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book pro所有型号:当代中国婚恋热点问题暨安顿新作《结婚吗》读书研讨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9/21 09:08:15
文字实录

当代中国婚恋热点问题暨安顿新作《结婚吗》读书研讨会现场

王红旗:今天,在枫叶红了的时候,我们相聚在紫金楼,别有一番风味。紫金是深秋的颜色,深秋是收获的季节,是人类万物经历雨雪风霜后绽放生命大爱的狂欢节。在这样的天时地利,我们中心、基地与九州出版社联合主办“当代中国婚恋热点问题论坛暨安顿新作《结婚吗》读书研讨会”,邀请到诸位专家学者和硕博士生,您们能够在百忙中拨冗莅临论坛,就是最温暖的“人和”气象。请允许我代表主办单位,向在座的,因有急事未能到现场的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谢意!

 
王红旗 主持人 首都师范大学女性文化研究中心 主任

    我希望大家能够“和而不同”, 以对《结婚吗》这部情感实录研讨为契机,探求解决“当婚恋遭遇市场消费的新困惑”之道。重构现代性的婚恋观念,为建构两性平等幸福的生活方式贡献一份心智,一瓣心香。是每一位知识分子的责任与义务。

首先请首都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历史学院教授,近现代社会文化史、婚姻家庭伦理研究专家、中国女性文化研究学术委员会主任,梁景和教授主持专家论坛。有请。

梁景和 首都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历史学院教授

梁景和:各位老师、各位专家、各位同学下午好!我们今天下午的论坛是当代中国婚恋热点问题和安顿老师的新作《结婚吗》的读书研讨会,《结婚吗》这本书名给我的思维冲击很大。这个书名不是结婚,不是不结婚,不是结婚吧,是结婚吗,我感觉有点哲学的味道,把我们现实当中很具体的一个生活方式和哲学结合起来了,所以我感觉形而上和形而下是可以辩证统一的。我想通过今天这个论坛,通过今天的研讨会,我们会有很多思想上的收获,尤其对结婚这个问题,会有更深刻的思考。我想我就简单谈一下自己的一点感受。根据这个会议议程,第一单元由8位专家发言,第一位专家就是九州出版社的黄宪华社长,她的题目是“给结婚一个现实的支点——婚恋图书《结婚吗》策划札记”。

黄宪华:给结婚一个现实的支点——婚恋图书《结婚吗》策划札记

黄宪华 九州出版社社长

之所以选择关注婚恋题材类的图书,是经过一番考虑和讨论的;关于婚恋以及两性关系类的图书,近些年已经有许多作品出版,并且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此类图书都仍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类别。

社会快速发展,变得更加开放和包容,女性主体意识逐步增强,使得两性之间原本传统的观念受到强有力的挑战。社会的容忍度进一步提高,对于婚姻而言,有着更为切实的影响。

在传统观念当中,婚姻和爱情在某种程度上是同一过程,爱情的目的地就是婚姻,婚姻的内容支撑就是爱情,金婚、钻石婚是人们向往的楷模和标本。但是,如今社会,物欲时代,强大的物质欲求猛烈冲击人们传统的观念,纯美情爱当面对现实之时,被摧毁殆尽,婚姻已经不再有阳春白雪,更多的是房子、车子和存款。那么,在这种新的社会环境之下,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在婚恋途中充满了这样或那样的困惑和迷失,我们该如何摆放婚姻的位置,该如何确定自己心目中爱情的方位呢?

面对这些困惑,应运而生的方法论图书也逐渐的增多起来,有些图书上市即能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从市场的反应可以看出,婚恋情感类图书市场依然有非常大的潜力,这也是我们当初决定要出版《结婚吗》这本书的重要缘由之一。

首先,对于当代婚恋的问题,整个社会都在关注,传统的观念受到极大的冲击和挑战,对于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怎样才是完美的婚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更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选择就意味着放弃,对于很大一部分对于婚姻有困惑的人来说,他们的苦恼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选择的艰难。婚姻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她需要包容和容忍,但是,包容和容忍到什么程度才合适恰当呢?正如《结婚吗》里的一个例子一样,初次见面,男方喝茶水又把茶叶吐回茶杯,那位女士就不能容忍这样的动作,结果就没有走到一起。可能会有人觉得真太可惜了,为了这一点小的毛病就告吹,令人惋惜。这里就涉及一个坚持和容忍度的问题,对于书里的这些人来说,他们所坚持的和所看重的与他们所能容忍的都是哪些品质?在探寻爱的过程中,哪些可以誓死坚守,哪些可以适度容忍,一些小毛病能不能容,一些大问题能不能忍?都是非常值得商榷的问题。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对于“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现在来讲,这个观念已早被打破,为什么还要提她呢?因为事实上打破并不代表人们心底里彻底的放弃。为什么会有“剩男剩女”的说法,从本质上说人们还是把婚礼当作一个幸福的最重要指标和判定标准。没结婚就不幸福么?幸福就一定要结婚吗?现在的婚姻观和幸福观是需要重构了,但这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将是一个长久的过程。但正如《结婚吗》里面所透露出来的一样,“结婚不能让人更幸福,不如不结婚”,能有这样的提法,本身就是一场观念的解放。

下面我会见到说下这本书的策划过程和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首先,在题材方向已经确定前提下,首要确定的是与哪位作者合作。如果选对了作者,稿子质量是有所保证的,同时,作者的知名度也是对图书销量的一个保证。所以,选择作者举足轻重。

之所以选择与安顿合作,一来顺应市场的一股强大的需求动力,果断进入婚恋类图书市场;二是安顿多年来一直在关注新时期国人的情感史的演进和变迁,她被西方记者称为“中国第一位采访情感隐秘的女记者”,在关于中国人情感方面,她有足够的发言权;三是安顿从1995年起从事“当代中国人情感状态的个案调查”,出版过《绝对隐私——当代中国人情感口述实录》,当时此书曾经震动出版界,在社会上的反响强烈。多年来,安顿有着异常固定的读者群,她的文风和风格有着良好的读者基础和口碑。另外,安顿也有将其两年多的采访实录作一个阶段性总结的意愿,故此,双方一拍即合,合力打造了此书——《结婚吗》!

其次,对于此书主旨的把握。一本书能被市场接受,很重要的一点,是它必须满足一部分人的需求,不应该也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当初,在确定此书的主旨方向的时候,并没有从婚恋指导的方法论大方向出发,而是选取其中的一个很小的分支:关注“剩男剩女”的婚恋困惑。当今,关于“剩男剩女”的话题已经有许多,如何让此书有新意,如何不落窠臼,成为一个非常棘手的难点。经过前后多次的讨论和论证,最终我们将此书定位于一本“当今婚恋男女在寻爱路上婚姻困惑启示录”。“幸福的人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却各有各的不幸”,的确如此,我们套用一下,就是“能走进婚姻殿堂的人是相似的,不能走到一起的人各有各的困惑”,这本书就是讲述一群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剩男剩女”们自己的故事。没有指导,没有说教,没有方法,只有事实,只有一个接一个的曲折和辛酸。这就是这本书的落脚点,非常与众不同,这个最为重要的关键点,我们把握住了。

第三,书名的选择。一般情况下,读者在书店购买一本书,他的购买决策过程需要多长时间?长一点的需要3分钟,短的只需要十几秒而已。这是什么概念呢?也就是说在读者从拿起一本书,只需要前后翻看十几秒钟,这本书的命运即已经被宣判——被买走或被放下。那么,在这仅有的十几秒之内,读者会看哪些地方呢?第一是封面和书名;第二是作者;第三是封底和目录。不言而喻,书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本书自然对书名的选择经历多次的商议和讨论,最终两个书名备选:“结婚吗”和“结婚吧”。就是一字之差,别小看这一字的差别,古语讲推敲,字斟句酌。一个字的区别,意义会有天壤之别。综合全书的内容主旨,作者提出意见,认为我们并不能鼓励大家结婚或者不结婚,而是要客观的展现给读者所有的信息,让大家自己去判断和做出选择。出于作者所特有的客观性在此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留给读者的是思考和反思,书名选择《结婚吗》,看似疑问,实则是在探讨。与我们全书的主旨颇为贴切。

第四,内容体例的选择。《结婚吗》在选择内容体例的时候,也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市场上同类图书众多,语言风格多以说教和指导为主,有的也辅以小故事,事理相合,比较能适合当今年轻人的阅读口味。在此背景下,我们对于此书的语言风格和体例安排,努力做到与众不同,力求新颖别致。面对当今市面上已有图书的特点,我们着重突出两点:第一是强化内容的故事性,每一个章节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第二,将故事定位于口述实录,安顿潜心两年多的时间,一直在老百姓中与这些故事的主人公沟通,掌握了大量丰富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口述实录的形式,加强整本书真实性的力度。通过这样的设计,全书14位被采访的人物,他们的事情经历一个个完整的展现在读者面前,汇总在“结婚”这样一个中心点之上。体例的“口述实录”,有几大优点:一是保证读者的阅读新鲜感;二是可以给读者最真实的故事案例,这些都是确确实实发生的事情,最大限度的给读者真实感;三是保证作者的主观意向没有过多的渗入书中,一如安顿所采写的新闻稿,站在事件当中,跳出事件之外,把更多的空间留给读者。《结婚吗》无疑就是一部行文读来异常冷静,但却又饱含如火激情和摄人心魄的激越之作。安顿的文字依然冷峻而流畅,与她简单热情的个性大相径庭,可以看出安顿在努力保持第三者旁观的角色,不让自己陷入每一个足够让人疯狂的故事讲述当中。但是,透过这些她选入《结婚吗》书中的人物,我们依然能觉察到安顿一些若隐若现的个人情感已经渗入其中。因为,作者也是人,况且还是一位对生活充满热情且内心甚为细腻的女人呢。笔者认为,恰恰正是因为这种安顿式的著述方式,才更能唤起更多相似人物的共鸣和回应,所以,主观一些又有何妨呢?

策划心得:书中的人物故事,让我们了解到,宽容的社会给了我们可以选择的权利,可以选择结婚,也可以选择单身,无论如何选择,都有相同的一点,那就是他们都在为爱追求,始终跋涉在寻爱的路上。通过他们的故事,读者可以吸取经验教训,每一个人物都可以是一面镜子,看看他人,对照自己。乐观、包容、无私将永远是爱情和婚姻的灵魂。为了更好的爱,这是《结婚吗》给读者最好的礼物。

梁景和:谢谢黄社长的精彩发言。下面请本书的作者安顿谈谈她的创作感受。

安顿:《结婚吗》创作谈

安顿 《结婚吗》作者

首先要感谢首都师范大学,感谢中国女性文化研究基地包括我的东家九州出版社,还有今天到会的所有专家老师同学以及我的媒体同行。我有点惶恐,不知道说什么。我是做基层工作的记者,一直以来都是做面对面的个案采访,很难说有理论层面更深入的想法或者说更深刻的见地,今天就是听取大家的意见,听大家的感受,为我今后的创作和今后的工作能够有更大的进步。至于说到创作,黄社长讲策划的时候基本上把我当时做这本书的初衷讲明白了。我一直不喜欢“剩男剩女”的说法,我个人认为是媒体为吸引眼球而造出这个概念,也因此干扰了很多人的择偶观。怎么判断“剩”?是不是以婚姻法规定的年龄,如果是那个年龄,大家都是“剩女”了,因为这个年龄实在也太小了。我们国家发展这么快,时代进步这么迅速,用这个衡量是否“剩下”挺不公平的,这个词对当事人不太尊重。每个人都可以选择结婚,也可以选择不结婚,婚姻的形式变得非常多样,非常多元,我们知道很多爱情故事从发生到发展并不一定以婚姻为结尾。

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人为什么成为媒体所说的“剩男剩女”当中一分子,他们想要什么,还需要走多久。再有一点,就是我觉得可能是个性的原因,我比较喜欢温暖的故事,虽然到达温暖之前有很多辛苦和辛酸,但我觉得《结婚吗》这本书代表了我的理念:每个人走向红地毯的这条路都非常崎岖,到现在他们还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人或者合适的人,但是这些故事会给我们温暖的结尾,书里每个人的结局都是非常亮色的。过去总有人认为某个人很长时间不结婚,他一定有各式各样的问题,包括生理上的问题,心理上的问题,过去经历上的问题,我想说的是他们没有问题,他们很健康,他们只不过坚守自己想要的那份理想的爱情。我不说太多了,特别希望听到老师和同学们对这本书的感受,非常感谢你们能通过今天的活动给我的作品带来提升,谢谢。

梁景和:社长和作者的发言都很深刻。黄社长说现在结婚有困惑,任何时代的婚姻都有困惑,任何时代的婚姻都会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大概是永恒的。黄社长说可以结婚也可以不结婚,安顿也是这个观点,她不喜欢“剩男剩女”的说法,认为对人不尊重。我也赞成这个说法。你可以结婚也可以不结婚,这哪来的“剩男剩女”?!下面请北京大学教授魏国英老师,大家欢迎。

魏国英:对婚姻观念变迁的思考——读安顿《结婚吗》

魏国英 北京大学教授

有感非常高兴参加这个座谈会。安顿是一位多产的作家。此前,我没有看过她的作品,这次收到她的新作《结婚吗》,看了几个故事,觉得这本书还是很有特色、很好看。这里,仅对这本书中的几个故事谈点想法,很不成熟,与大家一起讨论。

《结婚吗》讲述的是都市大龄青年追求爱情和婚姻的故事。作者以采访记录的形式,用细腻、灵巧的笔触,把她/他们的困惑、思索和感悟呈现给读者,很有意义。作为“入了围城”的过来人,作为关注女性解放与发展的研究者,我看了其中的一些故事,也颇有启发。

启发之一是对婚姻价值的理解。《结婚吗》一书中呈现的14位适婚男女,均在婚姻殿堂外徘徊,尽管她/他们有着这样那样的现实问题和不同层面的困惑,但追求幸福的婚姻是她/他们共同的坚守。这在物欲缤纷的当下,是难能可贵的。然而,什么是幸福的婚姻,如何得到幸福的婚姻,却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书中一位被访者的述说,给我很深印象。她说:“我爱对方,更爱自己。特别爱自己的人,是绝对不会为了一份爱情而谋杀属于自己的乐趣的。”由此使我想到,幸福婚姻到底是“为我”还是“利他”?

对于在改革开放前走进婚姻殿堂的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我们是看着“毫不利己、专门为人”的书、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故事长大的。我们认为,一个人倘若能为了他人幸福、为了社会进步见义勇为、舍生取义,那么他(她)们在婚姻家庭中,是应该会为了自己心仪的生命伴侣做出“利他幸福”的选择的。因此,那个时代的许多人,特别是女性,在处理婚姻家庭问题时,往往会更多地想到为了对方的幸福而心甘情愿地付出,常常忽略或轻视自身的价值追求和主体感受。

而当下的情况,则有所不同。一些人,就像《结婚吗》书中采访的那些人,他/她们在爱情婚姻中更加尊重自我,珍视自我的主体感受,追求个体的自由和发展。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着眼,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尤其对于长期处于“第二性”的女性来说,更是一种主体意识的觉醒和提升。

但是,婚姻不是简单的两人集合体,而是基于人类善良本性升华出来的,超越了物质和一切外在条件的,是对同舟共济的另一生命体的尊重和承诺。对于亲密的生命伴侣的呵护和付出,应该是一种不求回报、不用交换的给与,从中享受到的幸福和快乐是其他快乐所不能替代的。当然,正在寻找终身伴侣的“待婚人”,或许会说:我还没有碰到值得自己做出“利他幸福”选择的人。但我想说的是,没有这种思想准备的人,是很难找到终生伴侣的,也是很难从婚姻中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的。因为,无论社会如何变迁,爱自己也爱别人,爱别人如同爱自己,甚至胜过爱自己,永远是婚姻幸福的真谛。这是我们那一代人的认识,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是不是认同。

启发之二是对“不婚潮”的认识。最近报章披露,这些年,日韩等国的一些女性不是选择离婚,而是根本就不结婚,出现了所谓的“不婚潮”。报纸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韩国25至29岁未婚女性比例达59.1%,30岁至34岁未婚女性占了19%,35至39岁未婚女性占7.6%。日本30至39岁的适婚女性未婚率达38%。虽然还没有看到我国适婚女性未婚比例的准确数字,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多年来,我国适婚年龄中的未婚女性数量,也是在不断上升的,这可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我想,目前处于“不婚”的女性中,可能有两种人,一种人是“不婚”者,决定终生不嫁;另一种人是 “待婚”者,她们不是不想结婚,而是没有合适的“意中人”;如果始终没有碰到得意郎君,那就只好终生不嫁,成为“不婚”的一员了。从韩国女性“不婚”数字看,随着年龄增加,不婚女性比例减少,这就说明在“不婚族”中,大多数还是“待婚人”。

有学者分析,一些女性能够在婚姻领域里“罢工”或“怠工”,是经济力量作用于婚恋领域的直接反映。的确,在科学技术进步、社会发展加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升的大背景下,众多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广泛深入地参加社会劳动,使她们获得了追求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精神动力和物质支撑。应该说,女性希望成为完全独立个体的诉求,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人的平等与和谐发展不断进步的外在表征。但我同时认为,“不婚”决不是大多数女性的选择,也不会是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少数女性“不婚”现象的出现,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造成的。要阻止“不婚潮”的蔓延,首要的是致力于实现事实上的男女平等的社会改革,为女性和男性一同施展才华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人把由此引发的若干社会问题归咎于女性的“不婚”,指责什么“女性‘不婚潮’直接导致人口结构老龄化加剧”,女性“以传统核心家庭消亡为成本的婚姻罢工代价过高”等等,我认为都是有失公允,也是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的。

启示之三是对文艺和文化的引导功能的思考。婚姻家庭是社会变迁的晴雨表。当今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和多元文化的并存激荡,无疑会冲击传统婚姻形态和婚恋观念。譬如,传统家庭向核心家庭转变,以家庭为本位的婚姻观逐步让位于以个体幸福为本位的婚姻观,离婚和适婚人群中未婚人数增多等等现象的出现,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从历史发展趋势看,婚姻家庭仍然是促进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具有特殊意义的社会机制。从全局看,当前我国婚姻家庭的发展状况仍然是健康的,大多数人以“两情相悦”为纽带结为夫妻,“举案齐眉”的婚姻情感并没有被物质化、数字化的符号所取代。婚姻家庭在社会中依然发挥着凝聚、稳定、抚慰的强大功效,夫妻、子女、父母、家人依然温情脉脉,约定关爱和互助,承担义务和风险,值得信赖和依靠。我们的文学艺术如何能在关注“小众”——在婚姻家庭领域面临困惑的少数人的同时,更多地去展示、分享大众家庭的欢乐,给我们的后代以清新、向上的恋爱婚姻观的引导,让美丽的婚姻带给他们更多的幸福,而不是让她/他们对婚姻家庭失望,甚至“恐婚”。这可能是今天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文学艺术,我们的教育需要面对和认真思索的问题。谢谢大家。

梁景和:谢谢魏老师很有学理性的发言。下面请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袁熹老师发言。

袁熹:我的婚姻我做主

袁熹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大家好,我受红旗老师的委托,看了安顿的《结婚吗》,我把她的论坛也看了,我觉得非常好。安顿的作品记录了很多人的生活和情感,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的现状。我非常喜欢她的作品。安顿通过和受访者的心灵对话,向读者展现在当前开放的多元的社会里,一方面给人们升学、择业、择偶、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提供了更多自由的选择余地,另外一方面也造成众多的心理冲突和焦虑,显现了社会的多元性。安顿深入浅出的问询,娓娓到来的笔触,揭示了被访者纠结的情感经历,深深地打动了众多的读者。同时,还反映出很多深刻的社会问题。

今天安顿的新书《结婚吗》,再次把探访的视角瞄准城市一个特殊的群体,即超出了通常人们认定的婚嫁年龄的“剩男剩女”,特别是“剩女”。本书通过和14位受访者的对话,挖掘出他们这样一群人在高速旋转的城市生活中的情感困惑。他们基本都是受过良好教育,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但是在寻找爱情和婚姻的旅程中充满着挫折和困惑。他们之所以拖到“剩男剩女”,我认为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把婚姻当作生活的全部,他们还有事业,理想、情趣以及性格、品味等的追求。她们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我的婚姻我做主!宁愿没有,也不要一个凑合的婚姻。单身就不能活得很开心吗?有一个受访者认为,我不结婚是因为机缘没有到,如果嫁了一个人不能更高兴,还要增加很多烦恼,为什么还要改变呢?另一位受访者认为,绝对不会为了爱情而抹煞属于自我的乐趣。她为了自己的理想和兴趣,选择离开婚姻。还有两位受访者因为身体上的缺陷,不能忍受对方的挑剔和接受的程度,宁愿选择单身。还有一位受访者说人一生拥有发自内心的快乐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不快乐不如不婚。在是要二人世界还是选择尽孝二者不能相容的时候,有人选择了尽孝。有人在财富、仕途和独立自尊之间选择了放弃婚姻。在财富与人品的较量中,应该选择谁?房子,车子,存款,人品,学识,性格,品位,情趣,职业,地位,家庭,教育等等,哪些才是幸福婚姻的必要条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他们这群人只是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和婚姻。有人说他们是挑剔的一群,其实他们只是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他们中大多数人有结婚的意愿,但并不急于走入结婚的殿堂,属于“想嫁”,但绝不“滥嫁”。 只是为了让自己活的得更愉悦,心情更舒坦一些。

安顿的书虽然是情感作品,但实际上反映出当前社会深刻的社会现象。第一我认为反映了社会宽容度提高。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多元化是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思想文化多元化,价值观念多元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呈现多元化,开放和多元成为社会的一种常态,社会对于单身不婚、同居甚至同性恋都有着极大的宽容度,人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从《结婚吗》我们看到,正是社会的开放,他们之中不少人有过同居的经历,在情感生活不协调之后选择退出,继续“剩”下去。20世纪80年代以前,“剩男”尤其是“剩女”被视为怪人,甚或被说成是社会不安定因素。而在今天,他们仅仅被说成是挑剔的一群,体现了社会对情感多元化的包容和对个人生活方式差异化的尊重。

第二个问题,我认为是妇女独立程度的提高。城市化和现代化使都市女性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职业发展空间不断提升,获得了经济的独立和社会尊严。“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的传统婚恋观念被打破,她们不再需要依附男性来生活,她们可以自由地安排和享受生活;对事业的追求,为女性的生活赋予了新的意义,婚姻不再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只是他们人生的一部分。女性获得前所未有的自信,她们对婚姻生活的期望值也不断提高,因而引发了对传统婚姻家庭观念的怀疑、颠覆与重构。她们敢于在传统的婚姻观念面前说“不”。

总之,尽管她们在面对爱情和婚姻方面出现了那么多的纠结和困惑,尽管他们或多或少还承受着社会不解的压力。但是她们是独立的,有自己的事业、有经济上的自立,可以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让自己活得更舒适。

梁景和:袁熹老师的发言很有见地,现代性的婚姻就应该“我的婚姻我做主”。下面请中华女子学院教授韩贺南老师发言。

韩贺南:情感故事的社会性别

韩贺南 中华女子学院教授

大家下午好!首先祝贺安顿这个大作的出版!感谢她奉献给社会这么好的一本书!我读了《结婚吗》这本书的感受,可以用六个字概括,“享受?思索?行动”。读这本书很享受。这本书的魅力就是能使你把手头特别要紧的活放下来读它。思索呢,这书中的故事引起我很多思考。读这个书有一点“小视角,大社会”的感觉。书中14个人的情感故事,反映了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人们的婚姻观,价值观的变化;反映了城乡、性别、阶层等各种差异下,一些年轻人的生存状态。真的很感谢安顿,要不我们不会对这一群体有这么一个聚焦的了解。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很多社会矛盾凸显,我们能为人们做点什么,为社会做点什么,这就是我这里所说的行动。

这本书的写法很有特点。文学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的,但是安顿这本书的写法,借鉴了历史学口述史的方法,我们做女性研究比较注重女性口述史研究,我觉得这本书有一点自述的笔触;还有这本书的资料收集,借鉴了社会研究的方法,最后以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

这本书的语言平白通俗。都是短句子,生动的口语,就是这样的东西才不容易做到。读到某些地方,令人发笑,很生活,很幽默。人物仿佛在你身边,写的是邻居家老张家大小子的故事,老李家二闺女的样子。

安顿说的观点我赞成,她要说这些所谓“剩男剩女” 都是正常人,都很健康。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我们的文化要更包容,更有弹性。就像刚才梁老师说的,如果我们认同每个人的自由选择,就没有“剩”谁不“剩”谁的问题。这些人,我们为什么说他们很健康,他们本来是很健康的。我们为什么单独说他们很健康,这就是一个问题,不是她/他们的问题,是她/他们受到陈旧观念、习俗等压迫。

从书中的故事里,可以看出,许多人很无奈,我看了她/他们的故事也很无奈。我认为,有些东西,比如爱情是不能商品化的。虽然,爱情也不是空中楼阁,但功利主义的交换,会使纯美的爱情大打折扣。话又说回来,功利主义的选择,也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比如,城乡歧视、地域歧视、性别歧视、消费主义,很多问题交织,令人思索。

下面,我想说一说故事中的性别问题。具体说,仅以书中的故事为文本,可以看出,很多陈旧的性别观念、角色分工影响人们的恋爱婚姻。比如,那个画家,她爱她的男朋友,也爱艺术。可是他的男朋友认为,我能使你不要辛苦的画画,过上清闲安逸的日子,使你幸福。画家的真实感受告诉自己,也告诉人们,幸福是自己的感受,我要的幸福不是你给我安排的那个样子。可是他男友就是不喜欢她工作、不喜欢她为了工作交往,他认为这样牺牲了她与他温馨生活的时光,减少了她的女人味。以至于,画家神经质了,书中这一细节写得很好,她一听到门外有脚步声就紧张起来了,赶紧把手头活放下,正在打电话也马上放下,因为这些都是她男朋友不愿意的,以至于她得了忧郁症。画家说,我真的很爱他,可是我不能接受他给我的幸福。我离开了她,我的病就好了。这就像20世纪80年代有一部电影,叫“我爱你,再见”。这是谁的过错?是性别刻板印象的过错,这种错是男主外,女主内的陈旧的性别分工在今天的表现。还有,选择在女朋友家乡发展,就有压力,好像是“倒插门”。这些都可见男娶女嫁,男主女从性别文化观念的影响,都太沉重。也有的问题是性别与代际关系交织。我觉得故事的主人公有的很矛盾。一方面,在爱情与婚姻关系方面很自我,而在代际关系上又不自我,有的人一定要先背上父母找朋友,考验对方的道德水平。有一个男孩一直在说他妈妈给他压力,虽然很难说服母亲,也要有能力改变,你的事情就是你的事情,“我的婚姻我做主”。还有人首先考虑一定要娶一个能照顾自己父母的媳妇,看似很有孝心,其实也有问题。家庭应该以夫妻关系为核心,“母家庭”是“子家庭”的环境。核心立住了,才能照顾母家庭。不要使人以为你娶媳妇就是为了传宗接代和养老,先把人家吓跑了。这些都是陈旧的男性角色压力造成的,很值得反思。

时间关系,我就说这些。

梁景和:谢谢韩贺南老师声情并茂的演讲。下面请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李玲老师发言。

李玲:在存在的场域中理解生命

李玲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因为它对人的存在的理解非常深刻。安顿没有说任何理论词汇,却展示了深邃的思想。书中的14个人,都没有结婚,但也都是不排斥婚姻的人。序中说,他们的故事,“最初在一起的理由只是相爱,而最后仳离的原因参杂了无数感情之外的因素,且千差万别。”这种关注“相爱”与“感情之外的因素”互动的视角、理解“千差万别”中所包含的个体存在方式差异性的立场,非常好。

安顿的写作立场,有两点极有深度。第一个是,她把未婚、不婚当作常态的生活方式来写,而不是当成社会问题提出来让大家讨论。这样,她的这一系列访谈中就包含着这样的呼唤:请社会尊重未婚、不婚人群的生活方式。她在多个故事中反复强调这些人生活得很好,并不像一些有偏见的人所想象得那样活得很悲惨。她显然反对用所谓“常态”的婚内生存方式去压抑未婚、不婚的生活方式,而是告诉读者不婚也是另一种常态生活方式;同时,她也没有走向另一个极端,没有建构未婚、不婚就比婚内生存方式好的意识。她显然是在理解生存方式多样性的立场上看待不婚生存方式与婚内生存方式。她让这两种生存方式之间构成对话,但没有走向二元对立。她强调不婚的生活方式也是健康、合理的常态生活方式,并不是说她把不婚美化为没有缺憾的完美的生活方式,而是强调人的存在总是有其不完满性,不婚生活方式与婚内生活方式都是如此。她没有建构任何一种生存的乌托邦,而是强调健康的生活态度就是在不可能完满的生存方式中快乐地活着。这种看待生活的态度,非常富有智慧。

安顿写作立场中富有深度的第二点是,她把每一个人的婚恋态度与他们整体的生存方式结合起来考察,关注个体生命存在的独特性。她在序中说自己是“爱情之上”的“文学中年”。确实,她这部书包含着把情感视为婚恋第一要素的理想精神;但更为可贵的是,她没有把情感问题简单化,而是把情感问题与不同个体全面的生命态度结合起来考察,关注每个人的生活经历、生存背景对其情感取向的影响。她把每一个个体都视为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并没有武断地把不婚、未婚当作一种平均化的生活状态套在每一个具有各自特性、各自不同生存境遇的人身上。无论每一个人的独特体验按照一般化的标准上看来是合理还是不合理的,安顿总是耐心去倾听他们的心声、悉心地去理解他们没有走进婚姻的独特原因。她没有用模式化的方式去归纳生命,而是在对每一个存在场域的深入把握中充分理每一个个体生命独特的绽放方式。另外,这本书的语言也非常好,简洁明净。如果挑剔的话,我觉得这本书的序没有把后面十四个访谈中所包含的深邃思想充分揭示出来。序中有一句提纲挈领的话说:这十四个不婚男女,“……他们的这种固执和坚守,让我觉得在一个物欲缤纷的时代,爱情可能还有救。”这个说法有点把问题简单化,因为他们中有些人的问题不是坚守爱情的问题,作者在后面的写作中也并没有把他们的故事简单化为物欲时代坚守爱情这样一个虽然正确却未免老生常谈的问题。

实际上,这14个人的故事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故事,确实是坚守爱情的理想性、不向异己的生活方式妥协。《围着男人转的爱情会幸福吗?》中,那个画画的女孩说,“我觉得人不能没有理想,这和你最后成为什么没有直接关系。成为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你有没有那种想成为点儿什么的念头。”没有遇到有这种一起向远方、一起仰望星空的男朋友就坚持不婚,这确实是可贵的。《责任感和忠诚比什么都重要》中,发现男朋友原来是一个在求职过程中冒名顶替朋友的人,就选择离开。这种坚守做人道德底线的态度,当然是合理的。《谁说胖姑娘没人爱》中,胖姑娘不再盲目减肥,坦然宣称“要等到一个能接纳我的胖的人出现”。这也是一个人确认自我人格的应有态度。第二类故事,写的是人追寻爱情过程中的无奈,说明人的命运有时往往并不完全由自己把握。《“北京男”有什么优越?》,偏执的母亲阻碍他走进正常的婚姻。《完全接纳的爱是一种奢望吗?》,两个男朋友都无法接受她背上的大胎记,她只能错过爱情。《饮水不能饱》中男朋友找家庭条件更好的北京女孩去了,她的爱情被现实生存功利挫败。这几个主人公没有步入婚姻,并非他们自身要坚守某种爱情原则,而是他们的爱情追求遭遇到各种不由自己控制的外因而不能如愿以偿。这几个访谈故事实际上揭示了人的存在都有自己无可奈何的一面。第三类故事,写的是人由于执著于自己的某种狭隘性而无法接纳其他个性的问题。《结婚不能让人更幸福,不如不结婚》中的那个女主人公,不能接受的两个男士实际上谈不上有多大的原则问题。一个男士把喝到嘴里的茶叶嚼碎了吐回杯子里,固然不卫生、不优雅,但这完全可以沟通、可以叫他改正,就此推论“以后他做饭会不会把什么东西吐到锅里”显然不合逻辑。《“凤凰男”与“孔雀女”的较量》的那个男士说:“我不想去杭州‘借势’,真的,作为男性,我觉得如果这样做过即使成功了日后也会很不舒服,……”这里面显然有极度自卑与极度自尊相结合所造成的心理狭隘问题。《美少年与丑男人的PK》中,访谈对象对自己没有充分尊重“半月男”的问题似乎没有什么反思。《挑剔老剩男》中那个男士,为什么要那么在意心爱女子的过往婚史呢?对于这样一些因坚守自己的个性而不能接纳其他个性的人,我们是否应该有两个尺度看他们?一个维度是理解人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独特个性、独特心理需求;另一个维度是帮助他们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主体之间相互接纳、相互理解的关系,人应该在对他者的接纳中超越自己、丰富自我。

总之,安顿的《结婚吗》是一本既非常容易读得懂又非常有深度的书。

梁景和:李玲老师从存在意识的角度分析了“剩男剩女”的选择。下面请青年评论家北乔先生发言。

北乔:剩男剩女是怎么炼成的——评安顿当代中国人情感口述实录之《结婚吗》

北乔 青年评论家

我们身边的“剩男剩女”日渐增多,对于他们,我们却很少了解。我们可以与他们生活在一起,但无法真正走近他们,而他们似乎也时常有意疏离我们。这些与婚姻失之交臂的男男女女,基本上都被我们认为是被别人挑剩下来的或因为挑别人最终让自己剩下了的,大多数情况下,还会被我们贴上“古怪”或“另类”的标签。安顿的新作《结婚吗》给我们披露了他们的情爱行走,也触发了我们对于爱情与婚姻的深度思考。

被西方记者称为“中国第一位情感隐秘的女记者”的安顿,擅长让受访者最大限度地丢弃心灵的面具,亲近地把她当作倾诉对象。她以生活中最为醒目又难以言说的现象为选题,带着我们走进受访者的心灵世界,倾听他们个性化的呼吸。她这一次将目光聚焦在队伍日渐壮大的“剩男剩女”,听他们真诚地讲述在婚姻大门之外的故事,回味在爱情路上的跋涉。让我们读懂了这群熟悉而又陌生的“剩男剩女”的爱情故事和心灵话语,也为我们审视爱情与婚姻提供了最为鲜活的生活片段。

《结婚吗》汇集了14位大龄单身男女怀揣爱情、走在婚姻之路上的个人讲述。如果把结婚当作一种成功的话,那他们无疑都是失败者。面对安顿,他们坦诚地承认了这一点。他们不是抱怨者,也没有以讲述来寻求发泄,因而他们的讲述心平气和,力求还原生活的真实状态,感性之中不乏理性的解剖和反省。尤其是对于恋爱中的对方,他们更多的是描述生活,不做过多的定性。他们的成分相当丰富,但仅从家庭条件、个人地位以及相貌品性等常规性的标准来看,他们应该都可以顺利从爱情地带步入婚姻殿堂。然而,他们偏偏剩下来了,这正是“有意味”之处。尽管他们“剩”的经历个个不同,但有一点是相似的,那就是他们对于爱情和婚姻那份自主性的追求。透过他们的讲述,我们很容易会发现,他们向往爱情,也向往婚姻。这份真诚与热切,甚至超过了一般人。但他们又不愿放弃自己对于爱情和婚姻的准则。换句话说,只要他们稍微降低标准,或做些迁就,他们就会与我们许多人一样进入婚姻生活。可他们却坚守着自己对于爱情和婚姻的理解,而这份坚守与房子、票子和地位之类的,又都没什么关系。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相处中的某些细节特别挑剔,或者看重某些非物质性的东西。他们不是怪人,他们其实也并不另类,平常得和我们一样,只是他们不愿意得过且过,不愿意被某些东西所迷惑。这让我们惊讶。在许多人婚恋观念严重错位之时,却有一群人如此纯净地面对婚姻,如此关注日常生活的质量。他们在成为“剩男剩女”之后,依然没有对爱情和婚姻失望,依然深情地爱着生活。

面对他们的人生经历,我们会发现,他们很可爱,很正常,与我们内心的自我十分相似。我们欣赏他们,并有某种无法言明的赞扬。同时,我们对于他们的生活又有些许的遗憾,可能还会有丝丝的责怪。总是在想,只要他们稍稍改变一下,会有很好的婚姻。然而,他们要改变的似乎并不仅仅是对于生活细节的淡化,对于择偶要求和标准的软化,对于相爱那一方的宽容,在他们看似平常的生活之下,其实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这一点,他们没有说,或许他们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或者无法用语言表达。但他们表达了自己的困惑,当然或多或少也掺杂一些悔意。对于他们拒绝婚姻的种种原因,我们的态度十分复杂,有赞赏的,有支持的,也有认为小题大做的,或过于认死理,太死性。也正因为如此,《结婚吗》可以让我们感受生活丰富性的同时,带着自己的体验去回望我们的生活,去思考两性究竟应该如何相处?我们的生活到底是在哪些方面出现了问题?

安顿和她的受访者们的本色呈现,让我们可以读出不同的滋味,对“剩男剩女”的处境有不同的理解,进而也会在不同的方向上去反观我们自己的爱情与婚姻,甚至是人生。

只是如实讲述,阅读和思考交给了我们,这正是《结婚吗》的魅力之处。

梁景和:北乔的发言从男性的视野发表了他对“剩男剩女”的看法。下面请九州出版社第一分社总经理郑闯琦先生发言。

郑闯琦:从大历史的角度看女性婚恋问题

郑闯琦 九州出版社第一分社总经理

这本书是我们社做的,听了刚才大家的发言,我们的思路拓宽了,感觉一下子明晰了,这一点感受非常深,我就刚才听的谈一点我的感受。第一个感受就是刚才有一位老师讲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发展对女性婚恋的影响,我刚才想了一下确实挺深刻的。直观的感受是,咱们国家从温饱时代到小康时代,我觉得温饱时代之后可能是一个千年甚至几千年的变化,对婚恋的影响特别大。我有时候看一些新闻什么的,也看一些书,前两天看了一本书讲刘先富先生,刘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文学所所长,他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去世了,他的母亲非常好,非常好强,30岁就守寡带着孩子生活,但是这样好的母亲居然为了生存,把他的弟弟卖给别人,卖了450块钱,一个非常善良的人把自己的儿子卖掉了,在温饱之前,我们说解放前,很多孩子是可以买卖的,那个时代首先考虑的是生存的问题,对情感方面是考虑极少的,这是我想到的一点。

再一个点是从两极分化的社会现象中想到,我们社会老是讲两极分化,我刚才想了一下,咱们这个女性婚恋,或者女性群体现在两极分化也是非常的明显,但是我们包括安顿老师讲的书中可能还是一个我们能看到的,他们能发出声音的一个群体,还有大多数沉默的,我们都忽略了。现在讲的“剩男剩女”主要是“剩女”,主要还是“高知”,再一个都市白领的女青年比较多,是这样一个群体,可能这一部分群体也有方方面面的一些问题。但是我们同时看一些新闻,看到一些现象,从另外一方面讲,这部分女性意识可能强化,另外一部分沉默的大多数可能降低了,“二奶”,打工妹,新闻讲出卖自己器官的人,这些人可能和比如说她的精神追求就不相关了,如果我们全面看待当代婚恋的问题,一个是温饱,再一个两极分化,我们在两极分化大的框架下考虑这个问题。

我们现在关注这一部分问题,我也在深入谈一点自己的感想,有一本书《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我们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时代的爱情或者恋爱,他有他自己的特点,我没有考虑,我想有这样一个问题,再一个我想到的就是当时有一个老师讲他的感受,女性的性别因素特别明显,女性在细节,在优雅这些方面,他比男性天然就要高出一筹。对这一部分女性来说,她自己比较坚守,跟她个人对更高的生活,更精致的生活,或者更理想化的追求也有关系。好的一些小说作家,男的都有女性化的特征。法国人很优雅,法国人被称为女性民族,所以我觉得现在“剩男剩女”问题可能主导的还是女性主导的,“剩男”更多是一种处于被动的,是适应的一个过程,我就说一点心得,也没有考虑很好,抛砖引玉。

下面第二点就是我感觉可以从一千年甚至几千年大历史观来看家庭、婚姻、恋爱的情况,所以这个角度我也没有考虑,只是提供角度供大家考虑。借这个机会,刚才有老师提到口述史,我们刚才跟各位老师送的书中,刚好有口述史,希望大家批评指正,还给大家送了一本香港理工大学潘毅老师写的中国女工,从另外一个角度写女性的,给我印象非常深刻,在此向各位老师约稿,有类似的稿件欢迎到我们那儿出版,谢谢大家。

梁景和:还有8分钟,既然是论坛研讨会,看看在座各位,有什么要说的话,或者是对作者和刚才发言的专家的观点有什么问题可以提一提。

代刚(中国妇女报人物周刊主编)提问:我想问一个问题,其实人无非就是生活在生存和发展当中,爱情放到这里面肯定是有时代性的,16年的采访过程当中,有没有明显的感受,人的婚恋观,尤其你采访的对象,他们的婚恋观,体现出时代性。从您这么多年的采访经历看,您有没有一定的规律性?

安顿:在1998年出版《绝对隐私》时和现在采写《结婚吗》中的故事,受访者年龄差异比较大。《绝对隐私》现在做回访,当年的人已经40岁到50岁了。从2002年我开始采访80后90后,当时出了一本书《绝无禁忌》他们给我震动很大,同样是表达婚恋当中的困惑,他们的物质性更强。现在这些年轻人对物质的考虑,财富的考虑,包括外在条件的考虑可能更具体,更直观。我们那时候其实这些问题也是存在的,很多人也是考虑的,包括那时候提出门当户对,只是没有像现在那么赤裸裸。我们说良禽择木而栖,找对象也是如此。上个世纪50年代女性找最可爱的人,最可爱的人是军人,60年代基本上找工人老大哥,很实际。1978年以后开始找万元户,80年代找小康,找海归,傍大款,现在“富一代”不行了,要“富二代”,要能坐享其成。这么多年来,所谓条件相当在决定是否结婚的问题上一直是一个重要因素。只是现在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不同的语言,包含有不同的时尚要素。其实我们在表达相同的问题,嫁给谁最合算,我问我自己,我当年嫁人的时候想的是什么,如果我的先生没有好的经济状况,天天吃不上饭我还会不会跟他结婚。这个问题我也没办法回答。每一次采访时我都会想,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做。在我们交流里面会有一个换位。现在我过了不惑之年,可是所有的困惑对我仍然是困惑,1998年的困惑到现在还是一样的。因此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困惑着。

梁景和:感谢几位专家、老师的发言。下面进行第二项活动,合影。下半场是硕博论坛,由王红旗老师主持。

王红旗:上半场的专家论坛,几位教授从社会、文化艺术、女性生存现状、历史层面谈到了《结婚吗》这本书的价值和意义。下面由10所大学的硕博士生,谈谈他们对安顿这本书的看法。我相信各位同学,一定都有各自很精彩的发言。因为他们很认真,每个人都写了稿子,有的人还提前发给我看了,都很有见地。也许你们的生活观念和我们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但是我心里有很一个温馨的感觉,就是我们都在追求爱。这一点上我们是一样的,只是爱的方式和对爱的认识可能不一样。有的人说我们50年代这批人可能传统的东西更多一点,其实我觉得你们的演讲,或者你们的理论,你们的观点,你们的观念,可能会生成未来崭新的传统。

现在硕博论坛开始,首先由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王冰冰发言。

王冰冰:消费社会的情感建构——读安顿《结婚吗》有感

王冰冰 中央民族大学博士

安顿的《结婚吗》是一本可以让人一气呵成同时又能发人深省的书,它以当下都市人的婚恋为题材,却又不仅仅只关乎婚恋。作者在勾勒形形色色的“剩男剩女”的故事,却始终在质疑“剩男剩女”这一时尚名词或曰命名方式。曾几何时,大龄未婚的青年男女还是响应国家“晚婚晚育”号召的先进分子,或如作者所言“二十七岁在上个世纪还是女人的黄金年龄”,现在他们却被统统丢进“剩男剩女”的行列,被纳入这一听起来略含讥刺的、不太光彩的范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极为荒谬的事实。正如文本中最后一章“挑剔老剩男”愤怒质问:究竟谁是“剩男剩女”,标准是什么?是谁的标准?通过作者精心选择的这14个详细生动的情感案例,不难发现在当下中国的大都市中,所谓“剩男剩女”通常隶属于都市白领阶层,有着较为充足的消费能力,是一群追求更高生活质量、有着较高品位的人,或者如作者所言,“这个时代的‘剩男’‘剩女’都是同龄人中的精英分子”,而正是这样堪称社会中坚力量的精英们却仅仅是因为“晚婚”便要承受着来自社会、家庭各方面的猜忌与流言,甚至是不无恶意的诋毁与排斥,而这样的情形在女性身上体现地尤为明显。

其实与今日流行的所谓“裸婚”“隐婚”“闪婚”等婚恋现象相似,“剩男剩女”不过是现代社会的一种话语建构,正如作者在文中指出,“剩男剩女”的出现与媒体的大肆炒作、推波助澜不无关联。正是媒体的渲染与造势,在全社会范围内造成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对未婚男女构成完全没有必要的心理压力。在这个史上压力最大的时代,媒体与社会无时无刻不在制造与生产形形色色的、全新的焦虑、恐慌与压抑,而婚恋与情感不仅不再能够成为现代人暂时逃脱物质羁绊的理想“飞地”,反而成为制造新的焦虑与压力的又一源头。可以说在“剩男剩女”这一命名方式出现以前,这样的群体其实并不存在。他们只不过是一群在都市的重压之下,因各种原因尚未寻到合适的“另一半”的普通都市人,却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成为一道刚被发现的、非常态的都市“风景” 。而正如日本学者柄谷行人的分析,一种新的“风景”被发现或曰出现,首先是因为人们的内部装置及知识结构发生了变化。在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时代,消费主义无孔不入地渗入都市人的日常生活,构成人们生活经验及情感体验,并反向建构着人们感受、体验与记忆的方式。可以说“剩男剩女”这一道都市风景的出现,首先在于被消费社会培育的、被媒体询唤的大众的知识及情感结构的转变。

不管在哪个时代,婚恋行为多少总是要牵涉现实及经济方面的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今天,这样的经济及物质性的考量无疑比例过大。爱情与婚姻似乎必须与房子、车子等等物质性因素直接挂钩,无论是“剩男剩女”,还是所谓的裸婚、闪婚,都存在类似的经济行为及思维的过度介入。由此造成这些原本一直具有时代延续性的、并不特殊的社会现象,却在当下的中国都市成为一种“问题”,一种值得媒体大书特书、值得人人关注的社会问题,这本身才是一个“问题”,带出的是其背后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现代语境及消费主义的霸权逻辑。具体言之,大龄未婚男女青年、没有房子车子与钻戒的婚姻之所以能够在当下都市成为“奇观”般的存在,只能源自消费社会中一种视角的转变所带出的对于曾经并不鲜见的社会现象的重新发现,是一种对原先寻常之物的再度辨识与指认。或者说是一种旧有社会现象接受新的历史语境的重新编码的结果,是其进入“话语—权力”网络之后经历的话语生产与再生产。而媒体对于大众心理的询唤与建构无非是消费社会的又一则行之有效的诡计,因为在媒体及消费的巨大胃口中,任何一点切身的、私密的体验都可以成为消费主义捕捉的对象,而婚姻与恋爱也需要成为各种消费方式的辐辏点或催化剂,从而填充并满足消费主义那巨大且贪婪的胃口。而正如柄谷行人的分析,风景一旦被发现之后发现风景的装置及内在知识型的变化便将作为“源头”被掩盖起来,同样,当“剩男剩女”这一都市风景被发现/命名之后,被作为一种“非常态”的存在确立之后,被掩盖与遮蔽的其实是隐身其后的全球资本主义、消费社会的某种“病态”。

作者在序言中曾说过,她的写作动机源自一次与时尚“剩女”的交流,“婚姻市场”、“滞销品”、婚姻的“国际化”道路等匪夷所思的词汇成为作者再度思考现代婚恋问题的一个入口与契机。因为对于那些娴熟地操持着热门经济术语以谈论原本神圣、至少是形而上的爱情与婚姻的都市人而言,也许婚恋与各色商品交易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以经济术语改造爱情话语,并非只是一种无伤大雅的调侃,因为爱情与婚姻在被经济术语转译、翻译或曰重新编码之时,其内在无疑也经历了某种无可挽回的丧失与改变。而最为令人担忧的仍然是这些时尚词汇/话语背后暗示的现代都市人“内在装置”即思维方式及知识型的转变。因为这一看似轻松的话语转换得以成立的前提是有问题的,那就是属于私人的情感体验、交流与商品交易行为在人们的思维中可以自由转换的程度。而使这一前提得以成立的无疑是全球资本及消费主义的造就:将原本因人而异的个体经验与情感体验扁平化、同质化,使之化整为零可以用金钱衡量计算,可以在市场上交换买卖。犹如劳动被抽象化与异化,情感也同时经历了一个抽象与异化的过程。爱情被抽空内涵,成为可以被等价交换的物品,从原本迥然不同的生命体验与情感结构中转型为统一性的资本运作。此处的关键尚不在于爱情与婚姻沦为商品这一滥调,而是可以将完全异质的东西变为等价物的思维方式,婚恋问题被经济学化提示着这样一个严峻的事实:现代社会中的人在很大程度上作为经济功能来生存、被定义和自我定义。或者说由商品经济与消费社会所塑造出来的“都市人”的知识结构无法理解或兼容任何一种无关经济效益的行为,而只能将其指认为一种反常或病态。正如愿意“等一份真爱到两鬓如霜”的执着、高尚的行为在今日却只能被人们指认为婚姻市场上“滞销品”的某种不切实际的异想天开。

作者的实录式的写作方式,在笔者看来其实并非只是一种记录与重现,而毋宁说在当下开启了一种新的写实主义的可能。因为以一种互动、情感参与的方式介入文本的活动,正是投身于现实的危机、矛盾、意义纷争与创伤体验之中的一种可能的路径。这14个小故事不仅仅是对于当下都市人情感经历的一次梳理与汇总,其意义也不仅仅是“当代青年的婚恋启示录”,更是资本主义全球化时代的一种突围方式,从消费主义营构的抽象空洞的都市空间中试图还原属于个体的情感记忆与经验的可贵尝试。因为当那些对爱情仍然向往、对婚姻保持虔诚的男男女女被冠之以“剩男剩女”的名号或曰头衔之时,他们不仅仅被“污名化”,同时也被彻底地同质化了。他们极为个人化的情感体验,他们在迥异的追求与选择中凸现的独立个人主体意识都被这种命名/话语的政治/暴力化遮蔽了。而作者则试图从那些被经济行为及术语规范与管控的单义、同质性的群体中还原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生命,极为个人化的、不可复制与化约的情感体验与记忆,这样的写作行为/实践无疑是一种可贵的尝试。正如作者在序言中的期待,便是“有多少个人就会有多少个因缘故事,即使相似的开场,也会被不同的人演绎出不同的过程和结局”,而对于诸多专业或非专业的读者们来说,无疑也存在多重可供选择的想象路径与空间,而消费社会对于婚恋的建构,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风景”之发现,是笔者在其中读出的故事与逻辑。

王红旗:王冰冰是从消费市场和全球化的角度来谈论她读这本书的看法。下面请中华女子学院硕士陈政宏发言。

陈政宏:对差异的理解、尊重与包容——有感于《结婚吗》

陈政宏 中华女子学院硕士

大家下午好。首先,非常感谢今天的主办方,为大家的交流提供了这么好的机会。这让我想起韩愈的一首诗:“此日不足惜,此酒不足尝。舍酒去相语,共分一天光。”就是说,没有什么比和朋友在一起聊天叙旧更能让人享受生活的酣畅,即便舍弃美酒与良辰也在所不惜。所以,再次感谢为今天活动辛劳的所有人,与此同时我也要抓紧机会与大家共同分享我对《结婚吗》的一点感悟和心得。

《结婚吗》是一本真诚的书。真诚之处便在于,它收敛了悲戚,流露了笑意,始终在守候着一份淡淡的希冀。生活的美好与残酷便在于,真情永远有效,只是每人都有各自命运的期限,过时了,便不候了。因为无论是社会还是家庭,对每个人在不同成长阶段的期望也是不一样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的说法,古已有之,今天我们民间比较通俗的说法是,“什么年纪干什么事”所以,“结婚吗?”成为大男大女们处于当婚当嫁人生时点的迫切问题,有人称之为“焦虑的神话或虚幻”。之所以说焦虑呢,这最早源于一些社会学家对当下年轻人生活及心理状态的一种总结,有人说,这是对中国当下社会和生活复杂性的一种投射,一种空前的、独有的“神话”;也有人说这显示了被高房价绑架的年轻人急于求成,其实这样的焦虑原属一场虚幻,只是当事人反应过激而已。

无论如何,作为一个同样关注、研究“剩女”问题的读者,《结婚吗》使得我的思想有了一些转变,使我找到看问题的新视角:尽管“剩女”和“剩男”看似都是不被选择的,被拒之婚姻门外的,但“剩女”和“剩男”却不是一个硬币的正反面,各自“剩”的原因和情形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我想分开讨论。

就“剩女”而言,我从书中看到的事实是, 所谓的“剩女”的确在结不结婚的问题上受到社会舆论的束缚,当今社会对女性价值的衡量标准也依旧没能摆脱传统文化预设的女性气质,如苗条淑女君子好逑,书中胖女孩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证明;再比如女性作为他者被凝视的命运,此书是以一个胎记女人被各种男性拒绝的故事来呈现的;讽刺的是漂亮女人未必就有幸福婚姻,因为任何女人终究免不了落回妻母角色扮演的窠臼,比如“青春不是谁都挥霍得起的”中的小姨,之所以最终不能“转正”,就在于,放在家里的必须是贤妻良母。这也是书中但凡提到男人对女人的期望时,男性出奇一致的首要择偶标准,因为在男人眼里女人最大的价值莫过如此。所以总的来说男人的思维逻辑是,首先一个女人要能看,能入了眼,之后理应是个贤妻良母,这也是要将其娶回家的初衷,谁知女人放着自在的日子不过,非要追求独立自主实现自我价值?!所以,当女人的需求与男人的愿望发生冲突时,当女人尝试 “不围着男人转的爱情”时,当男人忌惮女人对此自我感觉良好时,于是便有了所谓的“剩女”。从这个角度说,父权文化对女性的规约并没有再出什么新花样。

如果说“剩女”只是对人性主体选择的无视,是主流文化维护性别定型的小题大作,如书中第一个故事主人公的发问:“单身就不能活得很开心吗”,那么“剩男”却是实实在在的社会问题,因此有人说“剩男”承担了这个社会经济过快发展的后果;如果说 “剩女”不是被制造,而是整个女性群体合力自造,那么相比本身条件优越的“剩女”,“ 剩男”远没有“剩女”般的洒脱,,他们多半是想结结不了,买不起房就找不着老婆对他们来说不是什么新鲜事,比如书中的“凤凰男”,相反即便没有“凤凰男”的才华和实力却因为解决了房的困扰而优越感十足的大有人在,否则可能就要背负心里的委屈倒插门,这分别也正是书中“北京男有什么优越”和 “饮水不能饱”两个故事告诉我们的。所以,如果说“剩女”的“剩”主要说明这个社会缺少接纳,意味着空间不够大,意味着标准的桎梏;那么“剩男”的“剩”可能预示了这个社会人流、物流、讯息流等社会发展与结构方面的压力和冲突。

值得思考的是,“剩男”“剩女”的存在可能正是当事人对当下社会文化的一种抗争。安顿老师在书中的一段话想必映合了很多同道中人的心声,我特意抄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在别人看起来是不是很合理,这真的很重要吗?也许真正重要的还是这种选择能不能让你由衷地平静、安然,并且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自圆其说”。

由此,我在想,如果人们在选择结婚还是不结时就如同选择是不是要吃苹果或喝茶一样轻松自如,完全凭个人意志偏好;如果我们的家庭模式不分谁主内谁主外,夫妻可以随心适时搭配不同组合的职能分工;如果男人和女人都可以做最好的自己,男人没有买房养家的压力、女人也不必为了家庭熄灭对事业的热情;如果父母与子女除了相互关爱之外更多的是尊重彼此的个人空间与喜好而非成为对方的赌注与靠山;那么结不结婚与其称之为顺其自然,倒不如说其选择了不为结婚而结婚的鲜明立场。因为婚姻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远非全部,而无论是出于宁缺勿滥还是享受单身自由的宗旨,不结婚一样可以实现个人价值及对生活的追求。单身和婚嫁一样,只是生活方式的一种,婚嫁是一个选择项但不是必选项。因此,从“剩男”“剩女”现象或者话题上我们似乎已经嗅到一场社会文化的变革。而社会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自由多元、自然、自在、以人为发展本质,每个人可以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享受生活。为此女性主义者主张在主流文化中发展、融入女性作为主体身份的公众知识和流行文化。我们从中受到的启发是拥抱差异,拓展文化的宽容性,为社会和谐增添理解、尊重及包容差异性的新素养。

我要说的就这么多,谢谢大家给予的时间和倾听,谢谢。

王红旗:陈政宏从书中故事里面谈了她的见解,下面请首都师范大学张起博士发言。

张起:婚姻之门——被拒其外,谁之过?

张起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

刚满32岁的我作为一名大都市的“准剩男”(若聊以自慰地将35岁作为步入“剩男”标准的话),几乎一口气读完了安顿老师的新作《结婚吗》。向读者娓娓讲述各自“剩经”的14位主人公,不啻于14面镜子——反映出当代中国社会“剩男”、“剩女”们的活生生的图景。而这些图景似乎就是我们身边人的写照,甚至那就是我们自己!“结婚还是不结”,似乎在当代中国社会比哈姆雷特的那句“生存还是死亡”更是“一个问题”。那么“如果结婚不能让人更幸福,不如不结婚”,是这个问题的最精辟的回答吗?我们有时越是试图理解婚姻的条件,越是试图搞懂它的定义,我们就越是远离实际的婚姻行为——正因为懂你,所以才离开你?还是因当代青年已经有了太多的婚姻替代品?

回首“家国同构”的中国古代,儒家文化提倡“修齐治平”。其中的“齐家”是一个人生完善的基础环节之一(仅次于修身),如果没有这一环的修建,则谈不上什么进一步的个人事功。易言之,人生的事业利益等外在的予人之物,或者说是作为个人功名利禄的“幸福”是以包括婚姻在内的人生义务为前提的。举个例子,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您要想不被扣上“不孝”的罪人帽子,至少要先成个家,更甭说您还想要幸福了,那就更要先履行义务——把婚结了!但现在的中国社会极不同,如果把旧中国那套苛刻的封建礼教看作洗澡水的话,那么我们是否在倒掉洗澡水的同时连小孩儿也一起泼掉呢?婚姻不再被视为人生必然履行的义务,家庭也不再受“公共道德法庭”的监督,似乎这才符合多少受过点当代西学训练的青年人的口味。诚然,我们很多青年人认为有“底线道德”就足够了,这条线放得越低就越能保障个人自由——最大化地追求个人幸福。于是我们不再将婚姻视为一种人生必经的义务或责任,而将其看作通向个人幸福的阶梯。能爬上幸福的就是好梯子,就是“我的菜”!至于幸福是什么?票子、房子、车子、权力、地位、帅哥美女等等则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偏好菜单,不过通常是——什么标价最贵,标准最高,什么就是优先选择的重要条件。

记不清我曾在经济学还是管理学的课上,听过这么一句原则:“一切以结果为衡量标准,就是争取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如果将该“成本-收益”原则贯之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婚姻观上,那就自然得出——两性交往中的一方应争取以最低限度的个人义务(成本)赢得最大的个人幸福(收益)。结果呢?婚恋逐渐蜕变为一种你失我得的零和游戏。特别当我们在思考是否和恋人步入婚姻殿堂时,就像在进行一场囚徒博弈。现在不是流行一句话叫“谁先认真谁就输了”?顺着这个思路,可推出——婚恋中谁可能承担的义务多些,包容对方多些,谁就输了,反之则赢。想做赢家的才不会做赔本买卖呢!如果发现行市不对,就赶紧全身而退,千万别被套在里面,那损失可大哩!您听着像炒股吧?这可是恋爱,不过这年头还真差不多。您看本书中有些主人公或他们的恋人在面对婚姻的大门时,常常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踌躇算计、患得患失、左顾右盼、进一步推两步,在婚姻大门外徘徊,甚至远离。虽然年轻人常被老人们叮嘱:“出门在外,要防着人,机灵点别吃亏”。可当下面对婚姻和恋人的我们不是不机灵,而是太机灵了。老人们放心吧,现在儿孙们都学会“防人了”,吃不了对方的亏——咱都不结婚了,不给对方占便宜的机会,能吃什么亏啊?

再说说“包容”吧。常言道:两口子中间没什么过不去的槛儿,忍一忍,相互包容一下就过去了。我本人的祖辈都是随新中国建立而来京的外地人,他们也存在着诸如今天书中主人公们所面对的家庭背景和生活习惯的差异,以及各自家庭关系间的矛盾和磨合等等困扰,争吵和磕磕绊绊虽谈不上是家常便饭,但也不算稀奇。由此可见,中国社会在昨天和今天的婚恋中的问题并无发生根本性转变,不能说过去的婚姻质量和前景就比今天强。但有一点不同——祖辈、父辈比我们能将就,面对困难既能忍耐也能实实在在地去克服!什么是真正的包容?不是书本理论上的海纳百川般的世间大爱——那是耶稣的胸怀,可惜不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的。婚恋中实在的包容应该是一种可贵的坚持,甚至是吃苦耐劳,是在履行完善个人人生的义务!幸福是一个需要集体语境的词儿,它需要对方的奉献和认同,但其前提是自己向对方奉献和做出认同。我管这叫“预付幸福”——预先付给对方幸福,而后才得到对方的回报!幸福其实就是个心理感觉,没有客观标准,且抽象得不像个能获得的实在之物。于是,我们在所谓追逐幸福之梦的征途上,无一例外地踏上了荆棘丛生的义务之路,更多地感受着不尽的负担压力和困难挑战。婚姻是什么?她是结束你一个人千里走单骑的状态,提供一位与你患难与共的伴侣,携手在曲折坎坷的人生旅途上——披荆斩棘,去享受一次次不期而遇的幸福!

最后,我想提一下本人非常喜欢的作家卡夫卡写过的一篇叫“在法的门前”的小寓言。寓言中,一位虔诚地想求见“法”的乡下人被守门人的几句“虚张声势”的警告所终生阻挡在通向法的门外,在乡下人弥留之际问守门人为何不见有其他人试图进门时,守门人却告诉他——这扇门是专门为他开的,直到乡下人的死才要关闭了。这则寓言不禁让我联想到“阻挡”在今天“剩男剩女”面前的一扇通向神圣婚姻殿堂的大门,它专为我们敞开,而我们却恐惧于“守门人”——本书中主人公所纠结的经济条件、家庭门第、文化习惯和彼此利益矛盾等的“阻挡”。寓言中的守门人曾对刚来的乡下人说:“如果你这么感兴趣,不妨不顾我的禁令,试试往里闯。不过,你要注意,我很强大……”, 如果将它应景地变为:如果你这么期待步入婚姻,不妨不顾旅途中的荆棘阻拦,试试往里闯。不过,你要注意,以后的困难可能很强大……。本书中的部分主人公们恰恰沦为了寓言中的乡下人,他们是被“守门人”吓唬住了?还是被他们自个儿吓唬住了,谁之过? 本人阅历尚浅,难免给人些许“夏虫不足语冰”之嫌,回到现实中去敞怀迎接未来的婚姻吧,希望我的那个她就在不远处,不妨就是那位居高临下的“守门人”,正好让哥哥看清她的脸……

王红旗:非常感谢,张起用他自身的一些体验和周围朋友体验来分析这样的现状。接着是有北京大学硕士李汪洋来发言。

李汪洋:他/她结婚吗?

李汪洋 北京大学硕士

在张起师兄之后做报告,我感觉压力特别大。首先,今天,很荣幸能够与各位老师、前辈以及同学进行讨论,谢谢王红旗老师的邀请,也谢谢魏国英老师,给予了我许多好的指导与建议。

我的题目是《他/她结婚吗?》,也就是把书的名字、问题的主体凸显出来,不同的他/她。他/她结婚吗?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其实,在最初读这本书时,我想到了两句话,第一句是对于很多人来说,结婚从来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命题;第二句是结婚是没有理由的,不结婚才是真正有理由的。结婚就像是涂尔干所说的集体意识一样,是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感情的综合,内化为对婚姻和家庭的强势规范,构成了他们明确的生活体系,并且,还具有遍布于整个社会的抗拒力。也正是因为如此,当人们开始对结婚进行考量时,当有了所谓“剩男”或“剩女”的踟蹰时,才会掀起如此巨大的波澜。于是,今天我们需要对婚恋观进行一个探讨。在读书中14位被访者的故事时,我认为,尽管他们有着不同的面孔、不同的经历,但又透露着某些相似的讯息,即男女两性在婚恋问题上彼此之间的差异、以及群体内部的共性。当然,这14个个案不具有所谓统计学意义上的代表性,但是,他们的入选恰恰是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所在群体的某些特性。所以,我试图以书中男女两性在婚恋问题上所呈现出来的某些特征作为起点,开启一个初步的分析和讨论——他/她结婚吗?

他/她结婚吗?当我们从这个问题出发再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可以更加专注得听到他与她尚且未婚或不婚的缘由、以及他与她的择偶标准。首先,面对4男10女这样一个比例,我还是不禁感叹:“剩女”果然是大势。具体来说,在4位男性中,前3位是不满30岁的年轻人,他们话语的核心围绕的还是经济,比如说房子、车子,或者票子,其中,有2位漂在北京的外地男,面对的是经济上的困窘,而有车、有房、有户口的“北京男”作为一名有财产的人,却是因为有财产、因为母亲担心财产被觊觎而赌气式地选择单身。还有一位35岁的成功男性,摆脱了所谓的经济负担,他的问题在于“不肯凑合找个人一瘸一拐地彼此搀扶着离开高龄‘单身’这个队伍”。这样的坚守在女性被访者那里似乎表现得更加强烈。相对来说,这10位女性可能不像4位男性那么容易被归类或是被表达,她们的故事形形色色、大相径庭。但是,无论她们的行为是不是一种对爱情的坚守,或者与经济的纠葛究竟有多大,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她们大多怀揣着一份对于真爱的纯真想象和希冀,对于生活的品质有着一份独特的坚守,更重要的是,不愿意放弃一个全然的自我。在对“剩女”问题的探讨中,有学者认为,“剩女”的出现其实属于现代性的问题。简单说来,我们的社会正在历经现代性的转型,人们也在经历着一种现代性的构建过程,但是,当现代性将批判的锋芒转向结婚、传统的性别角色等根深蒂固的传统时,处于转型之中的我们就必然陷入现代性与传统的冲击与碰撞之中。其中,女性无论是在结婚或不婚的抉择上,还是在具体的择偶标准上,她们对于自我的主体性的坚持看起来更加背离传统,因而也就承担了更大的压力,引发了更多的讨论。

谈及至此,我试图抛开这14个被访者,回顾一下以往对于男女两性的择偶观的研究。一个基本性的结论是:女性选择伴侣时会较优先考虑男性是否能提供情感与经济资源的保障;男性无论在短期或长期的择偶条件中皆比女性更重视其对象的年轻貌美。当然,还有其他因素也占有重要作用,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个体、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都有所不同。正如安顿老师所说,择偶标准经历了一个历时性的变化。有学者对《中国妇女》杂志1985年至2000年期间征婚启事的研究发现,整体来说,女性对男性的职业、所在地区的提及稍有下降,男性人品、事业的排序上升很大,到2000年人品一跃而成为第一位、事业排到第二位;而在男性对女性的要求中,排在前三位的基本上是年龄、婚史、人品,只是次序稍有不同,不过,人品也在2000年成为第一位。这已经体现了男女在婚恋观上所发生的变化及其不同之处。事实上,在本书中,我们也看到:那些所谓的“剩男”、“剩女”,或者说高龄单身者,大多不是不想结婚,而是未能结婚。所以,那些所谓被“剩”下来的、特别是女性,在择偶中,她们在注重“物”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本身,注重找一个什么样的人,性格、品德越来越成为最为重视的择偶条件。这样,她们被剩下的机率就更大一点。这也许就是“等一份真爱到两鬓如霜”的代价。

最后,作为一名研究二年级的学生、一个身边遍布着自称将会是“剩男”、尤其是“剩女”的这样一个角色,我还想稍微提一下硕士研究生这样一个适婚年龄群体的状态。在准备这次发言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针对硕士研究生的择偶观、尤其是女硕士研究生的择偶观受到了特别的关注。研究多认为,男女生都十分强调情感和品质;此外,男生更注重对方的外貌、年龄,对性格品质的要求带有相对较多的传统色彩,女生更关注对方的能力才干。那么,我个人最大的感受莫过于:自称有潜力成为“剩女”的人未免也太多了,而且,对于爱情、婚姻、家庭往往持有一种比较强烈的不确定感。这或许真的是现代性转型下的一种生活状态吧!

现代性转型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迁的主要脉络;它投射在每一个个体的日常生活之中,具有不同的面向和表征。在我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的同学也是一再说读完一定要记得给她们看。面对这样一个有些棘手的现代性问题,每个个体都无法逃离期间,都有着一种彷徨、一种希冀。且行且珍惜,是我所能想到的一种态度,也许有助于我们去直面一些问题。谢谢大家!

王红旗:下面请清华大学博士朱晓佳发言。

朱晓佳:“剩女”感言

朱晓佳 清华大学博士

大家下午好。随着网络文学的盛行,很多新名词不断出现。例如:“月光族”、“啃老族”、“剩男剩女”、“凤凰男”、“孔雀女”等等。其实这些新名词指的是我们80后成长在红旗下的小皇帝、小公主们长大后所形成的一种社会群体。作为一个80后“剩女”阅读本书之后,觉得该书有三大特点:

一、真实性。作者安顿被称为是“中国第一位采访情感隐私的女记者”,本书中所有的内容也是作者采访十几位大龄男男女女得到的一手最真实的材料。文章的真实性让你不会觉得那是一个个作者用来教育人编来的故事,而是呈现在你身边的一个个大龄朋友向你在展露自己的心扉。他们希望我们了解他们、理解他们、关注他们,当然他们更希望读者能从他们的生活中有所领悟,不要再重复他们的不幸。文中讲述的都是“剩男剩女”内心最深处的秘密,就像“完全接纳的爱是一种奢望吗”这篇采访中提到的主人公,她在拉开她的从不向旁人拉开的高领衬衣,露出她比别人颜色更重、面积大到半个后背,直到腰和右胯的胎记。他们毫无保留的把内心最深处的秘密告诉大家,这也就更使得文章读起来让人觉得真实,让人觉得值得深省。

二、代表性和典型性。文章所选的十几个动人的故事,每一个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说应该每一个主人公都代表了一个社会群体。比如说“青春不是谁都挥霍得起的”,这篇文章中的女主人公,应该说代表了现代社会所特有的一个社会群体——“小三”群体。她们生活在社会阴暗的角落里,见不到光、也不能见光。就像电视剧“蜗居”为什么能红一样,网络上评论其实它就是以房子被背景,讲述了一个贪官和一个“小三”的故事。但就是这个故事,它揭示了一个社会现实,引起人们的共鸣和反思。再比如“责任感和忠诚比什么都重要”文章中主人公的表姐,她就是那种贪慕虚荣但又好逸恶劳的“大小姐”阶层,凭着不错的家庭背景和个人姿色,嫁入“豪门”。但结果却得到的是与“小三”分享老公的命运。她想反抗的时候,却突然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办法离开她那个“金窝”,没办法过她想要的奢华的生活。这就是现实中为什么“小三”得以存在的又一原因——“正室”的束手无策。这是书中举出的富人富的不知道怎么折腾才好的例子。

书中也举出了穷人穷的为了现实的生活,为了柴米油盐,不惜放弃所谓的“爱情”的例子。“‘凤凰男’与‘孔雀女’的较量”中提到的‘凤凰男’和‘孔雀女’也就是最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名词,它是伴随着不断升高的房价而“火”起来的。这些“家庭地址都详细到村”的男男女女们,他们凭着自己的天分和努力进入到大城市,想要过更好的生活。但他们突然发现,他们的家庭背景成为了他们寻找人生伴侣的最大屏障。他们买不起房子,而且还身负着一大家子甚至一大村子的人能进城的梦想,成为了他们找不到婚姻的最大障碍。北京人瞧不上他们,就像“‘北京男’有什么优越?”文中提到的老妈那样,他们生怕你是图他们家的房子和家产。那就找个和自己一样的‘孔雀女’搭伙过吧,发现还是不行。就像“饮水不能饱”中的男女主人公,还是没有摆脱“贫贱夫妻百事哀”的命运,最后还是各奔东西。想来想去,有钱的、没钱的,结不了婚的原因还是因为那个房子。这居高不下的房价啊!

三、揭示性和引人反思性。虽然以作者的文笔写出的东西,看起来文学色彩很强。但是这些却是真实的故事。我们不得不相信它们,因为感觉这些人、这些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也正是这些真实的故事,才最有揭示性。她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的秘密,反应了人性在现实社会中各种扭曲的状态。他们想结婚,他们不是喜欢一个人的孤单,可怜之处就在于他们没能找到自己的幸福。

这些“剩男剩女”们绝不仅仅是文章中提到的这是一个人,应该有一群人站在他们的背后,和他们有着同样的生活经历、心理状态。这些群体的存在,不得不让人有所担心。社会稳定的最基本的因素,就是每一个小家庭的和睦。但是这群人他们找不到家庭,找不到和睦的同时,就意味着他们成为了不稳定的因素。我们现在要建设和谐社会,要温暖的大家庭的同时,真的不能忽视了这些没有找到小家庭的人们。他们的不幸,决不是仅仅是他们自身的原因,一定还有社会的因素。

作为一个八零后的“剩女”,阅读本书后获得了巨大的收获。单从个人角度来讲,书中内容的启发性是很大的。我努力寻找我为什么也成为“剩女”的原因,只在“决不为了爱情抛弃妈妈”这篇文章中提到的“剩女心理学博士”中找到了一点共鸣。高学历女性确实也是社会中一个比较难找到幸福的群体。从社会角度来讲,这本书中所揭示的社会现象和社会不稳定因素,是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总之,这是一本很好的书,希望也一定能够畅销。

王红旗:下面有请北京语言大学硕士李贵成发言。

李贵成:结婚?不结婚?

李贵成 北京语言大学硕士

安顿老师的这本《结婚吗》,刚拿到手便一气读完,她写出了大多数人对于感情和婚姻的态度,因为真实,所以才能够吸引大量的读者,要感谢安顿老师为我们呈现出了未婚群体矛盾、迷茫而又坚持寻求真爱的心理状态,给我的启发很大。

结婚?还是不结婚?这是一个问题。

很多年前,我们父辈们的婚姻往往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们结婚之前其实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双方家庭觉得不错就结婚了,婚后也免不了要经历柴米油盐,经历生活中的琐碎和磨难,但是我们现在看他们的婚姻,觉得其实也很好啊,平平淡淡的一辈子,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海誓山盟,也并没有太多的感情基础,不知不觉过了一辈子,成为分不开的亲人。

现在,我们对爱情和婚姻的要求越来越多,幸福感反而越来越低。是我们的欲望太多?还是社会的普遍价值观念之下,我们不得不去要求?

北京语言大学是一个女生多的学校,我身边的女生同学们多数都没有男朋友,并不是大家不愿意找男朋友,大家也会去参加一些联谊活动,结果总是尽兴而去扫兴而归,到我们这个年龄,好像不那么容易喜欢一个人了,喜欢上一个人变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当然,这其中原因安顿老师的书中也有分析,“我不结婚是因为机缘没到,没遇见能让我舍得自己的好日子跟他‘混搭’的那个人。”我觉得这句话讲得很真实,的确,所谓的“剩男”和“剩女”,对于婚姻往往都是不自信的,说实话,一个人生活得久了,是会习惯的,如果突然有一个人需要整天面对,在一间房一张床上生活,有时候想想还是觉得挺奇怪的,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想法而已。因为,害怕审美疲劳,怕对方疲劳,也怕自己疲劳,归根结底,源自内心深处的安全感缺失吧。

再举举我的两个好朋友的例子吧。一个是我的小学同学,女生,现在已经跟她的男朋友同住了,也都见了双方的家长,但是俩人还没有结婚的打算。首先,我同学的父母,想招个上门女婿,想将来有一个孩子可以姓女方的姓,对于这个要求,男方是坚决不同意的,毕竟这个时代了,当上门女婿还是很少见的。其次,两人的家乡离得远,一个在湖北一个在山东,目前都在北京工作,当然也不是长久之计,毕竟没有房子没有积蓄,生活得还是很辛苦的。这些问题就是一些非常实际的问题,因为一旦说要离开北京,到底是去男方家发展还是去女方家?将来定居在哪?孩子上学等等一系列的现实就跑出来了。目前两人感情很好,但是没有结婚的打算,也许将来他们会结婚,但我觉得这个过程也必将是一个双方互相妥协和退让的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间他们的感情也必然经受各种考验,我每次跟我的朋友聊起这些的时候,她总是无可奈何,“到时候再说吧”的态度,其实结婚真的不是那么容易。

另一个朋友,我的高中同学,现在也是在北京工作,她的男朋友比他高两届也已经在北京工作几年了。他们从大学时候开始恋爱,感情基础非常好,但是如果要说结婚,我同学首先自己都过不了自己这一关。因为这个男孩子家里面的负担比较重,他需要把每个月工资的大部分寄回家贴补家用,当然这也是应该的,但是如果长期这样的话,我的同学就有点受不了了。我这个女同学家里的条件不错,独生女,没吃过什么苦头,但是我觉得她为了这个男生其实经历了很多让我自己觉得做不到的事情。他们其实也尝试过分开一段时间,因为彼此都觉得没有太大结婚的可能,但是又没有办法彻底分手,毕竟两人感情基础很好。所以,都很痛苦。我同学觉得如果他家里条件不是那么差,甚至说他家里什么都不给没有房没有车都没有关系,但是如果像一个无底洞一样没有限制地向他索取,她觉得她会受不了的。当然,从男孩的角度考虑,毕竟是自己的家人,又是家里的儿子,挑起生活的负担其实是应该的。这就涉及到经济基础的问题了,我们的父母都希望女儿们找到有房有车的对象,认为那样不会吃太多苦,以前呢,我会认为是父母势利眼,可是现在看到我的朋友的状态,我觉得一定的经济基础是很有必要的。因为结婚真的不是只是精神活动,我们需要物质保障,需要活下去,活好,没有经济基础是不行的。

那么对于一个女人而言,结婚是不是必需的呢?

安顿老师在书中的采访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个女人,一生拥有什么才是最宝贵的?美貌?爱情?家庭?后代?我觉得都不是,我觉得快乐是最重要的,而真正发自内心的快乐并不是一个男人、一段爱情、一个家庭和几个孩子就能带来的。”我认为这样的说法很对,如果不快乐,有了婚姻又怎么样?与其在婚姻的牢笼里痛苦还不如无爱一身轻地过单身的快乐生活。可以读书、旅行,充实自己的内心。我认为一个女人,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提升自己的内心。只有内心强大了,才不会畏惧来自社会上的各种压力。

最后,我想说,结婚是顺其自然的事情,如果缘分到了,遇见一个能让自己舍下好日子去跟他共度一生的人,就好好珍惜,好好经营。如果暂时没有遇到,也没有什么,只是不管怎样,都不能失去对真爱的追求,不能为了结婚而结婚。我相信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真爱一定会显得弥足珍贵,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追求并坚守。

王红旗:李贵成同学用身边的故事讲述了她的论点,下面有请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李怡乐。

李怡乐:劳动力市场VS婚姻市场

李怡乐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

读完安顿老师的新书,最让我感动的就是《美少年与丑男人的PK》这个故事。女主有一颗想要去流浪的心灵,现实中却一定只是个踏实工作和生活的乖乖女。她对自己的另一半写下简单的要求,“我希望他是一个内心善良性格温和的人,本性天真,热爱自由,有健康阳光的心态……”然而,生活中总却难以有这样一个适合的feeling出现。曾经有一位老师语重心长地教育我们班女生们说,不要再看偶像剧了,那些都是毒草啊,中了这些毒,你们还怎么在现实中找男朋友?其实谁也不可能幼稚到按照偶像剧的标准去选择自己的男友,只是现实生活有时过于苍白了,市场化的困境让人们即使面对婚姻也不免要在成本和收益间清晰地算一笔账,偶像剧中却总是充满了真情、阳光和温暖……

因为我是学政治经济学的,这里我想简单地从女性参与劳动力市场面临的矛盾,推演到婚姻关系的物化,对女性的就业和婚姻选择提一点小小的想法。

刚入大学的第一天,开学典礼上一位老教授语重心长地呼吁“不要把大学办成了职业培训所”。很不幸的是,在日益激励的劳动力市场竞争中,他老人家无法阻止历史的大势所趋。于是,上新东方,考托福,争取更高的GPA,努力去世界500强实习……这一系列活动成为了大多数学生本科生活的主题,这时候同学们之间几乎没有男女之分,16年寒窗(甚至更长的时间)就为了能让我们在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前获取足够强硬的资历。

毕业季同时是一个性别差异凸显的时刻。求职过程中种种直接的、间接的性别歧视就不用说了,女生们逐渐发现,除了要在令人窝火的劳动力市场血拼之外,婚姻市场上的暗战也开始了,而且你还需要准备更为复杂的简历(性情、样貌、家境……)。即将离开校园的女孩子们一方面要打造积极上进的职场女性形象,一方面又要凸显贤良淑德、适为人妻的品格。新时代女性的成功标准,就是要在劳动力市场和婚姻市场同时大获全胜。尽管媒体上经常会有大学女毕业生“不忙工作先相亲”的例子,但是对于多数接受了精英教育的女大学生来说,我们要同时拼GPA,拼才艺,拼offer,拼男友,一样都不能少,样样都要比别人强……

20世纪以来,女性解放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她们得以走出家庭,从事社会生产,获取经济上的独立地位。直到今日,尽管社会价值观日益多元化,“让女性回家”的呼吁也不断显现,但是我们大多数人还是认为,女性必须有一定的经济自主能力才可能保证婚姻中的平等地位。然而,换一个角度,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女性参与到劳动力市场的历史进程,意义更在于为资本积累提供廉价的产业后备军,这远非一条光明的妇女解放之路。

传统社会中,女性劳动力的再生产成本更低,组织力量更弱,这使得她们天然地更易于成为供资本压榨的归顺的劳动力。《资本论》第一卷中有大量对资本主义生产如何残害女工身心的描写。当然,这是18-19世纪的历史,但却决不仅仅是那一个时期的史实。潘毅教授所著的《中国女工》,向大家展示了在深圳的工业园区内,来自中国内地的年轻女子,在暂时脱离传统家庭的束缚之后,如何沦为跨国资本的附属物。当她们在流水线上贡献完自己年轻的劳动力之后,终将为资本所抛弃。这却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农村妇女所遭遇的困境,也是整个市场化进程中大多数女性在就业中面临的问题。

相对于我们的母辈,我们在全球化的劳动力市场上往往面临着更加不确定性的雇佣关系。女性结婚、生育的决策都可能受到雇主经济利益的限制。尽管现代女性基本获取了和男性同样的教育水平和行动自由,但是更高的就业门槛,更大的失业风险,却依然为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设置了天然的弱势地位。女性虽不再从属于一个具体的家庭或男性,但却要从属于资本,为剩余价值的生产而服务。在这种雇佣劳动关系中没有一丝的温情脉脉。

如果说女性最初的就业选择,包含了自我社会价值的实现和获取经济中的平等地位这些要求;那么当代都市女性的婚姻选择,又必然要求降低自身在劳动力市场上面临的风险,避免成为被完全异化的劳动力商品,回归到大自然赋予女性的生命角色。于是,我们就会想当然地期望让男友或丈夫去承担市场的风险,为家庭生活提供一个安定温暖的空间。婚姻选择也不可避免地被市场化了,衡量一个男性是否可以作为婚姻对象,需要衡量他置业安家的能力。为了给一场优质的婚姻投资,女孩们还需要不断地规训自己的身体,于是媒体上充斥着各种减肥、美体、整容……大大超出了作为一个健康人的日常所需。男女双方努力地在婚姻市场上发射对自身有利的信息,以求获得最好的“匹配”对象,尽管人人都知道真情最可贵,但真情总难以通过精心计划、刻苦经营来获取!

就好像劳动力天然并非是商品(马克思将自由雇佣劳动关系的建立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一个基本特征;卡尔?波兰尼则将劳动力的商品化视作将人类社会屈从于市场法则的重要一步),婚姻更不应该被市场的交换关系所异化。生活在市场化大浪潮中的女性,我们无法改变当下的社会存在,无论是选择回家做全职太太,还是继续在劳动力市场上打拼,是夫妻可以协商分工的问题,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只有在家庭组建中永远坚持寻找真情,热爱真情,才是女性获取自尊与独立的核心!

王红旗:李怡乐同学从经济角度谈到婚姻市场的情况,下面请清华大学博士戴蓓芬发言。

戴蓓芬:敏于自我的一群——读《结婚吗》有感

戴蓓芬 清华大学博士

如果说写作是在呈现一种思考方式,那么安顿女士的新书《结婚吗》就是在以细腻平实的方式呈现一个当今社会中给人带来浮躁和困惑情绪的话题——婚恋。这是一种清明简洁的方式,它反衬了婚恋问题的多重性和复杂性,这也使得它能够直接地触碰我们的内心,甚至能够帮助我们抛开种种对于现实的疑虑,重新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

这是一本记录访谈内容的书,书中14位男性女性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在这个时代他们的同龄人所面临的问题——如何选择自己的婚姻和生活。尽管,在内容上书中记录的是一些对生活和感情的细琐的思考,但是整体看来,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对生活和感情的诚恳认真的态度。正是这种态度,决定了书中被访者的感情状态——单身,正是这种态度,表达了他们的生活方式——自由,也正是这种态度,呈现了他们的精神特质——独立。他们是敏于自我的一群,所谓敏于自我,可以说是敏感于自身的情感、追求,甚至是关于生活的信仰。我认为,这种敏感是一种生活能力,它奠定了每个个体生活的基础,同时,它也是现代社会的奇缺要素,并且甚至能够成为解决我们对婚恋问题思考的困惑的途径。这条途径便是——你到底在生活或是一段婚姻当中想要的是什么。这是一个需要被明确的前提,所有对于生活的努力和坚持都是建立在此前提之上。在一个一切趋同的社会里,书中的被访者或者与他们类似的人对自己生活的选择体现了人——作为一个个体所能够体现的独立价值。十四位男女每个人都有对自己所珍视的品质和认定的标准的思考,由此,他们看起来是不愿意妥协的一群。这也导致前文提到的可贵的态度竟然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可疑的。《结婚吗》这本书正是在回答社会中对这些保有独立性的男女的质疑。安顿女士用平实、客观、亲切的方式为我们记录了一种状态,并向我们传达了一些看起来天真固执,但是却非常纯粹毫无功利的情感。除了对这种情感的体认,更重要的是,对这种情感的坚持,这需要一定的勇气,承受力和积极乐观的心态。最终,我们看到对生活明确的认知和对婚姻坚定的理想促成了这样一个群体的出现。或许,他们所坚持的正是其他人已经迷失的,他们所努力的正是其他人已经压抑的,所以,看到他们对自己的生活的陈述,我们也能够感受到一种内心深处的共鸣,这也才是这本书的成功和魅力所在。当然,这样精神上的坚持和认真可能导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坎坷和辛酸,因为毕竟,传统价值在这个社会中是强势的。他们的坎坷和辛酸正体现了传统价值与现代社会新价值的对立和矛盾。而安顿女士以倾听的方式走进他们的心灵,架起一座很好的桥梁。首先,他们在面对安顿老师的同时也在面对安顿老师的读者,这使得他们得以以一种曲折含蓄的方式向这个社会表达自己,而作为读者的我们,同时对于那些坚持传统价值观念的人们来说,能够以一种亲近的方式了解他们,甚至最终达成对他们的认同。我们可以看到,在这本书中,这些看起来与社会保持距离的个体实际上是一群非常鲜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的这个社会的新价值观的方向的人。对于感情,他们看起来有一些半途而废,实际上保留了完整的自己,看起来挑剔刻薄,实际上是在等待真正属于自己的爱,看起来孤独不合群,实际上是在一个独立的领域享受生活。可以说,安顿女士对他们精神状态的记录是在向我们展示他们的独特的风采和气质。我认为,这是一次平衡社会多元文化的成功的尝试,其中体现的透视心灵的方式以及蕴含的诚恳认真的态度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我们必须看到,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特的,而那些异己的,他者的,非我的行为必须在一个恰当的维度里被理解和尊重。

王红旗:戴蓓芬同学用一个很特别的角度审视“剩男剩女”这一群体。下面请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薛瑛发言。

薛瑛:婚姻,与幸福并无关联

薛瑛 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

我拿到这本书也是一口气读完的,之后又一口气写了今的这份发言稿。写完之后我当时觉得自己写得可深刻了,哈哈,听了大家的发言之后,我写的更像电影宣传片,比较适合放在今天研讨会的最后做总结。特别是我还做了一个PPT,就愈发的像宣传片了。

我的发言有一个特别煽情的名字叫做《幸福:婚姻并无关联》。我们或许会怀念父辈们的简单。见面,结婚,生子,过完一辈子。一切或许没有那么难。她们的婚姻有很多我们现在理解不了的忍耐和牺牲,有我们向往和渴求的责任感和忠诚。的确,朴素的生活造就朴素的婚恋观。在父母那一辈里,婚姻是为了生存。女儿的出嫁可能是为了礼钱好让弟弟有钱娶媳妇,儿子入赘女方可能是因为家里已经负担不起太多人的口粮。他们之间没有太多类似于“爱情”的东西,但是他们也可以白头终老,我们也一样可以健康长大。

而今天的我们有太多的选择和诱惑,这让我们变得挑剔和苛刻。关于这个世界,我们了解更多,我们更自信。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吃快餐,对于另一半,我们也需要现成品。我们没有耐心去打磨一块璞玉般的男人,慢慢等他散发美玉光芒。

我们更爱自己,我们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我们不会轻易的为了别人谋杀属于自己的乐趣,放弃自己的追求。回过头去看,父母亲们的婚姻在我们看来是那样的不可理喻,难以接受。婚姻须得是一场0.5+0.5=1的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在生存面前,爱情早已退居二线。毕竟对于现在的我们,生活那么难,房价那么高,马路是那么堵,公务员是那么难考,北京户口那么难进,孩子上学竞争那么激烈。何况感情本来就是一件玄而又玄的东西,它产生的没来由,偶尔还会消失的没踪迹,也难怪大家需要一些更踏实的东西垫垫底。

我们无法改变时代。如果可以选择出生,我会宁愿生在激情澎湃的上世纪80年代,和一个穿着高跟鞋会写诗的中文系男生相恋,沉迷在那些文字里。但是我们的的确确生在史上生活压力最大的时代,这个时代里,生存和发展是第一主题。在一个连爱情也讲究优胜劣汰的世界里,有些人幸运,有些人剩下。因此我说,“剩女”是一种正常现象。

你看那些幸福的人,都差不多,事业有成、家庭美满、母贤子孝、丰衣足食、要什么有什么,不外乎这些。但是你看不幸的人,烦恼和遭遇都不一样。我不想讨论书中那位想要衣锦还乡的北漂“凤凰男”,还是那位被有北京人莫名其妙优越感的“小市民”母亲,抑或是书中那个背部有大面积不规则纹身的而嫁不出去的自卑女孩。他们有各自特殊的原因被“剩下”,莫衷一是。而我更感兴趣的书中那些自己选择单身,钟情一个人生活,坦然成为“剩女”的这类女性们。因为对于她们来说,“剩女”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是自己个人的选择。她们的例子更具代表性。她们告诉世人,不是所有在适婚年龄没成功嫁掉的女人一定都有心酸曲折的故事和破碎的心,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

就像书里面第一位被采访者说的那样:“我不结婚是因为机缘没到,没遇见能让我舍得自己的好日子跟他‘混搭’的那个人。谁说非要跟一个男人结婚才能过的高兴?我现在的日子过的挺好,高兴着呢,要是加上一个人不能更高兴,瞧着不顺眼还要增加很多烦恼,那为什么要改变?”

是的,对于现代社会的精英女性来说,她们需要的不是一个养活他,给她一个家庭,为他生一个孩子,老了以后相依为命,最好死在她后头免得她一个人承担孤独的晚年的人。对于她们来说,假如放低标准,结婚是很容易的事。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可以得过且过,但是一想到这种情形要和婚姻联系起来,很多人仍然不甘心苟同。因为即使在现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里,在大多数人的心中,婚姻仍然是一件神圣的事,仍然类似于一种孤注一掷的赌博性质的行为。没人会刻意的想要经历几段婚姻,颠簸在坎坷的情路,弄的自己身心疲惫,对伴侣的一劳永逸的正确选择是每个女性的梦想。

经济的独立是现代女性在婚姻市场的立足点,女人可以不必为了获取安逸舒适的生活而委屈自己去接受一个貌似能提供这些的男人。这也决定了在选择伴侣这件事情上,个人的主观感受成为了相对的优先选项。选伴侣就像给自己选最可信的贴身内衣一样,舒服程度是首要,绝对不能打折扣!

在这样期许下的婚姻观,包含着她们对精神和物质的不同认知,不同考量,但是更多的是对于自身价值的肯定和尊重。在与不同人浅尝辄止的交往背后注意到的细节,包含了教养,道德观和价值观都会影响对一个人的判断,而当这个人是与你朝夕相处的另一半时,我们会愈加的严格。

或许每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禁不住在放大镜下面细细观察,但是更多的时候她们没有遇见那个能够说服自己去跟他一起生活、一起生孩子、一起存钱、一起变老。拣尽寒枝不肯栖,“但是如果结婚不能让人满意和幸福,我们宁愿自己过自己的逍遥日子”。

于是我开始思考,婚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就必然是合理的吗?对于这些宁愿顶着“剩女”的名号,也不愿意降低标准退而求其次的女性来说,就这样“剩”下去是否是一种更优选呢?父母辈的婚姻貌似很稳定,但是对于很多牺牲掉个体幸福追求而一味的去成全这个外壳,保存它的完整相比,“剩女”是不是更快乐呢?我们也很难不怀疑,这样的家庭带给每个个体的是否都是正面和积极的能量呢?

在每一段感情关系中,势必有一位是屈从者(settler),一位是高攀者(reacher),就像国家间不存在完全平等的关系一样,感情和家庭的稳固是以一方的牺牲作为代价的。没有绝对的平等,只有相对的平衡。只不过古往今来大部分的男女关系都由女性保持着屈从状态,并且整个社会和文化都视此为常态。因此,一旦有一种力量试图打破这种关系,矛盾便会产生。为什么人们不相信因为坚持自我而被强行划为“剩女”行列的一定是异数?为什么大多数人认定“剩女”一定不是从心里感觉快乐而是需要同情和帮助?为什么对于女人来说,能够达成幸福的唯一途径就是找个男人并成为他法律上认可的老婆?女性为什么不能对婚姻说no呢?相比在婚姻中丧失了自我和认同,失去了快乐和骄傲,那试问,做“剩女”又有什么不对?

期待社会给她们更多的空间,让她们享受单身吧。

王红旗:薛瑛同学讲得非常好,下面请北京语言大学的博士冯琼琼发表她对《结婚吗》的看法。

冯琼琼:什么更珍贵?——读《结婚吗》有感

冯琼琼 北京语言大学博士

安顿的新书《结婚吗》讲述了14个大龄未婚男女的故事。

大龄单身男女,现在的社会给他们身上贴上了不无贬抑性的标签——“剩男”“剩女”,更有好事者将他们分出级别,安上各个有趣的谐音名目——“剩斗士”、“必剩客”、“斗战剩佛”、“剩者为王”等等。媒体也经常策划各种栏目讨论这些没有在法定晚婚年龄年限前完成终身大事的人。这些没有在“应当”的年龄做完“应该”做的事情的人,被认为是“剩下”的人,通常被认为或是客观上有缺陷,或是主观上太挑剔,总之,是因为种种不利因素而在婚姻上落后于主流人群的人。

“剩男”“剩女”这两个新近产生的现代汉语词汇是如此迅速地被无数人接受,用来贴在周围亲人、朋友甚至自己身上,可是,本来只是个人对自身情感和婚姻的选择,到现在演变为一种牵动社会大量关注的“剩男剩女”社会现象,到底是他们自己的问题还是社会的问题呢?到底他们自身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他们为什么会被当作“社会问题”来对待?而主流社会对于这种个体现象为何如此担忧,在有意无意之间对这个群体进行集体施压,以便解决这个“问题”呢? “等一份真爱到两鬓如霜”,书的代序标题表露了作者安顿对待“剩男”“剩女”们的看法。在作者看来,她“采访到的被‘剩下’的男女中很多人非常可贵,他们对于爱情的固执和坚持,让作者“觉得在一个物欲缤纷的时代,爱情可能是还有救。”

 14个身贴同样标签的人,演绎了14个不同的故事,其中又各有大同小异。而每一个个体故事,在分门别类的解读下,又会牵引出一些社会热点词汇。两位因身体上的特殊原因被人挑剔的女性,两个因城乡差异而被人挑剔的“凤凰男”,两个因各自原因不断挑剔别人的“北京男”,剩下的8位女性,就比较集中地代表了在人看来“太挑了”的典型“剩女”,这8位女性,或是因为孝顺母亲,或是因为守着一份真爱,或者仅仅是因为过于独立和自主,太强调精神生活,太重视个体感受,而不肯迁就,不愿妥协,终于成了“剩下”的人。

我们的社会处在一个混乱的转型期,在爱情快餐化,婚姻商业化,个体工具化的时代,功利性的角度被广泛认可和接受,并且被作为一个普遍的标准来衡量我们身边的人和事。太重爱情也许被认为是沉迷;追求理想化婚姻也许被认为幼稚;纯情也许会被认为是愚蠢;讲究精神生活也许会被认为务虚不务实;追求自我发展的女人,也许会被认为不安分,不是一个好女人;要求完美的人,更是会被认为不正常。社会的导向让我们渐渐接受了这些判断,我们也慢慢被这些观念所规训,并以此去评判和规训那些持不同观念的人。而我们评判的标准也许太单一和武断,并不足以作为一个普遍适用的准则去衡量所有的人。因此,书中的“剩男”“剩女”们,他们的爱情观、婚姻观、价值观与主流观念的矛盾与冲突,恰好凸显了我们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呈现的精神层面上的问题,也是我们需要停下脚步来考量和反省的地方。

安顿在书中的态度是开放式的。在采访手记中,安顿既站在平等的角度来聆听受访对象的倾诉,又保持了职业的眼光来审视每一位主人公故事所折射的社会现象,这种适度的距离保证了安顿思考的宽容性和敏锐性,也保证了安顿对个体的尊重,既是对“剩男”“剩女”们的尊重,也是对读者的尊重。

在整个社会的飞速转型过程中,传统社会价值观念的转换总是会有或滞后或错乱的地方,而在媒体网络便捷时代,我们的媒体人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媒体的导向对平民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而这种影响会渗透到每一个阶层的观念变化中,这些或大或小的变化,都会形成动力或者压力,以不同的方式施加到每一个人身上,如此重要的位置,需要的是媒体人谨慎的态度。如果媒体人都能像安顿一样,持一种开放而客观的立场,多一些宽容和体谅的角度,甚至是欣赏这些“爱自己,坚持自我,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人”,我们的社会会更多一些自由的空间,更具有多元色彩,更加令人向往,而遵循自我的选择,以严肃而谨慎地态度来结婚,更加能保证婚姻的质量,提高婚姻中个人的幸福指数吧,而为一份真爱等到两鬓如霜,这种立场和态度更加珍贵吧!

王红旗:感谢冯琼琼的发言,下面请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罗悦发言。

罗悦:婚姻?请三思

罗悦 北京师范大学硕士

于古代文学经典中追溯,婚姻始于浪漫而古老的契约,《诗经》中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就体现出了婚姻的契约本质。这种契约有格外浪漫的一面,比如《桃夭》一诗中写道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里以鲜艳盛放的桃花作为起兴,衬出了新嫁娘恰似桃花般的娇羞美丽,也包含了女子对幸福婚姻生活的憧憬向往之情。人们更是真心祈盼结成婚姻的新人们能得到长久的幸福。然而,既然是契约,自然也有残酷无情的一面。《诗经》也同样描述了不幸的婚姻,《氓》这首诗就塑造了一个经典的弃妇形象,也留给后世几句话作为警示,“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其实,婚姻从来不是如想象中那般光鲜亮丽的,引用一句作者在《代序》中提到的比喻:婚姻的锦被下面是满床的虱子。化自张爱玲名言“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的这个比喻,虽是辛辣刻薄,却又让人忍不住赞叹有趣而贴切。与恋爱不同,婚姻要少了几分风花雪月的浪漫,又多了不少柴米油盐的计较。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婚姻应该不是大多数人家过日子的模式,婚姻总是有鸡飞狗跳的一面。不过这种不完美大概也就是婚姻可贵可爱的地方。

无论如何,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婚姻一向被视为人生头等大事。可是远离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进入新婚姻时代后,站在婚姻大门外徘徊而迟迟不敢迈入的人也日益增多。中国有句古话: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若是到了一定年龄却还没有结婚的打算,难免要要被贴上“剩男”“剩女”的标签时不时接受家人、朋友等身边的加倍“关心”甚至探询。

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坚持独身的人群的增多不正也是时代思想进步的标志吗?正因为人们有了选择婚姻的自由,于是也便自由地选择要或不要了。无论这种选择带来的是快乐还是伤痛,人们可以选择婚姻这件事本身就足够有意义了。没有遇上合适的,那就不嫁不娶,不将就也不苟且,这种婚姻态度也未尝不是一种潇洒的选择。作者在《结婚吗》这本书当中记录了14个都市大龄未婚青年的故事,他们中有男有女,来自不同地区,职业背景颇有差异,但都因为没有在适婚年龄步入婚姻而被称作“剩男”、“剩女”。他们每个人的故事和经历都是独特的,但是在当今都市人情感生活方面又都具有一定代表性。“‘凤凰男’与‘孔雀女’的较量”、“青春不是谁都挥霍得起”等章节都聚焦了当下的婚恋热点问题。靠自己从农村来城市的男青年往往自身素质不错但家境不理想,被称作“凤凰男”,他们想在大城市收获理想的婚姻并不容易。年轻漂亮的女孩没有经得住金钱、地位的诱惑而介入他人婚姻成为“小三儿”,这种现象如今也已屡见不鲜了,她们未来的婚姻又在何方?作者书中的采访对象虽是一个个独立鲜活的个体,但是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这个时代的缩影。感情、婚恋问题的背后其实都折射出了不少值得我们深思的社会问题,也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究。

再回到这本书里的主人公们身上吧,这14个都市男女虽然拥有各不相同的人生故事,虽然有些人是主动放弃结婚的打算,另一些则是被迫进入“剩男”“剩女”行列。可又有谁是不愿意在正当龄时,谈一场甜蜜妥帖的恋爱,顺顺利利地娶了或是嫁了个合心意的人,成了个温馨又和睦的家呢?

作者细腻平实的笔触带领我们走进书中人物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情感故事。这些都市青年们被“剩下”的原因看似林林总总,但大多数人无法走进婚姻其实都因为没办法将就、不甘心与现实妥协。随着年岁渐长,固执的个人想法和习惯渐增,愈发不愿意为另一个人改变,也挑剔着另一个人,于是就在这样日复一日的挑剔当中将自己“剩”了下来。

结婚是为了幸福,这句话说得多好。如果不能带给自己幸福的婚姻,又何须强求。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每个“剩下”的人都因为过于挑剔或是有某种生活怪癖、心理隐疾等等。对于那些不愿在爱情上委曲求全而坚持宁缺毋滥的人,我们应该心存敬意。耐得住那一份寂寞,受得起世人冷言冷语,这更是需要坚定与勇气。他们当中有些人,可能会被看做挑剔,但自己选择自己愿意走的路,又何必多做解释。这种坚持完整爱情的态度本身就很可贵的,从书里那个胖姑娘的故事里,尤其能感受到对自我的坚持,这样的想法才值得我们尊敬。对他们来说,如果别别扭扭或匆匆忙忙结了婚成了家,反而会给双方带来更大的伤害。所以,面对婚姻,请三思。

王红旗:90后也分析有头有道,下面请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丁大力发言。

丁大力:看待“剩男剩女”需理性——由《结婚吗》想到的

丁大力 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

10月28日,我有幸参加了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女性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女性文化研究基地和九州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当代中国婚恋热点问题论坛暨安顿新作《结婚吗》读书研讨会。由于得知此次会议的时间较为仓促,在会议开始之前我都没有拜读过安顿的新作,这是一个遗憾。但是在会议中。我认真聆听了安顿本人以及国内著名的专家学者包括一些研究生的报告以后,感想颇多,现总结为三点。

一、 爱情仍然应该是婚姻的基础和支柱

当代社会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的思想中搀杂着过多金钱、权力等各种各样的考虑,这种现象在婚姻问题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但我认为对婚姻来说爱情仍然应该是基础和支柱。

两个人没有爱情作为支撑是不可能顺利走向婚姻的,如果我们能够找到没有搀杂任何东西的爱情,那就结婚吧。如果找不到爱情而是迫于各种压力结婚的话,我们也要抱有在婚姻中寻找爱情的梦想,可以先结婚后谈恋爱,两个人只有找到一个叫“爱”的东西,我们的婚姻才能长久支撑,物质上的东西永远无法做到这一点。我听同学说他父母是指腹为婚的,我很幸运,我父母是自由恋爱的,他们的婚姻很幸福,母亲至今都会向我“炫耀”父亲当年追求她的情形。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和父母一样呢?我们为什么要轻易对爱情和婚姻失去信心呢?爱情仍然是婚姻长久的支撑,我们不能放弃追求幸福美满的婚姻,否则我们面临下一代的时候,该如何传递给他们一种健康的婚姻观。

二、自己和他人共同制造了“剩男剩女”现象

我觉得“剩男剩女”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种现象,这应该从自己和别人来找原因。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思维定势,那就是当两个人的关系出现危机时,首先的定位是自己没有问题,错误出在对方身上,每个人都这么想以后,两个人是很难有一个很好良性的沟通。我们需要做的是,当碰到某个问题时,主动去思考别人为什么这样看我?我是不是真的有这样的问题?有的话能不能改一下?如果确定自己没有问题,那么造成误会的原因是什么?我认为出现问题时首先要考虑自己的不足,而不能把责任都推给对方。

造成“剩男剩女”现象的人群有两个:一个是父母和其他亲友,父母觉得儿女已经到了应该结婚的年龄,那么就应该结婚,否则对自己和家庭都是十分不利的,老一辈都有这样的想法。另一个是我们的同龄人,他们是制造舆论的主力军同龄人制造这个概念和问题以后,是两个阵营就在不停地争论:到底什么是“剩男剩女”?标准是什么?有必要提这个概念吗?谁是“剩男剩女”?这个现象应该引起注意。

三、关注婚恋问题应该保持全面性

这本书我没有看过,不知道采访人群具体是什么,当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基本上都是在北京的定居的一些年轻人。关注婚恋问题的学者和其他研究者,除了大城市的年轻人以外,是不是应该也关注一下其他边远山区的年轻人。我想我们应该关注一下那些农村孩子,思考他们为什么能够接受比较早的婚姻。一是他们当地的习惯,并被他们接受。比如女性到20岁以后不结婚的话,连自己都觉得自己不正常:我应该结婚了,不结婚在其他人面前抬不起头来。没有人逼迫的情况下她就结婚了,婚后生小孩,也过得挺滋润。幸福的标准不是唯一,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评价别人,特别是知识分子,有的时候很难去真正理解社会底层的人。二是宗教原因。比如伊斯兰教认为人只要年龄到了就应该结婚,有幸福的家庭之后,你才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在穆斯林的心里面是接受按时结婚甚至是早婚的。总之我要说的意思就是怎么能够把现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剩男剩女”现象和其广大农村地区、社会底层的年轻人能够接受按时结婚甚至是早婚连在一起思考,从而更全面地看待中国当代年轻人的婚恋观。

结语

王红旗:丁大力博士讲得很有道理。每位同学从不同方面和自己的理解谈了对安顿老师新作《结婚吗》的思考和看法。感谢专家们和同学们的发言。爱是人性美德的精髓。从人类未来哲学的意义上讲,人相信未来是情感的,而不是理性的。爱的情感推动着人类精神与物质文明的进程。当代人的婚恋伦理困惑在于,无论在婚姻之内还是之外,都是把爱的情感物质化,或用物质代替爱的情感,或用市场消费交换爱的情感。其实“剩男剩女”是追求真爱与幸福的执着一族,他们用实际行动挑战的不仅仅是传统的婚恋观,更有着一种新鲜的自我精神,这种精神也形成和丰富着未来的传统。也许在这样的环境中人格会更加完善。

论坛现场

今天我们这次会议有两个目的。首先是共同研讨安顿《结婚吗》这本书,透视当代婚恋热点问题;此外,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联合在座10所高校的老师和同学,组建中国女性文化研究的团队。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女性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女性文化研究基地今天有幸聚集了10所大学优秀的研究女性文化的硕博士生,我们看到了女性文化研究学者真是后生可畏,你们是我们的接班人,我相信在座各位老师也同样有非常高兴、激动的心情。我们看到社会文化尤其是网络文化,对女性、男性、婚姻、爱情有很多世俗和不健康的内容,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女性不怀善意的围剿。当然也有一些是社会转型中不可避免的文化冲撞,是人们遭遇市场、消费所面临的多元文化选择的困惑。针对这些种种问题,我们的婚姻、恋爱、价值观念都需要重构,社会需要你们这些年轻的知识精英和我们共同携手完成。但这份责任归根结底要肩负在你们的身上,你们是构建当代中国平等和谐性别文化的希望和后备军。我们“基地”也会发起更多的高校,聚集更多正义的力量参与这样的文化重构活动,同社会不健康的文化进行战斗。作为知识分子我们要肩负起这样一份责任和义务。虽然今天会议以论坛结束,但这个会将是我们联合的开始。

我们坚信,大爱晚成,让真爱启程。谢谢你们!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中国女性文化研究中心 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