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五证两书:人类最后一支文明的消失——论当代“国学”的困境 作者:倪建斌教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5:09:31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有着悠久而又独特的历史与文化,诞生并孕育于黄河两岸的华夏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硕果仅存的拥有数千年文明而又延续至今的人类文明。为了区别自晚清以来的西学东渐,我们将这一文明称之为“国学”。时至二十一世纪,尽管“国学”一词及其内涵对我们现代人来讲已经比较陌生,但是她毕竟有过自己的辉煌,并且她一直伴随和引导着我们的走向现代,至于能否伴随我们走向未来,那就需要我们运用智慧从传统文化中去寻找适用于现代社会的各种文化要素,这就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挖掘。

那么什么叫“国学”呢?他究竟有那些内涵呢?

       一、何谓国学?

  “国学”又名“国故学”,是指一个国家固有的学问。我国的国学是针对西学来讲的,所谓的国故,广义的来讲,凡是在中华大地上成长孕育出来的文化都可以称之为国故学包括:语言、文字、文学、历史、艺术、传统经学。狭义的讲是指传统的思想文化。比如:先秦时期以儒、法、墨为主,从而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而唐宋以后以儒、释、道三家文化为主导并构成了中华文明的核心。

 

             儒家文化的重点在于解决人与人的关系问题;

      道家文化的重点在于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佛家文化的重点在于解决人与心的关系问题;

      西方文化的重点在于解决人与神的关系问题;

      关于人与神的关系在我们的中国文化当中并不占居高位。

 

纵观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问题都没有超出儒、释、道三家文化所揭示的的范围,所以国学的式微是导致众多社会问题得以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国学作为我们中华民族固有的学问,她的主要特点是先秦儒、道不分,汉唐佛、道由相互排斥,最终相互交融。宋明时期儒、禅相杂,相互渗透,最终形成独特的宋明理学。所以在不同的文化之间,彼此的排斥与融合需要有一个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历史上我们有过经验。我们不难发现,东、西方文化得以诞生的心理基础及其基本原理是有很多共性的,笔者认为东西方文化所追求的终极目的是一致的,因为创造文化的核心是人,而人是有很多共性的,无任是东方还是西方,比如仁爱思想便是东西方人的共同需求。所以宋儒认为:“东海有圣人出,此心同,此理同,西海有圣人出,此心同,此理同”。就像源自印度的佛教文化刚传到中国的时候受到传统儒家和道家的排斥,但是最终又互相融合。因为在不同的文明之间若是相互排斥是不明智和非理性的。中国文化之所以伟大,原因就在于他拥有大海般的包容性,所以自唐宋以后儒、释、道三家多相杂共处,相互吸收相互渗透。最后把佛教文化吸收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份子,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所以自南北朝达摩东来,中国老、庄、《周易》玄学之风盛行,佛禅与儒、道相杂实为常情,经数百年的风云激荡,逐渐融合并造就隋唐文化的盛世。

 

  时至今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东西方文化由相互碰撞、相互排斥到相互融合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他需要时间,更需要我们的智慧和气度。

 

但是目前我们的文化大有一边倒的趋势,全盘西化,我们丢失的自己的文化,中华民族的种子没有了,有句俗话说:经济、科技落后会亡国!而丢掉了自己的文化可能会亡种!以色列亡国达千年之久,但是在千年之后又重新复国,原因就是在于他们很好的保存了自己的文化。正是由于他们的种子还在,为他们以后的复国提供了文化和心理基础,这就是他们在亡国千年后得于复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传统教育的特点与学习国学的目的:

      1、为什么传统教育首先都是填鸭子式的背诵而不讲解?

 

 

 我国传统的国学教育首先是经典背颂,在孩子记忆最佳的时期,尽可能多的让他背诵经典性的文章和诗词歌赋,将传统文化的精华给予背诵,而不必在乎他是否会理解。这是因为儿童擅长单一的记忆,不善于严密的逻辑推理和演算。儿童的思维是球状的,成年人的思维是线形的,而今我们错误是过早的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甚至学习什么奥数,那就是强行将儿童的球状的思维压迫成只有成年人才有的线形思维,所以说那是在摧残儿童,这根本不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违背他的心理特征,所以说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我们应该尽可能多背诵经典,把《小学》学好,尤其是要打好扎实的训诂学的基础。等孩子长到十二三岁,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初步形成后,再为他讲解经典内容和学习数学以及其余运用学科。这样才符合儿童心理的成长规律。

 

      2、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呢?

学习国学到底有什么现实意义,这是存在于很多人心中的困惑。我们学习国学,首先就是告诉国人不要亡种!告诉后人我们是从哪里来的,这五千年我们是怎么走过来的,为什么世界四大文明只有我们中华文明在延续数千年之后得于保存至今!因为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能不知道自己的文化,不能不知道自己的心路历程,不能不知道自己的历史,不能忘记了自己的语言文字,否则谓之忘本。

其次我们还要探讨一个时下最紧迫的问题,就是说一个人要具备怎样的知识结构才是合理的。笔者认为,作为一个健全的人才其知识结构应该是倒T字结构,在十二岁以前先学习和背诵传统文化经典,在这一时期内尽可能多的学习人类文化的精华,包括:经典背诵、文学作品的朗诵、音乐欣赏、书法、茶艺、插花、中医养生、本草、武术等,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仿佛是“T”字的一横。十二岁以后,学童的逻辑思维逐渐形成,这时可以学习现代的各种知识,如:数学、物理、化学,以及其余诸运用学科,也就是说可以接受现代教育的所有课程,这是“T”字的一竖,这一横一竖才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健康而又完整的知识结构。可悲的是,放眼现代教育界,现代教育有着太多的缺憾,不甚悲叹!总之传统国学要求学生能够知行合一,就是伦理、学识、行为的统一。

 国学教育的目的:

就是希望学生通过学习国学拥有一个健全的心智

能够帮助他们建立完美的人格

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与是非理念

用正确的价值理念来指导和规范他们的人生

希望他们知行合一,并且要言行一致

用行为来展示传统的价值与内涵

最终希望人人都成为中华伦理与中华文明的传播者和实践者。

 

 

      3、学习国学的难点; 

时至今日,我们学习国学,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提升自己驾御古汉语及其语言文字的能力,而今我们之所以看不懂古典文献,原因在于我们缺乏对《训诂》的了解——也就是古文字学的功夫太浅。

 

 

笔者戏称我们现在都成了“识字分子”而不是“知识分子”,因为我们看到文字都认识,可就是不明白他的意思,更不要说对整篇古典文献的理解。又因为我们缺乏相应的历史知识,所以我们无法获知古人说话的时空环境与社会背景,不知道古人为什么说这句话,所以对我们了解经典的原始意义带来了困难,要真正读懂经文还要多读读历史,只有相互参照才能比较全面的读懂经文,所以后来有五经皆史的说法。除此以外国学中还包含着文字外的精神意境。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在精读古代圣哲经典的同时还需要我们对文字进行超越,因为学习国学不完全在于理解,还包括内在的证悟,用现在的话讲叫做对真理的直觉与体验,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不负古人的标月之指。这是因为中国文化有四个层面:即技术层面、知识层面、价值层面、本体层面。只有把中国文化这四个层面的意蕴都弄明白了才能说对国学有了比较完整而又全面的了解。而且所谓的国学并不等于儒学一家,中国的国学包括先秦诸子等许多文化,以及后来的佛教文化都属于国学范围,所以我们在传播国学的过程中不能有门户之见,要学会包容,要跨学科的去学习传统文化。

 

 对于国学我们打这么一个比喻:国学主体就像一只香炉,而儒、释、道三家文化就好像香炉的三条腿,香炉仿佛代表着中国文化,儒、释、道三家文化为基础,支撑着中华文化。

 

 

这三家文化解决了人类的三大命题,儒家解决了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佛家解决了人与心的关系问题;道家解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正因为儒、释、道对这三大命题的解释,才构成了中华文明的主体,而经学无疑是国学的核心。

  笔者认为,内容丰富而又博大的先秦诸子学说,虽说也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她不是国学的根本核心――“体”,而是国学之“用”,按照现在的学科分类称之为运用学科,在历史上被称自为“纬学”。所以在学习方法上不妨先读“经”,就是先抓住根本,然后再读“史”,当然经、史可以合叙,最后可以读“子”,学习运用的技术,通读百家,以此来扩大学人的视野。“文集”做为一门基础学科应该贯穿始终。而对于佛家的“禅”、儒家的“慎独”,道家的“抱一”、“守中”则是提升国民素养的必须修学的课程。

 

 

  至于“诗、词、书、画”等,他是人类“心灵”的外在视觉化表现手法;而古典音乐则是人类心灵的听觉化表现方式,是人们进行心理自我调节的一门技术,是一种非文字的语言表达方式。而对于如何释放自己的心灵,如何舒展自己的智慧,其实他们与儒释道三家文化是一脉相承的,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宗旨所在!若是离开了这一核心思想,那么就不是国学的原始本意了。

所以就如何理清“国学”的教学思路,如何正确的理解国学的内涵,就需要我们有耐心,必须做到思路清晰,方法得当,如此勤加耕耘,十年努力必有收获,否则终如空花水月。

 

      三、近代国学的演变及其现状

   公元1873年,日本哲学家西周第一次用“哲学”这两个汉字来翻译philosophy一词以来。在随后的1902年《新民丛报》首次将此译名替代中国传统的“经学”和“子学”以后。“哲学”和“哲学家”的概念也由此替代了传统“经学”和“经学家”。但是哲学的出现,从正面来讲对中国的精神文化的发展并没有起到太大的正面的推动作用,反而对国人的文化思维带来了混乱。因为“哲学”将传统伦理和中华文化中关于心理的自我净化与升华的内容给排除了。把生命的核心部分——“精神主体”给否定了,剩下的只是物化的人性论和机械论。如果说一心有二用,即善、恶二用的话,那么而今的我们只有“恶”的心理,因为我们只是承认物质,所以我们都成了追求物质、创造物质的机器,最后自己也变成了纯物质的机器人。我们仿佛忽略了生命的主体——精神本质。并忽视了人类社会的粘合剂――伦理学与集体主义。人与人之间都成了彼此各自独立的个体,人变得越来越自私,不和协的阴符越奏越响。虽然我们忽略了精神主体,但这不等于我们不需要这一精神主体。当我们忽略他的时候,在精神与物质之间就造成了严重的失衡,并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比如:当今社会心理疾病与精神疾病的增加,离婚率的升高,各种犯罪活动的增加等等。

 

 

  我国原本只有“经学”而没有“哲学”的概念。笔者认为“哲学”和“哲学家”的出现矮化了传统经学,是导致近代国学走向式微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是因为“哲学”的重点在于对人类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及对宇宙“本体论”或者“真理”进行讨论与探索。而“经学”的目的在于告诉我们如何对上述的问题进行验证和实施,很明显我们的文化比之西学要成熟很多。

  所以“哲学”的产生矮华了“经学”那注重实证的精神内涵,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倒退,仿佛一个产品由“生产期”倒退到“试验期”,是对王阳明“知行合一”理论的倒退和否定。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文、史、哲分家,儒、释、道三家圣学相互背离,唐宋以来所形成的佛、道相互交融以及宋明时期儒、禅相杂的局面也已经难觅踪迹。佛家所独唱的“闻、思、修相契,可入三摩地”的主张也已不再拥有,用所谓“哲学”的剥夺了传统“经学”的内涵,并强行将其沦落为一种思辩的学问――哲学。一种纯思维的学问,一种高智商的思维游戏。而今的国学仿佛如同一只无脚香炉,本来香炉有三个炉脚来支撑炉体,若香炉的三只脚遭到肢解,香炉失去了炉脚后又靠什么来支撑炉体,使得炉体离开地面,炉体当然坠入污泥,如此必然遭到人们的唾弃,这就是中国传统国学的命运。中国文化自唐宋以来主要有儒、释、道三家所组成,他如同香炉的三个炉脚来支撑炉体一样,儒、释、道三家文化支撑着华夏文明的发展与延续。今天的国学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如同香炉的三只脚一样遭到肢解,他的发展和延续自然难于为继。

 

  而今到了21世纪,远离传统的我们

越来越物化、浮躁,人变得越来越现实

一切以金钱来衡量

所以现实社会正在变本加厉的彼此报复

我们为之努力振兴的国学如同幼树栽之于焦土之上

其存活的艰难由此可见一般

所以当务之急是儒、释、道三家圣学之间必须相互参究

这颇属必要,门户之见大可不必再争!

所谓兄弟相残谁能得利?

唯有如同无腿香炉坠入污泥,徒受其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