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茸健脑胶囊:《毛姆短篇小说全集》(Maugham: Collected Short Stories)7月25日增加《人性的枷锁》[MP3] | 资料 → 有声读物 | VeryCD → 下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8:45:45
eMule资源 下面是用户共享的文件列表,安装eMule后,您可以点击这些文件名进行下载 W.Somerset.Maugham.-.Short.Stories.Vol.1.-.Reader.Charleton.Griffon.-.3.tapes.zip 106.3MB W.Somerset.Maugham.-.Short.Stories.Vol.2.-.Reader.Charlton.Griffin.-.3.tapes.zip 123.9MB W.Somerset.Maugham.-.The.Magician.-.Reader.Frederick.Davison.-.6.tapes.zip 243.8MB W.Somerset.Maugham.-.Of.Human.Bondage.-.Reader.Sean.Barrett.-.18.Tapes.zip 672.2MB 1.1GB eMule主页  下载eMule  使用指南  如何发布
中文名称:毛姆短篇小说全集
英文名称:Maugham: Collected Short Stories
资源类型:MP3
版本:7月25日增加《人性的枷锁》
发行时间:2005年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简介


毛姆(1874-1965)是英国着名的小说家和戏剧家。他出生于律师家庭,曾在伦敦情报部门工作,战后周游世界各地。他一生共创作了长篇小说 4部、短篇小说 150多篇、剧本30多部。
  毛姆主要的成就在小说创作上。他的长篇小说有:《人生的枷锁》(1915)、《月亮和六便士》(1919)、《大吃大喝》(1930)和《刀锋》(1944)。《月亮和六便士》揭示了天才、个性与现代物质文明的矛盾,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的追求。《刀锋》中的主人公执着地探索人生的道路,历尽艰险,终于在印度的宗教中找到了人生的归宿,是西方迷惘的一代的典型形象。
  毛姆擅长于写作短篇小说,是英国二十世纪写实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他的短篇小说集有:《叶的震颤》(1921)、《卡苏里纳树》(1926)与《阿金》(1933)等。毛姆主张客观冷静地描写,他的小说题材广泛,形象鲜明,风格朴实,情节曲折,颇具吸引力。
  毛姆的剧作以风俗喜剧为主,受王尔德影响较深,多以家庭爱情生活为题材,代表作《圈子》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摹颇为独到。


威廉·萨默赛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于1874年1月25日出生在巴黎。父亲是律师,当时在英国驻法使馆供职。小毛姆不满十岁,父
母就先后去世,他被送回英国由伯父抚养。毛姆进坎特伯雷皇家公学之后,由于身材矮小,且严重口吃,经常受到大孩子的欺凌和折磨,有时还遭到冬烘学究的无端羞辱。孤寂凄清的童年生活,在他稚嫩的心灵上投下了痛苦的阴影,养成他孤僻、敏感、内向的性格。幼年的经历对他的世界观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892年初,他去德国海德堡大学学习了一年。在那儿,他接触到德国哲学史家昆诺·费希尔的哲学思想和以易卜生为代表的新戏剧潮流。同年返回英国,在伦敦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当了六个星期的练习生,随后即进伦敦圣托马斯医学院学医。为期五年的习医生涯,不仅使他有机会了解到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而且使他学会用解剖刀一样冷峻、犀利的目光来剖视人生和社会。他的第一部小说《兰贝斯的丽莎》,正是根据他从医实习期间的所见所闻写成的。

  从1897年起,毛姆弃医专事文学创作。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写了若乾部小说,但是,用毛姆自己的话来说,其中没有一部能够“使泰晤士河起火“。他转向戏剧创作,获得成功,成了红极一时的剧作家,伦敦舞台竟同时上演他的四个剧本。他的第十个剧本《弗雷德里克夫人》连续上演达一年之久。这种空前的盛况,据说只有着名剧作家肖伯纳才能与之比肩。但是辛酸的往事,梦魇似地郁积在他心头,不让他有片刻的安宁,越来越强烈地要求他去表现,去创作。他决定暂时中断戏剧创作,用两年时间潜心写作酝酿已久的小说《人生的枷锁》。

  第一次大战期间,毛姆先在比利时火线救护伤员,后入英国情报部门工作,到过瑞士、俄国和远东等地。这段经历为他后来写作间谍小说《埃申登》提供了素材。战后他重游远东和南太平洋诸岛;1920年到过中国,写了一卷《中国见闻录》。1928年毛姆定居在地中海之滨的里维埃拉,直至1940年纳粹入侵时,才仓促离去。

  两次大战的间隙期间,是毛姆创作精力最旺盛的时期。二十年代及三十年代初期,他写了一系列揭露上流社会尔虞我诈、勾心斗角、道德堕落、讽刺,如《周而复始》、《比我们高贵的人们》和《坚贞的妻子》等。这三个剧本被公认为毛姆剧作中的佳品。1933年完稿的《谢佩》是他的最后一个剧本。毛姆的戏剧作品,情节紧凑而曲折,冲突激烈而合乎情理;所写人物,着墨不多而形象鲜明突出;对话生动自然,幽默俏皮,使人感到清新有力。但总的来说,内容和人物刻画的深度,及不上他的长、短篇小说,虽然他的小说作品也算不上深刻。这一时期的重要小说有:反映现代西方文明束缚、扼杀艺术家个性及创作的《月亮和六便士》;刻画当时文坛上可笑可鄙的现象的《寻欢作乐》;以及以大英帝国东方殖民地为背景、充满异国情调的短篇集《叶之震颤》等。短篇小说在毛姆的创作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他的短篇小说风格接近莫泊桑,结构严谨,起承转落自然,语言简洁,叙述娓娓动听。作家竭力避免在作品中发表议论,而是通过巧妙的艺术处理,让人物在情节展开过程中显示其内在的性格。

  第二次大战期间,毛姆到了美国,在南卡罗莱纳、纽约和文亚德岛等地呆了六年。1944年发表长篇小说《刀锋》。在这部作品里,作家试图通过一个青年人探求人生哲理的故事,揭示精神与实利主义之间的矛盾冲突。小说出版后,反响强烈,特别受到当时置身于战火的英、美现役军人的欢迎。

   1946年,毛姆回到法国里维埃拉。1948年写最后一部小说《卡塔丽娜》。此后,仅限于写作回忆录和文艺评论,同时对自己的旧作进行整理。毛姆晚年享有很高的声誉,英国牛津大学和法国图鲁兹大学分别授予他颇为显赫的“荣誉团骑士“称号。同年1月25日,英国着名的嘉里克文学俱乐部特地设宴庆贺他的八十寿辰;在英国文学史上受到这种礼遇的,只有狄更斯、萨克雷、特罗洛普三位作家。1961年,他的母校,德国海德堡大学,授予他名誉校董称号。

  1965年12月15日,毛姆在法国里维埃拉去世,享年91岁。骨灰安葬在坎特伯雷皇家公学内。死后,美国着名的耶鲁大学建立了档案馆以资纪念。

2



Set in Bohemian Paris at the turn of the 20th century, this sinister novel was inspired by the notorious black magician, Aleister Crowley, and portrays Parisian cafe society.

3


「人性枷锁」是毛姆享誉最高,历久不衰的一部长篇小说。读过这本书的人,很少人能忘记主角菲立浦在伦敦一家医学院唸书时所经历的惨痛爱情经验。那是全书最生动精彩的地方,作者以透视人性弱点的笔触,戏剧性的舖叙手法,娓娓写出一场惊心动魄的人性纠葛。这是一本自传的小说,事实与虚构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每一个人都可以重新在书中看到自己成长的影子。书中複杂的情感基调,作者对人和事的看法,都出自毛姆本身经年累月的经验结晶,写来格外动人心弦。主角所经历的挣扎、感情的徬徨、人性的透视和肯定,事实上也是每个男女思想和情感上结茧脱蛹的心路历程。每重读一次,都可以给予读者历久弥新的感受和啟示。

巨着《人生的枷锁》(又译“人性的枷锁”)是毛姆的代表作,带有明显的自传色彩。书中主人公菲利普· 凯里童年和青年时期的辛酸遭遇,大多取材于作家本人早年的生活经历;作家在这个人物身上,更是倾注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切身感受。但是,“《人生的枷锁》并非自传,而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说,里面事实和虚构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作家是依仗事实的启示,“使用小说家的权限,炮制了若乾故事来写我创造的人物。”换句话说,在这本小说里,毛姆打破了事实的拘束,虚构了某些重大情节,塑造了菲利普·凯里这一人物形象。通过描写主人公的曲折遭遇,揭露社会从精神到物质上对人的折磨与奴役。
菲利普·凯里是个有思想、有个性的青年,患有先天残疾(跛足),性格孤僻、敏感、执拗。他自幼双亲亡故,在冷漠而陌生的环境中度过童年;进寄宿学校之后,饱受不合理的教育制度的摧残;而当他跨入社会,又在爱情上遭到残酷打击。在他坎坷的人生道路上,荆棘丛生,他每跨一步,都要经受一番痛苦的折磨,并在身心上留下难以愈合的创伤。
小说着重描写他如何挣脱宗教和小市民习俗这两条禁锢人类精神的锁链,力图在混沌、纷扰的生活漩流中,寻求到人生的真谛。


回顾过去,当毛姆受到读者的垂爱时,他并没有获得文评家的讚赏。毕竟二十世纪初期是意识流小説当道,以善於说故事的毛姆被贬为通俗作家,缺乏创意。等到二战结束后来,毛姆终於获得平反。很多作家开始正面肯定毛姆的成就,如欧威尔、拜亚特( A S Byatt )、安妮塔·布鲁克纳(Anita Brookner)、柏吉斯(Anthony Burgess)、奈波尔(V S Naipaul)。英国女作家史帕克(Mariel Spark)则认为毛姆说故事的能力可与法国作家莫泊桑并驾齐驱。

毛姆出生於巴黎,父亲是英国驻法大使馆的法律顾问,后来父母双亡。毛姆只好回到英国,由他叔父收养。他叔父身为牧师,对他十分严格。在他的自传小説《人性枷锁》有精彩的描述。但他对於这种教育非常反感,他后半生的努力,就是要挣脱内心的束缚。

他早年毕业於圣汤玛仕附属医学校,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后来到海德堡研习哲学。他有口吃的毛病,因此选择写作之路。他在二十三嵗时(1897),开始撰写剧本,处女作《兰贝斯的丽莎》深获好评。日后,毛姆开始在剧场发展,收入颇为丰富,生活问题也获得解决,这一来,便走向专业写作之路。要在伦敦的剧场闯出一片天,并非易事。去年,英国名作家大卫·洛奇(David Lodge)推出《作者,作者》,内容就是敍述大作家亨利·詹姆斯在伦敦剧场界鎩羽而归的窘境。

他的名作包含《寻欢作乐》、《人性枷锁》、《月亮与六便士》(以画家高更的生平为素材)、《剃刀边缘》、《短篇小説集》。

到了一九五六年为止,根据美国双日公司的统计,毛姆的作品总共卖了四千三百三十三万九千五百二十本,其中《短篇小説集》就卖了三十万本。光是版税,他赚了四千万美金。他刚踏入文坛时,十分穷困,但他累积雄厚的财力之后,则表现出慷慨的作风。他经常出钱赞助年轻作家,甚至把手稿送给亲朋好友、图书馆、研究单位。

毛姆曾任职於英国情报单位,一九一七年被派驻到俄国。根据这段宝贵的经验,写了《秘密情报员》一书。论者一致认为毛姆是间谍小説的鼻祖,而撰写007故事的伊安·佛莱明和英国名作家葛林都承认,他们的作品深受到毛姆的影响。

在〈疗养院〉这则短篇故事中,敍述者奥桑丁冷眼观察疗养院的形形色色。院里的病人面对死亡,开始以坦诚的心态重新思考生命的问题。

首先,谭莱登是一位花花公子,向来鄙视道德,认为爱情只不过是逢场作戏罢了。但一进疗养院,认识了琵少芙之后,竟然爱上了她,而且无视医生的诊断——只要结婚的话,可能会活了六个月,但要是单身的话,还可以活两三年。最后,谭莱登为了爱情,决定跟琵少芙结婚,一点也不在乎死亡的威胁。

另一名病患蔡斯特罹患肺结核,整天只关心自己的病情,经常跟太太大吵大闹。最后,受到这对夫妇的感召,毅然面对自己的病情,开始跟太太有新的和谐关係。

至於康伯尔一天到晚拉小提琴,吵到麦克雷,因此两个人整天吵来吵去。但麦克雷一死,他再也不拉小提琴,因为他领悟到,麦一死,根本没有人可以欣赏他的演奏。

在〈蚂蚁和蚱蜢〉中,敍述一对兄弟的故事。哥哥乔治一生中规中矩,按时工作,从来不投机取巧。但他弟弟汤姆挥霍无度,虽然经常跟乔治借钱,但做人有情有义。他哥哥乔治认为他这一辈子无药可救了,但后来竟然跟一个年长的寡妇结婚,不久她死了之后,还获得一笔遗产!

显然在毛姆看来,乔治缺乏想像力,只会让生命变得了无生趣,至於汤姆则深具冒险性格,有可能一贫如洗,身败名裂,但也有可能让生命变得多采多姿。其实这篇故事是以反面的思考改写针对拉·芳丹的寓言〈蚂蚁和蚱蜢〉。

至於〈万事通先生〉这篇故事是毛姆的代表作。故事的场景是在一艘豪华游轮上面。一开始,敍述者和万事通先生麦克斯同房,但对於麦克斯的一举一动并不是很恭维,但后来麦克斯具体展现英国人沉稳内敛的性格。当他与拉姆齐先生打赌时,坚持这条项链是真的,但拉姆齐则认为假的。但拉姆齐太太表现出一脸不安的时候,麦克斯发现其中必有隐情。他为了保留拉姆齐太太的面子,他承认这条项链是假的,价格只有十八块美金,於是把一百块美金拿给拉姆齐。

隔天早上,一张署名给麦克斯的信件,由敍述者转交给他,一打开竟然有一百元美金。当然聪明的读者会发现这一定是拉姆齐太太的补偿,毕竟麦克斯并没有让她出洋相。

最后,麦克斯说出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当我在神户的时候,要是我有一个漂亮的太太,我绝不会让她单独在纽约呆上一年!」这句话,説穿了,就是麦克斯知道拉姆齐太太的项链是她男友送给她的。

在很多作品中,毛姆不但善於展现英国人的幽默、讽刺,同时对於异国情调的塑造也高人一等,因此閲读毛姆的作品无疑是一大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