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c5不能微信支付: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1:33:25

专题讲座

综合实践活动概述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概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一)“概念”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五个特点

特点:自主性、整体性、开放性、实践性、生成性

案例一:河北省青县实验中学初一某班在班会上以民主讨论的形式确定了班级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环境污染状况调查”。随后,学生自愿组成不同小组,并制定了各自的活动方案。在两周时间里,有的小组到工厂、酒店和百姓家里采访;有的到垃圾站、排污渠以及污染源实地考察拍摄、采集样本,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有的从网络上搜集下载了问题的解决方法。两周后,学生的调查结果令所有师生吃惊:从水质污染到空气污染;从垃圾污染到街头小广告,学生搜集了图片、样品、资料进行整理,完成了近万字的调查报告。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同学们都有了一个共同的心声 “ 共建美好家园,还我碧水蓝天 ” 。虽然活动结束了,但有的小组又开始设计“分类处理”的垃圾箱、有的提出了污水治理的设想、有的在给环保局局长写信。(体现了自主性、实践性、生成性、整体性等特点)

案例二:哈尔滨一中学某班班主任发现了学生欺骗家长要钱的情况:如学校要交2元,学生回家却说交3元或5元,用剩余的钱上网、买烟等。针对这一现象,班主任和学生一起开展了题为“一元钱究竟有多重”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挣一元钱、说一元钱、花一元钱的过程”。学生3-5人自由成组,有的组去饭店干活,有的捡废品,有的去花店 …… 一组学生联系了8家店,成功 4家,挣了13元。他们说:“在有些人眼中可能 13 元并不是很多,但对于我们来说已经足够了,因为它包含的是我们初涉社会所品尝到的酸甜苦辣。我们辛辛苦苦挣来的13元钱将永远留在记忆中。”(体现了实践性、整体性等特点)

(二)与学科教学相比,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指导的不同

1.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是对学生整个实践活动的指导而非只对学生掌握知识认识活动的指导

例如:

● 活动程序的指导;

● 选题的指导;

● 方法的指导。

2.教师的指导更多的是一种个性化的指导,而非统一的指导

教师应尽量避免使用的语言有:“应该 ······ 才是对的”;

“必须 ······ ”;

“一定要 ······ ”;

“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按我说的去想”;

“看我怎么做”;

“照着别人的样子做” ……

—— 以划一的标准限制要求。

教师尽可能使用的语言有:

“这个结论你是怎么得出来的?” —— 引导反思;

“想想还会不会有其它方法(结果)?” —— 引导多种探索;

“你没有看(听、调查 ······ )过怎么会知道的?” —— 引导实践和体验;

“这个做法很有特点”、“你经历了失败、尝试了方法、体验了过程,这是别人没有经历过的” —— 鼓励 。

3.教师团队的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组成: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

主要从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教师、学校、社区等方面来谈。

( 一 ) 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1.对“德”的影响

案例一:“今天上车前,我还努力让自己使劲笑,笑个够,免得看到智残儿童的幼稚举动时忍俊不禁,可当我真的接触他们时,心却顿时变得沉甸甸的,仿佛压了块巨石,沉闷的有点喘不过气。我感到震撼、难过。我突然觉得自己是那么幸福,作为一个健全人的幸福。最幸福宝贵的东西莫过于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健全的头脑了。”

案例二:徐行中学是一所农村中学,农民有种黄草、编草包的传统。一位学生选择了 “徐行草编发展之路”的研究课题。他带领研究小组的成员走访农户、草编社、镇政府, 向 老师借阅有关资料,通过研究,写出了小论文。交论文那天,老师对他说,课题组活动结束了,不用再东奔西走了。他却说:“不,我对草编已产生了浓厚兴趣。我已经关注上了它,并将一直关心它的发展命运。因为它是专属于我们家乡的,我对它已经有感情了。我更希望将来上大学,大学毕业以后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去发展家乡的这一特产。”( 报考专业)

上述两个案例都反映了活动促使学生在三个方面发生了变化:认知、情感、行为倾向,而这三者是态度的基本组成部分。因此说,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的,因为它促使学生在态度方面发生了变化。此外,它对学生的影响也是长久的。国外研究表明:很多学生随着自己年龄的增加,愿意继续参加各种社区服务活动。

2.对“智”的影响

案例一:几次综合实践活动后,大连市西岗中学的语 文 老师普遍反映,学生的日记从来都没有像现在这样好过,连原来的后进生都能写得有模有样。研究中的许多数据学生能熟练地进行统计,并学会了统计图和统计表的制作等。学生原来在信息技术能力方面一直比较弱,综合实践活动迫使学生天天与计算机打交道,不但让一大批学生很好地掌握了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而且学生网络运用能力也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案例二:在大连34中学,研究人员在初一、初二年级的300名学生中进行了自测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92.8%的学生认为合作能力“进步很大”,89.7%的学生认为自主意识“进步很大”, 97.3%的学生认为交际能力“进步很大”, 78.0%的学生认为发现问题的能力“进步很大”。

案例三:北京十一学校英语组和初二年级教师带领学生在北京街头开展了以“甄别街头英文标识”为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共收集街头英文标识1000多条,33 处,纠错91条,并归纳出英文标识错误主要表现为大小写错误、拼音错误和用词错误等。一位同学在反思中写道:这次活动我体会到北京的英文标识质量差、水平低,,出现了很多错误,,让人费解。 2008 年外国运动员和记者来到北京,,发现满街都是他们不认识的“英文”,他们该怎么想 ? 应该把路牌和一些政府规划中的牌子做出统一的调整,:如挂在相同的位置、用同样的字体等,这样看起来比较整齐。这样的北京才算得上是国际化的大都市。”通过这次活动,学生意识到认真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英文用语的实际意义(社会意义)。

3.改进社会行为

案例一:山东省济南市第二小学的一位家长说:“我家楼前是一片宽敞的绿化带,有草坪、垂柳和无花果。这里曾一度是儿子和伙伴的“游乐场”。每天放学后,这里时常发生小学生往居民家玻璃上扔石头的不文明现象;儿子还因爬树摔坏了尾椎骨 …… 我们一直很苦恼。

自从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以来,我们感触最深的就是儿子的变化太大了!他不仅不再爬树、踩踏草坪,而且还和本班其他人担负起“业余绿化管理员”的使命。每天放学和双休日,都有值日生负责监督绿化带,小区也在发生变化,环境越来越好了。”

国外研究表明: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的冒险行为逐渐减少,服务意识不断增强。

( 二 ) 对教师发展的意义

1.改变了学生观

( 学生潜力 —— 欣赏学生 )

江苏某校小学教师说:“因为有了前两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做起学生活动来得心应手,仅看他们自选或自己设计的课题,就不得不佩服学生的智慧和创新能力。最让我惊喜的是班上一个叫雨的女孩,一个以前被别人称为 ‘ 差生 ’的学生,竟提出了一个让大人没有想到的选题 ‘银杏、速生杨等经济林木对其它树种的影响’。”

北京八中数学 朱 老师说:“当我将 30 余份调查问卷呈现在大家面前,看着集体合作的劳动成果,我们都非常兴奋。我从内心深处为这几个孩子感到骄傲,他们设计的问题真的已经很完美,手捧着这些调查问卷爱不释手,我会永远珍藏着!”

2.增强了教师继续学习的动力

3.改善了师生关系

4.密切了教师之间的联系

( 三 ) 对学校发展的意义

一位学者对长沙市 30 余所小学进行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调查,结论如下:

64.1% 的人认为:“促进了校本课程的开发”;

52.2% 的人认为:“加强了学校同社会各界的联系”;

51.1% 的人认为:“促进了学校民主合作的校园文化建设”;

42.4 % 的人认为:“提升了学校的名气”;

27.2% 的人认为:“促进了其他学科的建设”;

( 四 ) 对社区发展的影响

个体得到了直接的帮助;

社区环境得到了改善;

机构受益于新的观点、热情和学生志愿者提供的特殊服务;

密切了学校和社区的关系。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

( 一 ) 社区资源与课程资源

社区资源:用于社区发展的一切资源,它既可以指社区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也可以指具体的某一资源,它可以是社区中的一个人、一件事,甚至是一个想法。

课程资源:包括学校内部的各种资源以及学校之外的用来促进学生发展的社区资源。

( 二 ) 课程资源的种类

1.人力资源(个人和群体)

2.物力资源(图书馆、设施、设备、场地)

3 .财力资源

4.组织资源

5.文献古迹资源(历史名胜、记载当地社区发展的史料)

6.自然环境资源(动植物、地形地貌、自然景观)

7.无形资源(校内的人文资源、师生特点;校外的民俗风情)

( 三 ) 课程资源使用和开发的方法

访问、调查与考察、文献和信息分析等。

访问:

几年前浙江遭遇了严重的“电荒”。缺电同时还缺水,严重影响了群众的日常生活。余姚市第八中学的部分学生带着两个问题 — “把白炽灯换成节能灯是否真能省电”、“家用电器不拔插头处于待机状态是否真的耗电”,多次走访了当地的灯具市场,向专业人士请教,有的还走访了市电力局听取专家对节电节能的指导意见。

( 四 ) 课程资源使用和开发的途径

1.在学科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使用和开发资源

一次,语文老师让学生自己命题作文。一组学生选择的题目是“街头上的乞丐”,因为学生经常在街头看到乞丐,而且发现乞丐越来越“低龄化”了,他们大多是学生,行乞的理由各种各样。

为了对作文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他们走访了学校附近的市民政局、市收容所、市政府等相关部门,得到了工作人员的帮助。

2.在社区热点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使用和开发资源

江苏省滨海县是名酒五醍浆的产地。近年来却出现了滨海人不喝五醍浆的怪现象。双语小学的老师引导学生开展了一项综合实践活动:超市寻 “ 五醍 ”—— 饭店访 “ 五醍 ”—— 酒厂查根源。(产地、销售地、顾客)

3.在学校生活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使用和开发资源

一位普通学校的学生认为他们对特殊学校的学生抱有很深的恐惧和偏见,并和特殊学校的学生无沟通、无交往。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他提出研究特殊学校的学生,主题为 “ 超越障碍的沟通 ” 。

( 五 ) 在课程资源使用和开发中需注意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

两重 —— 重物力资源;重校内课程资源

两轻 —— 轻人力资源;轻校外课程资源

1.注重条件性课程资源与素材性课程资源协调发展

素材性课程资源包括各种知识、技能、感受、智慧等因素;条件性课程资源包括人力、物力、时间、场地、环境、设施等因素。前者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后者是学校发展的基础。

( 1 )充分利用并挖掘学校中的各种条件性资源

( 2 )关注学校中生成的素材性课程资源

( 3 )条件性课程资源和素材性课程资源要保持动态的平衡

忌过分关注条件性课程资源建设。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使条件性课程资源在开发重点、速度和范围等方面要与素材性课程资源相匹配。只有这样,条件性课程资源才能富有育人的意义,素材性课程资源也会得到充分的发展。

2.建立校内和校外课程资源的协调与共享机制

合理开发和使用校外社区资源可以丰富和优化学校课程资源;可以使学校课程资源更好地服务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