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落户专利加分:中國少數民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2:46:28

中國少數民族略表

以下內容摘自大地地理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深入中國系列》
《四裔展豐采~中國少數民族》一書,1994年7月再版

滿人

(女真人)
滿族源流最早可追溯至西周時的肅慎,戰國以後,肅慎人改稱挹婁。南北朝、隋、唐時期,肅慎、挹婁的後裔,相繼以勿吉、靺鞨的名稱出現,人口發展多達數十個部落。靺鞨之一的粟末靺鞨在唐朝建立渤海國,後來黑水靺鞨取代渤海而興。契丹人稱其為「女真」,此後,女真一詞代替了靺鞨。 錫伯人 錫伯族人民自認是古代鮮卑人的後裔。鮮卑是我國東胡族的一支,最初在大興安嶺東麓(今吉林省西北部)的西拉木倫河和洮兒河之間游牧。東漢和帝永元元年(西元八十九年),北匈奴被竇憲擊敗,大舉西遷,鮮卑隨之進入匈奴舊地。六朝時,鮮卑中的慕容、拓跋和宇文等部曾在黃河流域建立政權,可是仍有部分鮮卑人沒有離開故土,這一部分可能就是錫伯族的先人。 赫哲族 赫哲族的祖先可追溯到隋朝的黑水靺鞨,並與契丹、女真等有深厚的淵源,可算是一支歷史悠久的民族,依循著自己的生活方式,執著地緊守著這片樂土。 鄂溫克族 鄂溫克族的祖先原居住在貝加爾湖東北和黑龍江上游石勒喀河一帶的山林中,從事漁獵和飼養馴鹿。他們的族源和北魏時的「北室韋」、「缽室韋」,以及唐代時在貝加爾湖東北苔原森林中使鹿的「鞠」部落,有密切聯繫。
元代史籍中,稱蒙古、鄂溫克、鄂倫春等族為「林木中百姓」;明代則說他們是「北山」上「乘鹿出入」的人。鄂溫克族在清代曾被稱作「索倫」、「通古斯」、「雅庫特」,後來,統一名稱為「鄂溫克」。「鄂溫克」是通古斯語,其意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
柯爾克孜 有關柯爾克孜的記載可上溯至兩千多年前的文獻,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柯爾克孜一名有不同的名稱。史記、漢書中的「鬲昆」和「堅昆」即是柯爾克孜族的先民。
西元三世紀時「堅昆」已逐漸強大,被稱為「紇骨」或「契骨」。
六世紀中葉,柯爾克孜族先民改稱「黠戛斯」,臣屬突厥汗國,唐朝打敗突厥以後,黠戛斯開始和唐朝來往。唐貞觀二十二年(西元六四八年),太宗以黠戛斯堅昆都督府,正式歸人唐朝版圖。
十二世紀末,成吉思汗興起,「緒戛斯」在文獻中被稱為「乞兒吉思」、「吉利吉思」,繼續以葉尼塞河為主要活動區域。
到了清朝,被稱為「布魯特」的柯爾克孜族成為帕米爾高原的主要民族
蒙古族 蒙古族是我國北方的游牧民族之一,曾經在我國的歷史上建立了大元帝國,叱吒一時。甚至在世界史上,蒙古人的三次西征,吞併中亞諸國,征服俄羅斯,讓歐洲人驚恐而稱之為「黃禍」,可見其武功之強盛,民族性之剽悍。 藏族 藏族是漢語的稱謂,而藏人對自己的稱呼又因地區的不同而有異,如居住在阿里地區的人白稱為「兌巴」、後藏地區的人日稱為「藏巴」、前藏地區的人自稱為「衛巴」。 羌族 其實「」是古代漢人對居住在我國西部游牧民族的泛稱,當時代表的並不是一個單一民族。隋唐時代。西藏吐蕃王朝興起後,勢力就擴展到岷江一帶,這些羌人介在漢族和吐蕃勢力範圍之中,所以,後來有些族人同化於吐蕃,有些歸附漢人,只有少數能在唐蕃長期的和戰中生存下來,發展成為今日的羌族。 傣族 傣族舊名擺夷,從前漢人將傣族分為早擺夷與水擺夷。主要的分法是,接近內地漢化較深的稱為漢擺夷,後來訛傳為「旱擺夷」,並沿用下來;而西雙版納、孟連、瑞麗等保存民族特點較多的地區,則稱為「水傣」。不過,目前已統一稱作傣族而不加區分了。傣族的語言屬於漢藏語系壯侗語族的壯傣語文,而壯侗語族是源於古代的百越,由此可知,傣族的先民是我國古代的「越人」。 苗族 由於古史湮遠。無法確定苗族的起源。根據漢文文獻記載,曾經在江、淮一帶活動,後來在洞庭湖落腳的「三苗」,可能是苗族的祖先。秦漢時代,他們已聚居在今湘西、黔東一帶,當時人稱「五溪蠻」或「武陵蠻」。
大約在西元三世紀時,一部分苗族先民沿烏江西上,進入黔西北和川南。
五世紀時 又有部分苗人遷移至川東、鄂西。九世紀時一些苗人被擄入安南。
十六世紀時又有一部分被征調落戶於海南島。
傜族 瑤族的祖先似為秦漢時代長沙「武陵蠻」的一部分,南北朝時期,部分瑤族被稱為「莫徭」,如《梁書.張纘傳》中提到的「零陵、衡陽等郡,有莫徭蠻者,依山險而居,歷政不賓服」。到了宋朝,瑤人與漢人的接觸日多,有關其農業和手工業的紀錄增加,明、清史籍也描述他們使用鐵製農具耕種,並兼營狩獵、採藥、紡織等副業。其實,古代雲夢大澤一帶原本居住著包括瑤族在內的眾多民族,後來受到中原漢族膨脹的影響,被迫呈扇形向華南散開,如今的一百四十餘萬瑤民就分布於廣西、廣東、湖南、江西、貴州、雲南等六省。 僮族(壯族) 壯族是秦漢時代越人的後裔,漢族文獻中稱他們為「撞」、「僮」或「ㄔ童」,讀音「壯」。志書記戴:「廣西之墳大約俍人半之,傜僮三之、居民二之。」俍、僮同種異名。

早在二千年前,壯族已在左、右江流域、紅水河和柳江一帶地區定居,可以說是廣西境內最古老的土著民族,因為長期和漢族交往,一般都會漢語漢文。

黎族 在我國古籍上很早就有關於黎族的記載,黎人名稱正式出現於唐代,唐末劉恂的《嶺表錄異》便記載:「澹(州)振(州)夷黎海畔采(紫貝)以為貨」,但黎族的專用族稱,在十一世紀宋代以後才開始固定黎族從古代越族發展而來,與百越中的駱越關係最為密切;遠在秦漢以前,駱越的一支從兩廣陸續遷移到海南島。此外,黎族與壯、布依、侗、水、傣等民族也有密切淵源,從語言系屬來看,均屬於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在語音,語法和詞彙士都有顯著的共同特徵。 夷族 彝族在歷史上的名稱一直十分複雜。如稱夷(東漢、魏、晉)、烏蠻(唐、宋)、爨(明)、儸儸、裸儸或猓玀(清)等;而不同地區的彝人又有許多不同的自稱。目前中共則以「彝」一名作為該族的統一名稱。 朝鮮族 據考證,西元前十三世紀時,商朝的箕子便將商文化傳入韓國,此後也不斷有所往來。到了西元六六0年,韓國南方的新羅統一全國,由於當時的執政者和中國的關係密切。一切文化和禮教皆仿效唐朝規制,所以韓國的傳統服裝便大致承襲了唐裝的樣式,朝鮮族既然是從韓國本土遷徙而來,自然也傳承了這些特點。 侗族 秦漢時期,在今廣東、廣西一帶聚居許多部落,統稱為「駱越」(百越的一支)。魏晉以後,這些部落泛稱為「僚」,明代鄺露所著的《赤雅》中記載侗族是僚的一部分。關於侗族名稱的由來,古代文獻中有不少關於「洞人」、「洞蠻」和「洞苗」的記載。隋唐文獻中多稱湘、黔、桂邊境羈糜州所屬地區為「」或「溪洞;宋代「峒」或「洞」成為羈糜州轄屬的行政單位,經常「州峒」並稱。 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回回」一詞最早出現於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是指唐代以後遷居新疆南部和蔥嶺以西的回紇或回鶻人。但根據考證,回紇或回鶻應是現在維吾爾族的始祖。 維吾爾族 維吾爾族是一支古老民族,遠在西元前三世紀,他們的祖先丁零人,游牧在漠北的貝加爾湖地區。後稱鐵勒、敕勒;並因所使用的車輪高大,魏晉時稱高車。九世紀中葉。由於黠戛斯入侵,該族始南遷到西域一帶,並和當地的各民族相融合,形成今日的維吾爾族。維吾爾的意思是「團結」。 哈薩克族

白族 西元八世紀時,南詔國興起於大理;西元九三七年以後,南詔被白族段恩平取而代之,建立大理國。大理國和宋朝以臣屬關係相處,雙方不斷進行互市和經濟文化交流。大理國向宋輸出戰馬、手工藝品和貴重藥材;宋向大理傳播漢文典籍和工藝技術。西元一二五三年,元征大理,在大理地區置大理路和鶴慶路,明朝實行「改土歸流」,設府來治理大理。

以下內容摘自大地地理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深入中國系列》
《四裔展豐采~中國少數民族》一書,1994年7月再版

p.l4 建立中國最後一個王朝~滿族

來自白山黑水的滿族,在中國近代歷史舞臺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滿族源流最早可追溯至西周時的肅慎,戰國以後,肅慎人改稱挹婁。南北朝、隋、唐時期,肅慎、挹婁的後裔,相繼以勿吉、靺鞨的名稱出現,人口發展多達數十個部落。

靺鞨之一的粟末靺鞨在唐朝建立渤海國,後來黑水靺鞨取代渤海而興。契丹人稱其為「女真」,此後,女真一詞代替了靺鞨。

北宋末年,女真人完顏阿骨打建立金國,與宋對峙,居住的範圍也逐漸南移。十三世紀初,蒙古滅金,女真人受蒙古統治;但到了明末,在努爾哈赤領導下,又興盛起來,建立後金國,威脅明朝。明崇禎八年(西元一六三五年)皇太極廢除女真舊稱,正式定族名為滿洲,並且在他手中建立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大清帝國。

組織嚴密的八旗制度

滿人又稱「旗人.」,與清代八旗制度有密切關係。八旗制度是從女真處於氏族社會時就有的「牛彔」組織演變而來,是種兼具政治、經濟和軍事功能的社會制度。

女真人在出獵時,常以十人為一組,即一牛彔,並推舉其中一人為首領,稱為「牛彔額真」(牛彔是箭,額真是主的意思),其餘九人各拿出一支箭交給他,聽從其指

揮。努爾哈赤興起後,為了便於行軍、作戰和出獵,遂將此種組織在軍隊中推廣,以三百人為一牛彔,設一牛彔額真統轄,並以不同顏色的旗幟作為標誌,這便是旗乒的萌創。人數漸增後,從原有的四旗擴充到八旗,又有滿州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八旗之分。凡被編入八旗的人都稱為「旗人」,旗人的名稱由此而來。

滿人入關前,努爾哈赤為了提昇本族文化,曾借用蒙古字母,制定滿文,以便大量翻譯漢著。此後,清朝的歷代君。也多致力於滿族文化的維護和發揚,並徵調八旗兵丁,分遣全國通都大邑、作為武裝統治全國的工具。然而隨著八旗制度逐漸失去作用,在天擇的演變過程中,為了適應新環境,各地駐防的滿人不知不覺接受當地的文化。現今滿族約四百多萬人,分散全國各地。除黑龍江省邊遠地區如璦琿的少數滿人能說滿語,保留一些傳統習俗外,多數滿人均已漢化。


p.22~p.24

朝鮮族

服飾承襲唐裝遺風

僅以鴨綠江和圚們江相隔的中、韓兩國,自始即有唇齒相依的關係。據考證,西元前十三世紀時,商朝的箕子便將商文化傳入韓國,此後也不斷有所往來。到了西元六六0年,韓國南方的新羅統一全國,由於當時的執政者和中國的關係密切。一切文化和禮教皆仿效唐朝規制,所以韓國的傳統服裝便大致承襲了唐裝的樣式,朝鮮族既然是從韓國本土遷徙而來,自然也傳承了這些特點。一般男子穿著斜襟短衣,腰間束帶,外加一件背心,下穿足踝處束緊的寬鬆長褲,天冷時再套上稱為「周衣」的外套。女子著長及胸部的婭上衣,襟上繫蝴蝶結;年輕未出嫁的女孩穿及膝的短裙,已婚婦人則穿長達足踝的直筒裙。無論男女,足下都是白襪和船形膠鞋。服裝的顏色以白為主,人稱「白衣民族」,顯得特別淡雅素淨,只有節慶喜宴才出現各種鮮艷的配色。

信仰和地緣素來就是關係深厚的,新羅臣屬於唐朝,又處處以唐朝為典範,促使儒家教化傳入韓國,到了李朝時代(西元1392~1910年),更大力宣揚提倡儒學,對人民的思想行為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朝鮮族的長輩仍信奉儒教,但目前已經逐漸式微。年輕一輩受西風影響,很多信奉基督教,每逢週三和週日便參加牧師、長老或執事主持的禮拜。

傳統遊戲一一跳板與鞦韆

朝鮮族的節慶大致與漢族無異,他們過農曆新年,也過清明和中秋節。過年的時候,朝鮮族婦女會穿著鮮艷的服裝,在院子裏玩跳板和盪鞦韆。據說古時婦女因深鎖閨房,只有在年節時藉著高高躍起的跳板和鞦韆,一瞥外界的新奇世界。中秋節除了吃月餅賞月之外,也要上墳祭祖。那一天,家人起早便上墳打掃,然後貢獻祭品禮拜,禮成後一家大小在附近郊遊野餐,直到黃昏。若有閒情逸致,全家繼續賞月,老人回味著古老的傳說軼事,孩子們聽得目瞪口呆,天倫之情流露無遺。除了通俗節慶之外,朝鮮族人非常重視家庭慶典,那就是回甲節和回春節,慶祝誕生和結婚六十週年,邀請族人共同慶賀,異常隆重熱鬧。

朝鮮族人在中國境內繁衍擴大,已經從1910年的三十萬演變成今日一百七十六萬二千八百七十人。近年來延邊地區的教育、衛生設施改善,生活逐漸安定。對於

故土的懷念,也因中共近年與北韓交好,開放兩地人民的往來而得以抒解。他們只要通過簡單的申請手續,便可以互相拜訪探望,北韓的親戚往往推著空車來,滿載衣物歸。朝鮮族人當會感謝他們祖先的選擇,讓他們真正在這片沃野安身立命。


剽悍的游牧民族~蒙古族

蒙古族是我國北方的游牧民族之一,曾經在我國的歷史上建立了大元帝國,叱吒一時。甚至在世界史上,蒙古人的三次西征,吞併中亞諸國,征服俄羅斯,讓歐洲人驚恐而稱之為「黃禍」,可見其武功之強盛,民族性之剽悍。

馳騁在草原上

此一剽悍的民族,崛起於蒙古草原的斡難河一帶(今鄂嫩河)。但額爾古納河東岸一帶(屬呼倫貝爾高原)卻是蒙古族最早的歷史搖籃。大約在西元七世紀,蒙古族才開始向西部的蒙古草原遷移,到了十二世紀時,蒙古族已經散布在今鄂嫩河、克魯倫河、士拉河等三河的上游及肯特山以東一帶,並分衍出乞顏、札答蘭、泰赤烏等部落。

另外在蒙古草原和貝加爾湖一帶,還有塔塔兒、翁吉、篾兒乞、斡亦剌、克烈、乃蠻、汪古等諸部落。

其中的塔塔兒,又稱韃靼,曾在西元十一世紀左右,強大一時,致使「韃靼」一名曾成為後來蒙古族的泛稱。在宋、遼、金時代,還把漠北的蒙古部族稱為黑韃靼,把漠南的汪古部族稱為白韃靼。直到十三世紀初,蒙古部的鐵木真統一了蒙古草原的各部落,才逐漸融合成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蒙古」之名也就由原來的部落名稱而成為整個民族的共稱,並自此登上中國的歷史舞臺,建立一雄視歐亞的大帝國。

現今的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大小興安嶺以西,阿爾泰山以東,陰山南北麓及河套平原的廣大地區,其面積約二百六十餘萬平力公里,人口約七百餘萬。不過,這塊廣大的地區分為外蒙古與內蒙古;今外蒙古已獨立為蒙古人民共和國,內蒙古在中共的區域劃分下成立內蒙古自治區,包括興安省,部分熱河、遼北及察哈爾、綏遠、寧夏等省。

其餘尚有少數散居在東北各地、新疆及甘肅、青海、河北、河南、四川、雲南等省的自治州縣內。


p.52  阿拉的子民~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回回」一詞最早出現於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是指唐代以後遷居新疆南部和蔥嶺以西的回紇或回鶻人。但根據考證,回紇或回鶻應是現在維吾爾族的始祖。

而南宋文獻中的「回回國」包括蔥嶺以西的一些民族,所以「回回」曾經是一種泛稱,和現在回族的定義不同。「回回」或「回族」也曾被用來稱呼所有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其實他們雖然信仰同一宗教,卻保有各自的特徵和習性,是不同的民族,包括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塔吉克族、塔塔爾族、東鄉族、撒拉族、保安族等。

大分散、小聚居

回族的生活信仰在本質上不同於中國本士文化,充滿異國色彩,使人對它的起源產生興趣。遠在七世紀中葉盛唐時期,許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自海上到中國經商,在廣州、泉州、揚州等地定居繁衍,成為日後回族的一部分。到十三世紀初期,隨著元朝勢力遠及中亞,一批批信仰伊斯蘭教的中亞人民、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不斷的東遷至中國。元人稱他們為「回回人」,是「色目人」中的主要成員,後來他們也就以「回回」自稱,與漢人、蒙古人以及維吾爾人長期相處,融合成現在的回族。

蒙古軍西征時,將中亞各族編入探馬赤軍,探馬赤軍的生活原則是「上馬則能戰鬥,下馬則屯聚牧養」。回回探馬赤軍和被選拔東來的回回貴族、官吏、學者,對元朝的軍事、政冶、經濟有很大的影響,他們的地位也高於漢族。元亡後,回回人依附明朝。由於探馬赤軍的解體,回族逐漸脫離行伍生活,從事農業,附帶經營牧業、手工業,形成以農業為主的共同經濟生活。

隨著工商貿易的往來、官吏學者的宦游和回回農民的流動遷徙,回族的聚居地漸漸分散,成為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而分布最廣的民族。目前約有七百二十多萬回民分布全國各地,以寧夏、甘肅、青海、河南、山東、雲南、新疆等地為主,其中寧夏為全國最大的回民聚居區。

使用阿拉伯語、波斯語和漢語。由於長期和漢族相處,逐漸演變成以漢語為共同語言,保留部分阿拉伯語和波斯語的詞彙。回族的文化最初受西亞傳統文化影響,在共同使用漢語之後,吸收漢族文化的傾向日益增強,他們的衣著、姓名漸與漢族相同。但是在伊斯蘭教的深刻影響下,回族的經濟生活、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等方面。仍然執著特殊的民族性。

生活起居以清真寺為中心

回族社會實行教坊制度,這是以宗教為主形成的社會制度。回民每到一地必建築清真寺,並且圍寺而居,形成一個教坊,顯露出回族大分散小聚落的特點。清真寺是回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公共場所,寺內設有專職宗教領袖阿訇,由教友中選出受過專業訓練的德高望眾者擔任,主持教坊的宗教事務,負責回民生活中的細節。教坊是獨立的,教坊與教坊之間沒有從屬聯繫,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活動單位。


p.74 天山下的歌舞能手~維吾爾族

維吾爾族是一支古老民族,遠在西元前三世紀,他們的祖先丁零人,游牧在漠北的貝加爾湖地區。後稱鐵勒、敕勒;並因所使用的車輪高大,魏晉時稱高車。九世紀中葉。由於黠戛斯入侵,該族始南遷到西域一帶,並和當地的各民族相融合,形成今日的維吾爾族。維吾爾的意思是「團結」

「維吾爾」是民族自稱,原意是「團結結合,聯盟輔佐」。據說是八世紀時,鐵勒諸部為了抵抗突厥的壓迫所組成的聯盟名稱。然而因為音譯的不同,在史籍上有回紇、回鶻(唐、宋)、畏兀兒(元、明)和回部、纏回(清)等異稱。

直到民國二十三年,新疆省政府始應該族的要求,統一使用「維吾爾」為該族的漢譯名稱。目前將近六百萬的維吾爾人,主要聚居在南疆一帶,和北疆的哈薩克族同是新疆最主要的居民。另外在湖南常德地區,也有四千多名的維吾爾人,這是成吉思汗麾下伊斯籣軍首領哈勒的後裔。明初,哈勒的子孫哈八十因助朱元璋剪除群雄有功,賜姓翦,並率其維吾爾族伊斯籣軍隊鎮守常德一帶,至今已有二十六代。

仙樂飄飄處處聞

同其他少數民族一般,維吾爾人也是熱愛歌舞的民族。他們的舞蹈形式種類繁多,一般有頂碗舞、大鼓舞、鐵環舞和普塔韓等,但最普遍的民間舞蹈則是「賽乃姆」。

這是一種即興表演式的舞蹈,有時一人獨舞,有時二人對舞,有時三人同舞。在眾人的圍觀拍手唱和下,舞者的腳步隨著節奏加快而愈趨急促;加上隨之四起的「凱

那」(加油)「巴力卡勒拉」(妙啊)聲,舞者的情緒也更加高昂,舞姿充分表現了維吾爾舞蹈輕巧、優美、旋轉快速和多變的特色。


哈薩克族

哈薩克族是一個熱情好客、誠懇率直的民族,他們對於前來拜訪或望門投上的客人,無論相識與否,都會竭誠款待。尤其是黃昏時候來的客人,他們一定會留客住宿。哈薩克人有句諺語說:「如果在太陽下山時放走了客人,就是跳到水裏也冼不清這個恥辱。」

特殊的待客方式

哈薩克人款待賓客的方式和禮節也相當特殊,他們招待來客要拿出家裏最好的食物,如果是貴賓的話,通常要宰殺一頭毛色為黃頭白身的羊。進餐時,主人先將羊頭放在盤子裏端至客人面前,以示尊敬;而客人必須先割下一片羊頭右頰面上的肉放在盤中,以示接受,再割下一只羊耳給座中的幼者,然後將羊頭還給主人。如果不這樣做,就會被認為失禮。

從這裏可以知道哈薩克人是以畜牧業為生的民族,否則如何能在任何時刻宰羊以宴賓客呢?哈薩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和巴里坤哈薩克自冶縣。還有部分居住在甘肅阿克塞哈薩克自治縣。其範圍主要在天山北麓,這是一片水草豐美的天然牧場,所以絕大多數的哈薩克人都是按季節轉移牧場,過著逐水草而居之的游牧生活。目前有人口九十萬七十餘人。


p.116 藏 族

藏族是組成找中華民族份子中很重要的一支少數民族,居處於我國的西南邊陲,其分布面積之廣,僅次於蒙古族。藏族目前有人口三百八十餘萬,主要的聚居地以西藏地方為主,其餘散布在青海、四川、雲南、甘肅等省的部分地區。

藏族是漢語的稱謂,而藏人對自己的稱呼又因地區的不同而有異,如居住在阿里地區的人白稱為「兌巴」、後藏地區的人日稱為「藏巴」、前藏地區的人自稱為「衛巴」。居住在昌都、四川西部的人自稱為「康巴」,而住在藏北北境和四川西北部、甘肅南部及青海地區的人自稱為「安多娃」。其語言也因此分為衛藏、康、安多等三種方言。

獨樹一幟的高原文化

藏族雖有方言的差異,但藏文郤通行整個藏族地區。藏文仿照梵文制成,是一-種拼音文字,創始於西元七世紀初期,由四個原音符號及三十個輔音字母互相拼合而成,其書寫方式是自左向右橫寫;字體主要有「有頭字」(楷體)和「無頭字」(草體)兩種。因為很早就擁有自己的文字,所以藏族保存了大量的文化遺產,諸如經文、歷史、天文、曆算、醫藥等專著和小說、戲劇、詩歌、寓言故事等的撰述,風格獨特,是我國少數民族中難得能如此完整地呈現自己豐富多面的文化特色之一支民族。

跟據其文字資料及中國史書的記載,藏族最早出現在史籍上的年代是西元七世紀初,時為中國的唐朝時代,其漢語的稱謂是「吐蕃」。那時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即棄宗弄贊)統轄了整個西藏地區,並在其統治下,設官授職,劃分軍政區域,削造文字,制訂法律,統一度量衡等有益於百姓的實質措施,因此國勢日強;並征服了青海的吐谷渾和雲南的南詔等諸小國,直接與唐為鄰,兩國的接觸也因而日益頻繁。所以吐蕃王曾先後兩次向唐王室請求聯婚。一是西元六四一年贊普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聯婚;一是西元七一0年贊普墀德祖贊與金城公主聯婚;這兩次聯婚的意義重大,中土的高度文明、生產技術和佛教信仰也跟著傳入丁吐蕃。唐之後的宋朝,國勢較弱,加之西藏崛起了西夏王國從中阻隔,所以中土與西藏的關係也就中斷了。

直到元朝征服西藏,設置宣政院,以西藏喇嘛八思巴為帝師兼宣政院事,管理全國佛教事務及藏族地區的軍政事務。這是西藏直接在中央王朝的統治之下,設官建制的開始。明、清兩代對藏族地區的施政方針,基本上就是從元朝的制度再加以改革而發展出來的。尤其是清朝,對西藏的管理,所下的功夫尤深,使藏族能緊密的與中國聯繫在一起。

其實藏族的歷史悠久,晚近在聶拉木、那曲、林芝、昌都等地的考古發掘中,曾發現新、舊石器時代的遺物可為證明。但卻遲至七世紀時才與中士接觸,其原因歸咎於藏族聚居的地理環境,都是高山連綿、雪峰迭嶂的高原地區。藏族所居的青康藏高原平均海拔高度都在四千公尺以上,高原東側是康滇南北走向的橫斷山脈,高山深谷難以橫渡,其北、西、南三邊都是巨大山脈合圍,造成此地理區的閉塞環境,所以藏族的生活習俗也與其他族迥異,自成一恪。

氂牛.糌粑.酥油

青康藏高原雖高聳入天,但頂部平坦,尤其是藏北地區湖泊交錯,湖區四周水草豊芙,形成天然牧場,是故藏北的藏人以牧業為主;而藏南縱谷區,有雅魯藏布江

流經,人口聚集,是以農業為重。農業以種植耐寒抗旱的青稞為主,間或小麥、蕎麥等農作物,在河谷溫暖地區還產有油菜、花生、蘋果、核桃及部分水稻和棉花。牧業以綿平、山羊、氂牛、偏牛是高原的特產,其中以犛牛最為特殊,牠體大毛長,耐寒負重,是高原上很重要的交通運輸畜力,有「高原之舟」的稱號;其內可供食用,皮可為衣、毛可編織、奶可提煉酥油,非常有用。藏人的生活裏幾乎不可無牠。

在農業區的藏人以糌粑為主食。糌粑是將炒熱的青稞磨成粉,吃時盛些在碗裏,倒,點酥油進去調拌,捏成塊狀即可送進口裏。牧區的藏人以牛羊肉為主食。


p.l32 羌寨.碉樓.溜索橋~羌 族

小學生也能朗朗上口的五胡亂華 匈奴、鮮卑、羯、氐、羌,至今仍然殘存且沿用舊名的只有羌族。據一九八二年統計資料顯示,全國羌族約十萬餘人,其中百分之六十居住在茂汶羌族自治縣,隸屬於四川省阿霸藏族自治州,其餘的則分布在汶川、理縣、松潘、北川及黑水縣境。

唐、蕃交戰下殘存的民族

其實「羌」是古代漢人對居住在我國西部游牧民族的泛稱,當時代表的並不是一個單一民族。隋唐時代。西藏吐蕃王朝興起後,勢力就擴展到岷江一帶,這些羌人介在漢族和吐蕃勢力範圍之中,所以,後來有些族人同化於吐蕃,有些歸附漢人,只有少數能在唐蕃長期的和戰中生存下來,發展成為今日的羌族。

他們世代生活的士地,處於西北高原過渡到川西平原的高山峽谷區,全境綿延著高山縱谷。無邊無際。最有名的高山,北有岷山,東南有龍門山,西有邛崍山;縱橫的江河包括南北縱貫縣境的岷江,以及縱貫自治縣西部的支流黑水河,還有涪江水系的士門河。這些河川走過陡峭的地勢,全都水流湍急,富含水力資源,亟待有效利用。

崇山峻嶺中茂密的森林,覆蓋面積達至境的百分之二十三點六。林相依高度而呈現明顯變化,海拔四千公尺以上為高山灌叢甸草帶,二千至四千公尺地段為針葉林帶,二千公尺為混合林帶,以下為草場和河谷平原。本地氣候複雜多樣,具有乾燥多風、冬季寒冷、夏季涼爽、晝夜溫差大和地區性差異大等特性。糧食作物以玉米、小麥、青稞和洋芋為主,東南產少量水稻。

小白豆和雪山大豆富含蛋白質,是當地特產。廣大的森林,以盛產貝母、大麻、蟲草、麝香、鹿茸、熊膽等名貴藥材聞名於世。


p.l36 神秘的裸儸~彝 族

擁有五百多萬人的彝族,是個相當神祕的民族。他們廣泛的分布在川、滇、黔、桂四省的山區中,林深難入。以四川的大、小涼山為例,早期的西方傳教士在冒險進入後,經常遭到殺害。民國以來,也唯有少數的學者能對他們做深入的調查。直至中共普遍設立彝族自治州縣後,彝族的神祕面紗才逐漸為世人所揭開。

彝族舊稱裸儸

彝人聚居最集中的地方是在川西的大、小涼山地區。根據該族的傳說,他們的祖先原是居住在「大雪山之麓」,嗣後才南下到金沙江流域,並擴展到滇、黔、桂等地。

由於彝族先民在定居西南地區後,曾不斷的與其他民族相融合;並且在他們的居住區中又分布著許多彝語文的其他部落,因此,彝族在歷史上的名稱一直十分複雜。如稱夷(東漢、魏、晉)、烏蠻(唐、宋)、爨(明)、儸儸、裸儸或猓玀(清)等;而不同地區的彝人又有許多不同的自稱。目前中共則以「彝」一名作為該族的統一名稱。

牛再有力氣也跳不上坎子

過去在川、滇交界的大小涼山彝族社會中,所有人均被嚴格劃分為四個等級:諾伙(黑彝)、曲諾(白彝)、阿加(安家娃子)和呷西(鍋庄娃子)。諾伙是統治階級,其身分地位完全是由血統來決定,和其他三者問的統屬關係絕對不變,這也就是彝族俗語所說的「黃牛就是黃牛,水牛就是水牛。」「牛再有力氣也跳不上坎子。」不過,同屬被統治者的三個等級,倒是可以經由婚姻或財富的增加而逐漸改善他們的地位。當然,也有因為犯罪或債務而淪落為較低等級的。但不論如何,基本上他們全都是隸屬於諾伙的奴僕,必須終身為諾伙效命服務。

這種組織嚴密的等級制度,數百年來維繫著涼山彝族社會的政經發展。除了血緣因素之外,諾伙的家支組織也有維護諾伙之統治者地位的作用。在彝人的父權社會中,長期以來便施行父子連名制。男孩於命名時,必須取父名的後一、二個音節與子名連綴。據此追溯譜系,甚至可上溯到幾十代。於是諾伙的男子自幼便訓練背誦家譜和祖宗業績,以作為自己貴族身分的憑證。而所謂的家支便是以父系血緣為基礎,由父子連名制的譜系為紐帶而聯結起來的組織。

對外它可防禦其他家支的掠奪,對內常被隸屬等級進行反抗時,家支便採取集體行動,甚至幾個家支聯合起來進行鎮壓,充分保障了每個家支對所屬成員的統治。因此諾伙一旦失去了家支,便等於喪失了統治者地位,所以諾伙諺語說:「少不得的是糧食,離不開的是家支。」

打冤家~累世的械鬥

嚴酷的等級制度,使彝人的內心充滿著挫折、焦慮不安和侵略意識。而在家支之內必須保持絕對的和諧與秩序的前提下,對家支之外的血親復仇便成為情緒的宣洩孔道。這種俗稱「打冤家」的行動,往往只因睚眥之恨,而使各大家族部落間,連年累代爭戰不已。只要一方決定挑戰日期,將木刻戰書送達對方後,對方便將木刻置於地上跺三腳,並置石隙中,表示應戰。

屆時雙方參戰人員都會穿上綢質紅黃色戰衣,頭戴金花,全副武裝,在牛角的嗚嗚聲中,來往衝殺。但只要有婦女介於兩陣之間舞動長裙,便可以立即制止械鬥。不過真正的媾和還得經過一些繁複的儀式,包括過牛皮、飲血酒和由巫師主持雙方賭咒等。

討人一頓飯,永遠成窮漢

由於彝人強調血統、家支,因此在他們的社會中普遍施行嚴格的等級內婚制和家支外婚。而一旦有不同等級的相戀情事,當事人往往會因此而喪失社會地位,甚至被處死。

不過,一般都是由父毋做主,盛行買賣婚姻,而聘禮之高,往往使人「討人(娶媳)一頓飯。永遠成窮漢。」這就難怪彝人會因此而視妻子為財產,施行「轉房婚」。由死者的兄弟甚至叔姪收繼,以避免又得另花代價來娶妻,造成氏族財產的損失。

彝人一向崇信鬼神和萬物有靈,為了預知碢福,他們經常用雞、羊骨在火上燒出裂紋,來占卜吉凶。每年為了這些宗教活動所犧牲的豬羊,僅涼山地區就有七、八十萬頭,耗費不可謂不鉅。

至於人死後,涼山地區的彝人通常施行火葬,將屍骨在山林中火化後埋入土中或存於崖洞。並在葬後做「馬堵」(靈牌)~有的用竹子包上白羊毛,有的以竹木刻成人形靈牌。馬堵供奉在幼子家中,等父母雙亡後三年,再將靈牌火化或送往僻靜的山洞安放。

早期,彝人曾有自己的曆法,分一年為十個月。每月三十六天,以十月為年節。但自從接受漢族農曆的影響後,也分全年為十二月,不過年節則沒有固定日期,通常是在秋收後由巫師擇吉舉行,大致在十一,二月間。過年時,一般都要宰牛、羊、豬祭祖,而在涼山,被隸屬的等級還須向主人送豬頭半邊,以示忠誠。

象徵吉祥幸福的插花節

除了年節之外,每年的六月廿四日前後,彝族人總要歡慶「火把節」。這是該族各地的共同傳統節日。節慶時,所有族人手持火把,繞住宅田間,並插松明火把於田埂之上,驅逐蟲害。遊巡之後,全村在一起聚篝火、彈月琴、飲酒歌舞,通宵達旦的慶祝豐收。另外在雲南楚雄地區的彝人,則會在二月八日時舉行「插花節」。他們認為鮮花是吉祥的象徵,於是在節日當天,無論老少甚至窗沿、牛角,都會插上鮮花,表示祝福。

彝族男子的服飾,最大特色便是包頭巾的形式和身上所披的一件「察娃」掛氈。該族人很重視包頭巾,而且式樣很多,全憑個人別出心裁。但通常會將包頭末端繞捲成尖尖的角左右向外,稱為「英雄結」,絕不許別人用手觸碰它。而以羊毛所織成的黑色及膝掛氈,不僅可當雨衣、被子,而且浸濕後,硬韌異常,刀槍難入,真可說是彝族人的一件「寶衣」。

近年來彝族的神祕面紗揭開了,彝族的傳統社會組織和等級制度在現代思潮的衝擊下已完全解體、泯除。各彝族間也不再有「打冤家」的械鬥情事。而今在維護民

族文化的前提下,彝族與其他各族人民正攜手邁入新的里程。p.l39


p.l40 海畔的漁民~白 族

雲南西接西康、西藏,南臨緬甸、越南,境內山地、高原、盆地和河谷交錯起伏,形成複雜的自然景觀。蒼鬱的針葉林,清涼的山澗,靈秀的飛瀑,彷若世外桃源。

在這片錯落有效的天地裏,散居著22個少數民族,他們各自保留傳統的服飾、語言和生活習慣,為雲南增添豐富的人文色彩。

雲南少數民族中的白族,自稱「白子」、「白尼」,其意為「白人」,以「白」為貴,過去漢族稱之為「民家」,納西族稱之篇「那馬」,僳僳族稱之為「勒墨」。

一九五六年,正式定名為白族。目前人口約一百一十多萬的白族,主要居住在秀麗的洱海之濱,包括大理、洱源、鄧川、下關等縣市。這一地區,氣候溫和,土壤肥沃,有豐富的農林漁業和礦產。優厚的條件,有助於白族文化的發展。

白族段氏建立大理國

遠在兩千多年前,白族便定居在洱海沿岸,與漢族的文化交流極早。西漢將大批漢民移至邊疆,帶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鐵器。隋唐之際,洱海地區的農業技術已接近中原的水準。西元八世紀時,南詔國興起於大理;西元九三七年以後,南詔被白族段恩平取而代之,建立大理國。大理國和宋朝以臣屬關係相處,雙方不斷進行互市和經濟文化交流。大理國向宋輸出戰馬、手工藝品和貴重藥材;宋向大理傳播漢文典籍和工藝技術。西元一二五三年,元征大理,在大理地區置大理路和鶴慶路,明朝實行「改土歸流」,設府來治理大理。


潑水狂歡~傣 族     

進入傣族的世界,就像走進莽莽的熱帶雨林,高壯的樹木舖陳出層層疊疊的綠色天幕,野花將大地黚綴得五彩繽紛,縱使林外驕陽似火,林內部仍是濕霧霏霏。這片飽飫的天地,哺育著大象、金絲猴、虎、豹、穿山甲等動物。因為林野田間,常見到開屏起舞的孔雀,所以這裏被譽為「孔雀之鄉」。

文化趨異的旱擺夷和水擺夷

傣族舊名擺夷,從前漢人將傣族分為早擺夷與水擺夷。主要的分法是,接近內地漢化較深的稱為漢擺夷,後來訛傳為「旱擺夷」,並沿用下來;而西雙版納、孟連、瑞麗等保存民族特點較多的地區,則稱為「水傣」。不過,目前已統一稱作傣族而不加區分了。

傣族的語言屬於漢藏語系壯侗語族的壯傣語文,而壯侗語族是源於古代的百越,由此可知,傣族的先民是我國古代的「越人」。漢晉時期,百越部落中有活動於昆明以西的「乘象國」。唐宋時期,滇西南部的傣族,因所居地稱為孟力,故被稱為「茫蠻」(「茫」是「孟力」的轉音),居住在今保山以南的鳳慶、臨凔、孟定、耿馬、孟連至孟力海,和保山以西的茫市等地,加上開南節度所轄茫乃道的黑齒等數十個部落,就是今日的景東傣族。

「茫蠻」中的茫乃(即今景洪),按習俗這部分傣族被稱為黑齒、金齒、銀齒、繡腳、繡面、雕題(紋身)等。分布在伊洛瓦氐江以西印緬邊境,從八莫、騰衝到景東以南和從瀾凔江以東到紅河以西的傣族,被稱為「金齒」、「白衣」。

元明之後,傣族漸漸形成現在的分布。

雲南西雙版納、德宏、耿馬和孟連等地,現有人口約八十三萬九千多人。

傣族婦女人人懂得紡紗織布,自製服飾。一般男子穿無領對襟白色褂,下著黑或白色長褲,頭纏白、青色纏頭。女性服裝美觀大方,很有民族特點,上穿緊身背心,外單大襟或對襟無領短衫;下擺寬,腰部窄小並纏布帶;下身穿蓋住腳的筒裙。更特別的是,他們有鑲牙套、染齒和紋身的習俗。p.l52
大部分地區的傣族青年男女,喜歡用金、銀片做成牙套套在門牙上,姑娘們十三、四歲後就用草藥拌合石榴汁的染液塗抹牙齒,直至變黑不褪。十多歲的傣族男兒就得紋身,用銅針或成束的縫衣針,沾上色料,迅速而連紋地在肌膚上穿刺各種花卉野獸圖案。

講究新鮮,不吃宿糧

「干欄」式的竹樓子呈「合」形,加上四周殷殷紅花、鬱鬱翠竹,確有典型的南國趣味。樓子有兩層,上層住人;下層飼養家禽、家畜,擺設農具、織布機,還可供婦女織布納涼。上下樓之間以九級的樓梯銜接,上樓後先是走廊,正面為陽臺,供洗晾衣服、放水缸、洗米、醃菜和漱洗之用。室內以竹牆隔開堂居和臥室。

大米是傣人的主食,他們極講究米的香醇新鮮,每天一大早必定用腳踏舂米機準備當天用米,故而素以「不吃宿糧」聞名遐邇。菜餚的口味極重,凡酸、辣、苦、澀都投其所好;醃製的酸魚、酸肉奉為桌上佳餚,蔥、薑、香菜、荊芥幾乎是每道菜的佐料。喜嘗生食也是特色之一,更甚者蜂兒、竹蛆、白螞蟻卵都能一饗食慾,真令人望而畏。

裝模作態喊「搶婚」

從前上層階級的傣人可行一夫多妻,一般群眾則為一夫一妻的婚姻形態。在他們的社會裏,婚前男女的交友非常自由而開放,他們利用各種節慶聚會或生活空檔,為自己尋找相知、相識的機會。就拿「做賧」(拜佛時的奉獻活動)來說吧,姑娘們陪著老者到佛場獻品祭拜,卻讓那些打扮帥氣的小伙子有機會看見自己,如果有人前來問她名字、年齡和住處,且情投意合的話,就當下自顧自攜手約會去了。

其他如,在廣場上紡紗、在水邊舂米、及「丟包」(男女互相拋接小包的遊戲)……等名目,都天真浪漫。感情成熟後若女方家人首肯則一切好辦,若家長態度曖昧,男方則行「搶婚」(或稱「偷姑娘」)。搶時姑娘得依例大聲呼救,喚得親友前來搭救,而後雙方就地談條件,直至皆大歡喜為止。

每一款水都是祝福

目前小乘佛教已普及於傣族人的地區。小乘佛教重視日常的「賧」(意為佈施奉獻),據說可以累積個人的功德。而男子一生必須進寺修行一段時日,才算受過教化,同時,體驗僧侶的清心寡慾,此後方能實踐佛家戒律。然而,傣族人之間,也仍然保持著原始的多神崇拜,無論任何舉止行儀都需按規矩祭祀,食衣住行禁忌很多。由這一點來看,傣族還是相當落後保守的。

傣族也同漢人一樣過春節、端午和中秋,其他另有許多配合佛教活動的節慶。其中最具特色的要算是潑水節,相當於傣族曆上的新年。當天,傣族姑娘挑著一擔擔泡著香花的清水來到廟宇,把水倒進龍身,水順著龍身滑出龍口,灑濺佛身之後落入池中,民眾便爭先恐後用池水來洗眼睛,祈求平安。然後青年男女互相潑水嬉戲,先用碗兒對潑,邊潑邊舞,潑得也越發起勁,最後盆子、桶子全上場,喧嘩熱鬧不可遏抑。就連過往行人也不放過,照樣潑得一頭一身濕,這一刻,迴蕩在山間谷裏的笑語,像當天蔓延流開的水,帶著神聖和滿足,讓人們相信置身所在確是人間天堂。p.l55


玉龍山下女兒國~納西族 

提起納西族,總不免令人聯想起「女兒國」,因為部分地區所盛行的「阿注」婚俗,使人「但知有母,不知有父」,形成以女性為中心的「母糸社會」,此外納西族的象形文字「東巴文」也是人們的矚目焦點。

是族原居西康雅礱江流城,文化發展相當悠久。歷史上一般稱之一「摩沙夷」(晉)、「磨些蠻」(唐),或「末些」、「摩梭」等。目前人口約有24萬5千多人,主要分布在其南西北的麗江、維西、中甸、寧蒗、永勝等縣,以及四川省西部的鹽邊、鹽源和和木里諸縣境,而以其南麗江縣為最大聚居處。p.l72

男不娶女不嫁的阿注婚俗

由於居住區的不同,納西族的婚俗也各有特點。加在麗江地區所盛行的便是姑舅表婚。依照該地的風俗,舅父的兒子通常有娶姑表姊妹的優先權,即使舅表兄弟有任何癡殘,姑表姊妹地無權拒婚。除非外甥女有痼疾或是八字不合,否則做舅父的是不會允許她嫁給外人的。另外在中甸三霸地區,仍殘存有「公房」制的習俗,男女一到十四、五歲便可離開父母到公房去談情說愛,但必須分開住宿。在白地村,甚至有男子出嫁的習俗。不過,這些仍都是一夫一妻制為主的父權社會,而最奇特的該算是寧蒗縣永寧地區的「阿注」婚了。

這種阿注婚的主要特點是男不娶,女不嫁,成年男子多在夜晚時到相好的女子家中過偶居生活,並在黎明時返回自己母親的家中。彼此不算是夫妻,而以阿注(親密的朋友之謂)相稱。結交阿注關係。

除了不能是同一母系血綠的近親外,並沒有任何條件的限制,因此一般男女多有六、七個至十餘個阿注,甚至有多達百人以上的。不過,這些阿注關係並不穩定,短的僅有一、二夜,也有長達幾十年的,但一般在中年以後,關係便漸趨穩定。

阿注的眾多往往使子女很難確知父親是誰。因此在這些地區並無所謂的父親觀念,子女也只屬於母親,血統依母系認定。所以,該地區傳統觀念認為「女子是根種,缺了就斷根」,婦女繼承家業,主持族中各大小事,一切以女性為中心,這也難怪當地會被認為是「女兒國」了。

除了婚姻外,麗江還盛行一種「殉情」的風氣。許多男女往往相約到玉龍山或村寨附近風景優美的地方殉情自殺。之所以如此,或許是因為當地男女在成年禮後多半有充分的性自由,但在論及婚嫁時,父母的絕對做主權利,往往使熱戀中的男女好事不能和諧,這也難怪悲劇要一再的發生了。

獨特的象形字

納西人在宗教信仰上除了部分人信奉喇嘛教及佛、道教外,一般崇信本族的「東巴教」。這是一種原始的多神教,因為稱巫師為東巴,故名。東巴教並沒有系統的教義或組織,也不止寺廟,但所供奉的神祇則多和缽教(藏人的原姶宗教)相同,並且在做法事時採用不少藏文經咒,這也可見兩族之間的深厚關係。

據考察,納西族在七世紀時便已發展出象形文宇,這是種比較原始的圖畫文字,主要被東巴用來為經,所以又稱「東巴文」。現存以東巴文所寫成的「東巴經」和文獻,共有五百多種,約二萬冊,是研究納西族的文學、歷史和宗教的重要資料。尤其是東巴經中研記載的「創世紀」史詩,其所談到的一些主要習俗,至今仍被納西人當作傳統習俗承襲下來,而且部分歷史故事還被元明清的志書所採用,可見它在納西文化的地位有多重要。


p.208 分散居住.習俗各異~苗 族  

「日月向西走,山河往東行,我祖順日落,跋涉朝西奔。」如同這首傳說中的「古歌」所描述,苗族隨著歷史的變遷,跋山涉水遷移到西南地區。目前苗族約五百多萬人,主要聚居在貴州,其次分布在雲南和湖南,廣東、廣西、四川等地也有他們的垸跡。各地苗族居住的自然環境差異很大,以貴州為例,苗嶺山脈和清水江流域是苗族最大聚居區,苗嶺山脈出產木材,清水江沿岸河谷土地肥沃,盛產稻米,有「苗家的糧倉」之稱。貴定、安順、興義、遵義等區的苗族都住在高山,地勢高寒,生活環境較差。

隨日落方向遷移

由於古史湮遠。無法確定苗族的起源。根據漢文文獻記載,曾經在江、淮一帶活動,後來在洞庭湖落腳的「三苗」,可能是苗族的祖先。秦漢時代,他們已聚居在今湘西、黔東一帶,當時人稱「五溪蠻」或「武陵蠻」。

大約在西元三世紀時,一部分苗族先民沿烏江西上,進入黔西北和川南。

五世紀時 又有部分苗人遷移至川東、鄂西。

九世紀時一些苗人被擄入安南。

十六世紀時又有一部分被征調落戶於海南島。除了這幾次大規模的遷徙,有許多苗家以小集團或家庭為單位,順著日落方向移動,因此他們的聚居點越來越分散。苗族長期分散居住,在發展過程中又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各地苗族的語言、生活、節慶和服飾也隨之不同,保留各自的特點。


p.220 建築奇才~侗 族

侗族的建築才華名聞遐邇。巍峨高聳的鼓樓,具有樓閣亭臺之美的風雨橋,錯落有數的點綴於青山綠水之間,恬靜幽雅,勾勒出獨特的恫寨風光。目前侗族約有一百四十多萬人,主要聚居在貴州省的黎平、榕江、從江、錦屏、天柱、鎮遠、劍河等縣,其餘分布在湖南省的新晃、通道、綏寧、城步、會同、芷江和廣西的三江、龍勝等縣。在這片廣大的地帶,杉木青蔥,桐茶遍嶺,有取之不盡的自然資源,提供恫族良好的生活條件。

秦漢時期,在今廣東、廣西一帶聚居許多部落,統稱為「駱越」(百越的一支)。魏晉以後,這些部落泛稱為「僚」,明代鄺露所著的《赤雅》中記載侗族是僚的一部分。關於侗族名稱的由來,古代文獻中有不少關於「洞人」、「洞蠻」和「洞苗」的記載。隋唐文獻中多稱湘、黔、桂邊境羈糜州所屬地區為「」或「溪洞;宋代「峒」或「洞」成為羈糜州轄屬的行政單位,經常「州峒」並稱。至今侗族有不少村寨仍保留「洞」的名稱,如肇洞、貫洞、雲洞、朗洞、邦洞、獨洞、岩洞、曹滴洞 ‥等等,歷史上對居住在這一帶的少數民族稱為「峒民」或「洞人」,後來,「峒」或「洞」演變成對侗族的專稱。

講究團隊精神的拉山放排

侗族山區素有「杉海」之稱,杉木的樹幹筆直,成長迅速,防腐性強,是優良的建築材料,其中以「十八杉」最著名。過去的侗族習俗,每當嬰兒出世,家人便栽種一百棵杉苗,十八年後杉樹成材,砍伐出售或建造新房,作為兒女婚嫁之用,「十八杉」因而得名。林業是侗族生活的部分來源,廣西三江一帶的侗族以「拉山放棑」的方式,克服自然險隘,求得生活保障。拉山即拉運木頭下山,在拉山放排時,逢山開路,逢田過田,逢溝架廂(架設懸空運木的棧道),十分艱辛。


p.234 

在我國六千七百多萬的少數民族中,壯族人口最多,高達一千二百多萬,主要聚居於廣西的南寧、百色、河池、柳州地區,其餘分布在雲南、貴州、廣東、湖南等省。

壯族是秦漢時代越人的後裔,漢族文獻中稱他們為「撞」、「僮」或「ㄔ童」,讀音「壯」。志書記戴:

「廣西之墳大約俍人半之,傜僮三之、居民二之。」俍、僮同種異名。早在二千年前,壯族已在左、右江流域、紅水河和柳江一帶地區定居,可以說是廣西境內最古老的土著民族,因為長期和漢族交往,一般都會漢語漢文。

壯族分布的地區廣布石灰岩,是世界最著名的岩溶地區。石山相錯,石山裏有許多奇特瑰麗的岩洞和地下河流,美不勝收;山水相映,如夢似幻。這裏河流縱橫,

利於航運及灌溉,水利資源非常豐富。北部灣沿岸的北海、防城等重要港口,盛產名貴海產,以「南珠」最著名,是我國重要產珠區,素有「珍珠之鄉」的美稱。

燦若雲霞的壯錦

壯錦是壯族婦女獨創的手工藝品,以棉紗為經,絲絨為緯。經線一般為原色,緯線用各種彩色,織成美麗的花紋圖案,常見的有卍字紋、水波紋、雲紋以及各種花草和動物形象,絢爛奪目,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與川錦、湘錦齊名。壯族男女皆著手染手織的藍色或黑色的衣服,女裝無領右衽,袖寬大近尺,長至膝蓋。未婚少女喜蓄瀏海長髮,通常把左邊的頭髮梳繞到右邊,用髮夾固定,或紮長辮一條;

已婚的婦女則梳龍鳳髻,插上銀質或骨質的橫簪,典雅古樸。過去壯族習慣「露頂跣足」,「常以布帛勒額(束額)」,有趣的是可以在壯族的童帽上看到這種遺俗。童帽是一種有特色的帶形遮額帽,一般用二、三寸寬的繡花布條縫製成無頂小圓圈,十分可愛。


p.238 瑤 族

瑤族的祖先似為秦漢時代長沙「武陵蠻」的一部分,南北朝時期,部分瑤族被稱為「莫徭」,如《梁書.張纘傳》中提到的「零陵、衡陽等郡,有莫徭蠻者,依山險而居,歷政不賓服」。到了宋朝,瑤人與漢人的接觸日多,有關其農業和手工業的紀錄增加,明、清史籍也描述他們使用鐵製農具耕種,並兼營狩獵、採藥、紡織等副業。其實,古代雲夢大澤一帶原本居住著包括瑤族在內的眾多民族,後來受到中原漢族膨脹的影響,被迫呈扇形向華南散開,如今的一百四十餘萬瑤民就分布於廣西、廣東、湖南、江西、貴州、雲南等六省。

御賜「過山榜」,耕田不納租

由於起源傳說、生產方法、居住及服飾等特點,瑤族的稱呼便有「盤古瑤」、「過山瑤」、「茶山瑤」、「紅頭瑤」、「藍靛瑤」‥等三十餘種。可是,大體上可依其居住方式的不同而大別為定居與不定居兩大種,後者刀耕火種,一旦土地養分告罄就得另覓新地遷居了,因此稱為「過山瑤」。傳說唐、宋皇帝賜給他們「過山榜」(即「評皇券牒」),授予他們耕不納租、丁不服役、渡不給費、見官不跪、許可自由買賣及州府不得留難的特權,不論傳說是否確鑿,卻為過山瑤的生活寫照。

直到晚近,部分瑤族還留有原始的社會制度~粵北排瑤的「瑤老制」和廣西大瑤出的「石牌制」。前者是經由民主程序,從各房老人中推選出頭日公、天長公、燒香公、放水公等一系列領袖,各司專職。他們享有領袖的榮譽,可是在經濟上沒有特權,頭銜也不能私相授受或傳與子孫。後者乃是由各支系代表議定遵行事項,小自不欺侮漢商,大至不准殺人越貨,刻在石碑上,執行得非常嚴格,輕者罰銀,重者甚至株連全家,所以有「石牌大過天」的說法。這兩種制度都有安定社會內部,抵抗外敵侵略的意義。


p.254 黎 族

在談到少數民族中的黎族時,我們從所見的表面印象中,立刻會產生似曾相識的感覺,因為海南島的黎族地區自然景觀和臺灣的高山族地區非常近似,而黎人在服飾、飲食和習俗上也多有共通之處。

蕉風椰雨洋溢南國風情

據一九八二年的統計資料顯示,黎族人口約為八十一萬餘,聚居於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黎族自治區內丘陵、山地連綿,一千公尺以上的山嶺佔了八十一座,群山縱谷間,散布著盆地和河谷階地,成為黎族生產活動的地力。這兒靠近北回歸線,溫暖多雨,終年蕉風揶雨,洋溢南國風情。由於氣候和雨量配合良好,有些地方年稻三穫,各種熱帶植物欣欣向榮。醃酸肉是黎族最著名的食品,用米粉、野菜醃漬生肉,待其發酵產生酸味即可開封食用,幾乎是每家每戶的常備菜餚。甜美的水果更是終年不乏,滿坑滿谷的檳榔就成了婦女的最佳零食。

在我國古籍上很早就有關於黎族的記載,黎人名稱正式出現於唐代,唐末劉恂的《嶺表錄異》便記載:「澹(州)振(州)夷黎海畔采(紫貝)以為貨」,但黎族的專用族稱,在十一世紀宋代以後才開始固定黎族從古代越族發展而來,與百越中的駱越關係最為密切;遠在秦漢以前,駱越的一支從兩廣陸續遷移到海南島。此外,黎族與壯、布依、侗、水、傣等民族也有密切淵源,從語言系屬來看,均屬於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在語音,語法和詞彙士都有顯著的共同特徵。

紋身需擇日、擇人、擇地

古籍《水經注》轉引晉代王範的《文廣春秋》,提到當時海南土著「披髮紋身」,黥面紋身可說是黎族人裝飾上的特點。傳說古時有一美麗的少女被惡霸強佔,弄得家破人亡,所以從此黎族婦女就必須黥面紋身,保全身家性命。黎族女孩十來歲就必須施文,施文之前需慎重地擇日、擇人、擇地,據說這樣才能順利完成。


p.258 在山裏的各人~畬 族

畬族自稱「山哈」,意指山中人或居住在山裏的客人。西元七世紀初,畬族巳在閩、粵、贛三省交界區定居。唐宋時期的文獻稱畬族為「蠻」、「巒僚」、「峒蠻」,至九代以後,畬民成為他們的專稱。「畬」字有開荒闢地,刀耕火種之意。如唐代劉禹錫的《竹枝詞》形容:「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畬。」因此「畬」字作為民族名稱的原因,和當時畬族到處墾荒,使用刀耕火種的經濟生活特點有關。

盤瓠的後裔

在各地的畬族中流傳「盤瓠傳說」,傳說畬族的祖先「盤瓠」因為幫助黃帝平息外患而娶得公主,遷居山中,生三男一女,長子姓盤,次女姓蘭,三子姓雷,女婿姓鍾,繁衍成現在的畬族。他們把盤瓠倳說繪成畫像(稱為祖圖),祀奉虔誠,每屆三年,舉族大祭一次。盤瓠傳說是原始社會流傳下來的圖騰崇拜,在畬族和瑤族的文獻中皆有相關的記載和歌謠,而漢文文獻中稱畬族為「瑤人」或「畬瑤」。因此有人認為畬、瑤同源,有很密切的歷史關係,但是經過長期發展,早已各自形成不同的民族特點。另有人根據漢文文獻中關於越、畬地理分布的對照,民間傳說和歷史記載的偶同,推測畬族是古「越人」的後裔。

畬族約三十六萬多人,主要聚居在福建省寧德區和浙江省溫州、麗水、金華二區,其餘散布在江西省和廣東省,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點。畬族分布地區屬於東南丘

陵,境內山嶺重罍,溪流回繞,短而湍急;地近海洋,氣候溫和濕潤,稻米、紅薯、油菜是主要農產品,山區盛產林木和毛竹,為畬族主要經濟收入。


p.94 能騎善射~錫伯族

八萬二千多人的錫伯族,遙遙分居在東北的吉林、遼寧和西北的新疆兩地,這和歷史變遷中的流徙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自認是鮮卑的後裔

錫伯是錫伯人的自稱,其含意很多。一說「錫伯」是瑞獸或帶鉤,《漢書.匈奴傳》將黃金「犀毗」解釋為帶鉤;又說「犀毗」亦稱鮮卑、師比,這和錫伯人從前喜用獸形帶釣有某種關聯。另一說是「錫伯」原為地名,清代輿圖將海拉爾以南的室韋山一帶泛稱「錫伯」,住居在此地的人民因而也被稱為錫伯人。

錫伯族人民自認是古代鮮卑人的後裔。鮮卑是我國東胡族的一支,最初在大興安嶺東麓(今吉林省西北部)的西拉木倫河和洮兒河之間游牧。東漢和帝永元元年(西元八十九年),北匈奴被竇憲擊敗,大舉西遷,鮮卑隨之進入匈奴舊地。六朝時,鮮卑中的慕容、拓跋和宇文等部曾在黃河流域建立政權,可是仍有部分鮮卑人沒有離開故土,這一部分可能就是錫伯族的先人。

明朝以前,錫伯人以伯都訥(今吉林省扶餘縣)為中心,繁衍於東自吉林、西至呼倫貝爾,北起嫩江,南抵遼河的廣闊地區。

及至十七世紀,清廷先後將各地錫伯族編入蒙古八旗和滿洲八旗之內。結果,清朝統治後不到一百五十年,錫伯人已被打散,不僅移居東北各地,甚至遠戍雲南、新疆。十八世紀中葉,清廷平定了新疆準噶爾和大、小卓木之亂,為了鞏固邊防,遂將錫伯和其他一些少數民族移往新疆,因原定戍期為六十年,東北各地被徵調的錫伯族人已有一千零十六人,更有家眷兩千多人隨行。

他們首先進入新疆塔城一帶,隨後又移住駐伊犁河南岸。這項措施造成錫伯人民從此分居在東北和西北兩地的命運。


p.26 數中的少數~赫哲族

東北,中國的雪鄉,雪期長、雪景美,在白雪映照下,萬物顯得分外潔淨清爽。這片廣袤的大地,孕育著無數生靈,包括了漢族以外的許多少數民族,鄂倫春人、鄂溫克人、滿人、達斡爾人、朝鮮人。以及我們現在所要談的赫哲族,都在它的懷抱中。

天災人禍下殘存的民族

赫哲族人冬分布在松花江、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三江合抱的平原上,也就是今黑龍江省同江、饒河兩縣沿江一帶。這個地區隋代稱為「靺鞨」,是黑水靺鞨的居處,唐朝時為渤海國所據,後被契丹消滅。明初女真內附,開始置兀者衛,清代又編入旗籍。由此推算起來,赫哲族的祖先可追溯到隋朝的黑水靺鞨,並與契丹、女真等有深厚的淵源,可算是一支歷史悠久的民族,依循著自己的生活方式,執著地緊守著這片樂土。

在可確定的中國五十五個少數民族中,赫哲族是人數最少的一支。一個歷史悠久、環境富庶的部族,竟會淪落為少數民族的老么?原因是長年衛生條件不佳,飲食不

潔,加之醫藥欠缺,流行病肆虐,造成許多人死於非命。而赫哲人酷嗜煙酒,為害健康,也影響到種族的興盛。原本已經少得可憐的千餘族人,在日軍侵佔東北之後,又面臨了前所末有的災難。首先被強迫吸食鴉片,戕害身心,後來更被驅逐到環境惡劣的沼澤地帶,三年之內死傷慘重。為了不成為陰狠日寇的細菌戰犧牲品,許多族人不惜離鄉背井,改變民族身分。因此,到抗日勝利的時候,人數遽減至三百

多人,已經瀕臨亡族滅種的危機,如今能夠繁衍擴充到一千四百七十六人,可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鄂溫克族

鄂溫克族居住在我國東北邊疆,約有一萬九十人,主要分布於內蒙古自治區和黑龍江省訥河縣。人口少而分布廣,多與蒙古、達斡爾、鄂倫春等族雜居,所以彼此的生活形態及習慣十分類似。

鄂溫克族的祖先原居住在貝加爾湖東北和黑龍江上游石勒喀河一帶的山林中,從事漁獵和飼養馴鹿。他們的族源和北魏時的「北室韋」、「缽室韋」,以及唐代時在貝加爾湖東北苔原森林中使鹿的「鞠」部落,有密切聯繫。

元代史籍中,稱蒙古、鄂溫克、鄂倫春等族為「林木中百姓」;明代則說他們是「北山」上「乘鹿出入」的人。鄂溫克族在清代曾被稱作「索倫」、「通古斯」、「雅庫特」,後來,統一名稱為「鄂溫克」。「鄂溫克」是通古斯語,其意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

計算牲畜的盛會「米闊勒節」

鄂溫克族曾經不斷遷徙,聚居地因而分散。因為自然環境差異,產生不同生活方式,鄂溫克族的主要聚居區是鄂溫克自治旗,地屬大興安嶺支脈丘陵山區和草原,以畜牧業為主。居住在興安省布哈特旗、阿榮旗的鄂溫克族,從事半農半獵;黑龍江省訥河縣的鄂溫克族從事農業,呼倫貝爾區額爾古納左旗的少數鄂溫克族以狩獵為主。

畜牧區的鄂溫克人住蒙古包,過游牧生活,熟悉各種牲畜的習性和牧草的性質。優秀的牧人只需聞一聞或品嘗草味,便可以判斷牧草的營養價值來選擇牧場;在高山上脫下帽子,便可測出風力強度。每年五月下旬,他們穿上最漂亮鮮艷的衣服歡渡「米闊勒節」。「米闊勒節」是鄂溫克人計算一年中增加多少牲畜的日子,這時,遠近親戚都聚集一起,給牲畜去勢、烙印。穿著羊皮筒裙的姑娘,雙手忙碌著

抓羊羔;小伙子騎在馬上,揮舞著套馬杆、追套烈馬,一旦套住烈馬,強壯的騎手一湧而上,把馬摔倒在地,剪馬鬃、剪馬尾,所有動作一氣呵成。


回紇的旁支~裕固族

在甘肅省河西走廊的中段,矗立著雄偉的祁連山脈,它是甘肅和青海省的界山,各 的高度都在四千五百至五千公尺之間,山頂終年櫝雪。然而除了冰雪之外,佔祁連山面積三分之一的河谷平原,水草豐美、牛羊成群,正是裕固族人世代棲身之處。

走過漫漫的歷史長路

裕固族的歷史最遠可追溯到唐朝時代的回紇。九世紀時,他們因為內遭天災,外受黠戛期的襲擊而不得不分途西遷。其中一支遷到河西走廊的瓜州(今敦煌)、甘州(今張掖)、涼州(今武威)一帶,史稱為河西回紇,直接受吐蕃統治。十世紀時驅逐了河西吐蕃,控制甘州,並歸順唐朝。甘州回紇遂以甘州為中心,逐步擴大居住範圍,根據宋史的記載,當時除瓜、沙二州回紇之外,還有涼州回紇、賀蘭山回紇、秦州回紇、合羅川回紇、肅州回紇等等。十一世紀中葉,回紇與西夏發生戰爭,甘州被攻下,於是各部落便流落於嘉峪關外放牧。到一二二七年蒙古軍又攻滅西夏,河西回紇轉被蒙古統治。

十一世紀到十六世紀是裕固族逐步發展的重要時期,在長達六個世紀的歲月中,他們與其他民族長期相處、互相融合,逐步發展成一個共同體。元史上稱之為薩里畏吾,明史則稱之為撒里畏兀兒,由於其人民也自稱「西拉玉固兒」,因此後來統稱為「裕固族」。

明朝先後設置幾個政治、軍事性的「節」,裕固族也在其統冶之下,後來由於各節統治者之間相互攻殺,更外受吐魯番侵擾,於是政府將各節官民遷入關內,裕固族也跟著東遷入關,到達現今的肅南和酒泉黃泥堡一帶定居。

基於以上的歷史緣由,裕固族共使用著三種語言:居住在肅南自治縣西部者,使用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裕固語(又稱堯呼爾語);住在肅南自冶縣東部者,使用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裕固語(或稱恩格爾語);住在酒泉黃泥堡和肅南雙海地區者使用漢語。但是,各族之間得溝通還使用漢語。


柯爾克孜族

幅員廣大的新疆,融合「風吹草低見牛羊」、「天沙莽芥,黃沙人天」和「北風驅雁飛雪千里」等壯闊的自然景觀,也孕育出別具特色的少數民族,他們以天地為家。

過著與世無爭的游牧生活。新疆少數民族中的柯爾克孜族,人口約十一萬,主要聚居在新疆西南的克孜勒疏柯爾克孜自治州,少數分布在北疆,另有數百人由於歷史因素而聚居在千里之遠的黑龍江省富裕縣。

名目繁多的民族

有關柯爾克孜的記載可上溯至兩千多年前的文獻,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柯爾克孜一名有不同的名稱。史記、漢書中的「鬲昆」和「堅昆」即是柯爾克孜族的先民。

西元三世紀時「堅昆」已逐漸強大,被稱為「紇骨」或「契骨」。

六世紀中葉,柯爾克孜族先民改稱「黠戛斯」,臣屬突厥汗國,唐朝打敗突厥以後,黠戛斯開始和唐朝來往。唐貞觀二十二年(西元六四八年),太宗以黠戛斯為堅昆都督府,正式歸人唐朝版圖。黠戛斯與唐保持貿易和互通使節的二百多年間,和內地各族建立密切的聯繫。

從七至十世紀,點戛斯和漢族交往頻繁,也常和大食、吐蕃進行交易。他們使用葉尼塞文字,學習唐代曆法,以動物名稱紀年,黠戛斯的文化因而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遼宋之際,黠戛斯稱為「轄戛斯」、「黠戛司」,基本上仍分布於今葉尼塞河上游以及天山地區。

十二世紀末,成吉思汗興起,「緒戛斯」在文獻中被稱為「乞兒吉思」、「吉利吉思」,繼續以葉尼塞河為主要活動區域。明代,古利吉斯與瓦剌有激烈的鬥爭,隨著瓦剌敗於韃靼,一部分吉利吉斯部落被迫向西南移動到阿克蘇地區。

從元代至明代,吉利吉斯人的生活以畜牧業為主,主要活動區域已從葉尼塞河上游逐漸南遷到天山地區。

到了清朝,被稱為「布魯特」的柯爾克孜族成為帕米爾高原的主要民族,以天山為界;天山以北的為東布魯特,天山以南的為西布魯特。

乾隆時,將少數柯爾克放人遷往今黑龍江省的富裕縣駐屯。

四十個姑娘的傳說

「柯爾克孜」是民族自稱,其含意為「四十個部落」或「四十個姑娘」。相傳在古代有一對兄妹,夜間出外遊玩,因觸犯「聖規」而被處死。他們的骨骸被扔到河裏,發出如怨如訴的嗚咽之聲。國王的四十個姑娘受好奇心驅使,撫摸河水,卻因此懷孕,被趕出宮廷,她們分別進入山區和草原,其後代就是柯爾克孜的右部和左郚。這個傳說不僅是何爾克孜族老少皆知的神話,也反映出民族名稱的由來。

柯爾克孜族信仰伊斯蘭教,屬什葉派的伊斯瑪儀勒派。但新疆額敏縣的柯爾克放人受蒙古族影響,大部分信仰喇嘛教。柯爾克孜族的部落由若干個「阿寅勒」組成,每個「阿寅勒」有數個到十多個血緣較近的家庭。「阿寅勒」既是部落的基層組織,也是傳統的社會組織。

匠心獨具的蛇皮手藝

「誰跨明駝天半回?傳呼布魯特人來。牛羊十萬鞭驅至,三日城西路不開。」這首詩是何爾克孜族游牧生活的寫照。為了適應游牧生活,柯爾克放人住在名為「勃孜吾的帳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