构投资者负责人士指出,本轮做空出现在中国银行依靠存贷差盈利模式已经过去,而新的盈利模式尚未形成,银行获取超额利润时代已经过去的时期,而导火索则是目前较为明显的房地产调控和地方融资平台积累的高度风险,“而一旦国内外形成做空氛围,银行股可能跌得很惨,对整个A股市场都将形成重大压制。”

“但是当股价低到一定程度,并不排除再度买回的可能。”亦有基金人士指出,外资本质上仍然是在做波段,当上述风险得到释放或呈现,银行股被他们打压得一毛不值,则他们极有可能低位买入。“这个时间不会很短,可能是需要两三年才能看到。”

做空中国概念股组织的“神秘拼图”

这是华尔街的游戏,没有眼泪,只有嗜血的屠杀。

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2011年,中国概念股的阴霾之年。自2010年开始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兴起的针对中国概念股的“猎杀”,近期开始升级,涉猎范围由此前中国小型的借壳上市企业扩大至明星公司。

先是奇虎360遭遇做空机构香橼的质疑,然后是分众传媒被浑水公司“猎杀”。市场的神经紧绷,就连备受海外资本追捧的新浪都在恐慌中踉踉跄跄。究竟谁会被猎杀者“肢解”,成为游戏中的下一块拼图?

连环“猎杀”

这场针对中国概念股的“猎杀”并不是偶然的,而是蓄谋已久连环计划,而且还会继续展开。

研究机构Deal Flow的数据显示,2010年有78家中国公司在美国借壳上市。由于经过复杂的财务运作“包装”,这些借壳上市的企业会成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调查的重点,做空组织也提前嗅到了其中的血腥。

2010年7月,美国一家研究机构浑水公司指责东方纸业存在欺诈行为,将其评级调低至强力卖出,目标价1美元以下。东方纸业一周蒸发50%的市值,并成为此次连环“猎杀”中的第一块拼图。

随后浑水又靠23天“杀死”绿诺科技成名,并多次做空中国概念股。另外一家研究机构香橼成功做空中国生物、中国阀门后,又成功狙击了首家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东南融通。

今年6月以来,对中小型、反向收购上市公司的信任危机逐渐演变为对中国概念公司的群体性信任危机,但遭到围猎的还是集中在反向收购上市的公司。浑水的创始人卡森·布洛克坦言,把矛头对准小公司是因为小公司造假容易被发现和证明,而大公司信息量大,不容发现和证明。

多位华尔街人士曾向记者预测,11月左右做空中国概念股会平息,并建议中国公司不要正面回应,静观其变。可是,近期做空组织再次发起攻击,开始猎杀重量级的明星公司。

最近一年,上述两家研究机构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定位猎杀对象。第一,面向国内和国外的财务报表迥异;第二,频繁更换审计员或使用名不见经传的审计员;第三,公司盈利趋于完美,让人难以置信;第四,企业利润恒定增长,违反股市波动规律;第五,缺乏分红和反复进行股票和债券增发;第六,公司运营不透明。

据统计,在这次中国概念股危机中,截至2011年11月30日,有67家公司不同程度地遭到做空组织的公开质疑,其中有46家被长期停牌和已经退市。

虽然展讯、新东方、360、分众传媒等逃过一劫,但中国概念股面临的挑战还没有结束。

破解之道

在所有针对中国概念股的研究公司中,香橼和浑水公司是影响较大的两家。

他们的盈利模式很简单:事先建立相关公司的看空仓位,然后发布质疑的研究报告,一旦相关公司股票因此被抛售导致股价大跌,它们就可从中获利。

例如,浑水质疑分众传媒,当股价随即下跌至10.07美元时,有美国投资机构经理评判,当天巨大的成交量,远高于近期平均值,说明有机构借机牟利。另有投资界人士估计,此次做空分众,做空机构获利超过6000万美元。

当然,做空也有风险。因为空头是借入股票卖出,如果股价不跌反涨,就需要从市场购回股票平仓止损,一旦引发空头自相残杀,那就更惨。

历史上最大轧空案发生在2008年10月底。保时捷突然宣布获得大众汽车31.5%的股票期权,年底前增持超过50%,并在2009年增持至75%。此前大举做空大众汽车的空头夺路狂奔,而且竞相平仓,短短几个交易日,大众股价上涨超过200%,空头血流成河。

从做空组织最近的多次出手来看,猎杀对象正悄然改变,从“揭骗性做空”转向“投资性做空”。虽然做空所指向的问题更加扑朔迷离,但也不同程度地加大了猎杀难度。

其实,做空组织的嗜血屠杀并非没有破解之道。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流通市值一般不大,每日成交量有限,只要基本面正常,没做假账,公司反应迅速,解释合理,多头会消灭空头,空头平仓回补,如果公司配套推出股票回购方案,增强市场信心也会成功阻击空头。

11月30日,高盛分析师Noah Weisberger说:“我们已经不再建议投资者买进或长期持有中国公司股票。”虽然高盛大范围唱空中国公司,一些较为乐观的分析师却认为,中国概念股的这场劫难即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