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理所当然英文:用评价方式改革引领我校的高中语文教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6:35:31
陕西省宜川中学高 胡延峰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按照新课改的精神和要求,以学分认定为契机,大力推进学生评价方式改革,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
过高中语文必修模块I的学分认定工作,我们感到,新课程下的评价方式为公平合理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科学的评价体系,为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起到了积
极的促进作用,为扭转我校语文学科目前面临的困境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由于新课程改革在我校是第一年实施,到目前为止,尽管我们推行的评价方式改革尚不够完善和成熟,但是我认为,这种评价方式改革,为扭转目前我校语文教学现状提供了
一条新路,在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改进的基础上,新的评价方式应该能为我校的高中语文教学做出更大的贡献,从而引领我校的高中语文教学向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
一、评价方式改革将为促进我校高中语文教学提供有效手段
众所周知,在目前我校高中语文教学中,由于语文学科知识面宽、见效慢、提高幅度小的规律制约,加之客观环境的影响,学生对语文学习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普遍存在着
语文学科“学与不学一个样”的片面认识,甚至一部分学生放弃了语文的学习,造成语文课堂纪律混乱、学生难以管理、教学效率难以提高的尴尬现状。
对此,我认为,按照新课改的精神和要求,以学分认定为契机,大力推进学生评价方式改革,必将对我校的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知道,评价方式不仅
仅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检测、评价和反馈,在更为重要的意义上,它还直接对教学工作起到不可忽视的导向作用。新课程下的评价方式遵循发展性评价的理念,致力于构
建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更为注重对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的态度和情感,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最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果作出较之以前更为科学合理的
评价结果,这必将对语文教学和学习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构建课改背景下新的评价体系的具体做法
依照《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陕西省普通高中学分管理指导意见》和我校制定的《宜川中学高中学生学分认定管理暂行规定》,我们在高中语文必修模块I学
分认定工作中,是这样构建课改背景下的评价体系的:
1.评价原则
(1)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的原则;
(2)注重过程性评价,特别是对学生学习态度评价的原则;
(3)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
2.基本评级体系的构建
(1)采用学分管理的办法,即学生完成每个模块的学习并通过考核后将获得相应学分,总学分达到144个方可毕业;其中,语文学科在5个必修模块共设置10个学分(每个模块2学
分)。学生完成模块学习并获得学分的必备条件是:学习时间达到总学时的5/6以上;该模块考试成绩达到合格要求;学段内的过程性评价考核合格。
(2)综合评价成绩由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两部分组成,其中终结性评价(即模块考试成绩)占总评价成绩比例的70%;过程性评价占总评价成绩的30%。综合评价成绩在60分以
上(含60分)的,则予以认定学分,否则则不予认定学分。
★评级体系图示:
(3)过程性评价
A.过程性评价的原则
注重学习态度的原则:在评价过程中,特别注重学生在该学段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价值取向和精神状态,重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良好品格。
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原则:评价不是目的,评价只是一种手段,推进评价方式改革的根本目的仍然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化,提高教学效率。
有高有低的差异化原则:过程性评价绝对不能流于形式,搞“一刀切”,应该充分关注到学生之间的实际差异,对不同的学生作出不同的评价,鼓励先进,激励后进。
备课组协调统一的原则:在过程性评价中,备课组应该承担起协调统一的职能,做到过程性评价标准与评价程序统一,确保评价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例如,我们语文备课
组的《高2010届语文备课组模块I学分认定过程性评价标准》就是根据我组实际情况,在充分讨论酝酿的基础上,由备课组制定的。
B.过程性评价的内容
出勤评价:按照要求,学生完成模块学习并获得学分的必备条件之一就是学习时间达到总学时的5/6以上。对此,科任教师应严把考勤关,确保出勤达到评价要求。出勤评价占
过程性评价成绩的10%,就每个学段30—40学时而言,缺课25—33学时以上则直接判定为不予认定学分。
学习态度评价:我们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价值取向和精神状态是最为重要的,构建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就应该首先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鼓励学生
养成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良好品格。
课堂表现评价:在评价中,我们将课堂表现按照课堂纪律度和课堂参与度两个基本指标来进行评价的。我们认为,遵守课堂纪律是课堂表现的前提,积极参与课堂是课堂表现
的关键。
作业情况评价:在评价中,我们将课堂表现按照作业收交和作业质量两个基本指标来进行评价的,既关注学生作用的收交情况,又特别强调要确保作业的质量。
平时单元检测:平时单元检测也是过程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C.过程性评价的程序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依据《高2010届语文备课组模块I学分认定过程性评价标准》,如实及时填写《学生发展性评价手册》,记载学生日常表现情况;
根据学生提出的学分认定请求,教师依据《评价标准》,结合每个学生在本学段内具体的表现情况,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将过程性评价成绩和终结性评价(模块考试)成绩汇总为综合性评价成绩,并以此为依据决定是否对该生予以认定学分。
(4)终结性评价
每个模块结束都应该进行终结评价。就终结性评价的功能而言,终结性评价应该能承担起对该模块所学知识的检测评价功能,并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正面的导向性功能。
根据目前通行的做法,终结性评价的任务是由期中期末考试来承担的。
(5)综合评价
三、我的体会和建议
1.教师必须对新课改背景下评价方式改革认识充分、思想重视
应该说,新课改背景下新的评价方式较之以前的评价方式更为科学合理,但是,在新的评价方式实施过程中,我们也明显的感觉到评价的难度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加重了。
我认为,对新课改背景下新的评价方式,我们必须做到认识充分、思想重视,切实把评价方式改革作为一项有利于教师教学、有利于学生成长的重大原则性问题来抓,切忌流于形
式,切忌成为儿戏,更不能给学生留下“过程性评价只是形式,关键要看终结性评价”的错误印象,确保评价工作的严肃性、规范性。
抓好这一问题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既要自身认识到位,更要言传身教,教育学生认真对待;如果教师不能把评价方式改革作为一项严肃的原则性问题来抓,新课改背景下新的评价方式极有可能丧失其进步意义,流于形式。
2.做好平时记录是保证评价有据、公平合理的关键环节
新的评价方式中的过程性评价注重教师对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价值取向和精神状态的评价,但是,应该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评价绝不是教师随心所欲的评价,在承认评价方式主观性质的同时,应该尽量保证评价有据、公平合理。
做到评价有据、公平合理的核心环节是填写好《学生发展性记录册》,平时注意随时记录好学生的具体表现,做到给分有据,扣分有因,真正把学生的差异性反映出来,确保评价工作的公正与合理,以激励先进、鼓励后进。
3.必须把握正确的评价方向与目的
新的评价方式为改变语文课堂纪律混乱、学生难以管理、教学效率难以提高的尴尬现状提供了一条新路,但是,应该注意把握好正确的评价方向与目的:
(1)评价不等于惩罚
应该明确,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推行评价方式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习积极性,绝对不能将评价作为惩罚手段,给学生留下“以惩罚代替教育”、“以评价代替惩罚”的印象,从而对教师评价产生畏惧乃至抵触情绪,背离评价方式改革的初衷。
(2)评价不能取代教育
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学,更在于教育。作为教育教学行为的实施者,教师不能以评价取代教育,凡事“一评了之”,放弃了教育的权力和义务,把维持课堂纪律、提高教学效率、管理学生的希望完全寄托在评价体系上,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面对新的评价方式,教师必须明确,这种评价首先是应以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根本目的。因此,我们在实施评价方式改革过程中,必须从有益于教学、有益于学生的原则出发,通过新的评价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最大限度的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4.模块考试应充分承担起应有的评价职能
目前,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终结性评价(模块考试)的任务是由我校的期中期末考试来承担的。但是,很显然,目前的期中期末考试命题脱离教学和教材较远,以致模块考试未能充分承担起应有的评价职能。
今后,建议学校改变期中期末考试命题模式,尽可能的使考试命题贴近教学和教材,切实承担起终结性评价对教学和学习的正面导向性功能,与过程性评价一起构建起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
5.增加过程性评价在总评价体系中的比例
目前,过程性评价在总评价体系中的比例为30%,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总体比例太低,我认为,这种作用发挥的还很不充分。
因此,在今后的评价体系改革中,可以考虑增加过程性评价在总评价体系中的比例,使之达到或接近40—60%,尽可能的充分的发挥过程性评价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加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学习过程特别重视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