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买macbook pro:中国的女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1:25:35

514
2011 12.09

导语:近日,网友发现两尊奇特的雕塑树立在西北大学现代学院的图书馆门前,两尊造像分别是希腊的雅典娜和中国的女娲,但它们面部却被换成了该校的两位女校董。这一做法让网友大呼雷人。是什么促成了“校董成神”荒诞剧的上演?它的背后又折射了哪些时代困惑?[详细] [网友评论]

“活人不立像,所以借女神”,这是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宣传部曹部长对女娲和雅典娜的雕塑纷纷“变脸”该校校董的解释,只是这样的解释和塑像行为本身一样雷人。

关涉审美,校园雕塑的实质是演绎“教育美学”

雕塑,算得上最典型的文化景观。城市街头的雕塑,是对城市精神、历史风貌的形象写真。而校园雕塑更是与所有的校园物质景观一样,积淀着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蕴含有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它通过被解读,使学生不仅掌握一定群体的环境知觉,而且同时从雕塑作品中领会特定文化的设计思想、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过一个“教育美学”的概念,其中包括这么一个内容: “用审美的精神改造环境,让教育成为教人为生的美学”。也就是说,出于审美情怀,可以在教育环境中添加一些寓意着美,能启发美的联想的事物,也通过美的教育使人获得幸福。应该说,校园雕塑则正好能承担这个功能,因为,它们兼具纪念性、象征性、激励性和装饰性等特点,突出思想审美、重视德育潜化,或着重表现人类的智慧和对真善美永恒的追求。[详细]

关乎信仰,女娲和雅典娜皆有特殊的文化意义

再有,雕像作为社会文化信仰的一个载体,从古至今,从中至外,或出于缅怀,或出于敬仰,或出于憧憬,或出于感孝,总会在合适的时机和恰切的地点,直面肃立。站在塑像面前,不用担心语言不沟通,更不怕它会用言语伤害你。你可以想像它生活的时代,“听”它诉说往事和历史。

就此次西北大学树立的这两座雕像而言,雅典娜属于古希腊著名神话人物,女娲也是中国神话的经典人物,二者各自蕴含了不同的文化含义,前者象征着正义,后者则象征着人类的初始,指引人类的追求。总之,这些经典形象肯定会给公众一个固定的印象和概念,恣意改造的再创作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详细]

“神”化校董,既亵渎了艺术又玷污了信仰

更何况西北大学的再创作则是直接将两个女神雕像的脸直接换成该校校董的脸。无怪乎相关消息在网上传开之后,既有网友认为,“校董版女神是对神话人物的亵渎,也是对艺术的亵渎”。把雅典娜、女娲换成女校董的样子,一来是对艺术的亵渎。因为,创造力与想象力是审美中最重要的两方面。把完全存在于传说中的神话人物具象化、具体化,可以说是对审美想象力的一种破坏。英国著名诗人济慈(Keats)在《希腊花瓶歌》中说,“听得见的声调固然幽美,听不见的声调尤其幽美”。把女校董的形象具体化无疑就是破坏了这种听不见、看不见的想象之美。

另一方面,多数网友在评论中认为,此举是在亵渎神话人物,玷污人们的信仰。网友“西园公子”说,“雅典娜”换人了,这让圣斗士情何以堪!现在为了大地上的正义和爱,保卫“雅典娜”,保卫人类的重担就落在西北大学的肩上了。更有观点认为,这种被“现代派”改良后的文化信仰,还是一种彻头彻尾的信仰乱伦,因为它将为神话人物和为功臣立像“混搭”起来,让一个上古的女娲长着现代人的脸,另一个西方神话里的雅典娜则长着东方人的脸,可谓十足的不伦不类。[详细]

雕像作为社会文化信仰的一个载体,从古至今,从中至外,或出于缅怀,或出于敬仰,或出于憧憬,或出于感孝,总会在合适的时机和恰切的地点,直面肃立。

可悲的是,西北大学将象征中外文化的神话人物塑像,改头换面,上演了一场亵渎艺术和信仰的审美惨剧。

大学是探讨真知学问的地方,但当“校董来了”的时候,就异化成了神。如果投资人是大学守护之神,那学术理想,大学精神将何处安放?

民办高校内外交困,只得像敬女神那样敬校董

民办高校遭遇的现实情况极有可能是,为校董涂上一层神话般的油彩,博得校董一悦,资金的支持就来了。有了钱一切都好办。女娲、雅典娜,哪如钱她妈。这也凸显了一些独立学院办学上的困境。没有稳定的教育投入渠道、资金来源困乏、过多地依靠校董单方面投入的软肋使其慌不择路、饥不择食。有钱就是娘,有奶就是妈,艺术靠墙站,理念滚一边。

民办院校从其办学伊始就很难有自己的特色,而盲目套用了公办院校的行政化之路,离了“婆婆”们就玩不转。校董们左右着学校的办学,可以不遵从教育规律而把民办院校当做私人产业和企业,使民办院校先天缺钙,其对教育理念的追求就难以坚持,也就形不成良好的办学声誉,实现招生就业等的良性循环,建立起一个资金来源多渠道的运行机制。

更别说近些年来,独立学院生源减少,招生困难,资金来源更是极其有限,依靠校董等的投入维持成了其救命稻草。包含独立学院在内的民办院校感到寒冬已至,这正是使其不得不愈加献媚于校董以求生存发展的关键。不能给校董以回报,最起码要给校董一个笑脸吧?但就此却要抛弃艺术追求、违背教育理念确实让人很遗憾!但试问又有哪所民办院校的管理者敢于说校董们个不字?民办院校内外交困的局面形成久矣![详细]

“金主”雕像竖起来,独立自由的大学精神却矮下去

从大学精神的角度来讲,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此举显然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要求相悖。时评人五岳散人指出,雕塑事件表明学院距其名“现代”还有一趟艰难的旅程,肩负社会责任、传承知识文化的是大学的精神基础,对学校有经济贡献的校董不能被抬到神祇的高度。也有评论直指当下高校的精神之困,一味向商业低头觅食,忘记了“仰望星空”、守护象牙塔独立与自由之责任。

再比如,前不久清华大学为筹集办学资金,出让教学楼冠名权,引起舆论一片哗然,“真维斯楼”阴影笼罩清华。不错,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资金,自集资金追求更高质量的教育无可厚非,可不能因筹集资金却背离了教育得正确行径。企业出钱了,教育楼冠其企业名,楼还是那座楼,表面上看学生该上课的还是上课,学校没有什么损失;校董是学校的出资方,为学校发展做出了贡献,竖个雕塑赢得校董今后更大的支持,期待学校的更好地发展。

问题也就出在这,无论是清华还是西北大学,这应该是他们共同的逻辑。可事实真是这样吗?也许在校方看来,没钱办不了教育,可也不是钱愈多,教育就发展得越快,这是任何人都明白的道理,我们的大学校长怎就不明白呢?大学校园弥满铜臭,拿什么价值引领学生的成长,难不成要让我们的学生唯钱是举?无论是“真维斯楼”,还是校董雕塑,都是校方的媚商之举,只不过是心虚不敢承认而已!

总之,当神圣女神的面容被校董取代,当教学相长的清幽学府在财富面前折腰,独立、创新的大学精神就很难占到重要位置。大学重道自守的文化氛围不能消退,更不能任教育生态气短心虚,一副病容。[详细]

一方面,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领袖塑像成为校园雕塑的主流,本应独立自由的大学精神一时间变得整齐划一。

另一方面,和今天城市里的多数雕塑一样,新式高校雕塑往往因大而无当,内涵不明,激发了人们的反面想象力,频频遭遇调侃,比如这样的雕塑被戏称为“读书顶个球”。

应该说,西北大学的雷人雕像,不单单折射了高校教育的功利化,同时,它也浓缩了这个粗鄙时代的困境和迷惘。

如此畸形“审美”,说到底是“没文化”

首先,雕塑之所以作为一种文化,乃是因为它的物质形态也充满了文化性。它的质材、工具、制作方式、造型处理、安放地点的选择等等,都有文化意义。因为它们经过艺术家的精心选择,是经过有文化修养的人——雕塑家的思考和处理,所以就已经不是原型的质材、工具、造型和环境。

可惜的是,在西北大学的校董脸雕像中,却很难读到这样的文化性,感受不到他作为艺术品的美感。反之,半神半人的校董出现在校园里,却让很多人产生了倒胃口的感觉。而该校校方的回应更是显示了其畸形的审美心态,首先,他们一再强调雕像是艺术品,并且声言学校里有五六十尊类似雕像,甚至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对学院做出贡献的人都有,并且在校网上出示了相关图片,而这些显然已经背离了校园雕塑本应体现的“教育美学”精神的真谛;其次,艺术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但当雕像无法脱离一颗媚俗之心的时候,它就不再是艺术,而变成了笑话。让人生发校董雕像与神圣象牙塔不匹配的错位感,哪怕它们是以女娲或者雅典娜的身姿出现。[详细]

信仰缺失文明失落,媚俗之风刮遍华夏大地

把雅典娜、女娲换成女校董的样子,还是一种“媚俗”,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恶俗”的纪念方式。那么,为何这种媚俗之风炽盛?显然不只是从业者职业操守发生嬗变的问题,说白了皆为一个利字。在如今全民梦想发财、社会物欲至上的氛围之下,一些惟利是图者,连脸皮都可以不要,而况媚俗乎?因而在一些人眼里,似乎只有走媚俗之路,才能吸引受众,增加卖点;只有媚俗,才能出人头地,名利双收。

往深里说,媚俗出现的根子还是出在信仰缺失上。今日的中国人,比这个时代的西方人更像19世纪的西方人,表现出欧洲早期工业化时代欲望强烈、生机勃勃、冷酷无情、迷信物质力量的布尔乔亚精神。当世之国人,与儒家文明熏陶下的老祖宗比较,在精神上恍若异种。在富强这张脸谱上,中国已经步入“现代”,而“现代”的代价却是“中国”的失落——不是国家主权意义上而是文明主体意义上的中国。[详细]

改变逐利的拜金心态,还需文明崛起

改革开放打破了人们“吃大锅饭”的格局,“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经济变得越发重要。在整个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民众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向,整个社会的价值标准趋于单一化,“唯金钱是瞻”。

这种拜金主义心态的形成,放诸整个社会,其实还是因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虽然创造了30年迅速崛起的奇迹,但现代性的负面景观也逐渐显现并且未能得到有效克制使然。

在常态社会下,现代性一方面滋生着不断变种的野蛮流感,同时也不断生产着对它们的抗体。从现代性的历史来看,自由、民主、法治、平等各种价值以及相应的社会政治建制,还有人类几千年的人文与宗教传统,都是制约现代性负面的有效因素。文明之所以依然给我们希望,启蒙之所以没有死亡,源远流长的人文与宗教传统之所以仍有意义,乃是建立在这种现代性抗体的自我生产机制之上的。

遗憾的是,中国在追求现代化过程当中,暂时舍弃了文明,全副精力攻富强,不惜一切代价学西方,追求“富强的崛起”。而富强是世俗的诉求,文明则内含了伦理、道德的价值理想。正如学者许纪霖所言,中国已经崛起的是富强,尚未崛起的是文明,而这种缺乏价值理性支撑的畸形崛起,出现“校董女神”这般粗鄙化的审美也就不足为怪了。[详细]

今年5月,清华的教学楼被改名为真维斯楼,一时间舆论哗然,人们在感慨大学精神迷失和沦落的同时,也开始反思这个时代的困境和迷惘。

著名美术教育家徐悲鸿之子徐庆平曾说,“一个伟大的民族一定是一个懂得审美的民族,而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审美,就是一个有缺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