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book air 鼠标右键:中外文化传统及艺术理念的碰撞 ——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观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1:26:37

中外文化传统及艺术理念的碰撞

——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观感

蓬  勃

在中国福建省厦门市举办的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原第四届合唱奥林匹克),得到了来自60多个国家的470多支合唱团的重视和响应,约2万人参加了这个世界合唱的顶级赛事。如此多的中、外合唱团在赛会的二十六个组别中展开激烈的角逐,引发了中、外合唱在文化传统与艺术理念上的一次大碰撞。

当参赛的159个中国合唱团与数量多于2倍的外国合唱团在同场竞技时,不同音乐风格、不同表现手段及不同创作技法的展现,使我们清楚地看到,由于中、外合唱在其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社会环境、历史条件和文化传统不同,它们之间在整体的理念、表演和创作诸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和差距。

    与合唱艺术在西方发展的千年历史相比较,它在中国的发展只经历了大约100年的短暂时光(中国一些少数民族的多声部演唱虽有着更长的历史,但它的形式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合唱)。中国的历史环境和社会条件给予中国合唱艺术的影响,形成了中国大众对于合唱艺术一般性的理解和认识,即审美取向和艺术标准。这些年来,虽然我们不断地听到了一些中国合唱团在各种国际合唱比赛(也包括世界合唱比赛)中获奖的消息,但是,当我们的合唱与其他国家的合唱作整体的比较时,还是能够清楚地感到对于合唱艺术在理解与理念上,与世界合唱艺术相比是大不一样的。我们强调了合唱的政治属性,却显现了简单、陈旧的创作与表演。一些带领合唱团参加世界合唱比赛的指挥,常常为缺少可以更好的展现自己的作品而叹息。在此次比赛中,那些被业内同仁以及合唱爱好者们公认的优秀合唱作品和在国内获得了最高奖项的合唱作品尽数而出,却仍不能与外国合唱团丰富而更具效果的演唱相抗衡,众多中国合唱团都集中地挤在了少数几个项目上参赛,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我们在创作题材、体裁与风格上的狭窄。在声音的运用、音准的把握、演唱的状态、多声部的默契合作与整体的表现等其他方面,也显示出现时的中国合唱与世界合唱的接轨还要做诸多的努力。

当然,任何艺术的发展与传承也对它所处的历史、文化与社会环境起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合唱艺术在其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均有反映时代风貌和人民意志,且具有美学价值的优秀合唱作品产生。其中的不少作品不仅成为了世界华人音乐文化的经典,也是世界音乐文化宝库中的奇葩。然而当中国步入了建设现代社会经济、文明与科学的新的历史阶段的时候,构建和谐社会、表达人性、歌颂生活,正在成为中国合唱艺术所面临的发展点、转折点和面对的新主题。

为了更好地适应和面对中国合唱艺术在新时期的发展,进一步的发展我国的合唱艺术事业并使其尽快地与世界合唱艺术接轨,是摆在我国合唱艺术工作者肩上不可推卸的重任。不久前在北京举办的《京华之声合唱演唱会》和在天津举办的《第八届中国老年合唱节》,均借鉴世界合唱比赛评分规则的评判方法,以提高评分标准的细化程度,引导合唱团员们对合唱标准的进一步认识,指点合唱团发展的方向,加速了与向世界合唱艺术接轨的步伐。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合唱艺术得到了蓬勃发展,也在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占有了愈来愈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其发展进程中也存在着不少亟待要解决的问题:专业合唱人才(含指挥、词曲作家和专业合唱团员等)的紧缺与培养;老一代指挥家经验的总结与传承;我国合唱艺术发展状况的研究和总结;外国合唱艺术理念与经验的借鉴;中国合唱艺术理论体系的建设(含合唱学、合唱美学、合唱声学、合唱创作、合唱表演等);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合唱音乐的创作。这些都需要我们去重视和解决。尤其是中国合唱艺术经历了这样一次与外国合唱艺术在文化传统和艺术理念上的大碰撞后,如何使中国的合唱艺术在新的环境中快速发展,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业内同仁在不断思考的问题。在这个碰撞的影响下,一些新的思想、新的技法、新的表现和新的进步都将逐步显现出来,并对中国合唱艺术的继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作为一名在合唱艺术领域工作的教师和指挥,我有幸应邀担任了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的国际评委,指导一支大学生合唱团参加了比赛,也在比赛中获得了混声合唱组金奖与流行合唱组银奖的成绩。但是,我看到在比赛中众多中国合唱团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并不都是某个合唱团、某个指挥或者是某个创作的问题,而是整个中国合唱艺术在理念、风格和认识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