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5仪表盘图解:梁漱溟的良心与蒋介石的民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1:07:38

梁漱溟的良心与蒋介石的民选

发布时间:2011-12-14 15:03 作者:章敬平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207次

  1953:梁漱溟被惩罚的良心


  十天,可以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十天,可以让梁漱溟从刚直不阿而摧眉折腰,背叛良心,违心检讨。


  梁漱溟,中国现代思想史上谜一样的不可思议的人物,一位先后做过蒋介石毛泽东座上宾的社会活动家,一位没有高等学历却在高等学府任教的新儒家代表人物。中共建政之后,平生连任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的梁漱溟,在他的第一个任期就遇到了一个大麻烦。


  1953年9月11日下午,全国政协常委扩大会议上,梁漱溟说,中共是靠农民夺取江山的,但是,江山打下来了,农民的生活依然很苦。他援引民谚说,工人生活在九天,农民生活在九地,工农差别,犹如九天九地。据此,这位1930年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倡导者、践行者,建议政府重视工农差别,以免农民“说你们进了城,嫌弃他们了”。


  当时,这些话没有引起什么反响,没有人积极响应,也没有人激烈反对,会场上下,波澜不惊。


  岂料,与梁漱溟有30年交情的毛泽东第二天发难了。那一天,大会转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扩大会议,彭德怀刚刚做完抗美援朝报告,毛泽东就借题发挥,不点名地批评梁漱溟:反对总路线;反对抗美援朝;破坏工农联盟;班门弄斧,嘲讽共产党的农民运动。


  梁漱溟不是傻子,与会代表也不是傻子,大家都知道,毛泽东在批评他,这四顶“大帽子”是给他扣上的。


  梁漱溟不干了,这位曾因政见不合与蒋介石分道扬镳的思想家,当场给毛泽东写了一张纸条,为自己申辩,可是,纸条还没写完,会散了,毛泽东回中南海了。梁漱溟不肯罢休,一连数日,频频申辩,毛泽东根本听不进去,一口咬定梁漱溟“恶意”反对总路线。双方争吵不断升级,落得个不欢而散。


  9月17日,两人之间的争吵,变成了大会批判。当天的大会,公开批判梁漱溟一贯反动,是个“用笔杆子杀人的杀人犯”,是个“伪君子”。梁漱溟知道,自己闯祸了,误会太深。要不怎么说梁漱溟是个书生呢,面对毛泽东越扣越大的“帽子”,他死活不认账,只是一个劲地说,误会,误会。


  9月18日,觉得误会需要解释的梁漱溟,会议期间,走上讲台,向毛泽东解释,两人之间的冲突,纯属误会,声称自己过去不反动,现在也没恶意。话没说完,场下一堆人哄他下台。倔强的梁漱溟非但不肯下台,反而直面毛泽东,请他拿出雅量承认自己错了,毛泽东说,“你要的这个雅量,我大概不会有”。梁漱溟紧接着说,“主席,您有这个雅量,我就更加敬重您;若您真没有这个雅量,我将失掉对您的尊敬”。隔着历史的尘埃,我们可以想见毛泽东恼怒的面容。


  9月22日,深知闯下大祸的梁漱溟,在亲朋好友的劝慰下伏案检讨。他将自己的错误归结为“目空一切”,将自己在9月18日的行为定性为“达到顶峰的荒唐错误”,他自我剖析错误的思想根源,在于“阶级立场的不对”。检讨书中,他“承认”自己确实是个伪君子。他说,每当他想起百多年来我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向下沉沦的厄运,终被共产党、毛主席领导扭转时,让他喊一千声一万声“毛主席万岁”亦不觉多余。


  历史的天空下,遥想戴着深度近视眼镜提笔撰写检讨书的梁漱溟,彼时彼刻的灵魂是否充满挣扎?梁漱溟生前没有说过,他是真检讨还是假检讨。综观他的一生,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位曾在延安窑洞和毛泽东彻夜长谈的新儒家代表人物,信仰过阶级斗争学说。但我相信,他的检讨不是真诚的。这样的检讨不应该是他的错,而是他的痛。权力面前,梁漱溟与生俱来的良心自由,受到了莫大的伤害。


  良心自由,在宪法学视野下,是一种公民权利。这是我的权利,也是你的权利。通俗地说,就是依照你我的良心,独立判断是非,独自作出决断的权利。一部好的宪法,应当保障你我的良心自由,让我们摸着良心说话,凭着良心做事。德国等国的宪法不约而同地强调,公民具有凭借良心自由行事的权利,国家权力不得干涉。我国政府签署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也规定,国家权力不能触及良心这个“灵性”的世界。


  早已作古的梁漱溟先生是哲学家,不是宪法学家,可能不会从公民权利的角度审视他和毛泽东之间的历史公案,也不会从宪法的角度考察自己的检讨与良心自由的关系。但是,他的良心会告诉他,究竟是何种力量驱使他交出那份检讨书,这份检讨书是否冒犯了自己的良心?


  时隔半个多世纪,为梁漱溟先生鸣冤叫屈,对他本人已经没有意义。我们重提此事,是希望从这段历史公案出发,唤醒良心自由的宪法意识,让良心在灿烂的星空下自由地呼吸。


  1954:万年国民大会代表


  “民主无量,独裁无胆”。这八个字是人们嘲讽蒋介石的,说他无论在大陆,还是在台湾,既不敢公然搞独裁统治,又不愿真的将权力交给人民,折腾来折腾去,只能玩玩假民主。这八个字公不公道,看看1954年的“总统大选”,我们就能略知一二。


  这一年春天,蒋介石的第一届“总统”任期届满。二战胜利后实施的《中华民国宪法》规定,总统任期6年,可以连选连任一次。依此,1948年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总统的蒋介石,若想继续站在政治舞台的中央,就得走“连选连任”的路。按照《中华民国宪法》的规定,每届总统任满前90天,必须召开国民大会,由国民大会的代表们选举总统。为此,谋求连选连任的蒋介石,得在这个春天,操纵召开第二届国民大会,选举他为中华民国总统。


  国民大会是代表全体国民行使政权的机关,由3000余名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国民大会和我们今天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差不多,它是中国在百年废墟上长出的一枚果实。以国民大会为核心的代议制,不是土特产,不是中国文化的产物,而是欧美列强通过五场战争的胜利,“塞给”晚清政府的舶来品。亡国灭种的现实危险,迫使紫禁城中惶惶不可终日的清末皇帝,在蒋介石去日本参加同盟会那年,为代议制这项“国家软实力工程”立项。


  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故事,再一次发生了。代议制这个据说在古罗马古时期就开始萌芽破土的洋物种,在蒋介石之类风云人物眼中,像一个有点可爱又有点可恶的怪胎,他们眼睁睁地看着这个喝中国奶吃中国饭的“洋娃娃”,先是德日面孔,后是欧美脸蛋。等到抗战结束蒋介石推出宪法,精通代议制的行家猛然发现,昔日蹒跚学步的“洋娃娃”长大了,脸蛋还是英美脸蛋,腔调却已是地道的“中国口音”,公开场合说的是人民主权,满脑子想的,却是怎样集权。


  喜欢集权的蒋介石对于召开国民大会“依法选举”他做总统,毫不担心。苦恼的是,国民大会代表选不了。如果照着宪法来,国民大会代表每6年选举一次,由中华民国范围内各县各直辖市或者同等区域经普选产生,虽然1948年第一届国民大会3000余名代表的选举,实质上不似蒋介石的报纸吹嘘的那样,由2.5亿国民一人一票普选出来的,过场还是走了的。可是,1954年的蒋介石,自命中华民国的领袖,大手一挥,能管的也只有台湾这片弹丸之地,要从海峡两岸选出国民大会代表,无异于痴人做梦。《中华民国宪法》高高在上,不管实质上怎样独裁,民主这件皇帝的新装不能不穿。怎么办?蒋介石呼来“大法官”。大法官拥有解释宪法的权力,他和智囊们一番琢磨,发现“每届国大代表之任期至次届国民大会开会之日为止”。什么叫“至次届”?“大法官”解释说,根据目前的形势,第二届国民大会代表显然无法选举,既然如此,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就不必改选了,等将来形势许可,再去改选。


  蒋介石心领神会,一本正经地告诉大家,“共匪”抢夺了中华民国的大部分国土,举国上下处于“动员戡乱”的非常时期,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需要继续行驶职权,直到第二届国民大会依法召开。换句话说,“反攻大陆”一日不成,“第二届国民大会”一日不开,如此一来,第一届国民大会闭会就遥遥无期,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也就可以无限期地干下去,只要不死。所以,有人戏称他们为“万年国民大会代表”,简称“万年国代”。


  不改选的问题解决,人数的麻烦又来了。随蒋介石跑到台湾的国民大会代表只有36%,不符合国民大会只有“代表半数之出席”才能开会的规定,大法官们开动脑筋,将开会人数改成“代表三分之一以上人数之出席”。


  麻烦都解决了,连任总统的问题就不存在了。春早的台湾,上上下下,一通忙活,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张灯结彩的中山纪念堂隆重开幕。锣鼓响后,万年国代选举终身总统的闹剧上演了。领衔主演蒋介石赤膊上阵,拉着他的副总统,和另外两个竞选团队,上演了一出6个男人的总统竞选大戏。结果不用我说:高票当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