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乘用车车型:为什么《共产党宣言》对英国的影响不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1:10:15

赖建诚:为什么《共产党宣言》对英国的影响不大
发表日期:2009-11-23
   
一舟按:本文节选自赖建诚的书《西洋经济史的趣味》(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01),属国内正规读物。这其实是一部妙趣横生的解读经济史散文集,其趣味性可与《怪诞经济学》、《牛奶可乐经济学》媲美。我刚读到介绍《共产党宣言》这节,感觉很妙,就转到博客上。您可以——>点击这里下载《西洋经济史的趣味》


  很多人听说过《共产党宣言》(Manifest der Kommunistischen Partei,译为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或The Communist Manifesto,马克思与恩格斯合着,1848年2月21日出版),但很少人知道这本100页不到的名着,有哪些主要诉求。它有十项主要目标,以下列举前五项:(1)废止土地财产权,把所有地租用在公共目的上。(2)采累进所得税。(3)废止继承权。(4)没收移居外国者和反叛者的财产。(5)把金融信用集中在国家手中,以国家资本创办国家银行,行使金融独占权。

  如果我是生活在19世纪西欧的良心公民,怎么不会被 《共产党宣言》吸引?1920-30年代共产主义在中国风行时,就有人看穿这套主义的特质:30岁之前不相信共产主义,是没有人性;30岁之后还相信共产主义,是没有理性。

  很多人看过马克思的相片,一副革命家的样子,皮肤黝黑,眼睛深陷,硕大结实,蓄着威仪逼人的大鬍子。在实际生活裡,他衣着散乱、举止迟钝、拘泥细节、迹近于病态的完美主义者。相对地,恩格斯是个资产阶级,高瘦貌美文雅,喜欢赛马、比剑、狩猎,曾经在Weser河两岸间游了 4趟。他风趣机敏,心智灵巧敏锐,结结巴巴地可以说

  20 种语言。为了贯彻革命热情,他特地在无产阶级中找爱人。恩格斯只被阿拉伯语的四千种动词字根难倒,而马克思学了20年英文,还改不掉生硬的条顿口音。恩格斯犀利而具广度,马克思睿智而具深度。

  康乃尔大学的George Boyer教授,1998年发表一篇让人耳目一新的论文。(1)探讨马恩合写《宣言》时英国的经济状况,也就是说,他要重构《宣言》的经济史背景。(2)阐明马克思写作此书时,未必了解当时的产业界实况,他过度接受恩格斯对外界看法的「二手传播」;也把恩格斯在 1845 年出版的《英国劳工阶级的状况》,摘录到《宣言》

  的第一部分内。(3)重新检讨1830-40 年代,棉纺织业重镇曼彻斯特的经济、社会、政治情势,重估1830-40年代的劳工生活状况。(4)回顾《宣言》出版后,英国经济状况的变化,说明为何《宣言》在英国没有得到劳工界的注意与支持,反而是到了 1910 年代,才在俄国得到热烈回响。

  马恩合写《宣言》时,两个人都还不到 30 岁。马克思因为政府关闭他所编辑的报纸,1843 年从普鲁士搬到巴黎,1845 年被法国驱逐出境。恩格斯当时住在巴黎,他父亲经营棉纺业,在德国与英国的曼彻斯特有分公司。1842 年他们在巴黎结识,合写过两本书:The Holy Family(1845)和The German Ideology(1846)。1847 年11月,他们

  去伦敦参加「共产党联盟」(Communist League)大会,马克思在会中大放异彩。会议结束时,有人邀约他们写一项「宣言」来陈述「联盟」的主张。马克思在 1847 年 12月至1848年元月间写出《宣言》,2月在伦敦出版,正好赶上欧洲各地的革命热潮,但《宣言》对革命似乎没有影响。

  《宣言》最广为人知的,是书内第一部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位作者描述产业资本主义的发展,预测它日后不可避免的命运。他们一开始就宣称:「所有社会的歷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他们把资产阶级形容为「无怜悯心、赤裸裸的自私自利、无耻、直接、粗暴的剥削」。资产阶级制造了无产阶级(现代工业的劳动阶层),这些可怜的劳工,把自己一块块地卖给资本家,只有在找到工作时才能生存,而且只有在能用劳工来增加资本时,才找得到工作。

  工人成为机械的附属品,像士兵一样地被组织起来。随着工人阶级生活条件的恶化,资产阶级愈来愈不适合治理社会;社会内部会产生动乱,爆发为公开的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摧毁私人财产。资产阶级的所作所为,其实都是在自掘坟墓,因此,「无产阶级除了手铐和脚镣之外,没什么好损失的,他们可以赢得整个世界。世界各国的劳动者,联合起来吧!」

  以上是众所熟知的「思想」,现在来看当时英国产业界的「实况」。1840 年时,英国成年男性劳动力中,有47.3%在产业界工作;1900年之前,西欧没有任何国家的工人比例这么高过。这47.3%的工人,并非全都在与机械、技术相关的部门工作。1861年之前,整个英国还称不上是「一座工厂」,大型的工厂很少(大都是棉纺厂);这些棉纺厂

  位于英国中西部兰开夏地区,集中在此区东南方的曼彻斯特。

  我们从《宣言》得到的印象是:只要是劳工,就被资产阶级剥削得很悲惨。其实是《宣言》过度渲染了,大部分的工人还是在传统的小型工厂就业,真正被系统地剥削的大型棉纺厂很少,而且集中在曼彻斯特。以撰写《美国的民主》闻名的法国政治思想家Alexis de Tocqueville(1805-59),1835年参观曼彻斯特与伯明罕(1840年代英国的第2大工业城)。他说曼彻斯特「有一些大资本家,几千个穷苦的工人,和少数中产阶级。

  工厂内的工人数以千计,每个工厂有两叁千人。而伯明罕「有少数大产业,有许多小工业。工人在自己家裡工作,或在小型工厂内和老板一起工作。工人看起来较健康,生活较好,较有秩序,也比较有道德。」

  问题出在哪裡?因为恩格斯的家族在曼彻斯特有棉纺工厂,他没在伯明罕住过,他把曼彻斯特的状况,过度一般化为全英国的普遍情形。贫困的马克思,家庭的负担那么重,根本没钱去伦敦之外的地方旅行,他对劳工阶级的知识,泰半靠恩格斯转述,或从报章杂誌断章取义。革命的热情加上共产党「联盟」的委託,这两个人在 30 岁不到的

  年纪,在见闻有限的认知裡,渲染了劳工阶级被剥削的惨状。外国和后世的读者,缺少第一手的实况理解,很容易就被《宣言》裡的动人言词,激起无限的情怀。

  为什么恩格斯在曼彻斯特时,会观察到工人的悲惨生活?《宣言》的解释是:因为他们被资本家无情地剥削。现代的经济史学者有另一种解释:因为那时的英国正处于「1840年代的飢荒」(h u n g r y ’ 4 0 s )。恩格斯对曼彻斯特的悲惨印象,和de Tocqueville、Charles Dickens、Sir Charles Napier等人的观察类似。有人说:每个时代都有一座让人震惊的城市(the shock city),而曼彻斯特就是 1840年代令人「震惊的城市」。它吸引世界各国人士来参观,把社会与政府措手无策的问题,以及富人与穷人之间的阶级问题,都浮在桌面上让大家看得一清二楚。

  1841 年普查 128 家曼彻斯特的工厂,资料显示有 32%的棉花工人,在规模大于500个工人的工厂裡就业。城裡的街道狭窄,路面没舖设,到处是污泥、排泄物、噁心的臭味,骯脏的环境让传染病迅速散布。劳工、机械工的平均死亡年龄是17 岁。相对地,在乡村地区的 Ruthland,平均死亡年龄是 38 岁;曼彻斯特的孩童,57%在 5 岁之前死亡。为什么工人还要住在曼彻斯特?因为工资是Ruthland的2倍。

  恩格斯到曼彻斯特参观的时间,是1842年秋季,正是「飢饿的40 年代」初期:英国的景气大幅下跌,棉纺业陷入困境,资本家破产。失业率在1841年时已经15%,1848年更高达 18.6%。虽然有社会救济,但那是杯水车薪。以 1842 年夏季为例,每天要供应叁千人热汤(无食物),「有很多人已经到了绝对飢饿的状态」。在这种高度压力下,整个社会与工人阶级已经出现暴动的倾向(rioting propensities)。1842年8月7日,有一万名工人发动罢工,要求 「合理的工作与合理的工资」(a faird a y ’ s w a g e f o r a f a i r d a y ’ s w o r k )。罢工者拔掉工厂的动力设备,破坏生产工具,军队介入逮捕带头者。罢工事件叁个月后,也就是 1842 年的秋季,恩格斯才来到曼彻斯特,他所见到的是罢工后的残破景象。

  现在要争辩的是:你认为这是社会性的事件,还是经济性的罢工?前面说过,工人要的是 「合理的工作与合理的工资」,目的在养家活口,属于 「经济衰煺型的民权运动」。

  恩格斯把他在曼彻斯特的见闻转告马克斯,15 个月后《宣言》出版时,罢工运动早已结束,气氛消失。如果《宣言》提早 2 年出版,说不定会有火上加油的效果。1842 年大罢工时,有人预测会出现革命,但没发生,原因很明白:工人要生活,生活不下去才暴动。

  《宣言》在 1848 年 2 月出版后,欧洲各地掀起了革命的浪潮:从巴黎开始,迅速传到奥地利、德国、义大利。为什么没传到英国?这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明显对立的时期,是劳资斗争最好的战场,是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联盟最期盼发生革命的国家,为什么反而一片宁静?因为 1848 年之后不久,英国就进入 1850-60 年代的「维多利亚繁荣期」(Victorian boom)。

  1856-73年间,英国工人每小时的生产力,每年成长1.3%,这项成长率直到1951-73年间才被超越过。也就是说,《宣言》裡所预测的(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资会下降),完全猜错了。工人的生活水準,在这段繁荣时期大幅提高,实质工资在1851-73年间,增加26%,在1851-81年间增加了38%。经济好转后,工人组织全国性的工会,保障工人的福利,不必依靠国家来救助。

  工人生活安定后,对斗争的兴趣就不大了;《宣言》裡所预测的工人革命,也就无从发生。这项重要的歷史经验告诉我们:「拼经济」是治国的首要目标,古今中外皆然。

  《宣言》裡所传达的讯息,以现代的眼光来看,显然是从一个较短的事件时间,对单一产业(棉纺)与单一城市(曼彻斯特)做了较狭隘的观察,提出过度悲观的结论(资本制度必亡),也过度高估无产阶级革命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英国经济好转后,《宣言》的两位作者仍未死心,期盼着下一波的经济危机,会再带来革命的热潮,歷史显然让这两位 30 多岁的作者失望了。失望之余,他们转而批评劳工阶级在向资本家(压迫者)摇尾乞怜。恩格斯去世之前一年(1894)说:「我们对英国工人实在失望,…他们的思想与观点,基本上是资本主义式的,他们只有实际倾向的狭隘心态。」恩格斯去世22年后(1917),共产党的革命才在俄国发生。

  参考文献

  B o y e r , G e o r g e ( 1 9 9 8 ) : “ T h e h i s t o r i c a l b a c k g r o u n d o f t h e C o mmu n i s t Ma n i f e s t o ” , Journal ofEconomic Perspectives, 12(4):151-74.

  Buchholz, Todd (1989): New Ideas from Dead Economists: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Economic Thought,冯勃翰译:《经济大师不死》,台北:先觉出版社(第6章:马克思)。

  Heilbroner, Robert (1983): The Worldly Philosophers,蔡伸章译:《改变歷史的经济学家》台北:志文出版社(第5章:马克思)。


本文源自一舟博客 访问地址:http://www.guyizhou.cn/article/100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