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比亚z17红色开箱:于文军: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事关中国的未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8:05:35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12月14日《新华网》)

  要扩大内需,就得让百姓们积极消费,舍得花钱。而只有当国内的广大社会阶层都有钱了且舍得花钱了,才能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这种释放出来的城乡居民消费潜力,足够支撑我国未来10到20年经济年均8%的增速。

  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有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当前,国内贫富分化严重,全国贫困人口达到1.28亿人,占了全国总人口的近1/10,社会矛盾暗流涌动。如果中等收入者比重占总人口的大部分,因收入差距导致的社会矛盾将得以缓冲和解决,而且会促进社会和谐。正因为如此,发达国家致力于构建中等收入者比重在的“橄榄型”社会结构。

  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既要有“加法”,又要有“减法”。“加法”主要是在增加广大普通劳动者的初次分配的收入,让老百姓的收入追得上甚至超过物价的上涨,让老百姓敢花钱,有钱花。“减法”,主要是减税减负,分配时政府少拿些,让利于民,尤其在初次分配时,降低税收,使企业获利空间圈套,能够承担劳动力成本上升,又无需转嫁给消费者。事实上,国家财政收入猛增,减税空间很大。与此同时,加大对医疗、教育、保障性住房等公共产品的投入,解决老百姓的后顾之忧,使其再也不必为教育、医疗、养老等拼命攒钱。当下,老百姓的税负是最重的,社会保障不到位,以至于家庭成员一人得大病,全家赤贫的现象比比皆是。企业工人与公务员在退休金上相差悬殊,这个差距不消除,大多数人自然长期与“中等收入者”无缘。欧债危机以来,一些人把问题的根源归结为这些国家的高福利上,并提出我国需要防止高福利风险。其实,中国的实际不是福利太高了,而是太低了。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不仅不存在“福利陷阱”的风险,反倒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与可持续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