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7经常死机:不给他人添麻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0:05:06
  

以下是为开展“不给他人添麻烦,做文明有礼的福州人”主题班会所收集到的材料,供参考。

 

 

关于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

“不给他人添麻烦,做文明有礼的福州人”

主题实践活动的通知

榕委教育工委【2010】122号

各县(市)区委教育工委、教育局,市直中小学

我市正处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阶段。教育系统是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阵地,“不给他人添麻烦”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为有效提高青少年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经研究决定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不给他人添麻烦,做文明有礼的福州人”主题实践活动。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不给他人添麻烦,做文明有礼的福州人”

二、活动对象

全市中小学生

三、活动内容

1、做孝敬自立的孩子,不给父母添麻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生活自理,提高独立生活能力,不让父母操心;做父母的好帮手,勤劳俭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减轻父母的负担;不向父母提过分要求,懂得感恩,主动与父母沟通交流,为父母分忧。

2、做尊师重教的学友,不给老师添麻烦。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维护校容校貌,珍惜学校荣誉,做学校的主人;尊敬师长、遵守课堂纪律,维护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学习。勤于钻研,善于思考,学好知识。

3、做友善互助的同窗,不给同学添麻烦。团结同学,珍视友谊,互相包容,和谐相处;关心同学,真诚待人,友爱互助,共同进步;乐于助人,富有爱心,伸出援手,扶助弱者。

4、做遵纪守法的市民,不给他人添麻烦。文明出行,不走机动车道,不横穿马路,不跨越交通护栏;文明乘车,自觉排队,先下后上,尊老爱幼,主动让座;文明骑车,不闯红灯,不在机动车道骑行,不乱停乱放,自觉遵守社会公共秩序。

5、做文明有礼的公民,不给社会添麻烦。维护公共环境,讲究卫生,不乱扔杂物,不随地吐痰,不破坏公物,不乱刻乱画,不损坏绿色草木,不使用一次性非环保物品;遵守公共秩序,文明有序,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嬉闹,不说脏话和污言秽语;讲究礼仪礼节,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仪容仪表整洁得体,热情帮助他人。

四、活动形式

1、举行一次启动仪式。全市中小学定于12月13日(周一)上午“国旗下讲话”统一进行活动动员,营造浓烈的活动氛围。

2、组织一次主题班(团、队)会。全市各班级围绕主题开展一次主题班会、团会或队会,并推举优秀典型,开展校际观摩活动,互比互学,交流学习。

3、拓展活动实践载体。各县(市)区、学校要从本地本校实际出发,把“不给他人添麻烦,做文明有礼的福州人”主题实践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德育主题活动、第二课堂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寻找活动切入点,扎实深入地推进主题实践活动。

五、活动要求

1、各校党组织负总责,充分调动学校每一位教职员工积极性,周密筹划部署,细化活动安排。

2、各校要充分利用宣传栏、学校网站、校园广播、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发动,动员师生全员参与,深化活动内涵,确保活动实效。

3、各县(市)区、学校要在活动中挖掘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深入开展活动。市教育局将对学生文明礼仪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并对不文明行为进行系统内通报。

4、加强活动宣传,各学校要及时将活动信息上传“德育在线”的信息快递栏目,并加强与省市媒体合作,加大活动宣传力度。

5、推动活动有效落实,市教育局制定活动测评体系,并将测评体系纳入文明学校评估验收体系中,并作为校长绩效述职的重要内容。

 

                       中共福州市委教育工委

                        福 州 市 教 育 局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九日

主题发言、讨论

主题发言、讨论1: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培养自立(自力)能力

      在一次朋友聚会时,我遇到了从欧洲回来的老同学,当我问她欧洲的家长是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时,她说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孩子灌输一种思想:“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并且在家庭日常生活中不断强化这种思想意识。比如,早晨上学要不要带雨伞,家长不直接告诉孩子,而是要孩子注意听气象站报告天气情况;节假日家长带孩子到外出旅游,全家人的生活用品不是都让 父亲背着,而是每个人身上都要背个合适的行李包,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知道,凡能自己做的事情都要自己做,尽量不要给别人(包括父母)添麻烦。欧洲人不仅把“不给别人添麻烦”看作是一种行为规范,而且看作是一种道德修养。

     和欧洲相比,我们中国的父母在这方面却做得很不够。孩子总要长大,总要离开家庭、父母,独立于社会之中。让孩子早一点树立“不要给别人添麻烦”的思想,对他们将来尽快适应社会生活和别人相处是很有帮助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给他人添麻烦了吗?他人给你添麻烦了吗?

我们都是社会人,人与人总是要相互接触的。且不说大环境如何,我们对周围的小环境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那我们怎么来影响我们周边的小环境呢?

1、在买午餐排队时,当有人插到我们的前面,我们会指责这个插队的同学不讲道德;

2、在观看节目时,当我们听到有人窃窃私语、嬉笑打闹时,我们会指责他们缺乏素养;

3、在干净的教室里,当我们看到有人将垃圾丢到自己的位置时,我们会指责他没有公德;……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对别人带给自己的麻烦特别反感,但是我们却又往往忽略了这样的细节:把垃圾扔进垃圾箱是我们的习惯,但是当垃圾被不小心扔在垃圾箱外面时,我们是否会把它重新捡起;准时参加学校活动是我们的习惯,但是我们是否记得管住自己闲聊的嘴巴,保持活动场所的安静……对于自己,我们总是特别慷慨,因为我们总是过多的把目光投放在别人身上。从小我们就受到教育,自己的事要自己做,但很多时候我们似乎忘记了“红灯停,绿灯行”,我们也似乎忘记了“今日事今日毕”,其实只要我们认真做好自己的事,就是不给别人添麻烦!”

 同学们,我们不妨想一下,如果我们都能保持好自己课桌的位置,那么我们教室里的桌子永远都是整整齐齐的;如果我们能管好自己的卫生,那么我们的教室的卫生一定也是干干净净的;如果我们每天早上都能将作业及时上交,那么小组长就不会再去追着向你要作业;……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就是不给别人添麻烦,为了自己,也为了大家,我们为何不将‘不给别人添麻烦’进行到底呢?所以从现在这一刻起,让我们努力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情吧!

                              

主题发言、讨论2:不给别人添麻烦,做个负责任的人

不给他人添麻烦,也就是说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责任自己担。凡自己做的事情就一定做好它,也就是说,做事不给自己留遗憾。做事不给他人添烦恼,做事不做对不起别人的事,因此,做不给他人添麻烦的文明人。而且是关心他人、理解他人、尊重他人的表现。也是严于律已、富有修养、文明有礼的表现。但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可能不经意中在教室里大声喧哗,在校园或公共场所乱丢纸屑尘物,在骑车走路时不遵守交通秩序,在说话办事时言而无信,在与人相处时任性无礼,凡此种种,都会给他人带麻烦,都是不文明的表现。
     不给他人添麻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是做人的基本修养,做人的基本责任。大家知道,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带着一份责任而来的。因为,生命原本是脆弱的,是责任给了我们坚不可摧的动力。生活原本也是很单调的,是文明给了我们丰富多彩的色调;情感原本也是很平淡的,也是因为尊重、理解、爱心才给了它血浓于水的内涵。所以,我们每个人做人,就要严于律已、富有修养,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做一个不给他人添麻烦,但给他人添温暖的人。

怎样才算是“不给别人添麻烦”?其实,就在日常生活细节中:食堂就餐后要自觉清理餐桌周围的卫生,不给服务人员添麻烦;保管好自己的办公用品,不随意乱扔乱放,不给自己添麻烦;今日工作今日毕,决不拖到明天,不给将来添麻烦;不在公共场所喧哗、丢弃杂物,不给周围的人添麻烦……如果每个人都能尽量做到“不给别人添麻烦”,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更和谐,办事效率将更高,城市也将更文明。作为一种习惯和素质,希望“不给别人添麻烦”能陪伴每个人一生。

                          

主题发言、讨论3:替别人着想,从“不给别人添麻烦”做起

食堂就餐后要自觉清理餐桌周围的卫生,不给服务人员添麻烦;在宿舍里要自觉遵守作息时间,不影响他人休息,不给室友添麻烦;活动集会时,保持现场安静,不给他人添麻烦;保管好自己的学习用品,不随意乱扔乱放,不给自己添麻烦;今天能完成的作业,不拖到明天完成,不给老师添麻烦;今日事情今日毕,决不拖到明天,不给将来添麻烦……

     在日本的大街上,一个刚会走路的幼儿也背一个小包,打开后,里面装着他的奶瓶、尿布。日本东京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长川越淑江女士在谈到如何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时,她说日本的家长在幼儿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 “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并且,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强化这种思想意识。比如,早晨上学要不要带雨伞,家长不直接告诉幼儿,而是要幼儿自己注意听气象站报告的天气预报;节假日家长带小孩外出旅游,不是把全家人的生活用品都让父亲一个人扛着,而是不管幼儿大小,每个人身上都要背一个不大的行李包。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让幼儿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尽量不给别人(包括父母)添麻烦。日本人不仅把“不要给别人添麻烦”看作是一种行为习惯,而且也看作是一种道德修养。

     有个人去日本访问,走访一个家庭,见孩子的钢琴房特别严实,没有一点声音外露。一问,才知孩子琴房经过了特殊防声处理。王副主任感觉奇怪,这在中国可从未有过,中国谁家有小孩练钢琴,父母都会引为自豪,巴不得天天有人听到自家孩子的琴声。再问究竟,孩子母亲答道“不要给别人添麻烦”。

     “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多么朴实的话,可话中却有着深刻的为人之道、文明之道。我想,日本现代文明之所以如此发达,大概与这句话有很大的关系。

      反观国内,给别人添麻烦的人和事就太多了。比如:有的人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给环卫工人添了麻烦;有的人半夜三更唱卡拉OK,给邻居添了麻烦;有的人公共场所大声打电话,给同场人员添了麻烦;有的人开车闯红灯,给过马路的市民添了麻烦;有的人不排队等车,给排队等车的人添了麻烦;有的公务人员服务态度恶劣,给办事人员添了麻烦。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更可怕的是,这些经常给别人添麻烦的人,不但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还有一则关于美国总统华盛顿的故事。有一天,美国总统华盛顿对秘书说:“我不太明白,英国很多阶层的男士都可以叫绅士,官员可以叫绅士,律师可以叫绅士,医生可以叫绅士,甚至无业的人也可以叫绅士,为什么这么多人,各行各业的人都可以叫绅士?你去帮我打听一下,绅士到底是什么意思。”过了两个多小时,秘书回来跟华盛顿说:“给您查到了,绅士就是不给别人添麻烦的人。”

    “绅士就是不给别人添麻烦的人”,这个直白、朴素的观点,其实涵盖了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很多美德,比如为他人着想,低调、宽容、含蓄等等。“不要给别人添麻烦”,不但是对别人的一种理解和尊重,同时也展示了自己的修养、才能以及独立生活的坚强意志。“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多替比人着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在方便了别人的同时,其实也给自己,给集体甚至整个社会带来了更多的方便与关怀。

      要做到“不要给别人添麻烦”,自己就必须严于律己,必须在公共场所遵守公共文明守则,我们必须有一份责任——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当我们每个人都“在乎”做好自己的每件事情的时候,如果人人都做到了“不给别人添麻烦”,这世上就少了很多麻烦,多了很多和谐,多了很多文明。那么我们的课堂也会更加美丽,我们的校园会更加美丽……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不给别人添麻烦”呢?我认为我们必须从现在就要树立替别人着想的理念,养成良好的习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一个人的好习惯就像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款,它的利息将使人终生受益;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像欠了别人一笔高利贷,怎么还也还不清,将使人终生受害,甚至逼人走向犯罪道路!”美国学者威廉·詹姆士曾经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所以,希望我们都要从小养成好习惯,只有这样才不给父母添麻烦,不给老师添麻烦,不给社会添麻烦,因为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昨天的梦想变成今天的希望、明天的现实!

 

日本人非常地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在所有人的排序中总是把自己放在最后一位。所以在日本人的道德中,答应留下吃饭,那就是要给人添麻烦了。

这个思维逻辑,本迪克特阿姨把它归结为日本人的报恩心,给人添麻烦那就欠了恩情,人的恩情是不能随便欠下的。如果一个人冒失地接受了恩情,那就是被划为没有常识的人了,用中国话说就是没素质~囧。

当然除了这个,还可能牵涉到人和人的距离感问题。我邀请你,你婉拒,日本人就是在这样的小细节上不断博弈着,小心翼翼地拉近着人和人的关系,充满试探和考验。难怪连我一个日本朋友都说,在日本生活,几乎每次社交都是场面试~他们真是在行动中实践着那句至理名言~世界上最难凑近的是人心。

插叙一下~刚才提到了素质问题,我们经常会说到素质好坏,常说这人素质好那人素质不好,那到底要怎么判断一个人的素质是好是坏呢?可能有个社会公约,不遵守社会行为规范那就是素质不好了。大家同意么?靠~谁同意谁不是人~囧~是机器人,哈哈,我也钓鱼门一下~呃~我想说的是,所有的社会或者社会公约都是人建立起来后又忘了人的东西,而且越大越没人性,就像东京一样,越大越冰冷。

所以我想素质不该是个有评价标准的东西,其实多为别人想一些,那就好了。说话大嗓门那是天生使然,没什么素质好不好的,只是如果旁边还有他人,那就稍微压低一些,能想到自己生活的地方不只是有自己那就足够了。

我想日本人建立高素质的出发点是为别人着想的,只是当为别人着想也变成了一种日本式的社会行为规范的时候,整个社会又变得既规范又冷漠了。可能是大家已经忘了最初为别人着想时的那份质朴的心情了吧,所以才有了京都主人的不高兴。

以前看过一个电影叫《燃情岁月》,有个情节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在片子的结尾,大哥阿尔弗雷德站在父亲的墓碑前对弟弟崔斯丁说:我遵守所有的规则,人的规则、神的规则,但是我不明白为什么到头来,所有人喜欢的都是你。

现在想想,崔斯丁是个不遵守任何规则的人,可是他也为所有他身边的人着想,甚至想得更多,不是为了规范,因为他爱他们。这才是作为一个人最好的素质吧。

                       

主题发言、讨论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给他人添麻烦

傅佩荣《论语》心得(30)      
      “无施劳”则不同。颜渊大约四十岁去世,内圣工夫出类拔萃,外王成就却谈不上。死时家贫,颜渊的父亲还希望孔子卖马车为他办丧事。丧事办得不小,全靠同门兄弟出钱出力。因此,不宜说颜渊有什么了不起的功劳,需要自己警惕不去多作表白。
       较合理的说法是:“不把劳苦的事推给别人。”“劳”字在《论语》多作劳苦或忧愁讲。如“有事,弟子服其劳”,“恭而无礼则劳”,“爱之能勿劳乎”,“信而后劳其民”,“劳而不怨”等。单就劳苦而言,则其范围由家庭到社会、国家,永远有事要做。何况颜渊家贫,“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换了别人,正是“人不堪其忧”,但是,“回也不改其乐”(《雍也》)。
      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格言联璧》颜渊一定习于劳动,不把辛苦的事推给别人,所以很少招来家人与朋友的抱怨,如此才可能修养良好品德,并且自得其乐。不然,光是大家为了分担劳苦的事,就难免互相责怪了。
         
       结论是:颜渊希望自己做到“不夸耀长处,不推卸劳苦”,尽心全力做好该做的事,内求于己,外和于人。如此,才是接近圣人之门的典范。  …… ……

                             

主题发言、讨论5:

给女儿的第243封信(谈“不给别人添麻烦”)

亲爱的女儿:

前年去日本,看到街上刚会走路的娃娃,后背背着小包,导游说那包里是小孩儿自己需要的尿布、水瓶和饼干。导游说,日本人从小教育孩子“不给别人添麻烦”,日本社会流传一句话:“管好自己,不给社会添麻烦。”正是这种行为规范,才会有良好的社会秩序和文明的环境。

给别人添麻烦的范畴有哪些呢?日本在给小孩学习的《社会生活教育》第一章第一节是这样写的:“让别人不快、让别人担心、让别人操心,都属于‘给人添麻烦’的范畴。”

了解了“给人添麻烦”的范畴,我们就会发现,身边太多这样的事情发生了。

公交站,七八辆不同线路的公车同时驶进了站台,人们蜂拥而上,无序的车流无序的人群,喇叭声声,尘土飞扬……

斑马线旁,人们对红灯视而不见,能抢行才是硬道理;

公车上,一位PLMM用手机放着摇滚音乐,声音响彻车厢;周围的人对其侧目,她竟面露得意之色;

正在开会的会议室内,手机铃声此起彼伏,完全无视台上讲话的人;

一辆小车在行驶,车窗一开,“啪”从里面扔出一袋垃圾,小车绝尘而去;

这些现象给别人带来了严重的不快,给别人添了麻烦。

当人们对这些现象熟视无睹时,社会秩序就变得混乱不堪。当我们在国外旅游时看到很多汉字标牌:“请不要大声喧哗”、“请不要随地吐痰”、“请按秩序排队”的时候,我们的脸很红很红,我们能怪外国人对我们不礼貌吗?这些给别人添麻烦的事确实普遍发生在中国游客中啊。“给别人添麻烦”损害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形象,更是损坏了中华民族的形象啊!

意大利著名哲学家亚米契斯就这样说过:“应当重视你在街上的行动。一个国家的国民的教育程度,最能从他们的行为和举止中体现。你在街上的表现,说明了你的教养。”

亲爱的女儿,上面举的例子是给别人添麻烦的一些不良行为,给社会造成的混乱。那么对于我们自己来说,有哪些是在给别人添麻烦呢?对于学生来说,上课迟到、在课堂上发手机短信等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是在给老师和同学们添麻烦;对于子女来说,不按时回家、玩游戏没有节制、不会照顾自己、生活不能自理等等,凡是让家长担心和操心的行为都是在给家长添麻烦;对于工作人员来说,不能很好地完成本职工作,或者拖泥带水,或者不负责任是给同事添麻烦;给老师添麻烦的学生不是好学生,给家长添麻烦的子女不是好儿女,给同事添麻烦的员工不是好员工。其结果呢?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子女离开了家长不会生活,员工可能被炒……

亲爱的女儿,“不给别人添麻烦”需要我们具有独立生活能力和独立的思考能力,正如陶行知的名言“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都不是好汉”。独立生活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不是生来就会的,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习和积累而来的。第一次的站立、第一次走路、第一次说话、第一次洗手绢……太多太多的第一次都意味着你在为独立生活储备能量。做任何事都需要独立思考,比如你想假期出去旅游的话,你就要思考空闲时间有几天,你有多大的经济能力,根据实力筛选出一条最佳旅游路线,然后进行实施。实施过程中有很多细节都需要你去思考、去行动。比如提前预订饭店、机票(车、船票),在网上查出你需要的所有信息,这些都是不给别人添麻烦的前提。亲爱的女儿,学习需要独立思考,不能死板和教条;处事需要独立思考,做到“外圆内方”——既要坚持原则还要懂得变通;生活需要独立思考,科学膳食合理起居……做任何事都应该独立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

“不给别人添麻烦”不仅包含着自立,也包含着自律。

当把“不给别人添麻烦”放在心中的时候,就会在日常行为中自觉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言行。想到父母焦虑的眼神,会自觉退出酣畅淋漓的网络游戏;想到带给司机的不便,会在红灯面前停下急匆匆的脚步;想到随地吐痰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细菌传播,会自觉地拿出纸巾;想到老弱病残挤车的困难,会自觉地排队;想到噪音污染,会静静地开车……当大多数人都自律的话,良好的社会风气就会形成。

亲爱的女儿,爸爸的同学教授说:“不给别人添麻烦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做到不给别人添麻烦,不让别人不快,不让别人操心,不让别人担心。

加油!

                                                                        爱你的妈妈

                                                                           2010年8月17日

来源:http://yingyi1970.blog.hexun.com/55560684_d.html

                     

 主题发言、讨论6:不给别人添麻烦是一种素质

日本人的做法就很值得我们学习。其实,在儒教传统深厚的东亚国家(其实就是日本和韩国),不给别人添麻烦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心态,有时候甚至自律到了有些变态的地步。举个例子,从韩国人和美国人对其国民被绑架的反应来看,其心态就大不一样。2007年韩国十几名传教士在阿富汗被塔利班武装组织绑架了,经过多国协调花费大量赎金终于把人质解救出来了,可是这些人质回国后受到国民和报纸很猛烈的批评,原因就在于大多数国民感觉他们不听政府劝告,给政府添麻烦了。抛开这里面的面子因素和不自信的因素,韩国国民之所以如此抨击受害者,还是因为把不给别人添麻烦这一自律观念给上升到他律层面了。这当然是有些过了。

      对比一下美国,去年三月朝鲜扣留了两名美国记者,并判处她们12年徒刑。为了解救她们,美国朝野可谓不遗余力。最后克林顿亲自出马,跟金正日会面,做了什么交易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最后在走的时候终于把这两名记者也带回美国了。而这两名记者回到美国,受到了英雄般的接待。为什么? 因为在美国人心中,除了不给别人添麻烦这一基本共识之外,国民还有权利意识。政府是为国民服务的,而不是反过来。

     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在于别人怎么看你,而在于你自己是怎么证明的。你可以证明别人是对的,也可以证明他看错人了。

把争取权利作为目标,不妨先从周边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这个应该不太难。别人说中国人素质低,不适合民主,不配享有权利,那我们就证明给他们看我们是不是一个高素质的人。是不是一个高素质的人,不在于他挣多少钱住什么房子用什么名牌做多大的官,而是看他的点点滴滴,看他在小事上是不是随时给别人添麻烦,比如,随地吐痰、随手乱扔东西、不排队乱加塞……

公共垃圾箱就在楼道里,走个十来米就到了,有些人家晚上晚了,懒得走,就把垃圾袋搁门外,等第二天一早出门时候再扔。可经过这么一夜,楼道里这味道可就不地道了,大家出门都得捂着鼻子。

    其实这个问题好解决吗?很好解决。勤快一点,走个十来步,不用半分钟,把垃圾扔垃圾箱就解决了。这样楼道的空气就不那么难闻了。所以,首要一点,就是尽量不要给别人制造麻烦。当然,真要是无心之过,给别人添了麻烦了,那就真诚的跟人家道个歉,大家也会接受诚意道歉的。这是最基本的,相信大家都能做到。更进一步的,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尽可能给别人帮把手,我想也会收获一个真诚的感谢的。

     所以,我觉得,高素质就是体现在道德行为的这三个原则上,就是:一、不给别人添麻烦;二、给别人添了麻烦要道歉;三、尽可能帮别人解决麻烦。前两个原则是必须的,后一个原则就有点高尚了,纯自愿。

再举一个例子,说现在的中国人与日本人素质的差别:每每举办完一次大型的露天聚会,无论足球赛还是明星演唱会,中国人留下的是一个垃圾场,而日本人留下的却是一个干净的现场。日本国民每每会对外人说到,他们做人的原则是:不给别人添麻烦!哪怕是在公众场合他们从不给环卫工人造成不必要的工作负担!

但也有这种情况,就是有人爱较真,认死理,非得在一些事上整个是非曲直,貌似给别人特别是官府添麻烦,我觉得这种麻烦该添还是得添,要不官府就忘了是谁给的饭了。对于这种麻烦制造者,我打心底里表示敬意。因为他们有原则。他们的麻烦制造成功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少受麻烦少遭罪。

                           

主题发言、讨论7:

人生态度:不给别人添麻烦

人生最需要做到的一点就是不要给别人添麻烦。

  不添麻烦不是说不要别人帮忙一起完成事情,而是说当前做的事情应该做到位,交出去的成果要符合别人的需求,不要让别人无法接受你的工作结果。

  另外,这个“别人”也包括了明天以后的自己,也就是说不能给今后的自己增添不必要的额外工作。(这个话题可以联系高三生活的实际展开讨论。)

  唯有做到了不给别人添麻烦,才可能每天做的事情都是有进步,而不是不停地在补漏、在救火、在解决麻烦。

同学们,让我们每天都迎着晨风想一想,今天该干什么,怎么干?踏着夕阳想一想,今天干了什么,给别人添麻烦了吗?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尽量做到“不给别人添麻烦”,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更加融洽,校园将更加和谐。”