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收费标准:以文化产业提升城市竞争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4:51:49

以文化产业提升城市竞争力

 

---为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区域调研而作

  编者按:目前,由中国文化报社和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院共同组织的“全国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区域调研活动”业已展开。如何把握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态势,积极提升城市竞争力是时下关注的焦点。为体现本次活动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我们特邀了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孟晓驷撰写此文。

  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上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个概念同时提出,报告指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既是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的体现,也是对我国这些年来文化产业长足发展事实的一种确认。
  就世界范围来看,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有资料显示,在过去的20多年中,文化商品的国际贸易额呈几何级数增长。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的产值甚至占到GDP的约1/5。中国的文化产业也已经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综合型文化产业体系,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其产值在GDP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像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一些城市,文化产业成为其支柱产业的态势已初见端倪。
  一、文化产业——城市竞争力的精髓
  纵观全球,那些国际上有影响的城市几乎无一例外都是文化产业最集中和最发达的地区,也以富有特色的文化产业而闻名遐迩,比如蒙特利尔号称北美文化之都,汉诺威成为会展产业之星,戛 纳则以电影节而名声大振等等。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地区的创意产业如此发达?或者说城市和文化产业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首先,各种城市内产业的竞争非常激烈,任何一种技术、工艺、商业模式的创新都可能在很短的时间为竞争对手所知晓和模仿,要想始终领先对手,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断创新,“只有创造力是无法模仿的,创造力也是最高端的宝贵资源”。基于创造力的文化产业正是符合城市竞争激烈的这种特性。
  其次,城市土地资源有限、人力成本和商务成本都很高,和农村、小城镇相比不具备成本优势。城市真正的优势在于人的活力,集中了各种有创造力、有才华的人,并且通过工业制造、金融体系、政策扶持、市场传播等配套体系,把人的创意转化成为巨大的社会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讲,各种城市就是一个庞大的创造力的点金石和聚宝盆。文化产业作为源于个人创造力、技能与才华的活动,是城市真正拥有的比较优势,也是城市真正的综合竞争力的精髓所在,因此文化产业必将成为都市产业中最具活力的一个方面,也可以说:知识经济对人类创造力的开发和利用,将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把握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态势
  由于我国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带动了文化市场,使文化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进入21世纪,我国不少地区的文化市场在演出业、影视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图书报刊业、文物和艺术品业以及艺术培训等行业已经形成多门类的产业结构。这种新型的文化格局,建构出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经济链。在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飞速发展的同时,区域特色、区域差异越来越明显,而其中的失衡状态也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来。
  目前,我国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呈区域化集中态势,区域集中板块主要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和中西部。鉴于目前我国文化市场与产业处于发展起步期,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呈现出格局与走向并不明朗的现状。在这些区域的重点城市进行调研,对摸清全国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向,研究和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和推广成功的经验模式,组织并实施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十分必要。
  从区域文化市场着手,对演出展览市场、文化娱乐市场等展开调研,逐步扩展到区域文化产业,对文化产业战略、文化产业项目、大型文化企业集团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进一步拓展到对城市文化发展战略、文化管理创新、文化资源的整合优化、文化管理的人力资源以及文化竞争力的系统调研。
  调研将追踪重点区域文化市场、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甄别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机会,科学论证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领域的成就,挖掘潜力,发现问题。并寻求相关的问题解决方案;规范与引导市场秩序,促进良性发展,搭建新型文化产业创意平台;为科学的文化管理机制提供现实有效的依据。为增强地方文化产业的市场化、国际化运作能力,为地方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同步健康发展以及竞争力的持续提升提供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
  三、积极实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良性互动
  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已成为一种世界潮流。当然,文化行业中有一部分属于公益性文化,这部分文化必须依靠国家的支持和投入。但是,文化行业中还有一大部分是经营性文化。这种经营性文化应该实行产业化。我们在继续关注公益性文化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方面,我们要强化文化事业作为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基本本质,另一方面,更要顺应国际大趋势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潮流。应该“以文化事业濡养文化产业,以文化产业回馈文化事业”,并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进程,对于文化市场的政府主管部门来讲,首先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前提下转变观念,发挥其相应的职能和应有的作用。概言之,政府要实现其从“办文化”的传统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向市场经济管理模式“管文化”转变,要以行业管理为主。通过各种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调控市场,引导文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在借鉴西方发达的市场先进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来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一套行之有效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以及政策服务体系。
  实现文化产业市场化的强力推进,除转变观念与职能、建立健全法律与法规之外,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调研,提炼出我国文化产业与国外文化产业的一般规律和不同特点、文化产业各门类的一般规律和不同特点。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地域之间有着极大的文化差异性和经济不平衡性。东部和西部、沿海和内陆相互间差异很大。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资源和经济基础,必须实施观念整合、体制整合、资源整合、市场整合,要提倡从各地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实践,找准文化产业发展的切入点,使我国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中获得协调健康的同步发展。
  我国的文化产业还处在起步、探索、培育、发展的初级阶段,基础比较差,尚未形成规模,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相比差距更大。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在市场观念、产业资本、高新技术、经营机制、管理经验方面有优势。但相比之下我们也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如资源优势、后发优势、市场优势。
  我们要以国内乃至国际文化产业为参照,紧密联系当地实际,积极推进产业化进程,推进文化生产、流通与高新技术的结合,不断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要结合各地文化强省、文化强市等建设,发展优势文化产业和特色文化产业,使之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出处:中国文化报[2004.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