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款标致408: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三套人民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6:22:19
第三套人民币 1962年开始发行。当时,我国经过了连续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在党中央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指引下,克服重重困难,大力发展生产,使国民经济开始恢复和发展,国家财政金融状况逐渐好转。为了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和商品流通,方便群众使用,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1962年4月20日开始发行第三套人民币。第三套人民币和第二套人民币比价为1:1,即第三套人民币和第二套人民币票面额等值,并在市场上混合流通。第三套纸币是我国政府首次完全独立设计、印制且流通使用时间最长的一套。      第三套人民币在第二套人民币的基础上对版别进行了全调整、更换,取消了第二套人民币中的3元纸币,增加了1角、2角、5角和1元四种金属币。第三套人民币自1962年4月20日发行枣红色1角纸币开始到1980年4月15日发行1角、2角、5角、1元硬币止,经过了18年的逐步调整、更换,共陆续收回第二套人民币(除6种纸、硬分币外)10种,陆续发行第三套人民币13种,其中,10元纸币1种、5元纸币1种、2元纸币1种、1元纸币1种、5角纸币1种、2角纸币1种、1角纸币3种、1元硬币1种、5角硬币1种、2角硬币1种、1角硬币1种。
1962年4月20日公布发行的1956年版棕色5元纸币和1960年版枣红色1角纸币,其中棕色5元纸币在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的酱紫色5元纸币的基础上,对颜色、花纹进行了更换调整,该纸币是第二套人民币的更后一个品种。同时发行的枣红色1角纸币第三套人民是第三套人民币的开始。1964年4月15日,第三套人民币的深绿色2元纸币和墨绿色2角纸币同时发行。1966年1月10日,发行有天安门水印的1965年版10元纸币和1962年版1角纸币。为了解决1962年版1角纸币背面颜色与1962年版2角纸币背面颜色相近似,不易辨认的问题,1967年12月15日调整了1962年版1角纸币背面颜色,增加满版水印,重新发行了1962年版1角纸币。1969年10月20日,第三套人民币深棕色5元纸币和深红色1元纸币开始发行。1974年1月5日,发行第三套人民币的青莲色5角纸币。1980年4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开始发行1角、2角、5角和1元四种硬币。这四种硬币与市场流通的同面额纸币等流通。至此,第三套人民币13种券别发行齐全。第三套人民币从1962年4月20日发行1960年版枣红色1角券开始,到1974年1月5日发行最后一张1972年版5角券止,经过12年时间,共发行7种面额、8种原版、9种票券。如果按冠号、印制工艺和钞纸的不同至少可细分为24种。
第三套人民币1962年4月15日开始发行,到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历时28年。这套人民币从1958年开始统一设计,票面设计图案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当时我国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工农轻重并举的方针。在印制工艺上,第三套人民币继承和发扬了第二套人民币的技术传统、风格。制版过程中,精雕细刻,机器和传统的手工相结合,使图案、花纹线条精细;油墨配色合理,色彩新颖、明快;票面纸幅较小,图案美观大方。第三套人民币券别结构合理,纸、硬币品种丰富,设计思想鲜明,印制工艺也比较先进。发行第三套人民币,增强了人民币的反假能力,为健全我国货币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套人民币从1955年就开始组织调查,制定方案。1959年1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第一次向国务院上报关于更换新版人民币的请示,2月14日,又将新版人民币设计画稿的主题思想上报中央政治局各位领导审阅,周总理作了十分详细认真的批示,提出了很多意见。遵照周总理的批示,在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专家罗工柳、王式廓、周令钊、侯一民、陈若菊、邓澎等主持下,组成由印制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张作栋、石大振、贾鸿勋、刘延年、沈乃(钅容)等参加的设计绘制小组。经过美术专家和印制专业技术人员的密切合作,反复修改,设计出了新方案。1959年6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再次上报设计修改稿。这期间,除凹元券和5角券外,其他面额的票券设计方案均被批准并已陆续投人生产。10元券因正背面图案及水印内容没有确定,其方案经反复修改,直至1965年6月18日才被中央批准,故年号也改成了“1965”年;5角券因1959年周总理审批设计稿时提出“角券中是否用一个轻工业的意见,也一直没有定稿,至1972年7月24日才上报设计稿样,7月26日国务院批准,因此,票面年份也改成了“1972”年。第三套人民币上的汉字行名仍沿用马文蔚的书体,但汉字面值改成了印刷宋体字。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设计图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组织吴彭越、鞠文俊、林文艺、刘国栋、赵亚云、苏席华、王雪林、高增基、贾绪丰、张永信等雕刻师们共同会战,充分发挥各自雕刻特长,手工雕刻与机器雕刻相结合,使第三套人民币的艺术性和防伪性更为突出,其代表性作品是吴彭越雕刻的5元券正面的炼钢工人和鞠文俊雕刻的1元券背面的天山放牧图。为高质量高速度地印制第三套人民币,及时满足市场流通需要,印制系统的工程技术人员沈永斌、李根绪、刘正祥、柳溥庆、陈彭年、鲍振增等和有关单位技术人员通力合作,突破了印制设备的技术难关,同时造出了我国自己的水印钞票纸,如空心五角星布币混合满版水印、国旗五角星满版水印和天安门固定水印,均由袁荣广和郑新臣设计雕刻。从此,结束了我国货币生产依赖外国的历史。印钞专家李根绪接到“自力更生”的最高指令,率助手闭门造车,设计制造出第一台国产四色凸版印钞机和凹版接纹印钞机。其代表作之一是“大团结”十元券。
第三套人民币较第二套人民币又有新的特点:
一是主题思想鲜明,内容相互呼应,极富民族特色。两种原版的1角券正面均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图,只是一个是侧视图,一个是正视图,象征文化教育新改革;2角券正面为武汉长江大桥图,象征社会主义建设新成就;5角券正面为纺织车间图,象征发展轻工业。三种面额角券背面分别采用菊花、牡丹花、梅花、棉花等组成的图案,象征社会主义文化、科学、艺术百花齐放,欣欣向荣。1元券正面为女拖拉机手图,象征农业为基础,背面的羊群象征发展畜牧业;2元券正面为车床工人图,象征工业为主导5元券正面为炼钢工人图,象征工业以钢为纲;2、5元券背面的石油矿井和露天煤矿象征发展能源工业;10元券正面为“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图,象征人民参政议政,当家做主人,背面以红色牡丹花和彩带衬托天安门,象征伟大祖国的富强和团结。
二是进一步打破了边框式设计思想。我国旧式钞票的设计思想是封闭式的,图案全部被围在一个矩形花框内。在设计第二套人民币时,已经做了一些打破这种模式的尝试,改为上下边框,实践证明这种尝试是成功的。第三套人民币的设计做了更大胆的突破:主币取消了上边框,下边框也有较大变形,成为富有民族风格的图案3辅币除最初设计的枣红色1角券仍保留了变形的底边框外,全部取消了边框,成为开放式构图。这样,在较小的票面上显得画面开阔、深远。
三是色彩丰富。第二套人民币由于印刷技术所限,基本上是单色的,这样的票面既不够美观,也不利于防伪。第三套人民币的票面除了有一个基本色调外,还采用了多色印刷技术,这就使得画面色调活泼、丰富,又提高了防伪性能。
四是增设了壮文,调整了四种少数民族文字的排序和印制位置。第三套人民币在第二套人民币蒙、维、藏文的基础上,接受民族事务委员会的建议增设了壮文,并重新按蒙、藏、维、壮顺序排列。四种少数民族文字印制位置也根据票面图案布局进行了重新调整。
五是缩小了票幅。1961年10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上报“缩小新版人民币票幅”的报告,主要原因是我国连续两年农业遭受自然灾害,为最大限度地节约原棉等纤维原料和胡麻油消耗,10月29日获国务院批准。因此,第三套人民币各种面额票券均比第二套人民币同面额票券的票幅有一定比例的缩小,既便利了流通使用,又节约了印制费用。
六是画面设计和先进技术相结合。50年代,国际印钞业已较多地使用了一些机雕、接线等新技术,在第三套人民币的设计中,由于美术专家和专业设计人员集体创作,充分发挥了各自的长处,除主景工艺完全采用手雕外,面值文字的衬底花纹或花符图案多采用机雕技术。例如10元券面值衬底,则是利用机雕网状线与手工装饰相结合,形成向日葵花盘的效果。在其他票券面值衬底图案设计中,还使用了接线技术,大大提高了钞票的防假性能。
第三套人民币是我国目前发行、流通时间最长的一套人民币,于2000年7月1日起停止在市场上流通。这套人民币以其主题思想鲜明、设计风格新颖、券别结构合理、主辅币品种齐全、印刷工艺先进并有较强的防伪性能等特点,在我国货币发行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第三套人民币一览表
券别
图案
主色
发行时间
正面
背面
1角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国徽和菊花
枣红、桔红、蓝绿
1962.4.20
1角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国徽和菊花
深棕、浅紫
1966.1.10
1角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国徽和菊花
深棕、浅紫
1967.12.15
2角
武汉长江大桥
国徽和牡丹花
墨绿
1964.4.15
5角
纺织厂
国徽、棉花和梅花
青莲、桔黄
1974.1.5
1元
女拖拉机手
国徽和放牧
深红
1969.10.20
2元
车床工人
国徽和石油矿井
深绿
1964.4.15
5元
炼钢工人
国徽和露天采矿
深棕、咖啡、黑
1969.10.20
10元
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
国徽和天安门

1966.1.10
第三套人民币硬币一览表
券别
图    案
材质
直径
发行时间
正  面
背  面
1元硬币
国徽、国名、年号
长城、面额
铜镍合金
30
1980.4.15
5角硬币
国徽、国名
齿轮、麦穗、面额、
年号
铜锌合金
26
1980.4.15
2角硬币
国徽、国名
齿轮、麦穗、面额、
年号
铜锌合金
23
1980.4.15
1角硬币
国徽、国名
齿轮、麦穗、面额、
年号
铜锌合金
20
1980.4.15
序号面 额 图 案 特 征 发 行 年 份
1 拾圆 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
二罗马1965
2拾圆 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三罗马 1965
3伍圆炼钢工人二罗马
1960
4伍圆炼钢工人 三罗马1960
5 贰圆 车床工人古币水印 1960
6 贰圆车床工人五星水印 1960
7 壹圆 女拖拉机手古币水印 1960
8 壹圆女拖拉机手二罗马 1960
9壹圆
女拖拉机手三罗马 1960
10 伍角 纺织女工平版 1972
11 伍角纺织女工平版水印1972
12伍角纺织女工凸版水印1972
13贰角长江大桥 二罗马1962
14 贰角 长江大桥三罗马 1962
15 贰角长江大桥凸版三罗马 1962
16 壹角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蓝字二罗马 1962
17 壹角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蓝字三罗马 1962
18壹角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红字二罗马1962
19 壹角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红字三罗马
1962
20 壹角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凸版红字二罗马 1962
21壹角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凸版水印红字三罗马1962
22壹角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背绿 1962
23 壹角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棕红1960
24 伍分 轮船 无号1953
25 贰分飞机 无号1953
26壹分汽车 无号1953
硬币4枚: 1981年长城币
序号 面 额 正面图案背面图案 发 行年 份
1 壹圆 长城和面值 国名、国徽和发行年份 1981
2 伍角 麦穗、面值和发行年份国名和国徽 1981
3 贰角 麦穗、面值和发行年份国名和国徽 1981
4 壹角麦穗、面值和发行年份 国名和国徽1981
◆ 第三套人民币纸币














◆ 第三套人民币硬币
直径为:30mm。正面为国徽、国名及年号;背面为长城及面额。色泽为镍白色,材质为铜镍合金,币外缘为间断丝齿。该币于1980年4月15日发行。
直径为:26mm。正面为国徽及国名;背面为齿轮、麦穗、面额及年号。色泽为金黄色,材质为铜锌合金,币外缘为间断丝齿。该币于1980年4月15日发行。
直径为:23mm。正面为国徽及国名;背面为齿轮、麦穗、面额及年号。色泽为金黄色,材质为铜锌合金,币外缘为间断丝齿。该币于1980年4月15日发行。
直径为:20mm。正面为国徽及国名;背面为齿轮、麦穗、面额及年号。色泽为金黄色,材质为铜锌合金,币外缘为间断丝齿。该币于1980年4月15日发行。
第三套人民币 发行时间1962.4.20 第三套人民币纯金微缩版面市   第三套人民币大全套的总价2万元,单张最贵的是1960年发行的枣红色壹角券,俗称“红一角”, 3800元。第三套人民币流通时间较长,存世量较大。图案是车床工人的贰圆券从1980年起政府只收不付,存世量较少,单张价值2千元。
第三套人民币票样  角  发行时间1962年4月20日


第三套人民币壹角券(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图)(1960年版) 1962.04.20
“背绿水印”人民币1角钱
正面为教师与劳动生产相结合图,枣红、桔黄蓝绿色调;背面图案为国徽、菊花,枣红、大红、绿色调;分空心五角星水印及无水印两种。该币于1962年4月20日发行。1971年11月20日开始只收不付。俗称“红一角”。


“背绿”一角是因该券背面的菊花两边为墨绿色而得名其背面颜色与同时流通的二角纸币相近,容易混淆,发行仅一年人民银行就将其回收。背面绿色的一角券就成为了第三套人民币中发行量最少、发行时间最短、存世量最少的一角纸币,称为“背绿券”或“蝴蝶券”。 1997年卖价60元,目前的卖价1万余元
正面为教师与劳动生产相结合图,深棕、浅紫色调;背面图案为国徽、菊花,深棕、浅绿色调;分空心五角星水印及无水印两种。该币于1966年1月10日发行。1967年12月15日开始只收不付。俗称“背绿”。
 
第三套人民币壹角券(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图)(1962年版) 1967.12.15
正面为教师与劳动生产相结合图,深棕、浅紫色调;背面图案为国徽、菊花,深棕、浅紫色调。分空心五角星水印及无水印两种。该币为1962版的换色版,以区别于2角人民币,于1967年12月15日发行,1992年2月4日开始只收不付。


发行时间 1962.4.20
正面图案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正面主色 枣红、桔红、蓝绿
背面图案 菊花图和国徽
背面主色 枣红、桔红、绿
尺寸 105X50(mm)
该券自1971年11月开始银行只收不付


发行时间 1966.1.10
正面图案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正面主色 深棕、浅紫
背面图案 国徽和菊花图案
背面主色 深棕、浅绿
尺寸 105X50(mm)
该券自1967年12月开始银行只收不付。
第三套人民币壹角纸币的发行一直被视为'传奇’.在前后十几年的时间里,共发行了三种不同版别,呈现出了九种不同形态。如今,这些壹角纸币已经退出流通领域多年,其在收藏市场却身价倍增。其中,背绿壹角、枣红壹角被称为'币王’,1962年空心五星水印背绿壹角目前市价高达3200多元。',1)">
枣红壹角和背绿壹角
1962年4月20日,中国发行了一张枣红色1960年版壹角纸币,这标志着第三套人民币的问世。因为它的券面、背面通体以枣红色为主,故常被称之为枣红壹角。
枣红壹角是中国独立自主设计印刷的首批货币,但是,它流通的时间却只有9年,钱币专家说,这和枣红壹角的主图设计有关。当时设计者为了体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中心思想,便描写了几位教师带领广大学生参加劳动的场面。但是,画面中人们走的方向却有左右之分,这在当时被视为是'不妥当’。中国人民银行很快就决定重新发行另一个版别的'壹角券’。枣红壹角于是从1971年11月20日起,实行只收不付的方式而逐渐退出流通领域。
重新设计的1962年版壹角纸币背面图案有了巨大的变化:其背图由原来枣红色图案换成了墨绿色菊花图案,看上去活像一只展翅的蝴蝶,故有人称之为'背绿券’或'蝴蝶券’。背绿壹角为三罗马冠字,七位流水编号,共有水印和无水印二种版别。不同版别价差近八百倍。
该币于1966年1月10日发行,因为其背面颜色与同时流通的二角纸币相近,容易引起混淆。发行仅一年,人民银行就决定将背绿券收回,并于1967年12月15日又发行背面颜色为酱紫、桔黄色的壹角券。由此,背绿壹角成为第三套人民币中发行量最少、发行时间最短、存世量最少的壹角纸币。
据了解,这两枚币王从未使用过的'挺版’极少,尤其是背绿壹角,发行时间仅一年多。同时,由于印制背绿壹角时印钞纸的不同,出现了有五角星水印和无水印两种版别,其中带五角星水印的发行量有限,因此这些特殊背景的壹角券便成为了壹角纸币中最珍稀的纸币。目前市场价格最高的便是这张1962年版'三罗马红色号平版背绿空心五星水印’壹角券,价值在3200元左右。
壹角券由不同的厂家印刷,印制技术和方法存在着差异,故第三套人民币的壹角券出现了若干衍生品种。这些壹角纸币的衍生品种较为常见,价值也较低。区分它们最主要从有无水印、罗马文字的颜色、是否为防伪油墨等方面进行判断。
总的来说,在这多达九种版别的壹角纸币当中,以1960年版的枣红壹角和1962年空心五星水印背绿壹角及1962年版不带水印背绿壹角最具收藏和投资价值。
 
第三套人民币贰角券(武汉长江大桥图)
发行时间 1964.4.15
正面图案 长江大桥
正面主色 墨绿
背面图案 国徽和牡丹花
背面主色 浅绿
尺寸 110X50(mm)
正面为武汉长江大桥图,绿色调;背面图案为国徽、牡丹花,绿色调色调;无水印。该币于1964年4月15日发行。1992年2月4日开始只收不付。

第三套人民币伍角券(纺织车间产图)
正面图案:纺织车间图;青莲紫色 面值0.50元
背面图案:国徽和装饰花,蒙维藏壮文行名;紫红、中蓝色 年号1972年
规格:115*50(毫米) 发行日期:1974.01.05
停用日期:1992.03.01只收不付
制作工艺全胶印、单凹印
备注:钞纸有国旗五角星水印;三字冠7位数号码
正面为纺织工厂图,紫、桔黄色调;背面图案为国徽、棉花和梅花,紫、桔黄色调色调;分古钱五角星水印及无水印两种。该币于1974年1月5日发行。1991年3月1日开始只收不付。
第三套人民币票样  元发行时间1962年4月20日

第三套人民币壹圆券(女拖拉机手图)
正面图案:女拖拉机手;深红色
背面图案:国徽和天山牧羊图;黑红色 年号:1960年
规格:131*57(毫米) 发行日期:1969.10.20
停用日期:1991.03.01只收不付
制作工艺:双凹印
备注: 钞纸为古钱五星、空心五角星混合、国旗五角星水印;冠字分为三字冠7位数号码、二字冠8位数号码
正面为女拖拉机手图,深红色调;背面图案为国徽、放牧图,黑、黄、红、蓝色调;分古钱五角星水印及国旗五角星水印两种。该币于1969年10月20日发行。1996年3月1日开始只收不付。

第三套人民币贰圆券(车床工人图)
面额: 2元解析度: 150
印制年: 1960 正面: 车间工人生产图
发行日期: 1964.4.15 反面: 石油矿井、国徽
大小: 135 mm x 57 mm 水印: 五星图
正面为车床工人图,深绿色调;背面图案为国徽、石油矿井图,黑、红、绿色调;分古钱五角星水印及国旗五角星水印两种。该币于1964年4月15日发行。1991年3月1日开始只收不付。


第三套人民币伍圆券(炼钢工人图)
面额: 5元解析度: 150
印制年: 1960 正面: 炼钢工人生产图
发行日期: 1969.10.20反面: 露天采矿图、国徽
大小: 142 mm x 63 mm 水印: 五星图
正面为炼钢工人图,浅棕、咖啡、黑色调;背面图案为国徽、露天媒矿图,黑、绿色调;国旗五角星水印。该币于1969年10月20日发行。1992年2月4日开始只收不付。
 

第三套人民币拾圆券(工农兵图)
面额:10元解析度: 150
印制年:1965 正面: 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
发行日期:1966.1.10 反面: 天安门、国徽
大小:57 mm x 72 mm 水印
正面为人民代表走出大会堂图,黑色调;背面图案为国徽、天安门图,黑、红色调;天安门图景固定水印。该币于1966年1月10日发行。1996年3月1日开始只收不付。
人民币中“五朵金花”
中国人民银行从1962年4月20日开始发行第三套人民币,中间采用了分次发行的办法,发行时间分别是:1964年、1966年、1967年、1969年和1974年。于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使用,流通时间长达38年之久。
已停止流通的这套人民币中的纸币,从面额的大小和各券别的颜色、冠字、号码、水印及平、凹印刷工艺上来区分,有25个以上的不同版别,其中根据存世量的大小,投资价值及价格的高低,又分出了五种珍稀品种,这五种珍稀品被誉为“五朵金花”。
“五朵金花”分别是:
1、1962年版中的背绿壹角券,正面图案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具有空心五角星水印和无水印两种。
2、1960年版红壹角券,正面图案是“干部参加劳动”,有空心五角星水印。
3、1960年版贰元券,正面图案是“车床工人生产图”,有满版古布图和空心五角星水印。
4、1960年版壹元券,正面图案是“女拖拉机手生产图”,为满版古布图和空心五角星水印。
5、1960年版伍元券,正面图案是“炼钢工人生产图”,为满版五角星水印,该券因被国际印钞界公认为“纸币中的精品”,而被列入“五朵金花”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收藏者和投资者日渐增多,不少人看好已停止流通两年允许上市的第三套人民币,因为第三套人民币中不乏有许多特殊与稀少的品种,投资价值仍推“五朵金花”为高。它们已成为钱币收藏中独具魅力的珍品系列。尤其是一种背绿壹角券带有空心五角星水印的币种,至今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从长远效益看,已具备了相当高的收藏与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