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照片怎么导入电脑:红色中华通讯社的诞生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20:34:13

红色中华通讯社的诞生
----------
新华社的前身是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成立的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1937年1月在陕西延安改为现名。自诞生之日起,新华社发挥着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的喉舌耳目作用,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新华社工作作出许多重要指示,并为新华社撰写、审改过大量稿件。这一时期,先后有140多位新华人为革命事业献出宝贵生命。

新华社:国家通讯社地位的确定
----------
1949年12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统一发布中央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各机关重要新闻的暂行办法》。1950年3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新华社统一集中的决定》。这两个决定,为新华社成为统一集中的国家通讯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新华社最早建立的境外分社
---------
“新华社应当大发展,尽快做到在世界各地都能派有自己的记者,发出自己的消息,把地球管起来,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这是在1955年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对新华社的海外阵地建设寄予的深切厚望。

让中国了解世界,更让世界了解中国。截至目前,新华社已在世界各地建立起162个境外分社,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

新华社的海外阵地建设,始于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之前,新华社仅有四个境外分社,分别是香港分社、伦敦分社、布拉格分社和平壤分社。

>>香港分社:建立的第一个境外分社
1946年夏,蒋介石集团发动全面内战,逐步关闭了国共两党和平谈判之门。以周恩来为团长的中共驻南京代表团大部分人员于11月从南京撤回延安。撤退前,周恩来对各方面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并把香港作为第二线据点,开展斗争。

于是,一大批著名文化人士和学者来到香港,创办报刊,加强对外传播工作。建立新华分社,就是周恩来的部署之一。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与烽火岁月中的新华社
----------
>>毛泽东:“首席记者”写名篇
毛泽东转战陕北时期,把新华社的小分队带在身边,通过新华社电台抄收中外电讯,及时掌握国内和国际重要信息,并通过新华社指导舆论,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指导全国革命斗争和土地改革。

解放战争时期是毛泽东新闻写作的高峰期。他为新华社撰写和修改的稿件总数达百篇以上。这些气势磅礴的新闻稿成为当时各解放战场的指导性文件,《中原我军占领南阳》等许多作品迄今广为传颂,堪称新闻经典。

>>刘少奇:“你们的笔是人民的笔”
在西柏坡时期,刘少奇直接领导新华社的工作达9个月之久。当时,中央分工由刘少奇主管新华社工作。新华社的每日电讯在印发前需经刘少奇审阅。

刘少奇告诫记者:“你们的笔,是人民的笔,你们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你们不能采取轻率地、哗众取宠的、‘客里空’式的态度,而应当采取负责的、谨慎的、严肃的态度去做工作。”

>>周恩来:在窑洞烛光下“说稿”
1946年在重庆和南京期间,周恩来是参加和谈的中共代表团首席代表。新华社重庆分社和南京分社的宣传报道工作,一直在其领导下进行。分社发表的揭露国民党破坏和谈、挑起内战的重要稿件,都是经过周恩来审阅修改后发出的。

在新华社广为传颂的,是有关周恩来“说稿”的故事。

1947年4月下旬,国民党正在筹开“国大”,“改组”政府,蒋介石由“主席”改称“总统”,并拉拢青年党等参加政府,以示结束“一党专政”,借此装潢门面。

为揭露这场闹剧的欺骗、虚伪和反动实质,新华社需要在已发社论基础上再配发一篇评论。但当时相关编辑人员对情况不熟悉,也无资料。经请示后,青年编辑赵棣生找到了位于靖边县王家湾村的周恩来。

时近黄昏,周恩来不断来回踱步,陷入沉思。在窑洞里,凭借一支烛光,由周恩来口述,赵棣生记录。口述从头到尾,没有停顿。一篇几千字夹叙夹议的文章,就这样记录下来并很快定稿,向全国播发,产生了很大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