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超级电视能上网吗:【逛上海】寻找“外滩源”.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9:22:49

 

  .漫步外滩源.再过多年后,外滩源会是什么样子?......
 “外滩源”  小介  3:     外滩其实有两个:中山东一路的外滩,和中山东一路背后的外滩。前一个外滩属于所有和上海有关的明信片,属于熙熙攘攘的各地游客,属于黄浦江上的汽笛和宽阔大道的车流人海。而后一个外滩,才更属于上海式生活。      后一个外滩是被游人和车辆忽略的,它藏在万国建筑博览的背后,沉寂着,甚至曾经破落着,可是它真切地存在着。你必须要在上海呆很久,或许还必须去过很多地方,才能发现外滩背后的美好。相比于喧闹的中山东一路,这里的小路更像19世纪的伦敦,或者某个保存完好的欧洲小城。这种安静的世俗感,这种逼仄的空间与阳光的透射,这种层层叠叠载满历史风霜而未被来得及整修一新的沧桑感。是的,这里更像那个原始的外滩,那个试图在古老东方建立的纯欧化的城市。    圆明园路上,那些历史和风韵丝毫不逊于黄浦江岸的表哥们却不为人知的建筑更是一字排开,安培洋行大楼、圆明园公寓、哈密大楼、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大楼、协进大楼、兰心大楼、真光大楼……可以说,这里的建筑更接近于外滩本来的面目,他们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上海商贸的中心地带,亦是当时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的通道与载体。现在的外滩确实壮阔,确实风韵犹存,却的的确确不复一份诗意。带着鸭舌帽举着小红旗的旅游团们或许带来了滚滚财源,却也带走了这个东方欧洲最本质的风貌。只有藏在背后的这一小块,还留着那个古老而繁华年代的深刻印记。    所谓“洛克外滩源”是一片泛区域——在苏州河、中山东一路、虎丘路和北京东路的包围中,这一区域承载着外滩一百年诗意的源头。      好咯,Come on~~,本篇将完成“外滩源”的探索!
 






 圆明园公寓 安培洋行(Ampire Co. Building)洋洋洒洒地从北京路拐到了圆明园路,挨着它的是一幢名字来源于此路的老公寓房子:圆明园公寓。 

圆明园公寓,圆明园路115号。(呃,好拗口呀~~)与相连的安培洋行一样,圆明园公寓重现了1900年至1910年的维多利亚建筑风貌:
圆明园公寓不算大,两个三角墙由中间廊连起来:  但是两个三角墙上的数字却太吸引眼球:1904!!Ps.网上也查不到更多相关圆明园公寓的资料了......






  原基督教女青年会大楼 
 Next one是红白相间的大楼,有个长长的名字:中華基督教女青年會全國协會 。它是上海现存极少的、上世纪30年代中国传统复兴风格的代表性公共建筑。  小介:     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大楼,圆明园路133号。     建于1927~1933年,由沪上华籍著名建筑师李锦沛设计。建筑坐西朝东,九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面积为89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834平方米。 大楼外貌带有装饰艺术派风格的影响,装饰纹样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立面勒脚为石刻莲瓣须弥座,窗裙和压顶饰假石回纹,入口门楣为石刻勾头滴水批担;室内饰藻井式天花及仿和玺彩画,十分精致。    其中的基督教女青年会图书馆,1923年开设(),藏书4000册。在女青年会的墙面上还能找到“尔识真理,真理释尔”的会训,但刻碑年久风化严重。
它外表最大的亮点就是立面上的花饰,与周围的建筑很不同,装饰很柔美。(个人觉得,那些花纹看多了很眼晕啊......)  小介:     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     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简称基督教女青年会(YWCA),是一个具有基督教性质的社会服务团体。  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创始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十三年后,世界女青年会派出贝林格来上海,在靶子路(近武进路)设女青年会办事处。光绪三十四年,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城市女青年会(市会)——上海基督教女青年会。接着在广州、天津、北京、福州、香港、成都、杭州、南京、沈阳、济南、长沙等地女青年会也都相继成立。  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的宗旨是∶本着基督精神,促进妇女德、智、体、群四育的发展,培养高尚健全的人格、团结的精神,服务社会,造福人群。百余年来,女青年会团结教育妇女,在不断提高她们的道德、文化素质,争取妇女的社会地位和各种权利,开展职业教育,培养妇女具有独立谋生知识和技能,组织妇女参加社会工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民国十二年(1923年)第一次全国大会后,女青年会全国协会刊物《女青年》月刊创刊,内容有宗教、会务、妇女门体、劳工生活、学生生活、家政、儿童教育、社会现状、文艺、诗歌等,甚为妇女们喜爱。民国十九年(1930年),《女青年》编辑部扩展为文字事业部,聘请赵紫宸、谢冰心、陶行知等为委员,使月刊更受到了各界妇女的欢迎。  新中国成立后,各地女青年会热诚团结各界知识妇女和家庭妇女,开展文化教育和娱乐健身活动,开办托儿所、幼儿园,为职业妇女解除后顾之忧。1958年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全国协会和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在今西藏路123号(青年会宾馆)联合办公。“文*革*”期间,各地女青年会停止活动。1980年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复会,得到了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两届主席邓颖超、康克清的直接关心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具体帮助。20世纪80年代以后,女青年会全国协会同日本、英国、美国等国家以及香港地区青年会经常进行友好交往。





  哈密大楼

再下一个,洁白的哈密大楼SomkhBuilding(不晓得为虾米叫“哈密”哩?): 
哈密大楼,圆明园路149号,建于1927年。
嗯,发现“外滩源”滴每幢建筑顶上都插着红旗,大门口飘忽着精壮“黑猫”若干。(呼呼,经常会不小心将黑猫们摄入喔~~很不好意思滴!) Ps.网上也查不到更多相关它的资料了......






  协进大楼

好,轮到讲“协进大楼”(Associate Mission Building)了,它有着灰色的外表:
协进大楼的立面构图完整、严谨,平整的外表面突然来了两只对称式的阳台,很有意思:
  小介:     协进大楼,圆明园路169号。    建于1923年,会差建筑绘图事务所设计。建筑共6层,立面为折衷主义风格。主入口大厅楼梯间有时代特征,楼梯为铸铁制,木门玻璃划分有一定特色。    协进大楼曾是中国基督教和中国民众本身统一的象征,民国时期长期作为基督教协进会大楼使用。当时,国民基督委员会占据了整个三层楼,其余部分则被不同宗教教派的各个组织使用,它们包括:美国圣经学会,苏格兰圣经学会,伦敦联合学会,中国长老会和美国红十字会。





  兰心大楼

后面一个:兰心大楼(LyceumBuilding)。它诠释着意大利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风格,代表了1925年至1937年折衷主义多姿多彩的建筑风格:  小介:      兰新大楼,圆明园路185号。    兰心大楼是外侨在上海最早的剧场兰心戏剧院的旧址。当时国民政府外交部驻沪办事处就设在此处。    大楼为七层钢筋混凝土结构,1927年竣工。占地面积1326平方米,建筑面积9105平方米。褐色面砖饰面,装饰简洁清丽;主入口处略前出,饰齿状隅石,层间窗洞置连续式平拱钢窗,横线条韵味感强;顶部挑出阳台饰爱奥尼式柱和山墙花装饰,塔楼饰拱劵、劵心嵌锁石。整幢大楼呈现出现代主义风格并局部带有新古典主义装饰。    这个塔楼很高挑啊,外墙立面是完全对称的设计。(不过偶每次看到连着大楼的高塔,脑子里总是立马会联想到清真教寺庙滴呼唤塔,不晓得why ?!......)  小介:           现在茂名南路那家驰名中外的兰心剧院,源头也在圆明园路。圆明园路上的兰心大楼所在地正是中国新兴话剧的起源地。   1843年上海开埠后,外国人猛增。当时的上海,文化娱乐很枯燥,只有跳舞和划船,于是一批爱好戏剧的侨民就聚在一起,开始排练西洋戏剧,以自娱自乐,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一个业余剧社。  后来以英国人居多的这家剧社集资购买了英领馆西侧的这块土地,建造了第一个西式剧场,取名“Lyceum Theatre”。Lyceum是希腊文Lukeion的音译,原指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建立的学府,在伦敦河滨大道附近的韦林顿大街上,也有一座皇家讲演厅兼歌剧院叫做“Lyceum Theatre”。在上海的西侨把这个具有悠久文化象征意义的名字借用过来作为中国大地上第一座西式剧场的名字,隐含着他们内心深处的美丽梦想。一开始,国人把它称之为“外国戏院”或“西乐戏院”,以区别于当时租界初兴的茶园式戏园,后来,当年在上海墨海书馆任职的我国近代著名思想家、学者王韬按照Lyceum的发音,将其音译成了“兰心”,这座西式剧场就被命名为“兰心大戏院”。   兰心大戏院初建时设施简陋,1871年的一场大火将其烧成了一片废墟。不过痴迷戏剧的外侨并未就此善罢甘休,第二代“兰心大戏院”于1874年1月27日落成。重建后的兰心大戏院仿欧洲歌剧院风格,整个建筑金碧辉煌,气度不凡。我国早期话剧运动的一些重要人物,如徐半梅、郑正秋等都是在这里开始与话剧结下不解之缘的。    进入20世纪20年代后,已有半个世纪历史的兰心戏院外表已显出老态,破旧不堪了。1929年,剧场被拆除,在原址建起了一幢七层楼的诠释着意大利文艺复兴鼎盛时期建筑风格的大厦(就是现在的兰心大楼),成为外滩源的一幢商用建筑。





  真光大楼

圆明园路北端最后一个保护建筑:真光大楼(浸信会大楼Chinese Baptists Publication Building),它和与其平行的虎丘路128号广学大楼Christian Literature Society Building,都是邬达克于1930年至1932年设计完成的,它们是一对联体姐妹楼。(呃,没有拍到广学大楼那一面......)  小介:      真光大楼(原名:浸信会大楼),圆明园路209号。    浸信会大楼是美国基督教中华浸信会的所在地,故以宗教机构名来命名的。后来,该教会机构创办传道刊物《真光》,就以此刊物名命名为真光大楼。 真光大楼内曾进驻过诸如福音书局、中华浸会书局、沪江大学等重要机构。    它也是沪上著名匈牙利籍建筑师邬达克的设计(邬氏在该楼的设计中转变为一位追求建筑新风格的先锋建筑师。),由洽兴营造厂建造,八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3347平方米,1930年竣工。平面都为L型,连结成U型;装饰艺术派风格,立面以锐角状竖线条装饰,出女儿墙收头;外墙为褐色面砖饰面;窗间墙平面处理成锯齿形,在立面上形成强烈的竖线条;两个方向入口采用不同的处理手法。     其大片深褐色与少量乳白色面砖交替砌筑的外立面,以锐角状直线条装饰,建筑造型采用了顶部层层后退,中间高起部分作几何装饰的处理手法,使得整幢大楼风格统一,又富于变化——是美国装饰艺术派摩天楼风格的典型代表。偶是暴稀饭这幢楼滴尖尖角装饰,像一簇簇跳跃的火苗!真光大厦可是号称是这片街区里,最耐看的建筑景观喔。   小介:    一层为大开间的商店,二层是内部办公。大楼立面以锐角状竖线条装饰,出女儿墙收头。横直线条交叉组合,乳黄色及褐色曲面外墙贴面砖饰面。大片玻璃窗与方形玻璃灯柱及室内流畅的天花与墙面线脚及灯饰处理,都具有一种强烈的时代感。表现出强烈的艺术主义特征。    真光大楼曾是一处学术重镇。美国基督教浸信会创办的沪江大学原为教会综合大学,其创办者在真光大楼的二楼又开设了沪江商学院。商学院同时专门为社会上在职青年提供业余进修继续深造的机会,培养商业人才,实行学分制,有日班、夜班等,请商界、教育界、金融界资深人士授课。据说上世纪30年代,路上行走的都是大学教授和学生们。
资料说,真光大楼建成后,邬达克就把自己的洋行搬进了大楼的801室,在这个房间中邬达克继续着上海的建筑梦。这幢大楼里也走出了沪江商学院的毕业生,他们是20世纪初中国土地上培养出来的商界白领和企业家。  延伸介绍:    浸信会,基督新教主要宗派之一。十七世纪上半叶产生于英国以及在荷兰的英国流亡者中,当时属清教徒中的独立派。反对给儿童行洗礼,主张教徒成年后方可受洗,且受洗者须全身浸入水中,称为“浸礼”,故名。    邬达克(L.E.HUDEC)出生在斯洛伐克一个建筑世家,21岁毕业于布达佩斯皇家学院,又作为军官加入了奥匈帝国的军队,2年后当选为匈牙利皇家建筑学会会员,却不幸被俄罗斯军队抓获,送到西伯利亚的战俘集中营。    1918年,25岁的邬达克从战俘营流亡到上海,没有人认识他,他也不认识任何人。实际上,邬达克是个真正的“外来务工人员”,为了谋生,邬达克很快在美国建筑事务所克利洋行找了助手工作,落魄的邬达克才华四射,在上海这个“英雄不问出处”的舞台上为自己赢得了阵阵喝彩。    7年后,32岁的邬达克在上海拥有了自己的建筑设计事务所,从此把他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和最重要的作品都留在了这里。从1918年到1938年,邬达克留下了几十件建筑作品,有不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了上海的标志,比如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花旗总会、四行储蓄会大楼、沐恩堂、广学大楼、市三女中五四大楼、达华宾馆……还有一些医院、学校、教堂、公寓、别墅等等,几十年后都被列入了优秀建筑保护单位。






  光陆大厦  
真光大楼介绍完,就到了圆明园路的北端头。回身看看走过来的圆明园路,目前这些刚修缮好一年的老建筑都还基本空关着,像是一群没有灵魂的老壳子。看网上计划在2013年新建筑全部完工,估计到那时候,这儿就变成熙熙攘攘的高端时尚购物地了,老建筑们的生命再会次延续!(参考资料:http://wenku.baidu.com/view/ee87b085ec3a87c24028c48e.html)

圆明园路的北端,接着苏州河南岸马路“南苏州路”,马路交岔口正在造的是洛克.外滩源1号楼,建筑工地热火朝天得很!下图深褐色的是真光大楼的一角,乳白色的是旧光路大戏院的一角,它也是外滩源的保护建筑,位置正对着乍浦路桥。 
光路大戏院的旧址:光陆大厦Capitol Theatre Building,虎丘路142号。偶曾在游记“徒步苏州河.a.”中做过介绍。(点击,查看偶滴游记“徒步苏州河.a.”)  对了,虎丘路的前身就是“博物院路”,再早又叫“上圆明园路”,那时的圆明园路也叫“下圆明园路”。光路大戏院是偏向折衷的巴黎装饰艺术派风格,既用古典线条又用几何装饰纹样,时髦的耸塔曾是大上海经典的标志。下图光陆大厦,是偶“徒步苏州河.a.”里用的图片,站在乍浦路桥上拍的:  小介:      光陆大戏院,英文名Capitol Theatre ,位于南苏州路转角处,“老兰心大戏院”旧址的北边。   1925年英商斯文洋行投资,匈牙利籍建筑师鸿达设计,1928年2月25日落成,以欧洲电影《采蝶浪花》(Casanova)作为首映片。   光陆大戏院是光陆大楼的一部分,也是上海第一座将剧场放在大楼内的建筑。光陆大楼为9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面积为923平方米,建筑面积7129平方米,1928年竣工。带有装饰艺术派风格,塔楼的造型更有代表性。平面成扇形。大楼上部为写字间和公寓,底层西面为戏院,内部装饰清美,楼座设包厢。底部2层为剧场。剧场分上下两层,楼下有500个座位,楼上有230个座位,左右两侧设包箱。观众厅顶部和四周墙壁用花纹、浮雕装饰,音质良好,有冷暖设施,结构处理的技术水平较高。是当时设备完善的剧场之一。






  圆明园路上的人影儿  
翻新后的圆明园路上,除了一小波一小波的游客,和随处可见的精壮黑猫们之外,还有些穿红着绿的身影出没。 您有米有发现,现在但凡美一点的绿地或者整修过的老建筑前,总有一群群结婚拍照滴人们在忙忙碌碌着,对哇?呵呵,给路人的感觉是:中国人真是多啊,而且生生不息,绵绵不绝!
还有许多未来婚纱照的生力军,在提前进行着预演——凹造型拍写真的靓妹帅哥比比皆是,倒也养眼,哈哈: 
连漫画里的人物也走下来咯,瞧!cosplay写真组在行动~~Ps.保护隐私,偶都没有用长焦拉人脸,人品吧,哈哈!  






  收尾, 容颜  新容颜
好咯,圆明园路“外滩源”的探寻,就酱紫基本结束鸟~~  补充一张乍浦路桥上拍“外滩源”:远处陆家嘴高耸入云的现代摩登建筑,与近处的历史建筑,形成了鲜明有趣的对比——这,就是今天的上海,全国最繁华的城市,它的今天、它的过去和未来!
 
【新颜照】如今的外滩源:  【老照片】1930年代的外滩源地区:
新天安堂的【老照片】:  附录资料——消失的图书馆、博物馆、戏院和出版机构:      英租界开辟后,外国侨民陆续增多,随着商业贸易的迅速发展,西方文化也随之而来。由于这里靠近英国领事馆,西方文化传播渠道较多,又不受中国政府管辖,因此成了西方文化登陆上海的前沿阵地。      (1)这里曾经开设过的图书馆有:              工部局公众图书馆(又名上海图书馆) 1849年开设,1924年迁入工部局江西路新厦              亚洲文会图书馆 1866年开设,藏书14万册              中华全国基督教协会图书馆 1922年开设,藏书9610册              基督教女青年会图书馆 1923年开设,藏书4000册              广学会李提摩太(督办)藏书楼 1924年开设,藏书9000册      (2)这里曾经开设过的博物馆有:             亚洲文会博物馆,亦称上海自然历史博物院,1874年3月建立,收藏陈列长江流域动植物、矿物和古人类标本。1886年工部局特将馆址所在地的路名命名为博物院路(今虎丘路)。20世纪20年代因白蚂蚁蛀害房屋拆除重建,前来参观人数从几千上升至数万。      (3)这里曾经开设过的戏院有:             兰心戏院,1867年建,由喜爱西洋话剧的英国侨民组织建造的木结构剧场,曾演出世界著名作品《阿依达》、《蝴蝶夫人》等,1871年毁于火灾,1872年重建砖木结构剧场,1931年迁至今卢湾区兰心大戏院地址。             光陆大戏院,1928年设在1925年建造的光陆大楼西北部,观众厅上下两层,两侧设包厢,共有座位900只,内部装饰讲究有精致的浮雕图案,放映欧美电影,演出西洋歌剧。      (4)这里曾经开设过的新闻出版机构有:             民国西报 1912年开设在博物院路(今虎丘路50号)             中国美术杂志社 1926~1938年开设在亚洲文会             中国博医会报 约1932年设在协进大楼             文汇印书馆文汇印刷所 1932~1933年开设在协进大楼(后)             广学会书店 1940年开设在广学大楼             福音书局 1940年开设在真光大楼             中央通讯社上海分社 1948年设在哈密大楼      (5)消失的珂哈龙犹太会堂            上世纪20年代起,一批批犹太人为了逃避战乱,纷纷来到上海外国租界避难,犹太人是个宗教意识很浓厚的民族,犹太人集中的地方必有教堂。博物院路20号珂哈龙犹太会堂,早期来沪“淘金”的犹太人哈同,后来成了上海滩有名的商人,为了纪念他父亲,在博物院路这块风水宝地上寻找着一块土地,请公和洋行威尔逊建筑师设计,1931年竣工后捐赠给犹太人社团。             珂哈龙犹太会堂平面为椭圆形,一层布置讲厅、会议室和阅览室,二层布置会堂,会堂可容纳400余人。建筑立面为现代主义风格,屋顶为钢结构穹顶。当年,这里是旅居上海的犹太人重要的活动场所。可惜1986年在盖文汇报新大楼时将珂哈龙犹太会堂拆除,如今许多老犹太人到上海再也寻找不到当年的影踪。
       在这个占地面积并不大的地块,图书馆、博物馆、戏院和新闻出版机构如此集中地设量,是绝无仅有的。上述的这些文化机构都早已消失,但是部分建筑还在,这就是今天的“外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