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致3怎样设置导航:武则天秘史(6):武则天为何狠毒杀死自己的亲生女儿—文裁缝的博客—强国博客—人民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4:48:52

武则天秘史(6):武则天为何狠毒杀死自己的亲生女儿

原创于: 2011-12-13 21:28:49

标签: 文裁缝,中国式,智慧,武则天,刘邦

节选自《中国式智慧》,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 

为了留住阜康钱庄的客户,胡雪岩竟垫付底金,为抚台和藩台们的太太、小姐开免费户头,甚至为了沟通方便,递送信息,连巡抚衙门的守门人也得到一份这样的薄礼。客户们果然认为在阜康钱庄存钱安全,还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在经营中,他不失侠肝义胆。在自己资金不足的情况下,竟答应浙江藩司麟桂借款的请求,连同行们贺礼的“堆花”银子也派上用场。这为他赢得了人心,也赢得了生意:浙江绿营军罗尚德和手下先后将30万两存款存到阜康钱庄。

 

从妓院小厮成长为晚清一代巨商,胡雪岩将取舍的智慧运用到商业,在成功的路途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取舍之道是对中国传统智慧的高度概括,在一取一舍的抉择当中,体现的是一种胸怀,一种心态,一种智慧。但是在变幻莫测的博弈中,所谓的“游戏法则”是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处境,最终胜者才是王道,所以“伦理道德”也就失去了它的约束力。


  古有云:“舍不得金子弹,打不着金凤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这些讲的都是有舍才有得的道理。但有时在道义上又让人觉得过于不择手段了。胡雪岩就曾为了生意把自己所爱作为礼物送给他人,他把自己喜爱的女子作为礼物送给江苏学政何桂清,甚至还将青梅竹马的“黄姑”送给忠心的伙计。


  有人说,要想成功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成大事者就要不拘小节,不计边角。尤其是在权力的争斗中,“亲情”更显得一文不值。

 



  武则天14岁被封为“才人”,入宫服侍唐太宗。到了26岁,地位丝毫没有改变。眼看太宗皇帝已是即将入土之人,武则天就把目标放在了太子李治身上,并成功地博得李治的欢心。


  太宗死后,武则天被送到感业寺当尼姑,一待就是两年,直到王皇后与萧淑妃争宠才让她回宫。武则天靠自己的聪明和善解人意,很快便重拾李治对她的喜爱。但是,她很快看清自己的处境,不能像萧淑妃一样恃宠而骄,在地位未巩固之时还不能与皇后直面对抗,所以,她一直懂得进退,获得了王皇后的信任。


  王皇后在朝中的声望很高,不是一些小过错便能拉下马的。深谋远虑的武则天便经常在李治耳边旁敲侧击,让李治对王皇后的态度越来越冷淡。直到武则天生下了一个女儿,一个完美的计划也应运而生。


  一日,王皇后专程到武则天的寝宫看小公主,想趁机见见皇上。问宫女武昭仪去哪里了,宫女说去花园摘花了,很快就回来。王皇后见榻上的小公主很可爱,便逗着她玩。不一会儿,小公主睡着了,王皇后见武则天仍未回来便独自回宫了。


  王皇后刚离开,武则天便从侧室走出,来到床前,伸手掐住熟睡中的女儿,小公主还未哭出声便没了动静。然后,武则天把女儿盖好,做成熟睡的样子,悄悄到花园去了。


  李治下朝直接回到昭仪宫,武则天算准时机,在李治刚踏入寝宫,就装着刚刚采完花的样子和李治闲聊。李治问:“女儿还在睡吗?”


  武则天装出很无辜的样子:“睡了好一会儿了,也该醒了。”于是就上前去抱女儿。


  掀开被子一看,女儿脸色发青,脖子上还有手印,用手一探,没了气息,当即大叫一声:“怎么会这样!”李治上前一看,勃然大怒。


  宫女们吓得连忙跪地磕头:“奴婢不敢!我们一直都陪着昭仪在花园摘花。只是皇后娘娘来过,让我们守在门外,我们还听到过她逗小公主的笑声。她没多久就离开了!”李治当即断定王皇后是因嫉妒而害死小公主,加上武则天还在旁边“善意”地为皇后求情,让皇上不要责罚皇后,更加深了李治废后的念头。


  没过多久,王皇后被废,武则天一人独宠,又用计将另一个对手萧淑妃逼入绝境。就这样,武则天以女儿为棋子,牺牲自己的骨肉除掉了两个最大的劲敌,奠定了自己的后位。


  李治的身体逐渐走下坡路,武则天便以皇后之名垂帘听政,权力越来越大。太子李弘为人宽厚,待人诚恳,深得朝中大臣的赏识。一旦李治去世,李弘便会顺理成章地继承王位,武则天就要回到后宫做个无权无势的太后,直到老死。武则天是绝对不会轻易放弃自己苦心经营的权力,于是,她再次狠下心来,毒死了自己的儿子。


  李弘死后,次子李贤接任太子。李贤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比李弘更为精明干练,被高宗委以重任。不久,武则天的心腹明崇俨被杀,武则天怀疑是太子所为,便借机以好色之名告发太子,在太子宫中搜出数百甲胄。高宗原本想从轻发落,但武则天说:“李贤叛逆可见,我们必须要大义灭亲,绝不能轻饶。”李贤就这样被贬为庶民。之后,三子李显为太子。


  李显胆小怕事,性情软弱。高宗离世后,武则天便以皇太后的名义处理政事。后来武则天又找借口将李显贬为庐陵王,立四子李旦为太子。此时,武则天实际上已经掌握了大权,李旦只是她的一个傀儡。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她派人暗中逼迫李贤自杀,把所有潜在的威胁一一清除。若不是李显和李旦俩软弱无能,对她构不成威胁,恐怕李家的血脉便从此断在她手上了。

 

待一切都准备就绪,武则天下诏废了李旦,自称“圣神皇帝”,荣登帝位,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历史上,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而舍弃亲情的弄权者不在少数,刘邦也是其中之一。不过,和武则天的“连环弃子”相比,他还是“略有逊色”。

 


  刘邦是一位传奇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由平民登上帝位的皇帝,曾被毛泽东赞为高明的政治家。


  公元前205年四月,刘邦攻入项羽西楚国的心脏之地彭城(今江苏徐州)。项羽听说刘邦率领诸侯联军攻占了国都彭城,项羽大怒,立即亲率3万精兵从山东胡陵(今山东鱼台)向彭城进军。
刘邦攻入彭城后,将早已垂涎三尺的金银珠宝和娇艳美人尽收囊中。


  正当刘邦每日欢歌笑语、饮酒作乐之时,项羽悄然绕过彭城的东、北两地,直插西面的萧县(今安徽萧县)。


  这天清晨,项羽对彭城的汉军发动突然袭击。中午时分,汉军已溃不成军,节节败退,被项羽率军一口气追到灵璧(今安徽灵璧县)东面的雎水旁。刘邦本人也被楚军团团围住,凶多吉少。
突然,一阵沙尘暴突然从西北而起,漫天飞舞,大大降低了能见度。奇怪的是,这沙尘暴直直吹向楚军,使楚军阵营乱作一团。刘邦趁机领着几十位手下仓皇逃脱。项羽同时派人到沛县去抓捕刘邦的妻儿老小,刘邦家人吓得四处逃窜。


  据《史记》记载,刘邦在逃亡路上遇到儿子刘盈和女儿,于是放到车上同行。可是,后面敌军士兵穷追不舍,车上负担太重,马又跑不快,刘邦心急之下便趁马车颠簸时伸脚把两个孩子踹下了马车。


  但是跟随的夏侯婴不忍丢下孩子,将孩子救起放回车上。如此三番五次,一个弃子,一个救人,刘邦恼火了,几度要将夏侯婴处死。最后还是忍了,直到最后脱险才放弃弃子的念头。 


  在人生的对弈中,有些人为了自己的目标,有些人为了自己的责任,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原则……无论是为了什么,人人都在为自己心中所想而奋斗、努力。但是,变数又永远是无处不在的,我们为了心中所想,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的抉择。俗话说:“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得到的越多,要付出的代价就越大,这时候懂得取舍才能把牺牲减到最小。


  “舍”看似轻松,绝非易事。尤其是权势的取舍之间更是要舍得有技巧。范蠡在帮助越王勾践成功复国后,甘心放弃大好的前程泛舟湖上,免于被杀的下场。而文仲的下场就比较悲惨了,应了范蠡的那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吕不韦为了自己的春秋大业,舍弃了自己钟爱的赵姬;勾践为了自己的复国大业,舍弃了自己的尊严。这些“取舍之策”的相同之处就是舍去边角,保留最大利益。我们做人做事需要拿捏低与高的分寸,懂得内与外的区别,知荣辱方能懂进退。纵观古今,取舍之道的智慧营养已是保全自己和成就自己的必学之课。

 

智慧点睛:


  成大事,就必须有所牺牲,有所放弃。只是,在很多时候,人会迷失在如何放弃的问题上,这个时候,你就用排除法来决断。排除掉你最最重视的,逐一排列,最后一个就是可以舍弃的边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