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小米5还要买小米6吗:南京大屠杀启示录之三:中国不怕外敌,就怕家贼! 一品青蛙 环球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09:24:39

南京大屠杀启示录之三:中国不怕外敌,就怕家贼!

热度 31已有 3642 次阅读2011-12-12 23:35 |个人分类:原创之社会伦理|系统分类:历史| 美国总统, 日本, 皖南事变, 新四军, 蒋介石

1941年2月,美国总统罗斯福派他的行政助理居里来华。居里对蒋介石说:“据我们的观察,中国共产党就和美国的社会党一样,他们对于国家制度的破坏是有限的,在外敌入侵的情况下,政府应当团结和争取共产党,不要挑动内战自相残杀”。居里来华是有原因的,1941年1月,因为希特勒在欧洲大开杀戒,美国已经坐不住了,为了维持欧洲的平衡也为了实现美国的商业利益,美国已在大力推动《租借法案》。这个时候,中国的抗战处于相持阶段,日本人方面由于兵力不敷,加之美国对其部分禁运,日本已经没有能力再对国民党发动大规模的攻势了。于是日本大力推行政治拉拢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手段。侵略者的压迫刚一减轻,蒋介石就又回到了反共的老路上,于1941年1月,发运了皖南事变,残杀新四军九千多人。强敌当前自相残杀,蒋介石如此作为,显然是美国不能理解的,居里来华考察正是基于美国对于国民党的不信任。为了得到美国的援助,蒋介石急忙向居里表态“在中国绝对不会发生内战”,并保证给共产党以抗日盟友的地位。

蒋介石毕其一生都想要消灭中共,但是都没有如愿。这让人感慨万端。其实蒋介石不是一个不会妥协的人,在他统治大陆的几十年里,他对各路军阀的软硬兼施使得他能够坐稳中国主宰者的位子,各路军阀虽然都拥兵自重,但是谁都没有能力掀翻有江浙财团支持的蒋介石的统治地位,而蒋介石也始终无法从根本上剥夺各路军阀的实力,形成对地方的绝对的控制力。但是比较有意思的是,蒋介石对于中共却毫不留余地,从它1927年四一二清党开始,它就没有放弃过对共产党的围剿。有人分析过蒋介石的心理,说它之所以在抗战中不愿倾尽全力,就是想保存实力,在日本人搞撤走后能有实力继续清剿共产党。

蒋介石曾经对别人抱怨:为什么能干的人都跑到共产党那里去了?蒋介石这样说也没有什么不对的,共产党里的高级将领一大半都是在国民党里混过的,十大元帅里最少有一半来自旧军队。陈赓大将在东征时把蒋介石死人堆里背出来后,蒋介石对陈赓的欣赏和喜爱发自内心,他曾在公开力挺陈赓:什么是黄埔精神?陈赓就是黄埔精神!但是事实上陈赓都没有能够留在国民党阵营,他放弃了荣华富贵的大好前途,跑到共产党的山沟沟里吃粮咽菜需要多大的勇气啊,蒋介石对于人才流失虽说充满了焦虑,但是却从不去认真寻找其中的原因。凡是真正的人才,都吸天地之灵气,怀安邦治国之锦绣,自然是有一些傲骨的,蒋介石既然没有胸襟,当不了良主,自然难以聚天下英雄,就算是在他手下的英雄,也难以效力。象卫立煌、杜聿明、傅作义、李宗仁、阎锡山之流,随便拿出一个都是柱国神器,但是蒋介石却基于门户之见,宁愿用陈诚、汤恩伯、寥耀湘这些志大才疏的鹰犬走狗,以致于最后大好江山断送在共产党的手里。

有人一直对中国的教育制度多有指摘,说它扼杀了学生的人性和创造性,造就了一大批书虫和奴才,这是中国社会落后的根本原因。其实这些人的看法都不对,中国的问题不是没有人才,而是人才太滥了,以致于对人才脱颖而出需要比他国付出更多的努力。在网上看到一个小故事,说一个美国MM爱上一个在美国留学的埃及帅哥,但是埃及帅哥对美国MM却熟视无睹,这自然伤了MM的自尊,找埃及帅哥讨要说法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埃及帅哥把世界地图扔到美国MM的面前:“你要是能在这上面找到埃及的位置我就娶女”,美国MM一听就一下子蔫在那里了。故事虽然有所夸大,但是有一个事实却不容忽视,美国对于基础教育抓得并不是很紧,因为绝大多数的人将来都不过是一些炮灰或者廉价的劳动力,饱读诗书其实也是一种浪费。

与美国人的生活态度相比,中国人有更大的野心和更强烈的改变命动的冲动,自己实现不了的梦想总想在儿女身上实现,这就让中国出现了太多的潜力巨大的能人。中国目前在校的大学生有两三千万人,世界有一半的国家人口都达不到这个地步,在中国连杀猪卖肉的屠夫和扫公厕的保洁员都有很多是大学毕业的。我们很难说这是人才的爆炸还是人才的浪费。所以,当有人移民海外或者在海外滞留不归时,就有人对所谓的人才外流痛心疾首。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如果有必要,中国的人才完全可以供全世界使用还有剩余,我这样是出于对中国人才爆炸事实的客观描述,绝无玩笑之意。

综观几千年中国历史,中国人才从来就没有缺过,高山中有隐士,草莽中有英雄,脂粉中有迟暮的美人,江湖上有深藏着的高人。因为中国的文化起点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中国的人才大多都是按经天纬地之功用培养的,所以每逢天下大乱,总是豪杰并起,就象诗中写的“山中有奇峰,锁在烟雾中,平时看不见,偶尔露峥嵘!”因为中国有太多的能人,所以怀才不遇的也就多了,当他们找不到合适的舞台时,他们很容易借用外力或者自立山头,中国多汉奸可能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俗话说,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有了文化的流氓都有很大的破坏力,有能力的敌人一定会杀得自家血流成河,这是中国文化悲剧的内在成因。比如在抗战时期,不仅国民政府的主席汪精卫叛变投敌,而且南京方面也有以军政部长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如果不是陈嘉庚振臂一呼“敌未出国门之前,言和即汉奸”,亲日派还不知道要弄出多大的风浪呢!蒋介石在国民政府里保留着亲日派并不是因为蒋介石昏愦,而是因为蒋介石有意保留这个通道,在适当的条件下寻求与日本媾合的机会。最高当局两面三刀,又如何能指忘他们驱逐入侵者呢?

在中国历史上,也有靠引进人才励精图治的经历,比如国民党请来了德国军事顾问,共产党引进马列主义,但是它们最终都不能改变中国的社会,反而被中国改造,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国社会的强大同化能力,是中国几千年历史积淀的结果,这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改变的。中国社会不缺人才,但是人才机制相对来说还是有待改进的。中国历史历来重义轻利,所以中国的社会科学还是比较发达,但是与获利有关的科学比如理工科因为长朝被鄙视而难以发展,所以中国的自然科学研究长期处于一种腐朽的官僚化体系中,国家的研发资金被变相地转化为行政支出。一边是真正的研发人员没有经费,另一边是国家研发经济的大量流失,这不用说是令人痛心的。就象南京会战时,真正的报国大将被弃置一旁,在前线手掌重兵的又都是一些酒囊饭袋。

韩愈的《马说》是中国古典人力资源学的代表作,到今天仍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识马也!”人民军队早期的很多中高级人才都没有上过专门的军事学院,但是他们之所以能够在国共大战中消灭掉一个又一个系出名校的“军事天才”,皆因他们既有坚定的信仰,又有杰出的才能。因为共产党一开始就力量弱小,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水平低的都牺牲了,留下的当然都是精英中国的精英,这种人才淘汰机制虽然说是残酷的,但也是最有效的。蒋介石不懂得“穷寇勿追”的道理,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中对自己的同胞下手,显然是不明智的。从政治上看,在外敌入侵的情况下“中国人杀中国人”令亲者痛仇者快,极其不得人心;从军事上看,杀掉几千新四军根本就无助于消灭共产党,这在他十多年的剿共生涯中应当是深有体会的。蒋介石玩弄权术不仅透支了他的政治信誉,也让他对人才越来越没有吸引力。最后自然是自己的身边的人才越来越少,他们都跑到了对手那里。

在中国当今时代,选拔人才是困难的,但是评价人才的标准却又是清晰的,国家的科研经费在用其所用其实也是很简单的。比如说我们拿出国家科研投入的大部分,变免费投入为重金奖励,这样就能形成较强的激励机制,那些整天吃着皇粮不出成果的学阀们就会被自然淘汰,真正有能力和有贡献的人才不仅会得到社会的承认,而且还能把奖金作为下一步深入研发的经费,社会资金也会押向有潜力的科研项目的科研人才,一个公平有效的人才产生机制就可以很快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