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 应用商店 5.0.3:普洱茶历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01:13
普洱茶树种是云南乔木茶树的大叶种,广义的普洱茶历史就是滇茶大叶种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距今两万年前),居住在云南澜沧江两岸的少数民族嗜采吃茶树的鲜叶和嫩芽为生,久之养成了对茶树的依赖感恩和敬畏心态,茶树在其精神世界中形成一种偶像而被崇拜、祭祀、祝祷、揖拜。其中德昂族(早年亦称崩龙族)被认为是最古老的茶王国图腾的主要源头。至今德昂族寨旗上仍然保留着茶树的图案,其族人的身体还散发着天然的茶香。我国大约从商周时期就有滇茶的记载,到三国时代记载更加明确。“茶山有茶王树。较五山独大。本武侯遗种,至今夷民祀之。”与公元前221年秦赢正在川滇之间开辟“五尺道”和公元前105年汉武帝扩建为“西南驿道”相比,茶马古道的记载略显年轻。根据清阮福记载:“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时”考察茶马古道应始于唐朝(约公元11世纪前后),内地和藏区以茶换马(包括用丝绸、瓷器、布匹换取土特产、药品等)的贸易路线逐渐在川藏和滇藏之间形成。唐玄宗天宝年间唐蕃关系紧张,吐蕃王朝利用早年开通的滇藏通道,解决了茶叶危机,滇茶从此进入西藏,为滇茶向普洱茶转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滇茶进藏是一件路途遥远、险象环生、艰苦卓绝之事。首先为方便押运,将滇茶压制成饼,紧密包裹后放在马背上,一步步沿着崎岖泥泞的山路,一边是高耸入云的山坡,一边是万丈悬崖峭壁,涓涓细流地运到青藏高原的锅庄,一个单程要至少半年。路上自然条件极其恶劣,气候无常、野兽出没、山崩雪崩、暴雨山洪、土匪响马等无不时时困扰着运货的队伍。在过许多人迹罕至的大河时,经常要靠溜索把马匹和茶担挂上,从河的一头滑向对岸。这些队伍就叫马帮,首领马锅头儿靠一身的武艺和阅历带领兄弟们跋山涉水沟通了一座座大山、一条条大河,沟通了无数少数民族,马蹄铃声响过,多少故事风情陈酿在青山绿水的身上。就在这漫长的托运岁月里,滇茶偷偷的发生着变化,他们趴在马背上,吸收着由江河密林释放出来的水汽和赶马人为防止茶品颠簸松散而向茶担上泼的水,缓慢的但是一点一滴的发酵着,到了高原锅庄,这种发酵已经至少半年了。卸下来煮一杯喝下去,赶马人一边叹息清新的滇茶再不如出发时鲜嫩,但同时又惊叹口味的醇和甘甜!原来不知不觉中,特殊的运茶历程造就了新的品种----冷发酵陈化的滇茶----即是真正意义的“普洱茶”!所以,普洱茶是一个美丽的错误!错误的保鲜法,创造了冷发酵。
唐朝时设“步日睑”, 属银生(今思茅和西双版纳一带)节度, 银生茶(步日)是为普洱茶名号的前身。

宋朝始终没有实现真正的统一,边疆战事频仍,战马来源日渐不足,茶叶逐渐成为主要的换取物,因此茶马交易基本上被政府垄断。为补川茶不足,并为加强对西南边陲的统治,朝廷使大理国在改制的“步日部”设立茶马市场,以滇茶换取藏马,再将马转与宋国换取锦缎与珠玩饰品;此外大理国还派使臣到广西以普洱茶与宋朝静江军作茶马交易,普洱茶进一步得到发展。明朝洪武十六年(1383年),“普日”改称为“普耳”。万历年间,“普耳”又正式改为“普洱”,朝廷还在其地设官吏专司普洱茶的贸易。普洱茶逐渐走入鼎盛时期。

清朝是普洱茶走向全国和世界的时期。雍正七年(1729年)在普洱设置“普洱府治”, 辖六大茶山,普洱府立即成为最大的普洱茶商业集散地,在普洱府土城外建砖墙,整座城市气势不凡,有朝阳门、宣武门等,城墙高大坚实。各地商人云集普洱,普洱因茶而成为文化荟萃之地。乾隆年间,清廷对普洱府茶业情况进行调查后,将六大茶山所产的普洱茶正式载入朝廷贡茶册,列普洱茶为贡品,年解贡茶660担,贡后方允许民间私商进行交易。普洱茶受清王朝的喜爱不仅由于其政治经济的地位,而且缘自“茶味浓厚、消食化物”的独到品质而深得帝王家青睐。宫中以饮普洱茶为时尚。有的泡饮,有的熬煮奶茶,尤其每年冬季北方干燥寒冷,“例需多饮”。上有所好,下必效焉,一时间普洱茶名贯京城。此点从历年清政府回赠外国使节代表团的礼单上也可以得到证实,具记载,在三种经常作为国礼回赠的茶品中,普洱茶名列榜首,其余两种是武夷茶和六安茶。驰名中外的四大名著«红楼梦»中就有三处提到普洱茶。清宫好普洱的风尚一直持续到清末,清亡后,出宫的太监宫女多有表述,如服侍慈禧八年之久的老宫女说“老太后进屋坐在条山炕的东边,敬茶的先敬上一杯普洱茶。老太后年事高了,正在冬季里,又刚吃完油腻,所以要喝普洱茶,图它又暖又能解油腻”(金易、沈义羚«宫女往谈录»,紫禁城出版社,1991)。直到1963年故宫博物院还又清理出2吨多没有吃完的普洱茶,其中一个金瓜贡茶重达将近3公斤,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普洱茶太上皇”。末代皇帝溥仪一生保持“冬饮普洱,夏喝龙井”的习惯。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以后,通商口岸和外国势力的进入,客观上拉动了云南的普洱茶的边贸,20世纪初,制茶由家庭作坊向中小型企业过渡,1938年国民党经济部所属的中国茶叶公司成立,会同地方陆系财团支持两位博士(清华大学张石城先生和巴黎大学范和均先生)率领90名技术人员到西双版纳密林的深处勐海地区筹建我国第一家普洱茶机械制茶厂佛海茶厂,1940年正式建成投产,改名为勐海茶厂,推出第一批绿印圆茶。

新中国建立之后,人民政府鼓励茶农加工栽培,由省茶叶总公司统一收购,增产出口,提出“恢复老茶园,开展新茶园”的号召,茶园的种植面积逐渐增加,产量也增长了许多,勐海茶厂的茶主要外销马来西亚、香港(台湾和国外主要是通过香港转出的)、仰光等地为国家创造外汇。1958年大跃进全省掀起开发新茶园的高潮,随后三年在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压力下,实行强采粗摘的办法,甚至砍树摘茶,扫落地茶充数,茶叶质量急剧下降,茶树生机严重受损,起初的高产假象逐渐破灭,产量开始迅速下降。1967年开始对严把质量关的验收制度加以批判,收购了大量的野生茶、假茶,报损达数十万元!1968年文革的批判进一步深化扩大,接下来数年中,全省产茶几乎陷于停滞。
1973由省茶叶公司牵头,昆明、勐海、下关茶厂联合开发生普洱茶的人工渥堆速成发酵技术,并由勐海茶厂率先投产试制成功,成为现代熟普洱茶诞生的里程碑。为普洱茶的黑暗年代增添亮色。
1987年在法国国家级研讨会上,普洱茶的降血脂功效得到国际医学界普遍共识。普洱茶开始向欧洲、澳大利亚等地扩大外销。名牌企业的普洱茶(如勐海茶厂的大益牌)始终供不应求,以外销东南亚、港澳台、欧洲、澳洲为主,内地供应极少。

9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普洱茶保健功效的了解和原产地保护意识的觉醒,普洱茶的市场开始稳步升温。在繁荣的另一面,各种假冒、粗制滥造劣质的普洱茶大量的充斥市场,给普洱茶的商贸蒙上阴影,给人民健康带来威胁。2004年,云南普洱茶龙头老大企业----勐海茶厂被强势资本博闻集团公司收购,推出的系列产品品质令许多持观望态度的人们无不叹服。2005年云南省初步建立了普洱茶原产地地域保护政策;11月勐海茶厂大益牌普洱茶在云南率先通过最新的国家茶叶质量QS安全认证,评为最高的A级,历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勐海茶厂生产的大益普洱茶都是最受欢迎的品牌,2005年,以高级荷香取胜的金针白莲和深发酵典范勐海之星被评为金奖,而05年发明的单一嫩料茶菁制作的熟茶0532和大众消费水平的精品V93熟沱茶被评为2006年度的金奖。勐海茶厂作为中国普洱茶领域的排头兵和龙头企业,将带领我国普洱茶业走向更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