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比亚z11mini声音小:高血压悄然逼近年轻人(健康新概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5:50:47
■张献怀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07-05-25





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卫生部将从5月17日世界高血压日起到10月8日我国第10个高血压日期间,在全国开展主题为“健康膳食、健康血压”的宣传教育活动。为此笔者采访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的有关专家。
高血压日益年轻化
据全国卫生部门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成年人高血压发病率不断上升,达到了11.88%左右。我国现有高血压病患者已超过1亿人,每年新增300万人以上,用于高血压的医疗费达366亿元,高血压及其常见并发症脑卒中和心脏病已成为现代社会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的“无声杀手”。值得警惕的是,高血压这种所谓的“老年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正在逐步年轻化,其中城市白领成为高发人群。据广东省首次“居民膳食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表明,广东省30—40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10年间上升了5倍,上海市仁爱医院的门诊调查显示,在他们接诊的高血压病人中,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了20%,10年前这个比例还不到10%。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提供的资料显示,2006年北京某科研单位1411人在该中心进行体检,参加体检的基本上都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查出患有高血压的250人,占17%,心电图异常的306人,占21%。该中心主任田京发说,这可能是由于现在年轻人升学、工作、生存压力大,竞争激烈,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下,导致肾上腺素过多分泌,引起血管收缩,最终导致高血压;而许多年轻白领没有规律的生活方式,三餐不定,坐多动少,加班熬夜、抽烟喝酒,加上夜生活频繁,饭局多,长期过多地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等,都是导致高血压患者低龄化的重要因素。
高血压及其并发症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干部病房主任夏云峰教授介绍说,高血压病患者由于动脉压持续性升高,引发全身小动脉硬化,从而影响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造成各种严重的后果,成为高血压病的并发症。在高血压的各种并发病中,以心脑、肾的损害最为严重,其引起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日趋增高。
脑卒中,亦称中风,致死致残率极高,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凶猛的一种。我国现有脑卒中患者500余万,每年新发病150万人,死亡20万人,其中76%的人有高血压病史。高血压患者血压越高,中风的发生率越高。高血压病人都有动脉硬化的病理存在,脑动脉硬化到一定程度时,再加上外部条件刺激,如过度激动、愤怒以及剧烈运动等,血压就会急骤升高,极易诱发脑卒中。
肾动脉硬化和尿毒症。高血压与肾脏有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一方面,高血压引起肾脏损害;另一方面肾脏损害加重高血压病。高血压与肾脏损害可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有资料显示,高血压合并肾功能衰竭约占10%。急骤发展的高血压可引起广泛的肾小动脉弥漫性病变,导致恶性肾小动脉硬化,从而迅速发展为尿毒症。
冠心病。血压变化可引起心肌供氧量和需氧量之间的平稳失调,高血压患者血压持续升高,左室后负荷增强,心肌强力增加,心肌耗氧随之增加,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时,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功能降低,心肌供氧减少,因此出现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有资料显示,我国现有冠心病患者约1000万,其中65%有高血压病史。
夏主任说,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以来,人们对高血压的危害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普遍存在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现象。在亚太地区药物控制高血压研讨会上,英国皇家医学院一位院士在报告中说,目前全世界大约有50%的高血压病人没有诊断出来,已经被确诊的高血压患者中有半数未接受治疗,而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血压真正得到有效控制的也仅占半数。我国卫生部门提供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城乡有53%的人测过血压,但知道自己血压水平的人仅为4%,高血压患者中坚持服药治疗的只有5%,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的城市为4%,农村仅为1%。
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是高血压病的重要诱因
夏主任介绍说,高血压根据致病因子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我们通常讲的高血压病主要是指原发性高血压。它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引起的,其中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是引起高血压病的重要诱因。如易激动、愤怒,肥胖、缺少运动、摄入食盐过多、烟酒过度以及生活不规律、长期压力过大、精神紧张等,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会导致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失调,使大脑皮层和皮层下血管舒张作用发生紊乱,引起全身小动脉阻力增加,或血液循环容量增加,久而久之形成了高血压。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普遍认为血压升高与下列因素有关。
(1)高血压家族史。许多临床调查资料表明,高血压病具有明显的遗传特征,父母患有高血压病,其子女也是高血压病的高发人群。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调查发现,父母均有高血压的子女其高血压发生率为45%,父母仅一人有高血压的子女其高血压的发生率为28%,而父母均无高血压的子女其高血压发生率为3%。这一方面说明父母患有高血压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几率比普通人要高,另一方面也说明,父母患有高血压病,其子女并非百分之百都会患高血压病。有学者认为,遗传性高血压患者有两种类型的遗传基因:一是具有高血压病主基因,这些人随着年龄增长或迟或早会发生高血压;二是具有高血压副基因,这些人如果避免不良生活方式或生活习惯等外因的参与,则不会发生高血压。
(2)身体肥胖超重。肥胖者患高血压病的几率比较高,有关资料显示,25岁至40岁以下人群,正常体重下患病率为11.3%,而肥胖者患病率达到44.5%;40岁至60岁年龄段,正常体重患病率29.1%,而肥胖者则高达54.1%:60岁以上年龄段,正常体重的人患病率为54.2%,而肥胖者则高达72.1%。我国的人群研究结果无论单因素或多因素分析,均证明体重指数偏高,是血压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3)口味过重,摄入食盐较多。摄入食盐较多者是一个突出人群,尤其是在我国北方,这类人患高血压病的几率较高。这是因为高钠可使血压升高,低钠有助于降低血压,而高钙和高钾饮食可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临床观察发现,患者在严格限制摄盐后,血压有所下降。大量饮酒、膳食中过多的饱和脂肪酸或不饱和脂肪酸与脂肪酸比值过低,也会导致血压升高。
(4)长期大量吸烟。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心跳加快,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吸烟者易患恶性高血压,且易死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而且尼古丁影响降压药的疗效,所以,在防治高血压的过程中,应大力宣传戒烟。
(5)生活不规律,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大。调查发现,长期生活不规律,精神压力过大者患高血压病的较多。从事精神紧张度高的职业者,例如驾驶员、证券经纪人、售票员、会计、医生、公司职员以及新闻工作者等人群,这些人生活很不规律,精神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心理压力较大,加上缺少体力活动和锻炼,其发病率比正常人群要高。
“健康膳食、健康血压”从改善生活方式开始
夏主任说,从高血压致病因素分析可以看出,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除遗传因素外,其它因素均为可以控制和改变的后天因素,因此高血压病是可以预防的,即便是已经患了高血压病,只要能引起高度重视,采取积极的态度,正确防治,也可以减少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将其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1)思想重视,坚持服药。轻度高血压早期主要从改善生活方式入手,消除高危因素。如果3个月血压仍控制不好,要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药物治疗。高血压病人需要终生用药,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血压高了就用药,血压正常了就停药,这样极容易引起血压反弹。研究证实,血压经常波动对人体危害甚至比轻、中度高血压的危害还要大。
(2)控制情绪,心态平和。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一切忧患、悲伤、烦恼、焦急等不良刺激及精神紧张和疲劳,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血管中儿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增加,而引起全身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甚至引起脑出血。因此,高血压病人应注意控制情绪,做到性情开朗,情绪稳定,心态平和,避免大喜与盛怒,尽量减少或消除引起血压波动的因素,如焦虑,生气等。
(3)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长期无规律的生活和过度疲劳,可诱发或加重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尤其是年轻白领人群,决不可自恃年轻体壮而过度透支健康。要科学安排工作和生活,做到劳逸结合,保证睡眠,避免长时间呆在写字楼、电脑前和车里,尽可能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和体育运动,这样不但有利于高血压治疗,而且可以使精神生活更充实。
(4)合理膳食,限制摄盐。中国人的饮食以谷类为主,比西方饮食习惯好,对减少高血压、冠心病发病有一定好处。高血压患者饮食应限制脂肪,少吃肥肉、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糕点、甜食,多进蔬菜、水果、鱼、蘑菇、低脂奶制品等。要限制盐的摄入,高血压患者每天摄入盐量应少于5克(约小汤匙半匙/天)。还要戒烟限酒,切忌贪杯暴饮。过量饮酒尤其饮烈性酒,会使血压升高。特别是老年人,肝脏解毒能力较差,饮酒过量极易引起肝硬化及心肌疾患、胃黏膜萎缩和出血等。
(5)防寒保暖,大便通畅。尤其是冬春季节,防止寒冷刺激,外出时要注意保暖。平时注意保持大便通畅,夜间不宜到室外上厕所和久蹲用力大便。
(6)平稳降压,谨防意外。在药物治疗方面,宜服用作用缓和的降压药,药物作用过强的降压药,可使血压急骤下降,容易导致重要脏器缺血和体位性低血压,全身组织器官的供血量不足,尤其是脑、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可因缺血缺氧而发生机能障碍,甚至发生脑血栓形成和心肌梗塞等意外。高血压病人应经常检查血压,及时调整用药剂量,使血压维持在最适宜的水平。
(7)普及健康知识,早防早治。夏主任特别强调,应在全国大力加强防治高血压科学知识的宣传,向全民普及健康知识,倡导科学养生,引导广大群众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远离高血压疾病。高血压的发病很隐秘,没有什么特别症状,所以很多病人在早期根本不知道自己得了高血压,甚至有些人常年高血压也没有什么症状。他建议35岁以上的人应每年进行一次体检,有高血压家族史或有高血压的病人,家中应自备一个血压计,经常能自测一下血压,高血压越早发现越有利于治疗。如果出现莫名地感觉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或睡眠不踏实,应及时上医院检查,尽早明确诊断,给以适当的生活调养和治疗。
《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