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度818仪表盘怎么调:科学家何以信仰宗教—— 以爱因斯坦为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0:51:34

【导读】爱因斯坦的“宗教信仰”是一种“宇宙宗教感情”,即对经验世界中所显示出来的高超理性的坚定信仰和在科学工作背后必定有一种关于世界的合理性或者可理解性的信念。爱因斯坦批判恐怖宗教、道德宗教和所谓“宗教真理”,抽取出宗教传统的价值目标和人性意义作为精神动力,把毕生献身科学奉为圭臬:“个人的自由而负责任心的发展,使他得以在为全人类的服务中自由地、愉快地贡献出他的力量。”

 

爱因斯坦是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对“宗教”抱有极度的虔诚。而且,他说:“你很难在造诣较深的科学家中间找到一个没有自己的宗教感情的人。”(1,p85)分析认识爱因斯坦的宗教观,可以正确理解科学家的宗教意识,透视科学领域中的宗教信仰现象,把握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一、三种宗教批判

1929年4月24日,答复纽约犹太教堂拉比赫伯特?哥耳德斯坦“你信仰上帝吗?”的提问,爱因斯坦坦言“我信仰斯宾诺莎的那个存在事物的有秩序的和谐中显现出来的上帝,而不信仰那个同人类的命运和行为有所牵累的上帝。”(1,p45)而论及求知和信仰,爱因斯坦于1930年11月9日《纽约时报杂志》(New York Times Magazine)发表《宗教和科学》专文,把宗教作为一种精神现象,集中展示了关于其源泉和形式的认识。

爱因斯坦认为,人类所做和所想的一切都关系到满足迫切的需要和减轻痛苦。如果人们想要了解精神活动和它的发展,就要经常到这个根源上找缘由。“感情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不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种努力和创造外表上多么高超。那么,引导我们到最广义的宗教思想和宗教信仰的感情和需要究竟又是什么呢?只要稍微考察一下就足以使我们明白,支配着宗教思想和宗教经验生长的是各色各样的情感。”(1,p80)

原始人经常面临饥饿、野兽、疾病和死亡的恐惧,由于还不善于因果推断与分析,他们就虚拟出一些鬼神之类的东西来,认为后者的意志和行动决定了恐惧之事的发生。为了避免苦痛发生,人们通过特殊的僧侣阶层向鬼神祭献和表达敬畏,以求生存康宁,聊作精神抚慰,此即萌生了原始的“恐惧宗教”。进入文明社会之后,生活提高了,社会复杂了,情感丰富了。文明人为了超越生死界限求得生命的永恒,表达惩恶扬善的伦理诉求,提升社会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便塑造了一个拟人化的“上帝”,形成了一个“道德宗教”。在这里,“上帝按照信仰者的眼光所及的范围”,保护、抚慰生者的生命和死者的灵魂,负载人们所思所想、力所难及的理想和愿望。

因此,宗教是彰显人类精神想象力、文化超越性的意识活动现象,是虚幻现实、超越现实、追求永恒意义的文化形式。它的本质是人的力量和思想个体有限而总体无限矛盾的异化展示。费尔巴哈就曾经指出:“宗教——至少是基督教——,就是人对自身的关系,或者,说得更确切一些,就是人对自己本质的关系,不过他是把自己的本质当作一个另外的本质来对待的。属神的本质不是别的,正就是属人的本质,或者,说得更好一些,正就是人的本质。”(2,p437)

由于在先验的构想中展示人的力量和感情,宗教首先存在于人们思维逻辑中。这一构想、引导的“未来”的宗教,与探索世界“由来”的科学结成了性质对立、形式衔接的文化史关系。在宗教与科学的形成的思维链条上,科学家面对宇宙、揭示未知、展示真知,同时也就把宗教的虚幻揭示了出来。但是,投入身心的科学实践活动,使科学家培养起一种职业精神情感:“不知道什么是教条,也不知道照人的形象而想象成的上帝,因而也不可能有哪个教会会拿它来作为中心教义的基础”,“把宇宙作为单一的有意义的整体来体验”,“感觉到自然界里和思维世界里却显示出崇高庄严和不可思议的秩序”(1,p82-83)。爱因斯坦说:“照我的看法,在能够接受这种情感的人中间,把这种感情激发出来,并且使它保持蓬勃的生气,这正是艺术和科学的最重要的功能。”(1,p83)这就是爱因斯坦所谓没有形式的“宇宙宗教感情”,亦即第三种“宗教”。此才即爱因斯坦的“宗教”信仰所系。

二、科学与宗教对立

历史地看,科学与宗教势不两立,无论在思维方式、思想内容、文化功能方面都是如此。爱因斯坦指出,恐惧宗教和道德宗教的确是科学的对立之物。很显然,“凡是彻底深信因果的普遍作用的人,对于那种由神来干预事件进程的观念,是片刻也不能容忍的……。”(1,p83)另一方面,宗教之中“全能的神”更是必然排斥科学,排斥科学对迷信人的解放功能。首先,“一个全能、公正和大慈大悲的人格化了的上帝存在的观念,能给人以安慰、帮助和引导。”(1,p88)这种虚幻的观念和虚拟化的神,也容易被最不开化的心灵接受,科学家则不属于此类。第二,全能的神包含着排斥人的矛盾前提,必为科学家所识破、所摒弃。“如果这个神是全能的,那么每一件事,包括每一个人的行动,每一个人的思想,以及每一个人的感情和志向也都应当是神的作品;怎么可能设想在这样全能的神的面前,还认为人们要对自己的行动和思想负责呢?在作出赏罚时,神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它自己作出评判。怎么能够把这样的事同神所具有的仁慈和公正结合起来呢?”(1,p89)。因此,科学家既不需要恐惧的宗教,也用不着社会的或者道德的宗教。

随着科学的发达,宗教应该逐渐式微。的确如此。但是,宗教并没有被科学驱逐,两者对立冲突依然存在。这是因为科学并没有解决一切问题,例如信仰问题,宗教仍可以固守自己超验信条;科学并没有穷尽全部认识领域,宗教在科学的有限区域之外仍显威力。宗教抵制科学的武器是全能的、人格化的上帝。爱因斯坦指出,“今天宗教领域同科学领域之间的冲突主要来源在于人格化了的上帝这个概念。”在知识层次和信仰层次,科学对宗教都具有攻势态势。科学趋向展示那些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关系的普遍规律,科学的进步使得宗教启示的后退。进而言之,科学规律具有的普遍有效性首先以被证实呈现,此后的证伪也引导科学走向相对的绝对有效。只是被不断要求、而不是要一下证明的客观有效性科学知识、定律,这种建立在部分成功的基础上的纲领,原则上是可以完成的信仰,抛开先验的上帝。人们能够根据这些定律,很精密和很准确地预测一定范围内的现象在时间上的变化情况,揭示客观世界的秩序。这个事实已经深深的扎根于现代人的意识之中,人格化了的上帝被科学和科学精神解构。一个方面看,“一个愈是深刻感受到一切事件都有安排好的规律性,他就愈是坚定地深信:除了这种安排好的规律性,再没有余地可让那些本性不同的原因存在。对他来说,无论是人的支配还是神的支配,都不能作为自然界事件的一个独立原因而存在着。”(1,p88-90)另一个方面看,“主张有一个能干涉自然界事件的人格化的上帝这种教义,决不会被科学真正驳倒,因为这种教义总是能躲进科学知识尚未插足的一些领域。”“正是宗教传统的这种神秘的内容,或者更确切些说,这种象征性的内容,可能会同科学发生冲突。只要宗教的这套观念包含着它对那些原来属于科学领域的论题所做的一成不变的教条式的陈述,这种冲突就一定会发生。”(1,p93)

三、科学与宗教依存

在人类文化领域,科学和宗教是两种独立的历史形式,有相对立的一面,也有相依存的一面。在爱因斯坦思想中,既有前者的明确认识,也有后者的清晰表述。爱因斯坦说:“科学没有宗教就像瘸子,宗教没有科学就像瞎子。”(1,p88)

科学“要通过构思过程,后验地来重构存在”(1,p86),只能断言“是什么”,而不能断言“应当是什么”(1,p87),科学解决不了价值问题。宗教则是做出一切种类的价值判断的一种形式,它涉及对人类思想和行动的评价。进而言之,宗教不能够有根据地谈到各种事实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因此是一种抽象的虚幻断定,科学恰恰在这一点上以实证来质疑和补充宗教,反过来也接受宗教的精神启示。爱因斯坦从两个方面揭示出科学与宗教的依存性。

第一,“虽然宗教可以决定目标,但它还是从最广义的科学学到了用什么手段可以达到自己所建立的目标。可是科学只能由那些全心全意追求真理和向往理解事物的人类创造。然而这种感情的源泉却来自宗教领域。同样属于这个源泉的是这样一种信仰:相信那些对于现存世界有效的规律能够是合乎理性的,也就是说可以由理性来理解的。我不能设想一位真正的科学家会没有这种深挚的信仰。”(1,p88)

第二,科学与宗教并非完全的周延相对,这并不影响两者的协和。“一个信仰宗教的人是虔诚的,意思是说,他并不怀疑那些超越个人目的和目标的庄严和崇高;而这些目的和目标是既不需要也不可能有理性的基础。但是它们的存在同他自己的存在是同样的,是同样实实在在的。在这个意义上,宗教是人类长期的事业,它要使人类清醒地、全面地意识到这些价值和目标,并且不断地加强和扩大它们的影响。”(1,p86)

立足文化发展史,爱因斯坦阐明科学与宗教对应着的真理与价值的契合关系及其个中缘由。科学是“寻求我们感觉经验之间规律性关系的有条理的思想”。科学直接产生知识、间接产生行动的手段。如果事先建立了确定的目标,它就导致有条理的行动。至于建立目标和做出对价值的陈述则超出了它的作用的范围。科学从它掌握的因果关系这一点来说,固然可以就各种目标和价值是否相融做出重要的结论,但是关于目标和价值的独立的基本意义,仍然是在科学所能及的范围之外。至于宗教,则相反,它涉及的目标和价值,并且一般地也涉及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感情基础,只要这些不是为人类的不可改变的遗传下来的本性所预先决定了的。宗教关系到人对整个自然界的态度,关系到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理想的建立,也关系到人的相互关系。宗教企图达到这些理想,它所用的办法是对传统施以教育的影响,并且发展和传布某些容易被接受的思想和故事(史诗和神话),这些思想和故事都适宜按照公认的理想来影响价值和行动。(1,p92-93)

爱因斯坦认识到宗教保留着人类原始的价值与理想,此乃根植人类本性的宝贵精神启示,值得作为文化遗产加以扬弃与继承。但是,一方面,这些宗教传统的神秘的、象征性的内容遇有实证必同科学发生冲突;另一方面,只要宗教的这套观念包含着它对那些原来属于科学领域的论题所做的一成不变的教条式的陈述,这种冲突就一定会发生。因此,为了保存作为精神向往的“真正的宗教”,“最重要的是要避免在那些对实现宗教的目的实际上并非真正必要的问题上引起冲突”(1,p93)。也就是说,作为较高级精神文化活动方式的科学,不可以采取“唯科学主义”的“霸权主义”排异,而应该进一步提升宗教精神文化:一是,科学要为宗教的冲动清洗它的拟人论的渣滓;二是,科学通过展示现实世界的合理性,促使产生科学的神圣性和人们对之的崇敬感情,把人从个人自私自利的要求、欲望和恐惧的奴役中解放出来,从而对体现于存在之中的理性的庄严抱着谦恭的态度,也就是“帮助我们对生活的理解能达到宗教的精神境界。”(1,p90-91)这种宗教精神实质上一种普遍的宇宙与人文价值终极关怀,在科学家那里首先就是一种宗教的、神圣的谦恭与献身精神。首先是认识到科学对宗教的提升任重道远,“主张有一个能干涉自然界事件的人格化的上帝这种教义,决不会被科学真正驳倒,因为这种教义总是能躲进科学知识尚未插足的一些领域”(1,p90)因此科学的光芒需要不断向宗教领地投射,科学家要有一种“宗教的献身精神”。而只有源自“宗教”的献身精神,才能使得科学家远离直接现实,经得起寂寞,矢志不移地从事艰苦的科学研究和探索活动。

四、宇宙宗教感情的真谛

恩格斯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2,p666-667)宗教信仰,是指对所信仰的神圣对象(包括特定的教理教义等),由崇拜认同而产生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及全身心的皈依,并用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世俗行为。1932年,爱因斯坦在德国人权联盟的演讲中说,如果我们意识到,在我们能够感知的世界后面还有一个我们无法理解的世界,它的宏大和美丽我们只能通过一缕微弱的反光间接地领略,那就是宗教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是有宗教信仰的。对于我,只要能遐想那神秘的世界、用我微薄的智力抓住那宏大结构的一个轮廓,那就足够了。返本解读爱因斯坦“宗教信仰”,它实际上是一种科学家特有的探求外部世界规律的执着和认真的精神状态,是一种对科学与理性的敬畏情怀,是一种将科学、科学活动和宇宙秩序奉为神圣的“上帝”的“隐喻”,是他称之为的“宇宙宗教感情”。

爱因斯坦反对恐惧宗教和道德宗教,却盛赞科学的“宗教精神”。他说:“科学家却一心一意相信普遍的因果关系。在他看来,未来同过去一样,它的每一细节都是必然的和确定的。道德不是什么神圣的东西;它纯粹是人间事务。他的宗教感情所采取的形式是对自然规律的和谐所感到的狂喜的惊奇,因为这种和谐显示出这样一种高超的理性,同它相比,人类一切有系统的思想和行为都只是它的一种微不足道的反映。只要他能够从自私欲望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这种感情就成了他生活和工作的指导原则。这样的感情同那种使自古以来一切宗教天才着迷的感情无疑是非常相似的。”(1,p85)

爱因斯坦看来,“人类精神愈是向前进化,就愈可以肯定地说,通向宗教感情的道路,不是对生和死的恐惧,也不是盲目信仰,而是对理性知识的追求。”(1,p91) “我们认为在科学上有伟大创造成就的人,全都浸染着真正的宇宙宗教的信念,他们相信我们这个宇宙是完美的,并且是能够使追求知识的理性努力有所感受的。如果这种信念不是一种有强烈情感的信念,如果那些寻求知识的人未曾受过斯宾诺莎的对神的理智的爱的激励,那么他们就很难会有那种不屈不挠的献身精神,而只有这种献身精神才能使人达到他的最高的成就。事实上,正是宇宙宗教感情所激发的忘我的献身精神,才使得科学家像虔诚的宗教徒那样,在世人疯狂地追求物质利益和感官享受的时代,在一件新式时装比一打哲学理论受青睐的时代,也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潜心研究,矢志不移,丝毫不为利欲所动。”(1,p95)

因此可以断言爱因斯坦不是宗教徒!而为什么爱因斯坦把科学的执着精神“隐喻”为“宗教”感情?

第一,宗教形式以超现实、超功利性能对人的信仰情感激励升华,引向道德崇高。

“一切宗教、艺术和科学都是同一株树的各个分枝。所有这些志向都是为着使人类的生活趋于高尚,把它从单纯的生理上的生存的境界提高,并且把个人导向自由。我们较古老的大学都是从教会学校发展起来的,这绝非偶然。教会和大学——就它们执行其真正的职责来说都是为了使个人高尚。他们企图通过扩大道德上和文化上的谅解以及拒绝使用暴力来完成这一伟大任务。”(1,p101)

第二,科学和科学家需要价值追求,理性在为全人类奉献中才能超越极限。

“关于'是什么’这类知识,并不能打开直接通向'应当是什么’的大门。人们可能有关于'是什么’的最明晰最完备的知识,但还不能由此导出我们人类所向往的目标应当是什么。客观知识为我们达到某些目的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但是终极目标本身和要达到它的渴望却必须来自另一个源泉。”

“应当认为只有确立了这样的目标及其相应的价值,我们的生存和我们的活动才能获得意义,这一点几乎已经没有加以论证的必要。关于真理的知识本身是了不起的,可是它却很少能起指导作用,它甚至不能证明向往这种真理知识的志向是正当的和有价值的。因此,我们在这里碰到了关于我们生活的纯理性想法的极限。

“弄清楚这些基本目的和基本价值,并且使它们在个人情感生活中牢固的建立起来,我认为这正是宗教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所必须履行的最重要的职能。如果有人问,这种基本目的的根据是从那里来的,既然它们不能单凭理性来陈述和加以证明,那么,人们就只好这样回答:它们是作为影响个人的行为、志向和判断的强有力的传统而存在于一个健康的社会中;它们是作为一种有生命力的东西存在于那里,没有必要为它们的生存去寻找根据。它们不是通过证明,而是通过启示,通过有影响人物的作用而存在的。人们决不可企图证明它们,而只能简单地、明白地感觉到他们的本性。

“我们的志向和判断的最高原则是犹太教-基督教的传统给予我们的。这是一个非常崇高的目标,就我们的微弱能力而论,要完全达到它还差得很远,但是它却为我们的志向和价值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如果人们从它的宗教形式中把这个目标抽了出来,而只看它属于人性的一面,那么,也许可以把它叙述为:个人的自由而有责任心的发展,使得他得以在为全人类的服务中自由地、愉快地贡献出他的力量。”(1,103-105)

“我们所能有的最美好的经验是奥秘的经验。它是坚守在真正艺术和真正科学发源地上的基本感情。……就是这种奥秘的经验——虽然掺杂着恐怖——产生了宗教。我们认识到有某种为我们所不能所不能洞察的东西存在,感觉到那种只能以其最原始的形式为我们感受到的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正是这种认识和这种情感构成了真正的宗教感情;在这个意义上,而且也只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才是一个具有深挚的宗教感情的人。”(1,p75)

第三,科学在为全人类的服务中解决认识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矛盾,走向神圣。

爱因斯坦多次揭示科学的有限性。一是科学解决不了价值问题,二是科学研究在思维能力上遇到认识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的矛盾。对于后者,恩格斯曾说:“一方面,人的思维的性质必然被看作是绝对的,另一方面,人的思维又是在完全有限地思维着个人中实现的。这个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过程中,在至少对我们来说实际上是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才能解决的。从这种意义来说,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不至上的,它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按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按它的个别实现情况和每次的现实来说,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2,p426-427)爱因斯坦曾经感觉到科学对破除宗教迷信力不从心,“主张有一个能干涉自然界事件的人格化的上帝这种教义,决不会被科学真正驳倒,因为这种教义总是能躲进科学知识尚未插足的一些领域。”(1,p90)如果把科学的事业延展为“人类世代更迭”的事业,这个问题就期望解决了。正因为如此,爱因斯坦认为,“一个人的真正目标首先取决于他在什么程度上和在什么意义上从自我解放出来”(1,p77),“我们的志向和判断的最高原则是犹太教-基督教的传统给予我们的。……如果人们从它的宗教形式中把这个目标抽了出来,而只看到它属于纯粹人性的一面,那么,也许可以把它表述为:个人的自由而负责任心的发展,使他得以在为全人类的服务中自由地、愉快地贡献出他的力量。”(1,p105)

1929年,爱因斯坦50周岁生日时,柏林出版社发表《庆祝五十寿辰……柏林犹太之友宗西诺协会敬献》的小册子,内里载有爱因斯坦《关于科学的真理》一文,清晰地表白了自己的信仰,也诠释了他的宗教信念的真正内涵。爱因斯坦说:“'宗教的真理’,对我来说,是完全莫明其妙的。……至于宗教派别的传统,我只能从历史和从心理学来考察;它们对于我再没有别的意义。”“科学研究能破除迷信,因为它鼓励人们根据因果关系来思考和观察事物。在一切比较高级的科学工作的背后,必定有一种关于世界的合理性或者可理解性的信念,这有点像宗教的感情。”“同深挚的感情结合在一起的、对经验世界中所显示出来的高超的理性的坚定信仰,这就是我的上帝概念。”(1,p46)(参考资料:1. 许良英等《爱因斯坦论犹太人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2.《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三联书店,1962年版;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陈锋专栏 中国艺术研究院)

 

爱因斯坦的宗教感情
  ——爱因斯坦有关宗教论述文章索引

  吴德余 编辑

  编者按 爱因斯坦究竟有没有宗教信仰,他的 “上帝”是谁?是一个由来
已久、时不时被撩起、以后还会长期延续的话题。其实爱因斯坦本人对这个问题
思考得很多很深,在他生前很多文章、通信、演说中都有专门论说,本索引为方
便这个话题的讨论,特从《爱因斯坦文集》中将有关文章名目或原句摘引出来,
以方便讨论者引述。《爱因斯坦文集》采用商务印书馆 1976年1月第一版,许良
英 范岱年编译(内部发行)的版本。虽然编译者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爱因斯
坦帽以“无知”和“顽固的资产阶级偏见”(《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P203),
正因为如此,也许这个版本更具客观性。

  摘录的方式是,整篇专题论述仅列文章标题或其中一句一段,某篇文章中有
关于本题的原句作摘录。索引按爱因斯坦的写作年代升序排列(有的写作年代难
考,只是估计)。虽然通读了这个文集的1-3卷,由于编者的浅陋,未免挂一漏
万,也许会招来载驴入黔的好事者所为的非议,也顾不得了。

  一、《探索的动机――在普朗克六十岁生日庆祝会上的讲话》

  (1918年4月)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P100-P103)


  渴望看到这种先定的和谐(莱布尼兹用语,他说一切“单子”之间,特别是
心同物之间,存在着一种预先被永远确定了的和谐)是无穷的毅力和耐心的源
泉。……促使人们去做这种工作(指本文提到的“致力于科学中最普遍的问题”
---编注)的精神状态是同信仰宗教的人或谈恋爱的人的精神状态相类似的。

  二、《我对美国的最初印象》(1921年7月)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 P11-P15)

  固然,大自然在他们儿女中间并不是平均地分配她的赐物;但是,多谢上帝,
得到优厚天赋的人是很多的,而我深信,他们多数过的是淡泊的、不引人注目的
生活。

  三、《我信仰斯宾诺莎的上帝》(1929年4月)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P243)

  我信仰斯宾诺莎的那个在存在事物的有秩序的和谐中显现出来的上帝,而不
信仰那个同人类的命运和行为有牵累的上帝。

  四、 《关于科学的真理》(1929年)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P245)

  (二)科学研究能破除迷信,因为它鼓励人们根据因果关系思考和观察事物。
在一切比较高级的科学工作的后背,必定有一种关于世界合理性或者可理解性的
信息,这有点象宗教的感情。

  (三)同深挚的感情结合在一起的,对经验世界中所显现出来的高超的理性
的坚定信仰,这就是我的上帝概念。照通常的说法,这可以叫做“泛神论的”概
念。

  (四)至于宗教派别的传统,我只能从历史上和心理学上来考察,它们对于
我再没有别的意义。

  五、《关于实在的本性问题--同泰戈尔的谈话》(1930年7月)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P268-P272)

  相信真理是离开人类而存在的,我们这种自然观是不能得到解释或证明的。
但是,这是谁也不能缺少的一种信仰--甚至原始人也不可能没有。我们认为真
理具有一种超乎人类的客观性,这种离开我们的实在,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尽
管我们还讲不出它究竟还意味着什么。

  六、《我的世界观》(1930年)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 P42)

  我们认识到有某种为我们所不能洞察的东西存在,感觉到那种只能以其最原
始的形式为我们感受到的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正是这种认识和这种情
感构成了真正的宗教情感。在这个意义上,而且也只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才是一
个具有深挚的宗教感情的人。我无法想象一个会对自己的创造物加以赏罚的上帝,
也无法想象它会有象在我们自己身上所体验到的那样一种意志。我不能也不愿去
想象一个人在肉体死亡以后还会继续活着;让那些脆弱的灵魂,由于恐惧或者由
于可笑的唯我论,去拿这种思想当宝贝吧!

  七、《宗教和科学》(1930年11月)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P279-P282)

  我认为宇宙宗教感情是科学研究的最强有力、最高尚的动机。只有那些作了
如此巨大努力,尤其是表现出热忱献身--要是没有这种热忱,就不能在理论科
学的开辟性工作中取得成就--的人,才会理解这样一种感情的力量,唯有这种
力量,才能作出那种确实是远离直接现实生活的工作。

  ……

  只有献身于同样目的的人,才能深切地体会到究竟是什么鼓励着这些人,并
且给他们以力量,使他们不顾无尽的挫折而坚定不移地忠诚于他们的志向。给人
以这种力量的,就是宇宙宗教感情。……在我们这个唯物论的时代,只有严肃的
科学工作者才是信宗教的人。

  八、《论科学》(1931年》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P284-P286)

  相信世界在本质上是有秩序的和可以认识的这一信念,是一切科学工作的基
础。这种信念是建立在宗教感情上的。我的宗教感情是对我们的软弱的理性所能
达到的不大一部分实在中占优势的那种秩序怀着尊敬的赞赏心情。

  九、《科学的宗教精神》(写作年代不详)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P283)

  他的宗教感情所采取的形式是对自然规律和谐所感到的狂喜和惊奇,因为这
种和谐显示出这样一种高超的理性,同它相比,人类一切有系统的思想和行动都
只是它的一种微不足道的反映。……

  这样的感情同那种自古以来一切宗教天才着迷的感情无疑是非常相象的。

  十、《道德衰败》(1937年10月)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 P149-P150)

  一切宗教、艺术和科学都是同一株树的各个分枝。所有这些指向都是为着使
人类的生活趋于高尚,把它从单纯的生理上的生存的境界提高,并且把个人导向
自由。

  十一、《道德和感情》(1938年6月)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 P154-P158)

  在人类远远还未成熟以前,也就是还没有面临这样一种普遍的道德态度以前
很久,对于生活中危险的恐惧,使得人类想象出种种具有人性的鬼神来,这些鬼
神在物理上人是觉察不到的,但是它们有本领使出令人生畏的或者令人欢迎的各
种自然力。他们所相信的的那些到处支配着他们的想象的鬼神,是他们按照自己
的形象在头脑里制造出来的,但是它们却被赋有超人的本领。这些鬼神就是上帝
这一观念的原始形式。

  十二、《目标》(1939年5月)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 P173-176)

  十三、《科学与宗教》(1940年9月)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 P181-186)


  ……

  在我看来,人类精神愈是向前进化,就愈可以肯定地说,通向真正宗教感情
的道路,不是对生和死的恐惧,也不是盲目信仰,而是对理性知识的追求。

  十四、《客观世界的完备定律及其他--1944年9月7日给M.玻恩的信》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P413-P415)

  十五、《关于哲学和科学问题的谈话(报道)--1945年1月同A.施特恩的
谈话》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 P379-P384)


  ……

  可是我们相信,我们需要有一个概念世界来把我们的感觉变成可以为思想所
利用的东西。认为我们知觉到这个世界,那是幻想。当我们说我们知觉到这个世
界,我们就已经把我们的感觉转化成概念的东西了。我的感觉所给予我们的东西,
只是通过一种概念的构造,才能变成一种世界观。因此不能断言可观察世界的后
面不存在一个“客观实在”世界,因为这种可观察的世界本身并不存在--也就
是说,世界并不是由于我们的感觉给予我们的。

  ……

  在我们这个讲究物质享受的时代,唯有那些具有深挚宗教感情的人才是认真
探索的人。

  十六、《自述》(1946年)(《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P1-P42)

  “尽管我是没有宗教信仰的(犹太教)双亲的儿子,我还是深深地信仰宗教,
但是,这种信仰在我12岁那年就突然终止了。由于读了通俗的科学书籍,我很快
就相信,《圣经》里的故事有许多不可能是真实的。”

  十七、《宗教同科学不可和解吗?》(1948年6月)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 P253-P256)

  ……

  这里提出的对宗教的解释,意味着科学对宗教态度的一种依存关系,在我们
这个物欲主义占优势的时代,这种关系太容易被忽视了。固然科学的结果是同宗
教的或者道德的考虑完全无关的,但是那些我们认为在科学上有伟大创造成就的
人,全都浸染着真正的宗教的信念,他们相信我们这个宇宙是完美的,并且是能
够使追求知识的理性努力有所感受的。

  如果这种信念不是一种有强烈感情的信念,如果那些寻求知识的人未曾受过
斯宾诺莎的对神的理智的爱(Amor Dei Lntellectualis) 的激励,那么他们就
很难会有那种不屈不挠的献身精神,而只有这种精神才能使人达到他的最高的成
就。

  十八、《对实在的理性本质的信赖及其他》(1951年元旦)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P525-P526)

  你不喜欢用“宗教”这个词来表述斯宾诺莎哲学中最清楚表示出来的一种感
情和心理的态度,对此我可以理解。但是,我没有找到一个比“宗教的”这个词
更好的词来表达我们对实在的理性本质的依赖;实在的这种理性本质至少在一定
程度是人的理性可以接近的。在这种信赖的感情不存在的地方,科学就退化为毫
无生气的经验。尽管牧师们会因此而发财,可我毫不在意,而且对此也无可奈何。

  十九、《生命有个了结,是好事---1952年7月17日给M.贝索的信》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 P493)

  捏造死后还有个人生命的迷信的人该多么悲惨可怜!

  二十、《“不掷骰子的上帝”及其他----1953年10月12日给M.玻恩的信》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P599)

  在我们的科学期望中,我们已成为对立的两极。你信仰掷骰子的上帝,我却
信仰客观存在的世界中的完备定律和秩序。而我正试图用放荡不羁的思辨方式去
把握这个世界。

  (193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玻恩的学生海森堡,玻恩却落选了,而对量
子力学贡献最大的是玻恩,他的波函数统计解释是1926年提出来的。原因据说是
因为爱因斯坦起了作用,他不相信世界不存在偶然性和非决定论,并说:“上帝
是不投骰子的。”----编注)

  二十一、《人生的意义》(写作年代不详)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 P34)

  人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或者联系到这个问题来说,任何生物的生命的意义
是什么?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意味着要有宗教信仰。你问:那么提出这个
问题究竟有什么意思呢?我回答:凡是认为他自己的生命和人类的生命是无意义
的人,他不仅是不幸得很,而且也难适应生活。

  二十二、《基督教和犹太教》(写作年代不详)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 P53)

  如果我们从先知者们所建立的犹太教和耶稣基督所教导出来的基督教中,把
所有后来附加上去的东西,特别是那些传教士所附会上去的那些东西统统清除掉,
那就留下了能够医治人类社会一切弊病的教义。

  每一个有良好愿望的人的责任,就是要尽其所能,在他自己的小天地里作坚
定的努力,使纯粹人性的教义成为一种有生命的力量。如果他在这方面作了一番
忠诚的努力而没有被他同时代人践踏在脚下,那么他可以认为他自己和他所处的
社会都是幸福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