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铁龙雨刷器30公分点:当前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6:32:01
当前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时间:2010-12-05 00:05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经济日报 进入论坛 手机读报 我要评论

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从诞生到现在不过短短几十年的时间,但它的发展却不容乐观,有的节目变得娱乐化或低俗化,还有的被放到非黄金时段播出,甚至被“关停”。本文力图探讨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这些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突破传统模式,打造节目个性


中国大陆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形式大多采用单一的线性模式,即主持人在演播室以短片的形式简单引出事件之后,再通过记者的采访录像详细讲述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最后再加上评论。有些节目虽然有现场观众参与,但仍比较局限。即使是以主持人评论为主的《新闻1+1》也没有突破旧有模式,只是在节目中加入一些普及专业知识的小短片,久而久之也亦让人产生审美疲劳。


笔者认为,要突破新闻评论节目的单一模式,首先就要打造个性化的节目形式。比如近年来比较流行的电视读报,它们一般选择前一天报纸上的某些关注度高、争议性大的新闻事件加以简单的评述,进而表达本台的立场与观点,以娱乐化的方式进行讲述与评说。这样就很好地将报纸与电视结合在一起。另外,要打造个性化的节目还离不开具有个性化的主持人。如《实话实说》中崔永元的平民特性和亲民风格让这个节目长盛不衰。


同时,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还应为受众提供更多的参与途径,做到即时互动。这可以借鉴电视剧评论的做法——开通短信平台,并在节目播出的过程中滚动播出这些短信,选取典型的评论与作者电话连线,引导、要求他在节目中向观众详细阐述自己的观点。这种做法既调动观众的积极性,使不同的观点产生并碰撞,从而更深入全面透彻地揭示新闻事实背后的观点,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主持人的负担,也间接促进收视率的提高。


二、提高主持人的专业素养


当前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主持人大多是兼任其他节目的播音员,他们不参与新闻节目的采编,对新闻事件的了解不够深入,对评论节目的特点、评述内容等都没有真正做到引人深思的发问和评论,还有的主持人口误不断,无法真正引导嘉宾进行评论。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作为较为深入和较高层次的新闻节目,对节目主持人的要求就更为严格和专业,所以节目主持人必须要提高专业素养,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新闻事件。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三方面来做:


第一必须练好节目主持的基本功,不但发音清晰还要语速适中,尽量减少或避免口误的出现,更不能把节目嘉宾的姓氏张冠李戴,思路清晰,逻辑思维要强,才能使节目有序的进行下去。


第二是尽快适应镜头,做一个能出镜的播音员,面对镜头时不紧张,面部表情不生硬。


三是能快速从播音员的角色中跳出来,转化为主持人,在节目中能引导嘉宾、现场观众,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和热情参与到节目中,并发展、形成自己的个性,使节目独具特色。


三、增强选题的时效性,坚持党性原则


选题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节目思想意念的表现,甚至有时还影响节目能否正常播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是以新闻事实为依据的,新闻时效性就是它必须坚持的第一要务。但当前有些新闻评论节目在节目中阐释中央政策,褒扬先进事迹,将受众置于被教育的地位,而缺乏针砭时弊的内容,致使评论节目变为政治说教的附庸,长此以往导致节目收视率连连下降。


我们当然不否认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应具有的党性原则,选题也应围绕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加以宣传和引导观众。但应灵活地选题,尤其是对重大新闻事件能快速反应,关心群众所关心的问题,寻找独特的切入点来正确解读新闻事实,引导社会舆论方向,体现媒体的社会公信力,最大限度地融合新闻性和评论性,真正体现出电视新闻评论的特征。


如《新闻1+1》就比较注重新闻时效性,它们的选题大多关注社会热点或重大新闻事件。如昆明公交车爆炸案、刘翔退出奥运比赛这两个案例,前者联系到反恐问题,再次提出恐怖活动已经危及到平民的生命安全;后者则引出运动员的伤病情况,提出“更快更高还要更健康”的口号,这一视角独到新颖,更多的节目是评论刘翔退出的原因和影响,而节目找到一个全新的切入点,真正做到把新闻事实作为一个新闻由头来引出评论。


选题除了时效性强外,还得坚持在党性原则的指导下,吃透两头——政府提倡什么,百姓关注什么,找到二者的结合者。既要下达党的方针政策又要上传民意,反映群众呼声,显示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如2008年4月28日《新闻1+1》中关于和发达国家签定死刑犯不引渡条约的节目中,白岩松针对这一事件在国内引发的争议做了评论,对于这种国家政策类节目进行评论,不但宣传了国家政策,也有了自己的独家评论,真正凸显“主流媒体的声音”。


四、加强评论的深度和力度,以评为主,评述结合


目前我国新闻评论节目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评论缺乏深度和力度,无效表达太多。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求新闻评论员拓展知识面,注重训练敏锐的观察力,培养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能找到个性视角,发掘出有影响力和公信力的“独家观点”,占领市场的制高点。另一方面要在节目中加强“评”的成分,深度挖掘新闻背后的观点,措词准确到位,不做表面文章和“无效表达”,评论思想深刻且观点鲜明,能发人深思,这类节目在中国大陆还只是凤毛麟角。


在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和话语权方面,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具有相当明显的优势,但是,目前中国大陆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无疑正在遭遇“瓶颈”问题。虽然业内人士也一直在努力探索,可收效甚微,依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类节目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形式单一、选题不当、评论环节薄弱等。针对这些问题,电视人积极尝试,但同时也要呼吁政府相关部门尽快立法保护新闻从业人员的正当利益。从这些方面去努力,相信中国大陆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必将得到很大改善,能够长足的发展。 (作者单位:太原电视台)


张洪秀


(编辑:董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